第九章简单机械功精选题练习-物理八年级下册鲁科版(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九章简单机械功精选题练习-物理八年级下册鲁科版(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科版(五四制)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4-05-10 15:35: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九章简单机械功精选题练习-物理八年级下册鲁科版
一、单选题
1.如图所示的轻质杠杆处于平衡状态,且每个钩码相同,若将两侧的钩码各减去一个,则杠杆将(  )
A.仍然平衡 B.左端下沉 C.右端下沉 D.无法确定
2.如图所示,已知固定斜面长5m、倾角为30°,木箱重150N。某同学用大小为100N的推力沿斜面向上推木箱,使木箱沿斜面匀速从底端运动到顶端的过程中,关于木箱所受的力对木箱做的功,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重力做功的大小为500J B.斜面摩擦力做功的大小为125J
C.有用功的大小为500J D.斜面支持力做功的大小为375J
3.用手臂托起重物,从生物学视角可认为是桡骨在肱二头肌的牵引下绕着肘关节转动,如图甲;从物理学视角可以将人的前臂看作一个杠杆,如图乙,肘关节O为支点,肱二头肌对前臂A处的拉力为动力,B处托着的重物对手臂的压力为阻力,它与下列哪种工具正常使用时的杠杆类型相同(  )
A.筷子 B.托盘天平 C.羊角锤 D.钢丝钳
4.如图甲所示,停车场常用闸杆来控制车辆出入。将闸杆看作一个质量分布均匀的杠杆,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闸杆升起时,施加在A端的力F1为动力,此时闸杆是费力杠杆
B.闸杆升起时,沿F1方向比沿F2方向更省力
C.闸杆升起的过程中,阻力臂保持不变
D.适当将支点O远离B端,可以减小升起闸杆的动力
5.用两个完全相同的滑轮构成如图甲、乙所示的两个滑轮组,分别将同一重物G提升相同的高度。若不计绳重和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绳端拉力: B.绳端拉力做的功:
C.两个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D.绳端拉力移动的距离:
6.如图1所示,用甲、乙两个滑轮组分别将物体M、N匀速提升1m,所做有用功相同,拉力分别为,此过程相关数据如图2所示。已知将物体M、N匀速提升1m所用时间相等,下列有关此过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提升物体时两拉力的功率大小关系为
B.甲、乙两个滑轮组中,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之比为2∶3
C.物体M、N的重力大小关系为
D.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40%
7.图甲所示的是某起重车的示意图,该车有四个支撑脚,起重时在支撑脚支撑作用下,轮胎离开地面,四个支撑脚与地面的总接触面积为,该车所受的重力为。图乙为起重车某次提升货物时,起重臂上滑轮组的示意图,货物在钢丝绳的拉力作用下匀速上升,货物所受的重力为,钢丝绳的拉力为,货物上升的高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丙所示。提升货物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起重车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 B.拉力的功率为
C.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 D.动滑轮所受的重力为
8.如图所示,在建设大楼的工地上,工人借助动滑轮用的拉力,将的重物匀速提升,用时。则(  )
A.工人做的总功为
B.动滑轮做的有用功为
C.工人的拉力的功率为
D.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为
9.如图所示为小区里的高层电梯工作示意图,轿厢重4500N,重为500N的小明乘坐电梯从1楼匀速上升到21楼用时60s,每层楼高3m,F=3000N,忽略绳重与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梯的平均速度为1.05m/s
B.动滑轮A 重500N
C.若乘坐电梯的乘客增多,动滑轮A 的机械效率将增大
D.若轿厢匀速运动的速度增大,动滑轮A 的机械效率将增大
10.如图所示为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建筑工地上运送大木料的情境,对于此图片提供的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大木料下放置小圆木是为了增大摩擦
B.支架下垫有石块是为了增大地面所受的压强
C.工人使用的横杆相当于省力杠杆
D.抬起大木料的过程中使用横杆可以省功
二、填空题
11.如图所示的轻质杠杆AB,O为支点,动力F1的作用线是PQ,物体M放在C点,其中OC=OD。当杠杆处于水平平衡时,F1沿PQ线向 (选填“上”或“下”),该杠杆为 杠杆。
12.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提升重850N的物体,该重物匀速上升5m,滑轮重为150N,此过程人拉力做的总功为 J,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
13.如图所示,斜面长S=8m,高h=3m。用平行于斜面F=50N的拉力,将重力G=100N的物体,由斜面的底端匀速拉到顶端。则物体受到的擦力为 N,该斜面的机械效率为 。
14.如图所示,为某同学在做俯卧撑图片,可将他视为一个杠杆。若重心在A点,重力为500N,那么他将身体撑起保持静止时,地面对双手的支持力为 N。
15.如图所示是安装在某种塔式起重机吊臂一侧的滑轮组,某次起重机用的拉力F匀速起吊的物体,物体上升用时,则滑轮组所做有用功是 J,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 ,拉力F的功率是 W。(g取)
16.在电视剧《三国演义》中,有这样一个情景:一群士兵用力拉动一个杠杆,会将石块抛向敌方阵营,它是一个 (选填“省力”或“费力”)杠杆,如图所示,要把石块抛出去,动力作用在A点,沿 (选填“a”、“b”或“c”)方向用力最小。
17.谷风车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如图甲所示,当农民转动手动杆时,有风吹出,顶槽漏下的饱满谷粒和干瘪谷粒就被分开.图乙为谷风车内部风扇叶片图示,手动杆的半径用字母L表示,则:
(1)A出口主要得到 ,B出口主要得到 ;(选填“饱满谷粒”或“干瘪谷粒”)
(2)若筛选出的谷粒不小心掺了石子,为了利用此装置将两者分开,则农民伯伯则需用比原来 (选填“更快”“等速”或“更慢”)的速度转动手柄;
(3)小明帮父亲完成此工作,为了更省力,则需要 (选填“增长”或“缩短”)手动杆半径L;
(4)这样选谷是利用了谷粒质量差异导致的 不同,请给出具体解释 。
18.如图所示,OA=OB,且OA段水平,A端所挂物体重力为G=10N,为了使杠杆在该位置保持平衡,则需要在B端施加的最小力为 N。
三、实验题
19.如图甲所示,小华同学在做“探究杠杆平衡条件”实验。
(1)实验前杠杆在如图甲所示位置静止,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此时需将两端的平衡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调节。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的目的是便于测量 ;
(2)小华同学使用相同钩码完成某次操作后,实验现象如图乙所示,她记录的数据为动力F1=1.5N,动力臂L1=0.1m,阻力F2=1N,则阻力臂L2= m;
(3)小华同学完成如图乙所示的实验后,得出“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的结论,同桌认为他的做法不合理,理由是 ;
(4)小力同学通过对数据分析后得出结论:动力×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距离=阻力×支点到阻力作用点的距离。小华同学为了证明小力同学的结论是错误的,他做了如图丙的实验,此实验 (选填“能”或“不能”)说明小力的结论是错误的。图丙实验中,当弹簧测力计在A点斜向上拉(与水平方向成30°角)杠杆,动力×动力臂 (选填“等于”或“不等于”)阻力×阻力臂;
(5)人类很早以前就会使用杠杆了,如图丁是我们的祖先在建造宫殿时利用杠杆(支架和横杆)撬动沉重木料时的情景,此杠杆属于 (选填“省力”“费力”或“等臂”)杠杆。
20.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实验过程中,让同一小车从同一斜面、同一高度由静止滑下,其目的是使小车进入水平面时的 相同;
(2)让小车分别在毛巾、棉布、木板表面运动,最终小车静止时的位置如图所示,可观察到小车在 表面滑行的距离最远,由此可得出:小车受到的阻力越 ,速度减小越慢。进一步推理可得:如果小车运动时受到的阻力为零,速度就不会减小,小车将保持 运动状态;
(3)小车分别在毛巾、棉布、木板表面运动到最终小车静止时,摩擦力做功的功率最大的是在 表面上;
(4)冰雪天气路面湿滑,阻力较小,结合该实验结论,开车时应 才能保证行驶安全(写出一个合理答案即可)。
21.如图甲是某小组的同学测量动滑轮的机械效率的示意图。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匀速拉动绳子自由端,将重为3N的物体从A位置匀速提升到B位置,同时弹簧测力计从图中的A '位置上升到 B '位置,在这个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请你根据他们做的实验完成下列问题,实验过程中:
(1)绳端上升的距离是 cm;
(2)有用功是 J;
(3)此动滑轮的机械效率是 %;
(4)机械效率是机械性能好坏的重要标志,结合生产生活实际,下列提高机械效率的措施不可行的是 (填字母)。
A.增加所提物重 B.减轻机械自重
C.给机械加润滑油 D.增加物体上升高度
22.如图所示是小华同学探究二力平衡条件时的实验情景。
(1)小华将系于小卡片(重力可忽略不计)两对角的线分别跨过左右支架上的滑轮在线的两端挂上钩码,使作用在小卡片上的两个拉力方向相反,通过调整 来改变拉力的大小;
(2)当小卡片平衡时,小华将小卡片顺时针转过一个角度,松手后小卡片不能平衡,此操作是为了探究平衡的两个力是否在 上;
(3)为了验证只有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才能平衡,在图甲所示情况下,小华下一步的操作是 ;
(4)实验中滑轮的作用是 ,若小华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左右两个滑轮没有安装在相同高度(如图乙), (选填“能”或“不能”)完成以上实验探究;
(5)在探究同一问题时,小明将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设计了如图丙所示的实验,当他在木块左端挂上2N的钩码,右端挂上1.5N的钩码,木块仍处于平衡状态,其原因可能是 。
四、计算题
23.小雨通过如图所示滑轮组将水中的物体匀速提升至空中,在物体露出水面之前他所用拉力为150N。物体在空中匀速上升过程中所用拉力为300N,其中物体在空中匀速上升过程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90%,不计绳重、摩擦和水的阻力。问:(,g取)
(1)物体在空中上升2m,小雨做的功是多少?
(2)动滑轮的重力是多少?
(3)物体的密度是多少?
24.如图所示,小红参加植树时负责给树苗浇水。她在水桶内装入0.4m深的水,水桶、水和水勺的总重为200N,小红将装有水和水勺的水桶提起0.5m后以0.8m/s的速度匀速走出16m远去给树苗浇水(g=10N/kg,水=1.0×103kg/m3)求:
(1)小红提着水桶走16m所用时间;
(2)小红提起水桶去给树苗浇水的过程中所做的功;
(3)水对桶底的压强和重为3N的水勺漂浮在水面时受到的浮力。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详解】由图可知,设一个钩码重为G,杠杆每一格长度为L,则左边力臂为2L,右边力臂为4L,当杠杆平衡时,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得
4G×2L=2G×4L
当两侧的钩码各减去一个,左边力与力臂的乘积为
3G×2L
右边力与力臂的乘积为
G×4L

3G×2L>G×4L
即左边大于右边,即杠杆左端下沉。
故选B。
2.B
【详解】AC.斜面倾角为30°,根据数学知识可知,斜面高为斜面长的一半,即斜面高为2.5m,重力做功即为有用功,大小为
故AC错误;
B.拉力做的总功为
斜面摩擦力做功的大小为
故B正确;
D.斜面支持力垂直于斜面,木箱运动的方向平行于斜面,斜面支持力的方向和木箱运动的方向垂直,斜面支持力不做功,故D错误。
故选B。
3.A
【详解】根据题意可知,肱二头肌对前臂A处的拉力为动力,B处托着的重物对手臂的压力为阻力,由图示可知,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
A.筷子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故A符合题意;
B.托盘天平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等于阻力臂,是等臂杠杆,故B不符合题意;
CD.羊角锤、钢丝钳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故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4.A
【详解】A.在升起横杆时,施加在A端的力F1为动力,此时的动力臂要小于阻力臂,为费力杠杆,故A正确;
B.升起横杆时,沿F1方向的动力臂比沿F2方向的动力臂要小,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知,此时会更费力,故B错误;
C.闸杆升起的过程中,重力的方向不变,阻力的方向不变,阻力臂逐渐减小,故C错误;
D.适当将支点O远离B端,动力臂变小,阻力臂变大,阻力大小不变,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知,升起横杆所需的动力变大,故D错误。
故选A。
5.C
【详解】A.左图中绳子承重段数
不计绳重和摩擦,则
右图中绳子承重段数
不计绳重和摩擦,则
所以可得
故A错误;
BD.同一重物G以相同的速度匀速提升相同的高度,则甲中拉力移动的距离
乙中拉力移动的距离
所以
绳端拉力做的功
所以
故BD错误;
C.将重物匀速提升相同高度h,动滑轮的重力相同,则额外功相同,因为G相同,所以由可知
而总功是
由可知
故C正确。
故选C。
6.C
【详解】AB.由图1可知,甲滑轮组中绳子承重段数n甲=3;乙滑轮组中绳子承重段数n乙=2;由图2可知,甲、乙滑轮组的总功分别为
W甲总=1200J,W乙总=800J
用甲、乙两个滑轮组分别将物体M、N匀速提升1m,根据s=nh可知,甲、乙滑轮组中,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分别为
则两滑轮组中,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之比为
由题意知,重物被提升1m所用的时间相等,由可得,两滑轮组中,拉力的功率之比为
故AB错误;
C.由图2可知,甲滑轮组提升重物M所做的有用功为
乙滑轮组提升重物N所做的有用功为
由W有用=Gh可知,重物M和N受到的重力分别为
因此
GM=GN
故C正确;
D.由图2可知,乙滑轮组做总功为800J,做额外功为400J,其机械效率为
故D错误。
故选C。
7.C
【详解】A.提升货物过程中,起重车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故A错误;
B.由图丙可知,货物在10s内上升了2.5m,则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
s=nh=3×2.5m=7.5m
拉力所做的功
W总=Fs=5×103N×7.5m=3.75×104J
则拉力的功率
故B错误;
C.拉力所做的有用功
W有=Gh=1.2×104N×2.5m=3×104J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故C正确;
D.若不计绳子重和摩擦,由题意可知

但题干未说不计绳重于摩擦,因此动滑轮重小于3000N。故D错误。
故选C。
8.D
【详解】A.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
s=nh=2×2m=4m
工人做的总功
W总=Fs=250N×4m=1000J
故A不符合题意;
B.动滑轮做的有用功
W有=Gh=430N×2m=860J
故B不符合题意;
C.工人的拉力的功率
故C不符合题意;
D.动滑轮的机械效率
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9.C
【详解】A.从1楼匀速上升到21楼,上升的高度
h=20×3m=60m用时60s,电梯的平均速度
故A错误;
B.由图可知,动滑轮上的绳子段数n=2,F=3000N,则
解得动滑轮的重力G动=1000N,故B错误;
C.若坐电梯的乘客增多,箱体重力不变,动滑轮和钢丝绳的重力及摩擦力均忽略不计,额外功不变,有用功增加,由
可知,该电梯机械效率将变大,故C正确;
D.轿厢匀速运动的速度增大,机械效率
机械效率不变,故D错误。
故选C。
10.C
【详解】A.大木料下放置小圆木是通过用滚动代替滑动的方式来减小摩擦,故A错误;
B.支架下垫有石块是为了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地面所受的压强,故B错误;
C.工人使用的横杆动力臂大于阻力臂,相当于省力杠杆,故C正确;
D.抬起大木料的过程中使用横杆可以省力,因任何机械的机械效率都不可能达到或超过100%,所以不能省功,故D错误。
故选C。
11. 下 费力
【详解】[1]由图可知,物体M使杠杆有沿逆时针方向转动的趋势,要使杠杆水平平衡,需在D点施加沿PQ向下的拉力F1;若拉力向上,拉力也会使杠杆沿逆时针方向转动,则杠杆不能水平平衡。
[2]物体M的力臂为OC,拉力F1的力臂小于OD,OC=OD,则动力臂小于阻力臂,由可知,该杠杆属于费力杠杆。
12. 5000 85%
【详解】[1]根据图可知,有三段绳子与动滑轮相连,所以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为
由于物体和动滑轮分别重为850N和150N,所以绳子的拉力为
所以,此过程人拉力做的总功为
[2]根据
可得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13. 12.5 75%
【详解】[1]拉力做的总功为
克服物体重力所做的有用功为
此过程中克服斜面对物体的摩擦力所做的额外功为
则斜面对物体的摩擦力为
[2]由以上数据可得,斜面的机械效率为
14.300
【详解】由图可知,O可以看做是杠杆的支点,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得
500N×0.9m=F×(0.9m+0.6m)
解F=300N,即地面对双手的支持力为300N。
15. 30000 80% 3750
【详解】[1]物体的重力
G=mg=600kg×10N/kg=6000N
滑轮组所做有用功
W有=Gh=6000N×5m=3×104J
[2]由图知,n=3,拉力端移动距离
滑轮组所做总功为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
[3]拉力F的功率为
16. 费力 b
【详解】[1]由题图知,该杠杆在使用时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故它是一个费力杠杆。
[2]由杠杆平衡条件知,当阻力、阻力臂一定时,动力臂越长,动力越小,由题图知作用在A点的力沿b方向的力的力臂最长,故沿b方向的力最小。
17. 饱满谷粒 干瘪谷粒 更快 增长 惯性 饱满谷粒质量大,惯性大,难于被风吹远;干瘪谷粒质量小,惯性小,很容易就被吹远
【详解】(1)[1][2]根据质量的不同,饱满谷粒的质量大,惯性大,在重力的作用下容易下落,干瘪谷粒质量小,惯性小,容易被风吹走,所以A出口主要得到饱满谷粒,B出口主要得到干瘪谷粒。
(2)[3]若筛选出的谷粒不小心掺了石子,石子的质量大,需要更大的风力才能将两者分开,所以农民伯伯则需用比原来更快的速度转动手柄。
(3)[4]根据杠杆的知识可知,为了更省力,则需要费距离,所以需要增长手动杆半径L。
(4)[5][6]这样选谷的原理是是利用了谷粒质量差异导致的惯性不同,饱满谷粒质量大,惯性大,难于被风吹远;干瘪谷粒质量小,惯性小,很容易就被吹远。
18.10
【详解】杠杆在图中位置平衡时,当以OB作为动力臂时,动力臂是最大的,阻力、阻力臂大小不变,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知,此时的动力是最小的;由题意可知,此时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关系为LOB=LOA,则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得最小动力为
19. 右 力臂大小 0.15 一组实验数据太少,具有偶然性,不便找出普遍规律 能 等于 省力
【详解】(1)[1]图甲中实验前没挂钩码时,杠杆处于静止的平衡状态,左端下沉,说明左端重,此时需将两端的平衡螺母向右调节,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2]实验过程中让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的目的是使力臂和杠杆重合,便于测量力臂大小。
(2)[3]由杠杆平衡条件,阻力臂为
(3)[4]只有一次实验得出杠杆平衡的条件是: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这种结论很具有偶然性,要进行多次实验。
(4)[5]图丙的实验,弹簧测力计的拉力的力臂不等于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距离,所以实验后会发现动力×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距离≠阻力×支点到阻力作用点的距离,能说明小力的结论是错误的。
[6] 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图丙实验中,当弹簧测力计在A点斜向上拉(与水平方向成30°角)杠杆,仍满足该条件。
(5)[7]图丁中杠杆使用时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个省力杠杆,所以可以利用杠杆(支架和横杆)撬动沉重木料。
20. 初始速度 木板 小 匀速直线 毛巾 增大车距
【详解】(1)[1]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要控制小车到达水平面时的初始速度相同,方法是让同一小车从同一斜面、同一高度由静止滑下。
(2)[2][3][4]如图,可知小车在木板表面滑行的距离最远;从毛巾到棉布再到木板,水平面越来越光滑,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减小越慢;进一步推理可得:如果小车运动时受到的阻力为零,速度就不会减小,小车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说明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3)[5]小车分别在毛巾、棉布、木板表面开始运动时的速度相同,动能相同,到最终小车静止时,动能变为0,这个过程克服摩擦力做的功相同,小车在毛巾上运动的时间最短,根据公式可知,摩擦力做功的功率最大的是在毛巾表面上。
(4)[6]冰雪天气路面湿滑,阻力较小,汽车刹车后滑行的距离变大,所以开车时应减小速度、增大车距才能保证行驶安全。
21. 20.0 0.3 75% D
【详解】(1)由图甲可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cm,绳端上升的距离
(2)有用功为
W有=Gh=3N×0.1m=0.3J(3由图乙可知,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2N,示数为2N,因此绳子自由端的拉力F=2N,所做的总功为
此动滑轮的机械效率是
(4)A.增加所提物重,在额外功一定时,增大有用功,可以增大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大,故A不符合题意;
B.减轻机械自重,在有用功一定时,减小额外功,可以增大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滑轮组机械效率越大,故B不符合题意;
C.机械加润滑油,提升重物时减小了额外功,根据
可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大,故C不符合题意;
D.由
可知,滑轮组机械效率与物体提升的高度无关,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22. 钩码的个数 同一直线 把小卡片剪为两半 改变力的方向 能 木块还受到桌面对它的摩擦力作用
【详解】(1)[1] 如图,拉力大小等于线下端钩码重力大小,即可以通过调整悬挂的钩码的个数来调整拉力的大小。
(2)[2] 将小卡片旋转过一个角度,两个拉力将不再同一条直线上,此时松开小卡片,可以观察到小卡片不能保持静止,此实验步骤是为了探究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两个力能否平衡。
(3)[3] 为了验证只有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才能平衡,用剪刀把小卡片剪成两个更小的卡片,观察两个更小卡片是否平衡。
(4)[4] [5] 定滑轮不改变力的大小,能改变力的方向;因为左右两侧各通过一个定滑轮,定滑轮的位置虽然不等高,但是当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时,小卡片还是处于静止状态,照样能完成实验。
(5)[6] 木块静止,此时木块受到的一定是平衡力;木块受到向左2N的拉力,向右1.5N的拉力,此时木块还受到桌面对它的摩擦力作用,在这三个力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即这三个力相互平衡,则F左=F右+f。
23.(1);(2);(3)
【详解】解:(1)由图可知,绳子承重段数n=3,物体在空中上升2m,小雨做的功
(2)有用功
物体的重力
动滑轮的重力
(3)物体所受浮力
物体的体积
物体的质量
物体的密度
答:(1)物体在空中上升,小雨做的功是;
(2)动滑轮的重力是;
(3)物体的密度是。
24.(1)20s;(2)100J;(3)4000Pa,3N
【详解】解:(1)小红走路所用时间为
(2)小红提起水桶去给树苗浇水的过程中提起水桶做功,提着水桶匀速走出过程,拉力与通过的距离垂直不做功,所以该过程所做的功为
(3)水对桶底压强为
根据物体沉浮条件,漂浮时浮力等于重力,水勺受到的浮力为
答:(1)小红提着水桶走16m所用时间为20s;
(2)小红提起水桶去给树苗浇水的过程中所做的功为100J;
(3)水对桶底的压强为4000Pa,重为3N的水勺漂浮在水面时受到的浮力为3N。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