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诵读《登快阁》课件 (共27张PPT)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古诗词诵读《登快阁》课件 (共27张PPT)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3.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5-11 15:46: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7张PPT)
杜甫“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 抒发了诗人奋发向上、勇攀高峰的凌云壮志。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飘零他乡,登高望远思亲人。
古往今来,仁人志士,才子政客,他们满腹的愁怨,一腔的豪情,都抛撒在华夏大地的名山古迹中。或登高抒豪情、遣悲怀;或抒发怀才不遇之悲歌、凌云之壮志,或抒发羁旅之乡情、忧国忧民之国愁……试问人生,何以解忧?
唯有登高
孔子曰:“君子登高必赋。”
不得见用之愁;思乡怀人之情;
贬谪异乡之苦;忧国忧民之心;
吊古伤今之叹;功成身退之志;
知音难觅之憾;壮志难酬之忧。
登临诗常见情感
学习目标
1.了解黄庭坚的生平及创作风格,了解本诗的写作背景。
2.通过意境鉴赏,感受诗人的情感起伏。
3.感悟诗人渴望归隐却又羁留官场、不与人争但求济世安民的士大夫情怀。
走进作者
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黔安居士、八桂老人。北宋诗人,书法家,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父亲黄庶庆历二年(1042)进士,仕不得志,遂刻意于文词,作诗学杜甫,有《伐檀集》传世。舅父李常也是一位诗人兼藏书家。黄庭坚从小生长在文学空气浓厚的书香家庭。著有《山谷词》
文学成就:
黄庭坚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
黄庭坚的诗,被苏轼称为“山谷体”。开创了江西诗派,江西诗派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个有正式名称的诗文派别。
黄庭坚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与张耒lěi、秦观、晁cháo补之并称为“苏门四学士”,后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
词与秦观齐名。
书法上,和苏轼、米芾、蔡襄称宋四家。
江西诗派
江西诗派,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有正式名称的诗文派别。吕本中作《江西诗社宗派图》,把以黄庭坚创作理论为中心而形成的诗歌流派取名为“江西诗派”。
南宋末,方回因为诗派成员多数学习杜甫,就把杜甫称为江西诗派之祖,而把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三人称为诗派之“宗”,在《瀛奎律髓》中提出了江西诗派的“一祖三宗”之说。
该流派崇尚黄庭坚的“点铁成金、夺胎换骨”之说。且诗派成员大多受黄庭坚的影响,作诗风格以吟咏书斋生活为主,重视文字的推敲技巧。
如何理解黄庭坚的“夺胎换骨”“点石成金”?
黄庭坚曾说过:“不易其意而造其语,谓之换骨法。”意思是借用古诗的原意,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它,这可以叫做“换骨法”;“窥入其意而形容之,谓之夺胎法。”意思是体会古诗的诗意,进一步加以刻划形容,这可以叫做“夺胎法”。总结起来就是创作时要善于从前人的智慧中汲取精华,化为己用。就如他在《答洪驹父书》所言:“虽取古人之陈言入于翰墨,如灵丹一粒,点铁成金也。”
或师承前人之辞,或师承前人之意;崇尚瘦硬奇拗的诗风;追求字字有出处。
2010年6月3日黄庭坚书法《砥柱铭》拍出4.368亿天价,每字价值超100万元。
创作背景:
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黄庭坚当时在吉州太和县(今江西泰和)任知县。 这是他人仕以来首次担任地方官,所以处理公事十分认真负责。他亲见人民的种种疾苦,而王安石新法在实行过程中受到扭曲,并不能给人民带来实际好处,甚至有时还加重他们的负担。黄庭坚对这一切深感忧虑而又无能为力,所以时时生出归隐之念。
元丰五年(1082)秋天的一个傍晚,他在处理公事之余,登上赣江边上的快阁,目有所见,心有所感,就写了《登快阁》这首诗。
解题
①登,即点明登临望远,属于登临诗。
②快阁,在泰和县(今属江西)东澄江(赣江)之上,宋初太常博士沈遵任和县令期间常登阁远眺,心旷神怡,遂易名“快阁”。史称:“阁曰快,自得之谓也”。
诵读诗歌,理解诗意
登 快 阁
黄庭坚
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
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
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
我办完了公务之后,趁着傍晚天色晴好,登上快阁,倚在栏杆上观赏景色。
举目远望,看到树叶飘落,秋山无数,天空辽远阔大,澄澈的江水在快阁下流过,月亮分外明亮。
我的琴已经为知己断绝,只有见到美酒,才姑且用青眼相待。
我想找只船只回去,坐在船上吹着笛子,在那里我和白鸥作伴、定下盟约。
首 联
1.首联告诉我们黄庭坚登快阁的直接原因和直接目的是什么?
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
登阁的原因:公事扰人,心中略有“不快”,
登阁的目的:“寻快”。具体来说就是欣赏美景。
2、作者为什么自称为“痴儿”?
《晋书傅咸传》所载夏侯济之语,“生子痴,了官事,官事未易了也。了事正坐痴,复为快耳!”表达诗人为官事所困以及了却官事之后的快意。
“痴儿”是作者的自嘲,显示出一种孤傲不羁的神情,表现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登快阁欣赏自然景色的渴望。
3、从“了却”和“倚”这两个词中可以看出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了却”写出办完公事后如释重负的轻快心情,含蓄表达诗人了对官场的厌烦。
“倚”指斜靠栏杆远眺晚晴余辉,写出了诗人游兴之浓和流连之久,表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
首联作者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用典
首 联
登上快阁,黄庭坚见到了怎样的美景?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景象:重叠的千山,无边的落木,高远的天空,澄澈的江水,清明的夜月;
意境:高远壮阔(空明阔大),空旷明净。
感情:表达了作者登上快阁的愉悦之情和对大自然景色的热爱。表现了作者博大的胸襟和空明的心境。
颔 联
颔 联
颔联运用了哪些手法?有何作用?表现了作者怎样的襟怀?
夸张:“千山”,极言山之多。
对比:“千山”对“一道”,极言眼前景色之开阔简练;
衬托:借落木、月影衬托天地的宽广、清明的美丽秋景。
表现了作者襟怀的远大和心境的空明。
用典:化用了杜甫“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和谢眺“余霞散成绮,澄江净如练”的名句。
前句用伯牙子期的故事。《吕氏春秋·本味篇》载:“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慨叹知音不在,我又与谁弄琴?”
面对此情此景,他想到了什么?
朱弦已为佳人绝
快意登阁,沉醉美景,却无知己共享,恰如伯牙之憾,琴弦为知音者断绝,表达诗人缺少知音,独自登临的孤寂。表达知音难觅的孤寂惆怅之情。
借典抒情
颈 联
后句用阮籍青白眼事。史载阮籍善为青白眼,“见礼俗之士,以白眼对之,见所悦之人,乃见青眼” (《晋书·阮籍传》)。
面对此情此景,他想到了什么?
青眼聊因美酒横
既无知己相伴,那便只对美酒有兴趣。既借酒遣怀的无奈,也有宁缺毋滥的孤傲。此处"横"字用得很生动,把诗人无可奈何、孤独无聊的形象神情托了出来。
借典抒情
颈 联
颈 联
“横”字有什么作用?
一个“横”字,用的出新,目光顾盼流动,只是为了一杯美酒。本是一个极平常的字,经过诗人的运化,即能点石成金,可见黄诗炼字之法。“横字”把诗人无可奈何、孤独无聊的形象神情托了出来。
五、六两句写诗人独自登临的孤寂之感,知音不在,我弄断了琴上的朱弦,不再弹奏,只能寄杯于酒,于是只好清樽美酒,聊以解忧了 。
尾 联
尾联为什么用“白鸥”的意象?表明了诗人怎样的人生理想?
①运用典故。与白鸥结盟表示归隐之心已决,再无俗念牵挂。
②弃官归隐
诗人因抱负无法实现、胸怀无人理解,面对澄江秋月的无限美景,产生了弃官归隐之心,希望自己能坐上归船吹着长笛回到故乡,和白鸥相伴,过上逍遥自得的生活。
诗人是真的要归隐吗?
诗人以“归”劝慰自己。诗人因在现实生活中抱负得不到施展,无人理解而感到痛苦,向往一种纯朴的、与世无争的归隐生活。同时,“万里归船”既照应上文登上快阁所见的澄江实景,既然如此,不如驾小舟访白鸥,到江海去度过余生。
借酒消愁愁更愁,诗人最后是怎样宽慰自己的?
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
尾 联
赏析诗歌
后人以与鸥鸟盟誓代指退隐之志,即摒弃功名利禄,了却营营之心,泛游于自然之中,从而获得逍遥无为的人生。
语出《列子·黄帝》:“海上之人有好(沤) 鸟者,每旦之海上从沤鸟游,沤鸟之至者,百住而不止。其父曰:‘吾闻沤鸟皆从汝游,汝取来吾玩之。’明日之海上,沤鸟舞而不下也。”
为什么选择白鸥这一意象?
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
运用典故:与白鸥结盟表示归隐之心已决,再无俗念牵挂。
诗人是真的要归隐吗?
补充资料:
宋元符元年(1100年),徽宗即位,起任黄庭坚为监鄂州税,从巴蜀返回江南。十月,告复奉议郎签书宁国军判官。
1101年正月,告命舒州知州,四月,又以吏部员外郎召用,他都推辞不就,请求为郡官。
1102年六月,得任太平州知州,上任九天就被罢免,主管玉龙观。
宋崇宁二年(1103年)十一月,以幸灾谤国之罪除名,羁管宜州。黄庭坚在河北时与赵挺之有些不和,赵挺之执政,转运判官陈举秉承他的意向,呈上黄庭坚写的《荆南承天院记》,指斥他对灾祸庆幸,黄庭坚再一次被除名,送到宜州管制。
写作背景
崇宁四年(1105年)八月,诏令转到永州,黄庭坚未听到诏令,九月病逝在宜州(广西宜山县),享年六十一岁。十二月,废除元祐党人禁令,诏令黄庭坚官复原职。
黄庭坚笔下的这种归隐之情与陶潜或者王绩选择归隐的情况不同。陶潜和王绩的归隐是付诸具体行动的归隐,虽然两者选择归隐的原因不同。黄庭坚虽与白鸥相盟,于繁冗之中萌生了归隐之意,但结合其生平经历,我们发现,他终是于宦海浮沉中走完了全部人生。
是什么原因致使诗人有归隐意而无归隐之举呢?
归隐,似乎是中国古代士人与出世、入世之间的一种矛盾选择。初唐诗人王绩,三仕三隐,最终还是隐居以终老;陶渊明久居樊笼,认清了官场污浊与昏暗,他选择“穷则独善其身”般的内心坚守,归隐山林,终“复得返自然”。
但黄庭坚不一样。通过知人论世可知,他一生尽管他因“痴留”于繁冗的仕事而登阁抒怀,倚晚晴而得以暂时地忘却烦恼。他渴望归隐山间,却终未归隐,一生都在浮沉之中走过,他的坚持不是强撑硬扛,而是中国古代仁人志士最初的坚持:“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中的“修身”,或者说是《孟子》所言:“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在动荡不安的年代,有志之士能坚守初心,便能守住那个时代的风骨。这才是黄庭坚的处境中“自得其快”的真正原因。
诗歌结构
首联:
颔联:
颈联:
尾联:
记叙 照应题目写登楼一事(厌倦、闲情)
写景 描写登楼所见美景(愉悦、喜爱)
抒情 抒发登楼所生之感(孤寂、孤傲)
明志 弃官归隐,向往自由(归隐)
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
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
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
1.黄庭坚在《登快阁》中使用了钟子期、伯牙、阮籍的典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表明作者想摆脱纷乱现实的束缚,追求洒脱自在、精神自由的人生境界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透露了对官场生涯的厌倦和对登快阁亭欣赏自然景色的渴望。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是诗人初登快阁亭时所览胜景的描绘,也是诗人胸襟怀抱的写照。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道出了作者的希望,解脱的出路何在?这就很自然地引出了诗人的“归船”“白鸥”之想。
自我检测-情境默写
朱弦已为佳人绝 青眼聊因美酒横
万里归船弄长笛 此心吾与白鸥盟
痴儿了却公家事 快阁东西倚晚晴
落木千山天远大 澄江一道月分明
万里归船弄长笛 此心吾与白鸥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