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孙权劝学》课件(共29张PPT)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4课《孙权劝学》课件(共29张PPT)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5-11 19:27:25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共29张PPT)
孙权劝学
北宋·司马光
掌握文中涉及的常用文言词语,了解文言语气词所表示的不同语气。
理解文意,体会对话中的不同语气,揣摩、想象人物当时的神态和心理活动。
理解吕蒙与鲁肃对话的含意,树立正确的学习观。
学习目标
作者介绍
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号迂叟,汉族,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著有《资治通鉴》等。
《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宋神宗以其“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命名为“资治通鉴”,即为统治阶级提供政治借鉴。
指以年代为线索编排有关历史事件的体例。编年体是以时间为经,以史事为纬,按年、月、日顺序记述史事,比较容易反映出同一时期各个历史事件的联系。以编年体记录历史的方式最早起源于中国,代表作有《春秋》《左传》《资治通鉴》等。
【文体常识——编年体】
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
中国古代史学巨著。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
【作品简介】
《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下迄后周显德六年(959),它体例严谨,结构完整,取材广泛,对史料取舍慎重,考证详密。其中像《赤壁之战》《淝水之战》等都成为历史散文的名篇。司马光自称“颇慕古文”而“不能刻意致力”(《答陈充秘校书》),他的文章正因不甚刻意致力而能得自然之致。《资治通鉴》的文字质朴简洁,叙事清晰,文笔流畅,生动形象,有文学色彩,如赤壁之战、淝水之战等战争场面的描写,历来为人们所推崇。
《资治通鉴》
【人物简介】
孙权(182—252),字仲谋,三国时吴国的创建者。他从兄长孙策遇害身亡之日起,在五十多年的时间内据有江东。谥号大皇帝,庙号太祖,葬于蒋陵。其最大功绩就是开发了江南地区,促进了江南地区经济的繁荣发展。
陈寿:“孙权屈身忍辱,任才尚计,有勾践之奇,英人之杰矣。
故能自擅江表,成鼎峙之业。”
曹操:“生子当如孙仲谋。”
吕蒙(178—219),三国时吴国名将。 字子明,汝南富陂(今安徽阜南)人。少年时不读书,以胆气称,后接受孙权劝告,读了许多兵书、史书,智勇双全。跟随孙权打仗有功,官拜虎威将军。备受孙权、鲁肃的信赖。鲁肃死后,其掌管东吴军事,率军暗袭荆州,擒杀关羽父子,名扬三国。杀关羽后不久病死。
鲁肃(172—217),字子敬,临淮东城(今安徽定远)人。三国时吴王的得意谋臣,备受赏识。从小丧父,靠祖母抚养。他少有大志,轻财好施,喜欢习武骑射。
鲁肃也是三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人物。他一生的最大功绩是倡导、促成并竭力维护孙刘联盟,使三足鼎立之势能够形成。
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节奏,读出感情。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qīnɡ
shè liè


suì
shú
留:国号、年号、地名、官名、人名、书名等可照录。替:用现代汉语词替换古义词。调:调整语序使之符合现代汉语习惯。补:补出省略的成分,使之意思完整。删:删去没有实在意义的词,不译。【翻译五字法】【文白对译】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译文]
起初,吴王孙权对大将吕蒙说道:“你现在当权掌事,不可以不学习啊!”吕蒙用军营中事务繁多为理由加以推托。孙权说:“我难道是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精通儒家书籍传授经学的学官吗?只是(想让你)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你说你军务繁忙,能比得上我吗?我常常读书,并感到自己获得了很大的收益。”
与……相比如何;谁像(我)
【文白对译】
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译文]
吕蒙于是开始学习。等到鲁肃来到寻阳的时候,与吕蒙讨论事情,鲁肃听到吕蒙的见解后非常惊奇地说:“你如今的才干谋略,已不再是过去吴地的阿蒙了!”吕蒙说:“对于有抱负的人,分别了数日后,就应当擦亮眼睛重新看待他的才能,老兄你为什么认清事物的变化这么晚呢!”于是鲁肃拜见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好友,然后告别而去。
动词表趋向,从事、进入
认清、识别
【古今异义】

古义:知道,了解。
今义:看到。

古义:仅,只是。
今义:转折连词。
博士
古义:三国时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
今义:学位名称。
卿今当涂掌事
但当涉猎
蒙乃始就学
指物作诗立就


掌管
从事
应当;应该
完成
【一词多义】
见往事耳
何见事之晚乎
蒙辞以军中多务
自以为大有所益


了解
用,拿
认清
与“为”连用,认为
整体感悟
1.孙权如何现身说法,劝吕蒙学习?
“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2.吕蒙读书后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合作探究
1.本文是怎样表现人物性格的?
2.为什么说“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3.鲁肃为什么与吕蒙“结友”?
4.吕蒙的变化对你有什么启示?
5.本文的三个人物各有什么特点?
1、本文是怎样表现人物性格的?
本文注重以对话表现人物。对话言简意丰,生动传神,富于情味。仅寥寥数语,就使人感受到人物各自说话时的口吻、神态和心理。
2.为什么说“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因为情况是在不断变化,人也在不断变化,不能拿老眼光看待人。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人和事。
合作探究
3.鲁肃为什么与吕蒙“结友”?
鲁肃之所以主动与吕蒙“结友”,是因为鲁肃为吕蒙的才略所折服而愿与之深交,表明鲁肃敬才、爱才,二人情投意合。这最后的一笔,是鲁肃“与蒙论议”的余韵,进一步从侧面表现了吕蒙的惊人长进。
4.吕蒙的变化对你有什么启示?
告诉我们“开卷有益”的道理。读书有益于人的发展和完善。
什么时候学习都不晚。
知识让人自信,自信赢得尊重。
知不足者好学,耻下问者自满。
以能力显实力,用行动来证明。
待人真诚,友谊常在。
合作探究
朗读课文,注意人物对话的语气。
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语重心长,谆谆告诫。 (揭示学习的必要性)
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反问句,强调并不是要吕蒙研究儒家经典,当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而是有别的目的。(学习的目的、方法)
3、“卿言多务,孰若孤?”
反问句,否定吕蒙推辞的理由,要重读强调。(委婉的批评)
4、“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感叹句,要读出惊讶不解的语气。
5、“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反问句,指责中带有自豪的语气。
5.本文的三个人物各有什么特点?
吕蒙
知错能改,谦虚好学,有军人的坦诚豪爽
鲁肃
敬才爱才,豪爽而不失风度,对朋友的进步十分高兴


孙权
对部下既能严格要求,又能循循善诱,耐心教导。好学
合作探究

乐羊子妻劝夫读书
师旷劝学
孔子劝子路学习
你还知道哪些劝学的故事?
合作探究
本文通过孙权劝勉吕蒙学习的故事,突出了孙权关心下级,耐心说服,不以权势压人的行为,赞扬了吕蒙接受意见并努力学习有所成就的品质,告诉了我们“开卷有益”的道理,说明了人只要肯学,就会大有长进,成年人也是如此。
文章主旨
本课小结
孙权劝学
《资治通鉴》
孙权
吕蒙
鲁肃
劝学
赞学
善劝
关爱部下
好学
(就学)
听劝
学有所进
爱才
敬才
[成语学习与运用]吴下阿蒙:原指三国时期吴国大将吕蒙。意思是说人没有学问的意思。现在多用在他人有了转变方面,凡学识大进,或地位从低下而攀高了,以及穷困而至富有了,都可以用此语。刮目相待:意思是用新的眼光来看待。表示不要用老眼光看待别人,要估计到别人的进步。文言文中的称谓语非常丰富,有自称,有他称(除一般他称,又有爱称、敬称等)。说说你知道的称谓语。称呼对方:令尊——尊称对方的父亲;令媛——尊称对方的女儿;令堂——尊称对方的母亲;令亲——尊称对方的亲戚;令郎——尊称对方的儿子;令高足——尊称对方的学生。妻父称——丈人、岳父、泰山;别人家称——府上、尊府;父去世称——先父、先严、先考;母去世称——先母、先慈、先妣;同辈去世称——亡兄、亡弟、亡妹、亡妻。称呼自己(谦辞)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冰心
读书使人心明眼亮。 ——伏尔泰
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 ——莎士比亚
无论掌握哪一种知识,对智力都是有用的,它会把无用的东西抛开而把好的东西保留住。 ——达·芬奇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名言警句]
同学们下节课见
孙权劝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