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生物中考考前【定心丸】模拟题一(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年生物中考考前【定心丸】模拟题一(含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21.0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4-05-10 22:20: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年生物中考考前【定心丸】模拟题一
一、单选题
1.下图中的动物是我国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为了保护该动物而建立的自然保护区是(  )
A.神龙架自然保护区 B.武夷山自然保护区
C.青海湖自然保护区 D.卧龙自然保护区
2.下列关于农林业生产方面的一些做法,叙述正确的是(  )
A. 施加含氮的无机盐能使植物茎秆健壮
B.棉农给棉花“摘心、打权”是为了减小密度,增加光照强度
C.初春播种时进行地膜覆盖是为了提高地温,以促进种子的萌发
D.移栽树木时根部往往带有土坨的目的是为了保证根有一定长度
3.下图三个圆形分别表示蜈蚣、苍蝇和虾的特征,交错部分表示共同点。以下归纳正确的是(  )
A.甲表示能在水中生活 B.乙表示足和触角分节
C.丙表示都具有三对足 D.丁表示通过气门呼吸
4.保护自然资源和环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已成为人类的共识。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可降低温室效应
B.对生活污水进行无害化处理
C.开发新能源,逐步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
D.为扩大粮食种植面积围湖造田
5.夏天到了,初学游泳的儿童会面临着溺水的危险。当溺水儿童被救后,一旦出现心搏骤停、呼吸停止的情况,必须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在现场心肺复苏过程中首先要对溺水者实施(  )
A.试测颈动脉搏动 B.口对口人工呼吸
C.仰头拍颊畅通呼吸道 D.胸外心脏按压
6.下列保存食品的方法的原理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
A.罐藏法 B.脱水法 C.腌制法 D.渗透保存法
7.如图表示几个植物类群的进化关系.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最先出现的植物类群是甲 B.丁最有可能是水生的
C.乙和丙都是由甲进化来的 D.戊的结构比甲的复杂
8.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人体7到10天后,人体会产生两种抗体:IgM抗体和IgG抗体,其产生时间和含量变化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抗体是在特定抗原的刺激下由吞噬细胞产生的
B.发病后7~30天,体内IgG抗体水平高于IgM抗体水平
C.IgM抗体产生晚,维持时间长,消失慢
D.接种疫苗可让人体在不发病的情况下获得抗体
9. 蘑菇和细菌的生殖方式分别是(  )
A.孢子生殖、出芽生殖 B.孢子生殖、分裂生殖
C.营养生殖、分裂生殖 D.出芽生殖、分裂生殖
10.下列对于植物生殖的注意事项,描述不正确的是(  )
选项 繁殖方式 注意事项
A 种子繁殖 选取的种子的胚必须完整而且具有活性
B 组织培养 选取的材料一定要在无菌条件下培养
C 扦插 扦插时应去掉大部分甚至全部枝叶
D 嫁接 接穗和砧木的保护组织紧密结合在一起
A.A B.B C.C D.D
11.鱼不仅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蛋白质,还深深地融入了人类的文化中。下列做法属于合理利用和保护鱼类资源的是(  )
A.渔网的网格大小无要求 B.制定禁渔、休渔制度
C.繁殖季节也可以捕鱼 D.渔业生产以捕捞为主
12.生物适应环境的方式多种多样,对环境的影响也不尽相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苔藓植物有真正的根和输导组织,适应陆地生活的能力强
B.蚯蚓活动使土壤疏松,并提高土壤肥力
C.鲫鱼用鳃呼吸,用鳍游泳,适宜生活在水中
D.北极熊毛皮下厚厚的脂肪层能抵御寒冷
13.蝗虫(如图)具有强大的后足和两对翅,其运动方式主要是(  )
A.奔跑和飞行 B.爬行和飞行 C.蠕动和飞行 D.跳跃和飞行
14.酵母菌和乳酸菌是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两种微生物。下列利用关系中 不正确的是(  )
A.酵母菌一一酿造酒 B.乳酸菌一一酿造醋
C.酵母菌——做馒头 D.乳酸菌一一做酸奶
15.下列哪组生物的呼吸器官相同?(  )
A.兔和鲸 B.蚯蚓和蜈蚣 C.蜗牛和水牛 D.蝌蚪和蛇
16.每年的3月12日是我国的“植树节”,国家倡导每个公民每年参加义务植树,给地球披绿衣, 而如何提高植树的成活率,也是一门学问。下列移栽植物的做法,不属于运用蒸腾作用原理的是(  )
A.尽量在阴天或傍晚的时候移栽
B.移栽时往往需要去掉一部分枝叶
C.移栽后给植物适当遮阴
D.给移栽的植物"打针输液"
17.下列关于人体生理活动的知识归纳,错误的是(  )
A.排尿途径: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
B.营养物质和氧气进入胎儿体内:母体→胎盘→脐带胎儿
C.听觉的形成:声波→外耳道→鼓膜→耳蜗→听小骨→听神经→听觉中枢
D.视觉的形成:外界光线→瞳孔→晶状体和玻璃体→视网膜→视神经→视觉中枢
18.2021年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大会在美丽的春城——昆明举办,今年的主题是“呵护自然,人人有责”,中国作为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积极倡导全社会共同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主要原因是栖息地的破坏和丧失
B.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使用价值远远大于直接使用价值
C.一只熊猫就是一个丰富的基因库
D.建立濒危物种的基因库,以保护珍贵的遗传资源
19.代糖这类人工甜味剂具有甜味,但通常不能被人体转化。长期食用代糖食品会影响肠道菌群健康,增加患糖尿病等代谢疾病风险。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购买食品时,应多关注配料表中的糖类等物质含量
B.糖类是细胞重要的能量来源,应适量摄入含糖食品
C.高糖食品可能会诱发糖尿病,我们应控制糖类的摄入
D.代糖食品能完全满足人体对“甜味”的需求,且对人体健康有益无害
20.下列与哺乳动物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哺乳动物的体温会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改变
B.所有哺乳动物都有犬齿
C.哺乳动物的臼齿用来切断纤维性食物
D.鲸是生活在水中的哺乳动物,用肺呼吸
二、实验探究题
21.为研究动物的学习行为,某科研小组进行了“训练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探究实验,过程如下:①选取一只处于饥饿状态的健康小鼠;②根据小鼠大小制作迷宫(如图1);③先在迷宫的出口处放适量食物,再从迷宫的入口处放进小鼠,同时用秒表计时,记录小鼠从入口到达出口的时间;④小鼠吃一点点食物后,再把小鼠放回入口,重复多次;⑤另外选取5只与之品种、性别、月龄相同,大小及活力相似的健康小鼠,重复以上实验;⑥统计所有小鼠的实验数据,计算平均值,绘制成柱形图,如图2所示。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在多次重复实验时,下列做法正确的是(____)
A.每次投放不同口味的食物 B.逐渐增加小鼠的进食量
C.每次更换不同结构的迷宫 D.每次都在同一安静环境中进行
(2)该科研小组选取5只品种、性别、月龄相同,大小和活力相似的健康小鼠重复本实验,目的是   。
(3)分析柱形图中的数据可以得出结论:随着实验次数的增加,小鼠走迷宫所用的时间越   。
(4)在上述实验中,若把小鼠换成蜥蜴,你推测训练顺利找到食物所需要的实验次数比小鼠   (填“多”或“少”)。
三、读图理解题
22.如图表示水分蒸腾示意图,根据图示回答:
(1)图中a表示植物通过   能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   。
(2)图中b表示水分通过根茎叶中的   管向上运输的过程,该过程的动力主要来自植物的   作用。
(3)若C表示水分通过蒸腾作用散失,那么进行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是   。植物通过   细胞控制气孔的开闭来调节蒸腾作用。
23.下面是关节模式图和人体屈肘动作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左图中,位于骨的表面可以减少运动时骨之间摩擦和振动的结构是[   ]   。
(2)[1]   非常坚韧,把相邻的两骨牢牢地连在一起,再加上[3]   和[5]   一凸一凹相互吻合,所以关节非常牢固。
(3)一块骨骼肌由两部分组成:中间较粗的部分是肌腹;两端较细的呈乳白色,可附着在骨上的部分是   。(书写名称)
(4)图中,人做屈肘运动时,[ ① ]   收缩,[②]   舒张;伸肘时则相反。
(5)完成一个动作的正确生理顺序是   (用序号和箭头表示)。
①骨骼肌收缩 ②受到神经的刺激③牵动相应的骨绕着关节活动
24.花生是我们黄冈市普遍栽种的农作物之一,下面四幅图表示的是花生的一生中几个主要阶段,请据图回答问题。
(1)谜语“麻屋子,红帐子,里面住个白胖子”的谜底就是花生果实,请问“白胖子”在生物学上是指   ,它是由   发育而来的。
(2)甲图所示结构萌发时所必需的环境条件是   、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
(3)乙图中花生幼根生长最快的部位是   。乙生长过程中所需的有机物是由光合作用制造的,请写出其反应式   。
(4)丙图所示结构从生物体的结构层次来说属于   。
(5)依据丁图②中的种子数推测,丙图中某个子房里的   数为2。
四、综合题
25.图1是人体内分泌系统的内分泌腺分布图;图2是分别给甲、乙两人饮用等量葡萄糖溶液后每隔半小时测定的血糖浓度数据曲线图。请回答:
(1)请写出图中部分数字序号所代表的内分泌腺1   3   4   
(2)幼儿时期,由于所食用的食物中含有   激素增多,会使得孩子出现性早熟。
(3)[   ]   分泌的   激素可能会影响婴幼儿的智力。如果将这种激素少量加进动物的饲料中,甚至会使小动物提前发育,这证明这种激素具有   的作用。
(4)有人把1所代表的内分泌腺称为内分泌腺之王,据此推测它除了分泌   激素之外,还可能分泌具有   的“促激素”。
(5)分析曲线图2,判断甲、乙两人中血糖不正常的是   ,患有   病。
(6)曲线BC的下降与   有关(填一种激素名称)。
(7)胰腺和胰岛都是内分泌腺   。(选填“正确”或“错误”)。
26.白鳍豚,在长江里大约生活了2500万年的白鳍豚,是中新世及上新世延存至今的古老孑遗生物。白鳍豚是鲸类家族中小个体成员,是世界上现有5种淡水豚(拉河豚、亚河豚、恒河豚、印河豚、白鳍豚)中存活头数最少的一种。由于人类活动增加或活动不当,使白鳍豚意外死亡事故增多。据统计,1973~1985年间,共意外死亡59头,其中被鱼用滚钩或其他渔具致死29头,占48.8%;被江中爆破作业致死11头,占18.6%;被轮船螺旋桨击毙12头,占20%;搁浅死亡6头,占10%;误进水闸1头,占1.6%。另据统计,长江下游水域中意外死亡的白鳍豚,有三分之一是 被轮船螺旋桨击毙的。
(1)白鳍豚   (填是或不是)鱼,若不是,它属于   类。
(2)白鳍豚越来越少的原因是?   。
(3)谈谈保护白鳍豚的价值?   。
(4)我们应该怎样保护白鳍豚?谈谈你的想法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
2.【答案】C
【知识点】种子萌发的条件;芽的结构及其发育;无机盐的种类及其对植物的作用;蒸腾作用及其意义
3.【答案】B
【知识点】节肢动物
4.【答案】D
【知识点】保护生态环境
5.【答案】D
【知识点】急救常识
6.【答案】A
【知识点】食品保存的常用方法
7.【答案】B
【知识点】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
8.【答案】D
【知识点】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
9.【答案】B
【知识点】细菌的生殖;真菌的生殖
10.【答案】D
【知识点】种子萌发的条件;营养繁殖的常用方法;组织培养
11.【答案】B
【知识点】鱼的多样性;鱼的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12.【答案】A
【知识点】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13.【答案】D
【知识点】动物的运动方式;节肢动物
14.【答案】B
【知识点】细菌与人类的关系;真菌与人类的关系
15.【答案】A
【知识点】动物类群特征(综合)
16.【答案】D
【知识点】导管及其对水和无机盐的运输;蒸腾作用及其意义
17.【答案】C
【知识点】尿的形成和排出;视觉的形成;听觉的形成;胚胎发育和营养
18.【答案】C
【知识点】生物多样性的内涵;生物多样性的价值;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及其原因;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
19.【答案】D
【知识点】糖类、脂肪、蛋白质的作用
20.【答案】D
【知识点】哺乳动物的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21.【答案】(1)D
(2)控制单一变量
(3)短(或少)
(4)多
【知识点】科学探究的过程
22.【答案】(1)根;无机盐
(2)导;蒸腾
(3)叶片;保卫
【知识点】导管及其对水和无机盐的运输;蒸腾作用及其意义
23.【答案】(1)4;关节软骨
(2)关节囊;关节头;关节窝
(3)肌腱
(4)肱二头肌;肱三头肌
(5)②→①→③
【知识点】运动系统的组成;骨、关节和肌肉的配合
24.【答案】(1)胚;受精卵
(2)适宜的温度
(3)伸长区;二氧化碳+水 有机物(储存能量)+氧气
(4)器官
(5)胚珠
【知识点】器官和系统的概念;种子萌发的条件;果实与种子的形成;根尖的结构及功能;光合作用的实质
25.【答案】(1)垂体;胰腺;卵巢
(2)性
(3)2;甲状腺;甲状腺;促进生长发育
(4)生长;促进其它内分泌腺生长
(5)甲;糖尿
(6)胰岛素
(7)错误
【知识点】人体内分泌腺及其分泌的激素;激素调节
26.【答案】(1)不是;哺乳
(2)人类活动增加或活动不当,使白鳍豚意外死亡事故增多
(3)白鳍豚是研究鲸类进化的珍贵“活化石”,白鳍豚属鲸类淡水豚类,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为我国特有珍稀水生哺乳动物,有“水中熊猫”之称,已被列入世界濒危物种名录中。
(4)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白鳍豚最有效的措施。
【知识点】哺乳动物的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及其原因;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