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0张PPT)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统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
学习目标
1
了解遣唐使、鉴真东渡、唐与新罗的交往、玄奘西行取经等史实,思考并认识唐朝外交的开放与唐朝国力强盛之间的关系。
2
识读“日本奈良唐招提寺内的鉴真像”、《玄奘西行与回国路线图》,获取有效历史信息,感知唐代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
3
学习鉴真为实现目标不懈努力、矢志不渝,六次东渡日本传播中华文化的毅力,学习玄奘西行和译经追求真知的精神;感受开放交流、兼容并包吸收外来文化对世界各国文明发展的重要作用。
唐朝时期,外国把中国人叫什么?当今国外华人聚居的地方叫什么?你们知道其中的原因吗?
思考
英国唐人街
美国唐人街
日
本
唐
人
街
新课导入
唐朝是当时世界上最繁荣的国家,在世界上具有很高的威望,许多国家的使节、贵族、商贾、学者、艺术家、僧侣等不断来唐朝访问、贸易等;唐朝派往国外的使节、僧侣以及到国外经商的人也很多。当时与唐朝往来的国家和地区有70多个。在长安有许多外国的留学生,有的学成后在唐朝政府里供职。在唐朝,外国人长期与中国人杂居生活。繁盛的唐朝在世界上声望很高,各国称中国人为“唐人”。
一、遣唐使和鉴真东渡
1.遣唐使
唐朝时期,中国和日本的交流非常频繁。为了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日本派遣使节到中国,当时称为“遣唐使”。
跟随使节来华的,还有很多留学生和留学僧等。日本派出的遣唐使有十几批,最多的一次有 500 多人。
一、遣唐使和鉴真东渡
2.遣唐使概况
一、遣唐使和鉴真东渡
3.遣唐使来华对日本的影响
日本和服
唐代仕女
他们把唐朝先进的制度、天文历法、文字、典籍、书法艺术、建筑技术等传回日本,对日本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遣唐使和鉴真东渡
4.唐朝对日本的影响
学习内容 唐朝对日本的影响
制度
教育
建筑
文字
生活风俗
学习唐朝制度,进行大化改新
设立太学,完善学制
日本的都城仿照唐朝的长安城
参照汉字,创制日本文字
饮食、服饰、茶道等;端午节、乞巧节、中元节、重阳节等
一、遣唐使和鉴真东渡
5.鉴真东渡
鉴真东渡示意图
次数 概况
1 未出海便夭折:遭诬告与海盗勾结 鉴真一行东渡的船只被官府查没。
2 被风浪所阻:突遇风暴,船被汹涌的波涛击破,不得不上岸。一个月后,鉴真一行又下海,再遭风浪,船触礁搁浅,被渔民救上岸。
3 东渡未能成行:因官府出面阻止。
4 未果:因弟子的好心阻拦。
5 遭遇台风失败:海上漂泊14天后到了海南岛,鉴真因暑热患眼疾双目失明。
6 东渡成功:753年鉴真一行终于抵达今日本九州南部的鹿儿岛。
鉴真6次东渡,终于在754年抵达日本。
一、遣唐使和鉴真东渡
6.日本奈良唐招提寺内的鉴真像
日本奈良唐招提寺内的鉴真像
唐招提寺
763 年,鉴真卒于唐招提寺。今天,鉴真主持修建的唐招提寺,以及寺内的鉴真塑像,被日本政府定为一级国宝。
鉴真盲目航东海,
一片精诚照太清。
舍己为人传道艺,
唐风洋溢奈良城。
——郭沫若
这是郭沫若先生在1963年为纪念鉴真逝世1200周年而写的诗句。
一、遣唐使和鉴真东渡
7.郭沫若对鉴真的评价
一、遣唐使和鉴真东渡
8.鉴真东渡的影响
为什么鉴真受到中日两国人民的尊敬?
一是鉴真6次东渡,不畏艰险和坚韧不拔的优秀品质。
二是鉴真对中日文化交流的贡献,其表现在:他在日本传授佛经,主持修建唐招提寺,还传播中国的医药、文学、书法、建筑、绘画等,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1.唐与新罗的交往
二、唐与新罗的关系
朝鲜半岛上的国家和隋唐往来频繁。新罗强盛以后,派遣使节和大批留学生到唐朝学习中国文化。许多新罗商人来到中国经商,新罗物产居唐朝进口首位。
2.唐与新罗交往的影响
二、唐与新罗的关系
新罗仿唐制建立了政治制度,采用科举制选拔官员,还引入了中国的医学、天文、历算等科技成就。朝鲜半岛的音乐也传入中国,不仅在唐朝宫廷演出,而且广泛流行于民间。
新罗人——崔致远
三、玄奘西行
1.玄奘简介
玄奘(本名陈祎,602-664年),洛州缑氏(今河南洛阳偃师市)人。唐代著名高僧,法相宗创始人,被尊称为“三藏法师”,后世俗称“唐僧”,与鸠摩罗什、真谛并称为中国佛教三大翻译家。 为探究佛教各派学说分歧,玄奘于贞观元年一人西行五万里,历经艰辛到达印度佛教中心那烂陀寺取真经,前后十七年,遍学了当时大小乘各种学说。公元645年玄奘归来一共带回佛舍利150粒、佛像7尊、经论657部,并长期从事翻译佛经的工作。
2.玄奘西行
三、玄奘西行
贞观初年,高僧玄奘西行前往天竺取经,不畏艰险,历经磨难,经过4年的长途跋涉到达天竺。他遍访天竺名寺,研习佛法,曾在佛学最高学府那烂陀寺游学,成为远近闻名的佛学大师。10多年后,玄奘携带大量佛经回国。
玄奘西行的时间、地点、目的及经历?
3.《大唐西域记》
《大唐西域记》书影
根据玄奘的口述,由弟子记录成书的《大唐西域记》,记载了他游历过的 100 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山川风物及社会习俗,是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
脑洞时间
西行路上,孙悟空、猪八戒等哪里去了?
三、玄奘西行
历史史实与文学作品之间的区别
4.唐朝对外交流频繁
三、玄奘西行
九天阊阖开宫殿,
万国衣冠拜冕旒。
——王维
5.唐朝对外交流频繁的原因
三、玄奘西行
①国家统一,社会安定,经济繁荣,国力强盛。
②科技文化先进,领先世界,吸引各国来唐。
③陆海交通发达,为交往提供便利条件。
④开放的对外政策。
⑤杰出人物的重大贡献,比如鉴真、玄奘等。
6.双向交流 兼容并蓄
三、玄奘西行
对外友
好往来
日本
天竺
玄奘西行
《大唐西域记》
遣唐使来华
鉴真东渡
双向交流
兼容并蓄
由外向内传播佛教
由内向外传播中华文化
课堂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