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式学习】4《孙权劝学》课件+教案+素材(含PDF版PPT)【松鼠课堂】

文档属性

名称 【项目式学习】4《孙权劝学》课件+教案+素材(含PDF版PPT)【松鼠课堂】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0.9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5-11 10:09:06

文档简介

核心素养
1.了解作家作品及文化常识,体会《资治通鉴》选文特点;
2.疏通文意,积累常用文言词语,学习古代常见的敬辞与谦辞;
3.反复朗读,品析人物形象,学习记叙事件、刻画人物的方法;
4.领悟读书有益的道理,激发学生虚心好学的进取心。
教学重难点
重 品析人物形象,学习记叙、描写的方法;学习优秀人物品
点 质,激发学生虚心好学的进取心。
难 研读人物语气,探究人物心理;学习古代常见的敬辞与谦
点 辞,了解古人的礼貌、礼仪。
导入新课
培根说过“知识就是力量”,高尔基说过“书
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杜甫也说过“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让我们以吕蒙为榜样,拿起手中的
书本,用知识武装自己,读书乐学吧!
第一课时
播放视频:《资治通鉴》和司马光。
1、作品介绍
《孙权劝学》选自司马光主编的编年
体通史《资治通鉴》,是根据《三国志 吴
志 吕蒙传》及裴松之注引《江表传》的有
关文字改写的。题目为编者所加。
1、作品介绍
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

资 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
治 事,共294卷。宋神宗以其“鉴于往事,

鉴 有资于治道”命名为《资治通鉴》。内容
》 以政治、军事为主,略于经济、文化。
2、作者简介
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
县涑水乡(今山西省夏县)人,世称涑水先生 。北
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 宋仁宗宝元元年
(1038年),进士及第,累迁龙图阁直学士。宋神
宗时,反对王安石变法,离开朝廷十五年,主持编
纂了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历仕仁宗、英宗、
神宗、哲宗四朝,官至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元
祐元年(1086年),去世,追赠太师、温国公,谥号
文正。
2、作者简介
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做事用功,刻苦勤奋。以“日
力不足,继之以夜”自诩,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 生平著作
甚多,主要有《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
记闻》、《潜虚》等。
3、背景链接
故事发生在东汉末年。当时,孙权大将周瑜和刘备在赤壁
之战中大破曹操军队,不久周瑜病死江陵。鲁肃代替周瑜辅佐
孙权,劝孙权将荆州借给刘备共拒曹操,刘备很快取得益州,
形成了曹、刘、孙三方鼎峙的局面。
4、文题解读
孙 权 劝 学
三国时吴国 勉励(他
的创建者 人)学习
题目交代了文章记叙的主要人物和核心事件。
5、三国群英
孙权、吕蒙、鲁肃分别是三国时期东吴的贤君、名将、英儒。
孙 吕 鲁
权 蒙 肃
5、三国群英
孙权(182—252),字仲谋,吴郡富
春(今浙江富阳)人,三国时吴国的创建者,
黄龙元年(222)称王于武昌(今湖北鄂
城),国号吴,不久迁都建业(如今在江苏
南京),229年称帝。
同一时期的政治家、军事家曹操曾用
“生子当如孙仲谋” 的感叹来赞赏他。
5、三国群英
吕蒙,字子明,汝南郡富陂县(今安徽省阜南
县)人,东汉末年东吴名将。以胆气著称,靠军功
起家,孙权统事后,吕蒙渐受重用。史书称其“笃
志不倦,其所览见,旧儒不胜”。意思是说,吕蒙
学习志趣专一,不知疲倦。他看过的书和发表的见
解,即使是古代的学者也比不上。吕蒙是东吴攻灭
关羽的最早倡议者,吕蒙计夺关羽镇守的荆州,使
得东吴国土面积大增,实现了“全据长江”的宿愿。
5、三国群英
鲁肃,字子敬,临淮郡东城县
(今安徽省滁州市),东汉末年杰出
战略家、外交家。为人老实忠厚,仁
义守信。
1.听读课文,注意字音
卿 ( q ī n g ) 岂 ( q ǐ )
涉 ( s h è ) 孰 ( s h ú )
遂 ( s u ì ) 邪 ( y é )
更 ( g ē n g )
2.朗读课文,注意停顿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
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
见/往事耳。卿言/多务, 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
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
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3.翻译句子,理解文意
当初 告诉 现在 掌掌管管政政事事 推脱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
以军中多务。 当道,当权。
涂,通“途”
用 事务
3.翻译句子,理解文意
我 你 成为 只 应当 了解历史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难道 研究儒 专掌经学传 粗略地 表示限
家经典 授的学官 阅读 止语气,
卿言多务,孰若孤? “罢了”
事务繁多 谁 比得上
3.翻译句子,理解文意
认为 于是,就 从事
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
好处 开始
3.翻译句子,理解文意
等到 经过 讨论,评议 非常惊讶 才干谋略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
非复吴下阿蒙!” 现在
不再是
3.翻译句子,理解文意
有抱负的人分别几
天。三,泛指多天。另外 为什么 迟
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
拜访,拜见 就 擦拭眼睛看待 知晓事情
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于是,就 结为朋友 告别
课堂游戏·梳理文中的古今异义词、成语。
古今异义说
规则:一个同学说词语,一个同学说意思。
博 士 治 但
古义:当时专掌经学传授的官。 古义:研究。 古义:只。
今义:学位的最高一级。 今义:治理。 今义:转折连词。
课堂游戏·梳理文中的古今异义词、成语。
成语猜猜看
规则:一个同学说词语,一个同学说意思。
1.指别人已有显著进步,不能再用老眼光来看待。刮目相待(看)
2.意思是读书总有益处,常用以劝勉人勤奋读书。 开卷有益
3.指以前的吕蒙缺少学识,现在比喻学识尚浅的人。 吴下阿蒙
第二课时
1、梳理人物
题目“孙权劝学” 孙

串起了故事的三个
人物——孙权、吕
蒙、鲁肃,他们之 吕 朋友 鲁
蒙 肃
间是什么关系?
1、梳理人物
孙 本文在塑造人

物形象时,运用了
哪种描写手法?
吕 朋友 鲁
蒙 肃 语 言 描 写
1、梳理人物
梳理对话,概括主要情节,画“劝学”图。
劝读书 赞读书
卿今当涂掌事,不可 士别三日, 卿今者才
不学。
即更刮目相待。 略,非复吴下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
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大兄何见事 阿蒙。
卿言多务,孰若孤? 之晚乎。
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2.探究人物
(1)小组活动:梳理人物语言,分角
色朗读。
2.探究人物
(2)思考:哪些词语重读,要读出怎样的语
气?表现出人物怎样的心理?
①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孙 权
“不可不学”需要重读,要读出孙权坚决的语气,神态
郑重严肃,表现了孙权对吕蒙要求严格,同时严厉中又
流露出关心与期望,希望吕蒙能胜大任。
2.探究人物
(2)思考:哪些词语重读,要读出怎样的语气?
表现出人物怎样的心理?
②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孙 权
前一句“邪”表示反问的语气,有对吕蒙辞学的责备、恼怒
之意。强调并不是要吕蒙研究儒家经典,当专掌经学传授的
学官,而是另有目的(以古鉴今);后一句中“耳”表限止语气,
要读得语重心长,言辞恳切,体现对吕蒙的关心与爱护。
2.探究人物
(2)思考:哪些词语重读,要读出怎样的语气?
表现出人物怎样的心理?
③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孙 权
前一句要重读,后一句要慢读。重读反问的语气,表现出孙
权他对吕蒙既有严格的要求,又有殷切的希望,既责备吕蒙
的不争、无志;慢读要读出孙权的关怀爱护之心,庄重且语
重心长。
2.探究人物
(2)思考:哪些词语重读,要读出怎样的语气?
表现出人物怎样的心理?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鲁 肃
“才略”和“非”要重读,要读出鲁肃的吃惊和情不自
禁地发出赞叹。
2.探究人物
(2)思考:哪些词语重读,要读出怎样的语气?
表现出人物怎样的心理?
①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吕 蒙
“别”“刮目”重读,读出吕蒙对鲁肃赞叹的巧妙回答,
以及颇为自得的神态。
2.探究人物
(2)思考:哪些词语重读,要读出怎样的语气?
表现出人物怎样的心理?
②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吕 蒙
读出吕蒙为自己的进步深感自豪,而并不是埋怨鲁肃的
心理,带有一种调侃的意味,显示了两人的真实性情和
融洽的关系。
3.对话人物
小组推选成员,进行情境对读表演。
4.学习人物·学称谓
文中运用了各种称谓语,在语境中体现出丰富的含义。
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君对臣的爱称,朋友、夫妇间也以“卿”为敬称、爱称。
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古时王侯的自称
非复吴下阿蒙! “阿”用于亲属称呼或小名之前,有亲昵的意味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对朋友辈的敬称
4.学习人物·学语气
文中运用了各种称谓语,在语境中体现出丰富的含义。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表示反问语气,可译为“吗”
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表示限止语气,可译为“罢了”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表示反问语气,可译为“呢”
4.学习人物·学品质
读完这个小故事,你会从孙权、吕
蒙、鲁肃身上学习到哪些优秀的品质和
为人处事的道理呢?
4.学习人物
优秀品质
孙权:既勤奋好学,又对下属循循善诱,平易近人,
贤主明君
爱才惜才,深谋远虑。
吕蒙:知错能改、从善如流。 能臣勇将
鲁肃:为人诚恳、实话实说、敬才爱才。 良师益友
4.学习人物
道 理
①不能因为事情繁忙就放弃学习,坚持读书有益。
②一个人要广泛涉猎,学有所成。
③要善于听取他人好的建议。
④不要以一成不变的态度看待他人,要学会以发展的眼光看待人和物。
1.文意检测
用原文填空。
① 交 代 吕 蒙 的 身 份 , 说 明 学 习 的 必 要 性 的 句
子: 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吕蒙以 军中多务 来
推辞。
②孙权向吕蒙指出学习的目的和方法是 孤岂欲卿治经为 就
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克服了吕蒙畏难的心理。
1.文意检测
用原文填空。
③孙权现身说法,强调学习的作用,鼓励吕蒙学习的句
子: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
④说明吕蒙开始学习后,变化很大的句子是:卿今者才略, 就
非复吴下阿蒙 。
⑤对鲁肃的吃惊,吕蒙的回答是: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就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
2.写作特色
请从叙事、剪裁、人物描写等方面概括本文的写作特色。
①叙事简练且完整。
全文虽只选取了“孙权劝学”和鲁肃“与蒙论议”两个片
段,但有始有终,即先交代事情的起因,紧接着就写出结
果,不仅保留了史书上原文的精华和故事的完整性,而且
以更精练的文笔突出了人物风采。
2.写作特色
请从叙事、剪裁、人物描写等方面概括本文的写作特色。
②剪裁精当,详略得当。
全文写孙权劝学,着重以孙权的劝说之言来表现他的善劝,而略去
吕蒙的对话,仅以“蒙辞以军中多务”一句写吕蒙的反应,并以
“蒙乃始就学”一句写吕蒙接受了劝说;写鲁肃“与蒙论议”,着
重以二人富有风趣的一问一答,来表现吕蒙才略的惊人长进,而略
去二人“论议”的内容,以“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一句作结。
2.写作特色
请从叙事、剪裁、人物描写等方面概括本文的写作特色。
③以对话表现人物,生动传神。
文章运用白描式的语言描写突出了人物说话时的口吻、神
态、心理、性情,使人物形象生动鲜明,孙权的语重心长、
吕蒙的谦虚好学、鲁肃的惜才爱才,跃然纸上。
阅读下面两段文章,完成后面的问题。
【甲】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
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
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
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
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阅读下面两段文章,完成后面的问题。
【乙】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
“何不炳烛乎?”平公曰:“安①有为人臣而戏②其君乎?”师旷
曰:“盲臣安敢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
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
行乎④?”平公曰:“善哉!”
【注】①安:哪里。疑问代词。②戏:戏弄,取笑。③安敢:
怎么敢。疑问副词。④孰与昧行乎:与在黑暗中行走相比,那一个
(更好)呢?昧:黑暗。
阅读下面两段文章,完成后面的问题。
【参考译文】
晋平公问师旷:“我七十岁了,想要学习,恐怕已经晚了。”
师旷说:“为什么不点燃烛灯呢?”晋平公说:“哪有做臣子的戏
弄他的国君的呢?”师旷说:“双目失明的我怎么敢戏弄国君呢?
我听说,年轻时喜欢学习,如同太阳刚刚出来时的阳光;壮年时喜
欢学习,如同正午时的阳光;老年时喜欢学习,如同点燃烛灯的光
亮。点燃烛灯照明,与在黑暗中行走相比,哪一个更好呢?”晋平
公说:“说得好啊!”
阅读下面两段文章,完成后面的问题。
1. 解释加点词。
(1)及鲁肃过寻阳 ( 等 到 )
(2)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另,另外)
(3)恐已暮矣 (迟,晚)
(4)善哉 (好)
阅读下面两段文章,完成后面的问题。
2.翻译句子。
(1)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你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
(2)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
年少时喜欢学习,(就)如同初升的太阳。
3.晋平公担心学不好的理由是 年纪大 ;吕蒙不
愿学的理由是 事 务 多 。
课堂小结
一次成功的劝学,成就了“三善”佳话。孙权善劝,
循循善诱、平易近人、关爱下属,展示了三国明主风采;
吕蒙善学,虚心受教、勤于学习、机敏精干,成就了一
代传奇将领;鲁肃善赞,忠厚诚恳、爱才惜才敬才,塑
造了忠臣贤才形象,给我们诸多启示,真是“开卷有
益”!
布置作业
读 “劝学”一词,在生活中很是常见,不仅仅是
书 孙权劝学吕蒙,乐羊子妻断织劝学,还有宋濂劝勉
分 东阳马生。请你搜集有关学习的故事,写一篇自己

会 的读书故事,下节课和同学交流分享。
版权声明
课件版权归属“松鼠语文”,仅可自用,不可传播,不得用作商业性使
用,不得上传至百度文库、等盈利网站。任何侵权行为将被视为
版权侵害,侵权者将承担一定的法律责任。让你轻松驾驭每一堂课
课题 孙权劝学 课 型 新授课
课 时 2课时
教材分析 《孙权劝学》这篇文章记载了吕蒙在孙权的劝说下开始学习,其才略很快就有惊人的长进而令鲁肃叹服并与之“结友”的佳话,文章简练生动,用语不多,但能在寥寥数语中描摹出人物说话时的口吻、情态和心理,人物个性鲜明,跃然纸上,堪称人物语言描写的精品之作。
教学目标 1.了解作家作品及文化常识,体会《资治通鉴》选文特点;2.疏通文意,积累常用文言词语,学习古代常见的敬辞与谦辞;3.反复朗读,品析人物形象,学习本文记叙事件、刻画人物的方法; 4.领悟读书有益的道理,激发学生虚心好学的进取心。
教学重点 品析人物形象,学习记叙、描写的方法;学习优秀人物品质,激发学生虚心好学的进取心。
教学难点 研读人物语气,探究人物心理;学习古代常见的敬辞与谦辞,了解古人的礼貌、礼仪。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培根说过“知识就是力量”,高尔基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杜甫也说过“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让我们以吕蒙为榜样,拿起手中的书本,用知识武装自己,读书乐学吧!
活动过程
第一课时
目标导学一:了解作品,营造书香氛围
(播放视频:《资治通鉴》和司马光。多媒体展示下面内容)
1.作品介绍
《孙权劝学》选自司马光主编的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是根据《三国志 吴志 吕蒙传》及裴松之注引《江表传》的有关文字改写的。题目为编者所加。
《资治通鉴》,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共294卷。宋神宗以其“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命名为《资治通鉴》。内容以政治、军事为主,略于经济、文化。
2.作者简介
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涑水乡(今山西省夏县)人,世称涑水先生 。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
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进士及第,累迁龙图阁直学士。宋神宗时,反对王安石变法,离开朝廷十五年,主持编纂了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官至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元祐元年(1086年),去世,追赠太师、温国公,谥号文正。名列“元祐党人”,配享宋哲宗庙廷,图形昭勋阁;从祀于孔庙,称“先儒司马子”;从祀历代帝王庙。
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做事用功,刻苦勤奋。以“日力不足,继之以夜”自诩,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 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3.背景链接
故事发生在东汉末年。当时,孙权大将周瑜和刘备在赤壁之战中大破曹操军队,不久周瑜病死江陵。鲁肃代替周瑜辅佐孙权,劝孙权将荆州借给刘备共拒曹操,刘备很快取得益州,形成了曹、刘、孙三方鼎峙的局面。
4.文题解读
题中“孙权”是三国时吴国的创建者;“劝学”是勉励别人学习的意思。题目交代了文章记叙的主要人物和核心事件。
5.三国群英
孙权、吕蒙、鲁肃分别是三国时期东吴的贤君、名将、英儒。
孙权(182—252),字仲谋,吴郡富春(今浙江富阳)人,三国时吴国的创建者,黄龙元年(222)称王于武昌(今湖北鄂城),国号吴,不久迁都建业(如今在江苏南京),229年称帝。同一时期的政治家、军事家曹操曾用“生子当如孙仲谋” 的感叹来赞赏他。
吕蒙,字子明,汝南郡富陂县(今安徽省阜南县)人,东汉末年东吴名将。以胆气著称,靠军功起家,孙权统事后,吕蒙渐受重用。史书称其“笃志不倦,其所览见,旧儒不胜”。意思是说,吕蒙学习志趣专一,不知疲倦。他看过的书和发表的见解,即使是古代的学者也比不上。吕蒙是东吴攻灭关羽的最早倡议者,吕蒙计夺关羽镇守的荆州,使得东吴国土面积大增,实现了“全据长江”的宿愿。
鲁肃,字子敬,临淮郡东城县(今安徽省滁州市),东汉末年杰出战略家、外交家。为人老实忠厚,仁义守信。
目标导学二:朗读文章,感知读书魅力
1.听读课文,注意字音
卿(qīng ) 岂(qǐ)   涉(shè)  孰( shú)
   遂(suì)   邪(yé)   更(gēng )
2.朗读课文,注意停顿
提示停顿(多媒体展示)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3.翻译句子,理解文意
①初,权②谓吕蒙曰:“卿③今④当涂⑤掌事,不可不学!”蒙⑥辞⑦以军中多⑧务。
①初:当初。②谓:告诉,对……说。③今:现在。④当涂:当道,当权。涂,通“途”。⑤掌事:掌管政事。⑥辞:推托。⑦以:用。⑧务:事务。
权曰:“①孤②岂欲③卿④治经⑤为⑥博士邪!⑦但⑧当⑨涉猎,⑩见 往事 耳。卿言 多务, 孰 若孤?
①孤:古时王侯的自称,“我”。②岂:难道。③卿:古代君对臣的爱称。④治经:研究儒家经典。⑤为:成为。⑥博士: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⑦但:只,只是。⑧当:应当。⑨涉猎:粗略地阅读。⑩见往事:了解历史。 耳:表示限止语气,译为“罢了”。 多务:事物繁多。 孰:谁。 若:比得上。
孤常读书,自①以为大有所②益。”蒙③乃④始⑤就学。
①以为:认为。②益:好处。③乃:于是,就。④始:开始。⑤就:从事。
①及鲁肃②过寻阳,与蒙③论议,④大惊曰:“卿⑤今者⑥才略,⑦非复吴下阿蒙!”
①及:到,等到。②过:经过。③论议:讨论,评议。④大惊:非常惊奇。⑤今者:现在。⑥才略:才干谋略。⑦非复:不再是。复,再。
蒙曰:“①士别三日,②即③更④刮目相待,大兄⑤何⑥见事之晚⑦乎!”肃⑧遂⑨拜蒙母,⑩结友而 别。
①士别三日:有抱负的人分别几天。三,泛指多天。②即:就。③更:另外。④刮目相待:擦拭眼睛看待。⑤何:为什么。⑥见事:知晓事情。⑦乎:表感叹,译为“啊”。 ⑧遂:于是,就。⑨拜:拜访,拜见。⑩结友:结为朋友。 别:告别。
译文:
当初, 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掌管重要事务,不可以不学习!”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为理由推托不学习。孙权说:“我难道是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传授经书的学官吗?你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你说事物繁多,谁比得上我事务繁多呢?我经常读书,自己认为获益很多。”吕蒙于是就开始学习。等到鲁肃经过寻阳的时候,鲁肃和吕蒙一起谈论天下大事,十分吃惊地说:“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原来的那个吴县的阿蒙了!”吕蒙说:“读书人分别几天, 就应该另外用新的眼光看待他。兄长你为什么知晓事情这么晚呢?”于是鲁肃拜见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朋友才分别。
课堂游戏
学生自主梳理文中的古今异义词、成语,然后进行游戏。
古今异义说
要求:一个同学说词语,一个同学说意思。
①博士 古义:当时专掌经学传授的官 今义:学位的最高一级
②治” 古义:研究 今义:治理
③ 但 古义:只 今义:转折连词。
成语猜猜看
要求:一个同学说意思,一个同学猜词语。
指别人已有显著进步,不能再用老眼光来看待。——刮目相待(看)
意思是读书总有益处,常用以劝勉人勤奋读书。——开卷有益
指以前的吕蒙缺少学识,现在比喻学识尚浅的人。——吴下阿蒙
第二课时
目标导学三:对话人物,探究学习品质
1.梳理人物
题目“孙权劝学”串起了故事的三个人物——孙权、吕蒙、鲁肃,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
明确:三位——孙权
吕蒙 君臣
鲁肃 朋友
本文在塑造人物形象时,运用了哪种描写手法?请你梳理对话,概括主要情节,画“劝学”图。
明确:语言描写
孙权 劝 吕蒙读书 赞 鲁肃
君 ① 臣 ② ③ 友
2.探究人物
(1)小组活动:梳理人物语言,分角色朗读。
(2)思考:哪些词语重读,要读出怎样的语气?表现出人物怎样的心理?
孙权——
①“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不可不学”需要重读,要读出孙权坚决的语气,神态郑重严肃,表现了孙权对吕蒙要求严格,同时严厉中又流露出关心与期望,希望吕蒙能胜大任。
②“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前一句“邪”表示反问的语气,有对吕蒙辞学的责备、恼怒之意。强调并不是要吕蒙研究儒家经典,当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而是另有目的(以古鉴今);后一句中“耳”表限止语气,要读得语重心长,言辞恳切,体现对吕蒙的关心与爱护。
③“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前一句要重读,后一句要慢读。重读反问的语气,表现出孙权他对吕蒙既有严格的要求,又有殷切的希望,既责备吕蒙的不争、无志;慢读要读出孙权的关怀爱护之心,庄重且语重心长。
鲁肃——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才略”和“非”要重读,要读出鲁肃的吃惊和情不自禁地发出赞叹。
吕蒙——
①“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别”“刮目”重读,读出吕蒙对鲁肃赞叹的巧妙回答,以及颇为自得的神态。
②“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读出吕蒙为自己的进步深感自豪,而并不是埋怨鲁肃的心理,带有一种调侃的意味,显示了两人的真实性情和融洽的关系。
3.对话人物
小组推选成员,进行情境对读表演。
4.学习人物
(1)学称谓
文中运用了各种称谓语,在语境中体现出丰富的含义。
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君对臣的爱称,朋友、夫妇间也以“卿”为敬称、爱称
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古时王侯的自称
非复吴下阿蒙!——“阿”用于亲属称呼或小名之前,有亲昵的意味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对朋友辈的敬称
(2)学语气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表示反问语气,可译为“吗”
但当涉猎,见往事耳。——表示限止语气,可译为“罢了”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表示反问语气,可译为“呢”
(3)学品质
读完这个小故事,你会从孙权、吕蒙、鲁肃身上学习到哪些优秀的品质和为人处事的道理呢?
优秀品质
孙权:既勤奋好学,又对下属循循善诱,平易近人,爱才惜才,深谋远虑——贤主明君
吕蒙:知错能改、从善如流——能臣勇将
鲁肃:为人诚恳、实话实说、敬才爱才——良师益友
道理
①不能因为事情繁忙就放弃学习,坚持读书有益。
②一个人要广泛涉猎,学有所成。
③要善于听取他人好的建议。
④不要以一成不变的态度看待他人,要学会以发展的眼光看待人和物。
目标导学四:归纳总结,掌握学习要义
1.文意检测
尝试用原文填空。
①交代吕蒙的身份,说明学习的必要性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 。吕蒙以“_______”来推辞。
②孙权向吕蒙指出学习的目的和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克服了吕蒙畏难的心理。
③孙权现身说法,强调学习的作用,鼓励吕蒙学习的句子:_______________
④说明吕蒙开始学习后,变化很大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对鲁肃的吃惊,吕蒙的回答是:_________
①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军中多务
②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③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④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⑤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2.写作特色
请从叙事、剪裁、人物描写等方面概括本文的写作特色。
①叙事简练且完整。
全文虽只选取了“孙权劝学”和鲁肃“与蒙论议”两个片段,但有始有终,即先交代事情的起因,紧接着就写出结果,不仅保留了史书上原文的精华和故事的完整性,而且以更精练的文笔突出了人物风采。
②剪裁精当,详略得当。
全文写孙权劝学,着重以孙权的劝说之言来表现他的善劝,而略去吕蒙的对话,仅以“蒙辞以军中多务”一句写吕蒙的反应,并以“蒙乃始就学”一句写吕蒙接受了劝说;写鲁肃“与蒙论议”,着重以二人富有风趣的一问一答,来表现吕蒙才略的惊人长进,而略去二人“论议”的内容,以“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一句作结。
③以对话表现人物,生动传神。
文章运用白描式的语言描写突出了人物说话时的口吻、神态、心理、性情,使人物形象生动鲜明,孙权的语重心长、吕蒙的谦虚好学、鲁肃的惜才爱才,跃然纸上。
目标导学五:对比阅读,检测学习效果
阅读下面两段文章,完成后面的问题。
【甲】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乙】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乎?”平公曰:“安①有为人臣而戏②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④?”平公曰:“善哉!”
【注】①安:哪里,疑问代词。②戏:取笑,戏弄。③安敢:怎么敢,疑问副词。④孰与昧行乎:与在黑暗中行走相比,那一个(更好)呢?昧:黑暗。
译文
晋平公问师旷:“我七十岁了,想要学习,恐怕已经晚了。”师旷说:“为什么不点燃烛灯呢?”晋平公说:“哪有做臣子的戏弄他的国君的呢?”师旷说:“双目失明的我怎么敢戏弄国君呢?我听说,年轻时喜欢学习,如同太阳刚刚出来时的阳光;壮年时喜欢学习,如同正午时的阳光;老年时喜欢学习,如同点燃烛灯的光亮。点燃烛灯照明,与在黑暗中行走相比,哪一个更好呢?”晋平公说:“说得好啊!”
1. 解释加点词。
(1)及鲁肃过寻阳 (等到)
(2)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另,另外)
(3)恐已暮矣 (迟,晚)
(4)善哉 (好)
2.翻译画线句子。
(1)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1)你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
(2)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
(2)年少时喜欢学习,(就)如同初升的太阳。
3.晋平公担心学不好的理由是 年纪大;吕蒙不愿学的理由是事务多 。(每个所填不超过5个字)
课堂小结
一次成功的劝学,成就了“三善”佳话。孙权善劝,循循善诱、平易近人、关爱下属,展示了三国明主风采;吕蒙善学,虚心受教、勤于学习、机敏精干,成就了一代传奇将领;鲁肃善赞,忠厚诚恳、爱才惜才敬才,塑造了忠臣贤才形象,给我们诸多启示,真是“开卷有益”!
布置作业
读书分享会
“劝学”一词,在生活中很是常见,不仅仅是孙权劝学吕蒙,乐羊子妻断织劝学,还有宋濂劝勉东阳马生。请你搜集有关学习的故事,写一篇自己的读书故事,下节课和同学交流分享。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共58张PPT)
1.了解作家作品及文化常识,体会《资治通鉴》选文特点;
2.疏通文意,积累常用文言词语,学习古代常见的敬辞与谦辞;
3.反复朗读,品析人物形象,学习记叙事件、刻画人物的方法;
4.领悟读书有益的道理,激发学生虚心好学的进取心。
核心素养
教学重难点
品析人物形象,学习记叙、描写的方法;学习优秀人物品质,激发学生虚心好学的进取心。
重点
研读人物语气,探究人物心理;学习古代常见的敬辞与谦辞,了解古人的礼貌、礼仪。
难点
导入新课
培根说过“知识就是力量”,高尔基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杜甫也说过“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让我们以吕蒙为榜样,拿起手中的书本,用知识武装自己,读书乐学吧!
第一课时
播放视频:《资治通鉴》和司马光。
1、作品介绍
《孙权劝学》选自司马光主编的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是根据《三国志 吴志 吕蒙传》及裴松之注引《江表传》的有关文字改写的。题目为编者所加。
1、作品介绍
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共294卷。宋神宗以其“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命名为《资治通鉴》。内容以政治、军事为主,略于经济、文化。
《资治通鉴》
2、作者简介
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涑水乡(今山西省夏县)人,世称涑水先生 。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 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进士及第,累迁龙图阁直学士。宋神宗时,反对王安石变法,离开朝廷十五年,主持编纂了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官至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元祐元年(1086年),去世,追赠太师、温国公,谥号文正。
2、作者简介
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做事用功,刻苦勤奋。以“日力不足,继之以夜”自诩,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 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3、背景链接
故事发生在东汉末年。当时,孙权大将周瑜和刘备在赤壁之战中大破曹操军队,不久周瑜病死江陵。鲁肃代替周瑜辅佐孙权,劝孙权将荆州借给刘备共拒曹操,刘备很快取得益州,形成了曹、刘、孙三方鼎峙的局面。
4、文题解读
孙 权
劝 学
三国时吴国的创建者
勉励(他人)学习
题目交代了文章记叙的主要人物和核心事件。
5、三国群英
孙权、吕蒙、鲁肃分别是三国时期东吴的贤君、名将、英儒。
孙 权
吕 蒙
鲁 肃
5、三国群英
孙权(182—252),字仲谋,吴郡富春(今浙江富阳)人,三国时吴国的创建者,黄龙元年(222)称王于武昌(今湖北鄂城),国号吴,不久迁都建业(如今在江苏南京),229年称帝。
同一时期的政治家、军事家曹操曾用“生子当如孙仲谋” 的感叹来赞赏他。
5、三国群英
吕蒙,字子明,汝南郡富陂县(今安徽省阜南县)人,东汉末年东吴名将。以胆气著称,靠军功起家,孙权统事后,吕蒙渐受重用。史书称其“笃志不倦,其所览见,旧儒不胜”。意思是说,吕蒙学习志趣专一,不知疲倦。他看过的书和发表的见解,即使是古代的学者也比不上。吕蒙是东吴攻灭关羽的最早倡议者,吕蒙计夺关羽镇守的荆州,使得东吴国土面积大增,实现了“全据长江”的宿愿。
5、三国群英
鲁肃,字子敬,临淮郡东城县(今安徽省滁州市),东汉末年杰出战略家、外交家。为人老实忠厚,仁义守信。
1.听读课文,注意字音
更 ( )
gēng
卿 ( )
qīng
岂 ( )

孰 ( )
shú
涉 ( )
邪 ( )

shè
遂 ( )
suì
2.朗读课文,注意停顿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 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3.翻译句子,理解文意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当初
告诉
现在
当道,当权。涂,通“途”
掌管政事
掌管政事
推脱

事务
3.翻译句子,理解文意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


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

应当
粗略地阅读
了解历史
表示限止语气, “罢了”
事务繁多

比得上
成为
研究儒家经典
难道
3.翻译句子,理解文意
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
认为
好处
开始
于是,就
从事
3.翻译句子,理解文意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现在
讨论,评议
等到
经过
非常惊讶
才干谋略
不再是
3.翻译句子,理解文意
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有抱负的人分别几天。三,泛指多天。

于是,就
另外
擦拭眼睛看待
为什么
知晓事情

拜访,拜见
结为朋友
告别
课堂游戏·梳理文中的古今异义词、成语。
古今异义说
规则:一个同学说词语,一个同学说意思。
古义:
今义:
古义:
今义:
古义:
今义:
博 士


当时专掌经学传授的官。
学位的最高一级。
研究。
治理。
只。
转折连词。
课堂游戏·梳理文中的古今异义词、成语。
成语猜猜看
规则:一个同学说词语,一个同学说意思。
1.指别人已有显著进步,不能再用老眼光来看待。
2.意思是读书总有益处,常用以劝勉人勤奋读书。
3.指以前的吕蒙缺少学识,现在比喻学识尚浅的人。
刮目相待(看)
开卷有益
吴下阿蒙
第二课时
1、梳理人物
题目“孙权劝学”串起了故事的三个人物——孙权、吕蒙、鲁肃,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
孙权
吕蒙
鲁肃
朋友
君臣
君臣
1、梳理人物
孙权
吕蒙
鲁肃
朋友
君臣
君臣
本文在塑造人物形象时,运用了哪种描写手法?
语 言 描 写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1、梳理人物
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梳理对话,概括主要情节,画“劝学”图。
劝读书
赞读书
2.探究人物
(1)小组活动:梳理人物语言,分角色朗读。
2.探究人物
(2)思考:哪些词语重读,要读出怎样的语气?表现出人物怎样的心理?
①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不可不学”需要重读,要读出孙权坚决的语气,神态郑重严肃,表现了孙权对吕蒙要求严格,同时严厉中又流露出关心与期望,希望吕蒙能胜大任。
孙 权
2.探究人物
(2)思考:哪些词语重读,要读出怎样的语气?表现出人物怎样的心理?
②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前一句“邪”表示反问的语气,有对吕蒙辞学的责备、恼怒之意。强调并不是要吕蒙研究儒家经典,当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而是另有目的(以古鉴今);后一句中“耳”表限止语气,要读得语重心长,言辞恳切,体现对吕蒙的关心与爱护。
孙 权
(2)思考:哪些词语重读,要读出怎样的语气?表现出人物怎样的心理?
③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前一句要重读,后一句要慢读。重读反问的语气,表现出孙权他对吕蒙既有严格的要求,又有殷切的希望,既责备吕蒙的不争、无志;慢读要读出孙权的关怀爱护之心,庄重且语重心长。
孙 权
2.探究人物
(2)思考:哪些词语重读,要读出怎样的语气?表现出人物怎样的心理?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才略”和“非”要重读,要读出鲁肃的吃惊和情不自禁地发出赞叹。
鲁 肃
2.探究人物
(2)思考:哪些词语重读,要读出怎样的语气?表现出人物怎样的心理?
①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别”“刮目”重读,读出吕蒙对鲁肃赞叹的巧妙回答,以及颇为自得的神态。
吕 蒙
2.探究人物
(2)思考:哪些词语重读,要读出怎样的语气?表现出人物怎样的心理?
②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读出吕蒙为自己的进步深感自豪,而并不是埋怨鲁肃的心理,带有一种调侃的意味,显示了两人的真实性情和融洽的关系。
吕 蒙
2.探究人物
3.对话人物
小组推选成员,进行情境对读表演。
4.学习人物·学称谓
文中运用了各种称谓语,在语境中体现出丰富的含义。
君对臣的爱称,朋友、夫妇间也以“卿”为敬称、爱称。
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古时王侯的自称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对朋友辈的敬称
非复吴下阿蒙!
“阿”用于亲属称呼或小名之前,有亲昵的意味
4.学习人物·学语气
文中运用了各种称谓语,在语境中体现出丰富的含义。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表示反问语气,可译为“吗”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表示限止语气,可译为“罢了”
表示反问语气,可译为“呢”
读完这个小故事,你会从孙权、吕蒙、鲁肃身上学习到哪些优秀的品质和为人处事的道理呢?
4.学习人物·学品质
4.学习人物
既勤奋好学,又对下属循循善诱,平易近人,爱才惜才,深谋远虑。
知错能改、从善如流。
为人诚恳、实话实说、敬才爱才。
贤主明君
能臣勇将
良师益友
优秀品质
孙权:
吕蒙:
鲁肃:
4.学习人物
①不能因为事情繁忙就放弃学习,坚持读书有益。
道 理
②一个人要广泛涉猎,学有所成。
③要善于听取他人好的建议。
④不要以一成不变的态度看待他人,要学会以发展的眼光看待人和物。
用原文填空。
①交代吕蒙的身份,说明学习的必要性的句子: 。吕蒙以 来推辞。
1.文意检测
②孙权向吕蒙指出学习的目的和方法是 就
克服了吕蒙畏难的心理。
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军中多务
孤岂欲卿治经为
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用原文填空。
③孙权现身说法,强调学习的作用,鼓励吕蒙学习的句子: 。
④说明吕蒙开始学习后,变化很大的句子是: 就

1.文意检测
卿今者才略,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非复吴下阿蒙
⑤对鲁肃的吃惊,吕蒙的回答是: 就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请从叙事、剪裁、人物描写等方面概括本文的写作特色。
2.写作特色
①叙事简练且完整。
全文虽只选取了“孙权劝学”和鲁肃“与蒙论议”两个片段,但有始有终,即先交代事情的起因,紧接着就写出结果,不仅保留了史书上原文的精华和故事的完整性,而且以更精练的文笔突出了人物风采。
请从叙事、剪裁、人物描写等方面概括本文的写作特色。
2.写作特色
②剪裁精当,详略得当。
全文写孙权劝学,着重以孙权的劝说之言来表现他的善劝,而略去吕蒙的对话,仅以“蒙辞以军中多务”一句写吕蒙的反应,并以“蒙乃始就学”一句写吕蒙接受了劝说;写鲁肃“与蒙论议”,着重以二人富有风趣的一问一答,来表现吕蒙才略的惊人长进,而略去二人“论议”的内容,以“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一句作结。
请从叙事、剪裁、人物描写等方面概括本文的写作特色。
2.写作特色
③以对话表现人物,生动传神。
文章运用白描式的语言描写突出了人物说话时的口吻、神态、心理、性情,使人物形象生动鲜明,孙权的语重心长、吕蒙的谦虚好学、鲁肃的惜才爱才,跃然纸上。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阅读下面两段文章,完成后面的问题。
【甲】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乎?”平公曰:“安①有为人臣而戏②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④?”平公曰:“善哉!”
阅读下面两段文章,完成后面的问题。
【乙】
【注】①安:哪里。疑问代词。②戏:戏弄,取笑。③安敢:怎么敢。疑问副词。④孰与昧行乎:与在黑暗中行走相比,那一个(更好)呢?昧:黑暗。
阅读下面两段文章,完成后面的问题。
【参考译文】
晋平公问师旷:“我七十岁了,想要学习,恐怕已经晚了。”师旷说:“为什么不点燃烛灯呢?”晋平公说:“哪有做臣子的戏弄他的国君的呢?”师旷说:“双目失明的我怎么敢戏弄国君呢?我听说,年轻时喜欢学习,如同太阳刚刚出来时的阳光;壮年时喜欢学习,如同正午时的阳光;老年时喜欢学习,如同点燃烛灯的光亮。点燃烛灯照明,与在黑暗中行走相比,哪一个更好呢?”晋平公说:“说得好啊!”
(1)及鲁肃过寻阳
阅读下面两段文章,完成后面的问题。
(2)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3)恐已暮矣
(4)善哉
(等到)
(另,另外)
(迟,晚)
(好)
1. 解释加点词。
(1)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阅读下面两段文章,完成后面的问题。
(2)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
2.翻译句子。
你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
年少时喜欢学习,(就)如同初升的太阳。
3.晋平公担心学不好的理由是 ;吕蒙不 愿学的理由是 。
年纪大
事务多
课堂小结
一次成功的劝学,成就了“三善”佳话。孙权善劝,循循善诱、平易近人、关爱下属,展示了三国明主风采;吕蒙善学,虚心受教、勤于学习、机敏精干,成就了一代传奇将领;鲁肃善赞,忠厚诚恳、爱才惜才敬才,塑造了忠臣贤才形象,给我们诸多启示,真是“开卷有益”!
布置作业
“劝学”一词,在生活中很是常见,不仅仅是孙权劝学吕蒙,乐羊子妻断织劝学,还有宋濂劝勉东阳马生。请你搜集有关学习的故事,写一篇自己的读书故事,下节课和同学交流分享。
读书分享会
版权声明
课件版权归属“松鼠语文”,仅可自用,不可传播,不得用作商业性使用,不得上传至百度文库、等盈利网站。任何侵权行为将被视为版权侵害,侵权者将承担一定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