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6张PPT)
山东地理专题复习
一.位置、行政区划和人口
二、自然环境
三.自然资源
四.经济发展
五.区域协调发展
一.位置、行政区划和人口
1.地理位置
山东省位于中国东部沿海、黄河下游;
位于北温带,北纬34°22.9′—38°24.01′、东经114°47.5′—122°42.3′之间;
境域包括半岛和内陆两部分,山东半岛突出于渤海、黄海之中,同辽东半岛遥相对峙;内陆部分自北而南与河北、河南、安徽、江苏4省接壤。
2.行政区划
山东省简称“鲁”,行政中心济南。截至2019年9月,山东省辖16个地级市,共57个市辖区、27个县级市、53个县,合计137个县级行政区。
3.人口
人口:2016年末,山东常住总人口9946.64万人
民族:山东省属于少数民族杂居、散居省份。
1.地形
山东省境内中部山地突起,西南、西北低洼平坦,东部缓丘起伏,形成以山地丘陵为骨架、平原盆地交错环列其间的地形大势。泰山雄踞中部,主峰海拔1532.7米,为山东省最高点。黄河三角洲一般海拔2—10米,为山东省陆地最低处。
二.自然环境
2.气候
山东的气候属暖温带季风气候类型。降水集中,雨热同季,春秋短暂,冬夏较长。
年平均气温11℃—14℃,山东省气温地区差异东西大于南北。全年无霜期由东北沿海向西南递增。山东省光照资源充足,热量条件可满足农作物一年两作的需要。
山东省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
年平均降水量一般在550—950毫米之间,由东南向西北递减。降水季节分布很不均衡,全年降水量集中于夏季,易形成涝灾,冬、春及晚秋易发生旱象,对农业生产影响最大。
年平均降水量一般在550—950毫米之间,由东南向西北递减。降水季节分布很不均衡,全年降水量集中于夏季,易形成涝灾,冬、春及晚秋易发生旱象,对农业生产影响最大。
3.河流
山东省分属于黄、淮、海三大流域,境内主要河流除黄河横贯东西、大运河纵穿南北外,其余中小河流密布山东省,主要湖泊有南四湖、东平湖、白云湖、青沙湖、麻大湖等。
三.自然资源
1.淡水资源:山东分属于黄、淮、海三大流域。黄河水是山东主要可以利用的客水资源;长江水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建成后山东省可以利用的另一主要客水资源。
2.海洋资源:
山东海洋资源得天独厚,近海海域占渤海和黄海总面积的37%,滩涂面积占全国的15%。主要经济鱼类有40多种,经济价值较高。对虾、扇贝、鲍鱼、刺参、海胆等海珍品的产量均居全国首位。海带、裙带菜、石花菜为重要的养殖品种。
山东是全国四大海盐产地之一,丰富的地下卤水资源为山东盐业、盐化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3.土地资源:山东省土地总面积1571.26万公顷,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63%,居全国第19位。其中,农用地1156.6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73.61%;在农用地中,耕地751.5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47.8%。耕地以旱地为主。
4.矿产资源:
截至2010年底,山东省已发现矿产150种,查明资源储量的有81种,其中石油、天然气、煤炭、地热等能源矿产7种;金、铁、铜、铝、锌等金属矿产25种;石墨、石膏、滑石、金刚石、蓝宝石等非金属矿产46种;地下水、矿泉水等水气矿产3种。山东列全国第1位的矿产资源有金、铪、自然硫、石膏等11种;列全国第2位的有菱镁矿、金刚石等10种;列第3位的有石油、钴、锆等10种;列第4位的有耐火粘土、滑石、明矾石等5种。
四.经济发展
1.农业
山东农业历史悠久,耕地率属全国最高省份,是中国的农业大省,农业增加值长期稳居中国各省第一位。山东不仅栽培植物、饲养畜禽品种资源丰富,而且可资利用的野生动、植物资源也很丰富。山东省的粮食产量较高,粮食作物种植分夏、秋两季。夏粮主要是冬小麦,秋粮主要是玉米、地瓜、大豆、水稻、谷子、高粱和小杂粮。其中小麦、玉米、地瓜是山东的三大主要粮食作物。
2.工业
山东的工业发达,工业总产值及工业增加值据中国各省前三位,特别是一些大型企业较多,号称“群象经济”。此外由于山东是中国重要的粮棉油肉蛋奶的产地,因此在轻工业特别是纺织和食品工业相当发达。
重工业企业发展迅速,重点工矿业企业有齐鲁石化、山东电力、山东钢铁(济钢、莱钢、金岭铁矿、日照钢铁)、山东海化、胜利油田、兖矿集团、中国铝业山东铝厂、南山集团、晨鸣纸业等。
3.交通运输业
铁路:国家铁路主干道有京沪高铁(含京沪铁路)、京九铁路、胶济铁路(含胶济客运专线)、青烟威荣城际铁路、济郑高铁;辛泰铁路、淄东铁路、新兖石铁路、石德铁路、德大铁路、大莱龙铁路、蓝烟铁路、桃威铁路、枣临铁路、张东铁路、邯济铁路、磁莱铁路、胶新长铁路等。
水运:主要海港有:青岛港、日照港、烟台港、威海港、东营港、潍坊港、滨州港。
河运主要有京杭大运河、小清河、卫河和南四湖等支流。荆河大运河主要内河港口有:济宁港、临清港、微山港。
4.旅游业
五.区域协调发展
山东省将构建“一群两心三圈”的区域发展格局:“一群”即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山东半岛城市群,“两心”即支持济南、青岛建设成为国家中心城市,“三圈”即推进省会、胶东、鲁南三大经济圈区域一体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