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
共23题,共100分
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得分
一、单选题(共30分)
1.(本题3分)促使工业生产组织形式由手工工场工厂制度大企业(垄断组织)演变的根本动力是
A.工业革命 B.资产阶级革命 C.世界市场扩大 D.殖民扩张
2.(本题3分)英国传统社会中女性主要作为“家庭天使”而存在;但1851年英国妇女联合会统计,全国女工总数已达2832000人,占英国工人总数的30%;在纺织业发达的兰开夏郡,纺织女工占比超过纺织业工人总数的80%。这一变化反映了
A.兰开夏郡的男女比例严重失调 B.工业革命造成了劳动力匮竭
C.工业革命提高了妇女政治地位 D.机器生产推动妇女身份改变
3.(本题3分)1870—1913年,世界贸易额增长了3.2倍,年均增长率达到3.4%。英、美、德、法四国在世界贸易中所占总比重始终维持在50%左右,而在世界制成品出口贸易中所占总比重则一直超过80%。这些现象出现的主要历史背景是( )
A.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与发展 B.国际局势逐渐趋于稳定
C.世界经济发展呈现出平衡性 D.大国协调机制得到完善
4.(本题3分)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工业产量排名世界第一的是
A.德国 B.美国 C.英国 D.法国
5.(本题3分)1835年,巴伐利亚首次建成德意志地区第一条铁路,标志着德国铁路运输时代的开始。全德范围逐渐兴起“铁路热”。到1850年,德意志地区铁路总长近6000千米,大约为法国的两倍。德意志地区的铁路建设
A.有利于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 B.得益于德国统一大市场建立
C.反映了垄断资本的投资方向 D.表明德国工业实力赶超法国
6.(本题3分)有学者研究发现:“战前欧洲的海外投资额每年高达3.5亿英镑,1913年世界制成品出口的60%来自欧洲的英法德三国。伦敦是世界金融中心。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开始从伦敦向纽约转移;1914-1918英国海外投资下降50%,1913-1920欧洲制造业下降23%。”由材料可知( )
A.美国成为超级大国 B.西欧国家沦为二三流国家
C.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格局开始改变 D.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7.(本题3分)如图为18-19世纪英国农业生产力发展简表,该表数据可以佐证当时英国
A.农业科技水平长期领先于世界 B.工业革命发展有其助力条件
C.农业革命推动日不落帝国形成 D.传统社会经济结构已经变化
8.(本题3分)“19世纪后半期……科学盈利的真正神秘性在工业中的成长孕育已经达到了这样一种程度,以至于企业都开始资助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这说明第二次工业革命发展的主要推动力是
A.工业企业全力资助基础研究 B.电力技术的应用
C.科学技术与生产的紧密结合 D.各国政府的重视
9.(本题3分)布罗代尔指出:工业革命开头的几十年间,技术与其说是决定经济的因素,不如说是被经济决定的因素。技术革新显然听从市场的安排,必须在消费者的坚决要求下,技术革新才应运而生。在此,布罗代尔强调了
A.工业革命的开展促进了市场的扩大 B.技术革新取决于消费者的需求
C.社会经济的发展是工业革命的前提 D.技术革新与经济发展相互促进
10.(本题3分)18世纪某思想家提出,“在经济活动中,自我利益乃个人活动的动机。……只要个人不违反正义法则,就可以自由地追求自身的利益。而君主的职责,就是监督人们的行为,将之引导到最适合社会利益的工作中去”。这表明该思想家( )
A.倡导海外殖民扩张 B.反思重商主义弊端
C.主张限制自由经营 D.强调政府监督至上
二、填空题(共15分)
11.(本题3分)工业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
(1)工业革命的开始 的问世(英国工业革命最早发生在棉纺织业),结束的标志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
(2)瓦特改良蒸汽机解决动力问题,人类社会进入“ 时代”。
出现的交通工具: 、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特点:科学技术未与生产相结合
12.(本题3分)工业革命也促使社会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 和工业无产阶级成为社会的两大阶级。第二次工业革命促成了工业生产结构的巨大变化, 取代轻纺工业,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成分
13.(本题3分)19世纪中期,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英国成为“ ”和世界贸易中心。
14.(本题3分)生产力: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大 ,给实现了工业化的各国带来了空前的 繁荣。商业和 等行业的重要性进一步提高,农业变革也在 地区全面展开。
15.(本题3分)下图是某一时期英、美、德、中四个国家的制造业在世界制造业产值中所占比重的曲线示意图。其中,图中的“A”曲线代表的国家是 国,“B”曲线代表的国家是 国,“C”曲线代表的国家是 国,“D”曲线代表的国家是 国。
三、判断题(共10分)
16.(本题2分)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 )
17.(本题2分)下列图表内容与人类工业化进程有关,左侧是史实陈述,右侧是对陈述的推论。判断这些推论正确与否,并在答题纸相应的序号中填上是或否。
史实 推论
1.英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从18世纪的70%下降到1841年的20%。 工业革命加速了英国城市化进程。
2.拿破仑统治时期,法国资本主义有了很大的发展,建立了许多使用机器生产的工厂。 这标志着法国进入了工业社会。
3.德国的现代化伴随着国家的统一进程。 国家统一为其提供了统一的市场和强有力的政治保障。
4.工业时代初期,许多工厂成为残酷剥削工人的“血汗工厂”。 现代工厂制度是工业革命的负面产物。
5.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出现了大企业和垄断资本。 资本主义工业化进程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社会化程度提高。
18.(本题2分)19世纪三四十年代,人类进入蒸汽时代;19世纪晚期,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19.(本题2分)下图说明了:19世纪中后期,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当时,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英国已经成为世界工厂,也是世界贸易中心。( )
20.(本题2分)第二次工业革命后,欧美资产阶级凭借强大的实力,向外进行殖民扩张,英国发动了鸦片战争。
四、材料分析题(共45分)
21.(本题15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全球时间标准化大致经历了如下历程:
1840年,英国西部铁路公司要求所属车站和火车时刻表都使用伦敦时间。
1847年,英国几乎所有的铁路公司都采用了格林尼治时间。
1855年,英国98%的公共时钟都使用了格林尼治时间。
1880年,格林尼治时间成为全英国唯一的、法定的时间标准。
1883年,北美铁路标准时间正式施行,形成了基于格林尼治子午线计算出来的5个时区,70%的学校、法庭和地方政府采用铁路时间为标准时间。
1884年,英法美德俄等25国在华盛顿召开会议。美国代表建议以穿过格林尼治天文台的子午线作为本初子午线,法国代表对此表示反对并提出应选择一条“绝对中立的本初子午线”。经授票,会议最终确定经过格林尼治天文台的经线为本初子午线,格林尼治时间为国际标准时间。法国依旧特立独行,在时间标准上不愿使用“格林尼治”这个词。
——摘编自俞金尧等《全球化进程中的时间标准化》
(1)分析国际标准时间形成的历史条件。
(2)如何看待法美两国在国际标准时间形成过程中的不同态度。
22.(本题15分)18世纪以来,在重大科技革命的带动下,世界经济发生了多次产业革命,同时也推动了世界格局的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农业革命经历了几个世纪的演变,逐渐由国民经济的“主导部门”让渡给工业。这 一过程是劳动力、粮食、市场、资金等资源配置经过长时间的积累由农业部门向工业部门转移的过程,是经济发展重心由农业移向工业的过程,是农业革命孕育工业革命的过程。之后 农业和工业仍在发展,农业的“革命”和工业的“革命”没有终点。工业革命开始后,农业继续为工业贡献劳动力、粮食、原料和资金,但同时工业革命反作用于农业革命,一方面加速了国地运动,促进资本主义大农场、牧场的建立和集中,促使自耕农消失。另一方面推动了农业生产技术的提高和变革。
——摘编自何洪涛《论英国农业革命对工业革命的孕育和贡献)
材料二 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大事记
时间 重大事件
1892年 德国吸收无限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的长处,创新企业组织形式,规定股东人数有限,仅以其出资额为限,对公司的债务负清偿责任。这种形式相为英国、法国和意大利等国所采用。
1904年 在美国,产值在100万美元以上的大企业约1900个,占企业总数的0.9% 而它们拥有的工人占工人总数的25.6%,它们的产值占总产值的38%
1913年 英国、德国和美国对外贸易在世界贸易的占比分别为15%、11%和13%。
——摘编自吴于廑《世界史》等
材料三 时任中国外经贸部部长石广生指出,我们向别人开放,世界也同样向我们开放,这 就大大扩大了我们的发展空间;过去人家制定规则,我们来执行,现在我们不但要参加,而 且要充分发表中国的意见,维护我们中国的利益;过去许多方面是受到歧视的,因为你不是 世贸组织成员,现在如果发生贸易争端,中国可以按照世贸组织规则解决贸易争端。
——整编自2002年央视“经济半小时”专访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相关史实,阐述英国农业革命与工业革命的相互作用。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从组织形式和贸易格局的角度,指出这一时期出现的新现象,并分析上述现象出现的根本动因。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指出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时间,并阐述其历史意义。
23.(本题1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西欧中世纪,城市是一种特殊的现象。在经济上,城市的经济活动不纳入封建庄园的经济体系,有独立于领地之外的财政管理系统;政治上,城市不隶属于任何封建主,有自己独立的司法权,可推选自己的行政官员。
——摘编自钱乘旦《世界现代化历程》
材料二 18世纪后期开始的英国工业化运动给城市带来了沉重的社会问题。大量农村人口迅速涌入城市,导致城市原有的基础设施不堪重负。巨大的住房压力使工人聚居地沦为城市贫民窟。生活垃圾在城市街道上随处可见,大量排放的烟尘及有害气体严重污染了空气,不断损害着居民的身体健康。经济危机动辄导致数十万人失业,越来越多的工人挣扎在贫困线以下,生存条件不断恶化。同时,新兴的城市街道狭窄,建筑物品质低劣而且杂乱无章,缺乏整体环境方面的考虑。城市社会问题使政府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摘编自李明超《工业化时期英国的城市社会问题及初步治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世纪西欧城市在经济上的特点,并简述城市自治对西欧社会发展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工业化早期英国面临的城市社会问题。
(
…………○…………内…………○…………装…………○…………订…………○…………线…………○…………
) (
※※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
) (
…………○…………外…………○…………装…………○…………订…………○…………线…………○…………
)
(
…………○…………内…………○…………装…………○…………订…………○…………线…………○…………
) (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 (
…………○…………外…………○…………装…………○…………订…………○…………线…………○…………
)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参考答案:
1.A
【详解】本题考查了工业革命对生产组织形式造成的影响。第一个变化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结果,第二次变化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结果。故A正确,排除BCD。
2.D
【详解】据材料“1851年英国妇女联合会统计,全国女工总数已达2832000人,占英国工人总数30%;在坊织业发达的兰开夏郡,纺织女工占比超过坊织业工人总数的80%”可以看出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妇女走出家门,参加工作逐渐增多,说明工业革命后,采用机器生产,推动了就业,即机器生产推动妇女身份改变,故选D项;材料内容是妇女身份变化,不能显现出兰开夏郡的男女比例严重失调,A错误;材料体现的是工业革命推动就业,不是工业革命造成劳动力短缺,B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妇女政治地位的提高,C错误。
3.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世界)。1870—1913年,世界贸易发展迅猛,而英、美、德、法四国在世界贸易中占据绝对优势,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些现象出现主要历史背景是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与发展,A项正确;1870—1913年,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扩张和争夺不断加剧,国际局势益发紧张,排除B项;1870—1913年,广大殖民地国家的经济发展远远落后于资本主义国家,世界经济发展严重不平衡,故排除C项;“大国协调机制得到完善”的说法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
4.B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美国和德国发展迅速,超过了老牌的资本主义国家,第二工业革命后,美国的工业产量跃居世界第一,B项正确;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美国工业产量跃居世界第一,而德国是欧洲第一,排除A项;英国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世界第一,而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世界第一的是美国,不是英国,排除C项;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工业产量排名世界第一的是美国,而不是法国,排除D项。故选B项。
【点睛】
5.A
【详解】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1835年—1850年德国铁路的发展,为德国开启第二次工业革命提供了条件,为发展重化工业奠定了基础,从而有利于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故A项正确;德国此时尚未统一,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垄断资本的投资方向,排除C项;材料未体现“德国工业实力赶超法国”,排除D项。
6.C
【详解】根据“1914-1918英国海外投资下降50%,1913-1920欧洲制造业下降23%。”可以看出,由于一战对欧洲的破坏,使其经济实力下降,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格局开始改变,C正确;A项是在二战后,排除A;B项不符合史实,排除B;D项是一战的背景,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D。
7.B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从1700-1800年,单位农业劳动力平均养活人口数增加;从1800-1850年,小麦每英亩平均产量提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与英国开展工业革命,推动生产力发展有关,B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英国之外国家的发展情况,得不出农业科技水平长期领先于世界,排除A项;英国日不落帝国形成的因素是多种的,材料不能体现农业革命推动日不落帝国形成,排除C项;社会经济结构包括阶级关系,材料中没有涉及,排除D项。故选B项。
【点睛】
8.C
【详解】材料“科学盈利的真正神秘性在工业中的成长孕育已经达到了这样一种程度”体现的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征之一是科学与技术密切结合,助推生产力发展,C正确;ABD与材料无关,排除。故选C。
9.B
【详解】材料“技术革新显然听从市场的安排,必须在消费者的坚决要求下,技术革新才应运而生”体现了技术的革新是为了适应市场的需要,故B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市场促进了技术的革新,排除A项;C项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C项;D项中“相互促进”的说法不符合材料信息,排除D项。故选B项。
【点睛】
10.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8世纪(欧洲)。根据材料可知,材料强调的是个人自由地追求自身利益,反对国家的过度干预,属于自由放任经济理论的核心思想,反映了该思想家反思重商主义弊端,提倡自由主义,B项正确;材料表明该思想家反思重商主义弊端,未涉及海外殖民扩张,排除A项;该思想家主张个人可以自由地追求自身的利益,体现了自由放任经济理论,而不是限制自由经营,排除C项;该思想家反对政府过多干预,主张经济自由发展,D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D项。故选B项。
11. 珍妮纺纱机 蒸汽 火车 汽船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1)工业革命的开始的标志是珍妮纺纱机的问世(英国工业革命最早发生在棉纺织业),结束的标志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2)瓦特改良蒸汽机解决动力问题,人类社会进入“蒸汽时代”。出现的交通工具有火车、汽船等。
12. 工业资产阶级 重化工业
【详解】根据材料和可知,工业革命产生两大对立阶级: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第二次工业革命深入发展,重工业渐渐取代轻工业,成为整个工业发展的主导。
13.世界工厂
【详解】根据所学,随着英国工业革命的开展及完成,英国成为了“世界工厂”。
14. 发展 经济 交通运输业 欧美
【详解】根据所学,工业革命使生产力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给实现了工业化的各国带来了空前的 经济繁荣。商业和交通运输业等行业的重要性进一步提高,农业变革也在欧美地区全面展开。
15. 中 英 美 德
【详解】根据图示上的时间可知是两次工业革命时期。在1840年鸦片战争前,特别是1800年以前,在世界制造业产值中所占比重最大的是中国,故A曲线是中国;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厂”,所以1860年前后在世界制造业产值中所占比重最大的是英国,故B曲线是英国;1750年美国尚未出现,所以代表美国的曲线在1750年比重应该是0,故C曲线对应的是美国;综上所述可知D曲线对应的是德国。
16.正确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18世纪下半叶,英国开始了工业革命,因此正确。
17.(1)是(2)否(3)是(4)否(5)是
【详解】(1)从材料中可以看出a 业革命对城市化进程起到的推动作用,故判断为是。
(2)拿破仑时期法国并没有进入工业时代。
(3)德国的统一为德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4)材料只看到了工厂制的消极的一面,而没有看到积极的一面。
(5)垄断的出现是由于生产与资本的高度集中。
18.正确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三四十年代,人类进入蒸汽时代;19世纪晚期,人类进入“电气时代”。故题干表述正确。
19.正确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中后期,随着工业革命的推动,资本至世界市场基本形成,而英国成为当时世界工厂和世界贸易中心,题干描述正确。
20.错误
【详解】鸦片战争是英国在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后发动的,题干描述错误。
21.(1)①随着英国工业革命的发展,现代交通、通讯的出现,产生了确立统一标准时间的需求和技术条件。②19世纪中后期,世界市场逐步形成,世界各地人员和经济联系日益密切,往来范围不断扩大,对制定国际标准时间的需求日益迫切。③英国是当时政治、经济大国,在全球拥有众多殖民地,具有强大的国际影响力,在确定标准时间和推动其国际化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2)对法国:19世纪中期,法国是仅次于英国的殖民强国,英法两国是竞争对手,拥有制定时间标准的权利,意味着法国在国际社会中拥有高于英国的权利,有利于打击英国霸权。
对美国:格林威治子午线被选为本初子午线,美国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因为独立后的北美在文化和利益上与英国有着割不断的联系,支持英国能够获得英国的经济扶持,推动本国资本主义经济,有利于解决工业化面临的一系列问题。
总之:由于对时间的掌握象征着权力,制定时间体系和发布时间规则,具有强烈的政治色彩。时间标准的制定过程也就是国家实力较量的过程,把经过格林威治天文台的经线定为本初子午线,以格林威治时间作为世界各地的参考时间,实质是英国霸权地位的具体表现
【详解】(1)根据材料“克服计时不同给交通造成的混乱局面”、“乘火车到伦敦参观世界博览会”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工业革命需求、世界市场发展、英国的国际地位等方面分析国际标准时间形成的历史条件。
(2)根据材料“法国依旧特立独行,在时间标准上不愿使用‘格林尼治’这个词。”可知,19世纪中期,法国是仅次于英国的殖民强国,英法两国是竞争对手,拥有制定时间标准的权利,意味着法国在国际社会中拥有高于英国的权利,有利于打击英国霸权。根据材料“美国代表建议以穿过格林尼治天文台的子午线作为本初子午线”“会议最终确定经过格林尼治天文台的经线为本初子午线,格林尼治时间为国际标准时间”和所学知识可知,格林威治子午线被选为本初子午线,美国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因为独立后的北美在文化和利益上与英国有着割不断的联系,支持英国能够获得英国的经济扶持,推动本国资本主义经济,有利于解决工业化面临的一系列问题。最后总结,由于对时间的掌握象征着权力,制定时间体系和发布时间规则,具有强烈的政治色彩。时间标准的制定过程也就是国家实力较量的过程,把经过格林威治天文台的经线定为本初子午线,以格林威治时间作为世界各地的参考时间,实质是英国霸权地位的具体表现。
22.(1)作用:农业革命孕育工业革命,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劳动力、粮食、市场、资本。工业革命反作用于农业革命,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农业机械化日益 普及; 普遍建立了大型农场、牧场, 农产品日益商品化(农业产业化);优良品种育成推广, 优质高效化肥广泛使用, 农作物的单位面积产量大幅度增长(农业集约化)。(任答二点即给)
(2)新现象:组织形式:有限责任公司、垄断组织。 世界贸易格局:英国的贸易垄断地位被打 破,世界贸易形成了多中心的新格局。 动因:第二次工业革命。
(3)时间: 2001 年。 意义: 使中国经济在全球化进程中获得参与制定规则和竞争的 有利位置,从而得到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对经济体制改革和现代化建设产生深刻影响,标 志着中国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详解】(1)作用:根据材料“......是农业革命孕育工业革命的过程......工业革命开始后,农业继续为工业贡献劳动力、粮食、原料和资金,但同时工业革命反作用于农业革命,一方面加速了国地运动,促进资本主义大农场、牧场的建立和集中,促使自耕农消失。另一方面推动了农业生产技术的提高和变革”及所学知识可得到农业革命孕育工业革命,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劳动力、粮食、市场、资本。工业革命反作用于农业革命,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农业机械化日益 普及; 普遍建立了大型农场、牧场, 农产品日益商品化(农业产业化);优良品种育成推广, 优质高效化肥广泛使用, 农作物的单位面积产量大幅度增长(农业集约化)。
(2)新现象:根据材料“德国吸收无限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的长处,创新企业组织形式,规定股东人数有限......在美国,产值在100万美元以上的大企业约1900个,占企业总数的0.9% 而它们拥有的工人占工人总数的25.6%,它们的产值占总产值的38%......英国、德国和美国对外贸易在世界贸易的占比分别为15%、11%和13%”及所学知识,可得到组织形式:有限责任公司、垄断组织。 世界贸易格局:英国的贸易垄断地位被打 破,世界贸易形成了多中心的新格局。 动因:根据材料“1892年、1904年......”及所学知识,可得到第二次工业革命。
(3)时间:根据所学知识,可得到2001年。意义:根据材料“我们向别人开放,世界也同样向我们开放,这 就大大扩大了我们的发展空间......要充分发表中国的意见,维护我们中国的利益......现在如果发生贸易争端,中国可以按照世贸组织规则解决贸易争端”及所学知识,可得到 使中国经济在全球化进程中获得参与制定规则和竞争的 有利位置,从而得到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对经济体制改革和现代化建设产生深刻影响,标志着中国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23.(1)特点:西欧城市经济独立。影响:有利于城市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兴办大学,推动了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国王的统一事业,有利于西欧民族国家的形成;推动西欧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
(2)基础设施不足;城市住房紧张;环境污染严重,威胁国民健康;工人面临严重的失业压力;国民素质有待提升;新兴城市建设缺乏规划,发展无序。
【详解】(1)特点:依据材料“在经济上,城市的经济活动不纳入封建庄园的经济体系,有独立于领地之外的财政管理系统”可知,西欧城市经济独立。影响:依据材料“城市的经济活动不纳入封建庄园的经济体系,有独立于领地之外的财政管理系统”、“政治上,城市不隶属于任何封建主,有自己独立的司法权,可推选自己的行政官员”并结合所学从经济、政治、文化以及社会等角度分析,经济上有利于城市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文化上兴办大学,推动了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政治上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国王的统一事业,有利于西欧民族国家的形成;社会上推动西欧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
(2)问题:依据材料“导致城市原有的基础设施不堪重负”可以得出基础设施不足;依据“巨大的住房压力使工人聚居地沦为城市贫民窟”可以得出城市住房紧张;依据“生活垃圾在城市街道上随处可见,大量排放的烟尘及有害气体严重污染了空气,不断损害着居民的身体健康”可以得出环境污染严重,威胁国民健康;依据“经济危机动辄导致数十万人失业,越来越多的工人挣扎在贫困线以下,生存条件不断恶化”可以得出工人面临严重的失业压力;依据“新兴的城市街道狭窄,建筑物品质低劣而且杂乱无章,缺乏整体环境方面的考虑”新兴城市建设缺乏规划,发展无序;结合所学从国民素质有待提升角度进行补充。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