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同步教学设计(6---13课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同步教学设计(6---13课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5-10 21:41: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同步教学设计
 
本单元讲述的是辽宋夏金元的历史,起于960年,止于1368年。这是我国从多民族政权并立走向国家统一的历史时期。这一时期的主要政权有汉族建立的北宋和南宋、契丹族建立的辽、党项族建立的西夏和女真族建立的金,随后出现了元朝大一统。
北宋的建立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同时周边民族相继崛起,与重文轻武的北宋并立。北宋实行重文轻武的政策,有利有弊。女真族建立金朝,灭辽和北宋后,与南宋形成对峙。最后,蒙古族建立的元朝完成全国统一。
这一时期,我国历史发展呈现出以下特点:民族间的战争曾一度频繁,但各民族政治、经济、文化交流密切,少数民族封建化过程完成,民族交融进一步加强,国家基本统一;封建经济继续发展,我国的经济重心转移到南方;科技文化成就突出,领先世界。
唯物史观 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角度,理解王安石变法是为了实现富国强兵;通过学习王安石变法取得的成效,理解改革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动力;通过了解北宋与辽、西夏议和后出现长期和平的局面,认识到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我国各族人民密切交往、相互依存,共同推动了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通过学习女真族的崛起与金太祖的改革等史实,理解改革推动社会进步;通过了解北民南迁是宋代经济重心南移的重要原因,认识人民群众是物质生产的主要承担者和历史的创造者;认识农作物新品种(占城稻)的推广、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秧马的发明)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从“改革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动力”角度,了解忽必烈继承汗位后采取的巩固统治的措施对元朝建立与统一的推动作用;通过学习成吉思汗和忽必烈的事迹,理解杰出人物对历史的发展具有推动作用;知道建立行省制度、设置宣政院等制度创新属于上层建筑的变化;知道通过一系列边疆政策的改革,元朝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促进了各族人民在政治、经济与文化方面的交流;知道社会生活是社会生产力水平的反映,是社会进步程度的表现;理解宋元时期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杂剧的兴起与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兴起之间的关系;通过学习活字印刷术、指南针、火药对中国乃至世界的影响,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历史发展的巨大作用,形成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初步认识
续表
时空观念 通过识读《北宋时期形势图(1111年)》,了解辽、西夏和北宋的并立情况;知道金灭辽及北宋的过程;通过识读《金、南宋、西夏形势图(1142年)》,了解金与南宋对峙的形势;了解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梳理蒙古族的兴起、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忽必烈建立元朝的脉络;了解蒙古灭西夏、金和元灭南宋,实现统一的过程;通过识读《元朝形势图(1330年)》,了解元朝疆域范围;通过识读《元朝交通路线图》,了解元朝中外交通的发展
史料实证 通过“黄袍加身”“杯酒释兵权”等典故及其他相关史料,掌握北宋建立、统一等相关史实,知道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的史实;理解宋朝的重文轻武政策;了解王安石变法的基本史实;了解契丹、党项族的兴起和发展;了解澶渊之盟签订的背景、影响;了解宋夏议和的基本史实;了解女真族的崛起;了解经济重心南移的历史;掌握铁木真统一蒙古草原、建立蒙古政权的史实;知道元朝的版图是我国历史上最大的;掌握行省制度的具体措施和影响;通过阅读宋词的代表作,了解宋词的风格特色,并分析其兴盛的原因;了解活字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的发明、传播以及应用的史实
历史解释 了解北宋加强中央集权、重文轻武、王安石变法的影响;了解辽与北宋之间的战与和,理解北宋与西夏议和的背景;知道金的建立、金灭辽、金灭北宋的概况;了解岳飞抗金的英勇事迹,知道宋金议和的内容和影响,认识岳飞抗金的正义性;了解宋代农业的发展、手工业的兴盛、商业及海外贸易繁荣的具体表现;掌握忽必烈建立元朝的史实;通过阅读教材、问题探究等方式,分析元朝的一系列统治措施对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统一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了解宋元时期出现的著名大都市及其繁荣景象;掌握宋元时期文化娱乐活动和节庆习俗;了解宋元时期市井文化生活丰富的原因;理解都市文化生活与经济繁荣、城市发展之间的关系;掌握活字印刷术、指南针、火药给中国、欧洲、世界带来的重大影响;了解元朝发达的中外交通
家国情怀 从北宋建立到局部统一,正确认识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从王安石身上感受中国古代士大夫以天下为己任的家国情怀,理解杰出人物在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体会改革的艰辛,充分认识革新图强是国家强盛的根本;认识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都为中华民族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各民族友好交往始终是我国民族关系发展的主流,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认识我国各民族人民密切交往、相互依存,形成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体会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对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学习岳飞严明治军、精忠报国的精神和廉洁正直的品格;感知经济重心南移的历史与现实价值,体会合理开发利用资源是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根本途径;感悟成吉思汗和忽必烈所具有的坚强意志和远大抱负等优秀品质;学习文天祥、陆秀夫所表现出的崇高气节;体会元朝的统一对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起到的作用;通过学习,知道西藏、台湾地区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认识到维护国家统一、民族交融、牢筑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自觉形成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意识;通过了解宋词、元曲,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而培养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感悟中国古代科学家、发明家的勇于实践、善于创新的精神,并以此为学习的榜样;理解中国古代科技发展与发达的中外交通对世界文明进步作出的重要贡献
第6课 北宋的政治
内容要求 教学目标
认识北宋面临的新形势,了解北宋强化中央集权和重文轻武的政策   1.通过视频资料,了解北宋建立的史实;通过研读《五代十国形势图(后周时期)》《北宋时期形势图(1111年)》,掌握北宋统一的史实;通过研读相关史料,知道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的原因、措施、影响。(历史解释、史料实证、时空观念) 2.通过研读相关史料,理解宋朝的重文轻武政策及其影响;了解王安石变法的基本史实;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角度,理解王安石变法是为了实现富国强兵;通过学习王安石变法取得的成效,理解改革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历史解释、史料实证、唯物史观) 3.从北宋建立到局部统一,正确认识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从王安石身上感受中国古代士大夫以天下为己任的家国情怀,理解杰出人物在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体会改革的艰辛,充分认识革新图强是国家强盛的根本。(家国情怀)
教学重点: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重文轻武政策;王安石变法。
教学难点:强化中央集权措施的影响。
一、导入新课
“黄袍加身”“杯酒释兵权”的典故,都与赵匡胤有关。他建立北宋后加强了中央集权统治。北宋的政治有什么突出的特点?宋朝的皇帝为什么要采取重文轻武的政策?今天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一起学习第6课《北宋的政治》,了解宋太祖的功过得失。
二、探究新知
(一)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
1.多媒体播放视频《黄袍加身》。
教师提问:请同学们依据视频并结合教材内容,列表归纳宋朝建立的时间、建立者、主要事件和都城。
提示:
时间 建立者 主要事件 都城
公元960年 赵匡胤(宋太祖) 黄袍加身 东京(开封)
  2.多媒体出示《五代十国形势图(后周时期)》《北宋时期形势图(1111年)》。
教师提问:请同学们结合两幅图片,阅读教材内容,总结北宋的统一过程。
提示:宋太祖和他的后继者依照先南后北的统一方针,陆续消灭了南方割据政权,结束了中原和南方的分裂割据局面。
3.展示材料:太祖既得天下,……(太祖)召赵普问曰:“天下自唐季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十姓,兵革不息,苍生涂地,其故何也?吾欲息天下之兵,为国家建长久之计,其道何如?”普曰:“陛下之言及此,天地人神之福也。唐季以来,战斗不息,国家不安者,其故非他,节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矣。今所以治之,无他奇巧也,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
——[宋]司马光《涑水记闻》卷一
教师提问:(1)根据材料,分析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原因。
(2)宋太祖为解决“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采取了哪些措施?有何影响?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相关内容,用表格的形式进行归纳整理。
学生合作探究,分析原因,归纳整理措施及影响。
提示:(1)节镇太重,君弱臣强。
(2)表格如下:
措施 影响
军事方面 解除禁军高级将领的兵权;控制对军队的调动;经常调换军队将领,定期换防 加强了对军队的控制,但是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
在中央 采取分化事权的办法,削弱相权,设立多重机构,分割宰相的军政、财政大权 加强了皇权,但也造成了官僚机构的臃肿
在地方 分派文臣担任地方长官并实行轮换制;设置通判,分割知州的权力;设置转运使,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 加强了中央集权,也造成了地方官僚机构的臃肿
(二)重文轻武的政策
1.展示材料:宋太祖曾说:“五代时期藩镇强横残暴,百姓受苦。我现在选派100多名干练的儒臣分别去治理各个藩镇,即使他们全部贪污舞弊,也比不上一个武臣的危害大。”
教师提问:上述材料表明宋太祖将推行什么政策?其目的是什么?
提示:政策:重文轻武。目的:防止唐末以来武将专横跋扈的弊端重现。
2.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相关内容,归纳宋朝推行重文轻武政策的措施。
提示:①宋太祖有意重用文臣掌握军政大权。②宋太宗继续采取抑制武将、提升文官地位的政策,使文臣统兵的格局逐渐形成。③宋朝注重发展文教事业,改革和发展了科举制。
3.展示材料:
材料一 长久以来,人们都将宋代称为“弱宋”,总是求和。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材料二 今内外官署总一万七千三百余员。较之先朝,才四十余年,已愈一倍多矣。
——《包拯集》
材料三 在其他诸方面,北宋非但“不弱”,而且“很强”。
——顾全芳《重评北宋重文轻武的历史作用》
教师提问:依据上述三则材料并结合教材相关内容,分析重文轻武政策对宋朝产生的影响。
提示:积极影响:宋朝的重文轻武政策,杜绝了武将跋扈和兵变政移的情况发生,有利于政权的稳固和社会的安定。消极影响:①军队战斗力减弱(这是宋代形成“积弱”局面的原因之一)。②政权机构重叠,办事效率下降,增加朝廷的财政支出(冗官、冗兵和冗费导致北宋形成“积贫”的局面)。
(三)王安石变法
展示材料:
材料一 熙宁、元丰之间,中外府库,无不充衍,小邑所积钱米,亦不减二十万。
——《宋史》
材料二 元丰四年、五年,宋夏之间两次大战,宋军中义勇、保甲约占一半,这两场战争都以宋军败北、死伤数十万人而告结束……
——吴巨洪《浅谈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及启示》
材料三 因范之政见,先重治人而后及于治法,王则似乎单重法不问人。只求法的推行,不论推行法的是何等样的人品……而安石之开源政策,有些处又迹近为政府敛财……那时的百姓,实有不堪再括之苦……还带有急刻的心理。
——钱穆《国史大纲》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相关内容,归纳王安石变法的背景、目的、措施、影响及结果。
提示:背景:北宋的政治风气因循保守,行政效率低下。在边疆战事中,北宋屡战屡败,每年被迫送出大量钱物。由于官僚机构和军队的不断膨胀,到北宋中期,政府官俸和军费开支浩大,财政入不敷出。与此同时,土地兼并剧烈,农民起义此起彼伏。目的:通过变法,摆脱统治危机,实现富国强兵。措施:募役法、方田均税法、农田水利法、保甲法。影响:变法收到一些成效。政府的财政收入有所增加。结果:新法触犯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遭到他们强烈反对。宋神宗死后,司马光任宰相,新法几乎全部被废除。
三、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北宋建立以后,宋太祖吸取唐末以来藩镇割据的教训,将军事、行政、财政和司法等权力收归中央,防止了地方割据局面的出现,加强了中央集权。但是,这些措施又是一把双刃剑,如重文轻武,所以经济繁荣,文化兴盛,但军事上却软弱至极,不堪一击。它所导致的“冗官、冗费、冗兵”现象,也为北宋种下了“积贫积弱”的祸根,导致了后来严重的社会危机;经过王安石变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积贫积弱的局面,但因为损害了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而遭到他们强烈反对。
见课件
本节课主要再现了宋朝的建立和建立后采取的一些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及其造成的社会影响;通过对王安石变法的学习,体会改革的曲折和艰辛。在本节课中,我们以材料为突破口,重在突出宋朝采取的集权措施所带来的正面和负面效果,让学生在阅读材料中得出自己的结论和启示。
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内容要求 教学目标
认识北宋面临的新形势,了解辽、宋、西夏的并立   1.通过研读教材内容和相关史料,了解契丹族和党项族的崛起及政权的建立;通过识读《北宋时期形势图(1111年)》,了解辽、西夏和北宋的并立情况。(历史解释、史料实证、时空观念) 2.了解辽宋关系的变化;通过研读相关史料,了解澶渊之盟签订的背景和影响,正确评价“澶渊之盟”;了解宋夏议和的背景;通过研读相关史料,了解宋夏议和的结果、影响。(历史解释、史料实证) 3.通过了解北宋与辽、西夏议和后出现长期和平的局面,认识到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我国各族人民密切交往、相互依存,共同推动了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唯物史观) 4.认识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都为中华民族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各民族友好交往始终是我国民族关系发展的主流,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家国情怀)
教学重点:知道辽、西夏、北宋是并立的政权;澶渊之盟的签订。
教学难点:正确认识宋辽、宋夏的关系;认识到中华民族大融合的历史必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请问大家有看过《杨家将》《杨门虎将》《杨门女将》等电视剧吗?有看过的同学知道这些电视剧的背景是中国历史上的哪个王朝吗?北宋时期,杨家七郎“七子去一子回”的悲剧发生在与哪个少数民族政权交战的过程中呢?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一起学习第7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二、探究新知
(一)契丹族与党项族
1.展示诗歌:“行营到处即为家,一卓穹庐数乘车。千里山川无土著,四时畋猎是生涯。”
——苏颂《契丹帐》
教师提问:请问这首诗歌描写了哪个民族怎样的生活情景?
提示:诗歌描写了契丹族过着游牧和渔猎的生活。
2.学生自主学习:阅读教材相关内容,找出契丹族兴起的原因。
提示:①隋唐时期,契丹族与汉族的经济、文化联系日益密切。②唐朝末年,北方汉人纷纷避乱,北出长城,带去了中原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活方式。③到9世纪后期,契丹已经有了农耕、冶铁和纺织等产业,并开始建筑房屋、城邑。
3.学生自主学习:阅读教材相关内容,归纳西夏民族的概况。
提示:生活在我国西北地区的党项族,原属羌族的一支。唐朝时,党项族集中到甘肃东部、陕西北部一带,与中原文化的接触渐多,社会生产有所发展。
4.展示图片:
教师提问:观察图片并结合教材内容,列表归纳北宋、辽和西夏建立政权的基本情况。
提示:
政权 辽 北宋 西夏
民族 契丹族 汉族 党项族
时间 916年 960年 1038年
建立者 耶律阿保机 赵匡胤 元昊
都城 上京 东京(开封) 兴庆府
  5.教师提问:建立政权后,辽和西夏分别采取了哪些措施以巩固政权?
学生回答:①辽:发展生产,创制文字。②西夏:元昊仿效唐宋制度,订立官制、军制和法律,并鼓励垦荒,发展农牧经济,还创制了西夏文字。
(二)辽与北宋的和战
1.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辽与北宋的和战”的相关内容,概括辽宋关系的变化。
提示:战→和→战→和。
2.展示材料:1004年秋(宋真宗景德元年),辽萧太后与辽圣宗亲率大军南下,深入宋境。有的大臣主张避敌南逃,宋真宗也想南逃,因宰相寇准的力劝,才至澶州督战。宋军坚守辽军背后的城镇,又在澶州城下射杀辽将萧挞览(一作凛)。
教师提问:根据材料并结合教材内容,指出澶渊之盟签订的背景和影响。
提示:背景:辽军攻宋,宰相寇准力劝皇帝亲征,宋真宗勉强来到澶州城,宋军士气大振,打退辽军。影响:此后很长时间,辽宋之间保持着和平局面。
3.展示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辽)与朝廷和好年深,蕃汉人户休养生息,人人安居,不乐战斗。”
——苏辙《栾城集》
材料三 “宋辽之间的澶渊之战,站在今天的立场上看,不过是两个兄弟之间的纠纷,况且50万钱物只是北宋两个县的收入,伤不了筋骨。……不仅换来了近年的边境和平,还打开了辽国的市场,向辽国倾销自己的文化和商品……”
——著名学者孙伟祥
学生阅读材料后思考:战争结束北宋胜利,为什么签订的条约却要求北宋向辽进贡?如何评价澶渊之盟?将全部学生分为若干小组,进行辩论赛。
正方:北宋与辽签订的澶渊之盟用钱物换取和平的方式可取。
反方:岁币加重了人民负担,用钱物换取和平的方式不可取。
双方辩论。
教师点评:对于北宋来说,澶渊之盟是一个屈辱的和约。给辽钱物成为北宋人民的沉重负担。但是,从整个中华民族的发展史看,澶渊之盟的订立也有其积极的一面,它结束了辽宋之间几十年的战争,使后来的辽宋边境长期处于相对和平稳定的状态,不仅双方边境地区生产得到发展,双方还通过“榷场”进行贸易。
(三)西夏与北宋的关系
1.学生自主学习:北宋、西夏议和的背景是什么?
提示:北宋、西夏交战,宋朝节节败退,损失惨重。西夏由于立国时间短,人力、物力有限,也遭受很大损耗。
2.展示材料:直至宋仁宗庆历四年(1044年),北宋与西夏达成和平协议,史称“庆历和议”。这次和议换得了宋夏将近半个世纪的和平。
根据材料并结合教材内容,指出宋夏和议的结果和影响。
提示:结果:元昊向宋称臣,宋给西夏钱物。影响:议和后,宋夏边界贸易兴旺。
三、课堂小结
辽宋、宋夏关系都是中华民族内部的矛盾,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澶渊之盟是双方相互妥协的产物。对辽来说,不仅使辽兵安然脱险,还得到了钱物。对于北宋来说,澶渊之盟是一个屈辱和约。但就整个中华民族来说,澶渊之盟的订立有其积极的一面。我们要辩证地看待历史事件。
见课件
在本节课讲解中,将教学目标贯彻始终,通过史料解读、地图展示、课堂提问等多种形式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本节课所讲的是一个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使学生清醒地认识到无论“和”或“战”都是中华民族内部的斗争。本节课利用辩论的方式讲解澶渊之盟,培养学生客观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当然,在教学过程中还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针对七年级学生的特点,讲课应更加简单明了,语言更加精简。同时,要在更大的程度上调动学生的课堂参与感。
第8课 金与南宋的对峙
内容要求 教学目标
了解宋金之战、南宋偏安;通过岳飞等人的英雄事迹,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精神   1.通过研读相关史料及教材内容,了解女真族的崛起;知道金灭辽及北宋的过程;通过识读《金、南宋、西夏形势图(1142年)》,了解金与南宋对峙的形势;了解岳飞抗金的史实;正确认识宋金达成和议对民族间和平与发展所起的作用。(历史解释、史料实证、时空观念) 2.通过学习女真族的崛起与金太祖的改革等史实,理解改革推动社会进步。(唯物史观) 3.认识我国各民族人民密切交往、相互依存,形成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体会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对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学习岳飞严明治军、精忠报国的精神和廉洁正直的品格。(家国情怀)
教学重点:金的建立和岳飞抗金。
教学难点:如何正确地看待宋金对峙?
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播放岳飞《满江红》朗诵音频。
教师导入:岳飞20岁从军,到39岁遇害,在短短十几年的时间里,从一个普通的士兵成长为一名赫赫有名的抗金大将。他领导的“岳家军”也逐渐从小到大,由弱变强,成长为抗金战争中的一支劲旅。郾城大战后,面对大好的抗金形势,岳飞情不自禁地对部下说:“直捣黄龙府,与诸君痛饮耳!”这表现了他异常豪迈的英雄气概。今天我们来学习第8课《金与南宋的对峙》,学习岳飞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操。
二、探究新知
(一)女真族的崛起
1.展示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俗勇悍,喜战斗,耐饥渴苦辛,善骑,上下崖壁如飞,济江河不用舟楫,浮马而渡。
——[宋]宇文懋昭《大金国志》
材料三 五代时,契丹尽取渤海地,而黑水靺鞨附属于契丹。其在南者籍契丹,号熟女直;其在北者不在契丹籍,号生女直。生女直地有混同江、长白山,混同江亦号黑龙江,所谓“白山、黑水”是也。
——[元]脱脱等《金史》卷一《本纪第一·世纪》
教师提问:阅读材料,从中你能获取哪些信息?
提示:①女真人头戴兽皮帽,身穿窄长袍,束腰带,穿长靴。②女真人生活环境比较寒冷。③女真人腰挂箭筒,肩背长弓,擅长骑射。④女真人生活在“白山黑水”之间,生活以游牧渔猎为主。
2.学生自主学习:阅读教材相关内容,概括关于女真族发展壮大的过程。
提示:①完颜阿骨打完成女真各部的统一。②1115年,完颜阿骨打在抗辽的过程中正式建立女真政权,国号大金。③金太祖模仿中原王朝制度,改革女真部落军政体制,颁行女真文字,发展生产。
(二)金灭辽及北宋
1.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内容,归纳金灭辽的概况。
提示:女真崛起、金军攻占辽的一些地区后,北宋朝廷想借金的势力收复被辽占领的失地,于是遣使与金相约夹攻辽朝。1125年,辽被金灭亡。
2.展示材料:靖康二年四月,金军攻破东京(今河南开封),俘虏了宋徽宗、宋钦宗父子及大量赵氏皇族、后宫妃嫔与贵卿、朝臣等三千余人,押解北上,东京城中公私积蓄为之一空。
教师提问:为什么金会在灭辽之后对北宋动手?
提示:金看到了北宋政治上的腐败和军事上的无能,于是在灭辽后发动了对宋的战争。
3.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叙述金灭北宋的基本情况。
提示:面对金军的强大攻势,宋徽宗、宋钦宗无心抵抗,只想着妥协求和。1127年,金军攻破开封,北宋灭亡。
(三)南宋的偏安
1.展示图片:
教师提问:观察图片,指出南宋建立的基本情况。
提示:北宋灭亡后,赵构登上皇位,赵构就是宋高宗,后来定都临安,史称南宋。
2.展示图片:
教师提问:(1)岳飞为什么至今仍受到人们的尊敬和怀念?
(2)岳飞被视为抗金英雄,我们应该怎样评价他呢?
提示:(1)岳飞领导“岳家军”进行抗金斗争,收复了建康,取得了郾城大捷。岳飞抗金,保卫了人民的生命财产,维护了中原地区较高的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符合广大人民的利益,是正义的。
(2)岳飞是大忠臣,所以,岳飞即使被冤死,也不造反;岳飞是著名将领,岳家军“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金军感叹“撼山易,撼岳家军难”;岳飞是个好官,他说“文臣不爱钱,武将不惜死,天下便可太平”。
3.学生自主学习:阅读教材相关内容,指出宋金和议的历史背景与内容。
提示:背景:在有望收复中原之时,宋高宗和权臣秦桧害怕抗金力量壮大,危及他们的统治,下令岳飞班师。不久,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了岳飞。内容:南宋向金称臣,并给金钱物,双方以淮水至大散关一线划定分界线,宋金对峙局面形成。
4.学生分组讨论:北宋与辽、西夏,南宋与金达成和议或订立和约,有什么积极意义?
提示:①使双方边境相对稳定。②有利于经济文化交流。③使双方维持了长久的和平关系。④促进了民族交融,有利于国家统一。
三、课堂小结
金朝在我国历史上也有着重要的地位。评价岳飞抗金,要看他的行为是否符合广大人民的利益,是否有利于社会发展。女真族在对南宋的战争中掳掠残杀,对北方经济造成严重的破坏。岳飞抗金,保卫了人民的生命财产,保卫了中原地区较高的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符合广大人民的利益,是正义的。
见课件
本节课突出自主学习的运用,突出对图片解读能力的培养。本节课要对民族战争的性质形成正确的认识,评价时不能用异族、侵略的说法,应该从正义和非正义的角度来分析,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即中国历史上的任何民族都属于中华民族的组成部分。在评价岳飞时也要注意角度,不能以民族英雄称呼之,可以称呼其为抗金英雄。注意引导学生正确的情感导向。
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
内容要求 教学目标
通过了解南方地区的经济繁荣,知道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进一步南移   1.通过阅读相关图片及史料,了解宋代农业的发展、手工业的兴盛、商业及海外贸易繁荣的具体表现;知道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概况。(历史解释、史料实证) 2.通过了解北民南迁是宋代经济重心南移的重要原因,认识人民群众是物质生产的主要承担者和历史的创造者;认识农作物新品种(占城稻)的推广、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秧马的发明)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唯物史观) 3.感知经济重心南移的历史与现实价值,体会合理开发利用资源是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根本途径。(家国情怀)
教学重点:两宋经济的繁荣;经济重心的南移。
教学难点: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
一、导入新课
展示材料:宋朝的GDP到底有多高?据香港科技大学的刘光临先生的统计与推算,宋朝的人均国民收入位于历代最高峰,为7.5两白银,远远高于晚明2.88两,要到十九世纪的晚清,才追上宋代的水平。英国的经济史学家安格斯·麦迪森认为:在960—1280年间,尽管中国人口增加了80%,但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却由450美元增加到600美元,增加了1/3;以后一直到1820年都保持着此水平。欧洲在960—1280年间,人口增加了70%,人均国内总值则从400美元增至500美元,只增加了1/4。也就是说,宋代的经济与生活水平,不但在纵向上优于其他时代,而且在横向上遥遥领先于同时代的欧洲。
教师导入:从这则材料可以看出,宋朝的经济极为繁荣。本节课我们就来一起学习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一起探究宋朝经济繁荣的原因与表现。
二、探究新知
(一)农业的发展
1.多媒体展示宋代《耕获图》。
教师提问:观察图片,古代农业耕作有哪些步骤?
提示:牛耕、灌溉、插秧、收获、扬场、入仓。
教师讲述:我国自古是以农业立国,《耕获图》展示的是宋代农业蓬勃发展的缩影。
2.展示表格:
朝代 南方 北方
人口(户) 占全国户口数比例 人口(户) 占全国户口数比例
西汉 2 470 685 19.8% 9 985 785 80.2%
唐朝 3 920 415 43.2% 5 148 529 56.8%
北宋 11 240 760 62.9% 6 624 296 37.1%
  教师提问:由表格可以看出,北宋时期人口分布发生了什么变化?
提示:南方人口超过北方。
3.学生分组讨论:南方农业快速发展的原因。
提示:①经济因素:北方人口大批南迁,带去了先进生产技术,增加了劳动人手。②自然因素:南方雨量充沛,更适宜农作物生长,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③政治因素:北方战乱频繁,南方相对安定。④政策倾向:统治者重视经济的发展,如推广农业技术。
4.多媒体展示表格,学生合作探究,完成表格。
作物类别 作物名称 发展成就 生产工具和技术的创新
粮食作物 水稻 引进占城稻(成熟早,抗旱力强);南方水稻产量跃居粮食作物首位 (1)秧马——拔秧工具 (2)复种技术得到推广
经济作物 茶叶 南方普遍种植茶树
棉花 种植由南向北(江淮、川蜀一带)推进
(二)手工业的兴盛
学生自主学习:阅读教材相关内容,列表归纳宋代手工业的发展概况。
提示:
手工业
纺织业 四川、江浙地区的丝织生产发达;棉纺织业兴起
制瓷业 众多名窑;瓷都景德镇;南宋制瓷业中心在江南地区
造船业 广州、泉州、明州的造船业居世界领先地位;建有世界上现存最早的船坞;海船配有指南针
(三)商业贸易的繁荣
1.学生自主学习:阅读教材内容,概括商业都市的繁荣表现在哪些方面。
提示:①商业城市多——最大的是开封和杭州。②人口多。③时间不受限制——早市、夜市的出现。④活动区域增大——草市出现。⑤商品多。⑥客商多。
2.情景体验:商人的苦恼。
北宋时期,一位商人在四川经营着丝绸生意,每天需要带着大量的金属货币穿行在大街小巷,既不安全,也不方便。
教师提问:(1)如果你是这位商人,如果不带金属货币,你有什么好办法吗?
提示:使用纸币“交子”。
(2)使用这种货币与金属货币相比有什么优点?
提示:轻巧、发行成本低、交易方便等。
3.多媒体展示《宋代海外贸易图》。
教师提问:(1)如果你生活在宋代,要对外进行海外贸易,你能到哪些地方呢?
(2)宋代主要的港口有哪些?宋代设立哪一机构管理海外贸易?
提示:(1)朝鲜、日本、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
(2)港口:广州、泉州。机构:市舶司。
4.展示材料:
材料一 楚越之地,地广人希(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无积聚而多贫。是故江淮以南,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
——《史记·货殖列传》
材料二 (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
——《宋书》
材料三 朝廷在故都(东京开封)时,实仰东南财赋,而吴中又为东南根柢,语曰:“苏湖熟,天下足。”
——《陆游集》
教师提问:根据材料,回顾经济重心南移的历史。
提示:①初步开发:汉朝末年,南方等区域经济发展。孙吴时期,开发经营江南地区,水稻种植、丝麻纺织、铜铁冶炼、造船技术等发展、进步。②继续发展:唐代是中国封建经济发展的又一高峰,北方黄河流域和南方长江流域是唐代的两大基本经济区。以安史之乱为界,两大经济区在国家经济中的地位发生了逆转。③完成南移:两宋时期,南方经济在压倒性优势下继续发展,我国古代经济南强北弱的局面形成定局。
三、课堂小结
宋朝是一个社会文化繁荣的时代,经济发展位居世界最前列,是当时最为先进和文明的国家。本节课主要从农业的发展、手工业的兴盛以及商业贸易的繁荣这几个方面来讲述宋代经济的发展状况,从中我们可以发现宋代经济在协调中发展、在创新中发展、在开放中发展的特点。
见课件
我们学习历史不仅仅是为了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我们可以从历史中借鉴很多经验和教训,从而更好地为现实服务。例如,通过这节课我们对宋代经济发展的原因和经济重心南移过程的学习,可以从中总结其对我们今天的经济建设有何启示。
第10课 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
内容要求 教学目标
通过了解蒙古兴起和元朝统一,理解元朝统一对中华民族进一步交融的重要意义;通过文天祥等人的英雄事迹,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精神   1.通过研读相关史料和教材内容,掌握铁木真统一蒙古草原、建立蒙古政权以及忽必烈建立元朝的史实;认识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建立蒙古政权对蒙古族的发展壮大起了积极作用;了解蒙古灭西夏、金和元灭南宋,实现统一的过程。(历史解释、史料实证、时空观念) 2.从“改革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动力”角度,了解忽必烈继承汗位后采取的巩固统治的措施对元朝建立与统一的推动作用;通过学习成吉思汗和忽必烈的事迹,理解杰出人物对历史的发展具有推动作用。(唯物史观) 3.感悟成吉思汗和忽必烈所具有的坚强意志和远大抱负等优秀品质;学习文天祥、陆秀夫所表现出的崇高气节;体会元朝的统一对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起到的作用。(家国情怀)
教学重点:元朝的建立与统一。
教学难点:正确理解元朝统一的进步性。
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播放腾格尔的歌曲《天堂》。
教师导入:“蓝蓝的天空,清清的湖水,绿绿的草原,这是我的家。奔驰的骏马,洁白的羊群……”腾格尔的这首《天堂》体现了他对自己家乡内蒙古草原的赞美。蒙古族人民世居草原,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他们骁勇善战,曾建立了一个疆域空前辽阔的王朝。今天我们一起走进第10课《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
二、探究新知
(一)成吉思汗统一蒙古
展示材料:
材料一 星天旋转,诸国争战……没有逃避地方,只有冲锋打仗;没有平安幸福,只有互相杀伐。
材料二 有星的天旋转着,众百姓反了,不进自己的卧内,互相抢掠财物。有草皮的地翻转着,全部百姓反了,不卧自己被儿里,互相攻打。
——《蒙古秘史》
教师提问:(1)根据材料回答,这些描述了当时蒙古草原上的什么情景?当时牧民们的最大心愿是什么?
(2)最终谁结束了这种混战的情景?他的贡献有哪些?
提示:(1)这些描述形象地反映了当时蒙古诸部互相混战、社会动荡不安的情景。这种战争给蒙古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他们渴望摆脱战乱,结束分裂,过上和平安定的生活。
(2)铁木真(成吉思汗)。贡献:①铁木真率部多次征讨,逐一打败了草原上各个强大的势力。②1206年完成了蒙古草原的统一,建立了蒙古政权,结束了蒙古草原长期混战的局面。(教师指出:这是铁木真最突出的历史功绩)③建立了军事、行政和生产相结合的制度。④统治期间,创制了蒙古文字。
(二)蒙古灭西夏与金
学生自主学习:阅读教材相关内容,整理蒙古灭亡西夏和金的情况。
提示:(1)蒙古灭西夏:成吉思汗率领蒙古军队首先进攻西夏,在蒙古军队的进攻下,1227年西夏灭亡。
(2)蒙古灭金:①过程:蒙古和南宋结盟,南北夹击金朝。1234年,蒙古灭金。②影响:金朝灭亡后,南宋和蒙古直接对峙的局面形成。
(三)元朝的建立与统一
1.展示材料:
材料一 儒士元好问和张德辉请求忽必烈接受“儒教大宗师”的称号,忽必烈悦而受之。忽必烈尊崇儒学,“圣度优宏,开白炳烺,好儒术,喜衣冠,崇礼让”。
材料二 “治乱之道,系乎天而由乎人,以马上取天下,不可以马上治。”
——刘秉忠
教师提问:材料一说明了什么?结合教材内容指出忽必烈“不以马上治(天下)”的表现。
提示:说明忽必烈尊崇儒学。表现:施行“治国安民”的方略,广开言路,整顿吏治,注重农桑。
2.教师讲述:元朝建立的基本情况。(1271年,忽必烈改国号为大元,次年定都于大都。)
3.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相关内容,归纳忽必烈灭亡南宋、统一全国的概况及其影响。
提示:概况:1276年,元军攻入南宋都城临安,南宋灭亡。1279年,元军攻灭南宋残部,完成了全国的统一。影响:结束了我国历史上较长时期的政权并立局面,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4.小组讨论:有人认为,既然元朝统一全国是进步的,为什么还要赞扬文天祥的抗元呢,这不是自相矛盾吗?你是怎样看待这个问题的呢?
提示:我们必须看到事物的两个方面。文天祥的抗元,反抗的是蒙古贵族的民族压迫,与人民群众的愿望相一致,是正义行为。抗元失败后,又表现出宁死不屈的精神和崇高气节,理应受到后人的敬仰和纪念。因此,我们肯定文天祥抗元,但并不否定元统一的进步性,只是二者的角度不同。
三、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蒙古各部的统一、蒙古政权建立以及蒙古灭西夏和金,为忽必烈建立元朝奠定了基础。
元朝建立后,灭掉了南宋,实现了全国的统一,结束了唐末以来长期分裂割据和几个政权并立的政治局面。这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以文天祥为代表的抗元斗争体现了民族气节和爱国精神,这种气节和精神应该继承和发扬。
见课件
本节课突出自主学习在学生成长中的运用,突出对材料解读能力的培养,突出历史的时序和前后延续性,注重初中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体验;通过多媒体教学法、材料研读法、问题探究法等教学方法,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发挥,增强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加深学生对有关历史知识的理解。
第11课 元朝的统治
内容要求 教学目标
通过了解元朝设立行省、宣政院等制度,知道西藏在元代正式纳入中国版图   1.通过研读相关史料和识读《元朝形势图(1330年)》,了解元朝疆域范围,知道元朝的版图是我国历史上最大的;了解元朝促进民族融合的表现;掌握行省制度的具体措施和影响,知道澎湖巡检司、北庭都元帅府、宣政院等机构设置的意义。(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2.知道建立行省制度、设置宣政院等制度创新属于上层建筑的变化;知道通过一系列边疆政策的改革,元朝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促进了各族人民在政治、经济与文化方面的交流。(唯物史观) 3.通过学习,知道西藏、台湾地区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认识到维护国家统一、民族交融、牢筑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自觉形成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意识。(家国情怀)
教学重点:元朝的疆域;行省制度的影响。
教学难点:认识到元朝对于巩固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重要作用。
一、导入新课
元朝(公元1271—1368年)是由蒙古族建立起来的王朝,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来的、以少数民族贵族为主的政权。蒙古族以其强大的武力,不仅征服了中原及长江以南地区,还将其控制范围扩张至整个西亚地区。成为中国有史以来疆域最辽阔的王朝。那么,元朝是如何统治的?让我们一起走进第11课《元朝的统治》。
二、探究新知
(一)元朝疆域和民族交融
1.展示材料:
材料一 元朝形势图(1330年)
材料二 自封建变为郡县,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不逮元。汉梗于北狄,隋不能服东夷,唐患在西戎,宋患常在西北。若元,则起朔漠,并西域,平西夏,灭女真,臣高丽,定南诏,遂下江南,而天下为一。故其地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盖汉东西九千三百二里,南北一万三千三百六十八里,唐东西九千五百一十一里,南北一万六千九百一十八里,元东南所至不下汉、唐,而西北则过之,有难以里数限者矣。
——[明]宋濂等《元史》卷五十八《地理志》一
教师提问:根据材料并结合教材内容,分析元朝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
提示:元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贵族为主建立的全国性的统一王朝。元朝的版图是我国历史上最大的。
2.展示图片:
教师提问:根据图片并结合教材内容,谈谈元朝统一促进了民族融合主要表现在哪些地方。
提示:①边疆各族内迁。②契丹、女真等族汉化。③回族形成。
(二)行省制度
展示材料:
材料一 世祖即位,登用老成,大新制作,立朝仪,造都邑,遂命刘秉忠、许衡酌古今之宜,定内外之官。其总政务者曰中书省,秉兵柄者曰枢密院,司黜陟者曰御史台。……
——[明]宋濂等《元史》卷八十五至卷八十六《百官志》一至二
材料二 立中书省一,行中书省十有一:曰岭北,曰辽阳,曰河南,曰陕西,曰四川,曰甘肃,曰云南,曰江浙,曰江西,曰湖广,曰征东,分镇藩服,路一百八十五,府三十三,州三百五十九,军四,安抚司十五,县一千一百二十七。……唐以前以郡领县而已,元则有路、府、州、县四等。大率以路领州、领县,而腹里或有以路领府、府领州、州领县者……
——[明]宋濂等《元史》卷五十八《地理志》一
材料三 行中书省,凡十[一],秩从一品。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与都省为表里。国初,有征伐之役,分任军民之事,皆称行省,未有定制。中统、至元间,始分立行中书省,因事设官,官不必备,皆以省官出领其事。其丞相,皆以宰执行某处省事系衔。其后嫌于外重,改为某处行中书省。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至元二十四年,改行尚书省,寻复如旧。至大二年,又改行尚书省,二年复如旧。每省丞相一员,从一品;平章二员,从一品;右丞一员,左丞一员,正二品;参知政事二员,从二品,甘肃、岭北二省各减一员;郎中二员,从五品;员外郎二员,从六品;都事二员,从七品;掾史、蒙古必阇赤、回回令史、通事、知印、宣使,各省设员有差。旧制参政之下,有佥省、有同佥之属,后罢不置。丞相或置或不置,尤慎于择人,故往往缺焉。
——[明]宋濂等《元史》卷九十一《百官志》七
学生阅读材料和教材相关内容,并分小组讨论下列问题:
(1)元朝为了巩固统治,在中央和地方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
(2)中央确立的制度的内容是什么?
(3)地方设置了哪些机构?
(4)行省制度的建立对后世有什么影响?
提示:(1)在中央,忽必烈参照中原历代王朝的统治方式,逐步确立了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在地方,元朝的疆域空前辽阔,为了实行有效的统治,元朝建立了行省制度。
(2)逐步确立了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在中央,由中书省掌管全国的行政事务,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管各项政务;设枢密院负责全国的军事事务,调度全国的军队;设御史台负责监察事务。
(3)行省制度的内容是把今山东、山西和河北等地称作“腹里”,直属于中央的中书省;其他地区,除了吐蕃、畏兀儿地区之外,设置了岭北、辽阳、河南、陕西、四川、甘肃、云南、江浙、江西、湖广10个行省。在行省之下,继承前代的制度,设置路、府、州、县。
(4)元朝的行省制度是对秦朝以来郡县制的一大发展,在以后的明清时期继续沿用,奠定了我国省级行政区划的基础;加强了元朝的中央集权统治,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在一些边远地区设立行省,加强了对边远地区的管理,客观上促进了各族人民在政治、经济与文化方面的交流。
(三)元朝对边疆地区的管辖
1.教师讲述:为了对辽阔的疆域进行有效的治理,元朝的统治者根据各地区的情况,采取因地制宜的方式,在东北、西北、东南、西南等地区设置相应的管理机构,加强中央对这些地区的统治。
2.小组合作探究:回顾元朝以前大陆与台湾交往的史实。回顾元朝以前汉藏两族交往的史实。
提示:台湾:三国时台湾称夷洲,230年,吴国大将卫温等率船队到达夷洲,这是大陆人民到达台湾的第一次明确记录;隋朝时,台湾称流求,大陆商人常到流求贸易。西藏:在唐朝称吐蕃,唐太宗时,文成公主入藏,促进了吐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也增进了汉藏两族的友好关系。
3.教师提问:元朝是如何管理今台湾(东南)地区的?这一措施有何意义?
提示:元朝在澎湖岛设置了澎湖巡检司,负责管辖澎湖和琉球。意义:这是历史上中央政府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
4.教师拓展:元朝在东北地区设立辽阳行省。辽阳行省的辖区,东到大海,包括库页岛在内,西与岭北行省相邻,南与高丽国接壤,北部直达北冰洋,幅员辽阔。元朝在辽阳行省分封了昌王、辽王等诸王以及功臣木华黎的后裔。行省境内居住着经济文化发展水平不同的各民族。大体说来,其中辽东半岛是汉族人口较为集中居住的地区,农业经济比较发达。行省中部的西半部是蒙古人的游牧地,东半部是以狩猎为主的女真和水达达的居住地。黑龙江沿岸和库页岛则生活着主要以捕捞为主的居民,黑龙江以北地区的居民以狩猎为主。元朝在西北地区设置北庭都元帅府等机构管理西域的军政事务。
5.展示材料:至元初,立总制院(后改称宣政院),而领之以国师。……(总制院的职责是)“掌浮图氏之教,兼治吐蕃之事”。
——《元史》
教师提问:元朝对西藏地区(西南)采取了什么特殊的管理办法?元朝对西藏地区的有效管理,在中国国家发展和民族关系发展史上有什么重要的意义?
提示:管理办法:在这一地区设立宣慰使司都元帅府,由宣政院直接统辖,掌管西藏的军民各项事务。意义:中央政府对西藏地区正式行使行政管辖,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6.小组讨论:你如何看待现实生活中企图分裂祖国的势力及行径?
提示:由以上史实可知,台湾和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任何妄图分裂国家领土的行径都是不能得逞的,必将遭到失败。
三、课堂小结
元朝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元朝的疆域十分辽阔,版图是我国历史上最大的。为巩固统治,元朝实行行省制度,对辽阔的疆域进行有效治理,并且设立澎湖巡检司管理台湾,设立宣政院管理西藏事务等。
见课件
在本节课中借助《元朝形势图(1330年)》提高学生的基本识图能力。让学生通过阅读重点内容,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相互讨论,掌握行省制度的基本内容。在授课过程中,从学生的认知能力出发,针对重点内容提出问题,达到训练学生思维能力的目的。
第12课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
内容要求 教学目标
通过了解这一(宋元)时期的城市和商业发展、文学艺术成就,认识宋元时期繁荣的经济、文化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1.通过研读相关史料和教材内容,了解宋元时期出现的著名大都市及其繁荣景象;掌握宋元时期文化娱乐活动和节庆习俗;通过感悟历史情境,了解宋元时期市井文化生活丰富的原因;了解宋元时期的宋词、元曲和史学的代表作家及其成就。(历史解释、史料实证) 2.知道社会生活是社会生产力水平的反映,是社会进步程度的表现;理解宋元时期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杂剧的兴起与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兴起之间的关系。(唯物史观) 3.通过了解宋词、元曲,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而培养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家国情怀)
教学重点:宋朝社会的文化娱乐活动;宋词与元曲。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一、导入新课
师:“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这座城市有着“东南第一州”的美称,更是被誉为人间天堂,同学们,在你的印象里,杭州是一座什么样的城市呢?
师:让我们把时间拉回到千年之前,看看北宋词人柳永又是如何描述杭州的?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柳永《望海潮》
师:当时的杭州虽然不是都城,但是其繁华景象和丰富的文化生活令无数文人墨客驻足吟唱,那么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生活究竟是怎样的呢?就让我们穿越千年,看看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吧!
二、探究新知
(一)繁华的都市生活
1.学生自主学习:阅读教材相关内容,思考:宋元时期著名的大都市有哪些?北宋开封最繁华的是何处?描述一下繁华景象。
提示:大都市:开封、临安、大都。最繁华地区:大相国寺。繁华景象:略。
2.课堂活动:角色扮演——瓦子见闻记
师:如果你是北宋东京的市民,你最喜欢去哪里娱乐?
生1:相国寺,那里热闹非凡。
生2:瓦子,那里吃喝玩乐一应俱全。
师:在宋代,有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叫作“瓦子”。那么,请你们说说,在瓦子里,你都看到了什么?
生1:我看到了小吃摊点、饭馆、茶楼、商铺,有卖药材、字画的,还有剃头的、算卦的。
生2:在勾栏内,我看到了各种艺人卖艺谋生,有说书的、唱曲的、演杂剧的,还有表演杂技、舞蹈的。
生3:商店门前悬挂的幌子迎风飘扬,我是在《清明上河图》上看到的。
师:在瓦子内,你会听到什么?
生1:商贩的各种吆喝叫卖声。
生2:说书、杂剧演唱声。
生3:街上车马声,驴马叫声,讨价还价声……
师:面对此情此景,你想到了什么?
生1:我想到了北宋城市的发达,商业市场的繁荣。
生2:我想到了社会的安定,人民的悠闲。
生3:我想到了当时文化娱乐的丰富,人们对精神生活的追求。
师:热闹繁荣的瓦子和勾栏,确实给当时的人们带来了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就连我们都不禁羡慕起来。现在,我希望大家进一步想想,这样的生活与当时社会的哪些因素有关呢?(分成4~6人小组讨论,然后发言)
生1:因为城市人口多,经济文化发达,商业贸易繁荣。
生2:因为市民阶层壮大,对文化娱乐生活的需要多种多样。
师:商业繁荣、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坊市制度被打破、市民阶层壮大,归根结底,都与当时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分不开。
3.多媒体出示《元墓出土的杂剧陶俑》。
教师提问:宋元时期戏剧表演的主要形式是什么?
提示:杂剧。
4.展示材料: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苏轼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欧阳修
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陆游
教师提问:你知道以上诗句描述的是哪些节日吗?你还知道哪些节日?
提示:依次为中秋节、元宵节、端午节。春节。
(二)宋词和元曲
1.教师讲述:词是宋代主要的文学形式之一,词在唐朝时已经出现,经五代到两宋,得到很大发展。词是一种新体诗歌,句子有长有短,也称长短句,便于歌唱。填词用的曲调名,叫作词牌,如《念奴娇》《满江红》《蝶恋花》等。词的内容开始大多是描写女性伤离怨别的心境或花前月下的景色,到宋代才有较大的变化,风格多样,内容广泛。
2.多媒体展示苏轼、李清照、辛弃疾的作品,同学们朗读这些作品,结合宋元社会发展状况思考:词在宋代逐渐兴盛的原因。
材料一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材料二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材料三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提示:①宋代商业发展,城市繁荣,市民阶层不断壮大,能够歌唱的词比其他形式的文学作品更适应市井娱乐生活的需要。②词的句子长短不一,更便于人们抒发思想感情。
3.教师引导:运用表格归纳苏轼、李清照、辛弃疾的经历(生活的时代)、词的特点及其代表作。
提示:
姓名 苏轼 李清照 辛弃疾
时代 北宋 两宋之交 南宋
经历 经济繁荣,家境优裕 前期生活稳定,后流落南方 曾参加抗金斗争,立志恢复中原
词的特点 气势豪迈、雄健奔放 风格委婉、感情真挚、清新自然,后期渗透了忧伤情感 风格豪放,倾诉了对山河分裂的悲痛
代表作 《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声声慢·寻寻觅觅》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4.教师提问:刚刚我们一起感受了宋词的风韵,那么元代的主要文学形式又是什么呢?
提示:元曲。
5.教师简要介绍元曲的基本情况。(包括散曲、杂剧和南戏等。杂剧把音乐、歌舞、动作、念白融合在一起,成为一种综合性的艺术。)
6.学生自主学习:阅读教材相关内容,指出元代最优秀的杂剧作家。其代表作是什么?与其齐名的杂剧家还有谁?
提示:杂剧作家:关汉卿。代表作:《窦娥冤》。其他杂剧家:马致远、郑光祖、白朴、王实甫等。
7.小组合作探究:繁华的市井生活与繁荣的市俗文化之间有何关联?
学生交流回答。
教师总结:社会安定,经济强盛,人口增多,市民阶层壮大,物质生活条件得到满足,更追求精神文化上的繁荣发展,由此,市俗文化得以繁荣发展。
(三)司马光和《资治通鉴》
多媒体出示司马光和《资治通鉴》的图片。
教师提问:根据图片并结合教材内容,指出《资治通鉴》的体例、内容和地位。
提示:体例:编年体的通史巨著。内容:记述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 300多年的历史,纵贯中国16个朝代。地位:与司马迁的《史记》并列为中国史学的不朽巨著。
三、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穿越时空的隧道,一起去宋元时代感受了气象万千的都市生活。在宋元时代,文学领域的主要成就是宋词和元曲的发展。生活在今天的我们,在社会物质生活极其丰富的条件下,应该树立忧患意识,居安思危,培养社会责任感!
见课件
本节课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预设情况,善于在学生合作探究问题的基础上提出问题,拓展学生思维,训练学生能力;善于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生成的问题,及时给予引导,引导学生完成学科能力目标;及时依托学习内容进行恰当的情感与态度价值观教育,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学目标。
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内容要求 教学目标
通过了解这一(宋元)时期的科技创新、对外交流,认识宋元时期繁荣的经济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通过印刷术、指南针、火药的应用和外传,认识中国古代的重要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1.了解印刷术的发展历程;通过研读相关史料,了解活字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的发明;掌握活字印刷术、指南针、火药给当时社会带来的重大影响;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历史发展的巨大作用,形成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初步认识;感悟中国古代科学家、发明家的勇于实践、善于创新的精神,并以此为学习的榜样。(历史解释、史料实证、唯物史观、家国情怀) 2.通过识读《元朝交通路线图》,归纳宋元时期交通发展的状况,分析这一状况出现的原因及其影响;理解中国古代科技发展与发达的中外交通对世界文明进步作出的重要贡献。(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家国情怀)
教学重点: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指南针和火药的应用及向世界的传播;宋元时期对外交往的史实。
教学难点:充分认识活字印刷术、指南针、火药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烟花的图片。
烟花,又叫焰火,在各种喜庆和重大庆典活动中,人们都要燃放烟花,表达喜悦之情,寄托美好的愿望。烟花装扮的绚丽美景主要得益于我国的哪项发明?(火药)你知道火药的发明、应用和传播吗?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3课《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二、探究新知
(一)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1.学生自主学习:阅读教材相关内容,列表归纳印刷术的发展历程。
提示:
印刷术的发展历程
隋唐 雕版印刷术
北宋 活字印刷术
元代 转轮排字法
元朝中期 铜活字印刷
  2.展示材料: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版。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熔,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
——《梦溪笔谈》
教师提问:活字印刷术哪些地方体现了“活”的特点?与雕版印刷术相比,活字印刷术有怎样的进步?
提示:变死字为活字,变死版为活版。既经济又省时。
3.展示材料:约在13世纪,我国活字印刷术就传入朝鲜半岛。朝鲜高丽王朝末期,已开始使用金属活字印刷,到李朝获得大发展。日本直到16世纪,才开始有活字印刷术,是壬辰(1592年)日本侵朝战争后由朝鲜传过去的。当时日本从朝鲜带回数以万计的铜活字和铸字工,从此日本有了活字刊印本。我国活字印刷术在15世纪传到欧洲,是从我国新疆沿中亚、西亚逐步传到欧洲的。我国科技史专家潘吉星先生指出:“谷腾堡完成其活字试验所处的时代,正是中国印刷术在欧洲传播和进一步发展的一个高潮。而在谷腾堡时代我们仍能看到中国的技术影响。”
——《中国科学技术史·造纸与印刷卷》
提出问题: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对当时社会产生了什么作用?用图示说明活字印刷术的传播方向。
提示:作用:活字印刷术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二)指南针、火药的应用
1.展示图片:
   
教师提问:阅读教材相关内容,说出图1、图2指南工具的名称及发明时间,并思考图2的发明有何作用。
提示:图1:司南;战国时期;图2:指南针;北宋。作用:大大促进了世界远洋航海技术的发展。
2.展示图片:
    
教师提问:火药用于军事有什么影响?
提示:揭开了世界军事史上热兵器时代的序幕。
3.展示材料:
材料一 14世纪初,火药从阿拉伯人那里传入西欧,它使整个作战方式发生了变革。
—— 恩格斯
材料二 如果没有火药,世界也许会少受点痛苦,但另一方面,中世纪欧洲那些穿戴盔甲的骑士们可能仍然在他们有护城河围绕的城堡里称王称霸,不可一世,而我们的社会可能仍然处在封建制度的奴役之下。
—— 德克·海德
教师提问:根据材料并结合教材内容,归纳中国的火药和火器对世界产生的影响。
提示:中国发明的火药和火器传入欧洲后,对欧洲的火器制造和作战方式产生巨大影响,推动了欧洲社会的变革。
(三)发达的中外交通
1.多媒体出示《元朝交通路线图》,并组织学生分小组学习教材相关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1)概括宋元时期交通发展的状况。
(2)分析这一状况出现的原因及其产生的影响。
(3)设置情景模拟:假设你是宋元时期的一名商人,家里有上好的绸缎、书籍和烟火,你要将其远销海外,你会选择怎样的路线?会途经哪些国家和地区?
提示:(1)宋朝由于航海技术的进步,南方的海上贸易频繁,海路交通发达。元朝建立后,陆路和海路交通的范围进一步扩大,开创了中外交通的新局面。
(2)原因:①宋朝由于民族政权并立,战乱不断,陆上丝绸之路被阻断。②元朝统治区域辽阔,为加强同各地的联系,建立驿站,修建了覆盖全国的陆路交通网。元代的陆路向西通往波斯、阿拉伯及俄罗斯等欧洲国家,使东西方的使臣、商人往来非常方便。③宋元时期造船和航海技术有了较大的发展。中国的航海家除了使用指南针外,也初步掌握了潮汛、信风、气象的规律。再加上政府的重视。当时,海上交通发达,海外贸易繁荣。影响:陆路和海路交通的畅通,使中外经济、文化和科技的交流进一步发展起来。中国的创造发明,如印刷术、火药、指南针、纸币和驿站制度等输往西方,天文、历法、农业、手工业生产技术传入亚洲各国,对欧亚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起了重要作用。西方的药物、天文、历法、数学等也传到中国,外来的科学技术与文化在元朝受到重视。
(3)学生根据情况回答。
2.教师提问:结合宋元时期的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谈谈你对今天的“一带一路”的感想。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点拨:历史上的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是我国同中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东非、欧洲等地区经贸和文化交流的大通道,“一带一路”倡议是对古丝绸之路的传承和提升,是实行新一轮扩大开放的主要举措。宋元时期海上丝绸之路交通的发展,对实现“一带一路”经济战略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急递铺令牌
3.课后活动:元朝在驿道上隔一段距离就设有“急递铺”。铺卒在接到紧急文书后,骑快马日夜兼程传到下一个急递铺,直到送达接收地。当时规定一昼夜要传递400里。
想一想:急递铺的方式,类似于今天邮政中的什么措施?
提示:特快快递。
三、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宋元时期的科技和交通:四大发明中的三大发明和两条丝路。
从古代的四大发明到今天的新四大发明,从古代的丝绸之路到今天的“一带一路”,都体现出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勤劳。可以说我们有着辉煌的过去,理应创造更加辉煌的未来。就让我们立足当下,秉承丝路精神、工匠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见课件
七年级学生对中国历史有初步的了解,储备有一定的历史知识,形象思维比较发达,对感性的事物容易理解,但是抽象思维和概括能力有限。本节课中应多补充材料让学生了解活字印刷术、指南针、火药的影响并概括出这些成就的共同影响,即创造了中华文明史上又一个科技高峰,从而加深学生对本课的理解和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