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第20课百花齐放 推陈出新 授课时间 年 5 月 日
教学内容 1课时 主备教师 张巧玲 复备教师 授课班级 1、2、3、4班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对本文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并掌握: ( http: / / www.21cnjy.com )新中国文学艺术创作的主旋律;五六十年代文学事业的繁荣及改革开放以来文学创作的新成就;新中国影视艺术、绘画、书法和戏剧、音乐舞蹈等艺术的迅速发展;新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中国正在走向世界体育强国。(2)通过对新中国文学艺术成就的讲述,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熟悉的文艺作品,加深对新中国文学艺术创作主旋律的理解,培养学生正确认识和说明问题的能力;通过对我国文艺繁荣、体育运动水平迅速提高原因的分析,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在尝试历史发展变化的过程中,初步掌握尝 ( http: / / www.21cnjy.com )试学习的主要环节。2. 在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掌握主题探究学习的主要环节及注意事项。3.在分组探究的过程中,初步掌握合作学习的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本文学习,使学生认 ( http: / / www.21cnjy.com )识新中国成立以来,文学艺术创作在五六十年代和改革开放以来先后出现两个高峰,产生许多优秀作品。讴歌中共领导的人民革命斗争,颂扬社会主义革命建设风貌和改革开放分别是这两个时期文艺创作的主旋律。(2)中共的正确领导及其对体育事业的重视,广泛开展群众性的体育活动,是新中国体育事业蓬勃发展和运动水平不断提高的根本保证。(3)申奥成功是我国综合国力增强及国际地位提高的重要标志,每个中国人都为之骄傲,为之振奋。从而激励青少年学生积极进取,奋发向上。
重点 a.文学艺术创作先后出现两个高峰的表现及其所反映的时代背景。b.建国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体育事业迅速发展的表现及原因。
难点 a.对文学作品的评价。b.为什么说中国正在走向世界体育强国
教法 尝试教学与小组合作探究相结合 教 具 图片,小黑板等
教 学 过 程 教学内容设计 学 生 活 动 二 次 备 课
一、导入新课 导入新课 出示《千手观音》这是2004年第28届雅典残奥会闭幕式中中国六分钟表演的片段。观看舞蹈后给你怎样的感受呢 (美轮美奂的千手观音舞蹈惊艳四座,这是残疾人用生命的感悟创造的完美。优秀的艺术给人以精神的愉悦。)那么同学们知道除了舞蹈以外还有哪些文学艺术作品的表现形式 二、学习新课调查:课前让同学作了一项有关爷爷奶奶、爸爸妈妈青年时代以及我最喜爱的文学艺术作品的调查。要求:在罗列文艺作品名称的同时,要能简要介绍作品的主要内容。(可简要记录在背面,或另附纸。)教师点拨(两个, a新中国诞生以后;b“文革”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出示尝试题,学生讨论1、向大家介绍一下你的爷爷奶奶青年时期喜爱的文学艺术作品 并简要介绍其主要内容。2、你们爷爷奶奶所喜爱的这些文艺作品基 ( http: / / www.21cnjy.com )本上是五六十年代群众喜闻乐见的作品,这些代表了解放以后文艺事业发展的水平。那么为什么会伴随着新中国的诞生,文学艺术也步入了新的时代 3、五六十年代文学艺术作品知多少4、猜文艺作品(大型音乐舞蹈史诗《 ( http: / / www.21cnjy.com )东方红》、越剧电影《梁山泊与祝英台》、舞剧《红色娘子军》、话剧《茶馆》) 5、请同学们介绍一下,你们父母年轻时所阅读、喜爱的文艺作品有哪些 以及你所喜爱的文学作品、电影、电视及其他作品又有哪些呢 说明理由(注意引导)7、七十年代至今文学艺术作品知多少8、每组依次说出中国体育史上的“第一”。看图片认体育明星。9、为什么建国以后我国体育事业发展迅速(二)教师点拨,学生尝试(A政策导向:“双百”方针的提出给 ( http: / / www.21cnjy.com )文艺创作以和谐宽松的创作氛围。B可创作内容的丰富:新旧社会更替阶段的社会情况,为文艺创作提供现实生活斗争的摹本。)我们对五六十年代的经典文艺作品有了进一步的了 ( http: / / www.21cnjy.com )解。由此可见一部优秀的文艺作品往往是反映时代的特征,借用《茶馆》作者老舍的一句话:“一个大茶馆就是一个小社会”换言之,一部大作品就是一个小社会。文艺作品最大特点就是源于社会又反映社会,取之民又奉献于民。我们的文艺创伤在经历了万马齐喑的“文革”时期后,文艺创作迎来了又一个春天。(学生介绍讲述)活动:知识竞赛(第二轮第一环节 抢答题。问题一:《红高粱》这部影片的导演是谁 他还导演过哪些著名影片 《红高粱》这部影片曾经获得以下哪个电影奖项 A、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B、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C、美国奥斯卡金像奖D、嘎纳电影节金棕榈奖。问题二:这是改革开放初期(1979年)甘肃敦煌艺术剧院排的大型舞剧。它被赞誉为“中华民族二十世纪舞蹈经典作品”,响舆海内外。观看这部作品的视频片段竞答相关问题。第二环节,电视逐步进入每个 ( http: / / www.21cnjy.com )家庭,优秀电视丰富荧屏。而一部优秀的作品的背后往往会有一首人们耳熟能详的主题曲。请听下列电视剧插曲,抢答电视剧的名称。(《渴望》、《西游记》、《大宅门》、《编辑部的故事》、《新白娘子传奇》、《宰相刘罗锅》、《铁齿铜牙纪晓岚》)通过这两轮的比赛以及对祖 ( http: / / www.21cnjy.com )孙三代的调查,可见新中国成立以后出现了大量优秀的文艺作品。丰富的文艺作品的出现从一个侧面说明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请问同学们在文学艺术方面有什么爱好 你是怎样发展自己的爱好的 (结合书本上的动脑筋。)图片:中国第一位参加奥运会的运动员刘长春( 1932年“单刀赴会”)及美国报纸上讥讽中国人站在鸭蛋旁张望奥运会奖牌的示意图。视频:第28届雅典(2004年)奥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战况。(金牌总数排名第二)。今昔对比你有何感想 (旧中国单质体育水平很低,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体育运动水平迅速提高,昔日“东亚病夫”已成为亚洲体育强国,中国体育正向走世界。)第一环节 (1分题,姚明、刘翔、田亮; ( http: / / www.21cnjy.com )2分题,李宁、王军霞、邓亚萍;李菊、林莉、老女排;南通被誉为的体育的“世界冠军摇篮”,你知道有哪些世界冠军吗 三分题,容国团、陈镜开、许海峰。)1、普遍开展群众性的体育活动。毛泽东提出“健康第一”,国家体育总局提出“全民健身”增强体质。2、体育课补被列为学校重点课程及完整体育制度的建立。3、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和刻苦训练,科学指导。)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提高,也由于中国体育 ( http: / / www.21cnjy.com )水平举世瞩目,在亚洲和世界体育界的信赖和支持下,中国开始承办大型国际赛事。很多人还记得2001年7月13日那个不眠之夜。那一夜中国人圆了举办奥林匹克运动会的梦想。图片资料:1990年中国首次成功举办了亚洲运动会;2008年中国将举办世界奥林匹克运动会。中国获得了2008年奥运会主办权, ( http: / / www.21cnjy.com )表明了随着祖国经济实力的提升,我国已有实力跻身地世界体育强国之林,作为一名中国公民,为迎接2008奥运会,你觉得自己能做些什么 总结全课 学生回答:(音乐、影视、戏剧、杂技、书法、绘画、摄影等) 请同学们以组为单位,互交流调查访问所得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材料。并结合书本第20课第一、二框题的叙述,思考在新中国成立以后,伴随着时代的脚步,我们的文学艺术创作迎来了几个创作的高峰期,哪几个 学生讨论分组尝试重点记忆尝试归纳巩固练习 备注:1、祖孙三代所喜爱的文艺作品必 ( http: / / www.21cnjy.com )须是新中国成立以后创作的文艺作品。2、爷爷奶奶青年时期喜爱的作品是指五六十年代的文艺作品,爸爸妈妈青年时期喜爱的作品是指改革开放以后的文艺作品。
作业 见效能作业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课题:第21课 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 授课时间2013年 5 月 日
教学内容 1课时 主备教师 张巧玲 复备教师 授课班级 1、2、3、4班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 ( http: / / www.21cnjy.com ),人们在衣、食、住、行等方面发生的巨大变化;掌握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就业制度发生的变化及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建立和完善的情况;培养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和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运用漫画、地图、实物引发学生学 ( http: / / www.21cnjy.com )习的兴趣;采用分组学习、合作探究的方法,加强学生间的团结协作;设计课后延伸内容,让学生拓展知识,提出解决社会现实问题的合理方案。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认识到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进步,感 ( http: / / www.21cnjy.com )受到改革开放对人们生活方式所产生的影响,生发对社会主义中国的热爱之情。认识到社会发展改变了人们的就业观念,社会保障制度在社会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重点 重点:改革开放以来,人们在衣、食、住、行方面的巨大变化。组织学生分组学习,合作探究,在交流中感受变化。
难点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就业制度的变化和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完善,通过学生的社会调查和教师的适时引导突破难点。
教法 尝试教学与小组合作探究相结合 教 具 图片,小黑板等
教 学 过 程 教学内容设计 学 生 活 动 二 次 备 课
一、导入新课21课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在学习新课之前先请同学们来看一幅漫画。过去男女谈婚论嫁,常以“四大件”作为物质基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旧四大件”早就被“新四大件”所取代,这样的变化得益于什么呢?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使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得到全面发展,人们的生活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现在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人们生活方式的新变化二、进行新课(一)出示预习提纲(见效能作业)学生自读课文,教师指导(二)教师出示尝试题1、改革开放前后,人们的衣食住行分别有哪些变化2、中国是世界上劳动力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也是世界上人口就业压力最大的国家之一。据统计,中国劳动力资源占世界总量的四分之一以上,全国每年有两千万人进入劳动年龄,需要就业。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就业观念逐渐发生了改变,中国的就业制度也发生了变化,究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三)分组尝试 教师点拨.新中国刚成立时,人们的服装上还保留着民国时期的样式。城市市民一般穿侧面开襟扣扣的长袍,妇女穿旗袍。农村男子一般穿中式的对襟短衣、长裤,妇女穿左边开襟的短衫、长裤,有的还穿一条长裙。当时人们做衣的面料多是机织的“洋布”、粗棉布、麻布。很快城里人开始穿中山装、人民装。2.50年代中后期,年轻姑娘穿起了色彩艳丽的花布制成的衣裙。3.“文化大革命”时,青少年喜欢穿绿色的军装。4.改革开放以来,服装的花色、款式更加多样化,面料、质地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师点拨学生,使他们认识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交通条件的改善情况。5、感兴趣的学生可以撰写文章《我看城市交通》,为交通建设出谋划策。提醒学生增强环保意识,认识到建设和发展生态城市的重要性。教师可适当补充相关实例,帮助学生理解。对于学生在表达中流露出的应不断学习、适应社会变化的观点,应给予充分肯定。引导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正确观念。6、社会保障体系这部分内容学生较难理解,教师应适当进行点拨,让学生明白社会保障制度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四)巩固练习见效能作业 (五)尝试归纳小结可能出现多种形式,只要言之有理,重点突出,教师要给予肯定和鼓励。教师将各组小结串联,作为本课小结。适当强调课上提及的课后延伸内容,培养学生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可将学生调查研究的结果进行汇总,以班级为单位进行展览 学生观察漫画“四大件”,理解它的含义。 得益于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改革开放。学生谈谈从长辈那里了解到的情况,改革开放前人们买衣服要凭布票,且数量有限,色彩和样式很单调。学生出示展板,展板上有家庭照片,配有说明文字,包括照片摄制年代,照片中人物的穿着特点小组派出代表展示他们设计的《建国以来人民饮食结构的变化》图表,并加以说明。学生朗读撰写的关于自己家庭住宅变迁情况的文章学生观察地图,感受新中国成立以来,在交通领域取得的巨大成就。分组尝试分组尝试填图册,课堂动动脑尝试归纳
作业 见效能作业
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