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76张PPT。第三章 物态变化 第一节 温度 热水 温水 冷水 热水 温水 冷水 用冷、凉、温、热来表述温度是不准确的。 一、温度是用来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温 度 计1.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0摄氏度是这样规定的:0℃ a.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冰水混合物100℃100摄氏度是这样规定的:b.把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沸腾的水100℃0℃908070605040302010 把0摄氏度和100摄氏度之间分成10等分,每一等分就表示10摄氏度。
记作:10℃
把0摄氏度和100摄氏度之间分成100等分,每一等分就表示1摄氏度。
记作:1℃常 见 的 温 度 计实验室用温度计家用寒暑表医用体温计1.读出 右图
所示温度计
示数35 摄氏度2.读出 右图
所示温度计
示数零下 20 摄氏度
或-20 ℃正确使用温度计:A.看清温度计的 量程和最小分度值;B.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浸在液体中,不要靠碰到容器底和容器壁;C.温度计浸入被测物体后要稍侯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D.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继续留在液体中,视线要与温度计内的液面相平.温度计的使用最高温度值?最低温度值?最小分度值?超出最高量程
-------胀破低于最低量程
-------测不出来量程:(-20 ℃----102 ℃)错误正确正确!错误!正确!错误!错误!体 温 计 课堂练习
1.温度是表示 ______ 的物理量,常用的温度计是根据 ______ 的性质来测量温度的,温度计上的字母C表示采用的是______温度,它把 ______ 的温度规定为 0℃,把______的温度规定为 100℃.
2.人的正常体温大约是______,读作 ______ .
3.体温计的测量范围是 ______ ,最小分度值是______.物体冷热程度液体热胀冷缩摄氏冰水混合物沸水37℃37摄氏度35℃~42℃0.1℃4.用同一只温度计测 0℃的水和0℃的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0℃的水温度高
B.0℃的冰水混合物温度高
C.二者温度相同
D.无法比较
5.给体温计消毒的正确方法是 [ ]
A.用开水煮. B.用酒精灯加热.
C.用自来水冲洗. D.用酒精棉花擦.CD 6.家庭用的寒暑表的变化范围是 [ ]
A.0℃~100℃.
B.35℃~42℃.
C.-10℃~100℃.
D.-20℃~50℃.D小结:一、温度的概念二、温度计的原理和结构三、摄氏温标的规定四、温度计的使用五、体温计的结构和使用第二节 熔化和凝固第三章 物态变化 固体、液体和气体在一定条件下的状态转化叫物态变化。 一、物态变化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 凝固: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1.实验探究:海波熔化数据记录二、熔化固态固液共存液态4550551234567海波的熔化图像2.实验探究:松香的熔化固态粘稠状态液态数据记录607080101520松香的熔化图像3.固体的分类固体晶 体:非晶体:实例:海波、冰、石英、水晶、食盐、萘、 明矾、各种金属等。实例:松香、玻璃、蜂蜡、沥青、橡胶等。有一定的熔化温度。没有一定的熔化温度。◆晶体和非晶体熔化时都要从外界吸热。
◆晶体是在一定温度下熔化的,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熔点。非晶体没有一定的熔化温度(非晶体没有熔点)。
◆ 晶体从开始熔化到完全熔化处于固液共存的状态,非晶体熔化时不存在固液共存的状态。4.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特点比较晶体非晶体
5.几种晶体的熔点(℃ )1.晶体:海波凝固三、凝固数据记录固态固液共存液态455055710129811海波的凝固图像2.非晶体:松香凝固数据记录固态液态粘稠状态607080202530松香的凝固图像◆ 凝固是熔化的逆过程。
◆ 物质凝固时都要放热。
◆ 晶体凝固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这个温度叫做晶体的凝固点。同一晶体的凝固点与熔点相同,非晶体没有凝固点。3.晶体和非晶体的凝固特点比较思考1.有人说融雪的天气有时比下雪还冷,这种说法有道理吗?思考2.测量-50 ℃的物体,能用酒精温度计吗?思考3.日常生活中,有哪些“熔化吸热,凝固放热”的例子?它们是有利还是有弊?四、思考小结2.同种晶体物质,熔点=凝固点。3.熔化吸热,凝固放热。4.晶体有熔点,非晶体没有熔点。四、思考小结第三节 汽化和液化 第三章 物态变化 在黑板上涂一些酒精,一会儿酒精不见了
黑板上的“液体”跑到哪里去了?把塑料袋挤瘪,袋口扎紧,放入热水中.取出此袋放入冷水中.让学生仔细观察有什么现象。 想一想: 汽化: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想一想: 液化: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 大家应该都烧过开水,那么大家是否细心的观察过水沸腾时的现象呢?水沸腾时有什么特征?
请同学们说说有什么现象。学生实验:按书本P86图4.3-3的
装置做,注意:
1、观察水沸腾时的现象
2、沸腾时的温度,沸腾时的
温度是否发生变化
3、记录数据,并将所得数据
依照晶体熔化曲线描出水沸腾
时温度和时间关系的曲线。1沸腾是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各种液体沸腾时都确定的温度,这个沸腾时的温度叫做沸点。让学生查书本P87沸点表,为什么和我们
在这里做这个实验时的沸点不一样呢?原来这还与我们这教室的气压有关系,还有
实验时各种仪器的精密度不一样等有关。布置学生回去动手做一做:书本P88纸锅烧
水实验。想想为什么纸锅不会燃烧。汽化有蒸发和沸腾两种方式。沸腾是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下面我们通过实验研究汽化的另一种方式——蒸发。我们平时洗完衣服就把湿衣服拿出去晒,一会儿衣服就干了,那么那些水到底跑到哪里去了呢? 探索:
与液体的温度有没有关系?与液体的表面积有没有关系?与液体表面上的空气流动有没有关系?2将桶中的湿毛巾拧成一股绳一样,如
何能使这毛巾干得快些?总结:在阳光下比不在阳光下要干得快
;用电吹风比用电风扇干得快些;用大
的衣架比用小衣架要干得快些。想一想:比较方法:在阳光下和不在阳光下;电吹风
和用电风扇;用很小的衣架和用大衣架。 实验结论:
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2、液体的表面积越大,蒸发得越快。3、液体的表面上的空气流动得越快,
蒸发得越快。1、液体的温度越高,蒸发得越快。实验表明:液体蒸发时,从周围吸热,温度下降。所以液体蒸发有制冷作用。酒精擦在手背上有什么样的感觉?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应用:同样气温,为什么一个人觉得热,一个人觉得冷?天热时,狗靠伸长舌
头散热液化: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叫液化自然界中露水的形成、雾的形成都是因为气温下降使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使气体液化的第一种方法--降低温度。使气体液化的另一种方法:压缩体积。生活、生产中常用的方法。(如石油液化气、打火机中的液化气、液体氢等。思考:电冰箱工作时,其背面为什么会发热?学到了什么? 今天我们学到了什么?液化熔化凝固液化〔放热〕1.人淋雨后,若不及时换下湿衣服,为什
么容易患感冒?2.小勇喝开水时,向水面吹气,这样喝起
来就不太烫,这是为什么 ?练习题:第四节 升华和凝华第三章 物态变化放热放热吸热吸热固态液态气态液化熔化汽化凝固??物质能在固态和气态之间直接变化吗?回顾学习目标1、知道升华和凝华现象。
2、知道升华需要吸热和凝华需要放热。
3、能简单解释常见的升华吸热的现象。自学向导1、什么叫做升华?
2、什么叫做凝华?
3、生活中哪些现象属于升华现象?
4、生活中哪些现象属于凝华现象?
5、升华和凝华分别需要吸热还是放热?阅读教材92页~93页小测验1、物质从固态_____变成气态叫______。
2、物质从气态_____变成固态叫______。
3、像____和____一样,升华需要_____。
4、像____和____一样,凝华需要_____。
5、下列属于升华现象的是:_______;
下列属于凝华现象的是:_______。
A.春天到了,冰雪消融;
B.衣柜里的樟脑球消失了;
C.清晨花草上“打霜”;
D.锅里的水烧干了;
E.玻璃窗上的“冰花”.直接直接升华凝华熔化汽化吸热凝固液化放热BCE探究实验碘的升华、凝华1、实验前, 猜想把碘加热会 ________
2、实验过程中,给烧瓶里的碘加热,杯中看到什么现象?有无液态碘出现?
3、停止加热,在烧瓶壁看到了什么现象?
4、通过实验你能得到什么结论?
5、为什么要用酒精灯加热,不加热行吗?2、实验过程中,给烧瓶里的碘加热,杯中看到什么现象?
有无液态碘出现?
3、停止加热,在烧瓶壁看到了什么现象?
4、通过实验你能得到什么结论?
5、为什么要用酒精灯加热,不加热行吗?实验探究记录紫色的碘蒸气充满了烧瓶,无液态碘出现。紫色的碘蒸气逐渐消失,在烧瓶壁上看到附着一层固态的碘。加热时,碘升华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
冷却时,碘凝华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升华需要吸热,凝华需要放热。 升华
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现象 凝华
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现象升华需要吸热凝华需要放热1、灯泡为什么会变黑?2、黑色的物质是怎么形成的?……烧黑的灯泡看见这只灯泡,你有什么问题吗?想一想:钨丝钨蒸气钨的颗粒?升华凝华吸热放热生活中常见的物理现象a.严寒的冬天,一直冰冻的衣服也能晾干。a冰冻c.在寒冷的冬天,在玻璃窗的内表面会有冰花。c★秋冬季节,玻璃窗上会“出汗”。冰花出汗d.冰棍外表的“白粉”d人工降雨干冰(固态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气体升华热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液化雨物质状态的转变 完成93页想想议议!1. 说说下列各现象中物质状态的变化并说明吸放热情况。 I. 冬天玻璃窗内表面结一层冰花A. 碘变成紫色的气体B. 卫生球变小了C. 霜的形成D. 雾、露的形成E.水结冰F.夏天衣服被晒干G.冰化成水H.冬天嘴里呼出的白气(升华吸热)(凝华放热)(液化放热)(熔化吸热)(汽化吸热)(凝固放热)(升华吸热)(液化放热)(凝华放热)课堂练习:2.思考题:
俗话说“霜前冷,雪后寒”,试用所学的有关知识加以解释。 因为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成的小冰粒,凝华过程要放热,而水蒸气能够向空气中放热的条件是气温低于水蒸气温度,故只有在足够低的气温下,水蒸气才会凝华成霜,因为下霜时气温 较低,人常感到冷。下雪天气温度本来就低,下雪后,雪的熔化时要向周围空气吸热,而使本来较低的温度进一步下降,因而雪后寒。3.仔细观察下列图形并做出解释固态的二氧化碳(干冰),它是将二氧化碳气体进行压缩、冷却而成的,温度可达零下78.5℃,如果将它放在空气中,会长出如图的冰状胡须。解析:固态的二氧化碳在空气中发生升华现象时,吸收了周围空气中的热量,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热量被吸后,就发生了凝华现象。降水的形成过程水蒸气上升在高空,水蒸汽凝结成小水珠小水珠不断聚集形成云当小水珠变大就下雨了祝同学们学习愉快!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