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小升初语文核心知识点突破练习考点29 古诗歌阅读(有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年小升初语文核心知识点突破练习考点29 古诗歌阅读(有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79.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5-10 20:59: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4年小升初语文核心知识点突破
考点29古诗歌阅读
小学阶段,古诗歌多以唐、宋两个朝代的为主,在复习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读准字音。
在古诗歌中,有些字虽是常用字,但读音与现今汉字的发音完全不同。所以,在学习时,首先要注意读准字音。如唐代诗人王维写的《鹿柴》一诗中的“柴”要读“zhài”,而不读“chái”。
2.推敲字义、词义,理解句义。
古诗歌由于受固定格式和字数的限制,一般用字、用词非常严密、准确。推敲字义、词义时要注意字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的意义以及古今词语意义的联系和变化。如古诗《山行》中“停车坐爱枫林晚”的“坐”不能理解为“坐下”的意思,而是“因为”的意思。在准确理解字义、词义的基础上,再整体把握句子的意思。
3.了解背景。
熟悉作者与他生活的时代背景,对理解古诗歌非常重要。作者的爱好、思想、写作特点、遭遇以及作者所处时代的社会现实、文学发展状况、民间风俗习惯等都有助于我们理解古诗歌。因此,要注意这方面知识的搜集和积累。
4.把握意境。
在弄清字义、词义、句义、作者及其时代背景后,还要学会更进一步,把握整首诗歌的内容和意境。
5.掌握诗歌中常用的艺术表现手法。
诗歌中常用的艺术表现手法有修辞(对偶、夸张、比喻、拟人等)、烘托、渲染、象征、动静结合、虚实相生、托物言志、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等。
6.体会感情。
准确体会古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是学习古诗歌的最终目的,它有利于我们学习用精练、生动的语句和新颖、巧妙的技巧来抒情表意。
典型例题1对下面诗中的字词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
题李凝幽居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A.“题李凝幽居”中“题”字的意思是“写”,“幽居”的意思是僻静的居处。
B.“僧敲”一句中的“敲”,传说也曾写作“推”,“推敲”一词即来源于此。
C.“闲居少邻并”一句中的“少邻并”的意思是说李凝自小就有邻居紧挨着做伴。
D.“幽期不负言”一句中的“幽期”指归隐的约定,“不负言”表示不违背诺言。
这首诗抒写了作者走访友人李凝未遇这样一件寻常小事。本题重点考查对诗中字词的理解,解题时,要注意将字词放入具体的语境中去分析。选项A,分析诗题,首先须把握全诗,抓住主旨:诗歌以“幽”字为眼,写友人居住之地的清幽,以此来表达诗人对隐居的向往之情。由此可知,“题”当为动词“写”的意思,“幽居”当为“僻静的居处”。选项B考查对古诗写作背景的了解。“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一个“还”字说明了作者对诺言的重视,所以D选项也是对的。C选项错误,主要是因为未读准诗中的多音字,“少”在诗中读“shǎo”,不读“shào”,“少邻并”即少有邻居挨着居住。
【答案】C
典型例题2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唐]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这首诗的首联写出了诗人怎样的遭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虽含忧伤,但更见豁达。请结合画线诗句,做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此题主要从诗内容、思想感情方面来考查。这是一首七言律诗。律诗共八行,其中一、二句为首联,三、四句为颔联,五、六句为颈联,七、八句为尾联。做此题时要联系作品的写作背景。当时作者贬谪异地,长期不受重用,从“二十三年”可以看出其被贬时间之久。其次要联系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首联、颔联基调是悲凉、凄苦的,但颈联则是对未来充满希望的,作者的思想境界也更高一层。
【答案】1.诗人远离京城,身处荒僻之地,长期不受重用。2.示例:画线诗句中“沉舟”“病树”是诗人自喻,饱含惆怅、忧伤之情;但诗人对未来并不失望,他坚信“沉舟侧畔”必然有“千帆”竞渡,“病树前头”终究会“万木”争春,表现出诗人豁达、豪迈的胸襟。
典型例题3阅读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完成习题。
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1.“天净沙”是___________,“秋思”是___________。
2.这首小令共写了几种景物?有哪几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首小令的主旨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题将文学常识与诗歌意象的把握、主旨的理解综合起来考查。第1题根据元曲的相关知识可知,“天净沙”是曲牌名,“秋思”是题目。后面两题需要细读文本,这首小令主要是由“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十种景物连缀而成,而“断肠人在天涯”一句则道出了思乡的主旨。
【答案】1.曲牌名 题目 2.十种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
3.断肠人在天涯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练习。
枫桥夜泊
[唐]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1.诗中第一、二句写的是诗人___________的景色,第三、四句写的是诗人___________的声音。
2.诗中第一、二句描绘的夜半时分的景象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以看出全诗是围绕“___________”字展开的,抒发了诗人___________之情。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3.解释下列字词。
浥:___________ 君:___________ 更尽:___________ 故人:___________
4.这是一首送别诗,前两句写送别的地点是___________,时间是___________;后两句实际上是借酒消愁,表达了诗人___________之情。
5.“西出阳关无故人”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一首送别诗,最后两句和此句表达的情感恰好相反,这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明日歌》,回答问题。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
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
世人苦被明日累,春去秋来老将至。
朝看水东流,暮看日西坠。
百年明日能几何?请君听我明日歌。
6.联系上下文写出“蹉跎”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写出你对“百年明日能几何”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写出你从《明日歌》中体会到的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词,借助注释,完成练习。
西江月①·夜行黄沙②道中
明月别枝惊鹊③,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④边,路转溪桥忽见⑤。
【注释】①西江月:词牌名。②黄沙:黄沙岭,在江西上饶的西面。③别枝惊鹊:惊动喜鹊飞离树枝。④社林:土地庙附近的树林。⑤见:通“现”,出现,显现。
9.这是一首描写田园风光的词,时间是________(季节)的夜晚,我是从“_______”一句看出季节特征的。词的上片主要写山村特有的响声,分别是:鹊惊、_______、_______。
10.用自己的话写出“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名校真题在线
读龚自珍的《己亥杂诗》,完成练习。
己亥杂诗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11.解释下列词语。
九州:___________ 抖擞:___________
12.诗中“风雷”和“万马齐喑”这两处运用了比喻的手法,“风雷”是比喻______________________,“万马齐喑”是比喻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这首诗中至今传诵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题临安邸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14.解释下面的字。
休: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直: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诗中哪两句诗对统治者苟且偷生、不收复失地进行了批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前两句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品读古诗,完成练习。
观书有感
[宋]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17.“源头活水”在诗中比喻( )
A.新鲜的水。 B.清澈的水。 C.思维敏捷。 D.丰富、新鲜的知识。
18.下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鉴:镜子。 B.渠:渠水。 C.如许:如此。 D.为:因为。
19.下面对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全诗通篇运用比喻,寓理于景。
B.全诗生动形象,富于哲理,是以理成诗的佳作。
C.诗中的景物优美、生动,表达了诗人对景物的喜爱之情。
D.诗人表达了自己的体会:只有努力学习,博览群书,不断补充新知识,才有可能使自己的心胸像“方塘”那样容得下“天光”与“云影”,博大精深。
20.诗人把“半亩方塘”比作一本书,书打开了,好像一面镜子。“天光云影”比喻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泊船瓜洲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21.诗中的“绿”字可换成“____”和“____”等字,但用“绿”字显然更加传神。“绿”让我们想到了“______” “______”等描写春天的词语。
22.请具体写出“春风又绿江南岸”的景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___________的感情,表达这种情感的诗句我还积累了一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回答下面的问题。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24.根据你所掌握的历史知识,你知道“了却君王天下事”中的“天下事”是指什么事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体会“沙场秋点兵”中“秋”字的表达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可怜白发生!”一句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情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品读下面的古诗,完成练习。
次北固山下
[唐]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27.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先写“客路”,后写“行舟”,写出了人在他乡、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
B.诵读颔联时应该使用上扬的语调,体现诗句平野开阔、大江直流的宏大气势。
C.颈联妙在诗人无意说理,却通过拟人手法,在描写景物和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自然的理趣。
D.尾联紧承颈联,抒发了诗人即将回到家乡的喜悦、激动的心情。
28.本诗表达了漂泊在外的游子对家乡亲人深深的思念之情。你认为诗中的哪一句最能突出地表达这种思想感情?为什么?
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一诗,完成练习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29.下面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全诗由言志和记梦两部分组成,两者之间是因果关系。
B.诗中“尚”字表现了诗人强烈而至死不渝的爱国之情、报国之志。
C.诗的后两句都是写梦境,与前两句写实相映衬。
D.全诗气势豪壮,感情真挚,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30.请你对“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进行简要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①.看到②.听到
2.①.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②.愁③.思乡忧国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古诗内容的整体把握。
这首诗的意思是:月亮已落下乌鸦啼叫寒气满天,面对江边枫树与船上渔火,我忧愁难眠。姑苏城外那寒山古寺,半夜里敲响的钟声传到了我乘坐的客船。
结合古诗所描绘的意象,可知诗中第一、二句是写诗人看到之景,第三、四句是写诗人听到之音。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古诗的理解。
解答本题时,要把握全诗的感情基调。这首七绝以一“愁”字统起。前二句意象密集:落月、啼乌、满天霜、江枫、渔火、不眠人,造成一种意韵浓郁的审美情境。后两句意象疏宕:城、寺、船、钟声,是一种空灵旷远的意境。江畔秋夜渔火点点,羁旅客子卧闻静夜钟声。所有景物的挑选都独具慧眼:一静一动、一明一暗、江边岸上,景物的搭配与人物的心情达到了高度的默契与交融,共同形成了这个成为后世典范的艺术境界。
从“月落”“鸟啼”“霜满天”“江枫”“渔火”中可感知全诗笼罩着一种淡淡的忧伤,再结合诗人此时孤身一人、远离家乡的情况,可知诗人深深的愁思。
3.①.沾湿、湿润。②.指元二。③.再饮完。④.老朋友,旧友。
4.①.渭城②.春天的早晨③.对友人的依依不舍
5.①.向西走出了阳关,就再也不会碰到老朋友了②.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解析】
【3题详解】
本题考查词语解释。
全诗的意思:清晨的微雨湿润了渭城地面的灰尘,空气清新,旅舍更加青翠。真诚地奉劝我的朋友再饮完这杯美酒,向西出了阳关就难以遇到老朋友了。
浥:湿润、沾湿。
君:指元二。
更尽:再饮完。
故人:老朋友。
【4题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对古诗内容的把握。
细读古诗可知,古诗第一、二句中的“渭城”“朝雨”“柳色新”提示了送别的地,点和时间。后两句转为抒情,从“更尽”“无故人”可以看出作者对元二的依依不舍之情。
【5题详解】
本题考查是对古诗的翻译和积累。
翻译时可逐字逐词翻译,再将句子理顺。向西出了阳关就难以遇到老朋友了。
本诗表现的是诗人与友人分别时的依依不舍。依照题意,填写我们熟悉的能表现在送别友人时不伤感,对友人进行劝勉的诗句“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6.光阴白白地过去,指一事无成。
7.示例:百年之中又能有多少个明日呢?我们应该珍惜现在的每一天。
8.示例:世界上的许多东西都能尽力争取和失而复得,只有时间难以挽留。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时间永不回头,不要今天的事拖明天,明天的事拖后天,要“今日事,今日毕”。
【解析】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古诗中重点词语的理解。
“蹉跎”一词古今通用,结合具体诗境和平日词汇积累,可知其是“光阴白白地过去”的意思。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句子的理解。
解答本题,不仅要将句子翻译出来,还需要结合自己的见解,表达出珍惜时间之情。
【8题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对诗歌主旨的把握能力。
全诗的意思是:一个明天接着又是一个明天,明天是何等的多啊!可是人的一生如果在等待中度过,那么,他将虚度光阴,一事无成。世上的人们总是被明天所累,殊不知春去秋来,一个明天一个明天地过去,老年也就到了。早晨看河水东流而去,傍晚看夕阳西下,时光也像流水、夕阳一样一去不复返啊。百年之中又能有多少个明天呢?请大家听一听我的《明日歌》吧。
9.①.夏天②.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③.蝉鸣④.蛙声
10.示例:天边的明月升上了树梢,惊飞了栖息在枝头的喜鹊,清凉的晚风吹来了远处的蝉叫声。在稻花的香气里,人们谈论着丰收的年景,耳边传来一阵阵青蛙的叫声。
【解析】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词的内容的理解。需要认真的阅读古诗词。
根据阅读古诗词,从“稻花香”“蛙声”可知是夏天。
本诗的译文:天边的明月升上了树梢,惊飞了栖息在枝头的喜鹊。清凉的晚风仿佛吹来了远处的蝉叫声。在稻谷的香气里,人们谈论着丰收的年景,耳边传来一阵阵青蛙的叫声,好像在说着丰收年。天空中轻云漂浮,闪烁的星星时隐时现,山前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诗人急急从小桥过溪想要躲雨,往日,土地庙附近树林旁的茅屋小店哪里去了?拐了弯,茅店忽然出现在他的眼前。
根据句中“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可知是秋天丰收的季节特征。
从诗中描写的景物,可知鹊惊、蝉鸣、蛙声这些是山村特有的响声。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对句子的翻译。需要认真的品读句子写出合理的解释,书写合理即可。
例如:皎洁的月光从树枝间掠过,惊飞了枝头喜鹊,清凉的晚风吹来仿佛听见了远处的蝉叫声。在稻花的香气里,耳边传来一阵阵青蛙的叫声,好像在讨论,说今年是一个丰收的好年景。
11.①.中国。②.振作精神。
12.①.疾风迅雷般的社会变革②.社会政局毫无生气
13.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解析】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词语解释。
“九州”是中国的别称之一。古时将全中国划分为九个区域,即所谓的“九州”。
“抖擞”的意思很多,这里引申为振作,形容精神振奋、饱满。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鉴赏古诗的表达技巧,体会古诗的思想内容。
第一、二句诗的意思是只有风雷激荡般的巨大社会变革才能使中国大地焕发出勃勃生气,然而社会政局毫无生气终究是一种悲哀。通过暗喻的手法,诗人的无奈和悲愤表露无遗。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古诗名句的积累。
这首诗中至今传诵的名句是: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14.①.停止。②.简直。
15.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16.表达了诗人对当时统治者苟且偷生,整日沉湎于歌舞升平、醉生梦死的生活的不满与谴责。
【解析】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是对古诗词中字的理解。需要结合诗句做出合理的解释。
根据阅读诗句“西湖歌舞几时休?”西湖上的歌舞几时才能停止?故而可知“休”在诗中应是“停止”的意思。
“直把杭州作汴州。”简直是把杭州当成了那汴州。故而可知“直”在本诗中的意思是“简直”的意思。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评价诗人的观点。需要结合诗人写作背景。
根据本诗的译文:青山无尽楼阁连绵望不见头,西湖上的歌舞几时才能停休?暖洋洋的香风吹得贵人如醉,简直是把杭州当成了那汴州。
可知诗中写出当年虚假的繁荣太平景象。作者触景伤情,不禁长叹“西湖歌舞几时休?”西子湖畔这些消磨人们抗金斗志的淫靡歌舞,什么时候才能罢休 后两句“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是诗人进一步抒发自己的感慨。这首诗构思巧妙,措词精当:冷言冷语的讽刺,偏从热闹的场面写起,愤慨已极,却不作谩骂之语。更是对统治者苟且偷生、不收复失地进行了批判。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对思想感情的理解。
前两句诗表面上是在写景,实则揭露了统治者整日歌舞升平、醉生梦死的颓废状态。一个反问句充分表达了作者的义愤和不满之情。
17. D 18. B 19. C 20.书中的内容
【解析】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结合诗的主旨理解字词的深层含义。
本诗是一首哲理诗。人们在读书后,时常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诗人就是以象征的手法,将这种内心感觉化作可以感触的具体形象加以描绘,让读者自己去领略其中的奥妙。所谓“源头活水”,指从书中不断汲取新的知识。故选:D。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字词解释。
B.有误。“渠”为代词“它”,不是“渠水”的意思,联系首句可知,“渠”代指“方塘”。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对全诗的理解。
本诗是一首说理诗。从字面上看好像是一首写景之作,实际上说的是读书对于一个人的重要性。C选项只流于表面解读,所以错误。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古诗内容的理解。
“天光云影共徘徊”指天光和云影一齐映入水塘,不停地晃动。全诗以写景喻读书,由此可得,“天光云影”比喻书中的内容。
21.①.过②.满③.春意盎然④.生机勃勃
22.示例:小草悄悄地钻出土层,它们嫩生生、绿油油的。嫩嫩的小叶儿,像一个个刚刚睡醒的胖娃娃。树木也在不声不响地抽出新的枝条。放眼望去,两岸尽是一片新绿。是从什么时候绿起来的呢?是刚刚暖暖的春风吹过的时候吗?
23.①.思念故乡②.示例: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解析】
【21题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炼字。
通过和其他字的对比突出所用字的精练。“绿”字是“吹绿”的意思,是使动用法,传说王安石为用好这个字改动了十多次,从“到”“过”“入”“满”等十多个动词中最后选定了“绿”字。因为其他字只表达春风的到来之意,不能表现出春天到来后千里江岸一片新绿的景象变化。用“绿”字,既有春天的色彩感觉,让人满目绿色,对春天的气息感受无遗;又富有动感,好像是春风将绿色带到江南,风一吹过,江南便开始变绿。
【22题详解】
本题对古诗的内容的理解。
解答时要抓住关键词,再在关键词的引导下加入自己的想象,运用优美的词汇表现春天到了,绿满江岸的景象。
示例:江南两岸,种着一排排的柳树,春风拂过柳叶,生出了嫩绿的树叶,使春天又增加了一部分生机,还有动物们也苏醒了。
【23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诗歌思想感情的把握以及平时对诗歌名句的积累。
诗人“泊船瓜洲”,望着那一江之隔的京口,不觉想起隐没在数座山峦之后的钟山,“明月何时照我还”,“我”何时才能回到那里去呢?思家、念家之情溢于言表。
示例: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24.指打败金人,收复中原,统一祖国河山的事。
25.“秋”字既渲染了战场的悲凉气氛,又暗示了作者的不得志与前途暗淡,从而为全词奠定了一种悲怆的基调。
26.抒发了词人壮志难酬的情怀。
【解析】
【24题详解】
本题考查课外知识积累。
结合作者生平、作品的写作背景来分析词的内容。辛弃疾身处南宋内忧外患、支离破碎之时,作为著名的爱国词人,收复失地、统一全国是他毕生的梦想。
【25题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对字的理解及其表达作用。
“秋”字既是写实,又是渲染意境。首先,“秋点兵”是那时军营里的事实,给人一种真实的感觉;其次,它在渲染战场的悲凉气氛时,又暗示了作者的不得志与前途暗淡。
【26题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对词的思想感情的把握。
这首词托名为安慰朋友,实则是抒发词人自己对抗金的战斗生活的念念不忘之情,以及坚决收复中原和建功立业的壮志,还有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与前面的潇洒相比,末尾“可怜”一句,感情一落千丈,词人的功名只能在醉梦中实现,理想和现实形成极大的反差,有力地突出了词人的悲愤之情。
27. D 28.①.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②.示例:诗句意思是写好的书信如何才能传到家乡?只有让飞雁把书信带到洛阳。该诗句充分地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解析】
【27题详解】
本题综合考查对古诗内容的理解。
此诗以准确精练的语言描写了冬末春初时节作者在北固山下停泊时所见到的青山绿水、潮平岸阔的壮丽之景,抒发的是作者深深的思乡之情。所以D选项中,“回到家乡的喜悦、激动的心情”错误。
【28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重点句的把握和理解。
说理由时,注意要先把句子翻译出来,再说理由。
示例:古人常借“雁”“书”来寄寓思念之情,“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无疑最能体现诗人深深的思乡之情。
29. C 30.示例:夜将尽了,诗人躺在床上听着那风雨声,不觉迷迷糊糊地梦见他自己骑上披着铁甲的战马,跨过冰封的河流,出征北方疆场。这两句诗将风雨实景与出征梦境结合起来,虚实相生,对比强烈,写出了现实的悲凉、梦境的雄壮,表现了诗人的爱国壮志,也寓示了诗人壮志难酬的悲怆之情。
【解析】
【29题详解】
本题综合考查对古诗内容的理解。
C项中,“诗的后两句都是写梦境”错误,只有“铁马冰河入梦来”是写梦境。
【30题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在理解全诗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感受对诗句进行赏析。
诗人“僵卧孤村”、年老体衰,在这个风雨大作的夜里,他怀着一腔报国热情,在梦中实现了自己金戈铁马驰骋中原的愿望。答题时要结合诗句内容及诗人要表达的情感进行赏析。
示例:夜深卧听风吹雨打声,披着铁甲的战马驰过冰河的情景又进入我的梦境,”采用虚实结合的手法,描写出作者渴望保家卫国的心理,全诗引出“铁马冰河”的梦境之后便戛然而止,给人留下更多联想、想象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