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历史高一上学期必修一学案:第6课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历史高一上学期必修一学案:第6课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5-11-20 21:12: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知识结构导学
一、罗马法成文法的诞生——《十二铜表法》(从习惯法到成文法)(P26)
1.背景:贵族法官随意解释习惯法,损害平民利益, 与 之间的矛盾激化
2.时间:前5世纪中期(公元前450--449年)
3.特点: 广泛, 清晰
4.评价:审判、量刑 ,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贵族特权,保护了 利益;但保留了一些较野蛮的习惯法。
二、罗马法的发展与完善(P27~28)
(一)罗马法的发展——从公民法到万民法
1.万民法产生的背景
(1)公元前3世纪中期之前(即共和国时期 ( http: / / www.21cnjy.com )),罗马法律的适用范围主要限于 ,用来调整 之间的关系,被称为公民法,具有明显的狭隘性。
(2)伴随着罗马的军事征服,不同民族间的 显现出来。
(3)伴随着版图的扩展、国际交往的扩大, 的发展,在政治经济活动中产生了新问题、新矛盾。
2. 万民法产生与发展
(1)产生时间:罗马共和国后期
(2)适用范围:罗马公民与外邦人的关系;外邦人与外邦人之间的关系。
(3)基本内容:调整以所有权和契约关系为核心的财产关系。
(4)万民法的发展:3世纪,帝国境内自由民内部公民与非公民的区别不复存在,万民法成为适用于罗马统治范围内一切自由民的法律。
★知识延伸----外邦人外邦人,或称异邦 ( http: / / www.21cnjy.com )人,指的是罗马境内不享有罗马市民权(即公民权)的自由人。外邦人最主要的来源是罗马人的征服。罗马人征服某一城邦后,废除该城邦的法律,但并不将罗马人自己的法律授予该城邦的自由人。因此,他们是罗马统治下但非罗马城邦的自由人。
(二)罗马法的完善——《民法大全》
◆6世纪,东罗马帝国皇帝组织法学家把历代罗 ( http: / / www.21cnjy.com )马法律加以 化、 化,编纂成《 》,标志着罗马法体系的最终完成。
★知识小结 形成阶段:从习惯法到成文法 (表现形式)罗马法 发展阶段:从公民法到万民法 (适用范围) 完备阶段:汇纂《民法大全》 (体系完备)
★知识归纳罗马法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罗马法指的是通行于罗马人统治的整个地中海世界的法律制度;狭义的罗马法指的是罗马公民法。罗马法从形式上可以分为成文法和习惯法;从整体结构上看,包括公民法、万民法和自然法(注:自然法是理性法,不是法律条文,而是法律观念)。罗马法的核心内容:承认财产神圣不可侵犯,提倡法律面前公民人人平等。罗马法的实质:保护奴隶制度,维护奴隶主对奴隶的剥削和压迫。
三、评价罗马法(P28)
1.性质:是欧洲历史上最早的一套比较系统完备的法律体系。
2.历史作用
◆对当代:是罗马统治的有力支柱,维系和稳定了罗马奴隶制国家的统治。
⑴它为国家权力提供了法律依据,稳定了社会秩序,保护了统治阶级的政治和经济利益。
⑵它维护奴隶制度,巩固了罗马奴隶制国家的统治。
◆对后世:对近现代国家的立法与司法影响深远
⑴近代资产阶级利用罗马法中的思想和制度,作为反对封建制度、推动资本主义发展的有力武器。
⑵对近代西方欧美国家立法和司法产生重要影响。
⑶当代很多法律制度的原则和做法都可在罗马法中找到源头。
3. 局限:
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罗马法是罗马奴隶主阶级对被统治者剥削和压迫的工具。
知识拓展★万民法万民法意即“各民族共有的法 ( http: / / www.21cnjy.com )律”,是继公民法之后,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罗马司法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用来调整罗马公民和异邦人之间,以及异邦人和异邦人之间民事法律关系的罗马法律。公元前3世纪中叶以前,罗马法律的适用范 ( http: / / www.21cnjy.com )围仅限于罗马公民,居住在罗马的异邦人不能享受此法的保护,被称为公民法(或市民法),内容主要是有关罗马共和国的行政管理、诉讼程序、财产、婚姻与继承等方面的规范。公民法存在明显的缺陷,主要表现为:法律的主题范围狭小,仅限于罗马公民,内容保守,形式主义色彩浓厚,保留大量氏族残余等。随着罗马对外征服地区的扩大,罗马社 ( http: / / www.21cnjy.com )会的政治和经济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公民法不足以解决公民法不足以解决罗马疆域内出现的各种复杂问题。因此,公元前3世纪中期以后(罗马共和国后期),罗马逐渐形成了普遍适用于罗马统治范围内一切自由民的法律,这就是有名的万民法。罗马帝国时期,罗马皇帝和法学家,充实罗马法律,丰富了万民法制度。公元212年,罗马皇帝卡拉卡拉颁布敕令,承认罗马帝国境内的自由民中的非罗马公民一律享有公民权,与罗马公民同样适用于公民法,之后(216年),市民法与万民法逐渐统一,帝国境内自由民内部公民与非公民的区别不复存在,原先适用于不同法律主体的公民法与和万民法之间的区别也失去了实际意义。与罗马公民法相比,万民法具有以案例为主,灵活方便,适用范围大的特点。
对比总结◆古代中国政治制度与古希腊、罗马制度的区别
项目 古代中国 古希腊、罗马
制度特点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公民的民主政治
发展趋势 趋向专制 走向民主
政治改革、法律制度 加强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法律是维护专制统治的工具 古希腊以法律来保证民主制;古罗马先是共和,法律限制专横,后有独裁,以法律形式把君主制固定下来
文明延续与否政治制度关系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当时有力地推动了社会经济发展、科学文化进步,并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有力保障,促使文明进一步延续 缺乏强有力的权威,国家不统一,易摧毁文明,破坏文明的发展历程
地理环境 大河冲积平原,土地肥沃,便于耕作 山多地少,港湾众多
生产方式 农业发达,商业落后 农业落后,工商业发达
文化特色 以君为主,强调集体主义 以民为本,强调个人主义
课堂探究
1. 根据所学知识,完成课本第26页学思之窗的问题。这些条文,反映出当时罗马国家怎样的社会性质和状况
2.历史课上,老师讲了这么一个故事 ( http: / / www.21cnjy.com ):“罗马帝国极盛时,一个自由的男子娶一个女奴后又后悔,将妻子“休”回“娘家”。该女子决定到法庭起诉前夫。”对于罗马法庭的处理办法,老师列出了以下几种可能:
第一种:宣布“休妻”无效,对男子进行训诫
第二种:宣布“休妻”有效,但男子需向女子赔偿精神损失费
第三种:“宁拆千座庙,不拆一家人”,主张庭外和解
第四种:对起诉不予受理
你认为哪一种处理办法比较吻合罗马帝国的司法实际?为什么?
3.阅读课本29页学习延伸,回答课本问题。
课堂练习
1.早期罗马实行习惯法,贵族享有法律解释权。 ( http: / / www.21cnjy.com )公元前5世纪中期,平民通过迫使贵族同意成立由平民和贵族联合组成的“十人委员会”,制定了《十二铜表法》。该法的制定
A.体现了社会各阶级的利益与要求 B.标志着平民取得了立法主导权
C.表明贵族的法律解释权得到认可 D.奠定了罗马成文法传统的基础
2.在罗马法司法体系中,万民法是比较成熟和发达的部分,也是后期罗马法的基本内容。之所以说:“万民法是罗马帝国统治范围内的国际法”,是因为它
A.通用于世界各地 B.适用于罗马帝国的公民
C.包含了罗马帝国的全部法律文献 D.适用于罗马帝国境内各民族人民
3.德国著名法学家耶林说: ( http: / / www.21cnjy.com )“罗马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以武力,第二次是以宗教,第三次是以法律,而第三次征服也许是其中最为和平,最为持久的征服。”下列对罗马法所产生影响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罗马法律使罗马人不仅得到天下,更懂得以法律统治世界
B.罗马法律在法律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C.罗马法对维护罗马奴隶制度,稳定社会秩序起到了积极作用
D.罗马法进一步稳固了帝国的政治和经济基础
4.公元前27年罗马帝国建立,屋大维的顾问抱怨:“麻烦在于人口众多,管理事务繁杂······所以统治起来困难至极。”这反映出当时
A.平民与贵族的矛盾愈发尖锐 B.政治体制跟不上形势的需要
C.应该抓紧健全直接民主政治 D.继续进一步扩大帝国的疆域
5. 古罗马法学家盖尤斯 ( http: / / www.21cnjy.com )记述过一个案例:有人砍伐了邻居家的葡萄树,被告上了法庭,原告提供了确凿证据,却输掉了官司。原因是原告在法庭辩论中把“葡萄树”说成了“葡萄”,而《十二铜表法》只规定了非法砍伐他人“树木”应处以罚金。该案例说明当时在罗马
A.不重视私有财产的保护 B.法律具有形式主义的特征
C.审判程序缺乏公正性 D.审判结果取决于法律的解释
6.西方古典作品(阿提卡之夜)记载,“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个审判官或仲裁官,受命于出庭辩论时(审讯案件),而他被揭穿在(这个)案件中接受金钱贿赂”,依据《十二铜表法》第三条应被处以死刑。由此判断,制定这一法律条文的目的是
A.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B.充分保护平民利益
C.确保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D.限制贵族滥用权力
7.罗马法是留给人类的宝贵遗产。下列司法理念中,明显违背罗马法原则的是
A.被告在被确认犯罪之前是无罪的 B.被告有权在法庭上同原告对质
C.主要按照以往的习惯和判例进行判决 D.主要按照法律和法学家解释进行判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