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中古时期的欧洲
共23题;共100分
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得分
一、单选题(共30分)
1.(本题3分)西罗马帝国灭亡后,地处欧亚非交界的拜占庭帝国以西方古典文明保存者姿态,傲立于当时的欧洲。这是因为它
A.地理位置优越,经济繁荣 B.军事实力强大,外无威胁
C.文化融合东西,开放包容 D.皇帝锐意改革,制度先进
2.(本题3分)关于下图所示欧洲中世纪的一项重要制度,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是西欧封建社会基本特征之一 B.是社会动荡和自然经济的产物
C.以宗法等级和血缘关系为纽带 D.各阶层间存在严格的等级限制
3.(本题3分)在西欧封建制度下,封君为取得更多的封臣,封臣为取得更多的封土,以及封土的世袭,使封君封臣关系日益复杂化。某甲可以是某乙的封君,某乙的封臣又可以是某甲的封君……一个人可以同时是两人、多人的封臣。由此可以看出在西欧封建制度下( )
A.政治上统一 B.封君封臣的身份划分明显
C.王权较分散 D.教会势力特别庞大
4.(本题3分)美国学者约翰巴克在《西方社会史》中记录了9世纪欧洲的一份哲词:“我…效忠我的主人,爱其所爱,仇其所仇。主人凡践履契约,因我委身投附而普待于我,赐我以应得,则我的言一行,一举一动,必将以他的意志为准则,绝无违背。”晢词内容反映了西欧封君封臣制度
A.封臣地位低下毫无权利可言 B.封君是事实上的最高统治者
C.封君封臣以契约关系明确权利和义务 D.封君与封臣以土地关系为纽带
5.(本题3分)5世纪后期,欧洲开始进入封建社会,西欧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是
①封君封臣制度 ②庄园与农奴制度
③王权高于教权 ④形成政教合一国家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6.(本题3分)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的特点不包括
A.实行有条件的土地分封,得到封地的人必须为封君提供兵役服务等
B.封臣有效忠封君的义务,封君对封臣则没有义务
C.封君与封臣的关系带有严格的等级性,带有一定的契约意义
D.“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7.(本题3分)1215年,英国贵族迫使约翰王签署《大宪章》,其部分内容如表所示
条款 内容
(1) 教会享有自由且不受侵犯,国王不得干涉教会的选举自由
(12)—(14) 国王不得(在本发已列出的三项税金外)私自征税和免役税,如需另外征税,则要征收得召集高层教士及贵族集会,以期获得全国同意。还承认伦敦和其他城市已经取得的自由权利
(38) 国王不得私自逮捕、监禁自由人,不得私自剥夺自由人的财产和政治权利
(61) 为保证实施,规定25位封建主组成委员会,监督大宪章的执行
由此可知.《大宪章》( )
A.成为摧毁封建制度的法律武器 B.体现了王权对资产阶级的妥协
C.被奉为中世纪英国的法律典范 D.是封建贵族意志与自由的宣言
8.(本题3分)下图分别为伊斯坦布尔(原君士坦丁堡)和基辅的圣索菲亚大教堂。由此可推知,当时基辅( )
A.深受拜占庭文明的影响 B.遭受拜占庭帝国宗教统治
C.与拜占庭历史传统相似 D.艺术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
9.(本题3分)中古时期,西欧城市市民从事商业贸易和手工业活动,积极支持王权,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国王统一事业的进程。从长远来看,市民阶级的兴起( )
A.导致基督教会权力不断扩大 B.促进封建农业生产效率提高
C.有助于西欧民族国家的形成 D.削弱了封建贵族和国王的势力
10.(本题3分)据如表内容推知,当时欧洲13世纪初欧洲一些国家签署的重要法案( )
时间 法案及签署者 内容
1215年 英国贵族与国王约翰在兰尼米德签署《大宪章》 大宪章保护每个自由人的人身和财产不受非法侵害
1220年 神圣罗马帝国的一个城镇居民自制《马格德堡法》 鼓励市民积极参与城市事务的决策和管理,通过市政机构和公民集会等形式实现市民的参与
1222年 匈牙利的低等贵族和士绅迫使国王签署了《金玺诏书》 确认了贵族和士绅按照自己认为合适的方式处置自己的领地,确定国家每年召开会议处理贵族和士绅的不满
A.城市经济获得发展 B.君主权力有其限度
C.契约观念开始出现 D.土地贵族权力加强
二、填空题(共15分)
11.(本题3分)西欧王权的加强
(1)背景
①封建制初期,权力分散,王权软弱。
②中古中后期,西欧 逐渐稳定,经济增长。
(2)表现:15世纪晚期,英国 时形成较为强大的王权,法国基本完成了法兰西的统一,王权得到强化。15世纪末, 半岛上形成西班牙和葡萄牙。
(3)影响:为西欧 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2.(本题3分)拜占庭帝国的扩张与法律
(1)扩张:西罗马帝国灭亡后, 逐渐演变为拜占庭帝国。帝国境内 发达,都城君士坦丁堡是当时欧洲最大最重要的城市,成为沟通 的桥梁。6世纪 在位时,拜占庭一度扩张,先后占领 和意大利等地。
(2)法律:他在位期间编订的《 》,剔除了法律中那些矛盾和过时的内容,使罗马法成为系统、完整的法律 ;它与同时或稍后编纂的《 》《法理概要》《 》合称《罗马民法大全》。
13.(本题3分)王权的加强
(1)背景
①封建制初期,权力分散, ①软弱。
② ②作为国家名义上的最高统治者,被视为最高的领主,拥有高于一般封臣的权力。
(2)表现
①15世纪晚期都铎王朝建立后, ③逐渐形成了较为强大的王权。
②法兰西国王借助通婚和征服等手段,击败各地封建主,逐步扩大王室领地,到15世纪晚期,基本完成了 ④的统一,王权得到强化。
③15世纪末,在伊比利亚半岛形成的国家有西班牙和葡萄牙。
14.(本题3分)拜占庭帝国:又名 。工商业发达,都城君士坦丁堡是当时欧洲最大城市,成为沟通东西方的桥梁。
15.(本题3分)俄罗斯
(1)发端:发端于9世纪建立的 ,深受拜占庭帝国的影响,一度是东欧最强大的国家。
(2)臣服:13世纪上半期,被蒙古征服,成为金帐汗国的臣属。
(3)建国
①在反抗蒙古统治过程中, 逐渐兴起。
②16世纪初,以莫斯科公国为中心的统一国家建立,并向周围扩张。
③1547年, 正式加冕为沙皇。颁布新法典,改组中央机关,镇压大贵族,巩固和强化了中央集权。
(4)扩张:到17世纪末,俄罗斯成为地跨 两洲的庞大帝国。
三、判断题(共10分)
16.(本题2分)中世纪西欧城市自治的方式主要有谈判、赎买、暴动
17.(本题2分)议会最早起源于中世纪的英国
18.(本题2分)西欧中世纪城市自治利于城市经济和文化发展
19.(本题2分)中古西欧在15世纪出现王权强大的几个民族国家
20.(本题2分)法国自治市镇的市长只对本地选民负责。( )
四、材料分析题(共45分)
21.(本题1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清城市是皇权统治下的城市,皇帝意志以及行政权力的观念对城市结构有着举足轻重的 影响,古代城市的主要功能是郡县治所和军事要塞。财政收支由政权把持,经济活动受到政权的主导和官 僚阶层盘剥。商品经济的发展会使城市功能突破原有的分区,改变城市的阶级构成。晚明江南地区出现了一批专门的工商业城镇,这对城市社会结构也产生了较大影响。但是由于中国封建专制政治的控制,中国 古代的城市在向近代城市发展的道路上出现了很大的困难,传统重农抑商政策的实施以及对工商业缺少立法方面的保护,使得中国古代工商业发展缓慢,城市更多的是作为政治中心而存在。
材料二 1840年以后,随着中国部分城市开埠通商,新兴工业在这些城市逐渐兴起,大量外国工业 品以及粮食等如潮水般涌入中国。城市人口的生活资料不再完全仰赖于本国农业部门供应,自给自足自然 经济对城市发展所形成的制约力有所减弱。同时,沿海沿江开埠通商城市也开始了早期工业化进程,由此 形成了推动城市化发展的内生动力,因而沿海地区城市人口比重开始逐渐上升。但是从全国来看,城市化 发展速度仍然非常缓慢,1893年中国城市化平均水平仅为7.1%。
——摘编自何一民《清代的人口变化与城市化特征探析》
材料三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涌入城市,在城市居 住和生活。城市日益发挥着社会和经济发展龙头的作用,对城市建设和发展的战略思考成为各级政府政治 智慧的重要体现。1980年,全国城市规划工作会议明确了“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积极发 展小城市”的指导方针,它在很长时间内成为我国城市发展的主要指导战略。20世纪90年代的城市建设 实践中,各大城市新区、开发区等开始纷纷涌现,建设规模都非常大。从党的十八大到党的二十大,国家对新型城镇化发展做出了一系列战略部署。二十大强调“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重点放在 解决“人”的城镇化,聚焦于可持续发展的城镇化。
——摘编自孙婷《中国近40年城市化发展主导战略与实践反思》
材料四 中世纪西欧的城市既不起源于伯爵的城堡,也不起源于大教区管辖的中心。从地理位置 上讲,它们建立在商业贸易的交结点上,出现在封建关系最薄弱、封建统治鞭长莫及或权力真空的地带。 所以在这些城市中……无法阻碍资本主义结构的潜组织因素的结合。在西欧封建社会远未衰落之际,就 形成了城市自治,城市自治政府有相当大的独立性,城市有自行管主不能直接征收。
——摘编自金观涛《西方社会结构的演变》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影响明清时期城市结构的相关因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中国城市化的特点。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化发展的原因。
(4)据材料一、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与明清时期的城市相比,中世纪西欧城市的主要特点。
22.(本题1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中世纪的西欧,称雄一方的封建领主掌握着城市的司法权和行政权,他们想方设法地加大对城市的榨取和勒索力度,如莱茵河上领主设置的关卡12世纪为19座,13世纪末增加到35座,15世纪高达60座。西欧城市兴起后,很快便展开了反封建领主的斗争。在英王亨利二世同封建领主的斗争中,英国市民坚定地站在了国王一边。在那些国王无力实现统一的国家里,中世纪城市则采用城市同盟的形式与封建领主抗衡。米兰市民发动了武装起义,将领主米兰大主教及其所属军队逐出了城外,取得了自治地位;热那亚、威尼斯甚至在取得完全自治的基础上成立了城市共和国。尼德兰的圣奥梅尔以每年支付30镑的代价,从领主佛兰德尔伯爵处,为行会成员和市民换取了在两个港口的免税权。
——摘编自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
材料二 法国和英国的君主们所拥有的新力量,多半来源于他们与新兴的商人阶级所结成的非正式联盟。君主保护市民们不受频繁的战争和封建主任意征收的苛捐杂税的侵害,而市民们则向君主提供财政支援作为报答。随着民族君主的力量日渐增强、国家机构逐渐完备,君主们在动员人力、物力以从事海外冒险事业方面,做出了极其重要的贡献。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欧城市兴起后反封建领主斗争的主要内容,并简析其积极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法国和英国封建君主能战胜教皇权威的主要条件以及造成的影响。
23.(本题1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早期基督教兴起与传播的过程中,罗马帝国的统治者既没有一贯强烈地反对基督教,也没有明确地对基督教表示首肯,从将其默认为犹太教的一个小教派,到将其视为一种非法的宗教而对相关人员加以迫害,再到承认其合法性,最终将其确认为国家宗教,使之完全取代原来的多神教信仰,这些都是统治者基于自身利益和政治的现实需要而调整的政策。罗马帝国的最高统治者以一种政治的标准和实用的态度来裁决基督教,因此,最高统治者的意见对基督教的命运起着决定性作用。然而,基督教本身的力量以及基督徒对社会的态度也是统治者们作出决策时要考虑的主要因素。原始基督教深入罗马帝国社会的各个阶层,基督教在渗入罗马民族文化的过程中,形成了一种调和的文化和一个发展的基督教。
——摘编自袁波《基督教的传播与罗马帝国统治者的因应对策》
材料二 虽然《米兰敕令》使基督教合法化,但君士坦丁大帝对基督教还是采取支持与控制相结合的政策,以使其成为协调政治的一股社会力量。一方面,君士坦丁大帝允许教会占有财产,教会可以在君士坦丁堡等大城市建立富丽堂皇的教堂,同时教会人员可以免纳市政税,教士也享有免兵役、免赋税、免公务的特权,在司法上,教会享有“治外法权”;另一方面,他也像以往皇帝对待国教那样,一再干涉教会内部组织与神学问题。值得注意的是,君士坦丁大帝在宣布基督教为合法宗教时,并未放弃对罗马国教的支持,而且民间反基督教的情绪还很深。因此君士坦丁大帝为了保住其皇帝的宝座,只得游刃于各宗教之间,既优待基督教,又扶持罗马传统宗教。
——摘编自刘爱兰《基督教与西罗马帝国衰亡辨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基督教成为罗马官方宗教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罗马帝国后期基督教的发展状况。据此谈谈你对人类社会宗教发展的认识。
(
…………○…………内…………○…………装…………○…………订…………○…………线…………○…………
) (
※※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
) (
…………○…………外…………○…………装…………○…………订…………○…………线…………○…………
)
(
…………○…………内…………○…………装…………○…………订…………○…………线…………○…………
) (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 (
…………○…………外…………○…………装…………○…………订…………○…………线…………○…………
)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参考答案:
1.A
【详解】根据“地处欧亚非交界的拜占庭帝国以西方古典文明保存者姿态,傲立于当时的欧洲”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拜占庭之所以能够傲立于当时的欧洲主要是由于它地理位置优越,经济繁荣,故选A;外无威胁的说法过于夸张绝对,排除B;拜占庭帝国主要是保存了西方古典文化,而非融合东西,排除C;当时的拜占庭帝国并没有出现先进的制度,排除D。
2.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反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中世纪欧洲。根据材料中的国王、贵族以及层层分封可知,这是中世纪欧洲的封君封臣制度,这一制度的纽带是土地,而非血缘,排除C项;封君封臣制度是西欧封建社会基本特征之一,A项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封君封臣制度是社会动荡和自然经济的产物,B项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封君封臣制度下,各阶层间存在严格的等级限制,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C项。
3.C
【详解】依据材料“封君为取得更多的封臣,封臣为取得更多的封土,以及封土的世袭,使封君封臣关系日益复杂化”、“一个人可以同时是两人、多人的封臣”可知,在西欧封君封臣制度下,封君与封臣之间的关系依靠土地来维系,导致封臣可以效忠不同的封君,这就容易形成地方的割据和分裂,使得王权较分散,C项正确;材料反映了西欧封建制度容易形成地方的割据和分裂,这不利于政治上的统一,排除A项;封君封臣的身份划分并不明显,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教会,排除D项。故选C项。
4.C
【详解】材料“主人凡践履契约,因我委身投附而普待于我,赐我以应得,则我的言一行,一举一动,必将以他的意志为准则,绝无违背”体现的是封君封臣制下以契约关系明确权利和义务,C项正确;封臣有一定的政治地位,排除A项;封君封臣是一种相对关系,其中封君并非是最高的统治者,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土地关系,排除D项。故选C项。
【点睛】
5.A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欧封建社会在政治和经济上的典型特征是封君封臣制度、庄园与农奴制度,①②正确,A项正确;西欧封建社会时期是教权高于王权,并不是政教合一国家,③④错误,排除BCD项。故选A项。
6.B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西欧封建等级制度形成于8世纪前期。其特点有:实行有条件的土地分封,得到封地的人必须为封君提供兵役服务,这样,赐地的人成为封君,接受封地的人成为封臣;封君与封臣的关系带有严格的等级性,带有定的契约意义;“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在当时广为流传;封臣有效忠封君的义务,封君对封臣也有义务,封君必须保护封臣。所以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的特点不包括“封臣有效忠封君的义务,封君对封臣则没有义务”,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是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的特点,不符合题意。故选B。
7.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3世纪英国。根据材料“国王不得干涉教会的选举自由”、“则要征收得召集高层教士及贵族集会,以期获得全国同意”、“25位封建主组成委员会”可知这些条款维护维护贵族和教士的利益,D项正确;《大宪章》主要是封建阶级内部权力再分配的文件,在当时不会摧毁封建制度,排除A项;文件体现了王权对封建贵族的妥协,排除B项;材料仅涉及了《大宪章》的部分内容,不能得出文件的地位如何,排除C项。故选D项。
8.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时空是中世纪的基辅。根据材料可知,材料中基辅圣索菲亚大教堂与拜占庭圣索菲亚大教堂存在一定相同点,这正是当时基辅深受拜占庭文明影响的佐证,A项正确;“统治”的说法有误,基辅罗斯只是受拜占庭的影响,排除B项;拜占庭文化是对古希腊罗马文明的延续和发展,基辅罗斯则源于北欧与斯拉夫文化,排除C项;材料强调的是拜占庭文明与东欧文明的联系,这与古代基辅艺术文化历史悠久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
9.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是影响题。时空是中古时期(西欧)。据本题材料信息可得出主要结论:西欧城市市民从事商业贸易和手工业活动,积极支持王权,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国王统一事业的进程,有利于推动西欧民族国家的形成,C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城市自治与王权之间的关系,并未提及基督教会权力,排除A项;市民阶级的兴起,促进的是工商业的发展,并不是农业,排除B项;市民阶级的兴起,有利于强化王权,排除D项。故选C项。
10.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中世纪欧洲。根据材料“保护每个自由人的人身和财产不受非法侵害”、“鼓励市民积极参与城市事务的决策和管理”、“确定国家每年召开会议处理贵族和士绅的不满”并结合所学可知,贵族与王权斗争,城市自治不断发展,市民阶层、贵族、士绅等参与政治管理,君主的权力有所限度,B项正确;材料中只有第二段体现城市经济发展,不能概括整个材料,排除A项;中世纪之前已经有契约观念,排除C项;材料中的主体不只土地贵族,也有其他阶层,排除D项。故选B项。
【点睛】
11. 社会环境 都铎王朝 伊比利亚 民族国家
【详解】根据所学,中古中后期,西欧①社会环境逐渐稳定,经济增长,各国王权有不同程度的加强。15世纪晚期,英国②都铎王朝时形成较为强大的王权,法国基本完成了法兰西的统一,王权得到强化。15世纪末,③伊比利亚半岛上形成西班牙和葡萄牙。这些王国为西欧④民族国家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2. 东罗马帝国 工商业 东西方 查士丁尼 北非 查士丁尼法典 体系 法学汇纂 新法典
【详解】(1)扩张:西罗马帝国灭亡后,(东罗马帝国)继续发展,因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为古希腊殖民城邦拜占庭旧址,又称(拜占庭帝国)。帝国境内(工商业)发达,都城君士坦丁堡是当时欧洲最大最重要的城市,成为沟通(东西方)的桥梁。6世纪(查士丁尼)在位时,拜占庭一度扩张,先后占领(北非)和意大利等地。
(2)法律:他在位期间编订的《查士丁尼法典》,剔除了法律中那些矛盾和过时的内容,使罗马法成为系统、完整的法律(体系);它与同时或稍后编纂的《法学汇纂》《法理概要》《新法典》,合称《罗马民法大全》。
【点睛】
13. 王权 国王 英格兰 法兰西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西欧封建制初期,权力分散,①王权软弱。②国王作为国家名义上的最高统治者,被视为最高的领主,拥有高于一般封臣的权力。15世纪晚期都铎王朝建立后,③英格兰逐渐形成了较为强大的王权。法兰西国王借助通婚和征服等手段,击败各地封建主,逐步扩大王室领地,到15世纪晚期,基本完成了④法兰西的统一,王权得到强化。15世纪末,在伊比利亚半岛形成的国家有西班牙和葡萄牙。
14.东罗马帝国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拜占庭帝国,又名东罗马帝国。工商业发达,都城君士坦丁堡是当时欧洲最大城市,成为沟通东西方的桥梁。
15. 基辅罗斯 莫斯科公国 伊凡四世 欧亚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俄罗斯发端于9世纪建立的基辅罗斯,深受拜占庭帝国的影响,一度是东欧最强大的国家。13世纪上半期,被蒙古征服,成为金帐汗国的臣属。在反抗蒙古统治过程中,莫斯科公国逐渐兴起。16世纪初,以莫斯科公国为中心的统一国家建立,并向周围扩张。1547年,伊凡四世正式加冕为沙皇,采取一系列措施巩固和强化了中央集权。到17世纪末,俄罗斯成为地跨欧亚两洲的庞大帝国。
16.正确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中世纪西欧城市自治的方式主要有谈判、赎买、暴动,因此正确。
17.错误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议会最早起源于中世纪的西欧,并不是英国,因此错误。
18.正确
【详解】根据材料“西欧中世纪城市自治......经济和文化发展”可知,城市自治营造了有利于商品经济发展的环境,有利于城市经济的发展;城市自治也引起文化方面的巨大变动,一些城市兴办大学,反映市民利监的世俗文化逐渐发展,为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兴起创造了条件。故题目正确。
19.错误
【详解】根据材料“中古西欧......15世纪......王权强大......”可知,15世纪左右,国家的形成,使王权增强,为西欧民族国家的形成奠定了基础,题目说在15世纪出现王权强大的几个民族国家是不恰当的。故题目错误。
20.错误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法国自治市镇的市长对本地选民与中央政府负责,不只是本地选民,因此错误。
21.(1)封建专制统治;商品经济发展;工业城镇的出现;经济政策及立法。
(2)起步晚,发展缓慢;具有半殖民地特征;发展水平不高;受西方工业文明影响;空间布局不均衡,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长江流域。
(3)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工业化进程的推动;交通运输的发展;国家确定指导方针;新时代可持续发展战略。
(4)主要是受到商业贸易的影响;出现了城市自治,具有较大的独立性。
【详解】(1)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影响明清时期城市结构的相关因素根据“皇帝意志以及行政权力的观念对城市结构有着举足轻重的 影响”得出有封建专制统治;根据“商品经济的发展会使城市功能突破原有的分区,改变城市的阶级构成。晚明江南地区出现了一批专门的工商业城镇,这对城市社会结构也产生了较大影响”得出商品经济发展;工业城镇的出现;根据“传统重农抑商政策的实施以及对工商业缺少立法方面的保护,使得中国古代工商业发展缓慢,城市更多的是作为政治中心而存在”得出经济政策及立法。
(2)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近代中国城市化的特点根据 1840年以后,随着中国部分城市开埠通商,新兴工业在这些城市逐渐兴起,大量外国工业 品以及粮食等如潮水般涌入中国。城市人口的生活资料不再完全仰赖于本国农业部门供应“得出”起步晚,受西方工业文明影响;具有半殖民地特征;发展缓慢;根据“沿海地区城市人口比重开始逐渐上升。但是从全国来看,城市化 发展速度仍然非常缓慢,1893年中国城市化平均水平仅为7.1%”得出发展水平不高;空间布局不均衡,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长江流域。
(3)本题是原因类材料分析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化发展的原因,根据“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涌入城市,在城市居 住和生活。城市日益发挥着社会和经济发展龙头的作用”得出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得益于工业化进程的推动和交通运输的发展;根据“全国城市规划工作会议明确了‘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积极发 展小城市’的指导方针”得出国家确定指导方针;根据“二十大强调‘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重点放在 解决‘人’的城镇化,聚焦于可持续发展的城镇化”得出新时代可持续发展战略。
(4)本题是对比类材料分析题。根据“它们建立在商业贸易的交结点上,出现在封建关系最薄弱、封建统治鞭长莫及或权力真空的地带”、“在西欧封建社会远未衰落之际,就 形成了城市自治,城市自治政府有相当大的独立性,城市有自行管主不能直接征收”得出,与明清时期的城市相比,中世纪西欧城市的主要特点是主要是受到商业贸易的影响;出现了城市自治,具有较大的独立性。
22.(1)内容:反对封建割据,支持集权统一;反对领主统治,争取城市自治;反对领主任意课税,要求减免赋税负担。积极作用:冲击了封建势力,推动了专制中央集权的加强;有利于城市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使市民政治地位上升,对资本主义民主政治有一定影响。
(2)条件:随着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的兴起和发展,新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支持封建君主与封建割据势力和教皇势力进行斗争。影响:促进了民族国家的发展,为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条件。
【详解】(1)内容:根据材料“在那些国王无力实现统一的国家里,中世纪城市则采用城市同盟的形式与封建领主抗衡”可知,反对封建割据,支持集权统一;根据材料“米兰市民发动了武装起义,将领主米兰大主教及其所属军队逐出了城外,取得了自治地位”可知,反对领主统治,争取城市自治;根据材料“尼德兰的圣奥梅尔以每年支付30镑的代价,从领主佛兰德尔伯爵处,为行会成员和市民换取了在两个港口的免税权。”可知,反对领主任意课税,要求减免赋税负担。积极作用:市民阶层反对领主,冲击了封建势力,推动了专制中央集权的加强;部分城市取得自治权,有利于城市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市民阶层发挥了重大作用,使市民政治地位上升,对资本主义民主政治有一定影响。
(2)条件:根据材料“法国和英国的君主们所拥有的新力量,多半来源于他们与新兴的商人阶级所结成的非正式联盟”可知,随着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的兴起和发展,新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支持封建君主与封建割据势力和教皇势力进行斗争。影响:根据材料“随着民族君主的力量日渐增强、国家机构逐渐完备,君主们在动员人力、物力以从事海外冒险事业方面,做出了极其重要的贡献。”可知,促进了民族国家的发展,为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条件。
23.(1)原因:多神教信仰下,罗马帝国对新生宗教的宽容态度;基督教自身对罗马统治的迎合;罗马民族文化对基督教的接纳;统治者利用基督教教义加强统治的需要。
(2)发展状况:君士坦丁大帝对基督教既拉拢又打压;基督教会获得大量政治经济权利,为日后教会在帝国中成为一个独立的机构奠定了基础;在支持基督教的同时,君士坦丁大帝又继续扶植罗马传统国教。 认识:宗教是为统治集团服务的工具;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宗教在丰富民族文化内涵的同时,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应该客观全面地看待宗教文化。
【详解】(1)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由材料“多神教信仰”,可得出多神教信仰下,罗马帝国对新生宗教的宽容态度;由材料“统治者基于自身利益和政治的现实需要而调整”,可得出基督教自身对罗马统治的迎合;由材料“罗马帝国的最高统治者以一种政治的标准和实用的态度来裁决基督教”,可得出罗马民族文化对基督教的接纳;由材料“基督教本身的力量以及基督徒对社会的态度也是统治者们作出决策时要考虑的主要因素”,可得出统治者利用基督教教义加强统治的需要。
(2)本题是认识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发展状况:由材料“君士坦丁大帝对基督教还是采取支持与控制相结合的政策”,可得出君士坦丁大帝对基督教既拉拢又打压;由材料“君士坦丁大帝允许教会占有财产,教会可以在君士坦丁堡等大城市建立富丽堂皇的教堂,同时教会人员可以免纳市政税,教士也享有免兵役、免赋税、免公务的特权”,可得出基督教会获得大量政治经济权利,为日后教会在帝国中成为一个独立的机构奠定了基础;由材料“君士坦丁大帝在宣布基督教为合法宗教时,并未放弃对罗马国教的支持”,可得出在支持基督教的同时,君士坦丁大帝又继续扶植罗马传统国教。认识:从政治角度来看,宗教是为统治集团服务的工具;从文化角度来看,宗教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哲学思辨性来看,宗教在丰富民族文化内涵的同时,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应该客观全面地看待宗教文化。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