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期末模拟卷二
一、选择题。(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2分,25小题,共5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博鳌亚洲论坛2024年年会3月26日至29日在海南博鳌举行。年会主题为“亚洲与世界:共同的挑战,共同的责任”。读亚洲地形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读图判断,本次博鳌亚洲论坛召开地位于( )
A.东亚 B.中亚 C.南亚 D.东南亚
2.亚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但人口分布不均。图中甲、乙、丙、丁四地区人口相对稀少的是( )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3.论坛参会嘉宾就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合作展开激烈讨论,关于亚洲气候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
A.夏季风不稳定,季风气候显著 B.海洋性气候特征显著
C.温带海洋性气候面积广大 D.冬季风势力强劲导致旱灾频繁
4.博鳌亚洲论坛成员国在甲、乙、丙三地区占半数以上,甲、乙、丙代表的半岛分别是( )
A.中南半岛、巴尔干半岛、阿拉伯半岛 B.阿拉伯半岛、中南半岛、印度半岛
C.阿拉伯半岛、印度半岛、中南半岛 D.巴尔干半岛、亚平宁半岛、伊比利亚半岛
【答案】1.A 2.A 3.A 4.C
【解析】1.按地理区域把亚洲划分为东亚、南亚、西亚、 北亚、中亚及东南亚六个区域。其中东亚有中国、日本、朝鲜、韩国、蒙古五个国家。因此,中国海南省位于东亚。故选A。
2.甲地位于阿拉伯半岛,主要属于热带沙漠气候,终年炎热干燥,不适宜人类居住,人口稀疏,A正确;乙位于亚洲南部,主要为热带季风气候,人口稠密,B错误;丙地为东南亚,人口稠密,C错误;丁地位于亚洲东部,地形平坦,人口稠密,D错误。故选A。
3.亚洲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夏季风不稳定,导致旱灾频繁,A正确,D错误;欧洲海洋性气候特征显著,亚洲大陆性特征显著,B错误。亚洲没有温带海洋性气候,C错误。故选A。
4.甲半岛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半岛-阿拉伯半岛;乙半岛位于亚洲南部,为印度半岛;丙半岛位于亚洲东南部,为中南半岛,综上可知,C正确,ABD错误。故选C。
我国利用海边滩涂大面积的盐碱荒地和内陆沙漠,引淡水种植水稻实验成功。这种荒地种植的水稻称为海水稻。沙特阿拉伯引种我国的海水稻也获得了成功.读中东石油分布图、麦地那气候资料图,完成下面小题。
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土耳其海峡是驶往西欧和美国的油轮最短航线的必经之地
B.麦地那是沙特阿拉伯西部的城市,该地属于热带沙漠气候
C.中东被誉为世界“油库”其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亚丁湾及其沿岸国家
D.本区输出的石油绝大部分借助海上运输,马六甲海峡被称为“世界油阀”
6.制约沙特阿拉伯发展海水稻的主要因素是( )
A.沙漠面积大 B.盐碱地面积大
C.海岸线漫长 D.淡水资源缺乏
7.下列哪个不是导致中东地区冲突不断的主要原因( )
A.争夺石油资源 B.宗教文化冲突
C.农业以畜牧业为主 D.领土纷争
【答案】5.B 6.D 7.C
【解析】5.驶往西欧和美国的油轮并不经过土耳其海峡,而是经过苏伊士运河,A错误;从图示来看,麦地那位于沙特阿拉伯西部,属于热带沙漠气候,B正确;中东的石油主要分布在波斯湾及其沿岸,C错误;被称为“世界油阀”的是霍尔木兹海峡,并不是马六甲海峡,D错误。故选:B。
6.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沙特阿拉伯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全年高温少雨,气候干旱,淡水资源贫乏,因此制约沙特阿拉伯发展海水稻的因素是淡水资源缺乏,D正确;沙漠面积大、盐碱地面积大、海岸线漫长不是制约沙特阿拉伯发展海水稻的主要因素,ABC错误。故选D。
7.中东的波斯湾及其沿岸,是世界石油宝库,为争夺石油资源冲突不断,A不符合题意;中东地区有伊斯兰教、犹太教之间的文化冲突,B不符合题意;该区绝大多数国家以畜牧业为主,但这不是冲突的原因,C正确;该区域主要有巴勒斯坦与以色列的领土争端,导致冲突不断,D不符合题意。故选:C。
读东南亚和欧洲西部简图局部图,完成下面小题。
8.根据四地的气候特点判断,下列叙述符合事实的是( )
A.①地受西南季风的影响,旱涝灾害频繁 B.②地盛产椰子和苹果
C.③地适合发展园艺业 D.④地河流有结冰期
9.橄榄是亚热带常绿乔木,喜温畏寒,喜光怕溃涝。图中最适合种植橄榄的地区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8.A 9.D
【解析】8.①地中南半岛,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受西南季风的影响,旱涝灾害频繁,A正确;②地马来群岛以热带雨林气候为主,盛产椰子和橡胶等,苹果属于温带水果,B错误;③地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湿润,适合发展畜牧业,C错误;④地属于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河流不结冰,D错误。故选A。
9. 橄榄是亚热带常绿乔木,喜温畏寒,喜光怕渍涝,图中最适合种植橄榄的是④地中海沿岸,这里属于地中海气候,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和多雨,适合橄榄生长,故选D。
2024年2月7日,中国第5个南极考察站秦岭站开站,填补了中国在罗斯海区域的考察空白。下图为秦岭站位置示意图和秦岭站景观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0.秦岭站的地理位置约为( )
A.64°S,163°W B.64°N,163°E C.74°S,163°E D.74°N,163°W
11.秦岭站主体建筑底部架空,目的是( )
A.便于通风透气 B.避免大雪掩埋 C.节省建筑材料 D.利于防潮散热
12.在南极地区建立考察站,是为了( )
A.开发独特的旅游资源 B.了解常住人口的分布状况
C.利用丰富的淡水资源 D.研究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
【答案】10.C 11.B 12.D
【解析】10.读图可知,秦岭站位于南极圈以内,纬度约为74°S;属于东经,度数约为163°E,所以秦岭站的地理位置约为(74°S,163°E)。结合题意,故选C。
11.南极地区气候特点是酷寒、大风和干燥,不是为了利于防潮散热,D错误;秦岭站采用底部架空方式,主要目的是为了避免大雪堆积,防止掩埋建筑物和利于大风通过,不会降低地面风速,B正确;与便于通风透气和节省建筑材料无关,AC错误。故选B。
12.极地地区环境原始,为开展科学考察提供了天然实验室,主要是为了研究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D正确;不是为了开发独特的旅游资源、利用丰富的淡水资源,AC错误;该地区没有常住人口,B错误。故选D。
20世纪80年代以来日本国内出现了产业向海外转移的趋势,下图为“日本产业外移地区投资比率图”完成下面小题。
13.日本对外投资主要集中地区和增长最快的地区分别是( )
A.北美、亚洲 B.北美、欧洲 C.欧洲、亚洲 D.亚洲、其他地区
14.20世纪80年代,日本开始加速扩大海外投资,主要是由于国内( )
①劳动力价格显著提高②环境污染严重③土地紧张状况加剧④市场需求增加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13.A 14.B
【解析】13.根据日本产业外移地区投资比率图可知,1994年以后与1950年相比,北美仍占比44%,而亚洲由18%上升至24%,故日本对外投资主要集中地区和增长最快的地区分别是北美与亚洲地区,A正确;投资比率减少最多的是欧洲地区,BCD均不符合题意。故选A。
14.结合所学可知,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有很多如国家政策的调整、原生产地用地紧张、地价昂贵、环境污染等,其中最重要的是劳动力因素、内部交易成本因素及市场因素,日本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加速扩大海外投资,重要原因是发展中面临一系列问题如人口老龄化致使劳动力短缺,环境污染和土地紧张,故①②③正确,B项符合题意;市场需求增加并非20世纪80年代日本加速扩大海外投资的主要因素,故④错误,ACD均不符合题意。故选B。
向日葵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喜光,耐低温、盐碱、干旱,种子可食、可榨油。图1为俄罗斯地形图,图2为“俄罗斯部分区域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5.俄罗斯幅员辽阔,地跨东西半球和亚欧大陆。俄罗斯的自然地理特征包括( )
①纬度较高,冬季寒冷漫长②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广布③地势东高西低④地形以高原、盆地为主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16.图中的沼泽分布的地区是( )
A.东欧平原 B.西西伯利亚平原 C.中西伯利亚高原 D.东西伯利亚山地
17.向日葵主要分布在该国的南部,影响该国向日葵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A.热量 B.河流 C.土壤 D.植被
【答案】15.C 16.B 17.A
【解析】15.结合所学知识,俄罗斯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地跨东西半球和亚欧大陆,俄罗斯的自然地理特征主要包括纬度较高,冬季寒冷漫长;地势东高西低,①③正确。俄罗斯亚寒带针叶林广布,②错误。俄罗斯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④错误。故选C。
16.结合所学知识,俄罗斯共有四大地形区,分别是东欧平原、 西西伯利亚平原、 中西伯利亚高原、 东西伯利亚山地,图中的沼泽分布的地区是西西伯利亚平原。ACD错误,B正确。故选B。
17.结合所学知识,向日葵主要分布在该国的南部,影响该国向日葵分布的主要因素是热量,因为南部地区纬度低,热量充足,适宜向日葵生长,A正确;与河流、土壤、植被无关,BCD错误。故选A。
2023年1-3月,印度GDP同比增长6.1%,其中软件业GDP占比超过了60%。读“印度软件外包产业中心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8.下列对印度软件外包产业的描述,正确的是( )
A.产业中心均在沿海地区 B.产业发源于新德里
C.产业发展较慢 D.产业中心由大城市向沿海扩散
19.印度软件外包产业具有质量好和成本低的优势,主要原因是( )
①人力资源丰富廉价②信息技术发展较早③英语普及④矿产资源丰富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答案】18.D 19.A
【解析】18.产业中心大部分在沿海地区,少部分在内陆,A错误。加罗尔是印度南部城市,是印度软件外包产业的发源地,B错误。最近三十多年来,印度的电脑软件产业在世界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发展迅速,C错误。20世纪80年代软件中心为大城市,到90年代逐渐向周围城市扩散;21世纪的软件中心城市逐渐扩散到沿海城市,D正确。故选D。
19.印度利用本国人力资源丰富,劳动力成本较低,①符合题意。信息技术发展较早,基础雄厚,②符合题意。当地英语普及,语言沟通顺畅,③符合题意。每年承接全球服务外包市场近1/2业务,其中软件外包业务约占全球软件市场的2/3业务,印度被形象地称为“世界办公室”。软件外包服务产业属于第三产业,与矿产资源关系不大,矿产资源是工业发展的重要基础,④不符合题意。A正确,BCD错误。故选A。
澳大利亚森林的主要树种是桉树,占森林总面积的T0%,桉树的树皮、树叶富含油脂。近年来,澳大利亚面临“百年大旱”,多处发生了持续数月的山火,下图是澳大利亚气候类型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0.每年的12月至次年2月,图中甲乙丙丁四地最容易引发火灾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21.东部气候区南北狭长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地形 C.海陆位置 D.人类活动
【答案】20.C 21.B
【解析】20.据图和所学知识可知,甲地为热带草原气候,乙地为热带沙漠气候,丙地为地中海气候,丁地为温带海洋性气候。每年的12月至次年2月,为南半球的夏季,那么图中甲乙丙丁四地最容易引发火灾的是丙地,因为丙地属于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最易引起火灾,C正确;每年的12月至次年2月,南半球甲地的热带草原气候正值湿季,引起火灾的可能性小,A错误;乙地为热带沙漠气候,全年炎热干燥,植被稀少,引起火灾的可能性小,B错误;丁地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湿润,引起火灾的可能性小,D错误。故选C。
21.据所学知识可知,澳大利亚东部地区分布着南北走向狭长的大分水岭,阻挡了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使东部气候区南北狭长分布,故东部气候区南北狭长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地形,B正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人类活动都不是澳大利亚东部气候区南北狭长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ACD错误。故选B。
巴西和南非都是全球新兴市场的重要力量,图为“南非和巴西简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2.两国的共同点是( )
A.国土面积狭小 B.都位于西半球 C.均濒临大西洋 D.均为发达国家
23.两国发展采矿业的共同优势是( )
A.气候温暖,环境优美 B.河流众多,水源丰富
C.矿产丰富,交通便利 D.人口众多,科技发达
【答案】22.C 23.C
【解析】22.巴西是南美洲面积最大的国家。A错误。巴西位于西半球,南非位于东半球。B错误;均濒临大西洋,C正确;均为发发展中国家,D错误;故选C。
23.两国发展采矿业的共同优势是矿产丰富,交通便利,C正确;巴西大部分属于热带雨林和热带草原气候,全年高温,A错误,南非河流稀少,水源不丰富,B错误。两国都是发展中国家,科技不发达,D错误。故选C。
美国和澳大利亚均为世界重要的经济大国,两国自然环境差异较大,经济发展优势各具特色。下图为两国轮廓图。完成下面小题。
24.美国和澳大利亚( )
A.均濒临大西洋 B.地跨热、温、寒带 C.官方语言是英语 D.南部沿海人口稠密
25.澳大利亚矿产资源丰富,其中铁矿主要分布在西部沿海地区,这样分布的优势体现在( )
A.交通便利,便于出口 B.气候干燥,利于开采
C.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 D.制造业发达,市场广阔
【答案】24.C 25.A
【解析】24.读图知,美国东临大西洋,地跨热、北温、北寒带;官方语言是英语;东部沿海人口稠密;澳大利亚东临太平洋,西临印度洋,南回归穿过中部,主要位于热带、南温带,无寒带;官方语言是英语;东南沿海地区人口稠密。故选C。
25.澳大利亚四面环海,铁矿主要分布在西部沿海地区,有利于通过海运出口;气候干燥,不利于开采;西部地广人稀,劳动力和市场不足。故选A。
二、解答题(共4小题,每空2分,共50分)
26.大洲的主要气候与该大洲所在的地理位置和地形有着密切联系。本溪某中学地理小组以亚洲为例,运用对比分析法来认识北美洲的气候分布特点,探究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整体感知:气候分布】
(1)数类型:图中亚洲和北美洲都有9种气候类型,说明两大洲的气候都具有 特点。
(2)看面积:亚洲和北美洲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是同一种气候类型,说明两大洲的气候都具有 的特点 。
(3)找特色:亚洲 显著,北美洲西部太平洋沿岸的气候呈南北狭长分布。
【对比分析:影响因素】
(4)从纬度位置看,亚洲和北美洲都地跨北寒带、 、热带,南北跨纬度广,陆地面积大,气候复杂。
(5)从海陆位置看,亚洲和北美洲都濒临三个大洋,其中共同濒临的大洋有北冰洋和 洋。
(6)从地形看,亚洲中部分布有 气候,原因是这里海拔高。据此推测,北美洲地势最高的地方分布在 部(填方位),地势起伏大,增加了气候的复杂性。
【总结】
北美洲的气候受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等因素的影响 。
【答案】(1)复杂多样 (2)(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广 (3)季风气候 (4)北温带 (5)太平
(6) 高原山地(高山高原) 西
【解析】(1)由题意可得,亚洲与北美洲都有9种气候类型,说明了其气候特征是气候类型复杂多样。
(2)读图可知,亚洲和北美洲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都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因此两大洲的气候特点都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广。
(3)读图可知,亚洲的南部为热带季风气候,东部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使亚洲的东部和南部成为世界上季风气候最显著的地区,因此亚洲的气候具有季风气候显著的特点。
(4)读图可知,北极圈穿过亚洲北部,北回归线穿过亚洲南部,赤道穿过亚洲南部岛屿,地跨热带、北温带、北寒带,南北跨纬度广。
(5)读图可知,亚洲东临太平洋,北临北冰洋,南临印度洋;北美洲北临北冰洋,西临太平洋,东临大西洋;因此两洲共同濒临的大洋是北冰洋和太平洋。
(6)根据所学知识,亚洲中部为高原山地,有“世界屋脊”青藏高原,海拔高,形成了高原山地气候。北美洲西部为科迪勒拉山系的落基山脉,海拔高,地势起伏大。
27.【战略解读·探析中老铁路】2021年12月3日,中老铁路正式通车,该铁路玉溪至万象路段,沿途穿越167个隧道、跨301座桥梁,占该路段全长的76.5%。通车后把老挝推进的“变陆锁国为陆联国”的国家战略间我国共建的“一带一路”倡议对接。读中南半岛简图(图1)和湄公河中下游气候资料图(图2),完成下列问题。
【同饮一江水】
(1)据图可知,湄公河上游是位于我国境内的澜沧江,中下游流经东南亚,从越南注入南海;中南半岛的万象、曼谷、金边等城市沿 (填“河流”或“铁路”)分布。
(2)中老铁路穿越崇山峻岭和众多水系,沿线地形复杂。这是因为中南半岛上的山河分布具有 的特点。
【“澜湄”变“粮仓”】
中国杂交水稻“走出国门”,助力东南亚澜湄国家成为“世界粮仓”。
(3)结合资料,把框架图内容补充完整。
① ;② ;③ 。
【风光旖旎吸引游人】
中老铁路的开通便老挝成为连通中南丰岛各国的陆上交通枢纽,提升了中国与中南半岛各国在经济、贸易、旅游等领域的合作
(4)列举一条老挝作为中国游客出境目的地的优势条件 。
【答案】(1) 河流 (2)山河相问,纵列分布 (3)水源 热带季风 水稻
(4)与我国山水相连,距离较近;热带风光旖旎,景观差异大;华人华桥人口比重大,语言文化相通;老挝是发展中国家,旅游成本低。
【解析】(1)由图可以看出,湄公河上游是我国的澜沧江,中下游流经中南半岛,自北向南注入南海。河流的下游两侧形成冲积平原或河口三角洲,是人口、城市与农业比较集中的地区。湄公河为城市提供了水源、水运等条件,因此万象、金边等城市沿河分布。
(2)东南亚中南半岛上山脉、河流多由北向南延伸,形成了山河相间、纵列分布的特点。
(3)湄公河靠近河流,提供了充足的水源,该地区属于热带季风气候,气候特征是终年高温,分旱雨两季,降水丰富,水热条件充足;东南亚湄公河沿岸国家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水稻主要分布在河谷平原与三角洲地区,这些地区地形平坦,土壤肥沃,靠近河流水源丰富。
(4)中老铁路运营后,对老挝的积极影响:将使老挝促进当地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与外界联系,摆脱内陆国限制;从陆锁国变成陆联国,加强了老挝商品外运、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利于增加当地就业机会,增加了当地居民的收入。增加政府税收,带动经济发展等。老挝与我国山水相连,距离较近;热带风光旖旎,景观差异大;华人华桥人口比重大,语言文化相通;老挝是发展中国家,旅游成本低。
28.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21年5月22日“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先生去世,他拯救了全球许多处于饥荒中的人们。1996年至今,袁隆平团队通过联合国粮农组织,向非洲一些国家示范、推广杂交水稻技术。
材料二:“非洲杂交水稻试验基地分布示意图(图1)”“热带草原气候区某地气温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图2)”。
(1)图1中,A是 盆地,属于 (气候类型)。
(2)读图1,水稻试验基地多分布在地球五带中的 带。在热带沙漠地区设立试验基地,可研究杂交水稻的 (抗旱性、耐寒性)。非洲国家引进杂交水稻技术,主要是为了缓解非洲的哪些问题? (任答一点即可)
(3)“据图2可知,热带草原气候区 (旱、涝)灾频繁发生,居民经常忍饥挨饿。请简述热带草原气候的特点 。
【答案】(1) 刚果 热带雨林气候 (2) 热 抗旱性 缓解非洲的粮食问题
(3) 旱 全年高温,降水分干湿两季。
【解析】(1) 读图可知,A位于赤道附近,是非洲的刚果盆地,属于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
(2)读图1可知,水稻试验基地多分布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热带地区。热带沙漠地区全年炎热干燥,气候极其干旱,因此在热带沙漠地区设立试验基地可以研究杂交水稻的抗旱性,提高水稻的产量。非洲是世界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大洲,人口的快速增长造成了粮食的极度短缺,非洲国家引进杂交水稻技术,主要是为了提高粮食产量,缓解非洲的粮食问题。
(3)读图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由于热带草原气候区旱灾频繁发生,给居民的生活带来了巨大影响,他们经常面临饥饿的困境。非洲热带草原气候的主要特征是全年高温,降水分干、湿两季。
29.走因地制宜彰显特色发展之路。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以下问题。
材料一:美国和以色列都属于世界农业发达国家。美国用不到3%的农业人口养活全国3亿多人,同时长年稳居全球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国。图1为美国本土地形图和美国圣路易斯多年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图。
【利用优越条件发展现代农业】
美利坚合众国(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简称美国,首都华盛顿。位于北美洲中部,北与加拿大接壤,南靠墨西哥湾,西临太平洋,东濒大西洋。大部分地区属大陆性气候,南部属亚热带气候,地形总体西高东低,自然资源丰富,矿产资源总探明储量居世界首位。
(1)结合图示信息,说出美国的地理位置。 (纬度和海陆)
(2)通过观察气温和降水图及美国地形图,概括美国发展农业的优势条件。 (从地形和气候两个方面说明)
【克服不利条件打造精准农业】
以色列创造沙漠中的农业奇迹,其50%以上的水来自海水淡化,借助高科技打造出精准农业体系。其南部地区成为世界最发达的灌溉农业区,生产高质量的水果、蔬菜和花卉等农产品,大量出口欧洲。图2为以色列分布图,图3为以色列精准农业体系示意图。
(3)列举以色列发展农业的不利条件有哪些。 。
(4)举例说出以色列克服不利自然条件发展农业的措施。 。
【学习成功经验探索发展路径】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主要有以下几点:①自然条件:气候温暖,光照充足,降水丰富,光热组合好,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②地形平坦:地形平坦,土地集中,有利于农业生产和交通运输。③土壤肥沃:土壤肥沃,例如黑土、黑钙土、褐土等,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④水源充足:水源充足,靠淡水湖、河流等,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⑤社会经济条件:政府政策支持,技术先进,市场广阔,劳动力充足,交通便捷,人口密集等,为农业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5)比较美国农业与以色列农业发展的共同之处。 。
【答案】(1)纬度:中纬度、北温带;海陆:东濒大西洋,西濒太平洋,北部与加拿大相邻,南靠墨西哥湾。(语言合情合理即可)
(2)地形: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气候:地处温带,降水集中于夏季。
(3)土壤贫瘠、水源奇缺、气候干旱。
(4)海水淡化;借助高科技打造精准农业体系等。
(5)农业科技水平高。
【解析】(1)结合所学知识和读图1可知,美国大部分地区处于30°N—50°N,属于中纬度、北温带;东濒大西洋,西濒太平洋,北部与加拿大相邻,南靠墨西哥湾。
(2)结合所学知识和读图1可知,地形: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平坦,土壤肥沃;通过降水气温图可以看出冬天气温最低在0°C以下,夏季最高在25°C以上,冬夏气温变化比较大,3—7月降水多,由此得出冬冷夏热,温差大,降水集中在春夏季;美国中部有庞大的密西西比河水系和五大湖可以提供丰富的灌溉水源。
(3)结合材料和读图2可知,沙漠主要分布在以色列的南部。故以色列发展农业的不利条件:土壤贫瘠、水源奇缺、气候干旱。
(4)从克服不利条件打造精准农业的材料和图3中得出海水淡化、借助高科技打造精准农业体系、发展灌溉农业等。
(5)克服不利条件打造精准农业的材料中明确提到了以色列创借助高科技打造出精准农业体系,在结合图3中得出以色列农业科技水平高。我们学习美国农业特点的时候知道,美国农业特点是农业地区专门化和农业生产专门化,美国农业属现代农业,生产过程具有高度的机械化、电气化等需要高科技支撑。由此得出美国农业与以色列农业发展的共同之处农业科技水平高。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期末模拟卷二
一、选择题。(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2分,25小题,共5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博鳌亚洲论坛2024年年会3月26日至29日在海南博鳌举行。年会主题为“亚洲与世界:共同的挑战,共同的责任”。读亚洲地形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读图判断,本次博鳌亚洲论坛召开地位于( )
A.东亚 B.中亚 C.南亚 D.东南亚
2.亚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但人口分布不均。图中甲、乙、丙、丁四地区人口相对稀少的是( )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3.论坛参会嘉宾就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合作展开激烈讨论,关于亚洲气候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
A.夏季风不稳定,季风气候显著 B.海洋性气候特征显著
C.温带海洋性气候面积广大 D.冬季风势力强劲导致旱灾频繁
4.博鳌亚洲论坛成员国在甲、乙、丙三地区占半数以上,甲、乙、丙代表的半岛分别是( )
A.中南半岛、巴尔干半岛、阿拉伯半岛 B.阿拉伯半岛、中南半岛、印度半岛
C.阿拉伯半岛、印度半岛、中南半岛 D.巴尔干半岛、亚平宁半岛、伊比利亚半岛
我国利用海边滩涂大面积的盐碱荒地和内陆沙漠,引淡水种植水稻实验成功。这种荒地种植的水稻称为海水稻。沙特阿拉伯引种我国的海水稻也获得了成功.读中东石油分布图、麦地那气候资料图,完成下面小题。
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土耳其海峡是驶往西欧和美国的油轮最短航线的必经之地
B.麦地那是沙特阿拉伯西部的城市,该地属于热带沙漠气候
C.中东被誉为世界“油库”其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亚丁湾及其沿岸国家
D.本区输出的石油绝大部分借助海上运输,马六甲海峡被称为“世界油阀”
6.制约沙特阿拉伯发展海水稻的主要因素是( )
A.沙漠面积大 B.盐碱地面积大
C.海岸线漫长 D.淡水资源缺乏
7.下列哪个不是导致中东地区冲突不断的主要原因( )
A.争夺石油资源 B.宗教文化冲突
C.农业以畜牧业为主 D.领土纷争
读东南亚和欧洲西部简图局部图,完成下面小题。
8.根据四地的气候特点判断,下列叙述符合事实的是( )
A.①地受西南季风的影响,旱涝灾害频繁 B.②地盛产椰子和苹果
C.③地适合发展园艺业 D.④地河流有结冰期
9.橄榄是亚热带常绿乔木,喜温畏寒,喜光怕溃涝。图中最适合种植橄榄的地区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024年2月7日,中国第5个南极考察站秦岭站开站,填补了中国在罗斯海区域的考察空白。下图为秦岭站位置示意图和秦岭站景观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0.秦岭站的地理位置约为( )
A.64°S,163°W B.64°N,163°E C.74°S,163°E D.74°N,163°W
11.秦岭站主体建筑底部架空,目的是( )
A.便于通风透气 B.避免大雪掩埋 C.节省建筑材料 D.利于防潮散热
12.在南极地区建立考察站,是为了( )
A.开发独特的旅游资源 B.了解常住人口的分布状况
C.利用丰富的淡水资源 D.研究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
20世纪80年代以来日本国内出现了产业向海外转移的趋势,下图为“日本产业外移地区投资比率图”完成下面小题。
13.日本对外投资主要集中地区和增长最快的地区分别是( )
A.北美、亚洲 B.北美、欧洲 C.欧洲、亚洲 D.亚洲、其他地区
14.20世纪80年代,日本开始加速扩大海外投资,主要是由于国内( )
①劳动力价格显著提高②环境污染严重③土地紧张状况加剧④市场需求增加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向日葵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喜光,耐低温、盐碱、干旱,种子可食、可榨油。图1为俄罗斯地形图,图2为“俄罗斯部分区域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5.俄罗斯幅员辽阔,地跨东西半球和亚欧大陆。俄罗斯的自然地理特征包括( )
①纬度较高,冬季寒冷漫长②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广布③地势东高西低④地形以高原、盆地为主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16.图中的沼泽分布的地区是( )
A.东欧平原 B.西西伯利亚平原 C.中西伯利亚高原 D.东西伯利亚山地
17.向日葵主要分布在该国的南部,影响该国向日葵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A.热量 B.河流 C.土壤 D.植被
2023年1-3月,印度GDP同比增长6.1%,其中软件业GDP占比超过了60%。读“印度软件外包产业中心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8.下列对印度软件外包产业的描述,正确的是( )
A.产业中心均在沿海地区 B.产业发源于新德里
C.产业发展较慢 D.产业中心由大城市向沿海扩散
19.印度软件外包产业具有质量好和成本低的优势,主要原因是( )
①人力资源丰富廉价②信息技术发展较早③英语普及④矿产资源丰富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澳大利亚森林的主要树种是桉树,占森林总面积的T0%,桉树的树皮、树叶富含油脂。近年来,澳大利亚面临“百年大旱”,多处发生了持续数月的山火,下图是澳大利亚气候类型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0.每年的12月至次年2月,图中甲乙丙丁四地最容易引发火灾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21.东部气候区南北狭长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地形 C.海陆位置 D.人类活动
巴西和南非都是全球新兴市场的重要力量,图为“南非和巴西简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2.两国的共同点是( )
A.国土面积狭小 B.都位于西半球 C.均濒临大西洋 D.均为发达国家
23.两国发展采矿业的共同优势是( )
A.气候温暖,环境优美 B.河流众多,水源丰富
C.矿产丰富,交通便利 D.人口众多,科技发达
美国和澳大利亚均为世界重要的经济大国,两国自然环境差异较大,经济发展优势各具特色。下图为两国轮廓图。完成下面小题。
24.美国和澳大利亚( )
A.均濒临大西洋 B.地跨热、温、寒带 C.官方语言是英语 D.南部沿海人口稠密
25.澳大利亚矿产资源丰富,其中铁矿主要分布在西部沿海地区,这样分布的优势体现在( )
A.交通便利,便于出口 B.气候干燥,利于开采
C.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 D.制造业发达,市场广阔
二、解答题(共4小题,每空2分,共50分)
26.大洲的主要气候与该大洲所在的地理位置和地形有着密切联系。本溪某中学地理小组以亚洲为例,运用对比分析法来认识北美洲的气候分布特点,探究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整体感知:气候分布】
(1)数类型:图中亚洲和北美洲都有9种气候类型,说明两大洲的气候都具有 特点。
(2)看面积:亚洲和北美洲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是同一种气候类型,说明两大洲的气候都具有 的特点 。
(3)找特色:亚洲 显著,北美洲西部太平洋沿岸的气候呈南北狭长分布。
【对比分析:影响因素】
(4)从纬度位置看,亚洲和北美洲都地跨北寒带、 、热带,南北跨纬度广,陆地面积大,气候复杂。
(5)从海陆位置看,亚洲和北美洲都濒临三个大洋,其中共同濒临的大洋有北冰洋和 洋。
(6)从地形看,亚洲中部分布有 气候,原因是这里海拔高。据此推测,北美洲地势最高的地方分布在 部(填方位),地势起伏大,增加了气候的复杂性。
【总结】
北美洲的气候受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等因素的影响 。
27.【战略解读·探析中老铁路】2021年12月3日,中老铁路正式通车,该铁路玉溪至万象路段,沿途穿越167个隧道、跨301座桥梁,占该路段全长的76.5%。通车后把老挝推进的“变陆锁国为陆联国”的国家战略间我国共建的“一带一路”倡议对接。读中南半岛简图(图1)和湄公河中下游气候资料图(图2),完成下列问题。
【同饮一江水】
(1)据图可知,湄公河上游是位于我国境内的澜沧江,中下游流经东南亚,从越南注入南海;中南半岛的万象、曼谷、金边等城市沿 (填“河流”或“铁路”)分布。
(2)中老铁路穿越崇山峻岭和众多水系,沿线地形复杂。这是因为中南半岛上的山河分布具有 的特点。
【“澜湄”变“粮仓”】
中国杂交水稻“走出国门”,助力东南亚澜湄国家成为“世界粮仓”。
(3)结合资料,把框架图内容补充完整。
① ;② ;③ 。
【风光旖旎吸引游人】
中老铁路的开通便老挝成为连通中南丰岛各国的陆上交通枢纽,提升了中国与中南半岛各国在经济、贸易、旅游等领域的合作
(4)列举一条老挝作为中国游客出境目的地的优势条件 。
28.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21年5月22日“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先生去世,他拯救了全球许多处于饥荒中的人们。1996年至今,袁隆平团队通过联合国粮农组织,向非洲一些国家示范、推广杂交水稻技术。
材料二:“非洲杂交水稻试验基地分布示意图(图1)”“热带草原气候区某地气温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图2)”。
(1)图1中,A是 盆地,属于 (气候类型)。
(2)读图1,水稻试验基地多分布在地球五带中的 带。在热带沙漠地区设立试验基地,可研究杂交水稻的 (抗旱性、耐寒性)。非洲国家引进杂交水稻技术,主要是为了缓解非洲的哪些问题? (任答一点即可)
(3)“据图2可知,热带草原气候区 (旱、涝)灾频繁发生,居民经常忍饥挨饿。请简述热带草原气候的特点 。
29.走因地制宜彰显特色发展之路。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以下问题。
材料一:美国和以色列都属于世界农业发达国家。美国用不到3%的农业人口养活全国3亿多人,同时长年稳居全球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国。图1为美国本土地形图和美国圣路易斯多年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图。
【利用优越条件发展现代农业】
美利坚合众国(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简称美国,首都华盛顿。位于北美洲中部,北与加拿大接壤,南靠墨西哥湾,西临太平洋,东濒大西洋。大部分地区属大陆性气候,南部属亚热带气候,地形总体西高东低,自然资源丰富,矿产资源总探明储量居世界首位。
(1)结合图示信息,说出美国的地理位置。 (纬度和海陆)
(2)通过观察气温和降水图及美国地形图,概括美国发展农业的优势条件。 (从地形和气候两个方面说明)
【克服不利条件打造精准农业】
以色列创造沙漠中的农业奇迹,其50%以上的水来自海水淡化,借助高科技打造出精准农业体系。其南部地区成为世界最发达的灌溉农业区,生产高质量的水果、蔬菜和花卉等农产品,大量出口欧洲。图2为以色列分布图,图3为以色列精准农业体系示意图。
(3)列举以色列发展农业的不利条件有哪些。 。
(4)举例说出以色列克服不利自然条件发展农业的措施。 。
【学习成功经验探索发展路径】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主要有以下几点:①自然条件:气候温暖,光照充足,降水丰富,光热组合好,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②地形平坦:地形平坦,土地集中,有利于农业生产和交通运输。③土壤肥沃:土壤肥沃,例如黑土、黑钙土、褐土等,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④水源充足:水源充足,靠淡水湖、河流等,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⑤社会经济条件:政府政策支持,技术先进,市场广阔,劳动力充足,交通便捷,人口密集等,为农业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5)比较美国农业与以色列农业发展的共同之处。 。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