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下第一单元《学习仿写》教案
教学目标
1.能研读优秀作品,从中提取值得模仿、借鉴的内容,确定仿写点。
2.能把握作品的精髓进行仿写,在模仿中有所创造。
3.养成读写结合的好习惯,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教学重难点
能研读优秀作品,从中提取值得模仿、借鉴的内容,确定仿写点;能把握作品的精髓进行仿写,在模仿中有所创造。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学写作文,不能不有所依傍和借鉴,正如练字要临帖一样。茅盾说:模仿是创造的第一步。其实,仿写对于我们八年级学生来说并不陌生。
小试牛刀:任选一句,找出仿写点并仿写
1.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2.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
3.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4.一出门,便与微风撞了个满怀。
第1句:反复、拟人修辞,表达急切期盼之情;
第2句:独句成段、设置悬念
第3句:开篇点题、倒叙开头
第4句:长短句、拟人句
二、知识讲解
1、仿写就是模仿写作,具体来说就是模仿名家范文的立意、选材、构思、语言、表现手法等技巧,从而进行自我写作训练的一种方法。
它与生搬硬套、抄袭他人文章不一样,是一种巧妙化用和创新的写作方法,既要借鉴范文的写法,又要发挥独创精神。
2、阅读课本的知识短文《学习仿写》,看看这篇知识短文介绍了仿写的哪几方面内容。
可以模仿范文的篇章结构。
要注意模仿范文的写作手法。
要根据内容和表达的需要,选择和确定具体的仿写点。
A、模仿范文的篇章结构
(1)一线贯穿或双线并行
如《社戏》《一棵小桃树》
(2)画面组合法(小标题)
如《春》: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
(3)前后照应(开篇点题、承上启下、卒章显志)
如《背影》《叶圣陶先生二三事》《紫藤萝瀑布》
(4)总分结构
(5)设悬念、做铺垫
(6)联想式或由物悟理(有眼前的人、事、物、景联想到道理、情感等)
如《紫藤萝瀑布》
B模仿范文的写作手法
(1)修辞手法
(2)表现手法
如:衬托、对比、象征、联想、托物言志、借景抒情、欲扬先抑、以小见大、虚实结合等。
(3)表达方式
如:抒情、议论、夹叙夹议等。
(4)句式特点(长短句、反问句、感叹句等)如:《谁是做可爱的人》
(5)语言风格
如鲁迅先生的《孔乙己》中有这样一段话:“孔乙己一到店,所有喝酒的人便都看着他笑,有的叫道,‘孔乙己,你脸上又添上新伤疤了!’他不回答,对柜里说,‘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便排出九文大钱。他们又故意地高声嚷道,‘你一定又偷人家的东西了!’孔乙己睁大眼睛说,‘你怎么这样凭空污人清白……’”
仿写:他一到班,所有的同学都看着他笑,有的叫道:“成是非,你眼上又挂‘黑圆圈了’!”他不回答,对同桌说:“给我眼镜,再来一瓶滴眼液。”说完便掏出一本小说看了起来。他们又故意嚷道:“你一定又去网吧了!”成是非瞪大眼睛说:“你们怎么这样凭空损人名誉?”
仿句轻松而又诙谐,仿出了鲁迅原作的语言神韵,极富生活情趣。
三、小试牛刀
阅读并圈画“写作实践一”,想想仿写点是什么?再想想我们可以写哪些场景?
仿写点:运用排比、反复、比喻等修辞,表现某一场景的某个或某些特点。
场景参考:操场跑操、早读背书、餐厅就餐、钢琴演奏、舞蹈表演等。
原文再现:
一捶起来就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百十个斜背响鼓的后生,如百十块被强震不断击起的石头,狂舞在你的面前。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黄土高原上,爆出一场多么壮阔、多么豪放、多么火烈的舞蹈哇——安塞腰鼓!
仿写点分析:比喻、排比的修辞手法;喻体提前的句式;长短句结合;抒情议论句;总分总结构。
仿写1:一弹起来就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近百个黑白分明的琴键,如近百个随音乐不停起舞的舞者,跳动在你面前。流水一样,是汩汩的音符;清风一样,是耳畔的余音;夜莺一样,是清脆的调子;繁花一样,是变幻的节奏;涟漪一样,是起伏的旋律。舞台上,流淌出一曲多么悠扬、多么婉转、多么动人的音乐啊——钢琴演奏!
仿写2:一舞起来就刚劲了,冷艳了,大气了!这群沉静典雅的女子,此刻似一群神秘又灵动的绿孔雀,舞动在你的面前。飞瀑一样,是垂坠的水袖;重峦一样,是层叠的衫裙摆;翠嶂一样,是青绿的衣襟;山石一样,是乌黑的发髻;险峰一样,是后仰的腰肢。“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央视舞台上,上演着一场多么美丽、多么大气、多么震撼人心的舞蹈啊-《只此青绿》!
四、大显身手
阅读并圈画“写作实践三”,想想这两文的仿写点有哪些?哪件事印象最深刻、感悟最深切?
题目参考:《温暖》或《无法抹去的记忆》
五、课堂总结
学习仿写,要根据所写内容和表达的需要,选择和确定具体的仿写点。仿写时要做到不贪多、贪大,从细微处入手,由词到句,由句到段,由段到篇,最终实现由仿到创,由创到精,扎扎实实走好每一步。
初级阶段:能仿写一种修辞,仿写一系列动作,仿写一个场景、一个细节等。
中级阶段:能仿写作品的选材、构思、立意、写作手法等。
高级阶段:专注一位作家或一类作家,行文风格不自觉地受到影响,让自己的文章无意间也有那个“味儿”。
鲁迅版:桌上有两张纸,一张是试卷,另一张也是试卷。初夏已经颇热,脊背上却一层又一层冷汗。题目照例是不会做了,先生的讲义上全然没有见过。责任似乎并不在我,譬如使惯了刀的,这回要我耍棍,能行么?
朱自清版: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看着试卷上日日见过的题目,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却无从做起。于是忆起《长歌行》里的句子: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这样想着,猛一抬头,却见监考老师在讲台上迷迷糊糊,快要睡着了。
琼瑶版:老师,我一直在晕耶!进了考场,我晕,见了监考老师,我还晕,拿到试卷,我更晕了。我真的觉得我好无用,好无能,好脆弱,好对不起大家……
附:
《背影》仿写点
1.开篇点题、结尾扣题且深化主题。
2.选取典型的角度。(本文通过“背影”突出父爱,我们可以抓住什么来突出父母、老师等给我们的“温暖”呢?即使没有典型的角度,也要有典型的选材,既真实新颖又凸显“温暖”之情的事件)
3.设置特定的背景。(《背影》中,在惨淡的家庭背景的渲染下,烘托出父亲的爱子之情。那我们的父母之爱的“温暖”,可以放在怎样的背景中烘托呢?父母的工作受挫、二胎的艰辛、老人需要赡养、自己学业的退步等)
4.描绘特写的镜头。(《背影》中作者是如何描写这一特写镜头呢?先描写外貌、衣着,然后描写动作(我们写作时,还可以运用神态、语言等),并用“我”的情感(也可以运用周围环境、人物等)反复烘托这个背影)
5.一线串珠结构。(“背影”既是全文的感情线索,也是“我”情感变化的转折点。我们在写作时,也可以让自己对“父母之爱”的理解,发生变化,使情节一波三折)
6.平实却饱含深情的语言。(这一点不刻意追求,建议父母的语言要简洁且具有启发性)
7.倒叙开头,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秋天的怀念》仿写点:
1、细节描写表现人物形象
在“我”发脾气时,母亲“悄悄地躲出去”、“偷偷地注意”、“又悄悄的进来”,“扑”、“抓”,以及在“我”同意去北海公园看菊花时,母亲又“喜出望外”、“一会儿坐下,一会儿站起”等动作、神态的细节描写,充分表现了母亲对儿子的理解、同情和关爱,说明了母爱的博大深沉、崇高无私,令人感动。
2、寓情于景,景物映衬人物心理
文章主要有两处景物描写:①“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刷刷拉拉” 地飘落。”此段以动衬静,突出我孤独、痛苦、无望的心情;②“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 此段写出了菊花蓬勃的生命力,渲染出悲壮、深沉的氛围,突出了我的心理从痛苦、无望转向明朗、 坚强的变化。
3、间用插叙,丰富内容、深化感情
文章共有三处插叙——第一处:“母亲喜欢花……”。交代出 ①母亲是一个非常热爱生活的人。②母亲为儿子放弃了对生活的享受。第二处:“后来妹妹告诉我母亲常常肝痛……” 。①补充说明母亲的病具体到了哪步田地。②母亲做出的超常努力。第三处:“别人告诉我……”。说明母亲心里只为儿女的幸福着想,从未把自己放在心上。
4、运用意象,寄托感情
文章最后一段:“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这段中的一连串排比句,表面上是在描写北海菊花的美丽,实际上是用象征的手法,赋予菊花深刻的含意。菊花成为了作者怀念母亲永远的寄托,也象征作者对生命的渴望与眷念。作者之所以浓墨重彩地写菊花,恰恰是对母亲生前那句“好好儿活”的深情解读,进一步深化了主题。意象就是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一件衣服、一本书籍、一盘象棋、一首歌曲等都可以成为寄托作者感情的“物象”。
5、含蓄深沉、具有象征意味的题目
秋天本身是一个收获的季节,但对很多人来说也是一个悲伤、凄凉的季节。题目《秋天的怀念》中,“秋天”不但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背景(时间),也是“我”不幸遭遇、暗淡心情的写照,具有象征性。同时也是“我”走出低谷、乐观生活的象征。“怀念”一词,更是突出了文章的主旨。
6、“硬核”主题——坚韧无私的母爱
真挚细微的母爱亲情,永远是“感人心者”的硬性“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