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历史高一上学期必修一学案:第七课,英国君主立宪制度的确立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历史高一上学期必修一学案:第七课,英国君主立宪制度的确立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5-11-20 21:17: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知识结构导学】
一、光荣革命
(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原因
1. 经济基础:17世纪初,英国的 已经有了较大发展。
2. 阶级基础:出现了 和 。
3. 根本原因: 斯图亚特王朝的 严重阻碍了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4. 直接原因: 和 的利益受到侵犯,他们要求 ,同国王展开战争,阶级矛盾日益尖锐。
(二)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进程
1. 导火线:1638年,苏格兰人民起义。
2. 爆发标志: 年新议会的召开。
3. 高潮(1649--1660年): 被推上了断头台。此后,英国成为共和国。
4. 王朝复辟(1660年-1688年) ( http: / / www.21cnjy.com ): 乘机复辟。 和 竭力加强王权,恢复旧的统治秩序。
5. 胜利: 年,英国议会邀请 ( http: / / www.21cnjy.com ) 和 承袭英国王位,共同统治英国。这次不流血的政变,历史上称为“光荣革命”。
历史小插曲:1689年初,英国议会召开全 ( http: / / www.21cnjy.com )体会议,正式宣布荷兰执政威廉与其妻玛丽共同登上王位,并同时发布“权利宣言”,作为新国王登基的条件。威廉夫妇接受登基条件于1689年4月登基,从此开启了英国历史上的双王时代。1689年10月,英国议会通过了“权利宣言”并装订为法律,是为《权利法案》(全称《国民权利与自由和王位继承宣言》)。1701年,英国议会又通过了一部《王位继承法》,它被看作是《权利法案》的补充,这两个法案确立了英国“议会至上”原则,议会逐渐成为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从社会转型的角度看,《权利法案》突出意义在于:议会法权高于国王王权;君主立宪制在英国初步确立。
二、议会权力的确立
●(一)《权利法案》的颁布
1. 目的:
2. 时间:
3. 内容:限制王权,保证议会权力(保证议会的立法权、财政权、司法权、军权等)
4. 影响 ①否定了君权神授, 受到法律严格制约。
② 不但掌握制定法律的权力,还可以监督政府和决定重大的经济政策。
③议会的权力日益超过国王的权力,国王开始逐渐处于 的地位,英国的 确立起来。
(二)资产阶级代议制
1. 含义:由 产生的,代表 的议会来行使 的制度。
2. 目的:在代议制下,
3. 影响:资产阶级不同集团的权益之争,在议会中得以和平的方式实现,这有利于避免暴力冲突。
(三)1832年议会改革
1.背景:工业革命后, 兴起,要求 。
2.内容: 获得了更多的议席。
3.影响:大大加强了在议会中的作用,为工业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保障。
三、责任制内阁的形成
1.基础:1689年《权利法案》制定,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
2.形成:⑴光荣革命后,国王经常在小密室商讨国家大事,人们称之为 。
⑵18世纪初尚未成为法定机构。但议会多数党实际控制了政权
⑶后来,国王不再出席内阁会议
⑷1721年,沃尔波尔经常主持内阁会议,责任内阁制开始形成
3.含义:所谓“责任制内阁 ( http: / / www.21cnjy.com )”即内阁必须集体向国会下院负责,这是议会主权原则的体现。其具体内涵包括:内阁必须由下院多数党组成,首相和内阁成员必须是下院议员;首相通常是下院多数党首脑。
4.职能:英国首相手中握有行政与立法大权,事实上成为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最高决策者和领导者。
政党制度的形成:为了获得 , 间展开了激烈的竞争,资产阶级议会政党制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
历史小插曲:1714年,安妮女王去世 ( http: / / www.21cnjy.com ),依据1701年的英国《王位继承法》,德意志的汉诺威选帝侯即英国王位,由于新国王乔治一世来自德意志,对英语和英国政务不熟悉,导致他失去对英国政务的兴趣,甚至不出席内阁会议而让大臣料理国事。乔治一世的这一做法,为近代责任内阁制的形成客观上创造了有利条件。下院多数党领袖沃尔波尔趁机把持政权,经常主持内阁会议,英国的责任内阁制开始形成。沃尔波尔成为英国事实上的第一位首相。
知识拓展:图解英国议会、首相、国王的关系与议会、首相、内阁的关系1.议会、首相、国王的关系 2.议会、首相、内阁的关系 形式任命 下院 大选中 多数 负 监 任 获胜的 对 提组阁 责 督 命 多数党 议会 名 领袖 负责 对议会负责 选 (议会上院是贵族世袭) 举 监督内阁,从而控制行政权
【课堂探究】
1.有人说,“《权利法案》的颁布,标志着英国“统而不治”的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这句话对吗?请结合史实说明。
2. 回答课本第37页学思之窗所提出的问题。
3. 英国首相卡梅伦在北 ( http: / / www.21cnjy.com )大演讲时说:“我在英国当首相没有专门的厨师为我做饭,只能去内阁蹭饭。不仅如此,每年收入全部公开。每周二、周四还要去下院接受质询,回来时基本上满脸都是口水。”上述言辞揭示了英国政治生活中的什么状况?
【课堂练习】
1.有人说17世纪末的英国开始被套上“紧箍咒”。这里的“紧箍咒”主要是指
A.光荣革命的胜利 B.《权利法案》的颁布
C.责任制内阁的形成 D.进行议会改革
2.历史学家在评论1832年议会选举改革时说:“英国比欧洲任何国家也许更接近于革命。”这是因为
A.工业资产阶级获得了更多的议席 B.工人阶级和下层群众获得了选举权
C.推翻了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 D.避免了社会动荡,保持了政局长期稳定
3.1841年,英国辉格党政府首脑墨尔 ( http: / / www.21cnjy.com )本在一次内阁会议上就阁员之间的意见分歧表态说:“我实际上不在乎哪一个好,我在乎的是,不管我们对外说什么,我们要说同样的话。”后因托利党在议会选举中获得多数,墨尔本内阁辞职。这反映出,当时英国
A.内部意见一致是内阁制主要原则 B.首相与普通阁员享有平等权利
C.内阁集体责任制成为公认的原则 D.政党之间的斗争决定内阁政策
4.有人认为:“(光荣革命)不是一次微 ( http: / / www.21cnjy.com )不足道的政变,也不是一次以建立‘平衡宪法’为归宿的政治妥协,而是议会与国王权力关系史上的决定性转折点。”这里“转折点”指的是
A. 通过《权利法案》结束了国王的权力 B. 国家权力的重心由国王转移到议会
C. 议会与国王在国家权力上实现了平衡 D. 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
5.1688年,英国议会迎立荷兰执政威廉为国王,并拥立他的妻子玛丽(詹姆士二世的女儿)为女王,目的是
A. 加强英国与荷兰的友好关系 B. 否定王位世袭男性优先原则
C. 通过双王相牵制防止独裁 D. 为光荣革命披上合法的外衣
6.英国“光荣革命”后的一系列法令,规定了国王不得违反某些法规,但对国王可以行使的权力却未明确规定。结合所学,国王仍保留的权力是
A.筹集税款 B.干预立法 C.招募军队 D.任命大臣
7.有学者认为 :“(光荣革命)不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一次微不足道的政变,也不是一次建立‘平衡宪法’为归宿的政治妥协,而是议会与国王权力关系史上的决定性转折点。”这里的‘转折点’指的是
A.通过《权利法案》结束了国王的权力 B.国家权力的重心由国王转移至议会
C.议会与国王在国家权力上实现了平衡 D.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
代议制从本质上讲是现代民主政治的产物,它是国家权力得以实现的主要形式。公民通过由自己的同意所选举出来的代表来负责制定法律和管理公共事务,这种间接民主又被称为代议制民主。代议制最初是中世纪欧洲君主和贵族的发明,到近代才实现了与民主制度的结合。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与作用
★ 君主立宪制的特点(P38~39)
1.君主统而不治:国王“临朝不理政”,“统而不治”,只是作为国家的象征;
2.议会权力至上:虽然保留了君主,但由议会掌权,真正掌握国家实权的是内阁和首相;
3.是君主制、贵族制与民主制的统一。
★ 君主立宪制的作用
①促进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②避免暴力和内战,维护社会的稳定。
③结束了英国的封建专制制度,使英国走上政治民主化的道路。
④为世界上很多国家树立了一种模式。
首相
国王
内阁
内阁与首相在政治上共进退
议会
下院
议会
上院
下院
内阁
英 国 选 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