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式学习】3《回忆鲁迅先生(节选)》课件+教案+素材(含PDF版PPT)【松鼠课堂】

文档属性

名称 【项目式学习】3《回忆鲁迅先生(节选)》课件+教案+素材(含PDF版PPT)【松鼠课堂】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8.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5-11 10:14:01

内容文字预览

【注意】字体安装之后
必须要重启PPT,字体
(适用于字体种类较少的情况) 才能显示出来。
找到压缩包中 鼠标左键双击 双击后,选择左上角的“安装”
的字体文件夹 字体文件
【注意】字体安装之后
也必须重启PPT。
(适用于字体种类较多的情况)
找到压缩包中 打开后有较多字体安装包,Ctrl+A全选 将字体文件包粘贴到:C盘 >
的字体文件夹 windows文件夹 > fonts文件夹
(Mac系统的安装与windows系统类似,仅提供路径)
找到压缩包中的字体文件夹 应用窗口中打开“字体册”
鼠标左键双击字体文件 界面左上方点击“+”
双击后,选择左上角的“安装” 选中要安装的字体,点击“打开”
【注意】Mac系统与Windows系统一样,都需要重启PPT,字体才能显示出来。
“明明自己电脑上安装成功了,播放也正常的,但拿去教室
电脑上播放,字体又变得乱七八糟!”
老师们自己电脑上安装成功了,代表安装在自己电脑上的C盘
(一般情况下),但如果教室电脑上没有安装过PPT内所用的
特殊字体,在打开PPT时,会出现字体不一或缺失的情况。
把字体文件复制粘贴到教室电脑上的 C盘> windows > fonts文件夹里即可。
在教室电脑上找到压 打开后框选中字体 将字体文件包粘贴到:C盘 >
缩包中的字体文件夹 包,Ctrl+C复制 windows文件夹 > fonts文件夹
【注意】转图片后,图
片会自动对齐页面正中
在自己的电脑上将有特殊字体的可编辑文字转化成图片即可。 心,需自己移动到原位
选中含有特殊字体的可编 Ctrl+V粘贴,点击右下角 点击“粘贴选项” 下右边
辑文字框,Ctrl+X剪切 图标 的图标,选择粘贴为图片
“下载了字体,安装也成功了,电脑也重启了,但PPT内却找
不到这款字体了?!”
一般这种情况出现在有多种字重的情况(例:阿里巴巴普惠
体),部分字体隐藏了。字重:可以理解为改款字体的不同粗细呈现
最直接的方法是 完毕后,
打开PPT,直接搜索字体+字重。
前提是确保完成一下操作:①字体安装后重启PPT; ②把这款字体整个系列(全部字重)都已下载让你轻松驾驭每一堂课
课题 回忆鲁迅先生(节选) 课 型 新授课
课 时 2课时
教材分析 《回忆鲁迅先生》一文是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一篇自读课文,这是现代女性作家萧红于1939年为纪念鲁迅逝世三周年而创作的长篇怀人散文的节选。作者以女性的细心体察,敏锐捕捉到了鲁迅先生许多零散的生活细节,将鲁迅置身在日常生活中去描写,使他的形象生活化、真实化,不仅可敬更加可亲,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谋篇布局上,本文以空行自然分割,多片段连缀成篇,学生可以从“篇”的角度学习组材。
教学目标 1.了解作家及创作背景,把握人物传记的文体知识;2.梳理文意,概括主要事件,感知人物“多元化”的形象特点;3.借助批注,品味语句,深层理解丰富的人格魅力;4.学习通过生活琐事展现伟大人物情怀的写作特点,感受鲁迅先生的真实化、人情化、生活化的一面。
教学重点 梳理主要事件,品读能表现人物精神的关键语句;提炼人物的精神品质,感受人物的非凡气质。
教学难点 学习通过生活琐事伟大人物情怀的写作特点,感受鲁迅先生的真实化、人情化、生活化的一面。
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
说到鲁迅,或许你会用这些词形容:严肃、清醒、犀利、不苟言笑,以及教科书里的“背诵全文”……但这样的鲁迅着实有些片面,他其实还是个特别好玩和可爱的人,严肃中不失温柔,清醒中不失有趣,犀利中不乏幽默。
在纪念鲁迅诞辰143周年来临之际,绍兴中学要拍摄一部“鲁迅先生的日常琐事”记录短片,下面是同学们搜集整理有关鲁迅先生的生活日常,让我们了解一下!
第一课时
活动过程
目标导学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先生剪影】
视频播放:鲁迅先生介绍
鲁迅(1881—1936年):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著名文学家、思想家,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诗集《野草》,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杂文集《热风》《坟》《华盖集》等。毛泽东曾评价:“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过渡:许多的文坛大家,都是鲁迅的书迷。
莫言说:“倘若我能写出《阿Q正传》,我宁愿我所有的作品都不要了。”同是诺奖得主的大江健三郎说:“在我有生之年,我希望向鲁迅先生靠近,哪怕只能靠近一点点。”
太宰治、村上春树、罗曼罗兰……世界范围内,遍地鲁迅先生的粉丝。
很少有作家,能像鲁迅一样,获得同行如此一致的高度评价。
萧红就是鲁迅先生的铁粉之一。
【挚爱铁粉】
萧红,(1911年6月1日-1942年1月22日),祖籍山东,中国近现代女作家,被誉为“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文学洛神”。乳名荣华,本名张秀环,后改名为张廼莹(一说为:张迺莹)。笔名萧红、悄吟、玲玲、田娣等。1933年,以悄吟为笔名发表第一篇小说《弃儿》。1935年,在鲁迅的支持下,萧红发表成名作《生死场》。1936年,东渡日本,创作散文《孤独的生活》、长篇组诗《砂粒》等。1940年,与端木蕻良同抵香港,之后发表长篇小说《马伯乐》、长篇小说《呼兰河传》等。其作品文笔亲切细腻,抒彩浓烈,颇具散文化倾向;其小说具有鲜明的文体特征,创造出了场景性的小说结构。
【文体知识】
回忆录是追记本人或他人过去生活经历和社会活动的一种文体,具有一定的文献价值。
【字词积累】
1.播放音频,读读写写
舀( yǎo ) 揩( kāi ) 碟(dié ) 捆(kǔn ) 咳嗽(sou) 调羹(ɡēnɡ)
绞( jiǎo )肉 校(jiào )对 草率(Shuài) 洗澡(zǎo) 悠(yōu)然
吩咐(fēn fù) 抹(mǒ)杀 疙瘩((gē da)深恶( wù )痛绝 不以为然 阖( hé )
薪(xīn )金 瞿( qú )秋白 忧郁(yù ) 了( liǎo)事不济(jì )
2. 解释词语
①轻捷:动作轻快敏捷。
②忧郁:忧伤郁结;忧虑烦闷。
③深恶痛绝:指对某人或某事物极端厌恶痛恨。
④草率(shuài):(做事)不认真,敷衍了事。
3.近义词辨析
词 不以为然
不以为意

都有“轻视”的意思。

指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多含轻视意) 指不把它放在心上,表示不重视,不认真对待。

他嘴上虽没有反驳,心里却不以为然。 当时我不以为意,但是后来我发现脚踝和手臂多处都被蚊虫叮咬了。
目标导学二:再读课文,梳理琐事
1. 通读全文,梳理事件
作者回忆了鲁迅先生哪些生活琐事?请为此拟小标题。
方法点拨:
鲁迅先生的笑声是明朗的,是从心里的欢喜。若有人说了什么可笑的话,鲁迅先生笑得连烟卷都拿不住了,常常是笑得咳嗽起来。(第1段)——①鲁迅明朗的笑声 (1)明确:
②鲁迅走路的姿态/鲁迅走路很轻捷 (2)
③在先生家里做客 (3-13)
④先生开玩笑 (14-17)
⑤天晴了,太阳出来了 (18-23)
⑥读青年来信 (24-26)
⑦对待自己的原稿、校样 (27-30)
⑧许先生是忙的 (31-34)
⑨看电影不坐车 (35-40)
⑩翻书就是休息 (41-42)
鲁迅待客和工作 (43-54)
海婴吃鱼丸(55-60)
鲁迅认真包书 (61-63)
带病工作 (64-67)
2. 归纳总结,感知人物
请将这些小事归类整理,并说说鲁迅先生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
明确:
①对待生活:“鲁迅的笑”“鲁迅走路的姿态” “先生开玩笑” “天晴了,太阳出来了”——乐观开朗、平易近人、向往光明
②对待客人:“先生家里做客” “许先生是忙的”——性格刚硬、真诚友好
③对待青年:“鲁迅读青年来信”——严格真挚
④对待名利:“对待自己的原稿、校样”——淡泊名利
⑤对待工作:“鲁迅待客和工作”“ 翻书就是休息” ——一丝不苟、认真执着
⑥对待孩子: “看电影不坐车” “海婴吃鱼丸”——和蔼安详、严谨求实、慈爱关怀
⑦对待疾病:“带病工作”——坚毅乐观、伟大无私
小结
作者为鲁迅先生塑造了多个身份,如丈夫、父亲等。请你用“鲁迅先生是一位 的 (尊称)”说一句话,完成接龙游戏。
示例:鲁迅先生是一位乐观开朗、平易近人的长者。
鲁迅先生是一位尊重、体贴妻子的丈夫。
鲁迅先生是一位尊重、疼爱孩子的父亲。
鲁迅先生是一位为人真诚、热情好客的朋友。
鲁迅先生是一位严格真挚、栽培青年的恩师。
鲁迅先生是一位淡泊名利、忘我工作的作家。
【视频播放】不一样的鲁迅
第二课时
目标导学三:研读批注,品味人物
1.学习批注:本文和前两篇文章相比,多了右边的一些“小字”,请问它们有何作用?
明确:这些文字属于旁批。
旁批法,就是运用简洁精练的书面语言,在阅读文本的字、词、句、段旁边或者书页右侧的空白处写出批解注释性的文字,用以增加对文本的理解,整理聚集稍纵即逝思维火花的一种阅读方法。
分类
感想式批注:写出读后的体会、心得、感想和收获等。
理解式批注:针对语言文字,通过自己的思考与品悟记录下自己对段落、句子、词语的理解。
发现式批注:在阅读文本时针对语言文字或文章内容,提取出有价值的信息。
2.梳理批注:请同学们迅速浏览本文的旁批,依次标上序号,将它们归类。
明确:本文一共有15处旁批,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①描写类 1、2、5、12、14
②观点类 3、6、7
③思考类 4、8、9、10、11、13、15
3.研习批注:
为了使观众更好地理解鲁迅先生的伟大人格,“鲁迅先生的日常琐事”剧组需要同学们完成以下文案。
要求:边读边有目的地补充旁批内容,最后和同学们交流分享。
示例:
目标导学四:品读语言,体会情感
1.品味语言:下面是“鲁迅先生的日常琐事”剧组选取的的特写镜头。请你从描写的角度说说这些选取的镜头有何巧妙之处?(人物特点,作者情感)
镜头1
鲁迅先生走路很轻捷,尤其使人记得清楚的,是他刚抓起帽子来往头上一扣,同时左腿就伸出去了,仿佛不顾一切地走去。
明确:这是一段动作描写。看似淡淡的几笔,却如素描般地描画出一个独一无二、鲜灵生动的“凡人鲁迅”,突出了鲁迅先生干练敏捷的性格特征。
镜头2
“好久不见,好久不见。”一边说着一边向我点头。
明确:这是一段语言描写。孩童般的语言脱口而出,透着风趣,透着玩笑,随意风趣,向读者展现了作者用心灵感受的非常生活化的、可亲可近的鲁迅。
镜头3
鲁迅先生从下午二三点钟起就陪客人,陪到五点钟,陪到六点钟,客人若在家吃饭,吃完饭又必要在一起喝茶,或者刚刚喝完茶走了,或者还没走就又来了客人,于是又陪下去,陪到八点钟,十点钟,常常陪到十二点钟。
明确:这是一段细节描写。这种近乎“啰嗦”的叙写,正是日常琐事的真实记录,表达出作者如亲似友的情感,以及对先生的关心,字里行间渗透着萧红式的独特情感体验。
镜头4
鲁迅先生刚一睡下,太阳就高起来了。太阳照着隔院子的人家,明亮亮的,照着鲁迅先生花园的夹竹桃,明亮亮的。
明确:这是一段环境描写。“太阳”“夹竹桃”这样朴实平常的景物作为鲁迅先生“睡”的背景,让人感到光明温暖,富有生机,使鲁迅先生的形象更为高大起来。表达了作者对鲁迅先生废寝忘食的工作热情的赞扬,以及伟大人格的敬爱之情。
画外音:萧红笔下这些近乎浑朴的文字,完全没有一点修饰,甚至连感情的倾向都不那么明显,但细细读进去,却又回味悠长。
2.体味深情:鲁迅说过:“只要能培一朵花,就不妨做做会朽的腐草。”阅读下面的资料,结合课文,请你说说本文表达了作者对鲁迅先生怎样的情感?(文章主旨)
背景链接
1934年11月,萧红在鲁迅的关爱和帮助下来到上海。从此,萧红有幸走进鲁迅的生活,成为周家的座上宾。鲁迅曾抱病为萧红修改书稿,亲自写序推荐出版萧红的成名作《生死场》。短短的一年半时间,萧红与鲁迅一家结下了深厚的友谊。鲁迅去世之后,萧红陆续出版和发表了多篇关于纪念鲁迅的名篇佳作,其中就有《回忆鲁迅先生》。萧红的创作受鲁迅影响很大。她用自己那些具有独特风格的优美散文以及散文化的小说,丰富了我国现代文坛的花苑,成为中国新文学史上一位有风格的杰出女作家。
明确:在萧红眼中,鲁迅既是文学和思想上的导师,又是生活中的长者,也是让人信任亲近的朋友。本文通过对鲁迅先生的笑声、走路、待人接物、饮食起居、与家人相处、会见朋友、读书写作等生活细节的描述,展现了一个真实、富有人情味、生活化的鲁迅形象,表现了鲁迅先生高尚的品格和无私奉献的精神,抒发了作者对鲁迅先生的热爱、景仰和怀念之情。
3.情境表演:鲁迅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对作者萧红来说,更是亦师亦友亦父。于是,有读者对文中大量细致地记叙他的工作、生活琐事表示不理解。
要求:请你以“萧红”的身份亲自为大家“解密”这样写的妙处。
方法点拨:我之所以这样写一位对我来说亦师亦友亦父的鲁迅,是因为:
我想写一个 鲁迅。(理由)
明确:我之所以这样写一位对我来说亦师亦友亦父的鲁迅,是因为:
示例1:我想写一个真实的鲁迅。伟人也像凡人一样会生病,会害怕,也聊天、看电影,也有自己的生活特点和习惯,这就给了读者一个活生生的、真实的鲁迅。这样的鲁迅,更让人觉得可亲。如果一个人看不见生活中的生命气息,又如何让我们感知到他的存在,如果不能感知他的存在,又如何能感知他的伟大?
示例2:我想写一个更直观的鲁迅。本文都是对鲁迅先生的工作生活琐事的记叙,可以让读者直接感受到鲁迅的为人、做事、对待生活、对待工作方面的许多感人之处,以及他的思想、性格等特点。
示例3:我想写一个更真挚的鲁迅。通篇的细节描写,基本上都是白描,几乎无一评论,无一直接抒情,而真情毕现。尤其是写到鲁迅生病之后的各个细节,写到海婴的“明朝会”,看似完全平静的叙述,无一“悲”字,但悲剧色彩流溢其间,读来令人心酸。
示例4:我想写一个更有趣味的鲁迅。文中描叙了许多关于鲁迅先生的富有趣味的生活细节,这样可以引起读者浓厚的阅读兴趣。
示例5:我想写出更有表现力的鲁迅。这就是所谓以小见大的写法。文中许先生的一句话十分恰当:“周先生的做人,真是我们学不了的,哪怕一点点小事。”看似轻描淡写,实则富有思想力量。
画外音:本文结构上的特点是看似琐碎,但前后段落在结构和内容上都有关联。作者正是通过这种独特的场景式的描写,将一个真实、富有人情味、生活化的鲁迅向我们呈现出来;语言朴实,充满了对鲁迅先生的崇敬和爱戴之情。
课堂小结
长久以来,鲁迅在我们眼中的形象定格于“民族的伟人”、“圣人”,我们总是将他一味抬高,仿佛他的一言一行都饱含深意,生活中的每一点细节、玩笑,都要从事关民族和人民利益的高度去考量。其实,鲁迅的许多个人行为、家事、脾气、趣味,都不会有损于他的光辉,反而使他更可信、更可亲、更可爱。通过本文的学习,你更喜欢怎样的鲁迅先生?
布置作业
在鲁迅先生童年的时光里,长妈妈和《山海经》是一道光,在他心上种下善与美;而后来,在萧红苦难的岁月里,鲁迅先生又成为一道光,照亮她心头的黑暗,给予她希望与温暖。直到今天,我们还能从无数的人身上看见“光”,从无数的文学艺术作品中发现这样珍贵的“光”。
请以“照在生命里的光”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①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鲁迅先生的笑声是明朗的,是从心里的欢喜。若有人说了什么可笑的话,鲁迅先生笑得连烟卷都拿不住了,常常是笑得咳嗽起来。



开头直接描写,别具一格。通过写“鲁迅先生的笑”,表现先生的爽朗、率真。
“举着象牙烟嘴”沉思,多像一幅剪影画。刻画出鲁迅先生安详的神态。
鲁迅先生好像听了所讲的什么起了幻想,安顿地举着象牙烟嘴在沉思着。



“喜欢吃硬的东西” 有人说这里暗示鲁迅先生刚硬的性格。你同意这种看法吗?我同意,描写鲁迅先生简单随意的生活,其中也隐隐透露出他倔强、刚毅的性格。
鲁迅先生很喜欢北方饭。还喜欢吃油炸的东西,喜欢吃硬的东西,就是后来生病的时候,也不大吃牛奶。鸡汤端到旁边用调羹舀了一二下就算了事。



写海婴,写许先生,跟写鲁迅先生有什么关系?通过海婴的年幼无知,从侧面表现鲁迅对孩子的慈爱;写许广平,以她的温柔体贴衬托鲁迅的关爱家人以及面对疾病的坚强。
有一天……就和许先生站在客厅后边的方桌边包起来。海婴公子围着闹得起劲,一会儿把按成圆饼的面拿去了,他说做了一只船来,送在我们的眼前……

四处
“我”的回答是否有所暗示?说说你的理解。
运用了双关的修辞手法,一方面指天气放晴;另一方面暗指当时时局的明朗,隐含着作者对光明新生活的期待与向往。
我说:“天晴啦,太阳出来啦。”

七处
青年人写信,写得太草率,鲁迅先生是深恶痛绝之的。……但他还是展读着每封由不同角落里投来的青年的信,眼睛不济时,便戴起眼镜来看,常常看到夜里很深的时光。
一边对潦草的书信“深恶痛绝”,一边仍展读每封来信,这反映鲁迅先生对待青年怎样的态度?鲁迅严格地约束着自己,却仍能宽容那些书写潦草的青年人,反映出他对青年人的关爱。



或者还没走就又来了客人,于是又陪下去,陪到八点钟,十点钟,常常陪到十二点钟。

十一

如果把“陪到八点钟,十点钟”这句删掉,效果有何不同?删掉就不能说明鲁迅先生陪客的时间长,不能间接地表现他平易近人、交友广泛和事务繁杂,不能体现鲁迅先生的热情和耐心。
这件事反映了鲁迅先生怎样的品质?写出了鲁迅对孩子的关心,以及做事认真,深入实际的严谨品质。
许先生又给海婴一个,海婴一吃,又不是好的,他又嚷嚷着。别人都不注意,鲁迅先生把海婴碟里的拿来尝尝,果然是不新鲜的。

十三

细微之处,也认真细致。“包”“捆”“拿”“剪”等动词,再现了鲁迅先生打包书的情形,生动细腻地表现了鲁迅先生做事认真、一丝不苟的态度。“方方正正”不仅指鲁迅先生的做事风格,也暗示他的为人。
鲁迅先生把书包好了,用细绳捆上,那包方方正正的,连一个角也不准歪一点或扁一点,而后拿着剪刀,把捆书的那绳头都剪得整整齐齐。

十四
处回 在岁月的长河中,有些人的身影,犹如一道闪电,划破历史的黑暗,鲁迅先生,便是这样的一位。



核心素养
— 01 — 了解作家及创作背景,把握人物传记的文体知识;
— 02 — 梳理文意,概括主要事件,感知人物“多元化”的形象特点;
— 03 — 借助批注,品味语句,深层理解丰富的人格魅力;
— 04 — 学习通过生活琐事展现伟大人物情怀的写作特点,感受鲁迅
先生的真实化、人情化、生活化的一面。
教学重难点
重 梳理主要事件,品读能表现人物精神的关键语句;
点 提炼人物的精神品质,感受人物的非凡气质。
难 学习通过生活琐事伟大人物情怀的写作特点,感受
点 鲁迅先生的真实化、人情化、生活化的一面。
说到鲁迅,或许你会用这些词形
容:严肃、清醒、犀利、不苟言笑,
以及教科书里的“背诵全文”……但这
样的鲁迅着实有些片面,他其实还是
个特别好玩和可爱的人,严肃中不失
温柔,清醒中不失有趣,犀利中不乏
幽默。





先生剪影
鲁迅(1881—1936年)
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著名文
学家、思想家,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
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
日记》,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诗集
《野草》,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杂文集
《热风》《坟》《华盖集》等。毛泽东曾评价:
“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许多的文坛大家,都是鲁迅的书迷。 大


莫言说:“倘若我能写出《阿Q正传》, 莫 三 太
言 郎 宰
我宁愿我所有的作品都不要了。” 治
同是诺奖得主的大江健三郎说:“在我有生之年,
我希望向鲁迅先生靠近,哪怕只能靠近一点点。” 罗
村 曼
太宰治、村上春树、罗曼罗兰……世界范围内, 上 罗
春 兰
遍地鲁迅先生的粉丝。 树
很少有作家,能像鲁迅一样,获得同行如此一致的高度评价。

萧红就是鲁迅先生的铁粉之一。 红
挚爱铁粉
萧红(1911年6月1日-1942年1月22日)
祖籍山东,中国近现代女作家,被誉为“二
十世纪三十年代的文学洛神”。乳名荣华,本名
张秀环,后改名为张廼莹(一说为:张迺莹)。
笔名萧红、悄吟、玲玲、田娣等。1933年,以
悄吟为笔名发表第一篇小说《弃儿》。
挚爱铁粉
1935年,在鲁迅的支持下,萧红发表成名
作《生死场》。1936年,东渡日本,创作散文
《孤独的生活》、长篇组诗《砂粒》等。1940
年,与端木蕻良同抵香港,之后发表长篇小说
《马伯乐》、长篇小说《呼兰河传》等。其作品
文笔亲切细腻,抒彩浓烈,颇具散文化倾向;
其小说具有鲜明的文体特征,创造出了场景性的
小说结构。
字词积累
① 播放音频,读读写写
舀(yǎo) 揩(kāi) 碟(dié) 捆(kǔn)
阖(hé) 绞肉(jiǎo) 校对(jiào) 草率(shuài)
瞿(qú) 悠然(yōu) 吩咐(fēn fù) 抹杀(mǒ)
洗澡(zǎo) 忧郁(yù) 调羹(ɡēnɡ) 薪金(xīn)
疙瘩(gē da) 咳嗽(sòu) 深恶痛绝(wù) 了( l i ǎ o ) 事不济(jì)
字词积累
② 解释词语
轻捷 动作轻快敏捷。
忧郁 忧伤郁结;忧虑烦闷。
草率 (做事)不认真,敷衍了事。
深恶痛绝 指对某人或某事物极端厌恶痛恨。
字词积累
③ 近义词辨析
词语 不以为然 不以为意
相同 都有“轻视”的意思。
指不认为是对的,表示 指不把它放在心上,表
异处
不同意(多含轻视意) 示不重视,不认真对待。
当时我不以为意,但是
他嘴上虽没有反驳,心
示例 后来我发现脚踝和手臂
里却不以为然。 多处都被蚊虫叮咬了。





1. 通读全文,梳理事件
作者回忆了鲁迅先生哪些生活琐事?请为此拟小标题。
方法点拨
鲁迅先生的笑声是明朗的,是
从心里的欢喜。若有人说了什么可
笑的话,鲁迅先生笑得连烟卷都拿
不住了,常常是笑得咳嗽起来。
(第1段)
1. 通读全文,梳理事件
作者回忆了鲁迅先生哪些生活琐事?请为此拟小标题。
鲁迅明朗的笑声 第1段
鲁迅走路的姿态/鲁迅走路很轻捷 第2段
先生家里做客 第3-13段
先生开玩笑 第14-17段
天晴了,太阳出来了 第18-23段
读青年来信 第24-26段
对待自己的原稿、校样 第27-30段
1. 通读全文,梳理事件
作者回忆了鲁迅先生哪些生活琐事?请为此拟小标题。
许先生是忙的 第31-34段
看电影不坐车 第35-40段
翻书就是休息 第41-42段
鲁迅待客和工作 第43-54段
海婴吃鱼丸 第55-60段
鲁迅认真包书 第61-63段
带病工作 第64-67段
2. 归纳总结,感知人物
请将这些小事归类整理,并说说鲁迅先生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
1)对待生活 乐观开朗、平易近人、向往光明
“鲁迅的笑”“鲁迅走路”“先生开玩笑” “天晴了,太阳出来了”
2)对待客人 性格刚硬、真诚友好
“先生家里做客” “许先生是忙的”
3)对待青年 严格真挚
“鲁迅读青年来信”
2. 归纳总结,感知人物
4)对待名利 淡泊名利
“对待自己的原稿、校样”
5)对待工作 一丝不苟、认真执着
“鲁迅待客和工作”“ 翻书就是休息
6)对待孩子 和蔼安详、严谨求实、慈爱关怀
“看电影不坐车” “海婴吃鱼丸”
7)对待疾病 坚毅乐观、伟大无私
“带病工作”
小结
作者为鲁迅先生塑造了多个身份,如丈夫、父亲等。请你用“鲁
迅先生是一位 的 (尊称)”说一句话,完成接龙游戏。
示 鲁迅先生是一位乐观开朗、平易近人的长者。
例 鲁迅先生是一位尊重、体贴妻子的丈夫。
鲁迅先生是一位尊重、疼爱孩子的父亲。
鲁迅先生是一位为人真诚、热情好客的朋友。
鲁迅先生是一位严格真挚、栽培青年的恩师。
鲁迅先生是一位淡泊名利、忘我工作的作家。





学习批注
本文和前两篇文章相比,多了右边的一些“小字”,请问它们有何作用?
这些文字属于旁批
旁批法,就是运用简洁精练的书面语言,在阅读文本的
字、词、句、段旁边或者书页右侧的空白处写出批解注释性
的文字,用以增加对文本的理解,整理聚集稍纵即逝思维火
花的一种阅读方法。
分类
感想式批注 写出读后的体会、心得、感想和收获等。
针对语言文字,通过自己的思考与品悟记
理解式批注
录下自己对段落、句子、词语的理解。
在阅读文本时针对语言文字或文章内容,
发现式批注
提取出有价值的信息。
梳理批注
请同学们迅速浏览本文的旁批,依次标上序号,将它们归类。
① 描写类 1、2、5、12、14
② 观点类 3、6、7
③ 思考类 4、8、9、10、11、13、15
研习批注
为了使观众更好地理解鲁迅先生的伟
大人格,“鲁迅先生的日常琐事”剧组需
要同学们完成以下文案。
要求:边读边有目的地补充旁批内容,
最后和同学们交流分享。
示 例
第 鲁迅先生的笑声是明朗的,是从心里的欢喜。若有人说
一 了什么可笑的话,鲁迅先生笑得连烟卷都拿不住了,常常是

笑得咳嗽起来。
开头直接描写,别具一格。通过写“鲁
迅先生的笑”,表现先生的爽朗、率真。
第二处
鲁迅先生好像听了所讲的什么起了幻
想,安顿地举着象牙烟嘴在沉思着。
“举着象牙烟嘴”沉思,多像一幅
剪影画。刻画出鲁迅先生安详的神态。
第三处
鲁迅先生很喜欢北方饭。还喜欢吃油炸的东西,喜欢吃
硬的东西,就是后来生病的时候,也不大吃牛奶。鸡汤端到
旁边用调羹舀了一二下就算了事。
“喜欢吃硬的东西” 有人说这里暗示鲁迅先生刚
硬的性格。你同意这种看法吗?
我同意,描写鲁迅先生简单随意的生活,其中也
隐隐透露出他倔强、刚毅的性格。
第四处
有一天……就和许先生站在客厅后边的方桌边包起来。
海婴公子围着闹得起劲,一会儿把按成圆饼的面拿去了,他
说做了一只船来,送在我们的眼前……
写海婴,写许先生,跟写鲁迅先生有什么关系?
通过海婴的年幼无知,从侧面表现鲁迅对孩子的
慈爱;写许广平,以她的温柔体贴衬托鲁迅的关爱家
人以及面对疾病的坚强。
第五处
我说:“天晴啦,太阳出来啦。”
“我”的回答是否有所暗示?说说你的理解。
运用了双关的修辞手法,一方面指天气放晴;另
一方面暗指当时时局的明朗,隐含着作者对光明新生
活的期待与向往。
第六处
青年人写信,写得太草率,鲁迅先生是深恶痛绝之
的。……但他还是展读着每封由不同角落里投来的青年的信,
眼睛不济时,便戴起眼镜来看,常常看到夜里很深的时光。
一边对潦草的书信“深恶痛绝”,一边仍展读每
封来信,这反映鲁迅先生对待青年怎样的态度?
鲁迅严格地约束着自己,却仍能宽容那些书写潦
草的青年人,反映出他对青年人的关爱。
第七处
或者还没走就又来了客人,于是又陪下去,陪到八点钟,
十点钟,常常陪到十二点钟。
如果把“陪到八点钟,十点钟”这句删掉,效果
有何不同?
删掉就不能说明鲁迅先生陪客的时间长,不能间
接地表现他平易近人、交友广泛和事务繁杂,不能体
现鲁迅先生的热情和耐心。
第八处
许先生又给海婴一个,海婴一吃,又不是好的,他又嚷
嚷着。别人都不注意,鲁迅先生把海婴碟里的拿来尝尝,果
然是不新鲜的。
这件事反映了鲁迅先生怎样的品质?
写出了鲁迅对孩子的关心,以及做事认真,深入
实际的严谨品质。细微之处,也认真细致。
第九处
鲁迅先生把书包好了,用细绳捆上,那包方方正正的,
连一个角也不准歪一点或扁一点,而后拿着剪刀,把捆书的
那绳头都剪得整整齐齐。
细微之处,也认真细致。
“包”“捆”“拿”“剪”等动词,再现了鲁迅
先生打包书的情形,生动细腻地表现了鲁迅先生做事
认真、一丝不苟的态度。“方方正正”不仅指鲁迅先
生的做事风格,也暗示他的为人。





品味语言
下面是“鲁迅先生的日常琐事”
剧组选取的的特写镜头。请你从
描写的角度说说这些选取的镜头
有何巧妙之处?
(人物特点,作者情感)
镜头①
鲁迅先生走路很轻捷,尤其使人记得清楚的,是他刚抓
起帽子来往头上一扣,同时左腿就伸出去了,仿佛不顾一切
地走去。
这是一段动作描写。
通过看似淡淡的几笔,却如素描般地描画出一个
独一无二、鲜灵生动的“凡人鲁迅”,突出了鲁迅先
生干练敏捷的性格特征。
镜头②
“好久不见,好久不见。”一边说着
一边向我点头。
这是一段语言描写。
孩童般的语言脱口而出,透着风趣,
透着玩笑,随意风趣,向读者展现了作者
用心灵感受的非常生活化的、可亲可近的
鲁迅。
镜头③
鲁迅先生从下午二三点钟起就陪客人,陪到五点钟,陪
到六点钟,客人若在家吃饭,吃完饭又必要在一起喝茶,或
者刚刚喝完茶走了,或者还没走就又来了客人,于是又陪下
去,陪到八点钟,十点钟,常常陪到十二点钟。
这是一段细节描写。
这种近乎“啰嗦”的叙写,正是日常琐事的真实记
录,表达出作者如亲似友的情感,以及对先生的关心,
字里行间渗透着萧红式的独特情感体验。
镜头④
鲁迅先生刚一睡下,太阳就高起来了。太阳照着隔院子
的人家,明亮亮的,照着鲁迅先生花园的夹竹桃,明亮亮的。
这是一段环境描写。
“太阳”“夹竹桃”这样朴实平常的景物作为鲁迅
先生“睡”的背景,让人感到光明温暖,富有生机,使
鲁迅先生的形象更为高大起来。表达了作者对鲁迅先生
废寝忘食的工作热情的赞扬,以及伟大人格的敬爱之情。
画外音
萧红笔下这些近
乎浑朴的文字,完全
没有一点修饰,甚至
连感情的倾向都不那
么明显,但细细读进
去,却又回味悠长。
体味深情
鲁迅说过:“只要能培一朵花,就
不妨做做会朽的腐草。”阅读下面
的资料,结合课文,请你说说本文
表达了作者对鲁迅先生怎样的情感?
(文章主旨)
背景链接
1934年11月,萧红在鲁迅的关爱和帮助下来到上海。从此,
萧红有幸走进鲁迅的生活,成为周家的座上宾。鲁迅曾抱病为萧
红修改书稿,亲自写序推荐出版萧红的成名作《生死场》。短短
的一年半时间,萧红与鲁迅一家结下了深厚的友谊。鲁迅去世之
后,萧红陆续出版和发表了多篇关于纪念鲁迅的名篇佳作,其中
就有《回忆鲁迅先生》。萧红的创作受鲁迅影响很大。她用自己
那些具有独特风格的优美散文以及散文化的小说,丰富了我国现
代文坛的花苑,成为中国新文学史上一位有风格的杰出女作家。
文章主旨
在萧红眼中,鲁迅既是文学和思想上的导师,又是生活中
的长者,也是让人信任亲近的朋友。本文通过对鲁迅先生的笑
声、走路、待人接物、饮食起居、与家人相处、会见朋友、读
书写作等生活细节的描述,展现了一个真实、富有人情味、生
活化的鲁迅形象,表现了鲁迅先生高尚的品格和无私奉献的精
神,抒发了作者对鲁迅先生的热爱、景仰和怀念之情。
情境表演
鲁迅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
革命家,对作者萧红来说,更是亦
师亦友亦父。于是,有读者对文中
大量细致地记叙他的工作、生活琐
事表示不理解。
要求:请你以“萧红”的身份亲自为大家
“解密”这样写的妙处。
方法点拨
我之所以这样写一位对我来说亦师亦友亦父的鲁迅,是
因为:我想写一个 鲁迅。(请说明理由)
我想写一个真实的鲁迅。伟人也像凡人一样会生病,会
害怕,也聊天、看电影,也有自己的生活特点和习惯,这就
示 给了读者一个活生生的、真实的鲁迅。这样的鲁迅,更让人

一 觉得可亲。如果一个人看不见生活中的生命气息,又如何让
我们感知到他的存在,如果不能感知他的存在,又如何能感
知他的伟大?
方法点拨
我之所以这样写一位对我来说亦师亦友亦父的鲁迅,是因为:
我想写一个更直观的鲁迅。本文都是对鲁迅先生的工作
示 生活琐事的记叙,可以让读者直接感受到鲁迅的为人、做事、

对待生活、对待工作方面的许多感人之处,以及他的思想、

性格等特点。
方法点拨
我之所以这样写一位对我来说亦师亦友亦父的鲁迅,是因为:
我想写一个更真挚的鲁迅。通篇的细节描写,基本上都
示 是白描,几乎无一评论,无一直接抒情,而真情毕现。尤其
例 是写到鲁迅生病之后的各个细节,写到海婴的“明朝会”,

看似完全平静的叙述,无一“悲”字,但悲剧色彩流溢其间,
读来令人心酸。
方法点拨
我之所以这样写一位对我来说亦师亦友亦父的鲁迅,是因为:
示 我想写一个更有趣味的鲁迅。
例 文中描叙了许多关于鲁迅先生的富

有趣味的生活细节,这样可以引起
读者浓厚的阅读兴趣。
方法点拨
我之所以这样写一位对我来说亦师亦友亦父的鲁迅,是因为:
我想写出更有表现力的鲁迅。这就是所谓以小见大的写

法。文中许先生的一句话十分恰当:“周先生的做人,真是

五 我们学不了的,哪怕一点点小事。”看似轻描淡写,实则富
有思想力量。
画外音
本文结构上的特点是看似琐
碎,但前后段落在结构和内容上
都有关联。作者正是通过这种独
特的场景式的描写,将一个真实、
富有人情味、生活化的鲁迅向我
们呈现出来;语言朴实,充满了
对鲁迅先生的崇敬和爱戴之情。
课堂小结
长久以来,鲁迅在我们眼中的形象定格于“民族的伟人”、
“圣人”,我们总是将他一味抬高,仿佛他的一言一行都饱含
深意,生活中的每一点细节、玩笑,都要从事关民族和人民利
益的高度去考量。其实,鲁迅的许多个人行为、家事、脾气、
趣味,都不会有损于他的光辉,反而使他更可信、更可亲、更
可爱。通过本文的学习,你更喜欢怎样的鲁迅先生?
布置作业
在鲁迅先生童年的时光里,长妈妈和《山海经》是一
道光,在他心上种下善与美;而后来,在萧红苦难的岁月
里,鲁迅先生又成为一道光,照亮她心头的黑暗,给予她
希望与温暖。直到今天,我们还能从无数的人身上看见
“光”,从无数的文学艺术作品中发现这样珍贵的“光”。
请以“照在生命里的光”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①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版权声明
课件版权归属“松鼠课堂”,仅可自用,不可传播,不得用作商业性使
用,不得上传至百度文库、等盈利网站。任何侵权行为将被视为
版权侵害,侵权者将承担一定的法律责任。(共57张PPT)




节选
萧红


部编版 · 七年级语文下册
在岁月的长河中,有些人的身影,犹如一道闪电,划破历史的黑暗,鲁迅先生,便是这样的一位。
核心素养
01


了解作家及创作背景,把握人物传记的文体知识;
02


梳理文意,概括主要事件,感知人物“多元化”的形象特点;
03


借助批注,品味语句,深层理解丰富的人格魅力;
04


学习通过生活琐事展现伟大人物情怀的写作特点,感受鲁迅
先生的真实化、人情化、生活化的一面。
教学重难点
梳理主要事件,品读能表现人物精神的关键语句;提炼人物的精神品质,感受人物的非凡气质。
重点
学习通过生活琐事伟大人物情怀的写作特点,感受鲁迅先生的真实化、人情化、生活化的一面。
难点
导入新课
说到鲁迅,或许你会用这些词形容:严肃、清醒、犀利、不苟言笑,以及教科书里的“背诵全文”……但这样的鲁迅着实有些片面,他其实还是个特别好玩和可爱的人,严肃中不失温柔,清醒中不失有趣,犀利中不乏幽默。
在纪念鲁迅诞辰143周年来临之际,绍兴中学要拍摄一部“鲁迅先生的日常琐事”记录短片,下面是同学们搜集整理有关鲁迅先生的生活日常,让我们了解一下!
情境活动
初读课文
目标导学一
第一课时
整体感知
鲁迅先生
先生剪影
鲁迅(1881—1936年)
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著名文学家、思想家,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诗集《野草》,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杂文集《热风》《坟》《华盖集》等。毛泽东曾评价:“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许多的文坛大家,都是鲁迅的书迷。
莫言说:“倘若我能写出《阿Q正传》,
我宁愿我所有的作品都不要了。”
>
同是诺奖得主的大江健三郎说:“在我有生之年,
我希望向鲁迅先生靠近,哪怕只能靠近一点点。”
>
太宰治、村上春树、罗曼罗兰……世界范围内,
遍地鲁迅先生的粉丝。
>
很少有作家,能像鲁迅一样,获得同行如此一致的高度评价。
萧红就是鲁迅先生的铁粉之一。
>
莫言
大江健三郎
太宰治
村上春树
罗曼罗兰
萧红
挚爱铁粉
萧红(1911年6月1日-1942年1月22日)
祖籍山东,中国近现代女作家,被誉为“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文学洛神”。乳名荣华,本名张秀环,后改名为张廼莹(一说为:张迺莹)。笔名萧红、悄吟、玲玲、田娣等。1933年,以悄吟为笔名发表第一篇小说《弃儿》。
挚爱铁粉
1935年,在鲁迅的支持下,萧红发表成名作《生死场》。1936年,东渡日本,创作散文《孤独的生活》、长篇组诗《砂粒》等。1940年,与端木蕻良同抵香港,之后发表长篇小说《马伯乐》、长篇小说《呼兰河传》等。其作品文笔亲切细腻,抒彩浓烈,颇具散文化倾向;其小说具有鲜明的文体特征,创造出了场景性的小说结构。
回忆录是追记本人或他人过去生活经历和社会活动的一种文体,具有一定的文献价值。
文体知识
字词积累
① 播放音频,读读写写
(yǎo)
(hé)
(qú)
(zǎo)
(gē da)
(kāi)
(jiǎo)
(yōu)
(yù)
(sòu)
(dié)
(jiào)
(fēn fù)
(ɡēnɡ)
(wù)
(kǔn)
(shuài)
(mǒ)
(xīn)
(jì)



疙瘩
洗澡

绞肉
忧郁
咳嗽
悠然
调羹
吩咐
深恶痛绝

校对

草率
薪金
抹杀
了 事不济
(liǎo)
字词积累
② 解释词语
动作轻快敏捷。
轻捷
忧伤郁结;忧虑烦闷。
忧郁
(做事)不认真,敷衍了事。
草率
指对某人或某事物极端厌恶痛恨。
深恶痛绝
字词积累
③ 近义词辨析
词语
相同
异处
示例
不以为然
不以为意
都有“轻视”的意思。
指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多含轻视意)
他嘴上虽没有反驳,心里却不以为然。
指不把它放在心上,表示不重视,不认真对待。
当时我不以为意,但是后来我发现脚踝和手臂多处都被蚊虫叮咬了。
再读课文
梳理琐事
目标导学二
1. 通读全文,梳理事件
作者回忆了鲁迅先生哪些生活琐事?请为此拟小标题。
方法点拨
鲁迅先生的笑声是明朗的,是从心里的欢喜。若有人说了什么可笑的话,鲁迅先生笑得连烟卷都拿不住了,常常是笑得咳嗽起来。(第1段)
1. 通读全文,梳理事件
作者回忆了鲁迅先生哪些生活琐事?请为此拟小标题。
① 鲁迅明朗的笑声
② 鲁迅走路的姿态/鲁迅走路很轻捷
③ 在先生家里做客
④ 先生开玩笑
⑤ 天晴了,太阳出来了
⑥ 读青年来信
⑦ 对待自己的原稿、校样
第1段
第2段
第3-13段
第14-17段
第18-23段
第24-26段
第27-30段
1. 通读全文,梳理事件
作者回忆了鲁迅先生哪些生活琐事?请为此拟小标题。
⑧ 许先生是忙的
⑨ 看电影不坐车
⑩ 翻书就是休息
鲁迅待客和工作
海婴吃鱼丸
鲁迅认真包书
带病工作
第41-42段
第43-54段
第55-60段
第61-63段
第64-67段
第31-34段
第35-40段
2. 归纳总结,感知人物
请将这些小事归类整理,并说说鲁迅先生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
“鲁迅的笑”“鲁迅走路”“先生开玩笑” “天晴了,太阳出来了”
乐观开朗、平易近人、向往光明
对待生活
1)
“先生家里做客” “许先生是忙的”
性格刚硬、真诚友好
对待客人
2)
“鲁迅读青年来信”
严格真挚
对待青年
3)
2. 归纳总结,感知人物
“对待自己的原稿、校样”
淡泊名利
对待名利
4)
“鲁迅待客和工作”“ 翻书就是休息
一丝不苟、认真执着
对待工作
5)
“看电影不坐车” “海婴吃鱼丸”
和蔼安详、严谨求实、慈爱关怀
对待孩子
6)
“带病工作”
坚毅乐观、伟大无私
对待疾病
7)
小结
作者为鲁迅先生塑造了多个身份,如丈夫、父亲等。请你用“鲁迅先生是一位 的 (尊称)”说一句话,完成接龙游戏。
示例
鲁迅先生是一位乐观开朗、平易近人的长者。
鲁迅先生是一位尊重、体贴妻子的丈夫。
鲁迅先生是一位尊重、疼爱孩子的父亲。
鲁迅先生是一位为人真诚、热情好客的朋友。
鲁迅先生是一位严格真挚、栽培青年的恩师。
鲁迅先生是一位淡泊名利、忘我工作的作家。
不一样的鲁迅
第二课时
研读批注
目标导学三
品味人物
学习批注
本文和前两篇文章相比,多了右边的一些“小字”,请问它们有何作用?
这些文字属于旁批
旁批法,就是运用简洁精练的书面语言,在阅读文本的字、词、句、段旁边或者书页右侧的空白处写出批解注释性的文字,用以增加对文本的理解,整理聚集稍纵即逝思维火花的一种阅读方法。
分类
写出读后的体会、心得、感想和收获等。
感想式批注
理解式批注
发现式批注
针对语言文字,通过自己的思考与品悟记录下自己对段落、句子、词语的理解。
在阅读文本时针对语言文字或文章内容,提取出有价值的信息。
>
>
>
>
>
>
梳理批注
请同学们迅速浏览本文的旁批,依次标上序号,将它们归类。
1、2、5、12、14
① 描写类
>
>
3、6、7
② 观点类
>
>
4、8、9、10、11、13、15
③ 思考类
>
>
研习批注
为了使观众更好地理解鲁迅先生的伟大人格,“鲁迅先生的日常琐事”剧组需要同学们完成以下文案。
要求:边读边有目的地补充旁批内容,最后和同学们交流分享。
第一处
鲁迅先生的笑声是明朗的,是从心里的欢喜。若有人说了什么可笑的话,鲁迅先生笑得连烟卷都拿不住了,常常是笑得咳嗽起来。
开头直接描写,别具一格。通过写“鲁迅先生的笑”,表现先生的爽朗、率真。
示 例
第二处
鲁迅先生好像听了所讲的什么起了幻想,安顿地举着象牙烟嘴在沉思着。
“举着象牙烟嘴”沉思,多像一幅剪影画。刻画出鲁迅先生安详的神态。
第三处
鲁迅先生很喜欢北方饭。还喜欢吃油炸的东西,喜欢吃硬的东西,就是后来生病的时候,也不大吃牛奶。鸡汤端到旁边用调羹舀了一二下就算了事。
“喜欢吃硬的东西” 有人说这里暗示鲁迅先生刚硬的性格。你同意这种看法吗?
我同意,描写鲁迅先生简单随意的生活,其中也隐隐透露出他倔强、刚毅的性格。
第四处
有一天……就和许先生站在客厅后边的方桌边包起来。海婴公子围着闹得起劲,一会儿把按成圆饼的面拿去了,他说做了一只船来,送在我们的眼前……
写海婴,写许先生,跟写鲁迅先生有什么关系?
通过海婴的年幼无知,从侧面表现鲁迅对孩子的慈爱;写许广平,以她的温柔体贴衬托鲁迅的关爱家人以及面对疾病的坚强。
第五处
我说:“天晴啦,太阳出来啦。”
“我”的回答是否有所暗示?说说你的理解。
运用了双关的修辞手法,一方面指天气放晴;另一方面暗指当时时局的明朗,隐含着作者对光明新生活的期待与向往。
第六处
青年人写信,写得太草率,鲁迅先生是深恶痛绝之的。……但他还是展读着每封由不同角落里投来的青年的信,眼睛不济时,便戴起眼镜来看,常常看到夜里很深的时光。
一边对潦草的书信“深恶痛绝”,一边仍展读每封来信,这反映鲁迅先生对待青年怎样的态度?
鲁迅严格地约束着自己,却仍能宽容那些书写潦草的青年人,反映出他对青年人的关爱。
第七处
或者还没走就又来了客人,于是又陪下去,陪到八点钟,十点钟,常常陪到十二点钟。
如果把“陪到八点钟,十点钟”这句删掉,效果有何不同?
删掉就不能说明鲁迅先生陪客的时间长,不能间接地表现他平易近人、交友广泛和事务繁杂,不能体现鲁迅先生的热情和耐心。
第八处
许先生又给海婴一个,海婴一吃,又不是好的,他又嚷嚷着。别人都不注意,鲁迅先生把海婴碟里的拿来尝尝,果然是不新鲜的。
这件事反映了鲁迅先生怎样的品质?
写出了鲁迅对孩子的关心,以及做事认真,深入实际的严谨品质。细微之处,也认真细致。
第九处
鲁迅先生把书包好了,用细绳捆上,那包方方正正的,连一个角也不准歪一点或扁一点,而后拿着剪刀,把捆书的那绳头都剪得整整齐齐。
细微之处,也认真细致。
“包”“捆”“拿”“剪”等动词,再现了鲁迅先生打包书的情形,生动细腻地表现了鲁迅先生做事认真、一丝不苟的态度。“方方正正”不仅指鲁迅先生的做事风格,也暗示他的为人。
品读语言
目标导学四
体会情感
下面是“鲁迅先生的日常琐事”剧组选取的的特写镜头。请你从描写的角度说说这些选取的镜头有何巧妙之处?
(人物特点,作者情感)
品味语言
镜头①
鲁迅先生走路很轻捷,尤其使人记得清楚的,是他刚抓起帽子来往头上一扣,同时左腿就伸出去了,仿佛不顾一切地走去。
这是一段动作描写。
通过看似淡淡的几笔,却如素描般地描画出一个独一无二、鲜灵生动的“凡人鲁迅”,突出了鲁迅先生干练敏捷的性格特征。
镜头②
“好久不见,好久不见。”一边说着一边向我点头。
这是一段语言描写。
孩童般的语言脱口而出,透着风趣,透着玩笑,随意风趣,向读者展现了作者用心灵感受的非常生活化的、可亲可近的鲁迅。
镜头③
鲁迅先生从下午二三点钟起就陪客人,陪到五点钟,陪到六点钟,客人若在家吃饭,吃完饭又必要在一起喝茶,或者刚刚喝完茶走了,或者还没走就又来了客人,于是又陪下去,陪到八点钟,十点钟,常常陪到十二点钟。
这是一段细节描写。
这种近乎“啰嗦”的叙写,正是日常琐事的真实记录,表达出作者如亲似友的情感,以及对先生的关心,字里行间渗透着萧红式的独特情感体验。
镜头④
鲁迅先生刚一睡下,太阳就高起来了。太阳照着隔院子的人家,明亮亮的,照着鲁迅先生花园的夹竹桃,明亮亮的。
这是一段环境描写。
“太阳”“夹竹桃”这样朴实平常的景物作为鲁迅先生“睡”的背景,让人感到光明温暖,富有生机,使鲁迅先生的形象更为高大起来。表达了作者对鲁迅先生废寝忘食的工作热情的赞扬,以及伟大人格的敬爱之情。
萧红笔下这些近乎浑朴的文字,完全没有一点修饰,甚至连感情的倾向都不那么明显,但细细读进去,却又回味悠长。
画外音
鲁迅说过:“只要能培一朵花,就不妨做做会朽的腐草。”阅读下面的资料,结合课文,请你说说本文表达了作者对鲁迅先生怎样的情感?
(文章主旨)
体味深情
1934年11月,萧红在鲁迅的关爱和帮助下来到上海。从此,萧红有幸走进鲁迅的生活,成为周家的座上宾。鲁迅曾抱病为萧红修改书稿,亲自写序推荐出版萧红的成名作《生死场》。短短的一年半时间,萧红与鲁迅一家结下了深厚的友谊。鲁迅去世之后,萧红陆续出版和发表了多篇关于纪念鲁迅的名篇佳作,其中就有《回忆鲁迅先生》。萧红的创作受鲁迅影响很大。她用自己那些具有独特风格的优美散文以及散文化的小说,丰富了我国现代文坛的花苑,成为中国新文学史上一位有风格的杰出女作家。
背景链接
在萧红眼中,鲁迅既是文学和思想上的导师,又是生活中的长者,也是让人信任亲近的朋友。本文通过对鲁迅先生的笑声、走路、待人接物、饮食起居、与家人相处、会见朋友、读书写作等生活细节的描述,展现了一个真实、富有人情味、生活化的鲁迅形象,表现了鲁迅先生高尚的品格和无私奉献的精神,抒发了作者对鲁迅先生的热爱、景仰和怀念之情。
文章主旨
鲁迅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对作者萧红来说,更是亦师亦友亦父。于是,有读者对文中大量细致地记叙他的工作、生活琐事表示不理解。
要求:请你以“萧红”的身份亲自为大家
“解密”这样写的妙处。
情境表演
方法点拨
我之所以这样写一位对我来说亦师亦友亦父的鲁迅,是因为:我想写一个 鲁迅。(请说明理由)
我想写一个真实的鲁迅。伟人也像凡人一样会生病,会害怕,也聊天、看电影,也有自己的生活特点和习惯,这就给了读者一个活生生的、真实的鲁迅。这样的鲁迅,更让人觉得可亲。如果一个人看不见生活中的生命气息,又如何让我们感知到他的存在,如果不能感知他的存在,又如何能感知他的伟大?
示例一
我之所以这样写一位对我来说亦师亦友亦父的鲁迅,是因为:
我想写一个更直观的鲁迅。本文都是对鲁迅先生的工作生活琐事的记叙,可以让读者直接感受到鲁迅的为人、做事、对待生活、对待工作方面的许多感人之处,以及他的思想、性格等特点。
示例二
方法点拨
我之所以这样写一位对我来说亦师亦友亦父的鲁迅,是因为:
我想写一个更真挚的鲁迅。通篇的细节描写,基本上都是白描,几乎无一评论,无一直接抒情,而真情毕现。尤其是写到鲁迅生病之后的各个细节,写到海婴的“明朝会”,看似完全平静的叙述,无一“悲”字,但悲剧色彩流溢其间,读来令人心酸。
示例三
方法点拨
我之所以这样写一位对我来说亦师亦友亦父的鲁迅,是因为:
我想写一个更有趣味的鲁迅。文中描叙了许多关于鲁迅先生的富有趣味的生活细节,这样可以引起读者浓厚的阅读兴趣。
示例四
方法点拨
我之所以这样写一位对我来说亦师亦友亦父的鲁迅,是因为:
我想写出更有表现力的鲁迅。这就是所谓以小见大的写法。文中许先生的一句话十分恰当:“周先生的做人,真是我们学不了的,哪怕一点点小事。”看似轻描淡写,实则富有思想力量。
示例五
方法点拨
本文结构上的特点是看似琐碎,但前后段落在结构和内容上都有关联。作者正是通过这种独特的场景式的描写,将一个真实、富有人情味、生活化的鲁迅向我们呈现出来;语言朴实,充满了对鲁迅先生的崇敬和爱戴之情。
画外音
长久以来,鲁迅在我们眼中的形象定格于“民族的伟人”、“圣人”,我们总是将他一味抬高,仿佛他的一言一行都饱含深意,生活中的每一点细节、玩笑,都要从事关民族和人民利益的高度去考量。其实,鲁迅的许多个人行为、家事、脾气、趣味,都不会有损于他的光辉,反而使他更可信、更可亲、更可爱。通过本文的学习,你更喜欢怎样的鲁迅先生?
课堂小结
在鲁迅先生童年的时光里,长妈妈和《山海经》是一道光,在他心上种下善与美;而后来,在萧红苦难的岁月里,鲁迅先生又成为一道光,照亮她心头的黑暗,给予她希望与温暖。直到今天,我们还能从无数的人身上看见“光”,从无数的文学艺术作品中发现这样珍贵的“光”。
布置作业
请以“照在生命里的光”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①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版权声明
课件版权归属“松鼠课堂”,仅可自用,不可传播,不得用作商业性使用,不得上传至百度文库、等盈利网站。任何侵权行为将被视为版权侵害,侵权者将承担一定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