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2 内能 导学案-(含答案) 2023-2024学年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

文档属性

名称 13.2 内能 导学案-(含答案) 2023-2024学年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17.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4-05-11 09:51: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2节 内能
【预学检验】
新旧衔接
1. 如图,运动的足球具有______能,弹簧由于被拉伸,从而具有了________能。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同时分子间存在引力和斥力,那么分子________(填“具有”或“不具有”)动能和势能。
2. 寒冷的冬天进行户外活动时,为了解决冻手的问题,小雪采用向手掌“哈气”的方法来给手取暖,小雨则利用两只手互搓的方法给手取暖。小雪和小雨分别是采用________和________方式来增加手的内能的。
预学新知
1. 构成物体的所有分子,其热运动的________能与________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2. 内能与物体内部分子的热运动和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情况有关。一切物体都具有________能。
3. 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________和________。
4. 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能量的多少叫做________。单位是________。
【课堂学案】
素养目标
1.会用类比的方法建立内能的概念,能简单描述温度和内能的关系。
2. (重点)知道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知道热量的概念及单位。
3. (重点)知道做功使物体内能增加或减少的事例。
课堂任务1 内能(阅读教材P7-P8)
1.类比思维
宏观 微观
运动的足球具有动能 运动的分子具有________能
被拉伸或被压缩的弹簧具有势能 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类似弹簧被拉伸和被压缩时的相互作用力,所以分子具有________能
2.概念:构成物体的所有分子,其热运动的________与________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内能的单位是焦耳(J)。
3. 阅读教材:教材图13.2-3,铁水很热,冰块很冷,但它们都具有________。
释疑:温度再低,分子也在做热运动,停不下来,根本停不下来,因此再冷的物体也具有内能。
4. 温度与内能的关系:物体的温度越高,其所含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就越________,分子的________就越大,则这个物体的内能也就________。
5. 质量与内能的关系:质量越大,组成物体的分子数量越多,内能越________。
教材第十三章章首图片变式如图所示,炽热的岩浆从覆盖着皑皑白雪的火山上喷涌而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白雪温度低,内能小
B. 岩浆温度高,内能大
C. 白雪温度低,分子热运动停止
D. 岩浆温度高,分子热运动剧烈
变式10 ℃的物体______(填“有”或“没有”)内能,具有内能的物体________(填“一定”或“不一定”)具有机械能。
课堂任务2 物体内能的改变
1.学生实验
给你一段铁丝,你能有几种方法让它温度升高,内能增加。下面是同学们总结的一些方法:
2. 热传递
提出问题 用手捂铁丝,这一过程中,铁丝和手的内能和温度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交流讨论 上述过程中发生了热传递。铁丝吸收热量,内能________,温度________;手放出热量,内能________,温度________。
归纳总结 热传递
(1)条件:两物体或同一物体的两部分间存在________差。
(2)方向: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传递。
(3)结果:原高温物体内能________;原低温物体内能________。
(4)实质:内能的________。
特别说明 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能量的多少叫做________。热量的描述只能用“吸收”或“放出”,不能用“含有”。
生活中有时需要加强热传递,有时又需要阻碍热传递。关于热传递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冬天穿羽绒服是加强热传递
B. 煮好的鸡蛋直接放入冷水中是加强热传递
C. 内能相等的物体间不会发生热传递
D. 热传递过程中,高温物体降低的温度等于低温物体升高的温度
变式2如果把一杯温度为20 ℃的水放入冰箱的冷藏室内,水的温度将降低,这杯水的内能将________(填“减小”或“增大”),这是通过________的方法改变了它的内能。
3. 做功
演示实验1 演示实验2
图示
操作 在一个配有活塞的厚玻璃筒里放一小团蘸了乙醚的棉花,把活塞迅速压下去 烧瓶内装有少量的水,水的上方有水蒸气,塞紧瓶塞,用打气筒向瓶内打气
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释
知识归纳
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技巧点拨
教材P10T4变式如图所示,把图钉按在铅笔的一端,手握铅笔使图钉钉帽在粗糙的硬纸板上来回摩擦,然后用手轻触钉帽,感觉钉帽的温度明显升高了,甚至发烫。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钉帽的温度升高,内能不变
B. 用手感觉快速摩擦后的图钉温度时,温度从图钉传递到手
C. 摩擦后,构成钉帽的分子的热运动更剧烈
D. 此实验中改变图钉钉帽内能的方式是热传递
变式32023营口中考关于温度、内能、热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温度高的物体含有的热量多
B. 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C. 气体膨胀对外做功,自身内能会减少
D. 热传递过程中,温度从高温物体传递给低温物体
参考答案
【预学检验】
【新旧衔接】
1.动;弹性势;具有  2.热传递;做功
【预学新知】
1.动;分子势 2.内 3.做功;热传递 4.热量;焦耳(J)
【课堂学案】
课堂任务1
1.动;势 2.动能;分子势能 3.内能 4.剧烈;动能;越大
5.大
例1 D 点拨:内能是构成物体的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与物体的质量、温度、状态等有关,所以温度高的内能不一定大;温度低的内能不一定小,故A、B错误;分子热运动永不停息,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故C错误,D正确。
变式1 有;不一定
课堂任务2
2.【交流讨论】增大;升高;减小;降低
【归纳总结】(1)温度
(2)高温物体(或高温部分);低温物体(或低温部分)
(3)减小;增大 (4)转移
【特别说明】热量
例2 B 点拨:冬天穿羽绒服,主要目的是给人体保暖,是阻碍热传递防止内能转移,故A错误;把煮好的热鸡蛋直接放入冷水中,主要目的是让鸡蛋加速冷却,所以是加强热传递,故B正确;热传递的条件是有温度差,因此,温度相同的物体间不会发生热传递,但内能相等的物体温度不一定相等,可能会发生热传递,故C错误;热传递过程中转移的是能量而不是温度,在不考虑热损失时,高温物体放出的热量等于低温物体吸收的热量,两物体变化的温度不一定相等,故D错误。
变式2 减小;热传递
3.棉花立即燃烧起来;塞子跳起来,瓶内出现白雾;做功;升高;做功;降低;液化
例3 C 变式3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