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小升初语文核心知识点突破
考点16百科知识
一、文学常识
1.重要文学家、作品
小学阶段,我们所接触到的古今中外著名的文学家主要有:屈原、司马迁、李白、杜甫、白居易、李商隐、杜牧、李清照、苏轼、陆游、辛弃疾、杨万里、范成大、鲁迅、冰心、朱自清、巴金、茅盾、老舍、叶圣陶、高尔基、屠格涅夫、安徒生等。我们要熟练准确地记住这些文学家及其作品,切不可张冠李戴。
在熟记这些名字的同时,要记清他们生活的年代。要记住他们的别称,很多中国古代文学家不仅有名有字,往往还有有趣的别称,如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被后人称为“诗仙”,苏轼人称“东坡居士”等。还要知道他们的代表作或主要作品,如鲁迅的《呐喊》《彷徨》,高尔基的《童年》《在人间》等。
2.常见文体知识
常见文体包括:①诗歌:偏重于抒情言志,特点是具有概括性、形象性和音乐性;②散文: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③小说: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反映社会生活,以塑造人物形象为反映社会生活的主要手段;④戏剧:是一种综合性的舞台艺术。
3.文化常识
此处所讲的文化常识主要包括古代的称谓、官职、风俗礼仪、典章制度、古代地理、天文历法、科举等方面的知识。学生对小学教材中涉及的一些文化常识和日常生活中的文化常识需要了解和熟悉。如称谓中的尊称、谦称、年龄称谓等;天文历法中的二十四节气、星宿(天狼星、北斗星、文曲星等);月亮的别称(玉盘、玉兔、婵娟等);中国的别称(华夏、赤县、神州等);古代地理中出现的江河、中国、中原、九州、四海、五岳、江东、北国等意思;中国传统中的元宵、中秋、重阳、十二生肖、祭祀、讳称等;科举制度中的状元、中举、落榜等;文史经典中的“四书五经”、诗文集的命名方式、史书的编写体例等。
二、生活常识
生活常识主要涉及法律、法规、安全常识、交通法规、环境保护、民俗习惯、名胜景点等。
三、历史知识
历史知识涉及中国古代朝代顺序;著名历史人物及重要事迹、著名历史事件;世界历史中著名人物及事迹、历史成就等。
四、自然、地理知识
自然、地理知识主要涉及常见的地理现象、自然现象,我国行政区以及各地的气候、物产等。
五、时事政治
时事政治主要涉及国内外重大事件;国家领导人;有关政治、经济、军事、教育等方面的热点信息等。
六、学科综合知识
学科综合知识主要包括体育、音乐、美术、英语、数学等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以及各学科中涉及的人物、成就等内容。
典型例题1你了解以下文学家吗?填一填。
(1)李白,______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字太白,号______。少年时博览群书,闻名天下。他一生写下了大量歌颂祖国河山、揭露社会黑暗和蔑视权贵的诗歌,与______并称“李杜”。
(2)“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出自____________的手笔。他字______,号____________。他同父亲____________、弟弟____________并称“三苏”。
(3)冰心,原名______,我们学过她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道题旨在考查考生对文学常识中著名文学家的了解情况。要想解此题,关键在于对其中所涉及的文学家要非常熟悉,我们在平时要多加积累。积累时可按朝代或文学体裁分门别类地记忆,由点到面有系统有层次地形成知识网络。做此类题时只要从中提取知识点即可。
【答案】(1)唐 青莲居士 杜甫
(2)苏轼 子瞻 东坡居士 苏洵 苏辙
(3)谢婉莹 小橘灯 再寄小读者
典型例题2名著知识填空。
《三国演义》中的蜀国军师___________是家喻户晓的人物,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是智慧的象征。请写出有关他的一个故事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我国四大古典文学名著中,还有一部作品也塑造了一位足智多谋的军师,这个人物是___________,他的绰号是“___________”,这部作品是《___________》。
本题是对“四大名著”的一个综合考查。完成此类试题,首先要注意平时的积累。平时要多读、多看,在看的过程中识记一些经典以及具有代表性的故事、人物,然后把人物的绰号与相关的故事名称结合起来记忆。
【答案】诸葛亮 空城计(答案不唯一) 吴用 智多星 水浒传
典型例题3写出下列省市的简称并按音序排列简称。
海南( ) 山西( ) 浙江( ) 上海( ) 湖北( )
山东( ) 湖南( ) 重庆(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题考查行政区域划分知识。要求写出所给省市的简称,这需要平常的积累。做题时将简称写出来后,再按音序排列。
【答案】琼 晋 浙 沪 鄂 鲁 湘 渝
鄂、沪、晋、鲁、琼、湘、渝、浙
典型例题4填空。
(1)举世闻名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大发明,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突出贡献。
(2)世界最高峰是__________,位于中国与尼泊尔边境;海拔__________。
(3)从结构上来讲,CPU的内核是由__________和__________组成的。
(4)《茉莉花》是一首__________(地区)民歌。
“百科知识”涉及各个学科的知识。完成此类试题的关键是博览群书,有意识地增加积累。小学阶段要重视所有学科的学习,同时加强课外阅读,扩充自己的知识面。本题属于填空题,涉及历史、地理、科技等方面的知识,拥有丰富的课外知识,便能更好解出此题。
【答案】(1)造纸术 火药 指南针 印刷术
(2)珠穆朗玛峰 8844.43米
(3)运算器 控制器
(4)江苏
1.选择。
1.( )是造成山区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
A.雨水较多 B.气候异常 C.地壳运动 D.缺树少草
2.作品被苏轼赞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唐代诗人是( )
A.王维 B.孟浩然 C.李商隐 D.王昌龄
3.下列文学常识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
A.《鸟天堂》——现当代——巴金
B.《七步诗》——三国——曹植
C.《示儿》——南宋——陆游
D.《穷人》——法国——列夫·托尔斯泰
E.《卖火柴的小女孩》——丹麦——安徒生
4.《爱的教育》是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写的日记本小说,主人公是( )
A.爱德华 B.汤姆 C.安利柯 D.海伦
5.四大名著中,内容较多描写湖北的一项是( )
A.《西游记》 B.《红楼梦》 C.《三国演义》 D.《水浒传》
6.下列历史人物中,被称为木匠的祖师的是( )
A.杜康 B.张班 C.刘伯温 D.鲁班
7.如果在华佗去世后不及,曹操还想寻找一位名医为自己治病,他可以找下列的哪一位?( )
A.扁鹊 B.孙思邈 C.李时珍 D.张仲景
8.假如你生活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中国,下列事情可能发生的是( )
A.小明进入网吧打游戏
B.莹莹家新买的汽车装上了GPS。
C.小林用手机给妈妈打电话。
D.慈禧太后的西苑用上了电灯。
9.填空。
(1)“初唐四杰”是指王勃、卢照邻、__________和__________四位杰出诗人。
(2)人们经常将宋词按风格分为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两大流派。
(3)《论语》是记录__________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是__________家经典著作。
(4)《论语》《__________》《中庸》《__________》合称儒家“四书”。
10.文学常识资料袋。
(1)我国文学史上被称为“诗仙”的是___________,被称为“诗圣”的是__________。
(2)律诗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联。
(3)明清时期小说的创作空前繁荣,创作于这一时期的《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被称为我国文学史上的“四大名著”。其中林黛玉是《__________》中的人物。
11.把下列城市和其对应的别称用线连起来。
春城 重庆
泉城 哈尔滨
石头城 昆明
山城 济南
日光城 南京
冰城 拉萨
12.将下列作品与其作者及作品中的人物用线连起来。
《西厢记》 蒲松龄 崔莺莺
《聊斋志异》 王实甫 婴宁
《茶花女》 鲁迅 祥林嫂
《祝福》 小仲马 玛格丽特
13.根据所给信息,写出相关内容。
(1)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曾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并称,他的集子被称为《河东先生集》。()
(2)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被称为《诗三百》,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14.古代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中的“御”指的是( )
A.下棋 B.骑马 C.武术 D.驾车
1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美猴王》节选自明朝吴承恩的《西游记》。
B.范成大是南宋诗人,他的诗作以反映农村生活的成就最高。
C.《鹬蚌相争》选自《战国策》。《战国策》是一部传记。
D.《养花》的作者是巴金,他获得过“人民艺术家”的称号。
16.号称“千岛之国”的国家是( )
A.日本 B.菲律宾 C.印度尼西亚 D.马来西亚
17.“完璧归赵”的故事发生在( )时期。
A.秦汉 B.唐宋 C.战国 D.三国
18.下列各项中,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西游记》主要叙述是孙悟空保护唐僧西天取经,经历九九八十一难的故事。书中“大闹天宫”“智取生辰纲”“高老庄招亲”等情节我们都耳熟能详。
B.施耐庵在《水浒传》中成功塑造了一批绿林好汉形象。一百零八个英雄好汉,性格迥异,宋江的谦恭,吴用的多谋,武松的勇武等。
C.山水田园诗如一幅优美的画卷在诗歌的长廊中徐徐展开,如东晋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唐朝孟浩然的《过故人庄》,王维的《竹里馆》等都让人徜徉其中,流连忘返。
D.《格列佛游记》是英国作家斯威夫特的代表作,讲述的是英国外科医生格列佛的四次出海航行冒险的经历。
19.下面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唐宋八大家”是指韩愈、柳宗元、苏洵、苏轼、苏辙、欧阳修、王安石、曾巩等八位著名文学家。
B.我国古典名著中很多文学形象除名字外还有别称,如:贾宝玉——怡红公子;宋江——及时雨;诸葛亮——卧龙;孙悟空——弼马温。
C.“书圣”王羲之的《兰亭序》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而唐代颜真卿的书法对后世影响也很深远,有“学书当学颜”之说。
D.春节、雨水、惊蛰、清明、冬至都是我国传统的二十四节气。
20.填空。
(1)奥运会起源于____________,第一届奥运会在____________举办。
(2)英文缩写CCTV的中文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英文缩写UFO的中文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013年6月11日,“神舟____________号”发射成功。
(4)李时珍用了27年的时间编写____________;徐霞客用了30年写成____________;司马迁用了约13年的时间写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运用课外积累的文史知识答题。
我七岁入私塾,老师就教我“三、百、千”,在“人之初,性本善……”的琅琅书声中,我开始观察、认识世界。稍大些,更好读书,一卷唐诗宋词爱不释手掩卷常思“李杜”,写文章仿效宋朝“三苏”,曾自置“文房四宝”,学古人挥毫波墨,也曾意气风发,游历三山五岳……
(1)上面这段话中“三、百、千”的“三”指______,“百”指______“千”指《千字文》。
(2)文中的“三苏”指苏洵、______、______父子三人。
(3)“李杜”指唐代诗人______、______两人。
参考答案
1.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课外搜集与积累。
树和草有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的作用,山区如果缺树少草就容易导致水土流失。
故选D。
2. 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文学常识。
苏轼曾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摩诘”是王维的字。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唐朝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著名诗人、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
王维诗画兼长,一向兼有诗人与画诗的天赋,用画意作诗,凭诗情绘画,使山水诗与山水画互为渗透,融而为一。他的山水诗不仅体现出画诗的构图,色彩和造型之美,还能充分表现山光水色在时空瞬变中的神采。
3.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文学常识。
《穷人》是俄国作家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创作的一部短篇小说,出版于1905年。《穷人》集中描写了在一个浪涌风吼的夜晚,渔夫妻子桑娜在等候亲人归来时,出于善良和同情收留了邻居的两个孤儿,待渔夫归来,正和她的想法一致,作品精细地剖析了渔夫妻子桑娜的心理矛盾发展过程,表现出渔人夫妇宁可自己吃苦,克服困难,也要帮助邻居的高尚品质。
故选D。
4. 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课文内容理解与日常积累。
《爱的教育》是意大利作家埃迪蒙托·德·亚米契斯创作的长篇日记体小说。写的是一个小学四年级学生安利柯(也有译成安里科或恩利柯)一个学年的生活,期间穿插着老师每月给学生讲述的“故事”,还有父母为他写的许多具有启发意义的文章。
故本题选C。
5.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课外搜集与积累。
《三国演义》中的荆州就是现今的湖北一带。
故选C。
6.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课外搜集与积累。
杜康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酿酒始祖”;张班是泥水匠祖师;刘伯温是元末明初的军事谋略家;鲁班是中国木工祖师,被尊称为“鲁班爷”,是中国古代最杰出的建筑工程师。
故选D。
7.D
【解析】
【详解】扁鹊是战国时期的医学家;孙思邈是唐代著名医药学家;李时珍是明朝医学家;张仲景是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综上可知张仲景和曹操属于同一时代,应选D。
8.D
【解析】
【详解】考查对科技发展的掌握。
1946年,世界上出现了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GPS出现在20世纪中后期;1973年世界上第一台手机问世;1879年,爱迪生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只有实用价值的电灯泡。因此D项可能出现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
9.①.杨炯②.骆宾王③.豪放派④.婉约派⑤.孔子⑥.儒⑦.孟子⑧.大学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文学学识的积累。
(1)初唐四杰是对中国初唐时期文学家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的合称,简称为“王杨卢骆”四杰齐名,原并非指其诗文,而主要指骈文和赋而言。后遂主要用以评其诗。杜甫《戏为六绝句》有“王杨卢骆当时体”句,一般即认为指他们的诗歌而言;但也有认为指文,如清代宗廷辅《古今论诗绝句》谓“此首论四六”;或认为兼指诗文,如刘克庄《后村诗话·续集》论此首时,举赋、檄、诗等为例。
(2)宋词是继唐诗之后的又一种文学体裁,按风格基本分为:婉约派(包括花间派)、豪放派两大类。
(3)《论语》是记载孔子和他的弟子们言行的典籍,全书共20篇492章,一万余字。一般认为,《论语》是由孔子弟子所辑录。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由他开创的儒家学派在历史上产生过深远影响,儒家文化一直成为封建时代中华民族的主体文化。但是孔子“述而不作”,没有留下完整、系统的学术专著。两千多年间,只有一部记录了孔子及其学生的言论与事迹的语录体著作流传了下来,这就是《论语》。此书共20篇,492章,总约一万余字。
(4)四书五经是四书和五经的合称,是中国儒家的经典书籍。四书是指《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五经是《诗经》《尚书》《礼记》《周易》和《春秋》。
10.①.李白②.杜甫③.首联④.颔联⑤.颈联⑥.尾联⑦.红楼梦⑧.西游记⑨.三国演义⑩.水浒传 .红楼梦
【解析】
【详解】(1)本题考查诗人的文学常识。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
李白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圣”。出生于河南巩县,原籍湖北襄阳。
(2)本题考查古诗的文学常识。
律诗通常每首八句,超过八句的,则称排律或长律。以八句完篇的律诗,每二句成一联,计四联,习惯上称第一联为首联,第二联为颔联,第三联为颈联,第四联为尾联。每联的上句称为出句,下句称为对句,两句构成对句关系;前联的对句和后联的出句的关系则称为邻句关系
(3)本题考查四大名著的了解。
《红楼梦》简介: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首,清代作家曹雪芹创作的章回体长篇小说。早期仅有前八十回抄本流传,八十回后部分未完成且原稿佚失。原名《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程伟元邀请高鹗协同整理出版百二十回全本,定名《红楼梦》。亦有版本作《金玉缘》。
《西游记》简介: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由明代小说家吴承恩所创作的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的长篇神魔小说。主要描写了唐朝太宗贞观年间孙悟空、猪八戒、沙僧、白龙马四弟子保护唐僧西行取经,沿途历经九九八十一难,一路降妖伏魔,化险为夷,最后到达西天,取得真经的故事。取材于《大唐三藏取经诗话》和汉族民间传说。
《水浒传》简介: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全书描写北宋末年以宋江为首的108位好汉在梁山起义,以及聚义之后接受招安、四处征战的故事。
《三国演义》简介: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以描写东汉末年的战争为主,反映了魏、蜀、吴三个政治集团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
林黛玉是《红楼梦》中的主要人物,是“金陵十二钗”之一。
11.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城市的别称。
重庆依山而建重庆市区在中梁山和铜锣山之间,嘉陵江和长江流经的河谷、台地、丘陵地带。城市依山而建,道路高低不平,建筑错落有致,因此叫别称山城。
哈尔滨的冬季漫长而寒冷,温度多在-20度以下,银装素裹,白雪皑皑,被人们叫做冰城。
昆明因为气候四季如春,所以被称为春城。
泉水是济南的象征。济南的泉水众多,其中有名字的泉眼就有72个,而最出名的就是趵突泉了,趵突泉被称为“天下第一泉”。所以叫作泉城。
因为南京城内有一处名为“石头城”的景点,这里曾经是南京非常重要的军事要塞,同时也曾是南京的中心,所以人们才会将南京称之为“石头城”。
拉萨地势比较高,所属高原山地气候,气候特点是气温偏低,空气较为稀薄,降水比较少,但是日照时间却长达三千小时以上,因此叫作日光城。
12.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作家作品。
《崔莺莺待月西厢记》,简称《西厢记》,又称《王西厢》《北西厢》,是元代王实甫创作的杂剧,大约写于元贞、大德年间(1295~1307年)。全剧叙写了书生张生(名珙字君瑞)与相国小姐崔莺莺在侍女红娘的帮助下,冲破孙飞虎、崔母、郑恒等人的重重阻挠,终成眷属的故事。
《聊斋志异》(简称《聊斋》,俗名《鬼狐传》)是中国清朝小说家蒲松龄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集,最早的抄本在清代康熙年间已有流传。全书共有短篇小说491篇(张友鹤《聊斋志异会校会注会评本》)(朱其铠《全本新注聊斋志异》为494篇)。它们或者揭露封建统治的黑暗,或者抨击科举制度的腐朽,或者反抗封建礼教的束缚,具有丰富深刻的思想内容。描写爱情主题的作品,在全书中数量最多,它们表现了强烈的反封建礼教的精神。其中一些作品,通过花妖狐魅和人的恋爱,表现了作者理想的爱情。
婴宁是《聊斋志异》人物之一。
《茶花女》是法国作家亚历山大·小仲马创作的长篇小说,也是其代表作。故事讲述了一个青年人与巴黎上流社会一位交际花曲折凄婉的爱情故事。作品通过一个妓女的爱情悲剧,揭露了法国七月王朝上流社会的糜烂生活。对贵族资产阶级的虚伪道德提出了血泪控诉。在法国文学史上,这是第一次把妓女作为主角的作品。
玛格丽特原来是个贫苦的乡下姑娘,来到巴黎后,开始了卖笑生涯。由于生得花容月貌,巴黎的贵族公子争相追逐,成了红极一时的“社交明星”。玛丽生性偏爱茶花,每逢外出,随身必带茶花,其颜色时红时白。据说,这是她暗示客人的信号:红色表示这一天不能接待客人;白色则意味欢迎来访。这正是“茶花女”得名的由来。
《祝福》是民国时期文学家鲁迅创作的短篇小说,写于1924年2月7日,最初发表于1924年3月25日出版的上海《东方杂志》半月刊第二十一卷第6号上,后收入小说集《彷徨》。该小说通过描述祥林嫂悲惨的一生,表现了作者对受压迫妇女的同情以及对封建思想封建礼教的无情揭露。也阐述了像文中的“我”一样的启蒙知识分子,对当时人们自私自利以及世态炎凉的这一社会现状的无动于衷和不知所措。
13.①.柳宗元②.《诗经》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对课外的积累。
(1)柳宗元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并称“王孟韦柳”。柳宗元的作品收在作品集《河东先生集》中,代表作有《江雪》《捕蛇者说》等。故这个人是:柳宗元。
(2)《诗经》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311篇,其中6篇为笙诗,即只有标题,没有内容,称为笙诗六篇(《南陔》《白华》《华黍》《由庚》《崇丘》《由仪》),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诗经》现存305篇(此外有目无诗的6篇,共311篇),分《风》《雅》《颂》三部分。
14.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文学常识。
古代六艺为春秋战国时期读书人必须学习的六种技艺,分别为学习礼法、乐舞、射箭、驾车、书法和算术。其中射箭、驾车(御战车、驾车)为军事技能。是古代读书人必须学习的六种技艺,社会的不断发展,文化科技的门类越来越多。
“礼”指礼仪制度、道德规范;
“乐”指音乐、诗歌、舞蹈等;
“射”指射箭;
“御”指驾车;
“书”指文字读写;
“数”指算法。
D选项正确。
15.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文学常识。
A.正确。《美猴王》节选自明朝吴承恩的《西游记》。《美猴王》讲述了在花果山上,猴群正在紧张的和混世魔王战斗。一块在花果山上蕴育多年的仙石突然崩裂,从里面诞生出一只石猴来。在老猴王的循循善诱下,石猴由被猴群排挤直至拥护为猴王。
B.正确。范成大是南宋诗人,他的诗作以反映农村生活的成就最高。
C.错误。《战国策》是西汉刘向等人汇编的一本国别体史书。
D.正确。《养花》的作者是巴金,他获得过“人民艺术家”的称号。
16. 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课外搜集与积累。
号称“千岛之国”是印度尼西亚。全国由17508个大小岛屿组成,其中6000多个有人居住,因此有“千岛之国”的美称。
故选C。
17. 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了课文知识的积累。
“完璧归赵”出自西汉司马迁的《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由“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3个小故事组成,故事发生在战国时期的赵国与秦国之间。
“完璧归赵”的故事:赵国有一块无价之宝,叫何氏璧。秦王听说后想得到它,就派使者说想用城池换璧。赵王不敢直接拒绝,以免惹起战端。正当他为难的时候,蔺相如主动请缨。到了秦国,秦王只对璧感兴趣,对让出城池一事只字不提。在一次会面时想以武力夺璧,蔺相如抓着何氏璧准备撞墙。威胁道:要么用出土地城池换璧,要么他就撞墙壁碎人亡,秦王什么都得不到还会因背信弃义而遭人唾骂!秦王理屈词穷,他虽爱美玉但并不昏庸,不愿用土地交换,就只得完璧归赵。后来,大家就用“完璧归赵”来形容将别人的东西完整的归还给别人的意思。
“完璧归赵”:本指蔺相如将完美无瑕的和氏璧,完好地从秦国带回赵国,后比喻把物品完好地归还给物品的主人。
18.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文学常识。
A.错误。“智取生辰纲”不是《西游记》中的故事情节,而是出自《水浒传》。"智取生辰纲"是古典小说《水浒传》中的故事情节。杨志奉命押运生辰纲途经黄泥冈,被吴用、晁盖等人用计劫走。杨志因为无法交差,被迫流落江湖,后来在二龙山落草。吴用等人也因为官府追查,去梁山落草。
B.正确。《水浒传》是第一部以描写古代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全书围绕“官逼民反”这一线索展开情节,表现了一群不堪暴政欺压的“好汉”揭竿而起,聚义水泊梁山,直至接受招安致使起义失败的全过程。 该书在塑造人物形象方面积累了丰富的艺术经验。作品能紧紧扣住人物的不同出身经历,通过人物自己的语言和行动去表现其性格,如吴用的神机妙算,鲁智深的忠勇仗义,武松的神威神勇,林冲、花荣的骁勇善战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C.正确。《归园田居》是晋宋时期文学家陶渊明的组诗作品,共五首(一本作六首)。第一首诗从对官场生活的强烈厌倦,写到田园风光的美好动人,农村生活的舒心愉快,流露了一种如释重负的心情,表达了对自然和自由的热爱。第二首诗着意写出乡居生活的宁静,以朴实无华的语言不加雕饰地描绘出一个宁静纯美的天地,表现了乡村的幽静和作者心境的恬淡。第三首诗细腻生动地描写了作者对农田劳动生活的体验,风格清淡而又不失典雅,洋溢着诗人心情的愉快和对归隐的自豪。第四首写作者亲自参加劳动和对劳动的热爱,表明他不但没有因早出晚归地辛苦劳动而减少对劳动的兴趣,反而加深了他对劳动的感情,坚定了他终生归耕的决心。第五首诗讲述了作者耕种归来的活动,表达其欣然自得之情,内蕴醇厚,情感真挚。第六首诗讲述了诗人一天的劳动生活,最后揭示其劳动的体验、田居的用心。末首诸家以为非陶诗,而苏轼以为陶作,并评曰:“渊明诗初看若散缓,熟看有奇句。”
D.正确。《格列佛游记》是英国作家斯威夫特的代表作,讲述的是英国外科医生格列佛的四次出海航行冒险的经历。
A选项中的“智取生辰纲”不是《西游记》中的故事情节,而是出自《水浒传》。
19. 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学常识掌握情况。
文学常识主要是考查考生对课文所涉及到的重要作家作品以及作品内容、作品人物的识记情况和相关文体知识、文化常识的了解情况。
A.正确。
B.正确。
C.正确。
D.有误,我国传统的二十四节气是纯阳历,而丝毫不是按阴历制定的。24个节气,每月2个。其中,每月第一个节气为“节气”,即:立春、惊蛰、清明、立夏、芒种、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和小寒等12个节气;每月的第二个节气为“中气”,即:雨水、春分、谷雨、小满、夏至、大暑、处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和大寒等12个节气。“节气” 和“中气”交替出现,各历时15天,现在人们已经把“节气”和“中气”统称为“节气”。 为了便于记忆,人们编出了二十四节气歌诀。二十四节气歌是: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春节”不属于二十四节气。故叙述有误。
20.①.古希腊②.雅典③.中国中央电视台④.不明飞行物⑤.十⑥.《本草纲目》⑦.《徐霞客游记》⑧.《史记》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课外搜集与积累。
(1)奥林匹克运动会起源于古希腊,因举办地点在奥林匹克而得名。第一届奥运会在希腊雅典举办。第1届古代奥运会于公元前776年举行,到公元394年共举行了293届。运动会每隔1417天即4年举行一届。
(2)CCTV的中文含义是中国中央电视台;UFO一般指不明飞行物。指不明来历、不明性质,漂浮及飞行在天空的物体。
(3)013年6月11日 神舟十号搭载三名航天员发射升空。
(4)李时珍用了27年的时间编写《本草纲目》,徐霞客用了30年写成《徐霞客游记》,司马迁用了约13年的时间写成《史记》。
《本草纲目》,全书首列总目、凡例、附图。卷一卷二为序例,主要介绍历代诸家本草及中药基本理论等内容。首先列举《神农本草经》《名医别录》《雷公炮炙论》《唐本草》等四十一种本草著作,并加简要评介,基本反映出明代以前本草学发展概况;另又附列引用医书二百七十七种,经史百家书籍四百四十种,共计七百十七种。
《徐霞客游记》是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创作的一部散文游记,明末徐弘祖经34年旅行,写有天台山、雁荡山、黄山、庐山等名山游记17篇和《浙游日记》《江右游日记》《楚游日记》《粤西游日记》《黔游日记》《滇游日记》等著作,除佚散者外,遗有60余万字游记资料。死后由他人整理成《徐霞客游记》。世传本有10卷、12卷、20卷等数种。
《史记》,二十四史之一,最初称为《太史公书》或《太史公记》《太史记》,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作品中撰写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司马迁开始了该书创作,前后经历了13年,才得以完成。
21.①.《三字经》②.《百家姓》③.苏轼④.苏辙⑤.李白⑥.杜甫
【解析】
【详解】此题是对文学常识的考查,注意平时的积累,三苏指的是苏洵、苏轼、苏辙父子三人。苏洵是北宋著名的散文家,而他的两个儿子苏轼和苏辙也都是文采出众的人,兄弟二人同时考中进士,分别在文学和官场上都有出色的作为,唐宋八大家中他们占据了三席。大“李杜”是指李白杜甫,小“李杜”是指李商隐杜牧。
故答案为:《三字经》;《百家姓》;苏轼;苏辙;李白;杜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