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阿Q正传(节选)》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5.1《阿Q正传(节选)》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1.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5-11 16:49: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阿Q正传(节选)》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结合文本,深入理解鲁迅笔下“国民性”的精神内涵和时代的特点。
教学重点
结合文本,深入理解鲁迅笔下“国民性”的精神内涵和时代的特点。
教学难点
结合文本,深入理解鲁迅笔下“国民性”的精神内涵和时代的特点。
教学过程
导入:
同学们,鲁迅先生在《我怎么做起小说来》谈到:“我的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中,意思是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
Ppt:我的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中,意思是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 ——鲁迅《我怎么做起小说来》
那么,社会有怎样的病态,人们又有怎样的不幸,又该如何进行疗救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翻开《阿Q正传》,深入理解鲁迅先生笔下“国民性”的精神内涵和时代的特征。
Ppt:学习目标:
深入理解鲁迅笔下“国民性”的精神内涵和时代的特点
(二)学习活动一(小组探究):
《阿Q正传》是鲁迅先生在1921年底到1922年初,发表在《晨报》副刊上的一篇小说,所以我们的第一个学习活动是阅读文本、小组合作探究:
如果你穿越到1921年的未庄,来到鲁迅笔下的病态社会,会给这个社会和这些人们开出怎样的疗救单呢?请同学们结合文本完成《未庄病苦疗救单》。
PPT:学习活动一:
如果你穿越到1921年的未庄,来到鲁迅笔下的病态社会,会给这个社会和这些人开出怎样的疗救单呢?
未庄病苦疗救单
姓 名 年 龄 职 业
症 状 诊 断 处 方
学生回答预设一:
PPT:
未庄病苦疗救单
姓 名 阿Q 年 龄 不详 职 业 自由职业
症 状 诊 断 处 方
没有家,没有固定的职业,给人家打短工,很能做,赤着膊,懒洋洋的瘦伶仃,喜欢别人夸。 勤劳但是贫穷 改变经济状况 加强教育 规范思想和行为
所有未庄的居民,全不在他眼睛里,甚而至于对于两位“文童”也有以为不值一笑的神情。他又很鄙薄城里人。 自尊 自大自负
阿Q在形式上打败了,被人揪住黄辫子,在壁上碰了四五个响头,闲人这才心满意足的得胜的走了,阿Q站了一刻,心里想,“我总算被儿子打了,现在的世界真不像样……”于是也心满意足的得胜的走了。 自欺欺人 自轻自贱
阿Q两只手都捏住了自己的辫根,歪着头,说道:
“打虫豸,好不好 我是虫豸——还不放么 ”
然而不到十秒钟,阿Q也心满意足的得胜的走了,他觉得他是第一个能够自轻自贱的人,除了“自轻自贱”不算外,余下的就是“第一个”。 自轻自贱
(1)我们小组的疗救对象是阿Q。他没有家,没有固定的职业,给人家打短工,很能做,赤着膊,懒洋洋的瘦伶仃,喜欢别人夸,勤劳但是贫穷。
(2)他很自尊,又自大自负。所有未庄的居民,全不在他眼睛里,甚而至于对于两位“文童”也有以为不值一笑的神情。他又很鄙薄城里人。
(3)他总是自欺欺人,自轻自贱。他被闲人打了,心里想,“我总算被儿子打了,现在的世界真不像样……”于是也心满意足的得胜的走了。被闲人逼着承认自己是畜生,他却说“打虫豸,好不好 我是虫豸——还不放么 ”还要夸耀自己是“自轻自贱”第一人。他欺负小尼姑,骂剪了辫子的钱少爷是假洋鬼子,欺负弱小、因循守旧。
(4)阿Q还有好赌,被人骗了还挨了打也不知反省等很多恶习,所以我们小组认为要对阿Q进行疗救,就要改变他的经济状况和加强对他的教育,打开他的眼界,规范他的思想和行为。
学生预设回答二:
PPT:
未庄病苦疗救单
姓 名 人们 年 龄 不详 职 业 不详
症 状 诊 断 处 方
因为未庄的人们之于阿Q,只要他帮忙,只拿他玩笑,从来没有留心他的“行状”的。 冷漠、自私 注重教育 改变恶习和错误的心态,正能量的引导 制定法律 打击不法行为 规范社会风气和认知
谁知道阿Q采用怒目主义之后,未庄的闲人们便愈喜欢玩笑他。一见面,他们便假作吃惊的说:“哙,亮起来了。” 冷漠、自私
但虽然是虫豸,闲人也并不放,仍旧在就近什么地方给他碰了五六个响头,这才心满意足的得胜的走了,他以为阿Q这回可遭了瘟。 欺负弱小
说也奇怪,从此之后,果然大家也仿佛格外尊敬他。这可难解,穿凿起来说,或者因为阿Q说是赵太爷的本家,虽然挨了打,大家也还怕有些真,总不如尊敬一些稳当 奸滑势利
我们小组的疗救对象是未庄的人们。
未庄的人们冷漠自私,只要阿Q帮忙,只拿阿Q玩笑,从来不留心阿Q的“行状”。他们还喜欢无底线开阿Q的玩笑,拿别人的短处开心,丝毫不顾及别人的感受。
这些人还喜欢欺负弱小。殴打阿Q要打得心满意足才放手,阿Q说自己是虫豸,他们也并不放,仍旧在就近什么地方给他碰了五六个响头,这才心满意足的得胜的走了。
这些人们还奸滑势利。得知阿Q因为说自己姓赵,被赵太爷打了,却也害怕他真跟赵太爷有亲戚关系,对他格外尊敬。而阿Q在欺负小尼姑的时候,他们都“大笑”,而且还要有“九分的得意”。
他们还很黑心,利用赌局,骗阿Q的钱,骗不到便明抢,抢到了还要打人。
我们小组认为要对未庄的人们进行疗救,还是要注重教育,改变他们的恶习和错误的心态,加强正能量的引导;同时要制定相关的法律,打击不法行为,规范社会风气和认知。
学生预设回答三:
PPT:
未庄病苦疗救单
姓 名 王胡 年 龄 不详 职 业 不详
症 状 诊 断 处 方
在墙根的日光下,看见王胡在那里赤着膊捉虱子。 贫穷 改变经济 思想启蒙
王胡似乎不是君子,并不理会,一连给他碰了五下,又用力的一推,至于阿Q跌出六尺多远,这才满足的去了。 无聊空虚
我们小组的疗救对象是王胡。
他跟阿Q有很多相似之处。他在墙根的日光下,赤着膊捉虱子,说明他跟阿Q一样的贫穷。就身份上来说,他们都是给人打短工,在情感上,理应与阿Q有惺惺相惜之感,但是他跟阿Q却也是死对头,跟阿Q打架,“一连给他碰了五下,又用力的一推,至于阿Q跌出六尺多远,这才满足的去了。”这就是典型的内讧。而这次打架的原因源自一次无聊的抓虱子比赛,也可以看出王胡与阿Q的无聊和空虚。我们认为王胡这个人物形象是从另一个角度对阿Q形象的补充。
所以我们小组认为疗救王胡这样的人,也是需要从经济情况和教育启蒙这两个方面入手,丰富他们的精神,教他们要团结。
学生四回答:
PPT:
未庄病苦疗救单
姓 名 钱少爷 年 龄 不详 职 业 不详
症 状 诊 断 处 方
他先前跑上城里去进洋学堂,不知怎么又跑到东洋去了,半年之后他回到家里来,腿也直了,辫子也不见了,他的母亲大哭了十几场,他的老婆跳了三回井。 虚伪 改变虚伪的心态 加强社会责任感
不料这秃儿却拿着一支黄漆的棍子——就是阿Q所谓哭丧棒——大踏步走了过来。阿Q在这刹那,便知道大约要打了,赶紧抽紧筋骨,耸了肩膀等候着,果然,拍的一声,似乎确凿打在自己头上了。 自视清高
我们小组的疗救对象是钱少爷,也是阿Q口中的“假洋鬼子”。
他是一个上了洋学堂的读书人,回乡后,腿也直了,把辫子也剪了,表明他是受过先进教育的。但是,他回乡后,又要弄一条假辫子,他的母亲还要跟别人说是坏人剪去的,他老婆还要为此跳井,又表现出他的虚伪。
对阿Q的质疑,他举起“哭丧棒”啪的一声打了阿Q,表明他自视清高,也表现出他与阿Q这些底层人民的隔阂。
所以我们小组认为要疗救钱少爷这样的人应当改变他们虚伪、瞧不起底层人民的思想,加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教育。
学生五回答:
PPT:
未庄病苦疗救单
姓 名 小尼姑 年 龄 不详 职 业 尼姑
症 状 诊 断 处 方
小尼姑全不睬,低了头只是走。 软弱可欺 提高妇女社会地位 树立自我保护意识和反抗意识 扭转社会风气
“你怎么动手动脚……”尼姑满脸通红的说,一面赶快走。 软弱可欺
“这断子绝孙的阿Q!”远远地听得小尼姑的带哭的声音。 软弱可欺
我们小组要疗救的对象是小尼姑。
阿Q受了欺辱,拿小尼姑出气,说自己晦气全是因为小尼姑。这时小尼姑的态度只是“全不理睬”,只低了头走。阿Q伸手摸她的头,她也只是满脸通红的说:“你怎么动手动脚……”,一面赶快走,而不敢反抗。阿Q扭住他的面颊,用力拧,她也只敢远远地骂一句“这断子绝孙的阿Q!”这些都表明小尼姑的软弱可欺。但这种状况,除了她个人的问题,还有当时社会的问题。阿Q在未庄的社会地位已经很低了,连阿Q这样人都敢随意欺负她,而且周围的人还要得意地哈哈大笑,可见在未庄女性的社会地位很低,这就造成了她们逆来顺受,不敢反抗的个性。所以,我们小组的疗救意见是提高妇女的社会地位,树立妇女的自我保护意识和反抗意识,同时政府应该制订相关制度,扭转整个社会欺凌妇女错误意识,要求大家要互相尊重。
3、教师总结
(1)同学们通过对小说的人物和情节进行分析,总结出了国民性的精神特征,也提出了疗救的方案。那么这些方案能不能起到疗救的效果呢?
(2)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从1840年到1921年,这近80年的时间,中国的有识之士进行的改革:师夷、体用、洋务、实业、科学、废科举、共和、解放生产力等等,甚至于辛亥革命。
我们发现这些改革的结果却总以失败告终,这又是为什么呢?
学生预设回答一:
我认为是国内的封建势力太强大和国外的反动势力的阻挠,阻碍了这些改革的进程;
学生预设回答二:
我认为是这些改革没有完全得到民众的支持,思想宣传不深入,不彻底导致的失败;
学生预设回答三:
我认为这些改革只是偏重社会的一个方面,没有抓住最核心的问题,才导致的失败。
其实这个问题也是20世纪20年代中国有识之士共同思考的问题。1840年的鸦片战争,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也打碎了中国人“天朝上国”的美梦。梦醒了,面对环伺的强敌,丧权辱国的现状,中国该何去何从,中华民族又该何去何从?在最初的迷茫和彷徨之后,中国的有识之士们开始探求解救之法,在一次次的失败中寻求前进的方向。鲁迅先生也是其中的一员,在经历了迷茫、彷徨和失败的痛苦之后,鲁迅先生开出的药方是改变国民的精神。
PPT:
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所以我们的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
——鲁迅《呐喊》自序
(三)学习活动二:
1、引入:
那“精神”是什么呢?精神是人的意识、思维活动和一般心理状态。
2、我们的第二个学习活动,请同学们再读文本,找出心理描写的语句,深入研讨国
民性的精神内涵。
学生预设回答一:
(1)我找到的心理描写语句是:
说是算被儿子拿去了罢,总还是忽忽不乐;说自己是虫豸罢,也还是忽忽不乐:他这回才有些感到失败的苦痛了。
但他立刻转败为胜了。他擎起右手,用力的在自己脸上连打了两个嘴巴,热剌剌的有些痛;打完之后,便心平气和起来,似乎打的是自己,被打的是别一个自己,不久也就仿佛是自己打了别个一般,——虽然还有些热剌剌,——心满意足的得胜的躺下了。
他睡着了。
(2)分析:
阿Q的钱被人抢了,他还是会感到痛苦,但是他却没有办法解决,只能给自己两巴掌,用精神上的满足来安慰自己。这样的解决方法,在小说中还有很多,比如阿Q被人打了,他会说“我总算被儿子打了,现在的世界真不像样……”于是就心满意足了。我认为这就是阿Q的精神胜利法,也是鲁迅先生通过阿Q这个人物形象描画出的国民性精神内涵。
学生预设回答二:
我找到的心理描写的语句是:
阿Q近来虽然比较的受人尊敬,自己也更高傲些,但和那些打惯的闲人们见面还胆怯,独有这回却非常武勇了。
分析:
阿Q见到总是欺负他的闲人就胆怯,见到不如自己的王胡就勇武。他不敢反击比
他强的人欺辱,就欺负比自己更弱的人来达到精神的胜利,让自己获得心理的平衡。阿Q被钱少爷打了,他也是通过欺负小尼姑来获得精神的胜利。
学生预设回答三:
我找到的心理描写的语句是关于闲人们的:
未庄通例,倘如阿七打阿八,或者李四打张三,向来本不算一件事,必须与一位
名人如赵太爷者相关, 这才载上他们的口碑。一上口碑,则打的既有名,被打的也就托庇有了名。至于错在阿Q,那自然是不必说。所以者何 就因为赵太爷是不会错的。但他既然错,为什么大家又仿佛格外尊敬他呢 这可难解,穿凿起来说,或者因为阿Q说是赵太爷的本家,虽然挨了打,大家也还怕有些真,总不如尊敬一些稳当。
(2)分析:
未庄的闲人们对赵太爷一类人天然畏惧,但是对比他们弱小的人,如阿Q就肆意欺
辱,他们也是通过欺负比自己更弱的人来获得精神的胜利。此外,当阿Q欺负小尼姑时,他们也哈哈哈大笑,有九分的得意,似乎自己也获得了精神的满足。
学生预设回答四:
我找到的心理描写语句是:
王胡似乎不是君子,并不理会,一连给他碰了五下,又用力的一推,至于阿Q跌出六尺多远,这才满足的去了。
因为王胡以络腮胡子的缺点,向来只被他奚落,从没有奚落他,更不必说动手了。而他现在竟动手,很意外,难道真如市上所说,皇帝已经停了考,不要秀才和举人了,因此赵家减了威风,因此他们也便小觑了他么
阿Q无可适从的站着。
(2)我发现未庄的人们要么是自轻自贱,要么是欺软怕硬。他们都是对现实无能为力,只能通过精神的胜利来获得心理的平衡。王胡与阿Q的互殴,就是这种心态的集中体现。一向被阿Q奚落的王胡,居然开始动手,还一定要给阿Q碰了头,才满足的去了,这背后是对赵太爷势力大小的忖度。
学生预设回答五:我认为阿Q把被王胡打的缘由归结为皇帝停了考,赵家减了威风上,也是精神胜利法的一种表现
教师引导:用精神的胜利来逃避现实的失败,这种国民心态我们称为精神胜利法。
那这种心态是如何产生的呢?让我们一起来回顾课文。
PPT:
否则,也如孔庙里的太牢一般,虽然与猪羊一样,同是畜生,但既经圣人下箸,先儒们便不敢妄动了。
阿Q此后倒得意了许多年。
很意外,难道真如市上所说,皇帝已经停了考,不要秀才和举人了,因些赵家减了威风,因此他们也便小觑了他么
阿Q无可适从的站着。
在阿Q的记忆上,这大约要算是生平第二件的屈辱。幸而拍拍的响了之后,于他倒似乎完结了一件事,反而觉得轻松些,而且“忘却”这一件祖传的宝贝也发生了效力,他慢慢的走,将到酒店门口,早已有些高兴了。
教师点拨:
能做畜生,就得意;做不成了,就无所适从。直到钱少爷给他几棍,才忽然高兴
起来。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心理呢?
学生(齐):做奴才的心理。
文学是时代的镜子。除了阿Q,我们在未庄众人身上也能看到奴才的影子。除了
在未庄,祥林嫂、孔乙己、闰土所在的鲁镇,又何尝不是如此呢。所以,鲁迅先生说我们不要做奴才,先要学会做人。
鲁迅先生从1918年到1922年,四年间创作了14篇小说,从社会的各个阶层对国
民性进行描画。他把这个小说集命名为《呐喊》。他希望能唤醒在铁屋中沉睡的人们。
一百年的时间过去了,鲁迅先生的呐喊有没有唤醒民众呢?
学生预设回答一:我认为唤醒了。这一百年里,我们经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以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建立了人民当家做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民族的独立、人民的解放。中华民族获得了世界的尊重。
学生预设回答二:我认为并没有完全唤醒。在现实生活中,一些年轻人因为生活、学习、事业、情感等的不顺,就想放弃努力,还用一些调侃的词语来为自己开脱,这何尝又不是一种新的阿Q精神胜利呢?
教师点拨:
小尼姑在被阿Q欺辱时说:“断子绝孙的阿Q!”阿Q在被杀头前却说:“二十年后,又----”所以,鲁迅先生在《呐喊》自序谈到:大嚷起来,惊起了较为清醒的几个人。这几个人既然起来,就不能说决没有毁坏这铁屋的希望。这种思想我们就称为“启蒙”。
PPT:
“假如一间铁屋子,是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的,里面有许多熟睡的人们,不久都要闷死了,然而是从昏睡入死灭,并不感到就死的悲哀。现在你大嚷起来,惊起了较为清醒的几个人,使这不幸的少数者来受无可挽救的临终的苦楚,你倒以为对得起他们么?”
  “然而几个人既然起来,你不能说决没有毁坏这铁屋的希望。”
————鲁迅《呐喊》自序
(四)总结:
阿Q的故事发生在“未庄”。这个“未”,有未必然有,未必然无的意思,也有未来意思。而不以现在之必无,抹杀将来之希望,又何尝不是一个时代的希望,一个救世的良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