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古代世界的帝国与文明的交流 同步练习(含解析)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2.古代世界的帝国与文明的交流 同步练习(含解析)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5-11 17:09: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 古代世界的帝国与文明的交流
共23题;共100分
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得分
一、单选题(共30分)
1.(本题3分)到公元2世纪,罗马帝国境内建立大道已有372条之多,形成“条条道路通罗马”的景象;罗马帝国也留下了众多宏大壮观的建筑遗产,其中,壮丽的万神殿、宏伟的大竞技场是典型代表。据此理解此时古罗马帝国( )
①对外扩张促进了交通的发展 ②基督教信仰是社会普遍的文化符号
③联系加强促进经济贸易繁荣 ④发达交通直接沟通与中国汉朝联系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2.(本题3分)在古代波斯帝国,民众的赋税往往是粮食、牲畜或当地特产等实物,以物易物的交易方式在各行省中仍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但文献和考古资料都证明波斯帝国当时已经发行了官方的货币。据此推知,波斯帝国发行货币意在( )
A.推动跨境贸易 B.彰显国王权威 C.加强中央集权 D.发展金属冶炼
3.(本题3分)关于治理战败国,前几任波斯国王大都安于沿用当地已经建立的管理体制,而大流士一世却不同,他将帝国制度进行重组。各地管理系统被并入帝国管理,形成唯一的管理体制:他下设辖地(行省),由国王亲属或亲信担任总督,并且规定以行省为单位,各地要定期上缴赋税及贡品。由此可见,大流士一世
A.促使多元政治体制并轨 B.尊重被征服地区文化
C.首创新型中央官僚体制 D.推动波斯民族国家形成
4.(本题3分)罗马共和国时期,候选人成为执政官需要得到公民大会的选票,执政官拥有民事权力和军事权力。执政官在组织对外作战时,需要获得元老院的物资支持,同时,公民有权批准或拒绝执政官提出的媾和条件和媾和条约。由此可知,罗马共和国( )
A.公民决定国家政治 B.注重对权力的监督
C.政府机构分工明确 D.实行了民主集中制
5.(本题3分)公元前4世纪,他开始东征,建立起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人们对他评价不一:“伟大的军事家”“英明的领袖”“贪婪的侵略者”“文化的爱好者”等。“他”是(  )
A.汉谟拉比 B.大流士 C.修昔底德 D.亚历山大
6.(本题3分)罗马法规定:如果丈夫于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在外背负了债务,则在婚姻关系解除时,妻子享有的嫁资(陪嫁钱财或物品)返还请求权优先于债权请求权。这一规定,反映出
A.法律注重保护弱势群体利益 B.公民的债务权不受法律保护
C.婚姻关系影响着立法的内容 D.古代罗马婚姻关系极不稳定
7.(本题3分)据希罗多德记载,公元前5世纪,有一个叫亚历山大的马其顿贵族欲参加奥林匹亚公祭的短跑比赛,但遭到希腊各邦拒绝,理由是“奥林匹亚竞技乃为希腊人专设,异族人没有资格参与其中”。于是,亚历山大设法证明自己是一个阿尔戈斯人,这样他才被判定为一个希腊人而获准参加比赛。这一现象表明,古希腊( )
A.呈现小国寡民的局限性 B.缺乏自我管理的自主权
C.城邦拥有共同文化传统 D.注重对民族身份的认同
8.(本题3分)图1、图2所示为《吉尔伽美什》史诗的两份文本(泥板文书)残片。这两件文物( )
A.体现了楔形文字的推广 B.反映了西亚文化的流传
C.见证了古巴比伦的强盛 D.还原了乌鲁克王朝历史
9.(本题3分)在古代埃及,尼罗河每年的泛滥都会淹没一些土地,但也会新增加一些土地。人们必须运用数学知识来测量这些土地的面积,以确定当年的赋税。测量土地就需要用到几何学,因此古埃及成为几何学的发明之地。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地理环境影响文明发展 B.农耕经济具有明显的脆弱性
C.农业是文明发展的基础 D.埃及文明在兼收并蓄中发展
10.(本题3分)据考古发现证实,阿富汗东北部的阿伊·哈努姆古城大致兴建于公元前4世纪末期,城中有体育馆、剧场等希腊城市中常见的基本建筑。城内外的三座神庙都采用了东方的建筑形式,但里面发现了穿着希腊式凉鞋的神像石雕残余。上述考古发现反映出( )
A.波斯兼收并蓄的文化政策 B.陆上丝绸之路的繁荣兴盛
C.雅典民主政治的影响广泛 D.帝国征服促进文化的交流
二、填空题(共15分)
11.(本题3分)文明的交流
类别 内容
区域交流 技术 交流 (1)西亚的 ①,逐步传到中亚、欧洲和北非一些地区。 (2)冶铁技术起源于 ②,从那里扩散到埃及和希腊等地
文学艺 术交流 (1)西亚的 ③传入希腊。 (2)希腊最初的雕刻艺术,特别是 ④,在很多方面都模仿埃及
字母文 字交流 (1)字母文字起源于西亚地区的 ⑤。 (2)在东方演化为阿拉马字母,由阿拉马字母发展出古代西亚、埃及以及印度等地的多种字母。 (3)向西传入希腊,形成希腊字母,再演化出 ⑥。 (4)希腊字母和拉丁字母成为今天欧洲几乎所有字母文字的源头
中西交流 特点 汉朝和罗马帝国,早期缺乏官方的直接往来,主要通过中国的 ⑦间接交流
史实 (1)中国的丝绸在波斯帝国时期已到达地中海东岸。 (2)东汉的班超曾派甘英出使 ⑧。 (3)2世纪,已经有来自罗马的商人到达洛阳
12.(本题3分)古代文明的扩展:
(1)西亚文明从 向周边地区扩张,古巴比伦王国首次实现了 ,把势力伸展到 ;亚述不仅统一了整个 的一部分,而且一度征服埃及。
(2)古希腊人以 扩大影响。
13.(本题3分)古代印度文化:概况
类型 内容 对东南亚影响
婆罗门教 在国家的形成过程中,印度出现了 和婆罗门教 公元前后,古代印度文化开始传播到东南亚。 5世纪时,印度的语言、文字、艺术、思想、宗教以及风俗习惯等各个方面已经在东南亚产生了广泛影响。 佛教文化渗入东南亚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南传佛教的经典主要用古代印度的巴利文书写,其对东南亚国家的文字发展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佛教 公元前6世纪,印度社会矛盾尖锐,人们对种姓制度和婆罗门教不满, 产生了,它提倡“ ”和忍耐顺从,得到了很多人的支持
印度教 4世纪时,在古代婆罗门教的基础上,印度教开始兴起。后来印度教逐渐发展为印度的主要宗教
文 学 史诗《 》和《罗摩衍那》在古代印度文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大约定型于2—4世纪两部史诗都源自民间口头创作,后经人加工而成,集中反映了古代印度人民的生活和文化成就。
艺术 很多都与宗教有关,佛塔、石柱和石窟是佛教艺术的代表
数学 古代印度人发明了包括“0”在内的十个
14.(本题3分)罗马帝国(前27年—4世纪)
(1)扩张概况:罗马原是意大利中部的一个蕞尔小邦。在成功解决内部矛盾后,它凭借强大的由公民组成的军队首先征服了 ,接着向地中海地区扩张,先后征服了从西班牙到两河流域的整个地中海周边地区,其中包括马其顿亚历山大帝国解体后形成的一系列国家,以及今天的法国和英格兰,把整个地中海变成了罗马的内海。在扩张过程中,罗马把被征服地区的大量居民卖为奴隶,奴隶制迅速发展起来。
(2)顶峰:由于奴隶和广大平民的辛勤劳动、地中海不同地区经济联系的加强,以及贸易的发展,帝国在1—2世纪达到繁荣的顶峰。
(3)分裂和灭亡
①原因:3世纪以后,官僚体系和职业军队使人民的负担不断加重,边境压力逐渐加大
②分裂: 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分
③灭亡:5世纪后期,在内外夹击下,西罗马帝国灭亡
15.(本题3分)古代文明的扩张
(1)古代埃及文明:主要向叙利亚和 扩张,鼎盛时期还曾达到两河流域,并与 的大国争霸。
(2)西亚文明:从两河流域南部向周边地区扩张,古巴比伦王国首次实现了 的统一,把势力伸展到 东岸。
(3)亚述帝国:组建了包括步兵、骑兵、战车兵、工兵等在内的多兵种部队,数百年时间里几乎战无不胜。亚述帝国不仅统一了整个两河流域地区和 的一部分,而且一度征服埃及,建立了历史上空前的大帝国。
(4)古代希腊人:以移民方式扩大影响。他们利用自己的组织能力、航海技术和武器,向地中海和黑海周边地区殖民。在200年左右的时间里,他们在东起黑海东岸、西到西班牙的广大地区建立了数量众多的 国家。
三、判断题(共10分)
16.(本题2分)基督教文化的载体是《圣经》及神学;
17.(本题2分)《十二铜表法》标志着罗马法体系的最终完成。
18.(本题2分)智者学派的苏格拉底重视道德,提出“美德及知识”的思想。( )
19.(本题2分)克里斯提尼改革以行政区域取代血缘部落,标志着雅典民主政治的确立。
20.(本题2分)公民法发展到万民法是罗马版图的拓展及其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结果。
四、材料分析题(共45分)
21.(本题15分)罗马法系有西方学者认为:“在我们的文明史上,罗马法占据着一个独一无二的地位。它从最初一种狭小和简陋的农村共同体的法律,发展成为一种强大的城邦国家的法律,接着,在其发展过程中,又成为一种帝国的法律。而这个帝国统治着几乎为当时的人们所知道的整个文明世界。”
——引自何勤华等主编《外国法治史》
问题:
(1)从“农村共同体的法律”到“强大的城邦国家的法律”,再到“一种帝国的法律”,概述了罗马法体系形成、发展和完善的过程。请用史实对这一过程进行简单描述。
(2)罗马法体系对罗马国家和后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怎样评价罗马法?
22.(本题1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罗马起初只是意大利半岛上的一个城邦,生存空间十分有限,战争就逐渐成为罗马人的一种生存方式。在对迦太基的战争期间,政府向罗马人借款以支付巨额战争费用,然后以战争中掠夺的财富赔付。消灭了迦太基,罗马逐渐向地中海东、西部发展,开启了并吞希腊世界的活动。到了帝国时期,穷兵黩武仍然是罗马存在的常态。所以罗马人认为边界就是要使敌人恐惧。对于日耳曼人和帕提亚人等,不能对等与之谈判和平,而必须是由罗马赐给他们和平。用金钱求和,更被认为是耻辱。在图拉真统治时期,罗马军力进一步下降。但罗马因不满意于之前要向达契亚交纳钱币以换取和平的协议,还是发动了对达契亚的战争;最终将达契亚变成罗马的一个行省。
材料二 汉朝建立后,高祖的注意力仍然是要扫平割据的中原诸国,当时驻守在代的韩王信投降匈奴,信的部将也和匈奴联合,所以才出兵击匈奴。尽管凭借完善的财政管理系统,由编户齐民组成的汉朝军士在组织、装备、物资力量等方面要胜过匈奴。但是,从高祖到武帝初年,汉对匈奴采取的是防守政策,希望以长城为界,双方各保平安。只有在汉武帝时有一段主动反击的时期。对于打胜仗的将军,也没有像罗马那样大张旗鼓地歌功颂德给他们修建凯旋门、纪念碑。总之,西汉一代的边防政策,遵守着“兵者,凶器也。圣人不得已而用之”的原则,这与罗马是完全不同的。到了东汉,南北匈奴分裂,方才出击,打败了匈奴,免除了匈奴对中原居民生产的骚扰破坏。
——摘编自马克走垚《汉朝与罗马:战争与战略的比较》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汉朝与罗马在战争与战略方面的不同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汉朝的战争与战略对中国历史的意义。
23.(本题1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汉谟拉比是古巴比伦第六代王,公元前1757年,他攻陷玛里,结束了长期分裂混战局面。沿袭阿卡德诸王的旧称号——“四方之王”,旨在强调珍惜和巩固已经开拓和确立的统一。汉谟拉比握有全国行政、经济、军事、立法、司法、祭祀和水利灌溉以及直接任命各级官吏等大权,把各城邦变为受中央控制的地方单位。他亲自处理用水纠纷,亲自下令并严厉监督总督疏导旧运河,开凿新运河,挖沟渠,改善和扩大了灌溉系统。
——摘编自史若冰《汉谟拉比的历史功绩》
材料二 《汉谟拉比法典》(片段节选)
马都克(古巴比伦的“众神之王”)命我统治万民并使国家获得福祉之时,使我公道与正义流传国境,并为人民造福。自今而后
1.倘自由民宣誓揭发自由民之罪,控其杀人,而不能证实,揭人之罪者应处死
22.民犯强盗罪而被捕者,应处死。
25.若一自由民的房屋失火,另一前去灭火的自由民啾见房屋主人的财产,并将它占为己有,这个人应被扔进火中。
61.如果一个园丁没能完成这个田地的播种栽种,则其将负全责。
143.若女子犯罪,毁家弃夫,则投之水中。
196.挖去别人眼睛的人也要被挖出眼睛。
(1)据材料一,指出汉谟拉比的贡献。
(2)据材料二,概括《汉谟拉比法典》内容的特点并指出其本质目的。
(
…………○…………内…………○…………装…………○…………订…………○…………线…………○…………
) (
※※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
) (
…………○…………外…………○…………装…………○…………订…………○…………线…………○…………
)
(
…………○…………内…………○…………装…………○…………订…………○…………线…………○…………
) (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 (
…………○…………外…………○…………装…………○…………订…………○…………线…………○…………
)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参考答案:
1.B
【详解】本题是组合选择题。时空是:古罗马帝国时期。根据材料“到公元2世纪,罗马帝国境内建立大道已有372条之多,形成‘条条道路通罗马’的景象;罗马帝国也留下了众多宏大壮观的建筑遗产,其中,壮丽的万神殿、宏伟的大竞技场是典型代表。”可知,罗马帝国境内建立大道已有372条之多,说明罗马帝国对外扩张促进了交通的发展,以及联系加强促进经济贸易繁荣,①③符合题意,B项正确;基督教成为罗马帝国国教是在4世纪末,与材料中时间不符,②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和C项;根据历史史实可知,古代罗马帝国与中国汉朝未实现直接沟通,④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B项。
2.C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波斯帝国在广泛存在实物税和以物易物交易方式的情况下,发行统一的货币,主要是便于统治者通过控制市场来加强对各地的统治力,C项正确;货币主要用于国内贸易,而非跨境贸易,排除A项;彰显国王权威是目的之一,但并不符合本题材料的主旨,排除B项;发展金属冶炼业有多种途径,并不足以解释统一铸币的动机,排除D项。故选C项。
3.A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大流士一世将“各地管理系统被并入帝国管理,形成唯一的管理体制”,促使多元政治体制并轨,有利于维护统治,A项正确;B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B项;“首创”一说绝对,材料未体现,排除C项;D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材料中的措施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排除D项。故选A项。
4.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罗马。根据材料“需要得到公民大会的选票”“需要获得元老院的物资支持”“公民有权批准或拒绝”等信息可知,罗马共和国的执政官在行使权力时受到了制约和监督,B项正确;罗马共和国实行贵族寡头政治,公民不能决定国家政治,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政府机构分工的信息,排除C项;D项与史实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
5.D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4世纪”和“东征建立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同时符合“伟大的军事家”、“贪婪的侵略者”和“文化的爱好者”等条件的是亚历山大,D项正确;汉谟拉比不曾东征建立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A项错误;大流士是向西方扩张的君主,B项错误;修昔底德是古代希腊的历史学家,与建立帝国等不符,C项错误。
6.A
【详解】这一规定明显保障了妻子的权益,体现了罗马法注重保护弱势群体的利益,A正确;“婚姻关系解除时,妻子享有的嫁资(陪嫁钱财或物品)返还请求权优先于债权请求权”,说明法律承认债券,B排除;婚姻关系和立法内容之间不存在因果联系,排除C;D不符合史实,排除。
7.D
【详解】根据材料“林匹亚竞技乃为希腊人专设,异族人没有资格参与其中”可知,古希腊的短跑比赛拒绝异族人的参与,重视对民族身份的认同,D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小国寡民,排除A项;B项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共同文化传统,排除C项。故选D项。
8.B
【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西亚)。根据材料可知,《吉尔伽美什》是世界上最早的史诗,它描写的是两河流域的传奇英雄吉尔伽美什的故事。两份文本(泥板文书)残片记载了《吉尔伽美什》史诗部分内容,反映了西亚文化的流传,B项正确;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创造了楔形文字,是迄今所知世界上最早的文字,在西亚流行数千年。这两件文物反映了西亚文化的流传, “楔形文字的推广”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A项;《吉尔伽美什》最早来源于公元前2100年苏美尔的乌尔第三王朝,在后来又流传至古巴比伦,排除C项;《吉尔伽美什》围绕乌鲁克国王吉尔伽美什和他的朋友恩奇都之间的友谊故事展开。不能证明完全真实, “还原了乌鲁克王朝历史”说法不恰当,排除D项。故选B项。
9.A
【详解】根据材料“尼罗河每年的泛滥都会淹没一些土地,但也会新增加一些土地。人们必须运用数学知识来测量这些土地的面积,以确定当年的赋税……因此古埃及成为几何学的发明之地”等信息可知,尼罗河泛滥导致出现新增土地,这促进了古埃及几何学的发展,说明地理环境影响文明的发展,A项正确;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地理环境对文明的发展影响,没有强调农耕经济的脆弱性特点,排除B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农耕经济的发展促进古代文明的发展,但材料内容没有强调农业与文明发展的关系,排除C项;埃及文明的兼收并蓄主要体现在吸收和借鉴他国文明成果,与题干内容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
10.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公元前4世纪末期(希腊)。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阿伊·哈努姆古城约建于公元前4业纪末期,地处阿富汗东北,却表现出鲜明的希腊城市特征,是亚历山大征服及“希腊化”政策的产物,反映出帝国军事征服推动了文化交流碰撞,D项正确。公元前4世纪末期,亚历山大已经灭亡波斯,排除A项;公元前4世纪末期,丝绸之路也尚未开通,排除B项;材料中的希腊建筑和希腊神像都不能代表雅典的民主政治,排除C项,故选D项。
11. 农耕技术 西亚 神话 人像雕刻 腓尼基 拉丁字母 丝绸之路 大秦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文明的区域交流方面,有技术交流、文学艺术交流和字母文字交流。技术交流上,西亚的①农耕技术,逐步传到中亚、欧洲和北非一些地区。冶铁技术起源于②西亚,从那里扩散到埃及和希腊等地。文学艺术交流上,西亚的神话③传入希腊。希腊最初的雕刻艺术,特别是④人像雕刻,在很多方面都模仿埃及。字母文字交流上,字母文字起源于西亚地区的⑤腓尼基。在东方演化为阿拉马字母,由阿拉马字母发展出古代西亚、埃及以及印度等地的多种字母。向西传入希腊,形成希腊字母,再演化出⑥拉丁字母。希腊字母和拉丁字母成为今天欧洲几乎所有字母文字的源头。在中西交流中,汉朝和罗马帝国,早期缺乏官方的直接往来,主要通过中国的⑦丝绸之路间接交流。曾经中国的丝绸在波斯帝国时期已到达地中海东岸;东汉的班超曾派甘英出使⑧大秦。2世纪,已经有来自罗马的商人到达洛阳。
12. 两河流域南部 两河流域的统一 地中海东岸 两河流域地区和小亚细亚 移民方式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西亚文明从①两河流域南部向周边地区扩张,古巴比伦王国首次实现了②两河流域的统一,把势力伸展到③地中海东岸;亚述帝国不仅统一了整个④两河流域地区和小亚细亚的一部分,而且一度征服埃及,建立了历史上空前的大帝国。古代希腊人以⑤移民方式扩大影响,在东起黑海东岸、西到西班牙的广大地区建立了数量众多的城邦国家。
13. 种姓制度 佛教 众生平等 摩诃婆罗多 数字符号
【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在国家的形成过程中,印度出现了种姓制度和婆罗门教;公元前6世纪,印度社会矛盾尖锐,人们对种姓制度和婆罗门教不满,佛教产生了,它提倡“众生平等”和忍耐顺从,得到了很多人的支持;史诗《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在古代印度文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古代印度人发明了包括“0”在内的十个数字符号。所以①是种姓制度;②是佛教,③是众生平等;④摩诃婆罗多;⑤是数字符号。
14. 意大利 4世纪末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罗马原是意大利中部的一个蕞尔小邦。在成功解决内部矛盾后,它凭借强大的由公民组成的军队首先征服了意大利,接着向地中海地区扩张,先后征服了从西班牙到两河流域的整个地中海周边地区,其中包括马其顿亚历山大帝国解体后形成的一系列国家,以及今天的法国和英格兰,把整个地中海变成了罗马的内海。在扩张过程中,罗马把被征服地区的大量居民卖为奴隶,奴隶制迅速发展起来。4世纪末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分。故填空1.意大利;2.4世纪末。
15. 巴勒斯坦 西亚地区 两河流域 地中海 小亚细亚 城邦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古代埃及文明:主要向叙利亚和巴勒斯坦扩张,鼎盛时期还曾达到两河流域,并与西亚地区的大国争霸。西亚文明:从两河流域南部向周边地区扩张,古巴比伦王国首次实现了    两河流域的统一,把势力伸展到地中海东岸。亚述帝国:组建了包括步兵、骑兵、战车兵、工兵等在内的多兵种部队,数百年时间里几乎战无不胜。亚述帝国不仅统一了整个小亚细亚地区和地中海的一部分,而且一度征服埃及,建立了历史上空前的大帝国。古代希腊人:以移民方式扩大影响。他们利用自己的组织能力、航海技术和武器,向地中海和黑海周边地区殖民。在200年左右的时间里,他们在东起黑海东岸、西到西班牙的广大地区建立了数量众多的城邦国家。故填空1.巴勒斯坦;2.西亚地区;3.两河流域;4.地中海;5.小亚细亚;6.城邦。
16.正确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基督教文化的载体是《圣经》及神学。题意说法正确。
17.错
【详解】《查士丁尼法典》标志着罗马法体系的最终完成,本题错误。
18.错误
【详解】智者学派的代表是普罗泰戈拉,苏格拉底是智者学派同时代的思想家,但他不属于智者学派,故本题说法错误。
19.B
【详解】克里斯提尼改革以地区区域取代血缘部落,标志着雅典民主政治的确立。故选B。
20.正确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万民法的出现是罗马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结果。
21.(1)罗马建国后不久,在平民的努力之下,通过了第一部成文法典——“十二铜表法”。随着罗马共和国的发展,适用于维护维护罗马公民的政治权利和经济利益的“公民法”应运而生。随着罗马人对外扩张的不断扩大和帝国的建立,越来越多的非罗马外邦人加入到罗马属民的行列,适用于境内各民族的万民法营运而生。公元212年,卡拉卡拉皇帝授予帝国全体自由民以公民权,“公民法”和“万民法”逐渐统一起来。
(2)古代罗马法律制度的发展体现了罗马人崇尚法治的精神和追求法律地位平等的决心。罗马法以其丰富的内容和比较完备的形式对后来的欧洲各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古代罗马人的法治精神和法律意识为后人树立了榜样。但是,罗马法有其历史局限性,它将奴隶排斥在法律对象之外,因为奴隶在当时只是其主人的财产,不具有任何权利。
【详解】(1)据所学可知,罗马建国后不久,由于贵族垄断了立法权并随意曲解法律以欺压民众,广大平民对此强烈不满,他们极力要求制定成文法来保障自身的权益。在平民的努力之下,通过了第一部成文法典——《十二铜表法》,这是罗马成文法的起点。罗马共和国时期,适用于维护维护罗马公民的政治权利和经济利益的是“公民法”。在由共和国到帝国的过程中,罗马社会发生了很大变化。随着罗马人对外扩张的不断扩大和帝国的建立,越来越多的罗马外邦人加入到罗马属民的行列,原有的公民法就不太适应新的形势了,罗马政府遂设置外事裁判官来处理外邦人之间及罗马人与外国人之间的诉讼案件。在长期的司法实践中形成的万民法体系。公元212年,卡拉卡拉皇帝授予帝国全体自由民以公民权,“公民法”和“万民法”逐渐统一起来。
(2)影响:罗马法影响可从对罗马和世界两个角度分析。如对罗马,有利于罗马帝国的长治久安与繁荣;对世界:在世界法治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罗马法又成为近代资产阶级法学的渊源和近现代法律的先驱。
评价:评价应从正反两方面来说。积极性:罗马法以其丰富的内容和比较完备的形式对后来的欧洲各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古代罗马人的法治精神和法律意识为后人树立了榜样。局限性:,罗马法将奴隶排斥在法律对象之外,因此罗马法实质是保障和维护罗马奴隶主的地位和统治。
22.(1)不同点:罗马进行的是侵略扩张战争,汉朝进行的是统一战争;罗马以和平为耻,汉朝秉持重仁义、轻战争的思想;罗马推行进攻战略,汉朝基本上是一种防守战略;罗马靠掠夺维持战争,汉朝战争费用由国家财政支持。
(2)意义:统一多民族的封建国家得到巩固;为农耕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安全保障;促进了丝绸之路的畅通和对外贸易的繁荣;和平为主,防守为主,成为中国边防政策的传统;形成了追求统一的价值观。
【详解】(1)不同点:根据“消灭了迦太基,罗马逐渐向地中海东、西部发展,开启了并吞希腊世界的活动。到了帝国时期,穷兵黩武仍然是罗马存在的常态。所以罗马人认为边界就是要使敌人恐惧。”得出罗马进行的是侵略扩张战争;根据“高祖的注意力仍然是要扫平割据的中原诸国,当时驻守在代的韩王信投降匈奴,信的部将也和匈奴联合,所以才出兵击匈奴”可得出汉朝进行的是统一战争;根据“用金钱求和,更被认为是耻辱”得出罗马以和平为耻;根据“从高祖到武帝初年,汉对匈奴采取的是防守政策,希望以长城为界,双方各保平安”得出汉朝秉持重仁义、轻战争的思想;根据“消灭了迦太基,罗马逐渐向地中海东、西部发展,开启了并吞希腊世界的活动”得出罗马推行进攻战略,根据“汉对匈奴采取的是防守政策”得出汉朝基本上是一种防守战略;从战争的支持角度,可得出罗马靠掠夺维持战争,汉朝战争费用由国家财政支持。
(2)意义:根据所学可得出统一多民族的封建国家得到巩固;根据“到了东汉,南北匈奴分裂,方才出击,打败了匈奴,免除了匈奴对中原居民生产的骚扰破坏。”得出为农耕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安全保障;根据所学,从对外贸易等角度概括,可得出促进了丝绸之路的畅通和对外贸易的繁荣;和平为主,防守为主,成为中国边防政策的传统;形成了追求统一的价值观等。
23.(1)结束两河流域长期分裂混战的局面;建立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国家;开凿运河,改善和扩大了灌溉系统。
(2)特点:君权神授;等级分明;内容丰富;重视证据;维护私有财产,保留了“同态复仇”原则等。本质目的:维护奴隶主贵族的利益。
【详解】(1)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汉谟拉比的贡献根据“汉谟拉比是古巴比伦第六代王,公元前1757年,他攻陷玛里,结束了长期分裂混战局面”得出结束两河流域长期分裂混战的局面;根据“汉谟拉比握有全国行政、经济、军事、立法、司法、祭祀和水利灌溉以及直接任命各级官吏等大权,把各城邦变为受中央控制的地方单位”得出建立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国家;根据“开凿新运河,挖沟渠,改善和扩大了灌溉系统”得出开凿运河,改善和扩大了灌溉系统。
(2)本题是特点类、影响类材料分析题。第一小问的特点:根据“民犯强盗罪而被捕者,应处死”得出维护私有财产;根据“挖去别人眼睛的人也要被挖出眼睛”得出保留了“同态复仇”原则;从条文的规定来看,内容丰富,等级森严;根据材料“倘自由民宣誓揭发自由民之罪,控其杀人,而不能证实,揭人之罪者应处死”得出,重视证据。第二小问的本质目的:结合所学可知这部法典是维护奴隶主贵族的利益的。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