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云南省昆明市寻甸县七年级(下)期中地理试卷(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2024学年云南省昆明市寻甸县七年级(下)期中地理试卷(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4-05-11 13:12: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云南省昆明市寻甸县七年级(下)期中地理试卷
一、选择题(下面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填涂到答题卡相对应的答题栏中,每小题4分,共计60分)
认识区域,首先要认识区域的地理位置和范围。大洲的地理位置,可以从半球位置、海陆位置和经纬度位置等方面加以描述
1.关于亚洲的地理位置描述正确的是(  )
①亚洲地跨东、西、南、北四个半球
②亚洲是跨经度最广的大洲
③亚洲地跨寒、温、热带
④亚洲东、南、西三面直接濒临大洋
⑤亚洲西北方向与北美洲的分界线是白令海峡
⑥亚洲占据着亚欧大陆的大部分,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地区
A.①③④ B.②⑤⑥ C.①③⑥ D.②④⑤
2.亚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但人口分布不均。图中甲、乙、丙、丁四地区相比较人口比较稀疏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近年来,自驾游在大众中越来越流行,从雨林到冰川,人们可以体验到多样的景观,小明同学设计了一条穿越不同气候类型区的旅游线路,完成3~5题。
3.出发地植物终年常绿,当地的气候类型为(  )
A.温带季风气候 B.热带沙漠气候
C.温带大陆性气候 D.热带雨林气候
4.沿图中①→②→③→④路线行进,以下见闻可信的是(  )
A.气温逐渐降低 B.植被逐渐茂密
C.河湖逐渐增多 D.人口逐渐增多
5.亚洲气候复杂多样的原因说法正确的是(  )
①所跨经纬度广
②四面临海
③地形复杂多样,地势起伏大
④主要位于北半球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6.地形会影响河流流向,读图“地形剖面图(甲和乙)和河流流向简单示意图(丙和丁)(  )
A.甲,丙 B.乙,丙 C.甲、丁 D.乙、丁
马来西亚政府宣布从2023年12月1日开始,对中国公民实施入境30天内免签证的便利措施。该举措吸引大量中国游客前往,利于带动马来西亚旅游业发展、特色农产品的销售结合图文材料
7.马来西亚(  )
①是东南亚的岛国
②以热带雨林气候为主
③华人华侨众多
④居民多为白色人种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8.游客在马来西亚旅游,带回的物品可能是(  )
A.奶粉 B.苹果 C.葡萄汁 D.榴莲冻干
我国与中南半岛上的国家山水相连,我国每年特定时间都会向澜沧江下游应急放水,以缓解中南半岛上国家的险情。读“中南半岛地形、农作物及主要城市分布图”和“曼谷多年平均各月气温和年降水量图
9.“澜”“湄”是一条河流不同河段的名称,“澜湄合作”中,湄公河五国地处中南半岛,中南半岛的地形特点是(  )
A.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B.地高天寒,雪山连绵
C.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D.崎岖不平,石灰岩广布
10.据图推测,当地种植水稻发展成为“世界粮仓”有利的自然条件是(  )
A.地形平坦,以平原为主
B.以热带气候为主,水热条件好
C.地广人稀,耕地多
D.水稻的产量较低
11.中南半岛的人口和大城市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及河口三角洲地区,主要原因是(  )
①水流湍急,水能丰富
②地形平坦
③水源充足
④交通便利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从2023年10月7日巴以冲突开始,双方都有大量的人员伤亡,以色列军队在加沙地区的轰炸与封锁,读中东地区示意图,居民着装图和古城堡图片
12.下列关于中东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地处亚、欧、非三洲的交界地带
B.沟通了大西洋和太平洋
C.被称为“三洲五海之地”,其中里海不是海
D.居民大多为白色人种,主要使用阿拉伯语,多信仰伊斯兰教
13.图中甲、乙大洲的分界线是(  )
A.土耳其海峡 B.巴拿马运河
C.苏伊士运河 D.白令海峡
14.中东地区的人们喜欢穿着白色长袍,各地散布着造型迥异的古城堡(如图所示)。据此分析,下列最能反映中东地区气候特征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是(  )
A.A B.B C.C D.D
15.中东地区长期以来冲突不断,其原因主要是(  )
①地理位置重要
②争夺石油资源
③以畜牧业为主的经济
④抢占水资源
⑤人种差异
⑥宗教文化的差异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⑥ C.②④⑤⑥ D.③④⑤⑥
非洲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撒哈拉以南非洲具有独特的自然和文化风情。读撒哈拉以南非洲简图,完成16~18题。
16.关于撒哈拉以南非洲地理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东临印度洋,西临太平洋
B.海岸线曲折,海湾、岛屿众多
C.位于热带,气候湿润
D.地形以高原为主,被称为“高原大陆”
17.“非洲之巅”乞力马扎罗山位于赤道附近,山顶终年积雪,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地势 D.人类活动
18.假如你去撒哈拉以南非洲旅游,下列景象基本看不到的是(  )
A.颇具特色的击鼓文化 B.以茅草屋为主的民居
C.蜷缩在树上的大熊猫 D.大面积干旱的土地
读欧洲西部地形图及部分城市气温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完成19~21题。
19.读①、②、③地气候资料,有关三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①地距海洋近,海洋性特征最显著
B.由①地→②地→③地气温年较差越来越小
C.由①地→②地→③地年降水量越来越多
D.①地和②地是温带海洋性气候,③地为温带大陆性气候
20.下列欧洲西部地形特点及其对气候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A.东西走向的山脉阻挡了湿润气流深入内陆
B.地形以平原为主,不利于湿润气流深入内陆
C.平原面积狭小,山地面积广大,阻挡了湿润气流深入内陆
D.南北多山地,中部平原广大,有利于来自大西洋的湿润气流深入内陆
21.通常从河流流量的大小、水位的高低、含沙量的大小、结冰期的有无来描述河流的水文特征。莱茵河是欧洲西部一条重要的国际性河流,以下关于其水文特征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流量大
②含沙量小
③水位变化大
④无结冰期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2023年4月5日至7日,法国总统马克龙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法国60多位大企负责人、20多位文化界人士等随团访问。读法国农业分布图和欧洲西部气候分布图
22.法国小麦区的气候类型是(  )
A.地中海气候 B.温带海洋性气候
C.温带季风气候 D.温带大陆性气候
23.法国高档葡萄酒深受中国消费者欢迎。法国的优质葡萄产区夏季的气候特征是(  )
A.寒冷干燥 B.高温多雨 C.炎热干燥 D.温和多雨
24.中法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在巴黎可以欣赏到(  )
①埃菲尔铁塔
②卢浮宫
③凯旋门
④奥林匹克遗址公园
⑤白金汉宫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④⑤
世界最大冰山(代号“A23a”),在南极洲威德尔海底“搁浅”约30年后,正加速漂离南极海域,但是全球气候变暖的确也在加快南极冰盖的流失速度。读威德尔海冰川图及南极地区示意图,完成25~27题。
25.“A23a”冰川所在的南极地区(  )
A.有“冰雪高原”之称 B.自然特征是湿冷烈风
C.矿产资源匮乏 D.是南极洲
26.从全球背景看,“A23a”冰山加速漂离南极海域的主要原因(  )
A.全球气候变暖 B.科学考察增多
C.南极风力强劲 D.南极海域扩大
27.南极洲冰层融化,将(  )
A.增加南极洲的淡水资源
B.利于今后向南极洲大量移民
C.破坏当地生物的生存环境
D.利于开发南极洲的矿产资源
读北美洲略图及北美洲地形对气候的影响示意图,完成28~30题。
28.关于该大洲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大洲没有热带
B.图中①是南北美洲的分界线苏伊士运河
C.该大洲全部位于北半球
D.该大洲东临②印度洋、西临太平洋、北临北冰洋
29.如图四图能正确反映北美洲地形特征的是(  )
A. B.
C. D.
30.读北美洲地形对气候的影响示意图,可知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冬季北冰洋气流长驱南下,天气寒冷
B.夏季墨西哥湾气流长驱北上,炎热干燥
C.东部受落基山脉阻挡,降水集中于沿海地带
D.西南部受阿巴拉契亚山脉阻挡,降水稀少
二、综合题(共40分)
31.(7分)地理环境的各要素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读亚洲简图,探究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
(1)纬度位置:亚洲被赤道、北回归线、北极圈穿过,地跨北寒带、北温带和热带,气温    (南北/东西)差异大,气候类型复杂多样。
(2)海陆位置:亚洲地处亚欧大陆东部,东临    洋,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大,季风气候显著。
(3)地形:图中甲地形区是世界最高的高原    被称为“世界屋脊”,夏季气温比同纬度地区低。
(4)地势与河流:亚洲的地势特征是    ,受地势影响,河流呈放射状注入周边的海洋。
(5)气候与河流:亚洲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图中丙地气候特征是    。河流有无结冰期、流量大小等水文特征都和当地气候密不可分,图中结冰期最长的河流位于    (乙/丁)地区,该地区属于亚洲六大分区的    。
32.(8分)2023年12月22日,第六届全球湄公河研究中心智库论坛在泰国曼谷隆重召开,深入探讨了如何推动共建澜湄命运共同体愿景等问题。读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地形图与澜沧江—湄公河流域下游气候资料图
(1)湄公河是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发源于中国,流经    (内陆国)、缅甸、泰国、柬埔寨和越南等国家,在越南注入    (大洋)。
(2)一江连六国,澜沧江—湄公河既是联系澜湄六国的天然纽带,也是沿岸人民世代繁衍生息的摇篮
(3)澜湄六国“同饮一江水,命运紧相连”,澜湄合作不断取得丰硕成果(任答两点)
33.(6分)金砖国家峰会于2023年8月在南非举行。本次会晤主题聚焦“金砖与非洲:深化伙伴关系,促进彼此增长,实现可持续发展,金砖国家又一次扩员,且是大规模的扩员,这新的六位成员身份将于2024年1月1日生效。读图文资料,回答下面问题。
(1)从纬度位置看,撒哈拉以南非洲中部被    (特殊纬线)穿过,大部分位于热带,被称为“热带大陆”。
(2)关于图2中尼罗河与刚果河的水文特征,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尼罗河径流量变化比刚果河大
B.尼罗河水量比刚果河大
C.尼罗河有结冰期,刚果河没有
D.刚果河主要靠高山冰雪融水补给
(3)图2中非洲气候具有独特的分布规律是    。
(4)图3为撒哈拉以南非洲传统民居,其所在地区气候特征是    。
(5)撒哈拉以南非洲出口货物主要以矿产、热带经济作物为主,工业制成品主要依靠进口,长久以来形成了    经济,不利于经济发展。为摆脱这种落后的经济结构,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应该采取什么措施来发展本国经济   (任答一点)。
34.(7分)2030年世博会将在沙特阿拉伯首都利雅得举办。为了成功举办此次世博会,利雅得正在执行“绿色利雅得计划”,且世博会期间所有园区将完全采用可再生能源供电。读中东地区示意图、利雅得气候资料图及中东石油运输路线图
(1)写出下列地理事物的名称:海峡B    。
(2)该地区石油资源丰富,主要分布在A    及其沿岸地区。
(3)与丰富的石油资源相比,中东地区水资源比较匮乏,水资源成为本区发展的限制性资源。请分析   。
(4)此次世博会期间世博园区最可能采用的可再生能源可能是    。
A.石油资源
B.水能资源
C.地热能
D.太阳能资源
(5)大力开发上题中所说的绿色能源,利用的优势自然条件是    。
(6)世界杯足球赛的举办时间一直都是5月至7月,而2022年举办的第22届卡塔尔(位于波斯湾沿岸)世界杯足球赛,说明原因    。
(7)苏伊士航道的中断会给全球贸易带来巨大损失。开往欧洲的船只多数选择等候,少数绕行非洲南端好望角。如果你是船长,是选择等候还是绕行,并说明理由。    。
35.(8分)某地理兴趣小组开展探究式学习。请结合图文资料协助其完成该学习过程。
(1)地形起伏不仅使它本身的气候显著不同,而且高耸绵亘的山脉,往往是低层空气流动运行的障碍。读上图可知40°~60°大陆西岸的气候类型是主要为    气候,该气候类型在欧洲西部分布面积较广,而在北美洲该气候南北狭长分布原因是    。
(2)“河流承载着四季的变化”气候影响河流水的来源与水文特征。莱茵河多瑙河是欧洲著名的国际河流,具有重要的航运价值。莱茵河航运发达的气候原因有    。
(3)气候影响着人类生活,同时人类活动也影响气候。英国人夏季喜欢去意大利的地中海沿岸享受阳光沙滩,从气候的角度分析其原因    。受气候影响欧洲西部温带海洋性气候区主要发展畜牧业,而地中海气候区主要发展    业。
(4)冰岛是欧洲西部的一个岛国,冰岛西南部的雷克雅内斯半岛地震活动频繁,地下岩浆喷发的风险程度高   。
36.(6分)2023年12月16日,罗斯海新站完成了主楼首根最高钢柱的吊装,标志着新站主体工程建设全面启动。对比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图
(1)从气候角度分析,在罗斯海站建站期间可能遇到的困难有    。
(2)我国在两极地区建立的科学考察站中,不会出现极昼、极夜现象的是    站。
(3)当科考队员到达南极洲时,迎接他们的“南极小主人”(代表性动物)是    。
(4)南极地区比北极地区的年平均气温低很多,其主要原因是    。
A.南极地区的纬度位置比北极地区高
B.南极地区没有定居人口
C.南极地区以海洋为主,北极地区以陆地为主
D.南极地区的地势比北极地区高
(5)如图4罗斯海新站主楼建筑采用架空离地设计的主要原因是    。
A.防紫外线辐射
B.防风雪掩埋
C.抵御洪水
D.便于天文观测
(6)2020年1月份,南极地区最高气温首次突破20℃;到2030年,在“领导人气候峰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重申我国2060年实现“碳中和”目标。“碳中和”主要是指二氧化碳排放量和吸收量达到平衡,达到相对“零排放”,作为中学生的我们该如何做    。
2023-2024学年云南省昆明市寻甸县七年级(下)期中地理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下面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填涂到答题卡相对应的答题栏中,每小题4分,共计60分)
认识区域,首先要认识区域的地理位置和范围。大洲的地理位置,可以从半球位置、海陆位置和经纬度位置等方面加以描述
1.关于亚洲的地理位置描述正确的是(  )
①亚洲地跨东、西、南、北四个半球
②亚洲是跨经度最广的大洲
③亚洲地跨寒、温、热带
④亚洲东、南、西三面直接濒临大洋
⑤亚洲西北方向与北美洲的分界线是白令海峡
⑥亚洲占据着亚欧大陆的大部分,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地区
A.①③④ B.②⑤⑥ C.①③⑥ D.②④⑤
【解答】解:亚洲地跨东、西、南、北四个半球;亚洲是跨纬度最广的大洲,南极洲是跨经度最广的大洲;亚洲地跨寒、温、热带;亚洲东、南、北三面直接濒临大洋;亚洲东北方向与北美洲的分界线是白令海峡;亚洲占据着亚欧大陆的大部分,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地区。
故选:C。
2.亚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但人口分布不均。图中甲、乙、丙、丁四地区相比较人口比较稀疏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解答】解:读图可得,甲是西亚,乙是南亚,丙是东南亚,丁是东亚,其中西亚地区由于气候干旱,有大面积的沙漠,该地区人口稀疏。
故选:A。
近年来,自驾游在大众中越来越流行,从雨林到冰川,人们可以体验到多样的景观,小明同学设计了一条穿越不同气候类型区的旅游线路,完成3~5题。
3.出发地植物终年常绿,当地的气候类型为(  )
A.温带季风气候 B.热带沙漠气候
C.温带大陆性气候 D.热带雨林气候
【解答】解:由图可知,出发地位于亚洲东南部地区,该地区为热带雨林气候,植被类型为热带雨林,因此当地植物终年常绿。
故选:D。
4.沿图中①→②→③→④路线行进,以下见闻可信的是(  )
A.气温逐渐降低 B.植被逐渐茂密
C.河湖逐渐增多 D.人口逐渐增多
【解答】解:沿图中①→②→③→④路线行进,气温逐渐降低,植被越来越稀疏、河流越来越少、人口大致呈降低趋势。
故选:A。
5.亚洲气候复杂多样的原因说法正确的是(  )
①所跨经纬度广
②四面临海
③地形复杂多样,地势起伏大
④主要位于北半球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解答】解:亚洲气候复杂多样的原因是:亚洲南北跨纬度大,南北差异大;亚洲东西跨经度广,离海远近差异大,东西距离长;亚洲地形复杂、起伏大,加剧气候复杂性。亚洲三面临海,亚洲位于北半球雨亚洲气候复杂多样关系不大。
故选:B。
6.地形会影响河流流向,读图“地形剖面图(甲和乙)和河流流向简单示意图(丙和丁)(  )
A.甲,丙 B.乙,丙 C.甲、丁 D.乙、丁
【解答】解:亚洲的地势特点是中部高、四周低,顺地势呈放射状向四周奔流入海,乙图地势中部高;丁图河流从中部流向四周。
故选:D。
马来西亚政府宣布从2023年12月1日开始,对中国公民实施入境30天内免签证的便利措施。该举措吸引大量中国游客前往,利于带动马来西亚旅游业发展、特色农产品的销售结合图文材料
7.马来西亚(  )
①是东南亚的岛国
②以热带雨林气候为主
③华人华侨众多
④居民多为白色人种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答】解:马来西亚是东南亚的半岛国和岛国,以热带雨林气候为主,该国家华人华侨众多,居民多为黄色人种。
故选:B。
8.游客在马来西亚旅游,带回的物品可能是(  )
A.奶粉 B.苹果 C.葡萄汁 D.榴莲冻干
【解答】解:马来西亚是东南亚国家,东南亚气候湿热,有利于热带经济作物生长。游客在马来西亚旅游,带回的物品可能是榴莲冻干。
故选:D。
我国与中南半岛上的国家山水相连,我国每年特定时间都会向澜沧江下游应急放水,以缓解中南半岛上国家的险情。读“中南半岛地形、农作物及主要城市分布图”和“曼谷多年平均各月气温和年降水量图
9.“澜”“湄”是一条河流不同河段的名称,“澜湄合作”中,湄公河五国地处中南半岛,中南半岛的地形特点是(  )
A.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B.地高天寒,雪山连绵
C.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D.崎岖不平,石灰岩广布
【解答】解:东南亚中南半岛上山脉、河流多由北向南延伸,形成了山河相间、纵列分布的特点。
故选:C。
10.据图推测,当地种植水稻发展成为“世界粮仓”有利的自然条件是(  )
A.地形平坦,以平原为主
B.以热带气候为主,水热条件好
C.地广人稀,耕地多
D.水稻的产量较低
【解答】解:读图可知,中南半岛位于东南亚。该地区大部分位于热带,全年高温,降水丰富,该地区热量充足,农作物可以一年三熟,湿热的气候条件,使其成为世界上重要的水稻种植区。东南亚中南半岛山河相间、纵列分布,地形崎岖;东南亚地狭人稠。水稻是产量高的农作物。
故选:B。
11.中南半岛的人口和大城市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及河口三角洲地区,主要原因是(  )
①水流湍急,水能丰富
②地形平坦
③水源充足
④交通便利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解答】解:读图可知,该半岛是中南半岛,其人口和大城市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及河口三角洲地区,主要原因是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易于灌溉,交通便利。
故选:D。
从2023年10月7日巴以冲突开始,双方都有大量的人员伤亡,以色列军队在加沙地区的轰炸与封锁,读中东地区示意图,居民着装图和古城堡图片
12.下列关于中东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地处亚、欧、非三洲的交界地带
B.沟通了大西洋和太平洋
C.被称为“三洲五海之地”,其中里海不是海
D.居民大多为白色人种,主要使用阿拉伯语,多信仰伊斯兰教
【解答】解:中东地处亚、欧、非三洲的交界地带;中东沟通了大西洋和印度洋;被称为“三洲五海之地”,其中里海不是海;居民大多为白色人种,主要使用阿拉伯语,多信仰伊斯兰教。
故选:B。
13.图中甲、乙大洲的分界线是(  )
A.土耳其海峡 B.巴拿马运河
C.苏伊士运河 D.白令海峡
【解答】解:读图可知,图中甲是非洲,乙是亚洲,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是苏伊士运河,运河沟通了印度洋和大西洋。
故选:C。
14.中东地区的人们喜欢穿着白色长袍,各地散布着造型迥异的古城堡(如图所示)。据此分析,下列最能反映中东地区气候特征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是(  )
A.A B.B C.C D.D
【解答】解:中东地区主要是热带沙漠气候,该气候终年高温少雨,图D符合该特点。
故选:D。
15.中东地区长期以来冲突不断,其原因主要是(  )
①地理位置重要
②争夺石油资源
③以畜牧业为主的经济
④抢占水资源
⑤人种差异
⑥宗教文化的差异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⑥ C.②④⑤⑥ D.③④⑤⑥
【解答】解:①中东地处“三洲五海之地”战略位置重要是冲突的原因之一,符合题意。
②中东石油资源丰富,为了争夺资源当地冲突频发,符合题意。
③发展畜牧业不能导致地区冲突,不符合题意。
④中东地区气候干旱,水资源短缺,因此抢占水资源是爆发冲突的原因之一,符合题意。
⑤中东主要是白色人种,没有太多的人种差异,不是导致冲突的原因,不符合题意。
⑥宗教文化纠纷也是导致冲突爆发的原因,符合题意。
故选:B。
非洲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撒哈拉以南非洲具有独特的自然和文化风情。读撒哈拉以南非洲简图,完成16~18题。
16.关于撒哈拉以南非洲地理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东临印度洋,西临太平洋
B.海岸线曲折,海湾、岛屿众多
C.位于热带,气候湿润
D.地形以高原为主,被称为“高原大陆”
【解答】解:撒哈拉以南非洲东临印度洋,西临大西洋,A错误;非洲海岸线平直,欧洲海岸线曲折,海湾、岛屿众多,B错误;非洲位于热带,大部分属于热带草原气候,气候并非全年湿润,C错误;非洲地形以高原为主,被称为“高原大陆”,D正确。
故选:D。
17.“非洲之巅”乞力马扎罗山位于赤道附近,山顶终年积雪,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地势 D.人类活动
【解答】解:非洲的乞力马扎罗山地处赤道附近,山脚下终年高温,随着海拔的升高,气温逐渐降低,山顶上(海拔5895米)冰峰峭立,终年积雪,这是地形因素造成的气候差异。但因人类过度排放温室气体,使全球气候变暖,使雪峰奇景以惊人的速度逐渐消亡。
故选:C。
18.假如你去撒哈拉以南非洲旅游,下列景象基本看不到的是(  )
A.颇具特色的击鼓文化 B.以茅草屋为主的民居
C.蜷缩在树上的大熊猫 D.大面积干旱的土地
【解答】解:撒哈拉以南非洲主要位于热带,具有“热”的特点,颇具特色的击鼓文化,以茅草屋为主的民居,大面积干旱的土地,都位于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大熊猫主要位于中国,ABD正确,C错误。
故选:C。
读欧洲西部地形图及部分城市气温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完成19~21题。
19.读①、②、③地气候资料,有关三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①地距海洋近,海洋性特征最显著
B.由①地→②地→③地气温年较差越来越小
C.由①地→②地→③地年降水量越来越多
D.①地和②地是温带海洋性气候,③地为温带大陆性气候
【解答】解:读图可知,①地距海洋近,海洋性特征最显著,A正确;由①地→②地→③地离海越来越远,气温的年较差越来越大,降水量越来越少,是受海陆位置的影响,BC错误;①②③地都为温带海洋性气候,D错误。
故选:A。
20.下列欧洲西部地形特点及其对气候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A.东西走向的山脉阻挡了湿润气流深入内陆
B.地形以平原为主,不利于湿润气流深入内陆
C.平原面积狭小,山地面积广大,阻挡了湿润气流深入内陆
D.南北多山地,中部平原广大,有利于来自大西洋的湿润气流深入内陆
【解答】解:欧洲西部南北多山地,中部平原面积广,有利于来自大西洋的湿润气流进入内陆,形成面积广大的温带海洋性气候。
故选:D。
21.通常从河流流量的大小、水位的高低、含沙量的大小、结冰期的有无来描述河流的水文特征。莱茵河是欧洲西部一条重要的国际性河流,以下关于其水文特征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流量大
②含沙量小
③水位变化大
④无结冰期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解答】解:欧洲西部以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主,地形平坦,河流水量大,水流平稳,河流无结冰期,由于植被覆盖好,河流含沙量小,①②④正确;莱茵河是欧洲西部重要的国际性河流,其流经地区多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降水均匀,水位变化小,③错误。
故选:D。
2023年4月5日至7日,法国总统马克龙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法国60多位大企负责人、20多位文化界人士等随团访问。读法国农业分布图和欧洲西部气候分布图
22.法国小麦区的气候类型是(  )
A.地中海气候 B.温带海洋性气候
C.温带季风气候 D.温带大陆性气候
【解答】解:法国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耕地面积广,小麦主要分布在巴黎盆地;该地区属温带海洋性气候,气温变化小,全年降水分配比较均匀,基本没有旱、涝等气候灾害,对农业发展非常有利,适宜种植小麦。
故选:B。
23.法国高档葡萄酒深受中国消费者欢迎。法国的优质葡萄产区夏季的气候特征是(  )
A.寒冷干燥 B.高温多雨 C.炎热干燥 D.温和多雨
【解答】解:法国地中海沿岸地区,夏季气温高,降水少。在植物生长旺盛的季节,光照非常充足。因此,这里种植的葡萄质地优良,糖分含量较高,为葡萄酒酿造提供了优质原料。优质的原料,加上独特的生产工艺,悠久的生产历史,使法国葡萄酒行销世界各地。
故选:C。
24.中法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在巴黎可以欣赏到(  )
①埃菲尔铁塔
②卢浮宫
③凯旋门
④奥林匹克遗址公园
⑤白金汉宫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④⑤
【解答】解:埃菲尔铁塔矗立在法国巴黎的战神广场,卢浮宫位于法国巴黎市中心的塞纳河北岸,凯旋门位于法国巴黎的戴高乐广场中央,所以在巴黎可以看到埃菲尔铁塔、卢浮宫和凯旋门,A正确;奥林匹克遗址公园位于希腊,白金汉宫位于英国伦敦,在巴黎不可能看到奥林匹克遗址公园和白金汉宫,BCD错误。
故选:A。
世界最大冰山(代号“A23a”),在南极洲威德尔海底“搁浅”约30年后,正加速漂离南极海域,但是全球气候变暖的确也在加快南极冰盖的流失速度。读威德尔海冰川图及南极地区示意图,完成25~27题。
25.“A23a”冰川所在的南极地区(  )
A.有“冰雪高原”之称 B.自然特征是湿冷烈风
C.矿产资源匮乏 D.是南极洲
【解答】解:南极地区是世界上最冷的地区,有“冰雪高原”、“白色荒漠”、“世界风库”之称,南极的自然特征是:酷寒、干燥、烈风;南极是矿产资源的大仓库;南极地区不是南极洲。
故选:A。
26.从全球背景看,“A23a”冰山加速漂离南极海域的主要原因(  )
A.全球气候变暖 B.科学考察增多
C.南极风力强劲 D.南极海域扩大
【解答】解:“A23a”冰山加速漂离南极海域的主要原因是:全球气候变暖导致冰山底部的融化,使浮力增加。
故选:A。
27.南极洲冰层融化,将(  )
A.增加南极洲的淡水资源
B.利于今后向南极洲大量移民
C.破坏当地生物的生存环境
D.利于开发南极洲的矿产资源
【解答】解:南极洲冰层融化不会增加南极洲的淡水资源,故A错误;
南极洲气候酷寒、降水少、多狂风,不适宜人口居住,不能向南极洲移民,故B错误;
南极洲冰层融化会破坏当地的生存环境,故C正确;
为保护南极地区原始的生态环境,不能开发南极洲的矿产资源,故D错误。
故选:C。
读北美洲略图及北美洲地形对气候的影响示意图,完成28~30题。
28.关于该大洲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大洲没有热带
B.图中①是南北美洲的分界线苏伊士运河
C.该大洲全部位于北半球
D.该大洲东临②印度洋、西临太平洋、北临北冰洋
【解答】解:北美洲地跨寒、温、热三个温度带,故A错误;图中①是南北美洲的分界线﹣﹣巴拿马运河,故B错误;北美洲全部位于北半球,故C正确;北美洲东临②大西洋、西临太平洋、北临北冰洋,故D错误。
故选:C。
29.如图四图能正确反映北美洲地形特征的是(  )
A. B.
C. D.
【解答】解:据所学知识可知,北美洲地形分为三大南北纵列带,西部是高大的山脉,中部是广阔的平原,东部是低缓的山地,东西两侧高,中部低,A选项是北美洲的地形特征。
故选:A。
30.读北美洲地形对气候的影响示意图,可知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冬季北冰洋气流长驱南下,天气寒冷
B.夏季墨西哥湾气流长驱北上,炎热干燥
C.东部受落基山脉阻挡,降水集中于沿海地带
D.西南部受阿巴拉契亚山脉阻挡,降水稀少
【解答】解:由于中部是大平原,冬季北冰洋气候长驱南下,天气严寒,故A叙述正确;
夏季墨西哥湾气流长驱北上,温暖湿润,故B叙述错误;
西部受落基山脉阻挡,降水集中于西部沿海地带,故C叙述错误;
美国东南部降水来源于大西洋,阿巴拉契亚山脉对湿润气流阻挡不大,故D叙述错误。
故选:A。
二、综合题(共40分)
31.(7分)地理环境的各要素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读亚洲简图,探究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
(1)纬度位置:亚洲被赤道、北回归线、北极圈穿过,地跨北寒带、北温带和热带,气温  南北 (南北/东西)差异大,气候类型复杂多样。
(2)海陆位置:亚洲地处亚欧大陆东部,东临  太平 洋,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大,季风气候显著。
(3)地形:图中甲地形区是世界最高的高原  青藏高原 被称为“世界屋脊”,夏季气温比同纬度地区低。
(4)地势与河流:亚洲的地势特征是  中间高,四周低 ,受地势影响,河流呈放射状注入周边的海洋。
(5)气候与河流:亚洲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图中丙地气候特征是  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 。河流有无结冰期、流量大小等水文特征都和当地气候密不可分,图中结冰期最长的河流位于  丁 (乙/丁)地区,该地区属于亚洲六大分区的  北亚 。
【解答】解:读图分析可知:
(1)亚洲南部被赤道和北回归线穿过,北部被北极圈穿过、北温带。跨纬度广,气候类型复杂多样。
(2)亚洲东临世界上最大的大洋﹣太平洋,西靠世界上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形成显著的季风气候。
(3)图中甲地形区是世界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其原因是海拔高。
(4)亚洲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四周低,呈放射状流向周边的海洋。
(5)丙地位于中南半岛,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分旱雨两季;乙河流位于阿拉伯半岛,河流无结冰期;丁地纬度高,河流结冰期长,该地区属于亚洲六大分区的北亚。
故答案为:
(1)南北;
(2)太平;
(3)青藏高原;
(4)中间高,四周低;
(5)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丁。
32.(8分)2023年12月22日,第六届全球湄公河研究中心智库论坛在泰国曼谷隆重召开,深入探讨了如何推动共建澜湄命运共同体愿景等问题。读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地形图与澜沧江—湄公河流域下游气候资料图
(1)湄公河是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发源于中国,流经  老挝 (内陆国)、缅甸、泰国、柬埔寨和越南等国家,在越南注入  太平洋 (大洋)。
(2)一江连六国,澜沧江—湄公河既是联系澜湄六国的天然纽带,也是沿岸人民世代繁衍生息的摇篮
(3)澜湄六国“同饮一江水,命运紧相连”,澜湄合作不断取得丰硕成果(任答两点)
【解答】解:(1)湄公河是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发源于中国、缅甸、柬埔寨和越南等国家。
(2)澜沧江—湄公河上游流经地区地势落差大,水流湍急,利于水电站的发展建设,终年高温,河流无结冰期,航运条件良好;下游地势低平,所以在入海口处形成冲积平原,但由于降水的年际变化大,影响农业生产。
(3)我国积极推动“澜湄合作”,可以促进中国与湄公河沿岸缅甸、泰国、越南的经济发展,比如:在中南半岛干旱时,以利湄公河河水灌溉庄稼。
故答案为:
(1)老挝;太平洋;
(2);
(3)可以促进中国与湄公河沿岸缅甸、老挝、柬埔寨;也可综合开发流域水资源。
33.(6分)金砖国家峰会于2023年8月在南非举行。本次会晤主题聚焦“金砖与非洲:深化伙伴关系,促进彼此增长,实现可持续发展,金砖国家又一次扩员,且是大规模的扩员,这新的六位成员身份将于2024年1月1日生效。读图文资料,回答下面问题。
(1)从纬度位置看,撒哈拉以南非洲中部被  赤道 (特殊纬线)穿过,大部分位于热带,被称为“热带大陆”。
(2)关于图2中尼罗河与刚果河的水文特征,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
A.尼罗河径流量变化比刚果河大
B.尼罗河水量比刚果河大
C.尼罗河有结冰期,刚果河没有
D.刚果河主要靠高山冰雪融水补给
(3)图2中非洲气候具有独特的分布规律是  以赤道为轴,南北对称分布 。
(4)图3为撒哈拉以南非洲传统民居,其所在地区气候特征是  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 。
(5)撒哈拉以南非洲出口货物主要以矿产、热带经济作物为主,工业制成品主要依靠进口,长久以来形成了  单一商品经济 经济,不利于经济发展。为摆脱这种落后的经济结构,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应该采取什么措施来发展本国经济 发展民族工业 (任答一点)。
【解答】解:(1)从纬度位置看,撒哈拉以南非洲中部被赤道穿过,被称为“热带大陆”。
(2)A、尼罗河径流量变化比刚果河大。
B、尼罗河水量比刚果河小。
C、尼罗河和刚果河流经地区主要是热带,不符合题意。
D、刚果河主要靠大气降水补给。
故选A。
(3)读图2可知,非洲气候类型呈带状分布,南北大致对称、北两侧、热带草原气候。
(4)撒哈拉以南的这种民居就地取材,利用干草铺顶、不怕雨淋、分干湿两季的热带草原气候。
(5)非洲是以初级产品为主的经济,这种经济在结构上表现为“单一商品经济”经济,这种经济结构的国家处于不利地位。非洲国家在政治上获得独立后,以改变本国经济依赖于单一产品的局面、加速社会经济发展的任务仍十分艰巨。
故答案为:
(1)赤道;
(2)A;
(3)以赤道为轴,南北对称分布;
(4)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
(5)单一商品经济;发展民族工业。
34.(7分)2030年世博会将在沙特阿拉伯首都利雅得举办。为了成功举办此次世博会,利雅得正在执行“绿色利雅得计划”,且世博会期间所有园区将完全采用可再生能源供电。读中东地区示意图、利雅得气候资料图及中东石油运输路线图
(1)写出下列地理事物的名称:海峡B  霍尔木兹海峡 。
(2)该地区石油资源丰富,主要分布在A  波斯湾 及其沿岸地区。
(3)与丰富的石油资源相比,中东地区水资源比较匮乏,水资源成为本区发展的限制性资源。请分析 热带沙漠气候,全年降水稀少 。
(4)此次世博会期间世博园区最可能采用的可再生能源可能是  D 。
A.石油资源
B.水能资源
C.地热能
D.太阳能资源
(5)大力开发上题中所说的绿色能源,利用的优势自然条件是  全年高温少雨,晴天多,太阳辐射强 。
(6)世界杯足球赛的举办时间一直都是5月至7月,而2022年举办的第22届卡塔尔(位于波斯湾沿岸)世界杯足球赛,说明原因  此时较为凉爽 。
(7)苏伊士航道的中断会给全球贸易带来巨大损失。开往欧洲的船只多数选择等候,少数绕行非洲南端好望角。如果你是船长,是选择等候还是绕行,并说明理由。  绕行,通航时间不确定,绕行可节约时间,减少经济损失 。
【解答】解:读图可知,(1)图中B是霍尔木兹海峡,被称为“世界油阀”。
(2)图中A是波斯湾,中东地区石油资源丰富。
(3)中东地区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全年降水稀少,中东地区水资源比较匮乏。
(4)此次世博会期间世博园区最可能采用的可再生能源可能是太阳能资源,因为沙特阿拉伯为热带沙漠气候,太阳光照强烈。
(5)大力开发上题中所说的绿色能源,利用的优势自然条件是全年高温少雨,太阳辐射强。
(6)世界杯足球赛的举办时间一直都是5月至7月,而2022年举办的第22届卡塔尔(位于波斯湾沿岸)世界杯足球赛,说明此时较为凉爽。
(7)苏伊士航道的中断会给全球贸易带来巨大损失。开往欧洲的船只多数选择等候。如果我是船长;因为通航时间不确定,减少经济损失。
故答案为:
(1)霍尔木兹海峡;
(2)波斯湾;
(3)热带沙漠气候,全年降水稀少;
(4)D;
(5)全年高温少雨,晴天多;
(6)此时较为凉爽;
(7)绕行,通航时间不确定,减少经济损失。
35.(8分)某地理兴趣小组开展探究式学习。请结合图文资料协助其完成该学习过程。
(1)地形起伏不仅使它本身的气候显著不同,而且高耸绵亘的山脉,往往是低层空气流动运行的障碍。读上图可知40°~60°大陆西岸的气候类型是主要为  温带海洋性 气候,该气候类型在欧洲西部分布面积较广,而在北美洲该气候南北狭长分布原因是  西部高大山脉阻挡湿润气流深入 。
(2)“河流承载着四季的变化”气候影响河流水的来源与水文特征。莱茵河多瑙河是欧洲著名的国际河流,具有重要的航运价值。莱茵河航运发达的气候原因有  全年湿润,降水均匀,水量大,水流平稳,四季可通航 。
(3)气候影响着人类生活,同时人类活动也影响气候。英国人夏季喜欢去意大利的地中海沿岸享受阳光沙滩,从气候的角度分析其原因  地中海沿岸的夏季高温少雨,晴天多 。受气候影响欧洲西部温带海洋性气候区主要发展畜牧业,而地中海气候区主要发展  园艺 业。
(4)冰岛是欧洲西部的一个岛国,冰岛西南部的雷克雅内斯半岛地震活动频繁,地下岩浆喷发的风险程度高 位于亚欧板块与美洲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地震活动频繁 。
【解答】解:读图可知,(1)南北纬40°~60°之间大陆西岸主要分布的是温带海洋性气候,太平洋湿润气流难以深入内陆。
(2)莱茵河航运发达的气候条件:莱茵河以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主,全年湿润,水量大,四季可通航、水流平缓;支流多。人文条件:沿线城市和人口稠密;工业发达。
(3)结合所学知识,地中海沿岸属于地中海气候、降水较少。受气候影响欧洲西部温带海洋性气候区主要发展畜牧业。
(4)冰岛位于亚欧板块与美洲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地下岩浆喷发的风险程度“高”。
故答案为:
(1)温带海洋性;西部高大山脉阻挡湿润气流深入;
(2)全年湿润,降水均匀,水流平稳;
(3)地中海沿岸的夏季高温少雨,晴天多;
(4)位于亚欧板块与美洲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
36.(6分)2023年12月16日,罗斯海新站完成了主楼首根最高钢柱的吊装,标志着新站主体工程建设全面启动。对比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图
(1)从气候角度分析,在罗斯海站建站期间可能遇到的困难有  酷寒 。
(2)我国在两极地区建立的科学考察站中,不会出现极昼、极夜现象的是  长城 站。
(3)当科考队员到达南极洲时,迎接他们的“南极小主人”(代表性动物)是  企鹅 。
(4)南极地区比北极地区的年平均气温低很多,其主要原因是  D 。
A.南极地区的纬度位置比北极地区高
B.南极地区没有定居人口
C.南极地区以海洋为主,北极地区以陆地为主
D.南极地区的地势比北极地区高
(5)如图4罗斯海新站主楼建筑采用架空离地设计的主要原因是  B 。
A.防紫外线辐射
B.防风雪掩埋
C.抵御洪水
D.便于天文观测
(6)2020年1月份,南极地区最高气温首次突破20℃;到2030年,在“领导人气候峰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重申我国2060年实现“碳中和”目标。“碳中和”主要是指二氧化碳排放量和吸收量达到平衡,达到相对“零排放”,作为中学生的我们该如何做  绿色出行、植树造林、节约资源、拒绝使用一次性筷 。
【解答】解:读图可知,(1)南极地区位于地球的最南端;从气候角度分析、多狂风。
(2)我国在两极地区建立的科学考察站中,不会出现极昼,因为长城站位于南极圈以北。
(3)南极地区有耐寒的企鹅,当科考队员到达南极洲时。
(4)南极地区为高原大陆,北极地区以海洋为主,故选项D符合题意。
(5)南极地区多狂风,如图4罗斯海新站主楼建筑采用架空离地设计,故选项B符合题意。
(6)2020年1月份,南极地区最高气温首次突破20℃,全球气温预计将比工业化前高出3.5℃左右,在“领导人气候峰会”上。“碳中和”主要是指二氧化碳排放量和吸收量达到平衡,达到相对“零排放”、植树造林、拒绝使用一次性筷。
故答案为:
(1)酷寒;
(2)长城;
(3)企鹅;
(4)D;
(5)B;
(6)绿色出行、植树造林、拒绝使用一次性筷。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