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ttp: / / www.21cnjy.com )
==============================================================
课题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知识结构导学】
一、中央集权的发展(地方政治制度演变)
1、汉朝加强中央集权
(1)王国问题的出现:汉初,实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汉武帝解决王国问题
◆措施:实行
◆后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唐朝的中央集权问题
(1)问题根源:________制度
(2)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北宋加强中央集权
军事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措施 行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财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影响 积极:改变了唐末五代以来 ,加强了 。
消极:导致官僚机构和军队不断膨胀,形成冗官、冗兵、冗费的局面,为
北宋 埋下了祸根。
4、元朝加强中央集权
(1)措施:实行 制度。(注意:结合课本13页文字与图掌握)
(2)意义: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君主专制的演进(君权与相权的消长)
1、汉武帝削弱相权
(1)背景:汉初,丞相位高权重,集 、司法、 大权于一身,位高权重。
(2)措施: 设立中朝(或内朝):
重用身边做 等工作的人,让他们担任 、 等,参与军国大事,以削弱 。
2、魏晋南北朝中央机构的变化:形成三省体制
握有实权的先是______,据而又有_____ ,______ ,逐步形成三省制。
3、隋唐确立并完善三省六部制
(1)确立: 朝
(2)完善: 朝
(3)职责 中书省—— 机构(草拟和颁发皇帝诏令);
门下省—— 机构(审核政令);
尚书省—— 机构(执行政令)(下设吏、户、礼、 兵、刑、工六部)
(4)作用:
①三省相互牵制和监督,削弱了 ,保证 独尊;
②是中国古代 的重大创造,后世历朝基本沿用。
③它使封建官僚机构形成完整严密的体系,标志着中国古代官僚制度的成熟。
4、北宋削弱相权
(1)措施:________ 是最高行政机构,最高长官行使宰相职权。增设________、_______
和 ________ ,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权和财权。
(2) 影响:削弱了宰相的职权,皇帝得以总揽大权。
5、元朝相权反弹
措施:设 省,替代前代三省,是最高行政机构。相权得到加强。
三、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
1、两汉的察举制
汉朝选官主要实行________。汉武帝令郡国每年 孝、廉各一人,建立起人才选拔制度。______成为士大夫做官的主要途径。
2、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九品中正制
(1)入仕标准:_________
(2)影响:朝廷要职(中央与地方高官)被 垄断。
3、隋唐科举制
(1)形成 隋文帝:
隋炀帝:
(2)完善:唐宋
(3)评价科举制
●积极作用:
①科举取士,把选拔人才和 ( http: / / www.21cnjy.com )任命官吏的权力,从 集中到 ,大大加强了 ,是封建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
②它把读书、考试与做官紧密 ( http: / / www.21cnjy.com )联系起来,有利于打破 ,扩大 ,提高 。
◆消极影响:忽视自然学科,影响科技进步;尤 ( http: / / www.21cnjy.com )其是明清统治者推行“八股取士”,使科举制度日益成为文化专制的工具,它钳制了人们的思想,摧残了文化。
【问题探究】
1、元朝“中书省”与“行中书省”是一个概念吗?
2、“宋朝对地方采取极端限 ( http: / / www.21cnjy.com )制的措施,‘收乡长、镇将之权悉归于县,收县之权悉归于州,收州之权悉归于监司,收监司之权归于朝廷’。”根据以上材料,想想这种措施体现了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什么特点?它有何利弊?
特点:
利:
评价
弊:
3、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核心,它的确立、完善和不断加强反映了封建专制制度发展的基本轨迹。请结合有关史实回答:
(1)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核心是什么?其发展历程中两对基本矛盾是什么?
以西汉、北宋为例,说明统治者是如何解决上述两对矛盾的?
【课堂练习】
1.隋唐时期,三省长官都是宰相,常常同时有七八个宰相议政。统治者这样做的目的是
A、防止宰相权重难控 B、完善中央集权
C、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D、扩大民主权利
2. 阅读中国某时期的一幅历史地图。与此图所反映的历史事实相符的是
A、西汉时期监察区的划分 B、西汉采取了郡县制与封国制
C、西周初年分封诸侯的情况 D、唐朝时在边境设置军镇的情况
3. 著名历史学家钱穆在其史学名著《国史新论》中写道:“汉代的宰相是首长制,唐代的宰相是委员制”,对此论断理解最准确的一项
A、汉代宰相权倾天下 B、唐代宰相轮流坐庄
C、宰相权力不断集中 D、宰相权力走向分散
4. 唐太宗时期,假设国家要在关中一带 ( http: / / www.21cnjy.com )修建一项大型水利工程,这项工程的实施涉及到众多机构,按制度规定其运作程序是( 注:忽略皇帝的最终操纵作用)
A、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工部 B、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工部
C、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户部 D、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工部
5.下列制度对当时的历史起了积极作用的有
①秦的中央集权制 ②元朝的行省制度 ③隋唐的科举制度 ④隋唐的三省六部制度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1.皇权至上2.高度中央集权3.受宗法等级观念影响4.制度不断完善:两个趋势:从中央看:皇权日益加强,相权日益削弱,君主专制制度发展;从地方看: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日益加强,中央集权,地方分权。 一个适应:选官制度适应集权需要而不断发展变化。
编 写:曹江涛
审 校:王茂松
编 号:高一历史 003
使用时间: 2014-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