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 分子热运动导学案(含答案) 2023-2024学年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

文档属性

名称 13.1 分子热运动导学案(含答案) 2023-2024学年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86.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4-05-11 09:55: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节 分子热运动
预学检验
新旧衔接
1. 常见的物态变化中,吸热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放热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固态和液态之间变化的是________、________;在液体和气态之间变化的是________、________;在固态和气态之间变化的是________、________。
2.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宋代王安石的《梅花》。诗人能远远感知是梅不是雪,是因为有淡雅的清香飘过来,“暗香来”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趣味小实验
(1)如图所示是腌菜,腌菜跟炒菜相比,你觉得________更容易变咸,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思考:如果把玻璃打碎,碎片还是玻璃。经过多次分割,甚至碾成粉末,颗粒越分越小,在保持玻璃的性质下,如果继续不断地分下去,有没有一个限度呢?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预学新知
1. 常见的物质是由大量的________、________构成的。
2. 不同物质在______________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扩散。
3. 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______________,由于分子的运动跟________有关,所以这种无规则运动叫做分子的热运动。温度越________,分子运动越________。
4. 分子间同时存在着相互作用的________和________。
课堂学案
课堂任务1 物质的构成知识归纳
1. 常见的物质是由极其微小的粒子——________、________构成的。
2. 若把分子看成球形,人们通常以________m为单位来量度分子。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常见物质只由分子构成
B. 将一铜块锉成极细的铜粉,这铜粉就是铜分子
C. 分子非常小,分子直径以10-10 m为单位来量度
D. 扫地时扬起的灰尘就是一个个分子
变式1当PM2.5超过300时,空气质量就属于严重污染。PM2.5指尘埃物直径小于或等于2.5 μm,合________nm,空气中的尘埃物________(填“是”或“不是”)分子。
课堂任务2 分子热运动
1.物质的扩散
实验 气体扩散实验 液体扩散实验
现象 无色的空气与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气体混合在一起,最后颜色变得均匀 无色的清水与蓝色的硫酸铜溶液混合在一起,最后颜色变得均匀 铅块和金块叠放在一起,在室温下放置五年后将它们切开,发现它们互相渗入约1 mm深
上述实验表明:不同物质在互相________时彼此进入________的现象,叫做扩散。________态、________态、________态的物质都可以发生扩散现象,扩散现象表明一切物质的分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还可以说明分子间有________。
2. 演示实验:影响扩散快慢的因素
如图所示,在一个烧杯中装半杯热水,另一个同样的烧杯中装等量的凉水。用滴管分别往两个烧杯里注入一滴墨水,不要搅动杯子中的水。(温馨提示:用等量的冷水和热水,墨水只滴一滴即可)
观察到的现象:墨水在________(填“热”或“冷”)水中扩散得更快。
实验结论:温度越________(填“高”或“低”),分子热运动越剧烈。
小华在家学做菜,厨房里菜香四溢,这个现象说明分子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变式2已知二氧化氮气体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用“○”表示空气分子,用“●”表示二氧化氮气体分子,如图所示,移去玻璃板后放置足够长的时间后,观察到的现象应该如图________所示。该实验现象说明了分子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变式3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扩散现象的是(  )
A. 炒菜时加盐,使菜有了咸味   
B. 少量工业废水污染了整个水库
C. 校园里黄桷兰花盛开,清香宜人
D. 打扫教室地面时,在阳光下看到灰尘在空中飞舞
技巧点拨:扩散是宏观现象,分子运动是微观本质,通过扩散现象来间接反映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运用了转换法的思想。灰尘、沙尘、粉尘等的飞舞现象很像扩散,但不是扩散,是机械运动,因为肉眼可见的微小颗粒不是分子。
课堂任务3 分子间的作用力1.分子间的作用力
演示实验1:如图甲所示实验(教材实验),将两个表面光滑的铅柱相互紧压后,它们会结合起来,下面挂上一个重物后也不能将两个铅柱拉开。
实验表明:分子间存在________(填“引”或“斥”)力。
演示实验2:如图乙所示,封闭在注射器筒内的空气刚开始很容易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________,压缩到一定程度就很难再压缩,这说明分子间有________(填“引”或“斥”)力。
2. 物质的宏观特性和微观特性
阅读教材P5的内容,同时分析下图,归纳气态、液态、固态物质的宏观特性和微观特性。
知识归纳
气体分子之间的距离很________,分子间的作用力几乎为零,可以忽略不计,因此,气体具有流动性,容易被压缩;通常液体分子之间的距离比气体的________,比固体的大,因此,液体分子之间的作用力比固体的________,没有固定的形状,具有流动性,较难被压缩;固体分子之间的距离最小,因此分子之间的作用力最________,具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不具有流动性,难被压缩。(均填“大”或“小”)
夏季来临,瓶装水迎来销售旺季,大量废弃的塑料瓶污染环境。三位英国大学生用海藻提取物制成可食用薄膜,将水封装在薄膜中做成“水球”——Ooho,如图所示,可直接吞服解渴。图中薄膜没有破裂是因为(  )
A. 薄膜的分子间有引力
B. 薄膜的分子间有斥力
C. 薄膜的分子静止不动
D. 薄膜的分子间没有间隙
参考答案
预学检验
【新旧衔接】
1.熔化;汽化;升华;凝固;液化;凝华;熔化;凝固;汽化;液化;升华;凝华
2.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3.(1)炒菜;炒菜温度高 (2)有,因为分子是保持物质原来性质的最小微粒。当把玻璃分割成一个个分子,若再分割下去,则无法保持玻璃的性质
【预学新知】
1.分子;原子 2.互相接触
3.无规则的运动;温度;高;剧烈 4.引力;斥力
课堂学案
课堂任务1 1.分子;原子 2.10-10
例1 C 变式1 2.5×103;不是
课堂任务2
1.接触;对方;固;液;气;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间隙
2.热;高
例2 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变式2 D;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变式3 D 点拨:炒菜时加盐,使菜有了咸味,说明盐分子进入到了菜中,这是一种扩散现象,故A不符合题意;工业废水污染了整个水库,说明工业废水中所含物质的分子运动到了水库的每个角落,这是一种扩散现象,故B不符合题意;校园里黄桷兰花盛开清香宜人,说明花香分子进入到空气中,这是一种扩散现象,故C不符合题意;灰尘不是分子,灰尘在空中飞舞,属于机械运动,不是扩散现象,故D符合题意。
课堂任务3
1.引;间隙;斥 2.大;小;小;大
例3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