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年春期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期末全册综合复习题二
一、单选题
1.下列关于输血和献血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安全输血应以输同型血为原则
B.对于血小板减少的患者应输入血小板
C.A型血的人可少量输入AB型血
D.健康成年人献血300毫升不影响健康
2. 胚胎发育的正确顺序是( )
①组织分化;②受精卵分裂;③形成胎儿;④器官形成。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②①③④ D.②①④③
3.观察下图,分析找出其中正确的说法是( )
A.在图甲曲线BC段的变化中,胸廓的前后、左右、上下径均增加
B.从营养平衡角度看,图乙属于合理膳食
C.图丙不可以表示唾液淀粉酶在不同温度下催化能力的变化
D.图丁表示饭后半小时,进出小肠的血液内四种物质的相对含量
4.人体能分泌激素调节生命活动,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性激素能促进性器官的发育,并能维持第二性征
B.人的饮食中长期缺少磷,会导致地方性甲状腺肿
C.肾上腺素过多,人会变得消瘦,且情绪较易激动
D.侏儒症患者的病因是幼年时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
5.日常生活中,我们应科学地安排好一日三餐,如图中能代表一日三餐各种食物合理配置比例的是( )
A. B.
C. D.
6.对于不能进食的病人,可采用静脉输入全营养液的方法为细胞提供营养。全营养液的组成成分不能含有( )
A.纤维素 B.葡萄糖 C.无机盐 D.维生素
7.长期耳鸣可使患者失眠、记忆力下降,研究表明耳鸣可能与听觉感受器或听神经病变有关。结合图,判断引起耳鸣的结构有( )
A.⑦③ B.④⑥ C.④⑤ D.②③
8.冠状动脉管腔狭窄或被堵塞超过一定时间,会引发心梗,见如图。下列有关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冠状动脉来自于主动脉的根部,内含动脉血
B.阻塞后心梗区细胞无法获得足够氧气和营养物质而导致死亡
C.冠状动脉逐渐分支,深入心肌中,形成毛细血管网
D.发生心梗后,心肌可以正常收缩和舒张
9.中耳炎是因为病菌从( )
A.外耳道进入中耳 B.咽喉进入中耳
C.咽鼓管进入中耳 D.耳蜗进入中耳
10.老师请甲同学回答问题,坐在后排的乙同学恶作剧抽掉了甲同学的板凳,甲同学坐空,后脑磕在桌沿上,心跳和呼吸逐渐消失,甲同学受伤的部位是( )
A.大脑 B.脑干 C.脊髓 D.小脑
11.人体的下列生理活动中,不属于排泄的是( )
A.肝脏分泌胆汁 B.汗液由皮肤排出
C.二氧化碳由呼吸系统排出 D.尿素由泌尿系统排出
12.肾脏是人体精密的过滤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肾小球和肾小囊构成肾单位
B.出球小动脉,内流静脉血
C.尿液与原尿的成分相比,含有少量葡萄糖
D.某同学尿检时发现尿中有血细胞和蛋白质,可能是肾小球发生了病变
13.2021年3月3日全国爱耳日的主题是“人人享有听力健康”。当遇到巨大声响时要迅速张开口或闭嘴堵耳,保护的结构是( )
A. 听小骨 B.鼓膜 C.耳蜗 D.半规管
14.题图为人体泌尿系统组成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健康人的肾脏有两个,是形成尿液的主要器官
B.膀胱可以暂时储存尿液,但要到一定的量才可以产生尿意
C.尿液排出途径是①→②→③→④
D.如果在尿液中检测到大分子蛋白质,则说明②的功能受损
15.下列关于人体营养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水是人体重要的营养物质
B.维生素是构成细胞的主要原料
C.无机盐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D.蛋白质是进行生命活动的主要能量来源
16.下列对甲、乙、丙三幅曲线图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
A.图丙曲线显示,大棚内的生物在13~17时段内呼吸作用强度没有变化
B.图丙表示一天内大棚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在a点打开通风孔的目的是补充大棚氧气
C.图甲中曲线表示人体血液流过肾脏后某物质含量的变化情况,则该物质可能是尿素或无机盐
D.图乙为正常人进食后血糖含量的变化曲线,BC段出现血糖含量上升主要是由于食物中糖类的消化和吸收
17.下图中虚线和实线分别表示人的肺循环过程中①-⑤各段血管的血流速度和血管总面积的变化。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该循环始于右心室收缩,①②为动脉
B.流经①②③④⑤后,血液最终流回左心房
C.③的总面积最大、血流速度最慢,表示是毛细血管
D.①和②中流动脉血,④和⑤中流静脉血
18.肺具有与气体交换功能相适应的特征,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肺泡小、数量多,总面积大 B.肺泡外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
C.肺泡壁厚由多层细胞构成 D.肺泡壁上有很多弹性纤维
19.如图曲线代表血液中某种成分含量的变化趋势,该曲线不能表示( )
A.血液流经小肠时葡萄糖含量的变化
B.血液流经肺部时氧气含量的变化
C.血液流经肾脏时尿素含量的变化
D.血液流经肌肉细胞时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
20.下图①、③表示人体血管,②表示某器官,箭头代表血液流动的方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若②为皮肤,③中葡萄糖比①中多
B.若②为脑,③中含氧量比①中多
C.若②为胃,③中二氧化碳比①中多
D.若②为肾脏,③中尿素比①中多
二、综合题
21.营养学家将食物按每日建议摄取量设计成如图所示的“平衡膳食宝塔”。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合理营养是指 的营养。糖类能为人体的各种生命活动提供 。
(2)小明同学在刷牙时经常出现牙龈出血,可能是缺乏 所致,他应该在饮食过程中多吃 (填写图中数字序号和食物类别)类食物。
(3)在“平衡膳食宝塔”中,第③层食物除富含 外,有的还富含维生素A,可预防夜盲症;第④层食物中的奶类和豆类,富含蛋白质和骨骼发育所需的维生素D和含 类无机盐。
22.通过下列科学家的研究成果,认识脑的功能,并以此指导我们的生活。
研究成果一:切除小白鼠的大脑,小白鼠失去知觉,但心跳和呼吸仍在进行,胃肠依然能够消化。
研究成果二:切除了小白鼠的小脑,小白鼠的动作变得很不协调,步子迈得大而不稳,腿抬得高而笨拙,吃食物时,嘴不容易准确地碰到食物。
研究成果三:切除小白鼠的脑干,小白鼠的呼吸、心跳停止,立即死亡。
利用上述研究成果,回答问题。
(1)在体育课上,老师嘱咐同学们在运动时要特别注意保护好后脑,以防跌倒死亡,你知道保护后脑,其实是为了保护 。
(2)“舞蹈症”患者的动作不准确、缺乏平衡感,可以判断是 发生了病变。
(3)“植物人”没有意识、感觉和运动,可以判断是 损伤了。
23.宁夏把“关爱青少年健康成长”列入“十项民生计划”中,青少年在日常生活中一方面应该注意合理饮食和身体健康,另一方面更要陶冶自己的情操,开阔自己的心胸,避免长时间处在紧张的情绪状态中.下面是中小学生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回答.
(1)青少年是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需要适量增加蛋白质的摄入量,蛋白质在消化道内最终被分解为 ,其主要吸收的场所为 .为了保证饮食安全,在购买包装食品时,应关注其外包装说明上的 等信息.(答出一点即可)
(2)在入学体检时,需要抽血化验,抽血前用止血带在手臂抽血部位的近心端附近系止血带,使血管变粗隆起,抽血的血管是 ,抽出的血液颜色呈 ,抽血完毕后,伤口不治自愈,与其相关的血液成分是 .
(3)某中学生出现尿蛋白偏高的现象,可能是肾脏中的 发生病变.人体排尿不仅起到排出 的作用,而且对调节体内的 和 的平衡,维持组织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也有重要作用.
(4)某同学早晨喝的稀饭,淀粉在消化道内最终被分解成葡萄糖,葡萄糖被吸收后随血液循环到达脑部细胞的过程中,经过下列结构的顺序是(填写序号) .
①主动脉 ②肺静脉 ③左心室 ④右心房 ⑤下腔静脉
(5)某同学患有肝炎,厌食油腻的食物,这是因为肝炎影响了胆汁的分泌,从而影响了 的消化.
24.以下是有关人体生命活动调节方面的问题,请分析回答:
(1)人体的各项生理活动之所以能够协调、统一,主要是通过 的调节作用共同完成.
(2)呆小症和侏儒症患者身材都很矮小,二者分别是由于幼年时期 、 分泌不足造成的.
(3)神经元是一种高度特化的细胞,该细胞的 集中形成脊髓的灰质和大脑半球表层的灰质;脊髓的白质和大脑皮层以内的白质是由 汇集而成.
(4)当你沿海岸散步,忽然踩到一只尖锐的贝壳,你的脚会先自动弹起然后才感觉到疼痛,该过程证明脊髓具有 功能.请写出完成脚自动弹起这一反射活动的结构: .
(5)百米赛跑时,运动员的心跳加速,呼吸加快,该反射属于 反射.
25.近年来国际上经常出现粮食危机,甚至在一些国家出现粮荒。粮食作为人体的营养物质,发挥着重要作用。下面请同学们根据大米在人体内的主要变化,完成下列各题:
(1)大米的主要成分是淀粉,在人体的口腔内经初步消化后,最终在 内以葡萄糖的形式被吸收进入血液。
(2)葡萄糖随着血液循环到达心脏的右心房,经过 循环再回到心脏的 、左心室,最后进入 动脉。
(3)随着主动脉,部分血液流到肾脏,血液中的部分葡萄糖经过 的 作用进人原尿,在 处它又被重新吸收回到了血液中。
(4)葡萄糖随着血液循环最终到达组织细胞处,在那里它被分解成 和 。同时释放出 。这样,大米的重要使命就完成了。
26.近年来,受不利天气影响,中国出现大范围持续重度空气污染,多地PM2.5指数频频“爆表”,石家庄市区内“世纪公园”监测点PM2.5和PM10一度双双突破1 000微克/立方米。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先生在接受央视采访时表示:大气污染比非典可怕得多,非典可以隔离,但是大气污染任何人都跑不掉。请结合如图回答问题:
(1)李大爷因为吸入过多的颗粒物而引发支气管炎,此时他的血细胞中 的含量会明显升高。
(2)医生在李大爷手部静脉注射药物,那么药物到达病变部位最先要经过心脏[ ] 。
(3)治疗期间医生建议李大爷饮食以清淡为主,同时注意蛋白质的补充,蛋白质消化的最终产物a是 ,
(4)图中[1][2][4]是人体排出废物的四条途径,其中属于排泄的有 。①与②中的液体相比,②中 含量明显减少。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血液的组成和功能;血量与输血;血型与输血
2.【答案】D
【知识点】胚胎发育和营养
3.【答案】D
【知识点】血液循环的途径;食物的消化;合理营养;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4.【答案】A
【知识点】激素调节
5.【答案】D
【知识点】合理营养
6.【答案】A
【知识点】食物中的营养物质;糖类、脂肪、蛋白质的作用;食物中水和无机盐的作用;维生素的作用
7.【答案】C
【知识点】耳的结构及功能
8.【答案】D
【知识点】心脏的结构和功能;心血管疾病
9.【答案】C
【知识点】耳的卫生保健
10.【答案】B
【知识点】神经系统的组成
11.【答案】A
【知识点】排泄及其途径
12.【答案】D
【知识点】肾的结构与功能;尿的形成和排出
13.【答案】B
【知识点】耳的卫生保健
14.【答案】D
【知识点】肾的结构与功能;尿的形成和排出
15.【答案】A
【知识点】糖类、脂肪、蛋白质的作用;食物中水和无机盐的作用;维生素的作用
16.【答案】D
【知识点】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区别与联系;尿的形成和排出;激素调节
17.【答案】D
【知识点】血管;血液循环的途径
18.【答案】C
【知识点】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19.【答案】C
【知识点】血液循环的途径
20.【答案】C
【知识点】血液循环的途径
21.【答案】(1)全面而平衡;能量
(2)维生素C;②蔬菜和水果
(3)蛋白质;钙
【知识点】合理营养
22.【答案】(1)脑干
(2)小脑
(3)大脑
【知识点】神经系统的组成
23.【答案】(1)氨基酸;小肠;生产日期、保质期等
(2)静脉血管;暗红色;血小板
(3)肾小球;废物;水;无机盐
(4)⑤④②③①
(5)脂肪
【知识点】血液的组成和功能;血液循环的途径;营养物质的吸收;尿的形成和排出
24.【答案】(1)神经系统和激素
(2)甲状腺激素;生长激素
(3)细胞体;神经纤维
(4)反射和传导;感受器(位于足底皮肤)→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位于脊髓)→传出神经→效应器(腿部肌肉)
(5)简单
【知识点】神经系统的组成;神经元的结构及功能;反射及其结构基础;非条件反射与条件反射;激素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关系
25.【答案】(1)小肠
(2)肺;左心房;主
(3)肾小球;滤过;肾小管
(4)二氧化碳;水;能量
【知识点】血液循环的途径;食物的消化;营养物质的吸收;呼吸系统的组成;尿的形成和排出
26.【答案】(1)白细胞
(2)A;右心房
(3)氨基酸
(4)1和2;尿素
【知识点】血液的组成和功能;血液循环的途径;食物的消化;尿的形成和排出
2024年春期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期末全册综合复习题二
一、单选题
1.下列关于输血和献血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安全输血应以输同型血为原则
B.对于血小板减少的患者应输入血小板
C.A型血的人可少量输入AB型血
D.健康成年人献血300毫升不影响健康
2. 胚胎发育的正确顺序是( )
①组织分化;②受精卵分裂;③形成胎儿;④器官形成。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②①③④ D.②①④③
3.观察下图,分析找出其中正确的说法是( )
A.在图甲曲线BC段的变化中,胸廓的前后、左右、上下径均增加
B.从营养平衡角度看,图乙属于合理膳食
C.图丙不可以表示唾液淀粉酶在不同温度下催化能力的变化
D.图丁表示饭后半小时,进出小肠的血液内四种物质的相对含量
4.人体能分泌激素调节生命活动,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性激素能促进性器官的发育,并能维持第二性征
B.人的饮食中长期缺少磷,会导致地方性甲状腺肿
C.肾上腺素过多,人会变得消瘦,且情绪较易激动
D.侏儒症患者的病因是幼年时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
5.日常生活中,我们应科学地安排好一日三餐,如图中能代表一日三餐各种食物合理配置比例的是( )
A. B.
C. D.
6.对于不能进食的病人,可采用静脉输入全营养液的方法为细胞提供营养。全营养液的组成成分不能含有( )
A.纤维素 B.葡萄糖 C.无机盐 D.维生素
7.长期耳鸣可使患者失眠、记忆力下降,研究表明耳鸣可能与听觉感受器或听神经病变有关。结合图,判断引起耳鸣的结构有( )
A.⑦③ B.④⑥ C.④⑤ D.②③
8.冠状动脉管腔狭窄或被堵塞超过一定时间,会引发心梗,见如图。下列有关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冠状动脉来自于主动脉的根部,内含动脉血
B.阻塞后心梗区细胞无法获得足够氧气和营养物质而导致死亡
C.冠状动脉逐渐分支,深入心肌中,形成毛细血管网
D.发生心梗后,心肌可以正常收缩和舒张
9.中耳炎是因为病菌从( )
A.外耳道进入中耳 B.咽喉进入中耳
C.咽鼓管进入中耳 D.耳蜗进入中耳
10.老师请甲同学回答问题,坐在后排的乙同学恶作剧抽掉了甲同学的板凳,甲同学坐空,后脑磕在桌沿上,心跳和呼吸逐渐消失,甲同学受伤的部位是( )
A.大脑 B.脑干 C.脊髓 D.小脑
11.人体的下列生理活动中,不属于排泄的是( )
A.肝脏分泌胆汁 B.汗液由皮肤排出
C.二氧化碳由呼吸系统排出 D.尿素由泌尿系统排出
12.肾脏是人体精密的过滤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肾小球和肾小囊构成肾单位
B.出球小动脉,内流静脉血
C.尿液与原尿的成分相比,含有少量葡萄糖
D.某同学尿检时发现尿中有血细胞和蛋白质,可能是肾小球发生了病变
13.2021年3月3日全国爱耳日的主题是“人人享有听力健康”。当遇到巨大声响时要迅速张开口或闭嘴堵耳,保护的结构是( )
A. 听小骨 B.鼓膜 C.耳蜗 D.半规管
14.题图为人体泌尿系统组成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健康人的肾脏有两个,是形成尿液的主要器官
B.膀胱可以暂时储存尿液,但要到一定的量才可以产生尿意
C.尿液排出途径是①→②→③→④
D.如果在尿液中检测到大分子蛋白质,则说明②的功能受损
15.下列关于人体营养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水是人体重要的营养物质
B.维生素是构成细胞的主要原料
C.无机盐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D.蛋白质是进行生命活动的主要能量来源
16.下列对甲、乙、丙三幅曲线图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
A.图丙曲线显示,大棚内的生物在13~17时段内呼吸作用强度没有变化
B.图丙表示一天内大棚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在a点打开通风孔的目的是补充大棚氧气
C.图甲中曲线表示人体血液流过肾脏后某物质含量的变化情况,则该物质可能是尿素或无机盐
D.图乙为正常人进食后血糖含量的变化曲线,BC段出现血糖含量上升主要是由于食物中糖类的消化和吸收
17.下图中虚线和实线分别表示人的肺循环过程中①-⑤各段血管的血流速度和血管总面积的变化。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该循环始于右心室收缩,①②为动脉
B.流经①②③④⑤后,血液最终流回左心房
C.③的总面积最大、血流速度最慢,表示是毛细血管
D.①和②中流动脉血,④和⑤中流静脉血
18.肺具有与气体交换功能相适应的特征,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肺泡小、数量多,总面积大 B.肺泡外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
C.肺泡壁厚由多层细胞构成 D.肺泡壁上有很多弹性纤维
19.如图曲线代表血液中某种成分含量的变化趋势,该曲线不能表示( )
A.血液流经小肠时葡萄糖含量的变化
B.血液流经肺部时氧气含量的变化
C.血液流经肾脏时尿素含量的变化
D.血液流经肌肉细胞时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
20.下图①、③表示人体血管,②表示某器官,箭头代表血液流动的方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若②为皮肤,③中葡萄糖比①中多
B.若②为脑,③中含氧量比①中多
C.若②为胃,③中二氧化碳比①中多
D.若②为肾脏,③中尿素比①中多
二、综合题
21.营养学家将食物按每日建议摄取量设计成如图所示的“平衡膳食宝塔”。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合理营养是指 的营养。糖类能为人体的各种生命活动提供 。
(2)小明同学在刷牙时经常出现牙龈出血,可能是缺乏 所致,他应该在饮食过程中多吃 (填写图中数字序号和食物类别)类食物。
(3)在“平衡膳食宝塔”中,第③层食物除富含 外,有的还富含维生素A,可预防夜盲症;第④层食物中的奶类和豆类,富含蛋白质和骨骼发育所需的维生素D和含 类无机盐。
22.通过下列科学家的研究成果,认识脑的功能,并以此指导我们的生活。
研究成果一:切除小白鼠的大脑,小白鼠失去知觉,但心跳和呼吸仍在进行,胃肠依然能够消化。
研究成果二:切除了小白鼠的小脑,小白鼠的动作变得很不协调,步子迈得大而不稳,腿抬得高而笨拙,吃食物时,嘴不容易准确地碰到食物。
研究成果三:切除小白鼠的脑干,小白鼠的呼吸、心跳停止,立即死亡。
利用上述研究成果,回答问题。
(1)在体育课上,老师嘱咐同学们在运动时要特别注意保护好后脑,以防跌倒死亡,你知道保护后脑,其实是为了保护 。
(2)“舞蹈症”患者的动作不准确、缺乏平衡感,可以判断是 发生了病变。
(3)“植物人”没有意识、感觉和运动,可以判断是 损伤了。
23.宁夏把“关爱青少年健康成长”列入“十项民生计划”中,青少年在日常生活中一方面应该注意合理饮食和身体健康,另一方面更要陶冶自己的情操,开阔自己的心胸,避免长时间处在紧张的情绪状态中.下面是中小学生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回答.
(1)青少年是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需要适量增加蛋白质的摄入量,蛋白质在消化道内最终被分解为 ,其主要吸收的场所为 .为了保证饮食安全,在购买包装食品时,应关注其外包装说明上的 等信息.(答出一点即可)
(2)在入学体检时,需要抽血化验,抽血前用止血带在手臂抽血部位的近心端附近系止血带,使血管变粗隆起,抽血的血管是 ,抽出的血液颜色呈 ,抽血完毕后,伤口不治自愈,与其相关的血液成分是 .
(3)某中学生出现尿蛋白偏高的现象,可能是肾脏中的 发生病变.人体排尿不仅起到排出 的作用,而且对调节体内的 和 的平衡,维持组织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也有重要作用.
(4)某同学早晨喝的稀饭,淀粉在消化道内最终被分解成葡萄糖,葡萄糖被吸收后随血液循环到达脑部细胞的过程中,经过下列结构的顺序是(填写序号) .
①主动脉 ②肺静脉 ③左心室 ④右心房 ⑤下腔静脉
(5)某同学患有肝炎,厌食油腻的食物,这是因为肝炎影响了胆汁的分泌,从而影响了 的消化.
24.以下是有关人体生命活动调节方面的问题,请分析回答:
(1)人体的各项生理活动之所以能够协调、统一,主要是通过 的调节作用共同完成.
(2)呆小症和侏儒症患者身材都很矮小,二者分别是由于幼年时期 、 分泌不足造成的.
(3)神经元是一种高度特化的细胞,该细胞的 集中形成脊髓的灰质和大脑半球表层的灰质;脊髓的白质和大脑皮层以内的白质是由 汇集而成.
(4)当你沿海岸散步,忽然踩到一只尖锐的贝壳,你的脚会先自动弹起然后才感觉到疼痛,该过程证明脊髓具有 功能.请写出完成脚自动弹起这一反射活动的结构: .
(5)百米赛跑时,运动员的心跳加速,呼吸加快,该反射属于 反射.
25.近年来国际上经常出现粮食危机,甚至在一些国家出现粮荒。粮食作为人体的营养物质,发挥着重要作用。下面请同学们根据大米在人体内的主要变化,完成下列各题:
(1)大米的主要成分是淀粉,在人体的口腔内经初步消化后,最终在 内以葡萄糖的形式被吸收进入血液。
(2)葡萄糖随着血液循环到达心脏的右心房,经过 循环再回到心脏的 、左心室,最后进入 动脉。
(3)随着主动脉,部分血液流到肾脏,血液中的部分葡萄糖经过 的 作用进人原尿,在 处它又被重新吸收回到了血液中。
(4)葡萄糖随着血液循环最终到达组织细胞处,在那里它被分解成 和 。同时释放出 。这样,大米的重要使命就完成了。
26.近年来,受不利天气影响,中国出现大范围持续重度空气污染,多地PM2.5指数频频“爆表”,石家庄市区内“世纪公园”监测点PM2.5和PM10一度双双突破1 000微克/立方米。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先生在接受央视采访时表示:大气污染比非典可怕得多,非典可以隔离,但是大气污染任何人都跑不掉。请结合如图回答问题:
(1)李大爷因为吸入过多的颗粒物而引发支气管炎,此时他的血细胞中 的含量会明显升高。
(2)医生在李大爷手部静脉注射药物,那么药物到达病变部位最先要经过心脏[ ] 。
(3)治疗期间医生建议李大爷饮食以清淡为主,同时注意蛋白质的补充,蛋白质消化的最终产物a是 ,
(4)图中[1][2][4]是人体排出废物的四条途径,其中属于排泄的有 。①与②中的液体相比,②中 含量明显减少。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血液的组成和功能;血量与输血;血型与输血
2.【答案】D
【知识点】胚胎发育和营养
3.【答案】D
【知识点】血液循环的途径;食物的消化;合理营养;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4.【答案】A
【知识点】激素调节
5.【答案】D
【知识点】合理营养
6.【答案】A
【知识点】食物中的营养物质;糖类、脂肪、蛋白质的作用;食物中水和无机盐的作用;维生素的作用
7.【答案】C
【知识点】耳的结构及功能
8.【答案】D
【知识点】心脏的结构和功能;心血管疾病
9.【答案】C
【知识点】耳的卫生保健
10.【答案】B
【知识点】神经系统的组成
11.【答案】A
【知识点】排泄及其途径
12.【答案】D
【知识点】肾的结构与功能;尿的形成和排出
13.【答案】B
【知识点】耳的卫生保健
14.【答案】D
【知识点】肾的结构与功能;尿的形成和排出
15.【答案】A
【知识点】糖类、脂肪、蛋白质的作用;食物中水和无机盐的作用;维生素的作用
16.【答案】D
【知识点】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区别与联系;尿的形成和排出;激素调节
17.【答案】D
【知识点】血管;血液循环的途径
18.【答案】C
【知识点】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19.【答案】C
【知识点】血液循环的途径
20.【答案】C
【知识点】血液循环的途径
21.【答案】(1)全面而平衡;能量
(2)维生素C;②蔬菜和水果
(3)蛋白质;钙
【知识点】合理营养
22.【答案】(1)脑干
(2)小脑
(3)大脑
【知识点】神经系统的组成
23.【答案】(1)氨基酸;小肠;生产日期、保质期等
(2)静脉血管;暗红色;血小板
(3)肾小球;废物;水;无机盐
(4)⑤④②③①
(5)脂肪
【知识点】血液的组成和功能;血液循环的途径;营养物质的吸收;尿的形成和排出
24.【答案】(1)神经系统和激素
(2)甲状腺激素;生长激素
(3)细胞体;神经纤维
(4)反射和传导;感受器(位于足底皮肤)→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位于脊髓)→传出神经→效应器(腿部肌肉)
(5)简单
【知识点】神经系统的组成;神经元的结构及功能;反射及其结构基础;非条件反射与条件反射;激素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关系
25.【答案】(1)小肠
(2)肺;左心房;主
(3)肾小球;滤过;肾小管
(4)二氧化碳;水;能量
【知识点】血液循环的途径;食物的消化;营养物质的吸收;呼吸系统的组成;尿的形成和排出
26.【答案】(1)白细胞
(2)A;右心房
(3)氨基酸
(4)1和2;尿素
【知识点】血液的组成和功能;血液循环的途径;食物的消化;尿的形成和排出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