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同步练习(含解析) 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文档属性

名称 20.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同步练习(含解析) 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29.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5-11 15:13: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
共23题,共100分
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得分
一、单选题
1.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推行“新经济体制”,给企业的计划指标由原来的近30个减少为9个,国家拨给企业的资金南企业自行使用支配,企业经理有权确定职工的劳动报酬形式及具体的奖励指标和条件。这反映出“新经济体制”
A.有利于发挥市场的积极作用
B.开始冲击斯大林模式
C.放弃使用行政命令管理经济
D.背离了社会主义原则
2.1973年,由于中东战争,石油价格大涨。这令苏联这个富油国获得了一大笔财富。也正是从1973年开始,苏联在历史上第一次成为粮食净进口国,并且一发不可收拾,对粮食的进口依赖越来越大。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A.苏联丰富的石油储量使其外汇收入逐渐增加
B.进口粮食消耗了大量的外汇,造成苏联农业萎缩、外汇短缺
C.赫鲁晓夫执政,对斯大林模式进行调整未果
D.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没有更好地进行产业结构调整,贻误了苏联发展的最好时机
3.1989年,美国总统布什制定了对苏联的新政策,称之为“超越遏制”战略,主旨是加强美苏合作,把苏联拉进“国际大家庭”,使其融合到国际社会中来。这一政策
A.促使苏联改革偏向 B.是和平演变战略体现
C.使美苏实现战略和解 D.促进苏联经济的发展
4.下图为1966年和1975年苏联的工农业总产值(单位:亿卢布)。这说明,当时苏联
A.优先发展重工业 B.斯大林模式被突破
C.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D.经济改革效果凸显
5.“他以宫廷政变的方式夺取了赫鲁晓夫的权力,他当政18年所做的一切,只是不断努力地将墓掘深。当他离世时,这个墓已经挖好了,而对这样一个大墓,任何天才的继任者都无法挽救苏联灭亡的命运。”材料中的“他”
A.开启苏联改革的闸门 B.实施新型工业化道路
C.废除计划经济体制 D.囿于原有模式框架
6.20世纪60年代,沙特阿拉伯大力发展炼油和石油化学工业,依靠石油收入,发展国民经济中其他部门如纺织、食品等,全面开发地区经济。这反映出沙特阿拉伯
A.以轻工业为主的工业化道路 B.掌握了本国石油资源控制权
C.谋求国民经济结构的多样化 D.增加石油工业在经济中比重
7.东西方两大集团对峙的两极格局结束的标志是(  )
A.越南战争的结束 B.尼克松访华
C.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D.海湾战争
8.1989-1992年东欧各国社会政治、经济制度急剧变化。波兰、匈牙利、保加利亚和阿尔巴尼亚执政党丧失政权,民主德国并入联邦德国,捷克斯洛伐克和南斯拉夫分裂。痛定思痛,东欧国家发生剧变的原因包括
①改革没有突破苏联模式的束缚②苏联阻止东欧改革
③西方的和平演变战略④东欧执政的共产党和工人党领导人迷失了改革的社会主义方向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9.有人在评述苏联改革时说:“赫鲁晓夫把苏联改乱了,勃列日涅夫把苏联改死了,戈尔巴乔夫把苏联改垮了。”就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的经济改革失败的原因,从实质上来讲都是由于
A.缺乏明确的指导思想 B.没有改变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
C.把重点放在农业改革上 D.把重点放在重工业改革上
10.20世纪50年代初,苏联经济学界在经济理论上争论的焦点是经济规律的客观性以及是否保留商品生产等一系列经济理论问题。苏联产生这一争论的背景是( )
A.市场经济的理论得到认可 B.计划经济理论被否定
C.赫鲁晓夫否定斯大林模式 D.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显露
二、填空题
11.苏联经济改革
领导人 内容 影响
赫鲁晓 夫改革 平反冤假错案;加大农业投入、将农产品义务交售制改为 ;改革工业 体制 注入某些 成分,取得了一些成效;推进了农业发展,耕地面积和粮食产量有所增加;没有突破 体制;没有对斯大林的功过作出全面科学的分析,造成了严重的后遗症
勃列日 涅夫改革 工业领域推行“ ”改革,扩大企业自主权 只是对传统体制的修修补补,效果有限
戈尔巴乔 夫改革 承认 在社会主义经济中的作用;取消苏共领导地位,放弃社会主义制度,实行 、总统制和多党制,抛弃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行“ ” 经济改革成效甚微;政治改革造成思想混乱, 主义随之兴起,最终造成苏联的分裂
12.改革开放后
(1)背景
①1978年底,中国共产党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②中国以农村改革为突破口,逐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成就
①2010年,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已居世界第 位。到2018年,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已突破90万亿元,稳居世界第二位,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接近30%,外汇储备稳居世界前列。
②高铁、公路、桥梁、港口、机场等 建设快速突进。
③农业现代化稳步推进,粮食总产量达到6579亿千克。
④创新型国家建设成果丰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激发着人们的活力和 。
⑤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激励着中国人民沿着 道路坚定地走下去,为实现中华民族 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13.东欧的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和剧变:社会主义建设: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前后,东欧各国在苏联的帮助下建立了一系列 国家。各国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大多采取 模式,造成国际经济比例失调
14.戈尔巴乔夫改革
(1)主要内容
①经济:承认 在社会主义经济中的作用。
②政治:取消苏共领导地位,放弃 制度,实行 制、 制和 制,在意识形态上抛弃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行 。
(2)结果: 改革成效甚微;政治改革造成 混乱,民族分离主义随之兴起。
15.共产主义运动
(1)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持续了近两百年,历经坎坷,风雨无阻。请按时间先后顺序将下列事件对应的字母填入方框。
A.新经济政策 B.巴黎公社 C.东欧剧变 D.《共产党宣言》 E.十月革命
(2)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领导中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谱写了一部光辉历史。请将下列选项填入年表的相应位置。(填写字母)
A.抗日战争 B.中国重返联合国 C.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E.浦东开发开放 F.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G.南昌起义 H.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
三、判断题
16.犹豫和徘徊,是探索和开创过程中难免的甚至是必然的现象。赫鲁晓夫改革也有犹豫与徘徊,但毕竟冲击了斯大林模式。
17.勃列日涅夫改革中,在工业方面实行部门管理体制的同时,扩大国营企业的经营自主权,这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
18.戈尔巴乔夫改革实际上承认了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但政治领域的改革却把苏联引向了歧途,最终导致国内局势的失控和苏联的解体。
19.赫鲁晓夫改革是突破斯大林模式的一次不成功的尝试。
20.戈尔巴乔夫当选为苏共中央总书记后进行的改革,最终走入误区,成为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
四、材料分析题
2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26年,苏联农业总产值达到1913年水平的118%,其中种植业产值为114%,畜牧业产值为127%。但从1928年开始,苏联国内出现了粮食收购危机。到1929年4月,收购到的粮食比上年同期还要少,连莫斯科的面包供应都出现了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斯大林决心加速农村的集体化运动,实行农业全盘集体化,以便把粮食牢牢地控制在国家手里。“一五”计划结束时,有60%以上的农户加入集体农庄,集体农庄的播种面积占全国播种面积的70%以上;在主要产粮区,加入集体农庄的农户比例为80%—90%。1933年1月,联共(布)中央宣布:“把分散的个体小农经济纳入社会主义大农业的轨道的历史任务已经完成。”
——摘编自陆南泉《苏联经济发展史简论与启示:从斯大林时期到赫鲁晓夫时期》
材料二 1952年,民主德国工业部门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已超过50%,工业优势明显,呈现出典型的工业社会产业结构特征。同年,民主德国借鉴苏联模式开启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农业集体化运动。在这一过程中,国家通过大量的财政拨款为合作社提供更多的税费优惠政策、向合作社派送专业技术人员、补贴合作社社员收入,吸引农民主动自愿加入合作社。与此同时,国家还通过动员、教育、说服、许诺等方式引导农民加入合作社。在农产品收购制度方面,政府采用了双重价格体系,国家规定农户每年以交售价格向国家出售一定额度的农产品,超出交售额度的农产品既可以以收购价格出售给国家,也可以相对自由地在市场上出售。而且,在集体化期间一直保留了较高比例私有成分,甚至直到实现全盘集体化的前一年,私营比例依然超过一半以上。至1960年底,民主德国农业基本实现了全盘集体化。
——摘编自曾哲《民主德国农业集体化的特点及启示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苏联实行农业集体化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苏联、民主德国两国农业集体化特点的异同。
22.选做题(请任选1题作答)
【说一说】
二战结束后,虽然人们希望有一个和平稳定的环境来重建家园,但战争的胜利却向苏共高层证明了工业化和集体化的正确性,与美国的军备竞赛则又强化了这种体制。至赫鲁晓夫时虽然全盘否定了“斯大林”,但在改革中却一只脚迈向了民主,另一只脚又陷入教条主义和主观主义的泥潭。而勃列日涅夫一边进行积极的经济改革,一边不断加强党政集中领导制、干部领导终身任职制等,个人集权和特权思想逐渐泛滥。至戈尔巴乔夫时期,强大的阻碍机制致使经济改革举步维艰,并最终使其转向政治领域,加速了苏联剧变的历史进程。
——摘编自陆南泉《对苏联改革历史的回顾与再思考》
请回答: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苏联改革失败的根本原因并谈谈你从中得到的认识。
【写一写】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联邦德国推行向西方一边倒的对外政策,拒不承认战后欧洲边界,也拒不承认民主德国是一个独立主权国家,坚持不与和民主德国建交的任何国家(除苏联外)建立外交关系。这种政策大大限制了它的外交舞台和国际地位的提高。1969年勃兰特当选为联邦德国总理,推行“新东方政策”。勃兰特与苏联和波兰签订了条约,保证互不侵犯,承认欧洲各国现有的边界。通过外交努力,促使英、美、法、苏签署西柏林协定,解决了东西方在柏林问题上的对峙。联邦德国与苏联、东欧及民主德国的关系发展迅速,并进入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的活动余地迅速扩大,两德的关系也得到了很大的恢复和发展,为统一注入了新的生机。
请回答: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推动两德统一的有利因素并分析其影响。
【说一说】
1973年6月勃列日涅夫访问了美国。苏联当时经济比较困难,希望同美国达成以互利为基础的、广泛的经济合作协议。苏联一直想驱散“一个噩梦——美国和中国建立针对苏联的轴心的可能性”。美国总统尼克松受到窃听事件的严重困扰,加之美国受到通货膨胀、美元危机的震荡,国际地位和影响明显下降,希望此次访问能够产生有利于尼克松的影响。访美期间,勃列日涅夫与尼克松多次会谈,并签署了“厚厚一套文件”:《苏美联合公报》《苏美关于防止核战争协定》《苏美农业协定》《苏美关于世界海洋研究协定》《苏美关于接触、交流和合作总协定》等。美苏双方极力渲染会晤的“友好”气氛,宣扬取得的所谓“成果”。然而,世界舆论却颇感担心。有报刊指出,这些协定“绝不意味着双方基本斗争的结束。两个大国的接近没有使斗争停止,而只是使斗争改变了形式。”
——摘编自《国际关系史》第十卷
请回答:
(3)概括指出勃列日涅夫访美的历史背景。
2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20世纪70年代初到 80年代末,联邦德国与民主德国(以下分别简称西德、东德)关系实现了正常化。这一时期,西德对东德的经济政策更侧重于利用经济手段进一步拉近两德关系。在西德经济施惠政策的影响下,1970年“德国内部贸易”额为46亿西德马克,到了1988年增至141亿西德马克。西德赴东德的访问人次1970年为125万,到了1988年提升至5555作方。东德赴西德的访问人次1970年为105万,到了1988年提升至674万。1970 年两德间的电话线路数量仅为74条,全年通话次数为70万次。1988年两德间的电话线路增至1 529条,全年通话次数上升到4000万次。1975年至1988年,从西德发往东德的信件量年均约为7 400万封,包裹量年均约为2 600万件,从东德寄往西德的信件量年均约为9 800万封,包裹量年均约为930万件。
——摘编自王超《西德对东德经济诱变政策剖析》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两德经济文化交流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两德经济文化交流带来的影响。
(
…………○…………内…………○…………装…………○…………订…………○…………线…………○…………
) (
※※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
) (
…………○…………外…………○…………装…………○…………订…………○…………线…………○…………
)
(
…………○…………内…………○…………装…………○…………订…………○…………线…………○…………
) (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 (
…………○…………外…………○…………装…………○…………订…………○…………线…………○…………
)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参考答案:
1.A
【详解】“新经济体制”是减少对经济的干预,是有利于发挥市场的积极作用的,选A是符合题意的,正确;赫鲁晓夫已经开始冲击斯大林模式,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行政命令是仍然使用的,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新经济体制”未冲破斯大林模式,未背离社会主义原则,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A。
2.D
【详解】根据材料“1973年开始,苏联在历史上第一次成为粮食净进口国,并且一发不可收拾,对粮食的进口依赖越来越大。”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勃列日涅夫时期经济体制改革半途而废,国家实力由盛及衰,苏联经济出现了日益衰退的现象,到了80年代初,苏联经济已经濒临危机的边缘,D项正确;苏联丰富的石油储量使其外汇收入逐渐增加,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A项;进口粮食消耗了大量的外汇,造成苏联农业萎缩、外汇短缺,说法错误,材料没有反映农业萎缩的原因,排除B项;赫鲁晓夫执政,对斯大林模式进行调整未果,不符合史实,这一时期属于勃列日涅夫统治时期,排除C项。故选D项。
3.B
【详解】美国加强美苏合作、把苏联拉进“国际大家庭”的措施目的上还是为了遏制苏联,其意图在于使苏联认同资本主义社会政治经济秩序,是对苏联的和平演变,故选B;A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该政策最终目的还是为了遏制苏联,不是实现美苏战略和解及促进苏联经济发展,排除CD。故选B。
4.A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1966年和1975年苏联的工农业总产值相比,工业总产值迅速增长,农业总产值增长不大。结合所学可知,当时正值勃列日涅夫改革时期,为了增强苏联的军事和综合国力,与美国争夺世界霸权,勃列日涅夫把改革的重点放在重工业上,故A项正确;勃列日涅夫改革未突破斯大林模式,故B项错误;材料无法体现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故C项错误;材料只体现了工业总产值迅速增长,这不能说明经济改革效果凸显,故D项错误。
5.D
【详解】根据“他以宫廷政变的方式夺取了赫鲁晓夫的权力”“当他离世时,这个墓已经挖好了”可知,这一执政者是勃列日涅夫,在其执政时期,虽然进行了改革,但并未突破斯大林模式,D正确;赫鲁晓夫开启了改革,排除A;勃列日涅夫并未实施新型工业化道路,排除B;勃列日涅夫并未废除计划经济体制,排除C。
6.C
【详解】大力发展炼油、石油化学工业、纺织、食品等部门,“全面开发地区经济”,反映出沙特阿拉伯谋求国民经济结构的多样化,C项正确;“以轻工业为主”与“大力发展炼油和化学工业”不符,A项错误;“掌握了本国石油资源控制权”与材料主旨不符,B项错误;增加“石油工业在经济中比重”与“全面开发地区经济”不符,D项错误。
7.C
【详解】二战后形成以美苏为首的两极格局。随着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两极格局被打破,世界朝多极化趋势发展。因此,选择C。
8.D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东欧剧变的根原在于长期受苏联模式的影响,加之东欧国家在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影响下,改革偏离社会主义方向,以及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东欧进行渗透实行和平演变,使东欧发生剧烈变动,①③④正确,D项符合题意;此时苏联矛盾重重,在戈尔巴乔夫改革下社会危机加剧,难以顾及东欧地区,故②错误,ABC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D。
9.B
【详解】根据所学,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的改革都没有突破斯大林模式的束缚,没有从根本上改变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因此最终失败了,B正确;ACD项都不是其失败的根本原因,排除。
10.D
【分析】
【详解】题干反映了苏联经济学界在经济理论上争论的焦点是经济规律的客观性以及是否保留商品生产等一系列经济理论问题,说明大家对已有的经济理论产生了质疑,结合所学可知,二战之前在斯大林执政时期形成了斯大林模式,这一模式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否认商品市场关系,二战之后随着经济的恢复,斯大林体制的弊端日益显露,所以产生了上述争论,D符合题意;题干反映了苏联经济学界在经济理论上的争论,既然是争论,那就不能说明市场经济的理念已经得到认可或计划经济理论已经被否定,AB排除;1953年,斯大林去世,赫鲁晓夫上台,进行了改革,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但并没有完全否定斯大林模式,而是对斯大林模式的修修补补,C排除。故选D。
11. 收购制 管理 市场经济 计划经济 新经济体制 市场调节 议会制 多元化 民族分离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赫鲁晓夫改革的内容有,平反冤假错案;加大农业投入、将农产品义务交售制改为①收购制;改革工业②管理体制,其影响是为经济注入某些③市场经济成分,取得了一些成效;推进了农业发展,耕地面积和粮食产量有所增加;但没有突破④计划经济体制;没有对斯大林的功过作出全面科学的分析,造成了严重的后遗症。勃列日涅夫改革内容有,工业领域推行“⑤新经济体制”改革,扩大企业自主权。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内容有,承认⑥市场调节在社会主义经济中的作用;取消苏共领导地位,放弃社会主义制度,实行⑦议会制、总统制和多党制,抛弃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行“⑧多元化”。其影响是经济改革成效甚微;政治改革造成思想混乱,⑨民族分离主义随之兴起,最终造成苏联的分裂。
12. 二 基础设施 创造力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伟大复兴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成就。2010年,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已居世界第二位。到2018年,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已突破90万亿元,稳居世界第二位,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接近30%,外汇储备稳居世界前列。高铁、公路、桥梁、港口、机场等基础设施建设快速突进。农业现代化稳步推进,粮食总产量达到6579亿千克。创新型国家建设成果丰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激发着人们的活力和创造力。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激励着中国人民沿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定地走下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13. 人民民主 苏联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前后,东欧各国在苏联的帮助下建立了一系列社会主义国家。各国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大多采取苏联模式,造成国际经济比例失调,得出①人民民主;②苏联。
14. 市场调节 社会主义 议会 总统 多党 “多元化” 经济 思想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戈尔巴乔夫改革在经济方面承认市场调节在社会主义经济中的作用;在政治上取消苏共领导地位,放弃社会主义制度,实行议会制、总统制和多党制制,在意识形态上抛弃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行多元化;但是经济改革成效甚微;政治改革造成思想混乱,民族分离主义随之兴起。
15.(1)DBEAC
(2)①-G;②-C;③-A;④-D;⑤-B;⑥-F;⑦-E;⑧-H
【详解】(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1871年,巴黎公社运动爆发;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爆发;1921年,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东欧剧变开始于1989年;所以这些事件的先后顺序为DBEAC。
(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的标志,所以①-G;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创了工农武装割据的革命新道路,所以②-C;抗日战争是1840年来中国取得的第一次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所以③-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结束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压迫和剥削中国人民的历史,所以④-D;中国重返联合国,成为推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中坚力量,所以⑤-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所以⑥-F;上海浦东开发开放成为中国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的重要标志,所以⑦-E;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所以⑧-H。
16.正确
【详解】赫鲁晓夫的改革并未从根本上解决斯大林模式的问题,但是冲击了“神圣不可侵犯”的斯大林模式,打开了苏联社会主义改革的闸门,具有探索性和开创性。因此题文正确。
17.正确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斯大林模式是一种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模式,即通过国家权力,全面干预和管理国民经济各部门,通过指令性计划集中进行资源配置,进行社会生产活动。勃列日涅夫改革中,在工业方面实行部门管理体制的同时,扩大国营企业的经营自主权,这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因此材料表述正确。
18.正确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戈尔巴乔夫政治改革的失败是苏联解体的直接原因,故题干表述正确。
19.正确
【详解】据所学,赫鲁晓夫改革没有突破斯大林模式。
20.错误
【详解】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是斯大林式的严重弊端。苏联解体这一重大的历史事件发生在戈尔巴乔夫执政后期,是戈尔巴乔夫错误的改革路线的直接结果。以戈尔巴乔夫为首的苏共和苏联领导集团对此负有直接的责任,而这一时期苏联政治领域改革方面的错误又是其中最直接、最重要的原因,所以题干是错误的。
21.(1)苏联农业水平的恢复;出现了粮食收购危机;领导人对形势的认识;国家工业化发展的要求;建立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需要。
(2)同:都体现了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要求(体现政府主导作用)都重视群众的力量;都基本实现了农业集体化(都基本实现了全盘集体化)。
异:苏联——服务于工业化建设;带有强烈的强制性;粮食收购过程中排斥市场;实现的方式相对单一。民主德国——建立在工业化实现基础上;强制与自愿相结合;过程中农产品收购利用市场;政府多种方式引导。
【详解】(1)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原因:根据材料一“ 1926年,苏联农业总产值达到1913年水平的118%,其中种植业产值为114%,畜牧业产值为127%。”可知,苏联农业水平的恢复;根据材料一“到1929年4月,收购到的粮食比上年同期还要少,连莫斯科的面包供应都出现了问题。”可知,出现了粮食收购危机;根据材料一“在这种情况下,斯大林决心加速农村的集体化运动,实行农业全盘集体化,以便把粮食牢牢地控制在国家手里。”可知,领导人对形势的认识;并结合所学可知,斯大林时期,牺牲农业发展工业,故国家工业化发展的要求;根据材料一“把分散的个体小农经济纳入社会主义大农业的轨道的历史任务已经完成。”可知,建立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需要。
(2)本题是对比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 1952年(苏联、民主德国)。同:根据材料一“在这种情况下,斯大林决心加速农村的集体化运动,实行农业全盘集体化,以便把粮食牢牢地控制在国家手里。”和材料二“在这一过程中,国家通过大量的财政拨款为合作社提供更多的税费优惠政策、向合作社派送专业技术人员、补贴合作社社员收入,吸引农民主动自愿加入合作社。”可知,都体现了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要求或体现政府的主导作用;根据材料一“有60%以上的农户加入集体农庄,集体农庄的播种面积占全国播种面积的70%以上;在主要产粮区,加入集体农庄的农户比例为80%—90%。”和材料二“与此同时,国家还通过动员、教育、说服、许诺等方式引导农民加入合作社。”可知,都重视群众的力量;从结果的角度分析可知,都基本实现了农业集体化或都基本实现了全盘集体化。异:结合所学可知,苏联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工农业比例严重失调,牺牲农业发展工业,故苏联服务于工业化建设;带有强烈的强制性;从实施的过程中可知,粮食收购过程中排斥市场,实现的方式相对单一。根据材料二“同年,民主德国借鉴苏联模式开启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农业集体化运动。”可知,民主德国建立在工业化实现的基础上;根据材料二“与此同时,国家还通过动员、教育、说服、许诺等方式引导农民加入合作社。”可知,强制与自愿相结合;根据材料二“在农产品收购制度方面,政府采用了双重价格体系,国家规定农户每年以交售价格向国家出售一定额度的农产品,超出交售额度的农产品既可以以收购价格出售给国家,也可以相对自由地在市场上出售。”可知,过程中农产品收购利用市场;根据材料二“在这一过程中,国家通过大量的财政拨款为合作社提供更多的税费优惠政策、向合作社派送专业技术人员、补贴合作社社员收入,吸引农民主动自愿加入合作社。与此同时,国家还通过动员、教育、说服、许诺等方式引导农民加入合作社。”可知从方式上,政府多种方式引导。
22.(1)【示例】根本原因:改革没有突破“斯大林模式”(苏联模式)。
认识:改革要与社会实际相结合,要与时俱进;改革经济体制的同时要与政治体制相结合;坚持社会主义不动摇。
(2)【示例】有利因素:历史人物的推动;联邦德国外交政策的转变;历史遗留问题的解决;联邦德国国际影响力的提升;政治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影响:有利于德国的发展;有利于地区的稳定;冲击了欧洲的政治秩序;推动了多极化趋势;冲击了两极格局。
(3)【示例】苏联计划经济体制弊端突显,经济改革效果不明显;中苏关系恶化;中美、中日关系正常化;20世纪70年代美国经济滞胀,实力受损;越南战争削弱了美国的实力;日本.欧洲经济复兴,追求独立自主的外交;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美国金融霸权一度受损;尼克松陷入窃听丑闻等。
【详解】(1)根本原因:根据材料“陷入教条主义和主观主义的泥潭”“个人集权和特权思想逐渐泛滥”“强大的阻碍机制致使经济改革举步维艰,并最终使其转向政治领域”可分析出改革都没有突破“斯大林模式”(苏联模式)最终都以失败而告终,得出根本原因是改革都没有突破“斯大林模式”(苏联模式)。
认识:根据材料“赫鲁晓夫时虽然全盘否定了‘斯大林’,但在改革中却一只脚迈向了民主,另一只脚又陷入教条主义和主观主义的泥潭”可分析出改革要与社会实际相结合,要与时俱进;根据材料“勃列日涅夫一边进行积极的经济改革,一边不断加强党政集中领导制、干部领导终身任职制等”可分析出改革经济体制的同时要与政治体制相结合;根据材料“戈尔巴乔夫时期,强大的阻碍机制致使经济改革举步维艰,并最终使其转向政治领域,加速了苏联剧变的历史进程”可分析出坚持社会主义不动摇。
(2)有利因素:依据材料“推行新东方政策。勃兰特与苏联和波兰签订了条约,保证互不侵犯,承认欧洲各国现有的边界”可以得出历史人物的推动;联邦德国外交政策的转变;依据“解决了东西方在柏林问题上的对峙”可以得出历史遗留问题的解决;依据“进入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的活动余地迅速扩大”可以得出联邦德国国际影响力的提升;结合所学从政治多极化趋势的发展角度进行补充。影响:依据材料“联邦德国与苏联、东欧及民主德国的关系发展迅速,并进入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的活动余地迅速扩大,两德的关系也得到了很大的恢复和发展,为统一注入了新的生机”并结合所学从有利于德国的发展;有利于地区的稳定;冲击了欧洲的政治秩序;推动了多极化趋势;冲击了两极格局等角度分析。
(3)历史背景:苏联方面: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计划经济体制弊端凸显,经济改革效果不明显。美国方面:根据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70年代经济滞胀(或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以及越南战争导致实力受损。国际局势:根据材料“尼克松同毛泽东主席进行的世纪性首脑会晤后,苏联意识到它经不起在两条战战线上遭到政击,一直想驱散一个噩梦——美国和中国建立针对苏联的轴心的可能性”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苏关系恶化;中美、中日关系正常化;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日本、欧洲经济复兴,追求独立自主的外交等。
23.(1)西德处于主导地位;政治目的明显;贸易额迅速增加;人员通讯联系日益紧密。
(2)增强两德民众的民族认同感;提升了东德民众对西德的认可度;促成了德国的和平统一;有利于欧洲的一体化进程;诱导了东德经济、政治制度的改变;给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带来挫折。
【详解】(1)特点:根据材料“西德对东德的经济政策更侧重于利用经济手段进一步拉近两德关系”可归纳出西德处于主导地位及政治目的明显;根据材料“到了1988年增至141亿西德马克”可归纳出贸易额迅速增加;根据材料“1988年两德间的电话线路增至1 529条,全年通话次数上升到4000万次”可归纳出人员通讯联系日益紧密。
(2)影响:结合上述分析的特点和所学知识可知,可从增强两德民众的民族认同感、提升东德民众对西德的认可度、促成了德国的和平统一、有利于欧洲的一体化进程、诱导东德经济政治制度的改变及给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带来挫折等角度进行分析。
【点睛】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