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高二历史 第三单元 第8课 古代中国的发明与发现 教案(人教版必修3)

文档属性

名称 2015-2016学年高二历史 第三单元 第8课 古代中国的发明与发现 教案(人教版必修3)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5-11-20 16:48: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三单元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第8课 古代中国的发明与发现(A)
课标要求
概述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认识中国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教学目标
1.阅读教材,识记古代中国的四大发明、古代数学、天文、农业、医学等方面取得的突出成就。
2.在识记上述基本史实的基础上,通过生生共议、师生互议、学生质疑:以四大发明为例分析中国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学法指导
1.可以运用归纳法记忆四大发明的内容及影响,运用中外比较法来加深对古代科技特点的认识。
2.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在我国古代并没有发 ( http: / / www.21cnjy.com )挥太大的作用,但不能说明其作用不大,只能说明任何重大科技发明创造,只有在它造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时侯,才发挥着改造社会的巨大作用。
重点难点
1.重点:中国古代科技取得重大成就的主要表现,四大发明的应用及它们向世界的传播所带来的影响。
2.难点:中国古代科技取得重大成就的主要原因。
课时安排
2课时。其中第1课讲授“四大发明”,第2课时讲授数学、天文、历法、农学和医学。
教学设备
多媒体教学设备;自制本课课件;相关图文资料。
教学方法
以“四导一评”教学模式为主,辅以其它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设计
【有机引入】
问题:引导学生观察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 ( http: / / www.21cnjy.com )式有关四大发明的图片,并提出问题:本图片选自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她展示了中国哪一伟大的发明?对中国古代的发明创造你还知道哪些?
( http: / / www.21cnjy.com )
引入:教师在归纳总结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入新课学习。
【自主学习】带着下列问题,阅读教材P36-41,在书上进行圈、点、勾、划,对知识点进行记忆与思考。
一、阅读教材第一目“四大发明”(注意“前言”和“历史纵横”部分),完成下表:
【3组学生板演预测】
四大发明 发明背景 出现时期 成就与影响
改进造纸术 1.竹简、牛骨、布帛等书写材料的缺陷;2.汉代教育的发展。 1.西汉出现早期的纸;2.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 1.魏晋南北朝:技术进步,成为最主要的书写材料;2.唐宋:竹纸、皮纸为主;唐末:8世纪末,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
活字印刷术 1.雕版印刷术存在缺陷;2.彩色套印技术的使用。 北宋(毕昇) 活字印刷术即经济,又省时,促进了文化的传播和发展。
火药 道教的发展(炼丹) 古代 1.唐末:开始用于军事,最早的火药武器:突 ( http: / / www.21cnjy.com )火枪、火箭、火炮;2.宋朝:军事上广泛使用火药。3.火药的使用,改变了单纯依靠大刀、长矛和弓箭作战的局面,使整个作战方法发生了重大变革。
指南针 1.战国:发明“司南”2.战争与航海的需要。 古代 北宋:指南针用于航海;它促进了航海事业的发展,为欧洲航海家进行环球航行和发现美洲,提供了重要条件。
点评:视学生回答情况进行知识讲解与思维方法指导。
特别提示:
什么是传统科学(古典科学)?什么是近代科学?
传统科学建立在直接的观察和 ( http: / / www.21cnjy.com )思辨性的猜测以及形成逻辑的演绎基础之上,基本属于现象的描述和经验的总结,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和相对独立的学科体系。
近代科学是在搜集资料的基础上,从现象 ( http: / / www.21cnjy.com )深入到本质,从经验定律上升到系统的科学理论。它是建立在观察实验的基础上的实验科学,并广泛应用数学方法使科学知识日益精确化;同时发展了以实验事实为依据的归纳推理为主要手段的研究方法,确立了一系列定量的科学定律。
二、阅读教材第二、三、四、五目,完成下列表格。
中国古代科技成就一览表
【2组学生板演预测】
项目 发 明 朝代·人物 意 义 其 它
天文成就 天象观测 日食记录 商朝 世界最早日食记录 形成完整的天文学体系,天象观测长时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石氏星表》是世界上最早星表
对彗星记录 春秋 早于欧洲千年
哈雷彗星的记录 春秋 早欧670年
太阳黑子的记录 [西汉] 早欧800年
《甘石星经》 战国 我国最早天文著作
水运浑象仪 东汉张衡 地园说早欧千年 以水为动力推动
地动仪 成功测出陇西地震
黄道游仪 唐僧一行、梁令瓒 世界首次发现恒星位移
测子午线长度
简仪·P37页图 元郭守敬 早欧300年 主持全国天文测量
《授时历》 古代最精密历法
数学 九九乘法表 春秋 古代数学体系形成
筹算计算法 春秋战国 元代出现珠算
《周髀算经》 西汉 勾股定理特例
《九章算术》 东汉 周秦汉代数学成就 古代数学体系形成
圆周率 三国刘徽、南朝祖冲之 早世界千年以上
农学 《齐民要术》 北朝贾思勰 我国现存的一部最早最完整的农书,总结了我国北方劳动人民农业、畜牧业生产经验,提出因地制宜、多种经营思想
《农书》 元代王桢 详见P.38~39
《农政全书》 明代徐光启 详见P.39学习西方 中国近代科学的先驱
医学 《黄帝内经》 撰战国·成西汉 奠定中医学理论基础
《伤寒杂病论》 东汉张仲景 中医临床医学经典 华陀“麻沸散”
《神农本草经》 东汉 较早药物学专著
《本草纲目》 明代李时珍 总结性药物学著作 先进分类法“东方医学巨典”
点评:视学生回答情况进行知识讲解与思维方法指导。
特别提示
1.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特点:(1) ( http: / / www.21cnjy.com )实用性:大多服务于农业;(2)经验性:大多是对生产经验的直接记载或是对自然现象的直接描述,缺少实验、科学概念、定律和逻辑推理,并非真正意义上的近代科学,属于古典科技的范畴。(3)技术化:未形成系统完整的理论,以师代徒的形式传递。
2.中国古代科技发达的原因:(1)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国较早确立封建制度,是当时社会制度先进的国家;(2)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3)农耕经济的高度繁荣;(4)交通发达,促进了国内外科技的交流与传播;(5)广大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和创造,科学家的努力。(6)中国古代文明的连续性。
3.明清时期中国没有产生近代科技的原因:(1 ( http: / / www.21cnjy.com ))自然经济仍占统治地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2)统治者推行重农抑商和闭关政策限制了科技的发展。(3)明清统治者实行文化专制,教育落后,八股取士,思想僵化。(4)重人伦、轻自然的文化传统妨碍了科学技术的发展。总之,日益腐朽的封建专制制度和固守自然经济的生产方式是阻碍中国近代科技出现的根本原因。
4.西方近代科学产生和发展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原因:(1)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提供了政治保障。(2)资本生产方式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和推动力。(3)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提供了思想武器。(4)工业革命推动了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
【知识梳理】【师生互动小结】
一、四大发明
1.造纸术;雕版印刷术和活字印刷术;火药;指南针
2.四大发明传播与影响
二、数学
1.先秦的乘法口诀和筹算计算法
2.《九章算术》和中国古代数学体系的形成
三、天文与历法
1.天象观测的领先成就和《甘石星经》
2.张衡的天文地理仪器和地圆见解
3.僧一行测量子午线和制作水运浑象仪
4.郭守敬创制天文仪器和编订《授时历》
四、农学
1.贾思勰的《齐民要术》
2.王桢的《农书》
3.徐光启的《农政全书》
五、医学
1.《黄帝内经》
2.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
3.名医华佗的麻沸散和五禽戏
4.李时珍的《本草纲目》
【合作探究】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中国的世界记录》收录的中国古代科技成果统计
类别 数学 天文历法气象 地学 化学 农学 机械 水利 轻工 兵器
项数 22 25 25 9 25 7 7 8 8
材料二 中国古代几项重大 ( http: / / www.21cnjy.com )发明:火药、罗盘针和印刷术等对于封建社会末期的欧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从15世纪到今天,欧洲科技巨匠辈出,从哥白尼、伽利略到牛顿、瓦特,到卡尔·本茨、爱迪生再到爱因斯坦、比尔·盖茨,……而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先驱动力正掌握在他们的手中。——《面向21世纪的科技》
材料三 中国古代天文学主要成就
《尚书》中的日食记录;《竹书纪年》记载的流星雨;《淮南子》中记载的太阳黑子;
《春秋》中的哈雷彗星记录;《汉书》中的新星记录;僧一行对子午线的测量。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回答,中国古代领先世界的科学技术主要分布在哪些领域 为什么会有这一特点
【1组学生板演预测】分布领域:分布在与 ( http: / / www.21cnjy.com )农业生产有关的科技领域(或主要分布在数学、天文学、地学、农学等领域)。原因:中国古代以农耕经济为主导;历代统治者重视农业,因而与农业有关的科技得到发展。
点评:视学生回答情况进行知识讲解与思维方法指导。
(2)概述材料二提到的中国三大发明对资产阶级革命或资本主义发展所起的重大作用。
【6组学生板演预测】差异:中国的只局限 ( http: / / www.21cnjy.com )于对观测到的现象和数据的记载,但缺乏进一步的分析和探究;而西欧天文学注重观测基础上的科学规律总结和严密推算。
点评:视学生回答情况进行知识讲解与思维方法指导。
(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中国古代天文学研究与西欧文艺复兴时期天文学革命相比有何差异
【5组学生板演预测】火药帮助了新兴 ( http: / / www.21cnjy.com )资产阶级战胜封建势力,推翻封建制度;指南针为新航路的开辟提供了重要条件,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出现;印刷术促进了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传播。
点评:视学生回答情况进行知识讲解与思维方法指导。
【检测反馈】
1.培根在评述中国古代文明的三项成果时说 ( http: / / www.21cnjy.com ):“这三种东西曾经改变了整个世界的事物面貌和状态:第一种在文字方面,第二种在战争上,第三种在航海上。”材料中的“三种东西”是指
A.甲骨文、造纸术、指南针 B.印刷术、青铜器、指南针
C.书法、火药、指南针 D.印刷术、火药、指南针
【4组学生板演预测】D。
点评:视学生回答情况进行知识讲解与思维方法指导。
2.(10·全国Ⅱ卷文综·T15)宋 ( http: / / www.21cnjy.com )人邢昺上疏称:“臣少时业儒,观学徒能具经疏者百不一二,盖传写不给,今(雕)板大备,士庶家皆有之,斯乃儒者逢时之幸也。”这说明
A.藏书成为人们追求的时尚 B.儒者地位迅速提高
C.技术进步推动了文化发展 D.儒学得到广泛传播
【4组学生板演预测】C。
点评:视学生回答情况进行知识讲解与思维方法指导。
3.楚汉之争中,有这样一个故事:韩信投 ( http: / / www.21cnjy.com )靠刘邦后,被派去管理杂乱无章的粮仓。但很快韩信就把新谷、陈粮分开,而且新谷、陈粮的多少统计的非常清楚。他的这些智慧最可能记载于
A.《石氏星表》 B.《九章算术》 C.《齐民要术》 D.《黄帝内经》
【4组学生板演预测】B。
点评:视学生回答情况进行知识讲解与思维方法指导。
教学反思
在此次教学活动中,我把自己的教 ( http: / / www.21cnjy.com )案变成学生的学案,力图让他们在课前就明了自己在课堂上要学习的知识以及要解决的问题,以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到学习中来的积极性。在两个课时的课堂探讨学习中,我也始终以学生为主体,通过让他们自组小组分别负责解决不同的学习任务,按他们的表现来评定成绩,这样的方式也刺激了他们学习的兴趣,最后证明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但是,这样的分组学习的教学方法,如果他们自身不自觉交换学习成果,就有可能不利于他们对整个知识系统的学习,在这一点上还需要进一步的改进。
课前,教师可指导学生利用图书馆、互联网 ( http: / / www.21cnjy.com )等资源,分组收集、整理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相关材料,并在课堂上相互交流,从而对中国古代科技的成就形成初步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