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小升初语文核心知识点突破练习考点12 修辞手法(有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年小升初语文核心知识点突破练习考点12 修辞手法(有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5.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5-10 19:25: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4年小升初语文核心知识点突破
考点12修辞手法
一、常见修辞手法类型
修辞手法就是通过修饰、调整语句,运用特定的表达形式以提高语言表达作用的方式或方法。常用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等。
1.比喻
比喻,即利用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的相似点,借一事物来比喻另一事物的方法。比喻一般由三个部分组成:一是本体,即被比喻的事物;二是喻体,即用来打比方的事物;三是比喻词,即用来联系本体和喻体的词语。在比喻句中,这三个部分可以同时出现,也可以不同时出现。比喻可以形象生动、简洁凝练地描写事物、讲解道理,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形象性,化抽象为具体,使人易于理解。
2.拟人
拟人是把物当作人来描写,使事物人格化,给事物以人的生命,使它们具有人的思想、感情、语言和动作,从而使描写的事物更加形象生动的修辞手法。
3.夸张
夸张是对所描写或说明的某种特征故意地夸大或缩小,从而起到突出特征、揭示本质,达到给读者鲜明而强烈的印象的表达效果的修辞手法。夸张主要有以下三种形式:
(1)扩大夸张:故意把比较一般的事物往大、高、多、强等处夸。
(2)缩小夸张:故意把比较一般的事物往小、低、少、弱等处夸。
(3)超前夸张:故意把后出现的事说成是先出现的或同时出现的。
4.对偶
对偶就是把字数相等、结构相似的两个句子或短语排列在一起来表达相近、相关或相反意思的一种修辞手法。对偶可以使句式整齐,结构一致,形式优美,音韵和谐,互相映衬,互为补充。对偶从内容上可分为:正对、反对、串对。
5.排比
排比是用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意思相近而语气一致的词组或句子,成串排列,加强气势,表达丰富思想感情的一种修辞手法。
运用排比时,要注意各分句间的关系,如时间的先后、程度的轻重、范围的大小,将各分句加以合理安排,读起来才能一气呵成,表达出磅礴的气势。
6.设问
设问是自己提出问题,自己回答问题。目的是强调问题,以引起人们注意,启发人们思考,使所要强调的意思更加突出。
7.反问
反问是心中没有疑问,而用疑问的形式来表达确定的意思的一种修辞手法。其特点是:问而不答,答案其实就在句子中。作用是:态度鲜明,加强语气,强烈抒情。反问的形式有两种:①用肯定的形式表否定;②用否定的形式表肯定。
二、易混修辞手法区分
1.比喻与拟人的区别
比喻与拟人是两种不同的概念,其区别是:比喻的重点是“喻”,两个事物有相似点,是拿一种事物来打比方,本体和喻体有主有从;拟人则是把事物人格化,重点是“拟”,是把物当作人来写,两者彼此交融。
2.设问与反问的区别
设问与反问的共同点是:心中其实没有疑问,是明知故问,而且不需要听话者来回答。它们的区别是:设问是自问自答,通过自问,引起读者的注意,引人思考,以便进一步做出说明;反问是问而不答,答案就在句子之中,目的是为了加重语气,用不容置疑的语气表达鲜明的思想和强烈的感情。
典型例题1读下面的句子,在比喻句后面的括号里打“√”。
(1)他长得可真像他爸爸。( )
(2)夏日午后的太阳像一团燃烧着的火焰。( )
(3)这个人我好像在哪里见过。( )
(4)看着橱窗里摆放着的最新“变形金刚”,小表弟就跟丢了魂似的。( )
这道题考查对比喻修辞手法的掌握情况。比喻一般由本体、喻体、比喻词构成。要注意的是,含有“像、好像、似的、仿佛”等比喻词的句子并不一定就是比喻句。判断时,要找出句子中的本体和喻体,即把什么比作什么,并判断两者之间的对应关系是否成立,这样才能准确做题。(1)、(3)、(4)句都有比喻词,但并不是比喻句,只有(2)将“太阳”比作“火焰”,是比喻句。
【答案】(2)√
典型例题2下面的句子都运用了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1)小秧苗整整齐齐排着队,向春风老师点点头,鞠个躬。
(2)弯弯的月亮犹如一只小船。
(3)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有花有果,有香有色,这就是养花的乐趣。
(4)黄河掀起了万丈巨浪。
A.比喻 拟人 排比 夸张
B.拟人 比喻 夸张 排比
C.夸张 比喻 排比 拟人
D.拟人 比喻 排比 夸张
此题考查分辨句子所运用修辞手法的能力。做这类试题,首先要审清题目要求,再带着问题仔细读句子,找出每个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第(1)句把“小秧苗、春风”当作人来写,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第(2)句把“月亮”比作“小船”,是比喻句。第(3)句用四个结构相同的短句成串排列,是排比句。第(4)句把黄河掀起的浪有意地夸大了,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
【答案】D
1.下列句子中没有运用比喻这一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他病好以后,像过去一样,天天练长跑
B.胡须很打眼,好像浓墨写的隶体“一”字。
C.少年时代的读书生活恰似一幅流光溢彩的画页,也似一阕跳跃着欢快音符的乐章。
D.细雨烟似的被秋风扭着卷着,不分方向地乱飞。
2.对句子的修辞手法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那翠绿的叶子,那淡淡的香气,那满树的繁花,给我这个小小的书房带来了一室的春光,一室的清香,一室的暖意。(排比)
B.柳树的枝条一动也懒得动,无精打采地低垂着。(拟人)
C.面对这无法承载的亲情,我们还敢说我不重要吗?(反问)
D.他长得像我的哥哥,我一看见他就觉得亲切。(比喻)
3.对下列句子所用修辞的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
A.这一池秋水犹如一面明镜。(比喻)
B.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对偶)
C.谁乘“神五”游太空?唯有英雄杨利伟。(反问)
D.索溪像是一个从深山中蹦跳而出的野孩子,一会儿缠绕着山奔跑,一会儿撅着屁股,赌着气又自个儿闹去了。(拟人)
4.对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及分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你就是调尽五颜六色,又怎能画得出祖国的面貌呢?(运用夸张,意在说明多调一些颜色,祖国的面貌就可以画出来)
B.奋斗,是改变现实的杠杆,是亿万人民共攀社会主义建设高峰的坚实阶梯。(运用排比,使抽象的概念和道理变得更加严谨)
C.闻一多先生的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一群群小蚂蚁整齐地排着队。(运用比喻,体现出闻一多先生写字十分认真,书写十分工整)
D.你们是早晨初升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运用拟人,表达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对朝气蓬勃的青年一代寄予厚望)。
5.指出下列各句的修辞手法。
(1)大兴安岭多么会打扮自己呀:青松作衫,白桦为裙,还穿着绣花鞋。()
(2)海底是否没有一点儿声音呢?不是的。()
(3)那电线上停着的几个小黑点,不正是伶俐可爱的小燕子吗?()
(4)虚心竹有低头叶,傲骨梅无仰面花。()
(5)哪里要开山,哪里要架桥,哪里要把陡坡铲平,哪里要把弯度改小,都要经过勘测,进行周密计算。()
6.按要求改写句子。
(1)蜜蜂在花丛中飞。(改成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弯弯的月亮挂在天上。(改成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他家的房间很小。(改成夸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为了增强效果,广告词往往也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对下列广告词的修辞手法辨别正确的一项是( )
①人类失去联想,世界将会怎样?
②牛奶香浓,丝般感受
③只要您拥有春兰空调,春天就永远陪伴着您。
④点点滴滴汇心海,片片真情暖人心。
A.反问 对偶 夸张 对比
B.双关 对比 拟人 对偶
C.反问 比喻 夸张 对比
D.双关 比喻 拟人 对偶
8.读句子是比喻句的在括号里画“√”。
(1)巨大声响震得地动山摇。( )
(2)火光照亮了他那钢铸一般的脸。( )
(3)大黑骡子的背上堆得像小山似的。( )
(4)我抬起头,透过无边的风雨,透过无边的黑暗,仿佛看见了一条光明大道。( )
(5)他像巨人一样挺立着,两眼放射出坚毅的光芒。( )
9.选择恰当的比喻,依次填入空格处。
如旭日喷薄 似风拂扬柳 如小桥流水 若大江东去
春联,是文学殿堂里的一枝奇葩,它发自于千人之心,出自于万人之手,各展其才,各显千秋,豪放_________,婉约_________,粗犷________,细腻________,洋洋洒洒,蔚为大观。
10.读古诗,辨修辞
(1)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2)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3)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4)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5)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11.按要求改写句子
(1)河水哗哗地向远方流去。(改为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喜讯传遍了整个村子。(改为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寒风吹到脸上很痛。(改为夸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A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比喻的修辞手法的掌握。
比喻,是一种常用修辞手法,意思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打比方的事物)。
A.该选项中的句子没有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
B.“胡须很打眼,好像浓墨写的隶体‘一’字。”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胡须”比作“隶体‘一’字”。
C.“少年时代的读书生活恰似一幅流光溢彩的画页,也似一阕跳跃着欢快音符的乐章。”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少年时代的读书生活”比作“画页、乐章”。
D.“细雨烟似的被秋风扭着卷着,不分方向地乱飞。”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细雨”比作“烟”。
2.D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修辞手法。
首先要了解常见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设问、反问等,然后通读整句,了解句意,抓住关键信息,辨析所用的修辞手法。
A.句中有三个结构相似、意思相近且语意一致的词语成串排列,是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判断正确。
B.句中将“柳树的枝条”当作人来写,从“无精打采”“懒”可看出是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判断正确。
C.句子是反问句,问而不答,答案就在句中,是运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判断正确。
D.句子只是陈述事实进行比较,不是比喻句。判断不正确。
故选:D。
3.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对修辞手法的辨认和理解,要求学生能结合语境,辨别出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手法。
名师解析:A是比喻句,将秋水比喻成明镜;B是对偶句,前后句式相同;C是设问句,有问有答,不是反问句;D是拟人句,用奔跑等词语表示索溪的动作。
易错提示:做选择题时要注意题干要求,不注意题干要求很容易出错。
4. C
【解析】
【详解】思路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修辞手法的辨认和理解,要求学生能结合语境,辨别出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手法。
名师解析:
A是反问句,有“怎能”一词,说明画不出祖国的面貌这一实事;
B不是排比句,因为只有两个相同句式的句子,排比句要求最少三个;
C是比喻句,将小楷比喻成小蚂蚁;
D是比喻句,将“你们”比喻成初升的太阳。
易错提示:做选择题时要注意题干要求,不注意题干要求很容易出错。
5.①.拟人②.设问③.反问④.对偶⑤.排比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分辨句子所用修辞手法的能力。
(1)本句把“大兴安岭”当作人来写,运用了拟人。
(2)本句自问自答,是设问句。
(3)本句问而不答,答案就在句子中,因此是反问句。
(4)本句“虚心”对“傲骨”,“竹”对“梅”,“低头叶”对“仰面花”,字数相等,结构相似,是对偶句。
(5)句中有四个“哪里……”句式,可见是排比句。
6.①.蜜蜂在花丛中轻歌曼舞。②弯弯的月亮像小船一样挂在天上。③.他家的房间只有巴掌大。
【解析】
【详解】(1)本题考查拟人句。
拟人修辞手法是指把事物人格化,把本来不具备人的一些动作和感情的事物变成和人一样的修辞手法。
运用拟人修辞手法,把“蜜蜂”拟人化,如:蜜蜂在花丛中舞来舞去。
(2)本题考查比喻句。
比喻句,是一种常用修辞手法,意思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比喻句常有比喻词,如“像……似的”“像……一样”“好比”“是”“变成”“仿佛”“真像”等。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弯弯的月亮”比作“玉盘”,如:月亮像一个大大的玉盘挂在天上。
(3)本题考查夸张句。
夸张的修辞手法是为了达到某种表达效果的需要,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着意夸大或缩小的修辞方式。
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把“房间小”夸张化,如:他家的房子很小,小得像能一口吞下的豆腐块。
7. 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修辞手法的掌握情况。
首先要了解常见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设问、反问等,然后通读整句,了解句意,抓住关键信息,辨析所用的修辞手法。
①句中的“联想”,一语双关,既指品牌也指抽象的“联想”,是运用了双关的修辞手法;
②句中把“牛奶的香味”比作“丝”,是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③句中将“春天”当作人来写,是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④句中字数相同,意义相关,是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
故选:D。
8.(2)√
(3)√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辨别比喻的修辞手法。
比喻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本体、喻体有相似点,但不是同一类事物。
(1)从句中“震得地动山摇”可知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
(2)句中把“脸”比作“钢铸”,“脸”是本体,喻体是“钢铸”,是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3)句中把大黑骡子背上的东西比作“小山”,“背上的东西”是本体,喻体是“小山”,是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4)句中虽有比喻词“仿佛”,但是“仿佛”一词在此处表想象,所以该句不是比喻句。
(5)比喻句中的本体和喻体必须是性质不同的两类事物,所以该句“他像巨人一样”不是比喻句。
据此可知在(2)和(3)后面画“√”。
9.①.若大江东去②.如小桥流水③.如旭日喷薄④.似风拂杨柳
【解析】
【详解】春联作为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瑰宝,有它独特的魅力,原题中说它豪放,那首先我们想到的应该是豪放派的特点为“气势雄浑”,从选项中可知“大江东去”是有雄浑气势的,而“大江东去”是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词句,苏轼也是豪放派词人代表之一,所以豪放若大江东去;婉约派特点是“结构深细慎密,寓意含蓄委婉。音节谐婉,情调柔美”,从选项可知“小桥流水”这是这一风格,而“小桥流水”是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的句子,曲状元马致远之曲词婉约沉郁见长,所以所填是婉约如小桥流水;粗犷的意思是“粗野”,从选项排除推理“旭日喷薄”所要表达的就是粗野的意境,所填空就为粗犷如旭日喷薄;细腻意思是细润光滑,微风吹拂杨柳不正是这种意境吗,“风拂杨柳”即如小家碧玉般细腻。
10.①.夸张②.对偶、拟人③.比喻④.对偶⑤.夸张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修辞手法。
(1)“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出自唐代诗人的《夜宿山寺》,意思是:山上寺院的高楼真高啊,好像有一百尺的样子,人在楼上好像一伸手就可以摘下天上的星星。诗句夸张地形容楼之高,因为楼再高也不可能接近远在高空的星星。
(2)“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春望》,意思是:感伤国事,不禁涕泪四溅,鸟鸣惊心,徒增离愁别恨。这句是对仗整齐的对偶句。诗句还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通过把花和鸟拟人,突出了作者的内心之愁、之忧。
(3)“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唐代诗人白居易的《暮江吟》,意是是:九月初三这个夜晚多么可爱啊,岸边草茎树叶上的露珠像稀少的珍珠一样,而升起的一弯新月像一张精巧的弯弓。这句运用了比喻的手法,把“露珠”比作了“珍珠”(“真珠”即“珍珠”),把“月”比作了“弓”。
(4)“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出自唐代诗人王维的《画》,意思是:远看高山色彩明亮,走近一听水却没有声音。这句为对偶句。对偶是用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来表达两个相对应或相近或相同的意思的修辞方式。
(5)“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唐代诗人李白的《赠汪伦》,意思是:看那桃花潭水,纵然深有千尺,怎能及汪伦送我之情。这句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夸张地表达了李白对汪伦的深厚情谊。
11.①.河水唱着歌儿向远方流去。
②.喜讯像风一样传遍了整个村子。
③.寒风吹到脸上,像刀割一般痛。
【解析】
【详解】(1)本题考查改写拟人句。
首先要掌握拟人句的概念:是把物当作人来写,赋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作用是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本题可以将河水当做人来写,将河水流动的声音描写成是唱歌,让描写更加生动。
(2)本题考查改写比喻句。
改写比喻句有以下几个步骤:①确定要表达的主体,即本体。注意要突出句子主体的特点。②喻体的选取。确定有相似之点的乙事物来描写或说明甲事物。③喻词选择。好像、仿佛、像等。④注意改写后的句子要通顺。本句中表达的意思是“喜讯”传的很快,因此可以将喜讯比喻为“风”。
(3)本题考查改写夸张句。
夸张句就是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对事物的某些方面特意夸大或缩小,从而突出某种事物的本质特征。本题主要要体现“脸上很痛”,那我们可以把“痛”夸大化,如:寒风吹到脸上,刀割一样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