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高二历史 第八单元 第22课 文学的繁荣 教案(人教版必修3)

文档属性

名称 2015-2016学年高二历史 第八单元 第22课 文学的繁荣 教案(人教版必修3)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3.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5-11-20 20:37:58

文档简介

第24课 音乐与影视艺术
课标要求
列举19世纪以来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理解这些音乐作品的时代性、多样性和民族性;了解影视艺术产生与发展的历程,认识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教学目标
1.阅读教材,识记十九世纪以来浪漫主义音乐、民族乐派、现代主义音乐的产生与发展历程及各个发展时期的代表艺术家和代表作;电影业、电视业的发展历程及其标志性成就。
2.依据本课教材内容及导学案中的材料与问题,以生生共议、质疑与师生互议等方式,联系历史必修一、必修二的相关背景知识,理解这些音乐流派基本特征,即时代性、多样性和民族性;在了解影视艺术产生与发展历程基础上,认识推动其产生和发展的主要因素;联系现实生活实际等进一步认识音乐艺术、影视艺术的产生和发展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学法指导
1.可选听课本中提到的一些重要音乐作品;也可联系音乐课的相关内容,学会欣赏相关的音乐作品。
2.关注时代特征与音乐、影视艺术的关系,理解它对音乐和影视的影响。
重点难点
1.重点:浪漫主义音乐的特点。
2.难点:现代主义音乐的发展反映了时代的变化。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设备
多媒体教学设备;自制本课课件;相关图文资料。
教学方法
以“四导一评”教学模式为主,辅以其它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设计
【有机引入】
1787年春天,正是奥地利著名作曲家莫扎特事业辉煌之时。这时,一位17岁的德国青年来到莫扎特的居室来造访,他穿着讲究,举止潇洒,风度翩翩。他找莫扎特是为求师的,但莫扎特对他并不十分热情,因为他正在房间里和朋友们畅谈。
“你把你喜欢的曲子弹奏一遍吧!”这青年欣然从命,坐在钢琴旁弹奏一曲,听得出技巧是高超的,但莫扎特不露声色,他怀疑这个不知名的青年所弹奏的那首乐曲,是长期刻意苦练过,用以在行家面前自炫的。
这青年似乎觉察出莫扎特的心理,于是请求给自己一个即兴演奏的主题。莫扎特给了他一个旋律。这青年尊敬地看了大师一眼,极力使自己镇静下来,然后施展才能,莫扎特越听越出神,神情也越来越激动。琴音刚一终止,他就指着这位青年人,以抑止不住的兴奋心情对朋友说:
“请注意这一位,他将迫使全世界都谈论他自己!”
这时,音乐大师才想起询问青年人的姓名,他就是——贝多芬。
【自主学习】带着下列问题,阅读教材P115-118,在书上进行圈、勾、划,对知识点进行记忆与思考。
一、阅读教材第一目“19世纪的音乐流派与杰作”和“20世纪世界音乐的发展变化”
A(1):继古典主义音乐之后,19世纪的欧洲还出现了哪些音乐流派?请分别指出他们的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品与作品特色(请注意阅读“前言”、图片资料及解读综合思考)。
【6组学生板演预测】
音乐流派 代表人物 国别 成就及代表作品 作品特色
浪漫主义 贝多芬 德国 继承古典主义音乐、开启浪漫主义音乐的“乐圣”式人物;《命运交响曲》《第九交响曲》等 反对封建专制,歌颂资本主义;注重抒情性、自传性和个人心理刻画的形式,突出个人感受
约翰·施特劳斯 奥地利 “圆舞曲之王”;《蓝色多瑙河》 旋律优美,节奏轻快
歌剧 威尔第 意大利 《茶花女》 表达了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民族意识
比才 法国 《卡门》 极具浪漫主义色彩
民族乐派 柴可夫斯基 俄国 《天鹅湖》(芭蕾舞剧) 弘扬民族特性
点评:视学生回答情况进行知识讲解与思维方法指导。
特别提示:
1.《命运交响曲》:此曲完成于1807年末至1808年初,是贝多芬最为著名的作品之一。本曲声望之高,演出次数之多,可谓交响曲之冠。贝多芬在交响曲第一乐章的开头,便写下一句引人深思的警语:“命运在敲门”,从而被引用为本交响曲具有吸引力的标题。作品的这一主题贯穿全曲,使人感受到一种无可言喻的感动与震撼。贝多芬在第三交响曲完成以前便已经有了创作本曲的灵感,一共花了五年的时间推敲、酝酿,才得以完成。乐曲体现了作者一生与命运搏斗的思想,“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他不能使我完全屈服”,这是一首英雄意志战胜宿命论、光明战胜黑暗的壮丽凯歌。恩格斯曾盛赞这部作品为最杰出的音乐作品。整部作品精炼、简洁,结构完整统一。
2. 《蓝色多瑙河》:由奥地利著名作曲家,被誉为“圆舞曲之王”的小约翰·施特劳斯创作于1866年,被称为“奥地利的第二国歌”。原为一首由乐队伴奏的男声合唱,后去掉人声,成为一首独立的管弦乐曲.由小序曲、五段小圆舞曲及一个较长大的尾声(部分再现前面主要的音乐主题)连续演奏而成。乐曲以典型的三拍子圆舞曲节奏贯穿,音乐主题优美动听,节奏明快而富于弹性,体现出华丽、高雅的格调。这首乐曲的全称是“美丽的蓝色的多瑙河旁圆舞曲”。曲名取自诗人卡尔·贝克一首诗的各段最后一行的重复句:“你多愁善感,你年轻,美丽,温顺好心肠,犹如矿中的金子闪闪发光,真情就在那儿苏醒,在多瑙河旁,美丽的蓝色的多瑙河旁。香甜的鲜花吐芳,抚慰我心中的阴影和创伤,不毛的灌木丛中花儿依然开放,夜莺歌喉啭,在多瑙河旁,美丽的蓝色的多瑙河旁。”
3.《茶花女》是意大利浪漫主义作曲大师威尔第“通俗三部曲”中的最后一部,也是世界歌剧长河中最卖座的经典作品之一。故事蓝本源自小仲马的著名小说《茶花女》,全剧共三幕。1853年3月6日首演于威尼斯凤凰剧院,并在进一步修改之后成为各国歌剧院最受欢迎的作品之一,盛演不衰。剧中以大量旋律优美、脍炙人口的唱段为观众铭记,著名选段数量之多可算是威尔第作品之最,堪与比才的歌剧《卡门》媲美。小仲马曾无限感慨的说:“五十年后,也许谁也记不起我的小说《茶花女》了,但威尔第却使它成为不朽。”
4. 歌剧《卡门》是法国作曲家比才的最后一部歌剧,完成于1874年秋。该剧在比才死后才获得成功。美国女高音格拉汀·法拉的有声电影和查理·卓别林的一部无声电影更是扩大了歌剧的名声。它是当今世界上上演率最高的一部歌剧。 该剧主要塑造了一个相貌美丽而性格倔强的吉卜赛姑娘——烟厂女工卡门。她使军人班长唐·豪塞堕入情网,并舍弃了他在农村时的情人——温柔而善良的米卡爱拉。后来唐·豪塞因为放走了与女工们打架的她而被捕入狱,出狱后又加入了她所在的走私贩的行列。然而后来卡门又爱上了斗牛士埃斯卡米里奥,在人们为埃斯卡米里奥斗牛胜利而欢呼时,她却死在了唐·豪塞的匕首下。本剧以女工、农民出身的士兵和群众为主人公, 这一点,在那个时代的歌剧作品中是罕见的、可贵的。也许正因为作者的刻意创新,本剧在初演时并不为观众接受,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部作品的艺术价值逐渐得到人们的认可,此后变得长盛不衰。这部歌剧以合唱见长,剧中各种体裁和风格的合唱共有十多部。
5. 《天鹅湖》是浪漫音乐派代表音乐家之一柴可夫斯基(1840 - 1893)根据民间传说改编,讲述了公主奥杰塔在天鹅湖畔被恶魔变成了白天鹅。一日,刚刚成人的王子齐格费里德在天鹅湖游玩,发现了变成人形的奥杰塔,得知这个美丽的女子本是公主,受了恶魔诅咒才变成天鹅。从此以后,王子深深爱上了奥杰塔。王子挑选新娘之夜,恶魔让他的女儿黑天鹅伪装成奥杰塔以欺骗王子。王子差一点受骗,最终及时发现,奋击恶魔,杀掉了恶魔。白天鹅恢复公主原形,与王子结合,二人终于幸福的在一起。柴可夫斯基对舞剧音乐进行了许多革新,他克服了过去舞剧音乐的公式化弊病,赋予之交响性的发展,使之更富有表现性。《天鹅湖》中,他用真挚动人的旋律,用如泣如诉般的乐句为主导,巧妙运用各种表现手法来刻画人物形象,展开戏剧冲突,是整个音乐完整优美,富于诗意。举例来说,序曲刚一开始,双簧管就吹出柔和的曲调引出故事线索,低沉委婉,表现了变成天鹅的奥杰塔凄惨而动人的场景。
【合作探究1】请依据上表指出,19世纪欧洲音乐呈现出哪些显著特点?结合教材与下面的材料思考,导致这些特点形成的原因有哪些(请注意阅读“前言”、“历史纵横”、图片资料及注释综合思考)?
【5组学生板演预测】材料:一切种类的文学艺术的源泉究竟是从何而来的呢?作为观念形态的文艺作品,都是一定的社会生活在人类头脑中的反映的产物。
特点:多样性、民族性、时代性
原因:欧洲各国进一步发展资本主义;各国面临不同的社会问题;各艺术家个人经历的不同;……
点评:视学生回答情况进行知识讲解与思维方法指导。
二、阅读教材第二目“20世纪世界音乐的发展变化”
A(1):20世纪,世界音乐发生了哪些变化?请依据时序简述其发展历程。(请注意阅读“历史纵横”、图片资料及解读综合思考)?由此,你从中获得哪些启示?
【4组学生板演预测】历程:20世纪,现代主义音乐(流行音乐)兴起。(1)一战前后:源于19世纪末新奥尔良黑人音乐的爵士音乐受到空前欢迎。(2)二战后:摇滚、蓝调、爵士乐风靡欧美,其中摇滚音乐成为主流,歌手乐队:“猫王”普莱斯利(美国);“甲壳虫”乐队(英国)……作品:20世纪50年代《围着时钟摇吧》;20世纪60年代,《时代在改变》;(3)20世纪70年代后:风格多样化、商业化
启示:(1)再次显示了音乐的时代性、多样性和民族性;(2)现代科技的进步与交通的日益便捷,深刻影响着音乐的发展与传播;(3)现代商业介入音乐,有力推动了音乐的发展与传播;(4)音乐的发展,也深刻影响着大众心理、娱乐与生活方式、经济生活和政治生活等。
点评:视学生回答情况进行知识讲解与思维方法指导。
特别提示
1.爵士音乐:
这个问题实际上是一个悬案,现在有四种说法比较流行阐述Jazz这个词语从何而来。
第一种说法,Jazz一词来自当时在密西西比河流域一位家喻户晓的黑人流浪音乐家,他的名字叫做爵士波·布朗。和所有的黑人流浪音乐家一样,布朗常年在这条河的上下游巡回演出,特别是到黑人聚居地的餐馆,酒店和咖啡馆里演出,他的演奏十分精彩,每次总会得到一片叫好声,看到高潮处,观众会大声叫喊:再来一个,爵士波,再来一个,爵士!就这样,爵士波·布朗的名字成为了他所演奏的新音乐的代名词。
第二种说法,爵士这个词由一位海报画家首先使用。1910年前后,这位海报画家为黑人音乐家波塞·爵姆斯乐队创作了一张海报,上书“爵姆斯乐队登台演出,节目精彩请勿错过”的广告词。爵姆斯的演奏现场气氛热烈,演员自由奔放,观众把他们的音乐叫做“爵斯”音乐,最后以讹传讹,变成了“爵士”。
第三种说法,在20世纪初,有人撰文指出“爵士”一词,是由著名的军乐队指挥,早期爵士乐队人物詹姆斯·尤罗普从“莱士”一词转化而来,而“莱士”是1905年前后在纽约演出的一个黑人管乐队的名字,可是这种说法立刻被尤罗普自己予以否认,他当众辟谣说自己没有说过这种话!
第四种说法,“爵士”一词,根据一些语言学家的研究,起源于美国黑人的俚语,带有“热情”、“放荡”之类的含义,在许多时候,它更被用作形容男女欢娱时候的一种动作形容词,有专家甚至举出这种音乐一开始就和斯托里村这样的烟花之地密不可分(爵士一开始就是在*院附近演奏的),可以来证明语言学家观点的正确性。这样的说法确有其道理,但也有很多爵士乐迷不愿意去承认。不过从我个人的观点,很遗憾我同意这个观点,因为很多音乐的名词都与性有关,比如Funk(芬克)一词和Fuck一词有渊源;而Grooving乐风则更与性有关了,因为它本身就是一种动作;象90年代流行起来的舞曲种类Hip-Hop也是如此。
那么Jazz到底是什么样的音乐呢?有一位爵士爱好者John曾经这样说:听起来涩涩的,怪怪的,动静小的,仿佛不到音准的,带拐弯的,就是爵士了。我的定义是,Jazz是Blues和Ragtime结合而来的一种音乐形式,出现于20世纪初的时候,多使用切分音符、半音和即兴演奏方式,经过与各种音乐的良性结合后形成了一个多种不同风格的即兴音乐群组。
2.摇滚:
起源于1940年代末期的美国,1950年代早期开始流行,迅速风靡全球。英文全称为Rock' N' Roll',主要受到节奏布鲁斯、乡村音乐和叮砰巷音乐的影响发展而来。早期摇滚乐很多都是黑人节奏布鲁斯的翻唱版,因而节奏布鲁斯是其主要根基。摇滚乐以其灵活大胆的表现形式和富有激情的音乐节奏表达情感,受到了全世界大多数人的喜爱,并在1960年代和1970年代形成一股热潮。摇滚乐分支众多,形态复杂,主要风格有:民谣摇滚、艺术摇滚、迷幻摇滚、乡村摇滚、重金属、朋克等,代表人物有:埃尔维斯·普莱斯利(猫王)、鲍勃·迪伦、披头士乐队、滚石乐队等,是20世纪美国大众音乐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
3.蓝调:
英文:Blues,解作“蓝色”,又音译为布鲁斯。是一种基于五声音阶的声乐和乐器音乐,它的另一个特点是其特殊的和声。蓝调起源于过去美国黑人奴隶的灵魂乐、赞美歌、劳动歌曲、叫喊和圣歌。蓝调中使用的“蓝调之音”和启应的演唱方式都显示了它的西方来源。这种音乐有一种很明显的特式,便是使用类似中国民俗唱山歌的“一呼一应”的形式进行,英文叫作“Call and Response"。乐句起初会给人们一种紧张、哭诉、无助的感觉,然后接着的乐句便像是在安慰、舒解受苦的人。就好象受苦的人向上帝哭诉,而其后得到上帝的安慰与响应!所以蓝调音乐很着重自我情感的宣泄和原创性或即兴性。(笔者曾向 William Tang讨教一些乐句,但他笑着对我说他自己都记不起那首乐曲当时是怎样吹的了!因为那是即兴的!)这种即兴式的演奏方法,后来慢慢地演变为各种不同类形的音乐,如Rock and Roll、Swing、Jazz……所以蓝调亦是现代流行音乐的根源。
【合作探究2】请结合必修一、必修二综合思考:推动20世纪世界音乐变化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3组学生板演预测】20世纪世界经济的迅速增长;两次世界大战的影响;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新时代大众心理和思维方式的变化:尤其是青少年对突破传统的渴望;国家间、民族间、种族间、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矛盾与斗争……
点评:视学生回答情况进行知识讲解与思维方法指导。
三.阅读教材第三目“影视艺术的产生与发展”
A(1):请依据时序分别概括电影艺术、电视艺术的发展历程及标志性成就(请注意阅读图片资料及注释综合思考)。
【2组学生板演预测】1.电影艺术(“第七艺术”)的起源与发展:19世纪末,法国卢米埃尔兄弟发有电影机;1895年,首次放映电影短片,标志着电影的诞生。默片时代(1927年前,无声电影);有声电影(1927年,美国);彩色电影 (1935年,《浮华世家》);二战后,宽银幕、立体声电影、全息电影、环幕电影、三维电影等技术问世;21世纪,利用数码技术摄制的电影给观众带来了更不真实、更具冲击力的视觉享受。
2.电视艺术(“第八艺术”)的起源与发展:出现:1925年,英国科学家研制成功电视机;1929年英国伦敦首次播放电视节目;30年代播出世界上第一部电视剧;40年代初,美国开始开播彩色电视节目;二战后, 大规模的普及阶段。
点评:视学生回答情况进行知识讲解与思维方法指导。
【合作探究3】请结合必修一、必修二综合思考:影响影视艺术的产生与发展的主要原因有哪些?请结合现实生活的实际思考:影视艺术的产生与发展对人类社会生活产生了哪些重要影响(请注意阅读“学思之窗”?
【1组学生板演预测】原因:第二次科技革命,人类进入电气时代;社会大变化、人类精神需求;商业利益驱动……
影响:积极方面:(1)社会进步的产物;(2)扩大视野,提高素质,丰富和充实人们的精神生活;(3)引领文明的发展趋势和社会风尚;(4)改变生活方式,促进国际交流、经济发展。
消极方面:①导致肥胖症、视力障碍、抑郁症等疾病。②暴力渲染、消费主义对传统价值观产生负面影响。③对理性思维的发展有一定的消极影响;少数青少年沉溺于电视影响学业……
点评:视学生回答情况进行知识讲解与思维方法指导。
【知识梳理】【师生互动小结】
一、19世纪的音乐流派与杰作
1.浪漫主义音乐:贝多芬《命运交响曲》《第九交响曲》等;约翰·施特劳斯《蓝色多瑙河》
2.歌剧:威尔第《茶花女》;比才《卡门》
3.民族乐派:柴可夫斯基《天鹅湖》(芭蕾舞剧)
二、现代主义音乐兴起
1.发展历程:一战前后:爵士音乐的兴起;二战后:摇滚、蓝调、爵士乐风靡欧美;20世纪70年代后:风格多样化、商业化。
2.变化原因:第三次科技革命,特别是传播技术的革命和交通的日益便捷;经济全球化加强,各国间的文化交流日益频繁;新时代大众心理和思维方式的变化:尤其是青少年对突破传统的渴望。
三、影视艺术的产生与发展
1.电影艺术(“第七艺术”)的起源与发展历程:19世纪末,法国卢米埃尔兄弟发有电影机;1895年,首次放映电影短片,标志着电影的诞生;默片时代(1927年前,无声电影);有声电影(1927年,美国);彩色电影 (1935年,《浮华世家》);二战后,宽银幕、立体声电影、全息电影、环幕电影、三维电影等技术问世;21世纪,利用数码技术摄制的电影给观众带来了更不真实、更具冲击力的视觉享受。
2.电视艺术(“第八艺术”)的起源与发展历程:1925年,英国科学家研制成功电视机;1929年英国伦敦首次播放电视节目;30年代播出世界上第一部电视剧;40年代初,美国开始开播彩色电视节目;二战后, 大规模的普及阶段。
3.影视艺术兴起与发展原因:第二、三次科技革命,为影视艺术发展奠定了科技与物质基础;社会大变化、人类精神需求和商业利益驱动。
【检测反馈】
1.彼得·李伯庚在《欧洲文化史》中说:“莫扎特(1756~1791)的乐曲听众往往只是挤满一个客厅,而贝多芬的交响乐则是为音乐厅的上千听众而创作的。”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A.共和制度的确立 B.封建等级观念被削弱
C.普通工人生活水平的提高 D.民主平等思想开始传播
【1组学生板演预测】B
点评:视学生回答情况进行知识讲解与思维方法指导。
2.音乐电视起源于美国。刚传入拉丁美洲时,当地的节目主持人把西班牙语和英语夹杂在一起说,引起了“外国文化入侵”之类的批评。但是到20世纪90年代,人们注意到音乐电视使拉美国家之间彼此更加关注,文化共享的程度也增加了。对此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A.拉美和美国的现代化相互促进 B.科技的进步促进了文化交流
C.殖民主义的历史影响仍然存在 D.电视是影响极大的传播工具
【2组学生板演预测】A
点评:视学生回答情况进行知识讲解与思维方法指导。
3.20世纪30年代,美国每周有成千上万的人去电影院,轻歌曼舞的幻想型影片备受欢迎,当红童星秀兰·邓波儿通常在电影中扮演孤儿去感化富人。这一现象(  )
A.表明了新政已使全国重现繁荣的景象 B.体现了民众身陷危机淡定应对的精神
C.反映了民众逃避现实希求慰藉的心态 D.说明了现代主义艺术得到社会的认同
【3组学生板演预测】C
点评:视学生回答情况进行知识讲解与思维方法指导。
教学后记
音乐与影视艺术越来越影响着人类的日常生活、学习与工作。如何正确看待与利用这些艺术成果与艺术手段,扬长避短,更好地为人类社会发展服务,是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我以大众传播学家施拉姆之语“电视的发明是人类智慧了不起的成就,但如何运用电视,却是对人类智慧的更大考验”为切入点,要求学生讨论评析这句话,学生思维、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收益会更多。第八单元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第22课 文学的繁荣
课标要求
了解19世纪以来文学的主要成就,认识其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影响。
教学目标
1.阅读教材,识记浪漫主义文学、现实主义文学和现代主义文学的基本特点、代表人物及代表作;苏联文学、亚非拉为学的代表人物及代表作。
2.依据教材及导学案中的材料,通过生生共 ( http: / / www.21cnjy.com )议、师生互议、学生质疑,全面分析十九世纪以来各主流文学产生的历史背景,理解各历史时期主流文学出现的成因,把握它的基本特征;进而理解一定时期的思想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在此基础上,认识各主流文学产生及主要成就带来的影响,明确一定时期的思想文化对当时的政治经济的反作用。
学法指导
1.联系语文课的相关内容,学会欣赏相关的文学艺术作品。
2.关注时代特征与文学的关系,理解它对文学的影响。
重点难点
1.重点:浪漫主义文学、现实主义文学与现代主义文学潮流的主要特点;雨果、巴尔扎克、列夫·托尔斯泰和他们的代表作。苏联文学的成就。
2.难点:浪漫主义文学、现实主义文学、现代主义文学和苏联文学的盛行与当时社会历史条件的关系。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设备
多媒体教学设备;自制本课课件;相关图文资料。
教学方法
以“四导一评”教学模式为主,辅以其它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设计
【有机引入】
展示世界名著的影印封面,以谈话方式与学生交 ( http: / / www.21cnjy.com )流所知道的世界名著。你读过哪些19世纪的外国名著?它们分别属于哪种文学流派?各文学流派与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有什么关系?对今后产生了什么影响?请学生阅读教科书回答。然后引导学生阅读引言,出示课标,进入本课学习。
【自主学习】带着下列问题,阅读教材P106-108,在书上进行圈、点、勾、划,并对知识点进行记忆与思考。
一.阅读教材第一目“浪漫主义文学”
A(1):19世纪30年代,兴起于欧洲的主 ( http: / / www.21cnjy.com )流文学是什么?这一文学具有哪些基本特征?分别有哪些代表人物及作品(请注意阅读“前言”、“资料回放”和图片资料及注释综合思考)
【6组学生板演预测】
时期 主流文学 基本特点 代表人物及代表作
国别 作者 代表作
18世纪末到19世纪30年代 浪漫主义文学 反封建、想象丰富、手法夸张、构思奇特、情节跌宕 法国 雨果 《巴黎圣母院》
英国 雪莱 《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
德意志 海涅 《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
点评:视学生回答情况进行知识讲解与思维方法指导。
【合作探究1】欧洲浪漫主义文学在什么历史条件下兴起的?其发展对欧洲社会产生了哪些影响?
【5组学生板演预测】条件: ( http: / / www.21cnjy.com )19世纪30年代前后,随着法国大革命的失败和拿破仑帝国的覆灭,人们开始不再盲目相信理想,开始追求人类的内心感情,于是,所谓的浪漫主义流派在文学领域盛行。
影响:浪漫主义作家在政治上反对封建制度 ( http: / / www.21cnjy.com ),批判现实的黑暗,矛头指向封建贵族,反对新生的资本主义社会中残存的封建残余,同时也展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残酷现实。
点评:视学生回答情况进行知识讲解与思维方法指导。
二、阅读教材第二目“现实主义文学”
A(1):欧美现实主义文学兴起于何时?其主要特征是什么?分别有哪些代表人物及作品(请注意阅读“历史纵横”和图片资料及注释综合思考)
【4组学生板演预测】
时期 主流文学 基本特点 代表人物及代表作
国别 作者 代表作
19世纪30年代以后 现实主义文学 关注社会问题,剖析生活本质,揭露批判社会罪恶 法国 巴尔扎克 《人间喜剧》
英国 狄更斯 《大卫科菲波尔》
俄国 普希金 《叶普盖尼奥涅金》
列夫托尔斯泰 《安娜卡列尼娜》
北欧 安徒生(丹麦)
易卜生(挪威) 《玩偶之家》
美国 马克吐温
点评:视学生回答情况进行知识讲解与思维方法指导。
【合作探究2】请简述欧美现实主义文学兴起的历史背景?其发展对欧美社会产生了哪些影响?
【3组学生板演预测】背景:19世纪 ( http: / / www.21cnjy.com )30年代以后,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社会矛盾日趋尖锐,现实主义文学兴起。影响: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现实的黑暗,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和丑恶本质。
点评:视学生回答情况进行知识讲解与思维方法指导。
三、阅读教材第三目“20世纪世界的文学”
A(1):20世纪上半期世界文学主 ( http: / / www.21cnjy.com )要有哪些文学流派?分别具有什么特点?有哪些主要代表人物和代表作(请注意阅读“学思之窗”、“历史纵横”和图片资料及注释综合思考)。
【2组学生板演预测】
时期 主流文学 基本特点 代表人物及代表作
国别 作者 代表作
20世纪上半期 现实主义 关注社会问题,剖析生活本质,揭露批判社会罪恶 英国 萧伯纳 《苹果车》
法国 罗曼·罗兰 《约翰·克里斯朵夫》
德意志 海涅 《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
现代主义 强调表现自我,手法怪诞,故事开头和结尾没有明显的理由,故事背景模糊不清,因果关系不明,语言风格悖离传统; 美国 海明威 《老人与海》
爱尔兰 贝克特 《等待戈多》
苏联文学 高尔基 《母亲》
奥斯特洛夫斯基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亚非拉文学 反帝反殖,爱国主义 印度 泰戈尔
中国 鲁迅
哥伦比亚 马尔克斯 《百年孤独》,开创了魔幻现实主义,1982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尼日利亚 索卡因
点评:视学生回答情况进行知识讲解与思维方法指导。
【合作探究3】现代主义文学和苏联文学分别反映了什么样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生活 它们的产生与发展又有何影响?
【1组学生板演预测】20世纪以后,社会物质生 ( http: / / www.21cnjy.com )活日益丰富,但是,社会也更加动荡,两次世界大战和经济大危机使世界更加不安,在西方世界,人们心灵越来越空虚和迷惘,反对传统为特征的现代主义流派开始出现于文学领域。
在苏联,一个新生的社会主义制度诞生,人们对一切都充满了希望,朝气蓬勃,于是,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成为这一期间苏联文学的主要特点。
点评:视学生回答情况进行知识讲解与思维方法指导。
特别提示:
现代主义文学与现实主义文学的区别:
现实主义文学 现代主义文学
从产生和繁盛的时间来看 在西方由来已久,文艺复兴以来,尤其是启蒙运动时期,文艺家就主张艺术必须真实地反映社会生活。19世纪30年代起成为文学的主流。 兴起于19世纪晚期,20世纪30年代达到鼎盛时期,并取代现实主义成为文学的主流。
从兴起的社会根源来看 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开始大量暴露出来,社会问题日益突出。 第二工业革命后,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物。经济危机、世界大战等社会问题使人们对资本主义产生了普遍的危机感,迷茫痛苦而找不到出路。
从创作特点来看 强调真实具体地描写现实生活,详尽分析人类行为互相冲突的趋势,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往往因对现实秩序不满而被称为批判现实主义。 是一种流派众多、风格各异的多元化文学,其共同点是集中表现自我,在艺术手法上反传统。
【知识梳理】【师生互动小结】
19世纪以来的文学流派及成就
流派 特点 盛行时间 代表成就
浪漫主义文学 背景:对现实的失望;题材:发掘人的感情世界;形式:想像力丰富的构思和跌宕起伏的情节 18世纪末至19世纪30年代 雨果:《巴黎圣母院》拜伦:雪莱:《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海涅:《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
批判现实主义文学 题材:真实再现社会,剖析社会矛盾;形式:揭露黑暗,塑造英雄 19世纪30年代起 巴尔扎克:《人间喜剧》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狄更斯:《大卫·科波菲尔》普希金:《叶甫盖尼·奥涅金》安徒生:《卖火柴的小女孩》易卜生:《玩偶之家》马克·土温:《百万英镑》萧伯纳:《苹果车》罗曼·罗兰:《约翰·克里斯朵夫》
现代主义与荒诞派 背景:两次世界大战,经济危机的影响题材:反映现代西方人心灵的迷惘和痛苦,强调集中表现自我;形式:故事的开头和结尾没有明显理由;故事的背景不明确,很难理解其中的因果关系。 20世纪五六十年代起 海明威:《老人与海》贝克特:《等待多戈》
苏联文学 背景:十月革命的胜利,苏维埃共和国建立题材:为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服务,多样化的民族形式,社会主义内容 20C中期 高尔基《母亲》奥斯特洛夫斯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亚非拉美文学 背景: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题材:体现了反对殖民压迫、爱国主义精神。 20C 泰戈尔《戈拉 》鲁迅《呐喊》马尔克斯 《百年孤独》
【检测反馈】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请把我枯死的思想向 ( http: / / www.21cnjy.com )世界吹落,让它像枯叶一样促成新的生命!让预言的喇叭通过我的嘴唇把昏睡的大地唤醒吧!西风呵,如果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西风颂》
材料二: 葛朗台阴森森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老房子年久失修,楼梯踏级都被虫蛀坏了,女仆差点摔了跤,他还怪她不挑结实的地方落脚;每一顿饭的面包食物、每一天要点的蜡烛,他都亲自分发,一点儿不能多;女儿生日那天,有客人来,只不过多点了一支蜡烛;他限制妻子的零用钱,连别人送给她的一点,也要想方设法刮走;来了亲戚,他不让加菜,吩咐佃户打些乌鸦来煮汤;妻子卧床不起,他首先想到的是请医生得破钞。葛朗台的吝啬渗透到他的每一句话、每一个行动中。这种吝啬的可恶在于贪得无厌地赚钱。
——《欧也妮·葛朗台》
请回答:
(1)概括材料一、二所示作品的风格。(6分)
【1组学生板演预测】材料1是浪漫主义;材料2是批判现实主义。(6分)
点评:视学生回答情况进行知识讲解与思维方法指导。
(2)“一切种类的文学艺术的源泉究竟是从何而来的呢?作为观念形态的文艺作品,都是一定的社会生活在人类头脑中的反映的产物。”请结合以上材料的时代背景,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认识。(3分)
【2组学生板演预测】此观点正确。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相继成功后的欧洲各国并没有出现启蒙学者所描绘的自由、民主、平等、博爱的美好景象,使人们普遍感到失望,对现实的不满导致了浪漫主义文学的兴起。随着资本主义制度普遍确立,冷酷无情的金钱贸易成为衡量一切事物的最高准绳。资本主义社会日趋尖锐的矛盾,促使人们对社会现实进行冷静、深刻的审视与批判,在文学领域兴起了批判现实主义的潮流。
点评:视学生回答情况进行知识讲解与思维方法指导。
教学反思
本课教材主要从三个方面向学生介绍了世界 ( http: / / www.21cnjy.com )近现代文学方面的主要成就:第一,浪漫主义文学形成的原因、主要特点和成就,介绍和评价了法国浪漫主义文学大师雨果、英国诗人雪莱和德意志诗人海涅以及他们的代表作品。第二,始于19世纪30年代的现实主义文学出现的历史背景、特点,介绍和评价了法国现实主义文学大师巴尔扎克、英国作家狄更斯、俄国诗人普希金和现实主义文学大师列夫·托尔斯泰和他们的代表作品。第三,概述了20世纪的世界文学主要成就。① 概述了20世纪的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特点、社会根源。② 概述了20世纪的苏联文学和亚非拉美的文学成就。这些成就一方面极大地丰富了人类文化宝库,成为优秀的人类文化遗产;另一方面也反映了这些文学家关心、关注现实社会问题的社会责任感。特别是20世纪的世界文学成就还展现了现代文学的多元化景观。由于这一时期世界文学成就的文字和影视资料比较丰富,建议在教学时适当进行补充,增加学生对这一时期世界文学成就的感性了解,提高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审美能力,掌握正确评价文学作品的标准,增强在真、善、美三方面提高自身素质的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