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单元整体教学】4.7美丽的化学变化 单元整体分析+课时课件+课时教案+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大单元整体教学】4.7美丽的化学变化 单元整体分析+课时课件+课时教案+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86.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4-05-27 10:51:42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4.7《美丽的化学变化》教学设计
一、素养目标
1.科学观念:
(1)紫甘蓝与白醋的反应是化学变化。
(2)化学变化有其美丽的一面。要利用好化学变化让生活更美好。
2.科学思维:
用举例、分析、概括的方法感受化学变化使我们生活变得美好和方便。
3.探究实践:
能够对比观察紫甘蓝叶片分别与白醋、水的反应过程并进行描述。
4.态度责任:
认识到物质的化学变化与我们生活的密切关系。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观察并描述紫甘蓝液体和白醋、小苏打和肥皂水的反应。
难点:能举例说明化学变化和人类生活、环境的关系。
三、评价任务
评价任务 评价标准 表现程度 自评 互评 师评
☆☆☆ ☆☆ ☆
感受化学变化的美丽 能对比观察紫甘蓝叶片分别与白醋、水的反应过程并进行描述 能 基本能 不能
化学变化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 能认识化学变化能美化、方便我们的生活 能 基本能 不能
关注我们的环境 能认识到化学变化可能带来的不美好,并学会避免 能 基本能 不能
学习收获
四、教学过程
学习活动 设计意图 效果评价
(一)情境导入 1.观察物质化学变化,你有什么感受? 学生观看视频,交流:物质变化非常美丽。 2. 化学变化除了产生的新物质外,化学变化本身也可以很美丽。我们观察过哪些美丽的化学变化 预设:烟花燃放、淀粉遇到碘酒变蓝、木炭燃烧等。 通过视频让学生感受到化学变化本身的美丽,唤醒对生活的回忆。 关注学生是否留心生活中的美丽化学变化现象。
(二)探究活动 评价活动一:感受化学变化的美丽 紫甘蓝又称红甘蓝、赤甘蓝,俗称紫包菜,十字花科、芸苔属甘蓝种中的一个变种。是结球甘蓝中的一个类型,由于它的外叶和叶球都呈紫红色。紫甘蓝也叫紫圆白菜,叶片紫红,叶面有蜡粉,叶球近圆形。营养丰富,尤其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U和较多的维生素E和B族。 师:剪下两块紫甘蓝叶片,把它们分别浸泡在白醋和水中,观察并记录紫甘蓝颜色的变化。 1. 实验器材 镊子、玻璃片、水、白醋、紫甘蓝、培养皿等 2.实验步骤 ①分别剪下两块同样大小的紫甘蓝叶片。 ②把两片紫甘蓝叶片分别浸泡在白醋和水中,为了让紫甘蓝能够完全浸没,可以在紫甘蓝表面压一块玻璃。 ③描述并展示观察到的现象。 ④讨论紫甘蓝和白醋的反应是不是化学变化。 播放实验视频 3.实验现象 紫甘蓝与水混合后,没有发生明显的颜色变化。紫甘蓝与白醋混合后,颜色逐渐从蓝紫色变成大红色。 4.讨论 (1)紫甘蓝与白醋的反应是化学变化吗? 明确:紫甘蓝与白醋混合后,颜色逐渐从蓝紫色变成大红色,产生了新的物质,是化学变化。 (2)紫甘蓝为什么会变色? 学生观看视频交流:紫甘蓝中含有花青素。 活动评价二:化学变化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 通过化学变化我们可以创造各种漂亮的色彩,美化我们的生活;可以生产药物,帮助我们恢复健康;可以制造矿泉水瓶,方便我们把饮用水带到很多地方。 你能想到其他化学变化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的例子吗 预设: (1)古时候还没有洗衣粉,那时候人们用棒子打的衣服,是靠棒子打衣服时的力量,用水把污垢带出来。也有用皂角的,但因为皂角的产量小,所以就成为富贵人家的奢侈品,而且也多是用来洗手。20世纪 40年代以后,随着化学工业的发展,洗衣粉被广泛应用在生活中,洗衣粉有可溶、乳化、浸透、洁净、杀菌、柔化、起泡、防止衣物静电等功能表现出良好的去污效果,现在,洗衣粉几乎是每一个家庭必需的洗涤用品了,洗衣粉给了我们一个干净的生活。 (2)大蒜能抑菌杀菌,防衰老 (3)化妆品护肤防晒、保湿、防衰老 活动评价三:关注我们的环境 科学是一把双刃剑。化学变化在给人们带来方便、美好的同时,也带来一些不利的影响。你能举例说明吗?引导学生阅读教材。 明确: (1)塑料矿泉水瓶透明、轻便,而且不容易发生化学变化,是很好的材料。但如果它们被丢弃到环境中,会在环境中存在几百年,造成环境污染。 追问:对于矿泉水瓶和其他塑料废物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我们该怎么做? 明确:垃圾分类,回收利用。 (2)我们对石油、煤、天然气等化石能源的广泛使用会产生大量二氧化碳气体,造成气候变化和海水酸化。酸化的海水会溶解贝类生物的外壳,造成贝类的死亡,破坏海洋中的生态平衡。 追问:如何解决二氧化碳对环境的污染问题? 明确: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科学家正在利用化学变化,开发新的清洁能源,比如供电更持久的充电电池、更高效的太阳能电池等,为我们创建一个绿色的未来。 活动一:引导学生通过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的观察认识化学变化的动态过程,进一步认识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并感受变化的神奇。 活动二:引导学生认识化学变化能美化、方便我们的生活 活动三:引导学生认识到化学变化也可能产生“不美好”,人类要努力化解与避免 活动一:能够对比观察紫甘蓝叶片分别与白醋、水的反应过程并进行描述。 活动二:关注学生例举正误,及时纠正。 活动三:知道化学变化会带来不利影响,知道如何去保护环境不受化学变化污染。
(三)研讨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你对物质的变化有哪些新的认识和体会 明确:在我们生活里,物质无处不在,物质变化无处不有,物质变化可以根据有无产生新物质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化学变化经常伴随着发光、发热,改变颜色,产生气体,产生气泡等现象,但判断化学变化的依据还是要根据该变化有无产生新物质的本质来判断。我们生活的家园中,煤、石油、化石燃料的产生与利用都与化学变化有关,我们呼吸的氧气产生也来自化学变化。化学变化让我们生活更便利、更美好。 总结提升单元知识 关注学生对物质变化的认识和体会
(四)知识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谈收获、启示,实现科学育人。 鼓励学生多谈收获,及时给予表扬。
五、成果集成
知道紫甘蓝与白醋的反应是化学变化。化学变化有其美丽的一面,要利用好化学变化让生活更美好。
六、作业设计
【知识技能类作业】
1.填空题
(1)将鸡蛋壳放入白醋中看到的现象是,鸡蛋壳表面有大量__________产生,蒋紫甘蓝叶片浸泡在白醋中则会观察到叶片逐渐变成___________。
(2)科学家正在利用_______变化,开发新的清洁能源,创建一个绿色的未来。
(3)塑料矿泉水瓶透明、轻便,而且不容易发生_________变化,是很好的材料。
(4)化学变化除了产生的_________外,化学变化本身也可以很美丽。
2.判断题
(1)将紫甘蓝汁和白醋混合后会呈现红色,这属于化学变化。( )
(2)把紫甘蓝的叶片泡入水中,紫甘蓝的叶片把水染红了。( )
(3)酸化的海水会溶解贝类生物的外壳。( )
(4)化学变化会让生活更美好,也会带来环境污染。( )
(5)米饭在口腔里咀嚼变甜,说明产生了新的物质,发生了化学变化。( )
3.选择题
(1)判断化学变化最根本的依据为是否( )
A.产生沉淀 B.改变颜色 C.产生新物质
(2)塑料制品能方便我们的生活,但若处理不当会造成环境污染。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回收塑料制品
B.使用可降解塑料袋
C.多使用不可降解的一次性塑料盒
(3)下列变化都伴随着颜色改变,其中与另外三种变化有本质区别的是( )
A.虾被煮熟后变红 B.把红墨水加入水中 C.咬过后放置的苹果发黄
(4)化学变化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利用这种变化可以制造出很多方便人类生活的物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利用化学变化,人类制造出塑料袋,它轻便易携带,我们应该多多使用
B.化学变化的产物只要能方便我们的生活,就该大力推广
C.科学家正在利用化学变化,开发新的清洁能源,为我们创造一个绿色未来
【综合实践类作业】
生命体中的变化都是化学变化吗?寻找科学依据,同学间交流。
参考答案
1.气泡 红色 (2)化学 (3)化学 (4)新物质
2.(1)√ (2) (3)√ (4)√ (5)√
3.(1)C (2)C (3)B (4)A
七、板书设计
美丽的化学变化 紫甘蓝+白醋→颜色逐渐变红 (化学变化) 化学变化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 关注我们的环境
八、教学反思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在已有认识的基础上对物质变化有了许多新的认识,理解了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产生新的物质。 同时,他们对物质变化也有了更深入、清晰的认识,逐步认识到物质变化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关系,理解科学与生活的关系。 本课是单元总结课,是对学生单元学习的梳理与提升。学生在本课学习中,将从“感受化学变化的美丽”“化学变化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及“关注我们的环境”三方面,从“美丽”视角来进亠步梳理化学变化与我们亲密无间的关系。“感受化学变化的美丽”主要引导学生通过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的观察认识化学变化的动态过程,进一步认识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并感受变化的神奇“化学变化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引导学生认识化学变化能美化、方便我们的生活。“关注我们的环境”则引导学生认识到化学变化也可能产生“不美好”,人类要努力化解与避免。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4单元《物质的变化》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教材版本 教科版(2017) 单元(或主题)名称 物质的变化
主题概述 本单元将引导学生用变化的视角观察生活、了解社会、关注科学,在观察实验的基础上善于从文字、视频资料等途径获取与物质变化特别是化学变化有关的信息,体验变化的无处不在和探究物质变化的无穷乐趣。通过学习,拉近学生与物质变化的距离,化解他们对化学变化的恐惧感。在此基础上,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化学观”,认识到化学变化是可观察、可研究,甚至是“美丽”的。
课标要求 一、核心概念:物质的变化与化学反应 二、学习内容: 2.3.1知道有些物体发生变化,如纸燃烧、铁生锈等,构成物体的物质也发生改变。 三、学业要求: (1)能举例说明物质发生变化时有些产生了新物质,有些则没有。 (2)能寻找证据解释和判断物体发生变化时,其构成物质是否改变。 (3)能设计方案,探究身边物体的变化。 (4)认识到要基于证据得出结论,面对有说服力的证据时能调整自己的观点;乐于尝试运用多种思路和方法,完成探究和实践。
教材分析 本单元“物质的变化”共7课,从化学变化的概念、特征、现象、作用以及与人类的关系等角度,帮助学生形成对自然界的基本认知——世界是物质的、世界是变化的。第1课,《厨房里的物质与变化》用“叙事+实验”的方式呈现科学的观察视角。第2~4课,《产生气体的变化》《发现变化中的新物质》《变化中伴随的现象》用“变化”引导科学的思维和逻辑。第5~7课,《地球家园的化学变化》《生命体中的化学变化》《美丽的化学变化》突破以往知识结构模式,在学段范畴内实现跨领域认知,将认识视野延伸至人与自然的各个角落,为科学概念的进阶提供知识基础。
学情分析 在三年级“水”单元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初步感知到有些变化只会让物体的形态发生改变,但构成物体的物质没有改变。本单元将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认识构成物体的物质发生了变化。在许多人的印象中,化学是“高冷”的,等同于一串串“神秘”的符号和一件件“冰冷”的仪器,在小学生的眼里也是如此。他们会用“专业的实验室”“穿防护服的科学家”来阐述对化学的认识。同时,学生头脑里的物质变化特别是化学变化往往是剧烈而壮观的反应现象,他们对化学变化既好奇又恐惧。 本单元将学生对物质变化的认知引向深入,引导学生学会从宏观层面按照“是否有新物质产生”的标准对物质变化进行分类。此外,经过长期的科学探究活动,学生的探究能力有了很大提高,也掌握了一定的比较、分类、分析、推理等科学高阶思维。
单元目标 一、科学观念 (1)世界是物质的,物质的变化存在着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两种变化形式。 (2)化学变化与人类的生存、生活紧密相关。 二、科学思维 (1)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认识物质变化的本质特征。 (2)经历资料阅读、信息交流、推理论证等学习过程,体会物质无处不在、变化无处不有。 三、探究实践 (1)能对物质的变化进行比较与分类,判断该物质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 (2)能获取化学变化产生新物质特征,了解地球家园及生命体时刻发生化学变化。 (3)用举例、分析、概括的方法,感受到化学变化让我们的生活变得美好和方便。 (4)能采用科学小报、调查报告等方式,呈现关于物质变化的探究过程与结论。 四、态度责任 (1)对物质变化保持好奇心和探究热情。 (2)养成细心观察及时记录习惯,能够尊重实验事实,以事实为依据作出判断。 (3)愿意与人交流实验现象,分享观点。
单元结构化活动 (
物质的变化
物质在变化
物质变化与人们的生活
物理变化
(不产生新物质)
化学变化(产生新物质)
形状改变
状态改变
大小改变
伴随现象
控制化学变化
颜色改变
发光发热
产生气体
产生沉淀
铁生锈(原因

防治)
地球家园
生命体中
)
达成评价 围绕课时学习目标 1.关注课堂问题预设与学生课堂反馈表现。 2.作业设计与学生答题正确率的及时分析。 3.对《物质的变化》的测试性评价。 围绕单元和主题目标分层设置单元测试。
单元课时课型规划 课 时课型课时内容课时目标 (单元目标分配)课时学习任务(或问题)(一般1-2个)达成评价1观察课厨房里的物质与变化(1)能够对水、食盐、铁锅等厨房中的物质特征进行观察描述。 (2)用观察、比较、分析、概括的方法,寻找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证据,对物质的变化进行分类。厨房里有什么物质? 它们会发生什么变化?(1)知道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物质是变化的,物质的变化是不同的。 (2)知道物质总是在不断地变化。有些变化只改变了物质的大小、形态等,而有些变化产 生了新的物质,我们把产生新物质的变化叫作化学变化。1实验课产生气体的变化(1)能用实验的方法研究发现有些物质变化会伴随一些特殊现象。 (2)能利用感官进行仔细观察,对物质变化的现象进行准确描述。 (3)能以观察到的变化现象如有气体生成为依据,判断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会有哪些现象发生?(1)知道物质发生变化时,常常会伴随一些现象,例如产生气体。 (2)知道物质发生化学变化会产生新的物质。1实验发现变化中的新物质(1)能用科学的语言描述物质变化过程中产生的现象。 (2)能根据物质变化的现象判断该物质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 (3)能通过观察、实验、查阅资料和调查分析等方式获取物质发生化学变化产生的新物质的特征。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新物质是怎么产生的?(1)知道一些物质在变化的过程中,会既发生化学变化又发生物理变化。 (2)知道物质发生化学变化会产生新的物质。2讨论变化中伴随的现象(1)能够描述物质变化过程中所观察到的现象。 (2)能够根据物质变化的现象判断物质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会有哪些现象发生?(1)知道物质在变化的过程中往往会有许多现象发生。 (2)物质变化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可以根据是否产生新物质来判别它们。1实验地球家园的化学变化(1)通过查阅资料与分析推理寻找证据,尝试解释煤、石油、氧气的形成经历了复杂的化学变化过程。 (2)体验探究中证据、逻辑推理的重要性,能将自己的分析结果与已有的科学结论作比较。地球家园中有哪些主要的化学变化?知道地球的很多资源如岩石、矿物、煤、石油、氧气等都是化学变化的产物。1实验生命体中的化学变化(1)能通过观察、实验等方式获取事物的信息。 (2)能基于所学的知识运用分析、比较、推理、概括等方法得出科学探究的结论。我们的成长过程经历哪些变化?(1)知道食物能够为人体提供能量和营养。食物被人体消化吸收的过程是缓慢的,这个过程发生了化学变化。 (2)知道情绪的产生也与化学变化有关系。1实验美丽的化学变化(1)能够对比观察紫甘蓝叶片分别与白醋、水的反应过程并进行描述。 (2)用举例、分析、概括的方法,感受到化学变化使我们的生活变得美好和方便。我们观察过哪些美丽的化学变化?(1)知道紫甘蓝与白醋的反应是化学变化。 (2)知道化学变化有其美丽的一面。人类要利用好化学变化,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