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下第一单元《学习仿写》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仿写的重要性,能从优秀作品中提取值得模仿、借鉴的内容,确定仿写点。
2.探究学习整体仿写和局部仿写的方法,培养在模仿中创造的写作能力,提高写作水平。
3.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能力。
4.通过仿写训练,初步掌握仿写修辞和仿写描写手法的方法技巧。
【教学重点】
明确仿写要求,掌握仿写技巧
【教学难点】
探究学习整体仿写和局部仿写的方法,培养在模仿中创造的写作能力,提高写作水平。
【教学过程】
一、名家模仿秀
朗读以下诗句,感受名家模仿的魅力。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莺初解语,最是一年春好处。微雨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苏轼《减字木兰花》)
天若有情天亦老,摇摇幽恨难禁。(宋代孙洙zhū的《河满子·秋怨》)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毛泽东的《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李贺的《金铜仙人辞汉歌》)
落花与芝盖齐飞,杨柳共春旗一色。(庾信《三月三华林园马射赋》)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
鲁迅说过:“如要创作,第一须观察,第二是要看别人的作品。”张志公先生曾说:“模仿,是学习的必由之路。” 仿写,是提高写作水平的有效方法。
二、了解仿写
所谓仿写,就是模仿范例作文,是根据一篇文章的立意、选材、结构、语言、表现手法等方面有目的地进行模仿的一种写作方法。 模仿的几个阶段:初级阶段是针对课文中的精彩语段,马上就“依葫芦画瓢”练一练,学习写一组句子,写一系列动作,再到写一个场景、一个细节。
模仿的中级阶段是能模仿优秀作品的选材、组织、构思、立意。模仿的高级阶段是迷上哪位作家,行文风格不自觉地接受影响,自己的文章无意间也有了那个“味儿”。
仿写的类别:点仿和全仿。
仿写的角度:模仿范文的篇章结构;模仿范文的写作手法
三、课文回顾
1.回顾可以进行点仿的课文,梳理仿写借鉴点
2.回顾可以进行全仿的课文,梳理仿写借鉴点
3.归纳仿写的角度
(1)仿篇章结构
(2)仿写作手法
(3)仿题材选择
(4)仿语言特点
(5)仿主旨表达
四、学以致用
作文题目:仿照《灯笼》和写作手法以“记忆”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一)分析例文,明确仿点。回顾《灯笼》,填写下列表格
(二)方法指导
1.拟写标题选择能关联不同记忆的特定物象,尝试寻找与童年小伙伴、家人、同学或老师、平凡的劳动者等相关的物象。可以是某个季节的特定物象,也可以是承载故事的特定物象。可以是一种植物,可以是一个老物件,可以是某种食物,还可以是某一种器具……
2.联想开篇提起灯笼,就会想起三家村的狗吠,村中老头呵狗的声音;就会想起庞大的晃荡着的影子,夜行人咕咕噜噜的私语;想起祖父雪白的胡须,同宏亮大方的谈吐;坡野里想起跳跳的磷火,村边社戏台下想起闹嚷嚷的观众,花生篮,冰糖葫芦;台上的小丑,花脸,跪堂谱,《司马懿探山》。真的,灯笼的缘结得太多了,记忆的网里挤着的就都是。仿写:提起……,就会想起……,就会想起……,就会想起……。(总起句)
3.多角度取材
(1)老师提示选材参考角度:童年趣事、故乡往事、家庭琐事、邻里美事、校园新事、社会凡事、民间俗事、阅读悟事……
(2)学生选择三至四个角度,仿照《灯笼》课文分析,以简洁的语言概括所要叙写的记忆中的事。
4.特色化语言表达(根据题材内容选择其他课文的精彩片段进行点仿)
(1)童年往事:
仿照《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连用动词)冬天的百草园比较的无味;雪一下,可就两样了。拍雪人(将自己的全形印在雪上)和塑雪罗汉需要人们鉴赏,这是荒园,人迹罕至,所以不相宜,只好来捕鸟。薄薄的雪,是不行的;总须积雪盖了地面一两天,鸟雀们久已无处觅食的时候才好。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支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秕谷,棒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但所得的是麻雀居多,也有白颊的“张飞鸟”,性子很躁,养不过夜的。
赏析:本段写的是冬天捕鸟的趣事,作者用“扫”“露”“支”“撒”“系”“牵”等一系列的动词,生动传神地写出了捕鸟的全过程。
(2)故乡往事:
仿照《土地的誓言》(季节转换写往事)
在故乡的土地上,我印下我无数的脚印。在那田垄里埋葬过我的欢笑,在那稻颗上我捉过蚱蜢,在那沉重的镐头上留着我的手印。我吃过我自己种的白菜。故乡的土壤是香的。在春天,东风吹起的时候,土壤的香气便在田野里飘扬。河流浅浅地流过,柳条像一阵烟雨似的窜出来,空气里都有一种欢喜的声音。原野到处有一种鸣叫,天空清亮透明,劳动的声音从这头响到那头。秋天,银线似的蛛丝在牛角上挂着,粮车拉粮回来,麻雀吃厌了,这里那里到处飞。稻禾的香气是强烈的,碾着新谷的场院辘辘地响着,多么美丽,多么丰饶…… 赏析:捕捉特定季节里的往事——劳动的场景,通过季节的转换,表达故乡的美丽、丰饶,表达了对故乡的怀念之情。
(3)家庭琐事:
仿照《秋天的怀念》(细节描写)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的,看着我。“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总是这么说。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以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可活什么劲儿!”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赏析:作者抓住母亲的神态、动作、语言等细节,刻画了母亲面对双腿瘫痪、暴怒无常的“我”小心翼翼、坚强无私的形象。
(4)校园新事:
仿照《安塞腰鼓》(场面描写)一捶起来就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百十个斜背响鼓的后生,如百十块被强震不断击起的石头,狂舞在你的面前。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黄土高原上,爆出一场多么壮阔、多么豪放、多么火烈的舞蹈哇——安塞腰鼓!赏析:作者用总分总式的结构和排比句式,形象地展示了腰鼓表演的壮美场面,写出了安塞腰鼓骤响时声、形、光、力的震撼人心。
(5)社会凡事:
仿照《阿长与<山海经>》(人物描写+情感变化)过了十多天,或者一个月吧,我还记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在内。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灭了。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赏析:作者通过描写阿长的外貌、动作、语言和“我”接到《山海经》时的反应,刻画了阿长这位普通劳动女的善良和对“我”朴素的爱,也写出了“我”的意外和感动,从而对阿长产生新的敬意。
5.卒章显志,升华主旨
唉,壮,于今灯笼又不够了。应该数火把,数探海灯,数燎原的一把烈火。 议论抒情,呼应物象,由物象升华,或感悟人生哲理,或引发生命思考,或由个人上升到文化自信、社会责任、国家担当等,表达对生活、对生命、对文化、对社会、对国家的独特情感。
总结归纳:
(三)理清思路,完成写作提纲
(四)完成作文
(五)对照评价量表,进行自我评价并修改
对照量表,评价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