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考语文写作专项复习:主题分类作文预测之家乡风物
写作技巧
1. 细致观察,抓住特点:对于家乡的风物,首先要进行细致的观察,抓住其独特之处和引人入胜的特点。可以从颜色、形状、气味、声音等多个方面进行描述,让读者能够感受到风物的魅力。
2. 情感饱满,抒发情感:在描述家乡风物时,要融入自己的情感,让读者能够感受到你对家乡的热爱和怀念。可以通过描绘风物带来的美好回忆、感慨等情感,增强文章的感染力和阅读体验。
3. 层次清晰,结构严谨:在写作时,要注意文章的层次结构和逻辑关系。可以按照由远及近、由大到小、由整体到局部等顺序进行描述,使文章层次清晰,让读者能够清晰地理解家乡风物的全貌。
4. 语言优美,表达生动:在描述家乡风物时,要注意语言的优美和生动性。可以使用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等,使语言更加生动形象,让读者能够深刻感受到风物的美丽和魅力。
5. 引用诗词歌赋,丰富内涵:在描述家乡风物时,可以适当地引用一些与风物相关的诗词歌赋,丰富文章的内涵和文化底蕴。这不仅可以增加文章的文学性,还可以让读者更加深入地了解家乡的历史文化。
预测作文(范文)
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家乡文化包括家乡人物、自然和人文景观、风俗习惯、历史文化等等。展现家乡文化风貌,有助于增强我们对家乡文化的自豪感和责任感;剖析家乡文化现象,有助于我们辩证思考文化发展与个人、社会的关系;参与家乡文化建设,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传承和发展家乡文化……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例文:
受家乡文化浸润,促家乡文化发展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我的家乡物产丰富,背山面海,养我以稻黍鱼虾;我的家乡文化昌盛,乃海滨邹鲁,育我以诗书礼乐。我的家乡,让我们体格健壮,让我们精神文明。
家乡以文化浸润我辈,久而弥芳;我辈当思以传承和发展反哺家乡文化,长行不怠。
家乡的文化是襁褓,也是行装。它给我们温暖,让我们茁壮成长。徜徉在家乡的小巷上,领略“闽越有长才,秀民通文书”的文雅之风也,不由地举止为之文雅;立在古老书院的庭院里,感受“路逢十客九青衿,巷南巷北读书声”的文化盛况,不由地开始向往读书。这份来自家乡文化的温暖,温润着我们;这份家乡的文化,还能变成行装,陪着我们走漫漫长途,去开拓新天地。行走天涯,我们会想起福州侨民遍天下,敢闯敢干是乡风;路遇坎坷,我们会想起,福建水师英雄气,不惧强敌气凛然。
然而,再美好的家乡文化,都需要在传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家乡文化虽然绵长而温美,但如果不发展,不加以创新,不把新时代的新鲜血液输入进去,那么,它就成了一潭死水,就成了一方没有生命的冷冰冰的化石。何止家乡文化,哪种文化不需要传承的同时创新发展?文化的活力,也正是在创新发展中迸现。四大徽班进京,相互碰撞,融合创新,形成了国剧——京剧;白先勇把现代音乐审美融入《牡丹亭》,让昆曲这一古老剧种,又流出一脉清溪,散发出青春的气息。我们要让家乡的文化传下去,还要活起来。
发展,意味着活力,意味着新生。如何发展家乡文化?首先,要研究透家乡的文化精髓,在理解其精髓的基础上,秉承其精神,按照其特性,用当代的技术、材料、理念去丰富它。其次,要敢于创新。一时代有一时代之生活,在保留传统家乡文化精髓的前提下,结合当代生活实际,勇于探索新的文化表现形式,让传统和现代相结合,用传统文化温润现代生活,用现代生活赋予传统文化以活力。再次,要让文化走进生活。只有文化走进生活,文化才能活起来,才富有生命,不然,只是供人凭吊的化石,毫无生机。
当然,发展文化,进行创新,都应以保存文化精髓为前提。不能保护传统的创新,是伪创新。比如,某街道打着打造历史街区的名义,拆掉了明清建筑,把整条街建成了崭新的假古董,这不是创新,这是破坏。
我们承受家乡文化的浸润,我们感恩;我要传承和发展家乡文化,我们谨慎且勇敢地前行。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
审题:
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题。
材料的主题词是“家乡文化”。材料第一句首先解释了“家乡文化”的内涵,由此我们可看出,家乡文化可以是自然风物,可以是生活器物,可以是风味特产,也可以是人文景观、生活体验,甚至生命印痕、旧有记忆等等。所以,对于这一抽象概念,也就不难找到记叙抒情的载体了。此后,材料则分别从“展现家乡文化风貌”“剖析家乡文化现象”“参与家乡文化建设”等角度,指出了我们可以与家乡文化交流、交融的方式。对家乡的思念和热爱是亘古不变的永恒情感,家乡是我们的精神之根,所以家乡文化也是每个人成长过程中最深刻的印记,是个体精神生活的重要依托。我们可以去保护、去发扬、去建设,不管途径如何,这都是我们身为“家乡人”的责任。材料也启示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观察与思考家乡的文化建设,进而提出自己的观点看法,以为家乡的文化繁荣做贡献。
试题紧扣时代主题、引导学生关注家乡文化生活,将个人思考与社会实践联系起来,鼓励青年参与家乡建设。对此,若写议论文,就“传承”“创新”“保护”“规划”“建设”“变化”等话题展开联想与思考均是适合的立意。若能展开话题的思辨则更佳,比如,可谈“家乡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要齐头并进”。然后采取层进式结构,先分析家乡承载着怎样的历史文化,以及对我们有着怎样的正面影响,为后面的论证张本。接下来,辩证分析我们既要传承它,又要通过创新丰富它,活化它。然后,还可以针对如何做提出具体建议。若写记叙文/散文,可选择一个切口(美景、美食、建筑、风俗、艺术等),先适当写出我们对于家乡的喜好、经历、情感、思考,展现(城市精神,精神风貌,文化品味等)。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体现“我”为家乡文化所做的一切,比如传承家乡的某一项传统艺术,保护家乡的古建筑等等,体现“我”/他(们)与家乡文化的紧密联系,以及主人翁态度。
立意:
1.传承与创新并举,让家乡文化璀璨生辉。
2.让家乡文化活起来。
3.家乡文化给我供氧气,我为家乡文化添光彩。
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十年弹指一挥间。过去的十年,我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可喜变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城乡建设日新月异,百姓生活更加富裕,生态环境更加美好,人民的幸福感更加强烈……
无论你生活在哪里,一定能从身边的点点滴滴感受到家乡的变化以及国家的变化。
对此,你有怎样的思考和感悟?请结合上述材料,以“我眼中的家乡变化”为主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得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例文:
家乡的变化
王开岭说:“每一个故乡都在消逝。”过去,我常常匆匆忙忙地往返于家和学校,今年,我终于有了空闲时间,好好地看看家乡的变化。我的家乡,正行走在消逝与新生之间,一个充满了迷人的生机和活力的小城市正在诞生。
人们说靠近水边的城市带着一种灵性之美。然而,在我的记忆中,我的家乡却常常遭受水患。雨季,信江河两岸的稻田和其他作物常常被洪水疯狂吞噬,农民的辛勤劳动成果刹那间化为乌有;住在河边的居民只能看着他们的家具浸泡在水中;洪水退去,街道泥泞的无法下脚。我们这个城市过去都是古老的木屋,建筑凌乱,街道狭窄,垃圾随处可见。
今天,当我来到沿河路时,我看到的是一幅如画的景象。信江河两岸经过了精心的整修,建起了高坝,种上了树和花,鹅卵石铺成的小路沿着大堤蜿蜒,几户人家坐在河边几片平坦的草地上野餐,享受着悠闲的生活。大堤旁建了一所游乐场,快乐的孩子们在荡秋千和爬楼梯。还有很多像我这样的人,沿着河边散步,呼吸新鲜空气,欣赏远处的山和眼前的水。
我的家乡,在消逝与新生之间变化着,消逝的是环境的凌乱和危险,新生的是生态的和谐和生活的幸福。
穿过岁月的沧桑回到家乡是一种全新的感觉。宽阔干净的街道两旁是高楼大厦,各种专卖商店和精品店散布在街道各处。去购物的人络绎不绝,正忙着购买新年用品。来到水果摊前,我看到各种新鲜水果摆满了摊位,有榴莲、菠萝、芒果、香蕉,也有橘子、苹果、葡萄,南方水果和北方水果争奇斗艳,甚至还有标价颇高的外国水果。老板说,人们生活水平高了,买东西不怕价钱高,只要品质好。是啊,这次回来,我发觉各种高档商品越来越多地进入居民家庭,我的家乡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我的家乡,在消逝与新生之间变化着,消逝的是过去的贫穷和拮据,新生的是现在生活的富裕和物质的极大丰富。
环境变了,人也变了。当我经过十字路口时,一个奇怪的现象吸引了我。过去的“中国式过马路”不见了,无论是行人还是车辆都严格遵守交通灯,整个城市的交通井然有序。这在一个大城市可能并不奇怪,但对一个小城市来说却是一个巨大的变化。现在交通状况良好,人们不再担心过马路了。
在拜访我的初中老师期间,我对家乡人的精神需求有了更好的了解。现在人们越来越重视教育。家乡不仅新增了两所中学,而且还有了一所质量很高的成人夜校。有人去补习英语,有人去学习绘画、弹琴和跳舞。我的老师,他现在是一名优秀的高中老师,在《世界英语》发表了文章;而且他还是这所夜校的绘画老师,他所教的班级有四十个学生,据说年龄最大的已经71岁了。
我的家乡,在消逝与新生之间变化着,消逝的是精神文化的匮乏,新生的是文化生活的丰富多彩和精神文明的进步。
当我站在天桥山的山顶上,俯视整个家乡的风景时,心里充满了感动。我不禁想起一句话:如果你不前进,你就会后退。我的家乡一直在不断的变化,作为新世纪的年轻人,我们应该努力跟上家乡变化的步伐,与时俱进,为家乡美好的未来努力奋斗!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
审题:
这是一道引语类材料作文题。
本次提供的材料体现了“小”与“大”的结合。从大处说,过去十年我国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不论从综合国力、城乡建设、百姓生活、生态环境中的哪一大项来说,无疑是值得举国欢庆的大事。但材料却并没有要求从大处着眼,而是让我们从家乡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去挖掘,以小见大,从小处折射出家乡、国家的巨大变化。此外,文章主题中的“我眼中的”,意味着这个变化不能是“我”道听途说或者是旁观的,而必须是我手所写乃我眼所见,是自己在日复一日的生活中逐渐感知到的。
对此,考生可以表现家乡的变化,也可以表现家庭的变化,前提是这个变化虽是巨大的,是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却能在细微之处见到端倪,与自己的生活息息相关。比如,表现家乡的变化,可以写街道的变化,过去是泥泞又小路,现在是宽阔的大马路,过去是低矮的平房,现在是高楼林立。可以从人们衣食住行各个角度去表现。当然,也可以写自己家的变化,比如,以前,家里房子窄小、破旧、拥紧,内部的陈设简单;现在住是的宽敞明亮,装饰很美观大气。再比如,可以从交通工具的角度写家庭,过去,全家出行靠的是一量二八式自行车,现在是小汽车。无论选择哪一个角度,都要写出前后之间的差别和变化,前后要进行鲜明的对比。而在行文的最后,可适当进行扩大升华,把这些小处的变化升华为国家的进步。如可由亲人的一句话追忆以前交通工具的情况,及因它而给生活带来的不便和遗憾。最后再回到现实,写家人对新生活的满意,对未来更充满信心。
立意:
1.一条大路通坦途,走向家乡新未来。
2.家乡,在消逝与新生之间变化着。
3.沟通便捷了,心与家乡离得也更近了。
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记忆中的乡愁,是苍翠竹林中的驻足流连,是玩伴嬉戏的愉悦,是父母倚门唤儿的温暖,是邻里守望互助的温情……点点滴滴,融入骨血,伴我成长,难以忘怀。
材料二:杭侃先生在《永远的三峡》中写道:“多年以后回到我们家乡的时候,都希望能够看到小时候玩耍过的地方还遗留着什么东西,如果这些东西没有了,我们会有一种失落感,我们和原来的故乡就缺少了沟通的纽带。”
你记忆中的乡愁是一份怎样的情愫,有怎样的故事?请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或抒情散文,与同学分享你的美丽乡愁。
【答案】例文:
脉脉乡情
浩浩的江水载着扬帆的船儿远征,然而船儿明白来时灯塔的方向是心底最依恋的港湾;碧蓝的天空承载着鸽子飞翔的双翅,然而家的方向是如此清晰。正如那江水中流淌着的依恋,天空中掠过的思念,当一个熟悉的名词在脑际浮现,心中总是有些悸动。
曾经是如此惊诧于叶落的壮美,感怀于那极致的美丽。枝杈与土地仅有几米的距离,然而叶儿毅然挣脱,任风翻飞,它飞旋,任车将它压得粉碎;它依然高歌,向着根的方向飞旋着动容的美丽。我问落叶,落叶不语,那该是由内散发的情愫,慢慢体会。
直到那一年,阳光融融,拂过内心小小的激动,春风暖暖,却吹过心底淡淡的苦涩,门前的柏树窸窣作响,摇曳着内心的不舍,那一天我们举家迁往城里。远去了清晨那晶莹的露珠,远去了熏豆茶在乡土味中蒸腾出的清韵雅志,远去了春雨下撑着伞漫步于田埂的惬意。钻进门前等候的车内,望着阳光映衬出的古屋的倩影,记忆便尘封在这安详伫立的院落,在那渐渐远去的方向,我落泪了,止不住地落,从心底流淌出的。
远离了家乡,在一个陌生的城市一切都是那么新奇,可心中似乎是愈加想家了。这时我仿佛能够真切得体会到落叶挣脱枝头的毅然,是家的力量,是根的力量呀。林语堂的一篇随笔曾给予了我深深地慰藉。小时候的他住在鼓浪屿,离海很近,他常常和父亲在海边倾听海的沉吟,他常问父亲海的那边的图景,他向往着,终于他飞过了那道海,可海的这边依然深深地萦绕在他的心底。他说:”当我乘飞机越过这道海时,觉得其实它很小,而当我在海的那头遥望家乡时,它是如此渺远。”短短的一句话是如此意味深长,因为乡愁是人间最美的语言。
每个生灵都有着它的根,都有着牵引着它的一根丝,流淌着人间最美丽的情感。就在秘鲁和玻利维亚的交界处有一条喀喀湖,上面住着一群乌鲁人,不管日月斗转过多少个春秋,他们依然生活在浮岛上,当印加文明渐去,当温室效应袭来,他们依然坚持固守,他们说:“那是根生长的水域,根是拔不起,移不动的。”
那是多么简单却是那样动人的话语!带着那份寻找的愿望,带着按捺不住的依恋,我再回到了那片熟悉的土地,手捧一杯清绿的熏豆茶,踱步于乡间小道,感受着那氤氲的湿气里弥漫着的泥土的芬芳,犹如泰伊的弥撒曲一般令人销魂,那一刻我觉得自己被融化了。随手拔起路边的野花,我惊诧于那根系的葱茏,是它生成了绚丽的色彩,那时我找到了一直追踪的答案。
青春的我正要扬帆起航,一卷书,一杯茶,蒸腾着脉脉乡情,在心底一直有灯塔照着我来时的方向。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文的能力。
【审题】1.审材料。本题属于材料作文,材料一是一段抒情性的文字,用四个画面为“记忆中的乡愁”做注脚,“竹林中的驻足留连”是对家乡山水景物的热爱,“玩伴嬉戏的愉悦”是童年成长的快乐,“父母倚门唤儿的温暖”是家庭亲情的追忆,“邻里守望互助的温情”是和谐乡村的眷恋。这些都代表着“乡愁”,而“乡愁”又不仅是这些,所有与故乡有关的记忆都可以融入个人成长的血液,形成挥之不去的“乡愁”。
材料二是援引杭侃先生《永远的三峡》中的一段话,以成年后离乡游子的身份表达对故乡的期待和依恋,希望故乡还是记忆中的样子,这也是一份浓浓的“乡愁”情结。
2.审要求。作文要求的核心关键词是“记忆中的乡愁”“怎样的情愫,怎样的故事”,考生可以描绘家乡风情或地方风物,也可以叙写童年经历或成长故事,以抒发自己对故乡的美好追忆;在文体上,记叙文或抒情散文任选其一;“与同学分享你的美丽乡愁”,要求故事的讲述或情感的表达要有现场感。
【立意】(1)描绘故乡景物风光:记忆中的小河、童年的桃林、村头的大树、打谷场里的快乐……
(2)状绘故乡风物文化:正月的秧歌、拜年风俗、结婚风俗、集市文化……
(3)叙写在故乡的成长经历:那一年,我成了中学生;我和我的伙伴;令我难忘的一件事……
(4)抒写在故乡的邻里故事:隔壁王二婶;篱笆修了又拆了……
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本学期,我们一同饱尝过了郁达夫眷恋的秋日故都,欣赏过了朱自清沉浸的夏日荷塘,观察过了史铁生驻留的四季地坛……这些美妙的风景,让人在自然中陶醉,也让人在自然中得到治愈。这种浸润着生命感悟的体验,让心灵更加地丰盈。
生活中神奇变换的四季、花开花落的庭院、青黄交替的草木等,总会引起我们的情感悸动,你有过这种触动你心灵或情感的经历吗?请从家乡的四季中采撷一片风景,并以它为载体来抒发你心绪的变化或对生活、生命的新认知新感悟,写一篇文章。
要求: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题目自拟;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750字。
【答案】例文:
家乡的春天
我曾叹服于夏日的茂盛,秋日的硕收,冬日的静谧,可走遍四季轮回,我还是最钟情于春天的;钟情春花映入眼帘的惊喜,春风拂过耳廓的回音,春意蹭过脸颊的点点滴滴……
家乡的春天,来得是稍迟些的,但这并不影响她独特而又静谧的美。它的美如同身穿素雅旗袍,打着花伞,静默地走在小巷里,四周飘着雨丝的丁香姑娘,纯洁而又静美。我为她魂牵梦绕,我为她等了一个四季。她来了,我亦心安了。
或许一方人,爱一方土地吧!这次大休回家,似寻找到了真我,找到了一个山里孩子的热情,尝到了春的味道。家里的春是最惹人爱的,抬头仰望四角天空,那是一种溢于言表的幸福,云彩格外柔美,天空格外蔚蓝,就连飞鸟也显得异常活泼。院子里的梨树,也正准备换上新装,枝条上长满了嫩芽,远远望去,像长了一个个小肉瘤,显得臃肿而又华贵。
我爬上山坡,苍翠的柏树不改昔日严肃的外表,永远直挺着,永远不改其正直。低头细赏,枯黄的杂草下,亦掩不住生命的信息,你瞧,它们正探着头观望外边这个新生的世界。
太阳暖烘烘的,一阵春风拂来,吹起散乱的头发,好不惬意,就连我家的小猫也被晒得睡眯了眼。小狗则趁势报复,光速一般冲向小猫,搅了猫的美梦。再过几天,家旁的杏花就要开了,想想都能闻到花的气息,仿佛听到了蜜蜂嗡嗡的声响,看到了杏花挂满枝头,你拥我赶,竞相争发的架势,粉嘟嘟的小脸,惹人心生怜爱。那树远观就像一朵朵粉蘑菇,近看则如缠上了粉彩带的花棒,再近一步,仅看一朵,便如汉代穿着粉绸的舞女,让人不禁为之心动。想到这,不禁问,可惜今年花更好,知与谁同?
远处传来耕地机工作的声响,人们的劳作又开始了。身旁大树上的喜鹊也叫个不停。一年之计,在于春,人们在春天播下希望,期待秋天的收获。春总是充满希望的,给人以向上的力量。春以它无与伦比的美丽,再一次征服了我。
走遍四季,踏访春天,若问春天有多美?我只能回答纵时光流逝,我也愿等待。四季轮回,只为再度留恋于你春的背影;倾心于你精美的回眸一笑……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
审题:
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作文题。
材料第一段设置情境,引发学生的写作欲望。先从课文中出现过的自然美景引入,分别列举了郁达夫笔下的秋日故都,朱自清笔下的夏日荷塘,史铁生笔下的四季地坛等风景。然后总结这些美景既让人从感官上沉醉,也让人从心灵上被治愈,让我们的人生体验更丰富,让我们的心灵空间更丰盈。
材料第二段属于任务导引部分,提出具体的写作任务要求。要求同学们从家乡的四季中选择一帧美景,借助于平常所见之景,或四季变换之景,或庭院中的花开花落,或草木的生长与凋谢等,来抒发心绪的变化,或是对生活的认识、对生命的感悟。
综上,本次作文应以写景状物的内容为主,借助景物来抒发心中情感。所写之景虽是家乡普通平常的景物,如一方荷塘、一泓清泉、一株树木、一片山林、一条小河、一片稻田、一座小山、一个广场、一个公园、一座建筑、一个季节、一条老街等,但贵在有情、贵在含情。
写作时,要细致地表现风物的特点,同时要注意展开联想和想象,巧妙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以求写得更加生动形象。一般可以在文章的开头、结尾,通过叙述和抒情表达自己的感情,但重要的还是要在描述当中自然融入感情,使文章声情并茂,分外生动。如在文章开头点出写作对象——陈旧又安静的老街,然后按照空间顺序分别写老街的建筑、店铺、青石、黑瓦、泥墙、美食等,突出它们渗透着岁月沧桑的特点,最后总结这些都是刻在家乡人基因里的文化和乡情,是老城旧街不可替代的魅力。
立意:
1.一片稻田蕴丰收。(通过稻田四季风景的变化,讴歌劳动的光荣)
2.一条老街寄乡愁。(通过老街风貌的描写,讴歌乡愁的传承)
3.一条小河看变化。(通过对小河过去和如今风景的对比,讴歌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有个成语叫“炊烟袅袅”,有首歌曲叫《又见炊烟》,诗词中有更多的炊烟:“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处处柴门掩半边,莺啼绿树隔炊烟”“雨后千山净,炊烟处处新”等。曾经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要素,随着时代的发展与变迁,炊烟已淡出了我们的视线,在逐渐退出我们的生活。
当你的生活中已“不见炊烟”,你有何感想与思考?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例文:
炊烟是什么?
有人说,炊烟是一种源远流长的文化;有人说,炊烟是种在屋顶上的精神的庄稼;有人说,炊烟是抓在天空手里的小辫子;有人说,炊烟是一种朴素的计时方式;有人说,炊烟是围着锅台转的娘对野孩子的柔声呼唤……
我说,炊烟是一种能让人感动得落泪的风物,正在马不停蹄地消失……
城市里,炊烟已然绝迹。没有土灶,没有柴草,没有烟囱,哪有炊烟。厨房革命,革掉的自然是老掉牙的炊烟的命。人间烟火,不必炊烟。时代在推陈出新,似乎炊烟与繁荣水火不相容。
乡村是炊烟的最后一块领地。如今的乡村,早已植入了城市的因子,旧貌换了新颜,去年的燕子辗转归来,居然“找不着北”,旧巢旧巢安在否?燕子难觅旧巢,归人难觅炊烟。液化气、沼气和电,取代了土灶、柴草和烟囱。炊烟正在马不停蹄地消失。
挑一个晴好的冬日,我出发了。落叶树光秃秃的,视野开阔,无遮无拦。我经过微绿点点的麦田,目极之处是地平线,地平线上是几间老屋子,竖起一根烟囱,像桅杆一样挺拔。早晨、中午和傍晚,烟囱分时段袅出一笔炊烟,蓝得自在,蓝得纯粹,蓝得无限透明。哇噻--
可是,这不可能。“实践”等于“落空”,像是一块满怀试探性质的石头抛进了无穷无尽的深渊。节节拔高的乡村里,炊烟稀罕得像出土文物似的。
我以一个诗人的浪漫,想象着无家可归的自己,在乡村,择一高地,学习鲁滨逊,以祖传的勤劳和智慧,盖一间土房子,砌一座土灶,烟囱通向屋外,捡来柴草,烧锅煮饭,炊烟像快乐的孩子样在屋顶上一蹦三尺高……锅里煮着生活,烟囱袅起炊烟。我一个箭步,跑到屋外,如炬的目光贪婪地呼吸着久违的带有草木气息的微温的炊烟,他乡遇故知一样不能自己……
老实说,我被自己亲手创造出来的炊烟征服了。
炊烟在我的心里袅出一笔葱茏的诗意。
我对炊烟的理解超越了贫穷的局限。我嗅见了万千种气息,温馨而甜畅的家的气息。我心沉醉呵。
炊烟在我的心尖上打上一个硕大的结……
也许,终有一天,我在课堂上讲解炊烟时,费尽口舌,打尽手势,孩子们仍然将头摇成拨浪鼓,满头雾水的样子让我心焦。我灵机一动,置课堂教学常规于不顾,燃起一枝纸烟,注目淡蓝的烟雾袅袅升起,声情并茂地说,看,炊烟就是这个样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
审题:
这是一道引语类材料作文题。
炊烟,既是中国传统乡土社会的经典意象,也是能代表我们乡愁的典型代表。
如果时光可以倒流,炊烟是每个乡村的一道特有的风景。那鳞次栉比的粉墙黛瓦之间,缕缕炊烟起,暮色如笼纱,鸡进窝棚,黄犬归家,一切都是那么静谧安详。炊烟散发的烟火味,是乡村最为温暖的人间至味。炊烟之于村庄,如同鼻息之于头颅,这一对密友,从遥远的石器时代携手走来,早已融为一体,共同历经了人类繁衍生息的历史。若要为农耕文明寻找一种精神象征,似乎只能是炊烟了。因此,炊烟也寄托了曾经长久生活在乡村、见着炊烟长大的人们的浓浓乡愁。此起彼伏的炊烟,连绵不断的炊烟,经久不散的炊烟……林林总总,彰显和缭绕着的是一幅人间最催人向上的生活画景。宁静,温馨,和谐。哪怕只是淡淡地望一眼,也让人通体惬意。
如今不见了炊烟,也就是不见了传统的乡土社会生活方式,和不见了浓厚的乡愁。所以,对于炊烟的思考,可以由浅入深,或阐述不见炊烟背后隐含的时代变化,由此论证自己对于时代变化的思考,论证时代的变化给中国社会带来了什么影响(包括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自己是否支持这种时代变化;或借景抒情,由自己过往见炊烟与如今不见炊烟的生活变化,抒发自己的乡愁之思,也可进而思考该如何留住我们的乡愁。
立意:
1.炊烟的消失,代表了乡村的退散和城市的扩张。
2.炊烟,是我们浓浓的乡愁。
3.炊烟,是对自然的崇敬。
6.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家乡总在牵动我们的情思。青山绿水、寻常巷陌……我们生于斯长于斯,这里留下了我们生命的印痕。它承载着我们丰富的情感,一直温暖着我们,滋养着我们。关注家乡的风俗与文化,对我们寻找情感归宿,深入认识家乡,具有重要意义。
关于家乡,你有什么所见所闻所思所想?请根据以上材料,写一篇议论性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例文:
扣家乡之琴弦,奏时代之乐章
家乡,是人们精神的寄托,是人们心中永恒的归属。
如果说人的一生都在与外界进行精神上乃至灵魂上的交流,那么家乡就是最初的精神纽带。文学诺贝尔奖得主安妮·埃尔诺,有一本著作名为《岁月悠悠》。在书中,她用细腻的笔触描摹自己回忆中的家乡和那些小人物。家乡的一物一景牵动着她对这个世界的思考,从而让她充盈了自己。她用字字珠玑的话语,对这个世界注入别样的注解,在文坛上享有美誉。所以,家乡,是我们的思想源泉,家乡的一人一物,总牵动着我们的内心与灵魂;家乡,也是给我们带来精神慰藉的地方。
中国似乎自古以来就有“衣锦还乡”的说法,或许正是因为人们普遍都认为家乡是自己的最终栖息地,人们年轻时可以外出闯荡,待功成名就后,便如倦鸟归林,回归本源。毕竟,家乡一直都是人们的精神归属。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家乡的“远游人”越来越多,乡愁越来越淡。所幸,当今我国已开始大力推行乡村振兴政策,让我们把白云捏回苍狗的模样,述古而思今,让我们记住乡愁。
沐浴着乡野清新的春风,浸润着农耕文明的细雨,我们的民族从历史深处缓缓走来。一个个家乡就是我们民族的根,树高千丈根难忘,绿叶对根有着深深的情意。留住根,我们才能时时回望来路,汲取精神力量,再迈向新的远方。习主席说:“留得住绿水青山,记得住乡愁。”
君且看,“河狸公主”初雯雯回归家乡,明确心之所向,赴时代洪流,谱就一曲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华美绝唱;君且看,“大眼睛”苏明娟大学期间回乡义务支教,心系希望工程,回馈社会;君且看,黄文秀回到家乡,带领乡亲们走上一条致富路,把最美好的年华留在了家乡,让身与魂找到了精神归属。她们眼里有光,心中有志,为家乡铸魂,为时代写就最美传记。吾辈青年须悟其本源,不泥于精神内耗,在与家乡的共鸣中找到属于自我的生活节奏。
躬逢盛世,这是属于我们的时与势。家乡能给我们精神指引,也能带领我们走出精神迷局,担负起时代的重任。乡村振兴,脱贫攻坚,一桩桩,一件件,昭示着人们与家乡相互的依存关系……
滴不尽爱国血泪抛红豆,开不完赤子心花满画楼,睡不稳笃志报国饮冰后,忘不了初心使命在肩头。愿你我以家乡之琴弦,奏时代华丽乐章!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
审题:
这是一道引语式材料作文题。
材料首先以家乡与我们的情感关系引出话题,说明我们之所以留恋家乡,一方面是我们生于斯长于斯的物理原因,一方面则是源于家乡承载我们情思的情感原因。
由此看来,家乡是我们的精神之根,是我们个体精神生活的重要依托。正因如此,我们才要积极关注家乡的风俗文化,深入认识自己的家乡,增强对家乡的情感。而对于家乡风俗文化的所见所闻,可以是自然风物,可以是人文景观,可以是生活体验,可以是生命印痕,可以是旧有的记忆。对于家乡的所思所想,则可以是对家乡风俗习惯、生活方式、文化环境等的思考,还可以是提出对丰富家乡文化的建议。所以,可写的内容非常丰富。
行文时,可通过对家乡风物人文的介绍,让读者能明白这一风物人文的独特之处,而且透过对风物人文的描绘探寻到家乡这一方“独特水土”的特殊味道。可以体现对家乡人事风俗或文化现象的认识(歌颂或批判或者扬弃),但必须有所依托,避免空头议论。比如可以着眼于当下,指出留住乡愁的方式,可以记录家乡的人和物,可以感受家乡生活现状,可以参与家乡文化建设。
立意:
1.探寻家乡之美,追溯文化之根。
2.风物有信,乡土有味。
3.家乡,生命之根。
4.一方乡土,一方心灵的家园。
7.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写作。
家乡文化既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我们个体精神生活的重要依托。用适当的方式关注和参与家乡的文化生活,学习剖析文化现象,有助于我们增强认识社会和阐释自己见解的能力,这也是学好语文的重要途径之一。参与家乡的文化生活,我们可以:
①记录家乡的人和物。我们居住的家乡有着各类人物、多样景致和独特习俗,承载着我们丰富的记忆与情感。也许某个人物留下了动人的故事,也许某幢建筑有着不朽的价值,也许某个物件有着待殊的来历,这些都值得我们寻访、探究、记录。
②为家乡文化建设提建议。基于对当代文化发展和区域文化生活的理解,以促进家乡文化的健康发展,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新文化、新风尚,有利于和谐社会建设为出发点,在文化环境、文化活动、文化传承、生活方式、乡风民俗、人际关系等方面,对家乡的文化建设提出建议。
从以上两项任务中选择一项,写一篇文章。
要求:(1)题目自拟;(2)不少于800字;(3)不得抄袭;(4)不得泄露写作者个人信息。
【答案】例文:
天下无桥长此桥
说起家乡的文化见证,我首推家乡的“五里桥”。我的家乡安海有一座宋代修建的石桥,安海人都称它“安平桥”或“五里西桥”。
五里桥在小镇最南端,对岸是南安市水头镇,两镇相隔的水道未淤积前只有船只来往。安海曾为全国对外通商重要口岸,晋江和南安两边的货物和百姓要来往两地,从水路走费时易发生事故,风浪险恶,因此才有修桥之议。
安平五里桥据说是南宋绍兴八年安海财主黄护和僧人智渊带头捐资,由僧人祖派主持修建的。中间修修停停,至绍兴二十一年才完工,以当时的物质条件和工程技术来看,称得上空前绝后。有一种说法:安平五里桥是当时世界上最长的石桥。安平五里桥与泉州洛阳由宋代蔡襄主持修建的洛阳桥互相辉映,现在都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五里桥桥长二千多米,宽三至三点八米,共有疏水道三百六十二孔,现存桥墩三百三十一个。桥墩用石板交叠搭成,部分桥墩面水两侧修成船头形状,以减少水流压力。桥面石板长五至十一米,宽与厚均约零点五至一米,横切面大致为正方形。每块石板约重三吨,据说修桥的石板当年都沿水路远从金门采运而来。
每块石板约重三吨,在当时的工程和运输条件下,开采与搬运都极其艰难。在金门码头装载上船,然后一路风浪颠簸运到安海,然后运到工地,然后架上桥墩。五里长的桥,要费多少工夫才能一块块搭起来?之前要根据水文和地质条件先做工程设计;再之前要四处募捐,筹措建桥费用;再之前是动念起议,要有那种放狂的胆识,也要有那种准备遭遇千难万险的毅力……
我读小学的时候,五里桥已经部分倾圮,桥两边早就淤积成陆地,只有桥中水心亭一带见到一点水道。桥上所有的护栏都消失了,有些桥面石板断裂,斜架在桥墩上,过桥时可见到桥底的泥地。这些断裂的石板隔几个桥墩就有一处,就像五里桥经历岁月风霜留下来的伤疤。
桥头有两座石翁仲,约与成年人齐高。人们经过时,都会习惯性地在他们旁边站一站、摸一摸,遥想千年前的匠人,如何一锤一凿,雕成这两个不辞风雨看守长桥的石将军?偶尔有人在桥上垂钓,有人在桥下淤泥中捉螃蟹。我们经过时在那里歇脚,桥上风来,暑气略消,放眼周遭的旷地,茅草在风里摇曳,更远处的水头和安海,民居灰蒙蒙一片。人间沧桑变迁,天地运转不停,其中有某种神秘感,我们永远都无法破解。那时不免又想起南宋年间的先祖们,一样从桥上过,一样在这里歇脚,一样赞叹修桥人不朽的功德,一代又一代安海人,呼吸同一片空气,在这里繁衍生息。
近年五里桥经过几番整修,已经面貌一新,坍塌的桥板补齐了,桥面两侧加建了围栏,更重要的是桥下引了水来,使桥因水而更名正言顺。桥头的白塔、水心亭也都翻修整治,长桥虹影,白塔斜阳,与五里桥互相辉映。五里桥现在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
“五里桥”,是我心中典型的家乡风物,承载着家乡悠久的文化,沉淀着浓郁的家乡情感。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
审题:
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题。
所供材料首先指出家乡文化的意义:从大方面讲,是重要的文化形态和载体,从小方面讲,是每个人情感精神的寄托。然后,材料进一步说明关注参与家乡文化生活的重要意义,从而引出写作任务。试题紧扣时代主题、引导学生关注家乡文化生活,将个人思考与社会实践联系起来,鼓励青年参与家乡建设。
其中,第一个任务的重点在于“记录家乡的人和物”。也就是要展现出那些最能体现家乡特色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家乡特产、城市写真等,及与之相关的历史沿革、现存状态、文化底蕴,与之有关的名人轶事、风土人情,风物产生的历史价值、社会影响,给人们留下的现实启示或引发的思考等等。对于这一任务,要注意到不能仅仅罗列家乡风物,还应该展示风物的历史沉淀,揭示出风物的文化魅力,反映出家乡的巨大变化,将对家乡的爱与深情写进去。同时,要突出家乡地域特色。记述人物,要写清楚人物的生平、主要事迹,突出他对家乡的贡献或影响;记述风物,要写清楚其来源、特点、文化价值等。记述中要自然而然地融入自己对家乡的思考与情感,增进对家乡的文化认同。
第二个任务的重点在于“为家乡文化建设提建议”。在这里,建议的对象可以是家乡的相关部门;要注意语言表达的得体,因为写作者的身份是中学生,所以在表达中不能是说教式,更不能是命令式,应是委婉的建议式。对部门的建议一般以理性分析为主,简要陈述建议的内容、建议的理由、实施的步骤和可行性等,要有依据,切忌根据个人好恶乱提建议。
具体写作时,一定要注意从小处切入,比如若选任务一写一篇记叙文,最好选择家乡的一个具体地址,这样可以方便以其为依托来展开叙事,比如选择的地方是“黄鹤楼”,则可以以时间为线索,写自己小时候只是把它当作一座巍峨的建筑,后来认识到李白等先贤曾经在此留下笔墨风流,而今再次登临意识到这既是一个空间坐标,也是一个历史文化的坐标。通过叙述自己在登临过程中对其认识的深化,来表达自己对这一家乡文化价值的思考。
立意:
1.登临黄鹤楼,遥想千年事。
2.古代与当代相通,传承与创新并举。
3.让家乡文化活起来。
4.家乡文化给我供氧气,我为家乡文化添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