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小学音乐 年级 六年级 学期 春季
课题 古风新韵《关山月》
教材分析
古琴曲《关山月》,汉代乐府歌曲,属于“鼓角横吹曲”,是当时守边将士经常在马上奏唱的。唐代时,大诗人李白为之填写新词,全诗表现了远离家乡的戍边战士与家中的妻室的相互思念之情,深刻反应了战争带给广大民众的痛苦。琴曲《关山月》为21世纪梅庵琴派著名代表曲目之一。此曲是由六个乐句组成的带有再现的单段体,每个乐句都有上下呼应的两个乐节,前三个乐句均落于徵音——泛音,后三个乐句均落于宫音——实音,前面的五个乐句可反复,最后以开始乐句的变化再现而结束。曲虽短小,但音韵刚健而质朴,气魄宏大,抒壮士之情怀,真挚感人,富有浓厚的北地音乐风味。
学情分析
首先,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古诗词理解和欣赏能力,老师通过一些方法和手段,抓住音乐表现要素,学生就能体会诗词韵律与音乐旋律之间的紧密联系。其次,六年级的学生通过前面几年的学习,已经认识一些传统民族乐器,如二胡、琵琶、古筝等,本节课老师要带领学生认识一种新的乐器,可以建立在学生能听辨乐器音色的基础上,让其有一个知识叠加,开启学生学习的兴趣。再次,六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一定基础的音乐学习素养,但是学习自主性不是很高,欣赏此类中华文化底蕴深厚的乐曲,需要老师巧妙地重整教学内容,设计学生触摸可得的音乐体验活动,让学生没有违和感,从而一步步拉近传统音乐和现代学生的距离。
基本理念
基于音乐课程标准,结合单元主题“古风新韵”视域,通过聆听、模仿、体验和探究,让学生在时间的跨越中,感受音乐中诗词所表现的意境,体会诗词韵律与音乐旋律之间的紧密联系。同时,在音乐学习中拓宽文化视野,提高人文素养,体现把“把经典嵌在学生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的教育方针。本课将围绕听音律、知乐器、识琴谱、抒情韵、寄新意等方式开启情境式有效聆听。让学生在音乐审美中感受古曲作品的音律特点,记忆乐器音色,感悟音乐与情感生活、音乐与姊妹艺术、音乐与相关文化的密切联系。
教学目标
1. 通过古曲《关山月》的赏析,体会诗词韵律与音乐旋律表现出的宁静悠远的传统“古风”,领略我国经典传统音乐文化的魅力; 2. 学生在模仿合乐动作、吟唱等过程中,进一步体验古琴独特的“天地之音”,感受古琴音乐之美; 3. 认识古琴,能听辨古琴的音色,并了解古代音律特点。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 欣赏古曲《关山月》,认识古琴,感知古琴音乐文化及古代音律特点。
教学难点: 感受与表现《关山月》,能用手中道具表现古曲,并尝试吟唱。
教学过程
一、初体验 入情境 教师:同学们好,欢迎来到音乐课堂,今天老师将带领你们穿越古今,听!这段音乐让我们联想到怎样的画面? 组织:聆听琵琶独奏《十面埋伏》选段 学生交流(琵琶演奏强弱对比明显,速度慢起渐快,似乎看到了古代战场硝烟四起、鼓角争鸣。) 二、听音律 酿情绪 教师:琵琶独奏《十面埋伏》让我们危机重重的战场,同学们,战争是人们最不愿意见到的场景,巍巍天山,苍茫云海,边关战士,思归家乡,无奈只能对月空悲叹…… 组织:视听以古曲为背景的动态水墨画,初感诗词中的悲壮、怒哀和惆怅。 教师:同学们,苍凉悠远的琴声,带我们看到了关山明月、沙场哀怨、戍客思归的边塞图。这琴声就是古曲《关山月》,它带领我们与古代边防战士有了一番心灵对话。 三、听音律 知乐器 (一)听辨乐器及音色 教师:请听辨,古曲是由哪件乐器演奏,音色有什么特点? 组织:聆听片段 学生交流(乐器:古琴 音色:古朴、浑厚、悠远) (二)观看视频 了解古琴 组织:在视频中了解古琴,分享你获得的信息。(琴棋书画中的琴就是古琴;古琴是最古老的弦乐,有三千多年历史···) 四、听音律 识琴谱 教师:同学们都说得太好了,千百年来的古琴文化以活态在传承,古琴曲《关山月》的琴谱流传,亦有其发展脉络,一起来看时间轴。 学习时间轴 汉代乐府歌曲——原谱见于清代《龙吟馆琴谱》——1768年刊印于《魏氏乐谱》中——1931年,收录于《梅庵琴谱》——后广为流传。 了解记谱法 梅庵琴谱呈现了两种记谱法,一是简谱,二是减字谱。 (三)初探琴谱学问 1. 律动感知 发现曲谱特点 组织:用上折扇跟着老师感受古曲音律,交流发现的特点。(简谱中只有12356五个音,没有4和7。) 介绍古代音律特点 教师:12356也叫宫商角徵羽,以这五音定调的称为正调,也叫五声调式。我们还发现了此曲是由六个乐句组成的带再现的单段体,每个乐句都有上下呼应的两个乐节,前三个乐句均落于徵音(5),后三个乐句均落于宫音(1),最后一句以开始乐句的变化再现而结束。 品古代音律之韵味 组织:模仿古琴演奏技巧绰(上滑音)和注(下滑音)的音效。 赏古琴艺术特有的记谱 组织:观看动态减字谱的呈现,知道减字谱就是将文字谱的指法、术语减取最具特点的部分组合而成,没有节奏和音高。 五、听音律 抒情韵 (一)欣赏表演 教师:古曲《关山月》曲虽短小,但音韵刚健质朴,气魄宏大。唐代大诗人李白为之填写新词,其五言律诗,抒壮士之情怀,真挚感人。 组织:欣赏教师吟唱表演,品诗词内容情感表达,体验古典音乐的音律与诗词韵律的和谐相融。 (二)模仿体验 组织:伸出食指,跟老师一起来读一读、唱一唱。 小提示:字头重重甩出,字尾气息绵长。遵循“依字行腔”的规律。 感受吟唱中提、沉、转、吟的变化 组织:首先做好吸气的准备,唱“明月”的时候声音要往下沉,犹如古琴音色——散音,有地的包容感(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接着声音往上扬(长风几万里),做好“门”字的甩音,犹如古琴音色——按音,似人吟唱(吹度玉门关)。 六、听音律 寄新意 教师:古典音律,意蕴悠长;绕梁三日,不绝于耳。几千年的文化演变,在现代音乐中,古琴又扮演怎样的角色呢? 组织:观看古琴与钢舌鼓演奏的流行音乐《孤勇者》 教师:同学们,很高兴能在今天这节课一起领略古风新韵的魅力,希望这是你们对中国音乐文化艺术探索的开始。课后,可以扫以上二维码,了解更多的古琴文化,也请收集关于古琴的动人故事,如高山流水遇知音,期待你的精彩分享。同学们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