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张PPT)
冬
作者:马丽华
丹
各
拉
头
源
江
长
在
新课导入
《长江之歌》中第一句是这样唱的:“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风采。”歌词中的“雪山”就是长江的源头——各拉丹冬雪山。
今天,我们来学习马丽华的游记散文《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去揭开各拉丹冬神秘的面纱,感受雪域高原的壮美景色。
各拉丹冬雪山位于中国青海格尔木市与西藏安多县交汇处,为唐古拉山脉主峰,海拔6621米。各拉丹冬,藏语意思为“高高尖尖的山峰”,为长江源头,神秘的雪域高原,令人向往。
1.学习并掌握生字词,了解游记的写作特点。(重点)
2.朗读课文,理清文章的脉络,理解关键语句的含义。(难点)
3.体会文中表现出来的自然美,培养读者对大自然的感情。(素养)
学习目标
作者介绍
马丽华,1953年生,山东济南人,当代女作家,现任中国藏学出版社总编辑。
主要作品有诗集《我的太阳》,散文集《追你到高原》《终极风景》,长篇纪实散文《藏北游历》《西行阿里》《灵魂像风》。
1997年《走过西藏》获全国优秀畅销书奖,2011年以长篇小说《如意高地》获第四届老舍文学奖。
黧黑 棱角 砾石 骤然 蜷卧 虔诚 蠕动 腈纶 漫溢 豁然 敦实 草坝子 劲旅 疮 风云变幻 接踵而至 熠熠烁烁
lí
lénɡ
lì
zhòu
quán
qián
rú
jīnɡ
yì
huò
dūn
bà
huàn
jìng
chuāng
zhǒnɡ
yì shuò
字词学习
字词学习
蠕动:像蚯蚓爬行那样动。
敦实:结实;粗壮,敦厚诚实。
风云变幻:比喻局势的动荡与变化。
熠熠烁烁:形容光彩闪耀的样子。
川流不息:行人、车马等,像水流一样连续不断地行进。
漫不经心:疏忽大意,一点儿也不放在心上。
字词学习
气势磅礴:形容气势非常雄伟浩大。
接踵而至:形容人或事物一个又一个接连不断地到来。
鲜有人迹:很少有人的踪迹。
大煞风景:损伤美好的景致,比喻败坏兴致。
豁然:形容开阔或通达。
山脚冰塔林
草坝子上
砾石堆上
接近冰山
置身冰窟
进入冰塔林
→
→
→
→
→
按时空顺序,也是以“我”的游踪为线索组织材料,叙述了“我”游览各拉丹冬雪山的所见所感。
一、明游踪,理脉络
本文是按照怎样的顺序组织材料的?找出作者在游览中体现这一顺序的词语。
移步换景
仰视—近察—俯视
◆过这个行踪来看,文章采用了怎样的视角观察各拉丹冬的冰雪奇观
段落 观景角度 景物特点 作者感受
5
10-11
12
远望
冰峰:晶莹连绵冰河:平坦辽阔
令人眩晕大自然创造力的伟大
近观
冰河:光滑难行
阳光和风:如刻刀
颜色:晶莹洁白
冰体:形态多样
琼瑶仙境时光永恒
俯视
冰面疏松、流水满溢
长眠于此
在藏北高原大山脚下仰望各拉丹冬雪峰,作者看到了怎样的景象?
各拉丹冬
阴阳二坡
西北阴坡
尽是冰雪,景色单调
东南阳坡
好看
这种好看体现在哪儿?
阳光使这位身披白色披风的巨人变化多端:融雪处裸露出大山黧黑的骨骼,有如刀削一般,棱角与层次毕现,富有雕塑感。
气势磅礴,变化多端。
二、品语言,赏美景
季节上的隆冬将尽,但严寒还将在此驻防三两个月。远不是秋高气爽时节的明媚,这一个风云变幻的季节里,气势磅礴的密云来去匆匆,
.+
金字塔的各拉丹冬主峰难得在云遮雾障中一现尊容。
读课文,说说考察的环境是怎样的。请找出相应的描写。
拟人,准确生动地刻画出了各拉丹冬严寒气候停留的时间之久。增强了各拉丹冬的神秘感。
为下文描写作者爬各拉丹冬山的艰难埋下伏笔。
跟随队伍行进在各拉丹冬,看到的景色在变化,作者的身体状况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内心感受也不尽相同。读课文,试着找出这些变化。
行踪 美景 美景特点 身体状况 内心感受
感叹雪山的雄伟神秘
大山黧黑的骨骼
尚属正常
高峻、雄伟、变化多端
冰雪世界、坚冰丛莽
威严、神圣、
虔诚、崇敬
手背生冻疮,全身痛
连夜高烧,不思饮食
晶莹连绵的冰山
平坦辽阔的冰河
辽阔、浩茫
赞美大自然伟大的创造力
尾椎骨折断
腰椎错位
山脚冰塔林
在草坝子上
砾石堆
行踪 美景 美景特点 身体状况 内心感受
这一壁冰山像屏风,精雕细刻着各种图案
晶莹和洁白冰体形态多样
冰河、砾石滩
神奇、图案美、整体性
风力强劲、圣洁、千姿百态、历史悠久
冰面疏松,流水漫溢
惊叹、遗憾、无奈
被大自然所震撼
想象长江宏伟的故事
头痛,恶心,双脚绵软,呼吸困难
我要死了
似乎已经衰竭,没有力气挣扎
接近冰山
置身冰窟
再入塔林
1、侧面表现各拉丹东环境的恶劣以及景观的独特;
2、表现游览者的坚强与乐观,使游览带上了苦难美和悲壮美的色彩;
3、作为暗线推动情节的发展。
本文大量写游览过程中所遇的困难,有何作用?
品析语言
这里的“眩晕”和“卖弄”是什么意思?传达了作者怎样的感受?
这一派奇美令人眩晕,造物主在这里尽情卖弄着它的无所不能的创造力。
“眩晕”原指一种症状,感觉到自己或周围的东西旋转,这里指“浩浩苍苍”的美景令人应接不暇,令人不知道看什么。
“卖弄”原指有意显示、炫耀,含贬义,这里贬词褒用,指大自然的无穷创造力在各拉丹冬展现得淋漓尽致。
这两个词表现了作者面对冰峰、冰河、冰谷等景色感受到的震撼,以及基于人与自然对比而产生的对自然的敬畏。
删去标红句子,全句的表达效果会有怎样的变化?
风一刻不停地呼啸,辨不清它何来何往,仿佛自地球形成以来它就在这里川流不息,把冰河上的雪粒纷纷扬扬地扫荡着,又纷纷扬扬地洒落在河滩上、冰缝里。
删去后,全句就只是对眼前景物的描写,缺少了对大自然漫长历史和永恒运动的想象。没有了想象,景物就没有了神韵。
作者是怎样描绘冰山的裂纹和皱褶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端详着冰山上纵横的裂纹,环绕冰山的波状皱褶,想象着在漫长的时光里,冰川的前进和后退,冰山的高低消长,这波纹是否就是年轮。
作者并不去详细描写冰山裂纹和皱褶的形状,而是由此写到关于冰川、冰山形成变化的想象,把冰山的皱褶想象成树的年轮。这样的写法让读者联想到眼前景物“背后的故事”——大自然漫长、反复的变化,并由此认识到:这冰山、冰川其实是大自然历史的一部分。
概括主题
这篇游记以时空为序,以作者跟随摄制组探险的两天行踪为线索,抒写了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的见闻和感受,表达了对各拉丹冬的赞美和热爱之情,对大自然的敬畏,同时赞扬了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历史和人的探索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