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第一单元 单元研习任务 教学设计+课件(共1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4 第一单元 单元研习任务 教学设计+课件(共15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5-13 13:37:55

文档简介

(共15张PPT)
深化理性思考
第一单元 单元研习任务
主讲教师:
学 校:
年 级:高二年级
学 科:高中语文(统编版)
语言建构与运用 提升具体情境中的语言运用能力。
思维发展与提升 正确认识理性思维,注重思维方式的转变和深化,引导学生运用理性思维正确看待和分析问题。
审美鉴赏与创造 体会并创造议论文的思辨之美。
文化传承与理解 运用本单元所学经典理论对现实问题进行辨析,以辩证唯物主义观指导自己正确看待社会和人生。
学习目标
研习活动任务
理性思考是一种有明确的思维方向,有充分的思维依据,是能对事物或问题进行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与概括的一种思维。简单地说,理性思考就是一种建立在证据和逻辑推理基础上的思维方式。
深化理性思考,要求透过表象探究被忽略的事实真相,推导事物的发展趋势;要求敢于质疑,敢于追问,对事物作出理性的判断,还要注意提高思维品质,对看似简单的事物进行深层思考,不把问题简单化。
那么如何深化自己的理性思考呢?
本单元前四篇文章观点鲜明,思维缜密。阅读这四篇文章,有助于我们形成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请通览四文,完成下表。
活动一:研读文本,感受辩证思维
篇名 核心观点 核心概念 思维方式
《社会历史的决定性基础》
《改造我们的学习》
《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篇名 核心观点 核心概念 思维方式
《社会历史的决定性基础》 经济条件归根到底制约着历史发展 经济关系  偶然性与必然性
辩证分析思维
上层建筑相互作用并对经济基础发生作用 历史上的偶然性归根到底是经济的必然性 《改造我们的学习》 反对主观主义 主观主义  马克思列宁主义 实事求是 树立马克思主义学风 《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 存在决定思想 存在与思想  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 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 一个正确的认识,往往需要经过由物质到精神,由精神到物质,即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这样多次的反复,才能够完成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检验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实践 真理 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则 革命导师是坚持用实践检验真理的榜样 任何理论都要不断接受实践的检验 本单元文章都是逻辑严密的经典文章,透射着缜密而深邃的理性思考,我们感受到了本单元文章思辨的力量。请任选一篇文章,分析其思维的深刻性,并思考如何深化理性思考?
活动二:品评鉴赏,深化理性思考
示例一:《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
这是一篇气势磅礴、吐纳环宇的哲学论文,遵循着严密的逻辑形式和规律:
①在对“物质可以变成精神,精神可以变成物质”的议论中,从不同的层次、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语言来表述,在议论中保持其思维的同一性和确定性;
②在对“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的议论中,从不同的层次、不同的角度对不同的方面,作出不同的判断,思维首尾一贯;
③在对“认识论”的议论中,以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否定唯心主义的认识论,爱憎分明,保持其思维的明确性;
④对“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的概念、判断、理论即思想体系进行了论证,以其充分的理由,高屋建瓴,使其思维的论辩有一泻千里之势。
以上四层之间环环相扣、层层深入、推理严密,具有如大河奔流般不可抗辩的理性思考的力量。
活动二:品评鉴赏,深化理性思考
示例二: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精雕细琢,逻辑清晰:
①引言部分是说文章的价值性,也就是写文章的原因,即肃清“四人帮”的流毒和影响,推动拨乱反正。
②第一部分是说文章的学理性,也就是解释为什么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通过什么范式的逻辑说理才能让读者心服口服地相信“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个文章论断。
③第二部分是说文章的立场性,也就是说要站在什么立场上才能真正地理解和坚持检验真理的科学标准。这个立论起点和逻辑立场就是马克思主义立场“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首要的、基本的观点”。只有站在马克思主义立场上,才能清晰而准确地理解作者的原意和文章的原意。
④第三部分是说文章论断的现实验证性。主要是以例证的方式,解释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现实支撑问题,即实践例证。作者通过列举众多著名的现实例证来佐证文章的论断。
⑤第四部分是说明文章的未来展望性。解释了怎样做才算是真正地坚持了检验真理的科学标准。主要是从现实和未来两个时空维度来谈怎么看和怎么办的问题。
文章的五部分既单独叙议、自成一段,又前后相依、浑然一体,具有严密的逻辑性。
深化理性思考,要学会辩证分析
(1)联系的辩证分析法——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总是和外界事物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分析一个问题时,就要注意它和其他有关问题的联系。
(2)发展的辩证分析法——世上的万事万物都是在运动、发展、变化之中的。论证一个问题的时候,如果采用静止不变的观点分析,就不可能揭示出它的内在客观规律,就必然违背事理;只有抓住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在发展中分析问题,才能把握问题的实质所在。
(3)一分为二的辩证分析法——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去分析问题,才能全面地认识问题,避免认识的片面性。分析问题时,既要看到它的这一面,又要看到它的另一面;既要看到它的正面,又要注意它的反面。
活动二:品评鉴赏,深化理性思考
深化理性思考,如何进行辩证分析
(1)进行多向求异分析,使文章立意新颖;
(2)分析事物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使文章立意深刻;
(3)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使文章具有说服力;
(4)分析事物横向、纵向之间的联系,使说理更深入。
如《怜悯是人的天性》多向求异,先破后立,边破边立,逻辑严密,环环相扣,具有浓烈的思辨色彩。首先批驳“人天生是恶人”的观点,指出其观点存在的漏洞,接着阐明其错误原因;紧接着又从 “恶人是一个强壮的孩子”来推论其观点的矛盾性和认识的片面性;接下来开始引入怜悯心的话题,进而提出自己的观点:怜悯心是最普遍、最有用的美德。
活动二:品评鉴赏,深化理性思考
认识事物时,我们的判断常常会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如笃信古人、权威和书本,听信大多数人的意见等。“自古以来”“著名专家表示”“书上说”“大多数人认为”等常见说法,就体现了这些影响。围绕这样的短语,延伸思考,充实依据,选取合适的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 字的文章,题目自拟。
活动三:实战演练,成就斐然文章
| 思路点拨 |
本题引导我们提高对事物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审题时注意材料列出的说法。“自古以来”是经验因素;“著名专家表示”“书上说”是权威因素;“大多数人认为”是人们的从众心理。命题人要求我们围绕这样的短语(如少数服从多数、权威发布),延伸思考。至此,我们就可以明确,作文是要我们思考:人们在认识事物即将做出判断时,如何降低或者减少来自经验的、权威的、从众的因素的影响,从而做出最科学的判断。
围绕这一认识,选择一个角度完成写作就可以了。写作时要注意安排好论证的结构,选择典型的论据,或使用举例,或引用名言,或正反对比,做到摆事实、讲道理。如可拟题为:独立思考,拒绝盲从;不要在权威面前失去自我;要敢于向大多数说“不”。
| 参考示例 (片段)|
独立思考,拒绝盲从
《人性的弱点》一书曾提到过“要想成为真正的人,必须先是个不盲从的人”。是的,盲从的人必定是个没有智慧的人,真正的智者不会是一株墙头草,而会是一个意志坚定的钉子,坚持自己的正确立场,坚持真理。而盲从必会像错误的指向标,引导我们坠入错误的深渊。
…………
当今我们这个浮华喧嚣的世界,冠之以专家、教授和大师的“权威人物”有许多。如有许多人打着“养生专家”的旗号,出书、做报告、给人治病,敛了许多财,也坑害了许多人。我想不是他们骗术高明,也不是他们的骗语华丽,而是他们头上的光环太耀眼。当然,很多权威非一日炼成,自有其高于凡人之处,常常能振聋发聩,一语惊醒梦中人。但并不是所有的经验都值得效仿,不是所有的权威都能信奉,奉劝朋友们,面对那些所谓的头衔、称号,请独立思考,拒绝盲从。
点评:
作者围绕“独立思考,拒绝盲从”这个观点展开论述,全文逻辑严密,论述透彻。作者驾驭语言的能力强,说理明白,主要运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
因为独立思考,哥白尼发现了日心说,实现了天文学的根本改革;韩愈发起古文运动,给文学注入新的血液。而因为盲从,东施效颦终成笑话,邯郸学步沦为笑柄。只有独立思考,拒绝盲从,才可使我们走向正确的道路,获得更多的收获,拥有更完美的人生。
同学们,下课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语文 年级 高二 学期 秋季
课题 单元研习任务(深化理性思考)
教科书 书 名:统编本教材选择性必修中册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2年7月
教学目标
1.语言建构与运用:提升具体情境中的语言运用能力。 2.思维发展与提升:正确认识理性思维,注重思维方式的转变和深化,引导学生运用理性思维正确看待和分析问题。 3.审美鉴赏与创造:体会并创造议论文的思辨之美。 4.文化传承与理解:运用本单元所学经典理论对现实问题进行辨析,以辩证唯物主义观指导自己正确看待社会和人生。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 运用本单元所学经典理论对现实问题进行辨析,以辩证唯物主义观指导自己正确看待社会和人生。 教学难点: 正确认识理性思维,注重思维方式的转变和深化,引导学生运用理性思维正确看待和分析问题。
教学过程
活动一:研读文本,感受辩证思维 本单元前四篇文章观点鲜明,思维缜密。阅读这四篇文章,有助于我们形成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请通览四文,完成下表。 答案示例: 活动二:品评鉴赏,深化理性思考 1.请任选本单元一篇文章,分析其思维的深刻性,并思考如何深化理性思考? 示例一:《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 这是一篇气势磅礴、吐纳环宇的哲学论文,遵循着严密的逻辑形式和规律:①对“物质可以变成精神,精神可以变成物质”的议论中,从不同的层次、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语言来表述,在议论中保持其思维的同一性和确定性;②在对“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的议论中,从不同的层次、不同的角度对不同的方面,作出不同的判断,思维首尾一贯;③在对“认识论”的议论中,以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否定唯心主义的认识论,爱憎分明,保持其思维的明确性;④对“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的概念、判断、理论即思想体系进行了论证,以其充分的理由,高屋建瓴,使其思维的论辩有一泻千里之势。以上四层之间环环相扣、层层深入、推理严密,具有如大河奔流般不可抗辩的理性思考的力量。 2.总结深化理性思考的方式,如辩证分析法: (1)联系的辩证分析法——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总是和外界事物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分析一个问题时,就要注意它和其他有关问题的联系。 (2)发展的辩证分析法——世上的万事万物都是在运动、发展、变化之中的。论证一个问题的时候,如果采用静止不变的观点分析,就不可能揭示出它的内在客观规律,就必然违背事理;只有抓住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在发展中分析问题,才能把握问题的实质所在。 (3)一分为二的辩证分析法——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去分析问题,才能全面地认识问题,避免认识的片面性。分析问题时,既要看到它的这一面,又要看到它的另一面;既要看到它的正面,又要注意它的反面。 3.学会辩证分析的方法: (1)进行多向求异分析,使文章立意新颖; (2)分析事物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使文章立意深刻; (3)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使文章具有说服力; (4)分析事物横向、纵向之间的联系,使说理更深入。 如《怜悯是人的天性》多向求异,先破后立,边破边立,逻辑严密,环环相扣,具有浓烈的思辨色彩。首先批驳“人天生是恶人”的观点,指出其观点存在的漏洞,接着阐明其错误原因;紧接着又从 “恶人是一个强壮的孩子”来推论其观点的矛盾性和认识的片面性;接下来开始引入怜悯心的话题,进而提出自己的观点:怜悯心是最普遍、最有用的美德。 活动三:实战演练,成就斐然文章 认识事物时,我们的判断常常会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如笃信古人、权威和书本,听信大多数人的意见等。“自古以来”“著名专家表示”“书上说”“大多数人认为”等常见说法,就体现了这些影响。围绕这样的短语,延伸思考,充实依据,选取合适的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 字的文章,题目自拟。 思路点拨:题引导我们提高对事物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审题时注意材料列出的说法。“自古以来”是经验因素;“著名专家表示”“书上说”是权威因素;“大多数人认为”是人们的从众心理。命题人要求我们围绕这样的短语(如少数服从多数、权威发布),延伸思考。至此,我们就可以明确,作文是要我们思考:人们在认识事物即将做出判断时,如何降低或者减少来自经验的、权威的、从众的因素的影响,从而做出最科学的判断。 围绕这一认识,选择一个角度完成写作就可以了。写作时要注意安排好论证的结构,选择典型的论据,或使用举例,或引用名言,或正反对比,做到摆事实、讲道理。如可拟题为:独立思考,拒绝盲从;不要在权威面前失去自我;要敢于向大多数说“不”。
备注:教学设计应至少含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等三个部分,如有其它内容,可自行补充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