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张PPT)
导入新课
这是一首被贝多芬、舒伯特、舒曼、蒂科夫斯基等世界著名作曲家谱曲达百次以上的诗歌。
这是一部用了五十多年写成的“教育小说”中的一首诗歌。
这是一首被海涅称为“一支写出了整个意大利的诗歌”。
这是被恩格斯称为“最伟大的德国人”,也是世界上称得上最伟大的少数几个文学家的诗歌。
……
歌 德
迷 娘(之一)
语言建构与运用:了解作者概况和诗歌创作的背景。
思维发展与提升:诵读诗歌,把握诗歌意象,体会诗歌意境及诗人的思想感情。
审美鉴赏与创造:分析诗中称呼转变的作用,赏析诗歌采用复沓叠唱的结构技巧的妙处,体会诗歌在抒情方面的艺术技巧。
文化传承与理解:体会诗歌中所表达的对家乡的思念和对美好世界的追求。
学习目标
《迷娘》(之一)是歌德创作的长篇小说《威廉·迈斯特》的第一部《威廉·迈斯特的学习时代》中的人物迷娘歌唱的一首插曲。
迷娘是马戏团里一个走钢丝的演员,后来被主人公威廉·迈斯特赎买收留在身边。她是一位性格内向、身体瘦弱的少女,却有着谜一样的性格魅力。她出生于意大利,但她很小的时候就被人诱拐到德国,过着饥寒交迫、颠沛流离的生活。迷娘自从遇到威廉·迈斯特,便过上了幸福、美好的生活,并且爱上了威廉·迈斯特。可是由于疾病,她年纪轻轻就去世了。
《迷娘》(之一)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一首哀婉优美的诗歌。
背景探寻
学习任务一:朗读诗歌,把握节奏,体会情感
迷娘(之一)
歌德
你知道吗,那柠檬花开的地方,
茂密的绿叶中,橙子金黄,
蓝天上送来宜人的和风,
桃金娘静立,月桂梢头高昂,
你可知道那地方?
前往,前往,
我愿跟随你,爱人啊,随你前往!
你可知道那所房子,圆柱成行,
厅堂辉煌,居室宽敞明亮,
大理石立像凝望着我:
人们把你怎么了,可怜的姑娘?
你可知道那所房子?
前往,前往,
我愿跟随你,恩人啊,随你前往!
你知道吗?那云径和山岗?
驴儿在雾中觅路前行,
岩洞里有古老龙种的行藏,
危崖欲坠,瀑布奔忙,
你可知道那座山岗?
前往,前往,
我愿跟随你,父亲啊,随你前往!
意象
所谓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
简单地说,意象就是寓“意”之“象”,就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
学习任务二:感受意象,品味意蕴
意境
意境是一种境界和情调,它通过形象表达或诱发,是要体悟的、抽象的。其次,意象或意象的组合构成意境,意象是构成意境的手段或途径。
你知道吗,那柠檬花开的地方,
茂密的绿叶中,橙子金黄,
蓝天上送来宜人的和风,
桃金娘静立,月桂梢头高展,
你可知道那地方?
前往,前往,
我愿跟随你,爱人啊,随你前往!
爱情的象征:美神维纳斯的神树
罗马人视之为光明和美好:太阳神阿波罗的神树)
宁静美好
第一节
你可知道那所房子,圆柱成行,
厅堂辉煌,居室宽敞明亮,
大理石立像凝望着我:
人们把你怎么了,可怜的姑娘?
你可知道那所房子?
前往,前往,
我愿跟随你,恩人啊,随你前往!
恢弘温暖
第二节
你知道吗,那云径和山岗?
驴儿在雾中觅路前进,
岩洞里有古老龙种的行藏,
危崖欲坠,瀑布奔忙,
你可知道那座山岗?
前往,前往,
我愿跟随你,父亲啊,随你前往!
神秘险峻
第三节
意蕴
意蕴就是文学作品里面渗透出来的理性内涵。比如说作品中渗透的情感,比如说作品中表现出来的一种风骨,表现的人生的某种精神,或者某种主旨。
诗歌 选取的意象 营造的意境 表达的情感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柠檬花、绿叶、橙子、蓝天、和风、桃金娘、月桂
成行的圆柱、辉煌的厅堂、宽敞明亮的居室、大理石立像
云径、山岗、驴儿、雾、岩洞、龙、危崖、瀑布
宁静、美好
明朗、敞亮
神秘、险峻
这些具有意大利典型特征的意象是人物故国之思的寄托,表达了浓郁的思乡之情。
通过描写幼年时生活的房子,抒发了迷娘对故国的眷恋之情。
写出了迷娘想象中回乡路途的崎岖艰险,更表达出她渴望返回家乡的坚定执著。
小结:
在这首诗歌中,诗人描写了迷娘故国的美好风光,抒发了迷娘对故国的无限热爱、眷恋之情,也寄托着诗人对美好世界的憧憬和向往。
精读探究
诗歌往往具有和谐的音韵和鲜明的节奏,极富音乐美和形式美。《迷娘》(之一)便是这样一篇结构新颖、意境优美的诗歌,请分析其体式特点和表达效果。
①这首诗共三节,每一节都由正歌和副歌组成。
正歌部分借助不同场景的描述,表现了迷娘对故国的热爱与思念。
副歌部分,采用直抒胸臆的方式,通过“前往,前往”的复沓叠唱,表达了迷娘不可遏制的思乡之情。“爱人啊,随你前往!”“恩人啊,随你前往!”“父亲啊,随你前往!”感情一次比一次强烈,三种称呼的转换,把迷娘对迈斯特复杂的情感和思乡之情交织在一起,让读者深刻地感受到迷娘对故乡深沉的热爱和对美好世界的执着追求。
正歌所描写的景物是副歌所抒发情感的基础,正歌和副歌互相配合,寓情于景,相得益彰,把感情的抒发推向极致。
②这首诗的三节每一节最后三句复沓叠唱。
诗歌的三节都采用了基本相同的句式,只在特别关键的地方替换了两个字,不仅使诗歌的思想内涵增大,所表达的情感更加热切和复杂,而且使诗歌具有音乐复唱的旋律美感,增强了诗歌的抒情性和艺术感染力。
如《木兰诗》:“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这四句是复沓句。
朱自清《匆匆》复沓的运用,“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又剩些什么呢?”“徘徊”“匆匆”等字眼反复出现,一种幽怨之情反复回荡。
运用复沓,可以加强语势,抒发强烈的感情,表达深刻的思想,分清文章的脉络、层次,增强语言节奏感。
③对话方式。
《迷娘(之一)》中,“你知道吗”“你可知道……”的询问以及“前往,前往”的回答有什么作用?
“你知道吗”“你可知道……”的询问,既是询问也是倾诉,既引起读者的好奇心,也强化了迷娘对故乡的思乡之情。副歌中迷娘的应答,不仅回应了询问,而且进一步把思乡之情变为回乡的行动。
“爱人”“恩人”“父亲”是同一个人,即威廉·迈斯特。
迷娘在内心深深地爱着他,可是又知道自己的爱情是无法实现的,于是就从“爱人”转而称呼他为“恩人”“父亲”。这三种称呼的转换,表达了迷娘对威廉·迈斯特怀有复杂、真挚而又深沉的情感,既哀婉,又美好。
《迷娘》(之一)中,“爱人”“恩人”“父亲”是同一个人还是三个人?请阐述你的观点。
迷娘与威廉·迈斯特的感情纠葛
迷娘来自意大利,出身于贵族家庭,孩童时就被拐卖到德国,在一个马戏班里备受摧残。威廉在剧院演出期间遇到了迷娘,并解救了她。迷娘由此对威廉怀着深深的感恩之情。在威廉的照顾下,迷娘出落成窈窕少女,过上了安宁的幸福生活。随着青春期的到来,迷娘对威廉的感恩之情变为爱恋之情;而此时威廉已经开始与务实而又精明能干的特蕾萨交往。迷娘日渐憔悴,但她不善言辞,只能用歌声表达自己的爱恋与痛苦,行为逐渐变得狂热与偏执,“威廉在迷娘身上也真真切切地体验到了艺术的灵魂、本质、历史和注定悲剧的未来”。最后,迷娘怀着对爱情的绝望和对家乡意大利的思念,在病中悲惨地死去。
对比阅读《梅娘曲》——被称为中国版的《迷娘》
田汉词 聂耳曲 话剧《回春之曲》插曲 1935年
拓展延伸
(一)
哥哥,你别忘了我呀,
我是你亲爱的梅娘,
你曾坐在我们家的窗上
嚼着那鲜红的槟榔,
我曾轻弹着吉他,
伴你慢声儿歌唱,
当我们在遥远的南洋。
(二)
哥哥,你别忘了我呀,
我是你亲爱的梅娘,
你曾坐在红河的岸旁,
我们祖宗流血的地方,送我们的勇士还乡,
我不能和你同来,
我是那样的惆怅。
(三)
哥哥,你别忘了我呀,
我是你亲爱的梅娘,
我为你违背了爹娘,
离开那遥远的南洋,
我预备用我的眼泪,
搽好你的创伤,
但是,但是,
你已经不认得我了,
你的可怜的梅娘。
课后作业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
春晚书山家屋壁
贯休
水香塘黑蒲森森,鸳鸯鸂鶒如家禽。
前村后垄桑柘深,东邻西舍无相侵。
蚕娘洗茧前溪渌,牧童吹笛和衣浴。
山翁留我宿又宿,笑指西坡瓜豆熟。
(注:鸂鶒(xī chì):水鸟名。 桑柘(zhè):桑木与柘木。深:茂盛。
蚕娘:农家养蚕女。 渌(lù):水清而深的样子。)
本诗前三句描绘了怎样的景象?有什么作用?
ī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
春晚书山家屋壁
贯休
水香塘黑蒲森森,鸳鸯鸂鶒如家禽。
前村后垄桑柘深,东邻西舍无相侵。
蚕娘洗茧前溪渌,牧童吹笛和衣浴。
山翁留我宿又宿,笑指西坡瓜豆熟。
(注:鸂鶒(xī chì):水鸟名。 桑柘(zhè):桑木与柘木。深:茂盛。
蚕娘:农家养蚕女。 渌(lù):水清而深的样子。)
本诗前三句描绘了怎样的景象?有什么作用?
池塘碧水飘香蒲草长得密森森,鸳鸯鸂鶒在水中嬉戏好像家禽。
村前村后田间地头桑柘多茂盛,东邻西舍界限分明彼此不相侵。
养蚕女在前面清澈的溪中洗茧,牧童吹着短笛穿衣在水中洗浴。
山翁好客热情挽留我一住在住,笑着指点西坡说瓜豆就要成熟。
第一问考查描写了什么景象,要指出写了哪些景象,具体描绘画面内容,并指出画面的特点。
第二问是对景物描写的作用的考查,造境上,抒情上,结构上。
(1)景象:前三句写池塘里蒲草森森茂密繁盛;微风吹过传来阵阵清香;水鸟悠闲嬉戏,如家禽一样,一点也不怕人;桑树和柘树到处都是,显得翠色葱茏。描绘了山村晚春景色秀美,物产丰富的景象。
(2)作用:①渲染了山村静谧安恬的氛围(造境上)
②为下文描写和谐安宁的山村生活作铺垫(结构上)
③寄托了诗人对宁静美好、民风淳朴的田园生活的喜爱与向往之情(感情上)
谢谢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