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高中历史) 年级 (高一年级) 学期 (秋季)
课题 第5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和民族交融
教科书 书 名: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教材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教学目标
1.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的历史脉络;对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形成清晰的时空观,培养时空意识。 2.结合江南地区经济的发展,从史料实证角度认识江南区域经济的发展原因和成就以及影响。 3.结合北魏孝文帝的改革,从史料实证角度了解孝文帝改革的措施推动了民族交融,辩证分析孝文帝改革带来的深远影响,从历史解释的角度认识发展和交融是历史发展的主流。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 1.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江南地区经济发展和民族交融
教学难点: 1. 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在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教师播放视频《隆中对》演讲。 教师提问:这段演讲讲述的是什么时候,谁与谁之间的谈话? 学生回答:东汉末年,刘备和诸葛亮之间的谈话; 教师讲述:这段关于隆中对的谈话快炙人口,影响很大,被记载在诸多的历史名著中,如《三国志》《资治通鉴》等,诸葛亮准确的预言了三国鼎立的局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段历史。 (设计意图:,以艺术家唐国强演讲“隆中对”的视频作为导入形式,更容易引起学生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二、新课教学 (一)动荡中的更迭 同学们阅读教材,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或者朝代绘制从东汉到隋朝时期的政权更迭示意图。 (设计意图:利用教材和初中已有的基础知识,自主学习,理清历史脉络,巩固知识,让学生能够辨别历史叙述中不同的时间和空间表达方式,同时在叙述个别史事时能够运动恰当的时间空间表达方式。) 展示东汉形势图和三国鼎立形势图 教师提问:观察地图,概述从东汉到三国时期发生了什么最显著变化?答:从统一走向分裂。 展示东汉到西晋的时间轴和西晋末年内迁少数民族分布和流民内迁图 教师提问:从这幅历史地图中,提取历史信息并说明? 生:1.五族内迁,当时内迁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次鲜卑族活动于长城边缘;第二层次匈奴、羌、氐、羯已基本迁入传统上汉族活动的区域; 2.北方人民大量南迁促进东晋南朝江南经济的发展 展示西晋末年内迁少数民族分布和流民内迁图和我国中原地区温度变化图 教师提问:请根据这两幅图片,说明西晋末年少数民族内迁的原因?内迁带来了什么影响? 学生回答:战争、气候变化促进人口流动 内迁促进民族交融 (设计意图:通过当前学术研究成果,让学生明白气候变迁也会影响历史的进程) 展示东汉到东晋十六国的时间轴和东晋形势图 教师提问:从这幅历史地图中,提取历史信息并说明?(教师强调:这张图反映的是东晋十六国的大致形势,这里将十六国标在一张地图上完全是为了方便,实际上他们并非同时存在,图上标出的十六国位置,是各国的统治中心区域) 生:1 东晋十六国时期国家处于分裂状态;2.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并立;3.江南经济得到发展,促进山区少数民族与汉族的交融; 4从十六国政权国号前燕、前赵等说明十六国时期北方各族存在民族交融,但交融并不充分,仍存在民族隔阂,如淝水之战。 教师展示政权更迭示意图 教师提问:结合政权更迭示意图和这一时期的史实,你能得到一些怎样的认识或信息? 学生回答:1 政权更迭频繁,历史的发展具有复杂性和曲折性;2 国家分裂,但分裂中孕育着统一,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3动荡中民族交融不断,促进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设计意图: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地图资源,通过观察东汉形势图、三国形势图、西晋末年少数民族内迁图和北齐北周势图,结合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时间轴,让学生能将这一时期的史实定位在特定的时间空间框架下,并且能够利用历史地图和时间轴对相关史事加以描述。培养时空观念和历史解释能力) 二、江南经济的发展 教师展示材料: 至于元嘉(南朝宋文帝年号)末……兵车勿用,民不外劳,役宽务简,氓庶繁息,至余粮栖亩户不夜扃(jiōng,门闩)…… 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rěn,庄稼成熟),则数郡忘饥。会土带海傍湖,良畴亦数十万顷……荆城跨南楚之富,扬部有全吴之沃,鱼盐杞梓(qǐ zǐ,两木皆良材)之利,充仞八方;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宋书 孔季恭传》 教师提问:根据材料,概括东晋南朝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及成就? 学生回答: 原因①北民南迁带来劳动力、工具、技术② 南方相对安定③南方自然条件优越;④南方的统治者实行了一些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的政策; 成就①物产丰富,粮食产量高;②土地肥沃,土地得到大量开发;③商业活跃,手工业发展迅速。④统治者采取政策支持经济发展。 教师展示材料: 材料一:“南贫北富”的局面在东晋建国至陈亡(公元317-589年)将近三百年内逐渐转变。 ——摘编自王仲荤《魏晋南北朝史》 材料二:蛮左 ……聚散无恒 , 不营农业 。 (郭) 彦劝以耕稼 , 禁共游猎。民皆务本 , 家有余粮 。 ——《周书 郭彦传》 材料三:傍南山 (指汉川以南) 杂有僚户 , 富室者颇参夏人为婚 , 衣服居处言语 , 殆与华不别 。 ——《隋书 地理志》 教师提问:根据材料,概括江南经济发展的影响? 学生回答:(1) 南北经济差异缩小,为后世经济重心的南移奠定基础,也为统一提供条件。(2)山区少数民族与汉族交融,为统一提供条件。 (设计意图:通过展示材料江南经济在民族交融前后的对比,让学生掌握民族交融后,江南经济得到了较好的而发展,培养学生论从史出的能力。) 三、动荡中的交融 1 民族交融的含义 教师展示材料: 民族交融:它是指各民族在尊重差异的基础上,在交流交往中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相互接近和相互认同的过程,就是吸收各民族优秀文化成果建设共同精神家园。 ——摘自路晓峰《民族交融:民族理论的创新和突破》 民族融合:一指各民族在发展中相互接近、吸收、民族差别逐渐消失,世界各民族形成一个共同整体的过程,就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其结果是民族消亡。二指历史上一些民族(或其一部分)自然形成为一体的现象 ——摘自夏征农、陈至立主编《辞海》 教师提问:民族交融和民族融合的区别? 2、民族交融的历程 教师提问:请同学们结合教材知识,概括并说明三国、西晋 、东晋南朝、十六国时期和北魏时期民族交融的历程? 学生回答:1三国:吴、蜀加强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治理 2西晋:五族内迁 3 东晋南朝:江南经济发展促进山区少数民族与汉族交融 4十六国时期:呈现民族交融 5北魏时期:孝文帝改革将民族交融推向高潮 教师讲述:这一时期,不仅南北方都存在民族交融下面让我们重点看看北魏孝文帝改革是如何推动民族交融的。 教师提问:请问孝文帝改革的哪些措施促进了民族交融? 学生回答:迁都城;用汉制;穿汉服;说汉化;改汉姓;通婚姻; 教师提问:每个措施从哪个角度推动民族交融的? 展示材料:孝文帝曾试图把北魏平城转变为一座符合儒家经典的中原文化都城,在迁都洛阳之后,这一理念得到了更为坚决的执行。 -----逯耀东《从平城到洛阳—拓跋魏文化转变的历程》 教师提问:这则材料反映了孝文帝建洛阳城时秉持怎样的理念? 学生回答:城市建设体现中原文化。 教师讲述:这是一个典型的模仿与被模仿的例子,当年建康城的建设基本承袭魏晋洛阳城的风格,北魏洛阳城的重建又向建康学习,南北文化,中原汉族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因一座城市的建设而不断碰撞、交融。因此。城市建筑是时代文化的反映。增强文化认同感。 (设计意图:以城市布局间的相互借鉴,联系北魏孝文帝改革中的民族交融,南北交融,引起学生兴趣的同时,使学生认识到城市建筑也是时代文化的反映。) 展示材料:北魏尚书、中书、门下三省及诸卿设置齐备,设官一准南朝,以为永制。 ——张金龙《北魏政治与制度论稿》 教师提问:这一措施从哪个角度推动民族交融的? 教师讲述:增强了政治体制认同感 教师展示图片和资料 教师提问:以上材料所反映的措施从哪个角度促进了民族交融? 生:社会习俗 展示材料一:牧马图(魏晋墓壁砖画)和耕牛图(魏晋墓葬壁画) 教师提问:从魏晋墓葬砖画和壁画中可以反映出当时鲜卑族的生产状况发生了怎样得改变? 学生回答:生产方式农耕化 教师展示材料二: 自晋宋以来,号洛阳为荒土,此中谓长江以北,尽是夷狄。昨至洛阳,始知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仪富盛,人物殷富。……所谓帝京翼翼,四方之极。 ——《洛阳伽蓝记》 教师提问:指出材料一牧马图(魏晋墓壁砖画)、耕牛图(魏晋墓葬壁画)和材料二中史料的类型及价值?两种史料相互印证了什么历史信息? 生:1墓画:实物资料,一手史料,价值很高;文献资料是二手史料,其内容需要甄别。 2印证:孝文帝改革促进北魏生产方式的封建化进程。 (设计意图:通过实物资料和文献资料的展示,让学生了解历史资料的不同类型,认识不同类型的史料具有不同的价值,在探究特定的历史问题时,能够利用不同类型的史料,对其问题进行互证,形成对该问题更全面和丰富的解释。培养学生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能力) 教师展示材料: 北魏在中国建立政权,取得北方汉人的合作。北方汉人大姓与鲜卑政权之间,以实质上的共生关系维持了一个相当稳定的朝代,汉文化和鲜卑文化之间,有密切的涵化过程。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及全盘汉化,当然是一个高潮。相对而言,草原文化对于汉文化的冲击,也留下了相当深远的影响。生活起居的方式,由席地而坐转变为据案坐椅,就是一例。在这一文化涵化的过程中,自然因胡汉通婚之普遍,人口的血缘关系也有所融合,隋唐两朝皇室的血统都是胡汉混血的。 ——许倬云《万古江河》 孝文帝不加扬弃的全盘汉化,也为北魏后期的同志埋下无穷的隐患,特别是孝文帝大定姓族,移植门阀士族制度,在经济利益上一味向鲜卑贵族让步,这对尚无文化沉淀可言的鲜卑贵族来说,无疑是给了他们滋生腐化的肥沃土壤,凡此种种,消蚀了北魏统治者的锐气和活力,激化了社会矛盾与冲突,致使北魏统治迅速由盛转衰,归于灭亡。 ——赫松坡《全盘汉化与北魏王朝的遗亡——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经验与教训 教师提问:我们应该如何评价孝文帝的改革? 学生回答:历史评价受到时代的影响,作者立场的影响和资料来源等的影响,我们应该坚持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全面的评价孝文帝的改革,短期看,激化民族矛盾,但是从长远看,促进了民族交融,胡汉混血,文化认同感进一步增强了民族凝聚力,促进了隋唐的盛世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因此发展与合流才是时代发展的主流。 (设计意图:通过展示不同观点的文献资料,让学生明白研究历史时,由于受到资料来源,时代,立场和研究方法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出现不同的历史解释,因此我们在尽可能占有史料的基础上,学会提出自己的观点或者验证以往学者的观点。同时全面认识孝文帝改革的影响,理解民族间的交融是双向的,同时学会客观地看待各民族的多元文化,以及文化差异,把握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发展趋势,突出历史解释的核心素养) (三)民族交融的影响 展示材料: 南北朝后期,南北双方关系出现了明显的变化。南北使节往还日益频繁……南北方经济上的互市交易也越来越多,沿淮、汉边境有“大市”、“小市”,打破关禁的要求日益迫切。尽管全国尚未实现统一,但北人不再因民族压迫而南流,各地对统一文化的认同感也日趋强烈。 ——袁行霈等主编《中华文明史》 教师提问:根据材料和所学,概述民族交融的影响? 1. 政治交流频繁2.经济交流发展3.文化认同感日趋强烈4.民族精神日益凝聚5.多元一体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四、以史为鉴 教师讲述:我们辽阔的疆域是各民族共同开拓的,我们悠久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书写的,我们灿烂的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我们伟大的精神是各民族共同培育的。 教师提问:结合本课所学,请同学们任选一个角度谈谈你们的体会? (设计意图:通过带领学生回顾基础知识,感知三国两南北朝的历史特征,以加深对这一时期的认识,从而深刻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虽然政权更迭频繁,民族政权并立,但是分裂中孕育中短暂的统一,动荡中孕育民族交融,南北方、民族间的政治、经济、文化差异都逐渐缩小,相互渗透、取长补短,为再次统一奠定基础,也为隋唐新气象注入活力。认同民族交融对中华文明作出的贡献,深化“家国情怀”,提升核心素养。更深刻体会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总结:1.我们伟大的祖国,领土神圣不可侵犯,不管是钓鱼岛的争端还是南海争端,中华各民族都应该团结一心,积极维护领土的完整和国家的统一。我国辽阔的疆域是各民族共同开拓的,理应由各民族共同维护。 2. 我们伟大的祖国,文明悠久,各民族共同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各民族更应该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拥抱在一起,推动中华民族走向包容性更强、凝聚力更大的命运共同体,共建美好家园,共创美好未来。 3.我们伟大的祖国,历史上曾经出现过分裂,但是分裂总是暂时的,统一才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是先人们留给我们的丰厚遗产,也是我国发展的巨大优势。 五、课后拓展 三国两晋南北朝后,中国克服了分裂的局面,走向了统一,而罗马帝国却最终走向了消亡,造成这种不同结局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