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散文化小说 学案(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散文化小说 学案(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1.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5-11 20:43: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4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散文化小说
【考情分析】
散文化小说,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近年来在高考语文试题中逐渐崭露头角。这种文体融合了散文的抒情与小说的叙事,既有散文的优美意境,又有小说的生动情节,因此深受考生和阅卷老师的喜爱。
在2024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中,散文化小说无疑是一个重点复习内容。考生需要深入理解这种文体的特点,掌握其阅读技巧和答题方法。首先,要关注小说的情节发展,理解作者的叙事手法和人物塑造。其次,要注意散文的抒彩,体会作者的情感表达和主题思想。最后,要综合运用所学的文学知识,对作品进行深入的鉴赏和评价。
为了更好地应对高考中的散文化小说阅读题,考生可以多阅读一些经典作品,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和文学素养。同时,也可以多做一些模拟试题,熟悉考试形式和答题要求。相信通过认真复习和不断练习,考生一定能够在高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此外,教师在备考过程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引导学生逐步掌握散文化小说的阅读方法和答题技巧。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课堂讲解、小组讨论、个别辅导等方式,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总之,散文化小说作为高考语文试题中的一个重要考点,需要考生和教师共同努力,通过有效的复习和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文学素养,为高考做好充分的准备。
【文体特点】
散文化小说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具有鲜明的文体特点。
首先,在叙事手法上,散文化小说往往采用自由灵活的叙述方式,不受传统小说严格的结构限制。作者可以随意切换时空背景,通过跳跃式的叙述,将不同的事件和场景有机地串联起来,形成一幅幅生动而富有张力的画面。这种叙事方式使得故事更加富有张力和吸引力,同时也给读者留下更多的想象空间。
其次,在人物塑造上,散文化小说注重人物内心的描写和情感的表达。作者往往通过细腻入微的心理描写,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情感变化。这种描写方式使得人物形象更加立体丰满,同时也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此外,在语言表达上,散文化小说具有散文的优美意境和诗意的语言风格。作者常常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赋予文字以生命力和情感色彩。这种语言表达方式使得作品更具文学性和艺术性,同时也提升了读者的审美体验。
综上所述,散文化小说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具有叙事手法自由灵活、人物塑造立体丰满、语言表达优美诗意等文体特点。这些特点使得散文化小说在高考语文试题中备受青睐,同时也为广大读者带来了一场文学的盛宴。
(一)“散文化小说”主要特征
1.淡化情节。淡化冲突,缺少悬念,呈现日常生活的自然形态,展示生活的本色;故事的讲述方式灵活多变,有形散神聚特点。
2.淡化人物形象。故意淡化人物的个性化,呈现人物的本真面貌。
3.注重意境营造。营造意境表现气氛,让自然风光、民情风俗、人间百态、生存状态客观再现,让作者情感、情绪自然流露。
4.语言优美生动。语言或简洁生动,多用白描,更贴近日常生活表达;或运用多种修辞,语言典雅形象生动。
(二)“诗化小说”主要特征
情节不追求完整,不追求激烈的矛盾冲突;
虚化人物形象,不追求人物个性化特征;
注重意境的营造,展示特定情境下的心理状态、特有情绪,常有丰富的想象空间;
4.语言简洁凝练、典雅华丽,富于暗喻和象征,音乐性强,有浓郁抒情意味;
【考教衔接】
下面举几个散文化小说的例子,以便更直观地了解这种文体的特点,并帮助考生熟悉答题方法。
1. 《荷塘月色》(朱自清)
这篇散文化小说以荷塘为背景,通过描绘月色下的荷塘景色,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向往。阅读时,考生可以关注作者如何运用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写,将荷塘的静谧与月色的朦胧融为一体,形成一幅优美的画面。同时,也要注意作者的情感变化和内心独白,理解其对自然美的独特感悟和追求。
2. 《故都的秋》(郁达夫)
这篇散文化小说以故都的秋天为背景,通过叙述作者在故都的所见所感,表达了对故都的深厚情感和思念之情。阅读时,考生可以关注作者如何运用细腻的心理描写和情感表达,将故都的秋天描绘得如此生动而富有感染力。同时,也要注意作者对故都的历史文化和人文风情的描绘,理解其对故都的热爱和怀念之情。
3. 《边城》(沈从文)
这篇散文化小说以湘西边城为背景,通过叙述主人公翠翠的爱情故事,展现了湘西地区的自然风光和人文风情。阅读时,考生可以关注作者如何运用优美的语言和生动的描绘,将边城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气息呈现得如此鲜活而富有魅力。同时,也要注意作者对主人公翠翠的塑造和刻画,理解其对纯真爱情的向往和追求。
通过以上几个例子,考生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散文化小说的文体特点和阅读方法。在备考过程中,可以多做一些类似的练习,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和文学素养。同时,也要注意总结答题技巧和经验,以便更好地应对高考中的散文化小说阅读题。
【方法指导】
针对散文化小说的阅读,有以下几点方法:
1. 注意整体感知:首先,要快速浏览全文,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和情感基调。散文化小说往往注重意境的营造和情感的表达,因此整体感知对于理解文章至关重要。
2. 关注语言特点:散文化小说的语言往往优美生动,考生在阅读时要特别注意作者使用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以及语言的音韵和节奏。这些语言特点不仅增加了文章的艺术性,也是作者表达情感和意境的重要手段。
3. 分析情节结构:虽然散文化小说淡化情节,但并不意味着没有情节。考生还是要关注文章中的事件和场景,分析它们是如何被有机地串联起来的,以及这些情节对于塑造人物和表达主题的作用。
4. 深入人物内心:散文化小说注重人物内心的描写和情感的表达,考生在阅读时要关注人物的心理变化和情感流动,理解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情感状态。这有助于把握文章的主题和情感基调。
5. 品味意境氛围:散文化小说常常通过营造意境来展现特定的情感氛围和心理状态。考生在阅读时要仔细品味文章中的意境氛围,感受作者的情感态度和审美追求。
6. 注意文化背景:散文化小说往往具有浓厚的地域特色和文化背景,考生在阅读时要结合文章的文化背景进行理解和分析。这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文章的主题和情感表达。
【类题举隅】
一个人的名字
刘亮程
人的名字是一块生铁,别人叫一声,就会擦亮一次。一个名字若两三天没人叫,名字上会落一层土。若两三年没人叫,这个名字就算被埋掉了。上面的土有一铁锨厚。这样的名字已经很难被叫出来,名字和属于他的人有了距离。名字早寂寞地睡着了,或朽掉了。名字下的人还在瞎忙碌,早出晚归,做着莫名的事。
冯三的名字被人忘记五十年了。人们扔下他的真名不叫,都叫他冯三。
冯三一出世,父亲冯七就给他起了大名:冯得财。等冯三长到十五岁,父亲冯七把村里的亲朋好友召集来,摆了两桌酒席。
冯七说,我的儿子已经长成大人,我给起了大名,求你们别再叫他的小名了。我知道我起多大的名字也没用,只要你们不叫,他就永远没有大名。当初我父亲冯五给我起的名字多好:冯富贵。可是,你们硬是一声不叫。我现在都六十岁了,还被你们叫小名。我这辈子就不指望听到别人叫一声我的大名了。我的两个大儿子,你们叫他们冯大、冯二,叫就叫去吧,我知道你们改不了口了。可是我的三儿子,就求你们饶了他吧。你们这些当爷爷奶奶、叔叔大妈、哥哥姐姐的,只要稍稍改个口,我的三儿子就能大大方方做人了。
可是,没有一个人改口,都说叫习惯了,改不了了。或者当着冯七的面满口答应,背后还是冯三冯三的叫个不停。
冯三一直在心中默念着自己的大名。他像珍藏一件宝贝一样珍藏着这个名字。
自从父亲冯七摆了酒席后,冯三坚决再不认这个小名,别人叫冯三他硬不答应。冯三两个字飘进耳朵时,他的大名会一蹦子跳起来,把它打出去。后来冯三接连不断灌进耳朵,他从村子一头走到另一头,见了人就张着嘴笑,希望能听见一个人叫他冯得财。
可是,没有一个人叫他冯得财。
冯三就这样蛮横地踩在他的大名上面,堂而皇之地成了他的名字。夜深人静时,冯三会悄悄地望一眼像几根枯柴一样朽掉的那三个字。有时四下无人,冯三会突然张口,叫出自己的大名。很久,没有人答应。冯得财就像早已陌生的一个人,五十年前就已离开村子,越走越远,跟他,跟这个村庄,都彻底地没关系了。
为啥村里人都不叫你的大名冯得财,一句都不叫。王五爷说,因为一个村庄的财是有限的,你得多了别人就少得,你全得了别人就没了。当年你爷爷给你父亲起名冯富贵时,我们就知道,你们冯家太想出人头地了。谁不想富贵呀。可是村子就这么大,财富就这么多,你们家富贵了别人家就得贫穷。所以我们谁也不叫他的大名,一口冯七把他叫到老。你想想,我们能叫你得财吗。你看刘榆木,谁叫过他的小名。他的名字不惹人。一个榆木疙瘩,谁都不眼馋。还有王木叉,为啥人家不叫王铁叉,木叉柔和,不伤人。
虚土庄没有几个人有正经名字,像冯七、王五、刘二这些有头面的人物,也都一个姓,加上兄弟排行数,胡乱地活了一辈子。他们的大名只记在两个地方:户口簿和墓碑上。
你若按着户口簿点名,念完了也没有一个人答应,好像名字下的人全死了。你若到村边的墓地走一圈,墓碑上的名字你也不认识一个。似乎死亡是别人的,跟这个村庄没一点关系。其实呢,你的名字已经包含了生和死。你一出生,父母请先生给你起名,先生大都上了年纪,有时是王五、刘二,也可能是路过村子的一个外人。他看了你的生辰八字,捻须沉思一阵,在纸上写下两个或三个字,说,记住,这是你的名字,别人喊这个名字你就答应。
可是没人喊这个名字,你等了十年、五十年。你答应了另外一个名字。
起名字的人还说,如果你忘了自己的名字,一直往前走,路尽头一堵墙上,写着你的名字。
不过,走到那里已到了另外一个村子。被我们埋没的名字,已经叫不出来的名字,全在那里彼此呼唤,相互擦亮。而活在村里的人互叫着小名,莫名其妙地为一个小名活着一辈子。
(节选自《虚土》)
1.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小说中的村庄名为“虚土”,增强了故事的虚构性,而且具有很强的象征意味,让人联想到“虚空”“虚幻”等词语。
B.虚土庄的人们相互之间都只叫对方姓氏加上兄弟排行数而成的小名,他们的大名多数都是“榆木”“木叉”等不正经的名字。
C.冯三父子取名为“富贵”“得财”,却不被村民认可,是因为村民不愿冯家独得富贵。
D.作者在文中有不少直接的议论,形象而生动,如以“生铁”被“擦亮”设喻,既新奇又契合村民生活的特征,让人印象深刻。
B(B原文说“虚土庄没有几个人有正经名字”是说没有几个人会被别人叫他们大名,并非“榆木”“铁叉”等名字不正经。)
2. 村里没有一个人叫冯三的大名,这折射出村民怎样的心理?请根据小说内容简要分析。(6分)
【答案】①从俗/从众心理。村里人都习惯叫别人小名,不叫别人户口簿上的正式名字,这是一种惯性,体现了村民从俗/从众的心理。
②狭隘自私心理。冯三大名冯德财,村民害怕村里财富都被冯家得去而自己受穷,提防、戒备不叫冯三的大名,这是一种狭隘自私的心理。
③封闭的心理。村里的人互叫着小名,在村子里生活一辈子,计较着村里的财富被别人得去,从没有想过走出去创造财富或者把村外的财富引进来。
④冷漠的心理。冯三渴望名字被“擦亮”,自己可以“大大方方”做人,村里人根本不理睬,不会彼此呼唤,互相擦亮,是一种冷漠的心理。(6分,每条2分)
3. 有人称这部作品为“散文化小说”,请分析其“散文化小说”的特点。(6分)
①淡化情节。小说只有冯七大摆酒席,冯三自叫大名,王五爷细说原因等生活片段的叙写,没有引人入胜的故事,甚至没有完整的情节链。②虚化人物。小说主要人物是冯三,但缺少个性化的特征,除了大名叫冯得财外,与村中其他人并没有大不同,也没有语言、动作等多样化的描写手段。③营造意境。摆脱对人物生活现实的叙写,着力于对风土习俗的描绘以及人物精神世界的刻画,营造出一种迷蒙的氛围。
④抒情性味浓。小说语言叙事性弱化,多人物心理描写和作家直接的议论,具有很强的抒情性。(6分,每条2分,答对任意3条满分)
【巩固练习】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芦花深处是老家
走过那弯弯的河堤,在芦花村六组的路口下坡,是一条两边长满白杨树的小路。小路的尽头,有一条静静流淌的松滋河;白杨树林尽头,小河边上,有一间破旧的瓦房。这瓦房,据说是当年在这块种地的老李头留下的,老李头无儿无女,他过世后,这房子就一直废弃着。现在这瓦房里住着我的婆婆——杨玉兰。
婆婆原先不是这边的人,是河那边杨家垴的姑娘。年轻时在河边洗衣服,识得芦花村的打渔郎曾哲友,眉目传情,芳心暗许。
因为河两岸长久以来的土地之争,遗留下来的一些历史问题,有一个大家默许的“潜规则”——不可通婚。那曾哲友,也是血气方刚少年郎,拒了家里安排好的亲事,撑着一只小渔舟,随波而去……
后来有人说,他的渔船翻了,五大三粗的个头被大鱼给吞了。还有人说,他撑着小渔船,搭上了人家的大船,到了上海,做起了买卖,成了有钱的大老板。
且不说他,这人再也没出现过了。
河那边的杨玉兰,家境不错,读过几年私塾,不说是大家闺秀,也算得上是小家碧玉,偏偏心随那打渔郎去了。杨玉兰有点小性子.过了适婚年龄,不想给家里添堵,卷了几件衣裳几本诗书,在冬季河水枯竭的时候,半摸半趟地过了那条河,到了河这边,过了大半辈子。
这些故事,也是我零零星星从别人那儿听来的,婆婆从未对我提过。
婆婆其实也不是我的婆婆,我是婆婆捡来的孩子。不知是生来瘦弱难养,还是女孩遭嫌弃。婆婆把我捡来的时候,是深秋,河边芦花开得最盛的时候。
当时婆婆正在砍芦苇杆子,准备回家扎晒花帘子。听见我嘤嘤的哭声,先是一惊,随后慢慢扒开深深的芦苇丛,在芦花深处发现了我。我躺在一只旧的竹编篮子里,身下垫着一件红被褥,小脸已经皴得很难看。
婆婆丢下镰刀,在裤子上拍拍双手,小心翼翼地把我搂起来,亲我,抚摸我,像是在芦花地里捡起了一颗珍珠,我笑了。
婆婆养了两头羊,我是喝羊奶长大的,婆婆还有一亩七分地,种点杂粮和棉花。
我们住在村子的最远处,好像与世隔绝,好像世外桃源,无非是日子艰苦一些。到了上学的年龄,我也是上不起学的,婆婆便教我读诗写字。竟然不是从一二三写起,而是先学写名字“玲珑”,太难了,学了很久很久。
春天的时候,我与婆婆一起种棉籽。三月底的时候便开始培土,小河边有很多好的土,用小板车拉到我们的田当头,堆好。
婆婆便用一种叫“栽钵器”的东西,插到土堆里,再提起来,用脚一蹬,一个圆圆的实心土筒子就掉了出来,顶上还有一个窝窝,那儿专门用来放棉籽,这个圆土筒子叫“营养钵”。
婆婆年纪大了,一天蹬不了多少个,好在我们的田也不多。婆婆蹬,我就摆,把营养钵们摆成小方阵,然后将买来的棉籽一粒粒放进窝窝里。直到每一个窝窝里有了一颗棉籽,婆婆就用一些碎土,在小方阵上铺上薄薄的一层,为了保暖,最后还要给它们架起塑料薄膜,夜晚的时候密封起来,边上用土或者砖压住,早上气温升了后,掀开塑料薄膜,让它们呼吸。
我每天蹲在田边等那些棉籽发芽,它们发芽了,就可以移栽到大田里,再慢慢长高,再开花,结棉桃。等棉桃相继炸开成雪白的棉花,便已经是金秋十月了。
婆婆说攒够了钱就送我去学校,而那时候我已经快十岁了。但上不上学的,对我来说真没多要紧。那些在土地里学到的东西,夯实了我一生的力量。
我小的时候,婆婆总说一些我听不懂的话。比如她说大青虫和蛾子是庄稼的攻击者,而我们要做的就是守护春天,守护好了春天,米缸才能满满的。她说棉花是天上掉下来的星星,我们采集星星去卖钱是很有趣的事。
寒风刺骨的时候,她推开我们那吱吱呀呀的木门出去搬柴火进来,还要说一句:“好尖好尖的风啊,辣得脸疼!”我就不明白了:风是看得见的吗?是有形状有味道的吗?为何不仅是尖的,还是辣的?
长大后,我发现,她真是天生的诗人啊!她的诗意,她不切实际的浪漫,在悲苦的一生里竟然越活越浓烈,继而影响了我。
深秋的时候,地里没什么活了,婆婆便在河边静坐,抽叶子烟,时不时敲一下烟锅。望着小河流去的方向,河对岸是她的老家,她却一生没有再跨过去。那岸边的芦花都开了,轻轻盈盈的,随风摇摆,沙沙沙。
我越来越大,她越来越老。我用采集星星挣的钱去上了学,由于她教我的很多字,还有许多的生活基础,追到同龄人竟也没有那么难。
等我念到大学,不用她种地供我了,我做家教,勤工俭学,寒暑假打工,我可以养活婆婆了。但彼时的她也是八十有余,已到暮年。开始耳背,与她说话要用吼的才能勉强听得见。
“婆婆,你说我是你捡来的,真的假的哦”
“你是芦花变的,小妖怪夹的”她又开始胡说八道。
“婆婆,他们都说你在等一个人,他是谁呀?”
我不止一次打探她年轻时候的秘密。
婆婆好像没听见,呆呆地望着小河流去的方向,吧嗒了一口叶子烟。她的脸已经皱得像当年被遗弃在芦花地里的我了,但眼里还有光,大概便是那一丝光,支撑着她这一生的浪漫,这一生的诗意,这一生的等待吧!不然她为何为我取名“玲珑”呢?玲珑骰子安红豆,这是入骨的相思啊!
我们都没有说话,风吹芦苇,沙……沙……沙……
(节选自农视网)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一个大家默许的“潜规则”毁掉了一桩本该美好的姻缘,也从一个侧面暗示了两岸土地之争的激烈,矛盾的不可调和。
B.“杨玉兰有点小性子”,这“小性子”写出了婆婆的任性与执拗,也是导致她爱情悲剧的原因。
C.“在土地里学到的东西”,不仅仅是劳动的本领,也不乏直面生活艰难的信心与勇气。
D.“我”称婆婆是“天生的诗人”,指生活中的婆婆在有意无意间表现出的诗人素养,如婆婆口中的风有形状还有味道。当然,还有不切合实际的浪漫。
2.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小说以第一人称的全知视角,讲述婆婆的故事,娓娓道来,不徐不疾,亲切自然。
B.小说充分运用语言、动作描写等手法,成功刻画了婆婆这一大胆追求爱情、执着坚守的鲜明形象,感人至深。
C.曾哲友撑小舟随波而去,人们的传言以及这个人再未出现过,增添了许多不确定性,也给读者留下了足够想象的空间。
D.小说里画横线句子中的“老家”,婆婆却一生都没有再跨过去,在表现婆婆决绝的同时,字里行间也透露出些许的悲凉。
3.小说两次写到婆婆为“我”取名“玲珑”,请结合小说简要说明其作用。(5分)
4.与孙犁的“诗化小说”《荷花淀》相比,《芦花深处是老家》同样注重诗化意境的营造,请结合小说进行赏析(至少两处)。(6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
晓风杨柳
唐弢
柳枝一弯弯地划着东方正在发白的天空,像是无数灰白的眼睛,在黑夜里张望着,俯临着。陶渊明昨晚胡思乱想了一夜,一点也没有睡好。
“唉!唉!寄奴,但愿这不是事实呵!”
纸糊窗的破洞里吹进一阵初秋的凉风。渊明的脑子昏昏沉沉地,他从枕边书箧摸出一本书,是慧远和尚送给他的那本经论,原是他最心爱的,自从慧远死后,他虽看过几次,却终于看不下去。灯盏盘里已没了菜油。他合上书,闭眼默想。这本书是慧远亲自抄来送他的,抄得非常整齐,洁净,和慧远的为人一样,可是现在,这个善良高洁、一世清修的和尚早已从尘世超脱,涅槃了,只有那些争名夺利的东西不会死,做到了相国,封了王,还想……
那个浓眉毛、阔下巴、黑而且丑的面孔,又在渊明记忆里浮了上来。他恍然记起二十年前,在镇北将军幕里,和这个黑而且丑的面孔是同事,这个人非常会说话,会钻营,成天和这个那个忙着什么,从不见他发过火。闲来就擎一本相书,批评别人的眉生得低、鼻太尖、嘴太小之类的。他能喝几杯酒,和自己倒还相得。自从抛弃宦海生涯,就一直没有想起他,他升了官,发了财,因此心里对他越发淡漠了。虽然听说他颇有异志,终以为未必是事实。三年前他收复关中,朝廷很有中兴的气象,自己高兴得很,本想北上游历一转,谁知……
“唉!唉!但愿这不是事实呵!”
渊明叹着气,在院子里来回踱步,低头沉思。
猛的他脑中划过一个念头:“刘寄奴不会做皇帝吧?”他踱到板门边喊:“阿舒!”
廊屋里走出一个二十几岁的青年来,瘦长个子,被太阳炙黑了的脸孔,带着幽郁的表情,他垂着手,恭敬地问:“爹有什么吩咐?”
能有什么吩咐呢?渊明挖空肚皮想了一回“早稻每亩能收多少,计算了没有?”
“还有十几箩潮谷没有扬晒,依眼前估计,大约有三袋零。”渊明不作声,阿舒接着说:“去年半粒都没哩,年成的确还不错!”
饥饿的回忆带来感伤的情调,在阿舒的声音里跳动,他忘不了一年来艰苦的挣扎,“乐天安贫”的庭训,再也不能弥补他心上的罅隙——被穷困灰暗的生活所蛀蚀的罅隙。
“京城里可有什么消息来?”渊明的面上充满忧虑。“没有,爹爹。”
赵老连殷勤地招待着。席地围坐着连主人的五个。
渊明对面那个酒糟鼻子,堆着笑招呼渊明来尝是不是好酒,渊明咂了一口,觉得还温润,就点了点头。
酒糟鼻子得意地笑起来,一面望着斜对面的教书先生,正想说话,不料教书先生先开了口,他朝渊明说:“昔闻先生贵体欠安,今日得见芝颜,想必已经霍然了。”“是!是!”渊明恭敬地回答。
酒糟鼻子正要箱夹第二只河虾,连说:“呃?我倒忘了,陶先生还生病的哩!我老早想来望望你,可是终没空。”说着向着左肩下的一个:“桂生哥!我是对你说过哦?”那个微微笑了笑。“是!是!”渊明很恭敬地回答着。“请呀!请呀!”主人指着菜肴说。
大家边吃边闲谈。桂生说到今年又要加粮税,酒糟鼻子嘶着声音喝道:“真他妈!都是这些官府们玩的鬼把戏,那里能加到皇上库里去?官!做官的都爱钱。”
“这话说的对!譬如陶先生就不肯做官。”老连的口气像是分解,像是赞叹。教书先生摇着头,说道:“贤者避世,这叫贤者避世。避世者,避开了世事也。”
渊明没有理会这些。他朝桂生追问:“有没有关于相国宋王的消息?”“没有。”
教书先生晓得不少伟大人物的事迹,且非伟大不谈,这时他找到机会,赶忙说,“宋王真是一个大星宿,鲤鱼转胎的。如今朝廷有了这个人物,真是如鱼得水!南征蛮夷,北伐中原,皇上还用愁吗?”
渊明的心已经不像早上那样感到沉重,忧虑了,自然不是因为如鱼得水的缘故。他觉得倘使京城只传来加税的消息,没有提起别的,那么,夜来听到的消息,大概并不是事实。他满满地喝了一杯。
初秋的太阳异常明亮,畅爽,微风带来田野的气息,小麦,桂子,野草,尽量发出清幽的香气。远远望去,通过一带疏疏落落的桑林,南山悠然地现了出来。
渊明感到轻松舒适,不但眼前的教书先生和酒糟鼻子很有趣,便是那个黑而且矮的家伙也不坏。“变了变了!县里出了告示啦!”阿宣跑进来喘息着说。
“什么?”大家合口问。
“唉!”阿宣学着渊明的样子,长长地叹了口气,接着说:“县里出了告示,说是宋王登了大宝,大赦天下。现在得叫做大宋永初元年七月了。”
他说着回过头来,向着渊明:“是永久的永,起初的初。”
已经交了亥时了,陶宅里还未熄灯。渊明坐在床沿上,疲乏而又幽郁,眼睛深深地陷了进去。脸色是那么枯黄,刻板,使人看不出一点活气来。
“唉!”渊明长叹一声。
阿雍和阿通走进来,后面跟着阿舒。“我们现在都是遗民了。”渊明放下手里的诗稿,叹气说。“怎样啦,遗民?我们不再照旧活下去了吗?”阿通问。“活是总得活下去的。”阿雍参加了意见。
“不过,”渊明说,声音似乎有点嘶哑。“要是我当年不曾辞官……要是我现在还年青……唉!”“吱!吱!吱!”床底下老鼠在打架。
“你看见告示上还说些什么?”渊明看着刚进来的第二个儿子问。
“这个,”阿宣想了想说,“我记不清了,但现在就得叫大宋永初元年七月,却是千真万确,一点也不会错的。”
“吱!吱吱!吱吱!”
“亡了国,我们不食宋粟,我们到南山采薇去,大家做伯夷,做叔齐。”阿端跑进来说。“唉!你的话说得活像爸爸。”阿通批评。
“我们要淡泊,要清静无为,不要去管这些俗事。我们得学老聃。”这回是阿雍的意见。
“唉!你的还要像。”阿宣说,“不过,顶好是去请和尚拜几天忏,或者来一个什么法会,祈祷祈祷,救救国家。可惜慧远法师涅槃了。”
“畜生!”渊明厉声喝道,“不要胡说。”阿宣吃了一惊。
“年青人应该有血气,应该做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留得身后的名声。”渊明解释着。
“留名声的事情,”阿宣说,“得让大哥去干,我不该抢先。兄弟要友爱,谦让,爹说过的。”
“但是,”阿舒嗫嚅着,“我的身体不行,不及二弟结实。近来还有点神经衰弱。”
“唉!你们都去睡觉吧!”渊明说。
大家一哄而散以后,房间里又开始沉寂了。灯光更加暗下去,蚊虫唱着歌,蝎子偷偷地爬出来,在泥壁上布好阱。
渊明搔着脚趾,默默地兀自生气。他悲愤,愧悔。那个黑而且丑的面孔又在他的眼前晃动,摇摆,再也驱不走。忽然变成了青面獠牙,伸出鸡爪似的两手,把他的儿子一个个抓去了,他们柔弱得像羔羊,一点也没有反抗。渊明感到一阵内疚。他定神在案头坐下,摊开诗稿,心里一片乱麻。但终于动起笔来,这一晚,他写了不少诗。写了《述酒》,写了《咏荆轲》,一直写到寅时尽头,
还不曾停笔,呵欠已经打了几十回,然而他想:
“我还得写下去,我得留一点教训,我要写到天明。”杨柳枝叶里萧萧地吹起了阵阵晓风。
一九三六年五月二日(有删改)
5、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做到了相国,封了王,还想……”此处省略号的作用是表示话没说完,语意未尽,暗示着陶渊明对刘裕野心的猜测与不满。
B、“庭训”指父亲的教诲,泛指家庭教育。阿舒在父亲教育下温良恭顺,但在动荡不安的年代中,他既难以安贫,又在“庭训”下变得柔弱而不敢抗争。
C、陶渊明与儿子们的对话,表现了陶渊明对他们身处乱世缺乏血气的自责和同情,使结尾儿子们被抓像羔羊一样不敢反抗的想象合乎情理。
D、画波浪线句,二儿子阿宣说的话,只是他的托辞,从前文他惹父亲生气的话,就可看出他并没有为救国干一番实事的志向。
6、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陶渊明爱饮酒,参与邻里聚会,关心庄稼年成,写诗作赋,这正是我们熟悉的《归去来兮辞》中“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安时处顺、乐天安命的陶渊明形象。
B、慧远和尚是追名逐利的尘世中德行高洁的代表,但他留给陶渊明的经书却让渊明最终看不下去,这意味着现实无法回避,带着宗教色彩的清修、超脱无法救人脱离苦海。
C、陶渊明不愿接受刘裕篡权、国家改制的现实,画横线句的外貌描写即表现了他为国途世运忧虑而情绪低落、身心俱疲、内心痛楚的样子。
D、陶渊明对刘裕的回忆以及教书先生在席间对宋王的赞美,从侧面表现了刘裕的能说会道、善于钻营,热衷权力且野心勃勃、精明强干。
7、请结合小说中的环境描写分析陶渊明思想情感的起伏变化。(4分)
8、中国现代文学“以文见史”的写作传统是指中国现代作家在其文学作品中通过对历史事件、社会风貌以及人物命运的描写和展示,反映和折射出中国社会的变迁和人民的命运。本文作者运用“以文见史”的同时并不拘泥于历史的客观真实。请结合小说内容谈谈作家是如何“以文见史”传达主旨的。(6分)
答案与解析:
1.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B.“任性与执拗”“也是导致她爱情悲剧的原因”错,应是“倔强与刚毅”,本文没有体现因她的性格而导致她的爱情悲剧。
故选B。
2.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
A.“全知视角”错,应是“限知视角”。
故选A。
3.①与前文婆婆“读了几年私塾”“卷了儿中诗书……到河这边”相照应,更能突出婆婆的人物形象,说明婆婆有一定的文化基础;
②“玲珑骰子安红豆,是入骨的相思啊!”“巧妙化用温庭筠的诗句,点明“玲珑”名字的由来,更重要的是表现婆婆对爱情的执着与坚守。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重要情节的作用的能力。
①小说第一次写到婆婆为“我”取名“玲珑”与前文婆婆“读了几年私塾”“卷了儿中诗书……到河这边”相照应,更能突出婆婆的人物形象,说明婆婆有一定的文化基础。“婆婆便教我读诗写字。竟然不是从一二三写起,而是先学写名字‘玲珑’”,让读者产生译文,激发了阅读的兴趣,照应了文末“玲珑”名字的由来。
②文章末尾“玲珑骰子安红豆,是入骨的相思啊”,巧妙化用温庭筠的诗句“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原意是在那种制造精巧的骰子上有颗颗红点,便有如最为相思的红豆。而我对你的情意呀,就如这红豆一般深入骨髓,你又知不知晓呢?作者借化用温庭筠的诗句点明“玲珑”名字的由来,将婆婆相思之深的苦楚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更重要的是表现了婆婆对爱情的执着与坚守。
4.①“婆婆把我捡来的时候,是深秋,河边芦花开得最盛的时候”,以乐景写哀情,寄寓对“我”被遗弃命运的同情。
②“那岸边的芦花都开了,轻轻盈盈的,随风摇摆,沙沙沙”,表达对婆婆为爱付出的敬意。
③“我们都没有说话,风吹芦苇,沙……沙……沙……”,结尾以景结情,言有尽而意无穷。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
①“婆婆把我捡来的时候,是深秋,河边芦花开得最盛的时候”,此处写芦花开得最盛的美景衬托了“我”被遗弃的处境,以乐静写哀情,移情入景,作者借此处诗化意境的营造来寄寓对“我”被遗弃命运的同情。
②“那岸边的芦花都开了,轻轻盈盈的,随风摇摆,沙沙沙”,移情入景,物我交融,描摹创设别有韵致的意境。结合前句“河对岸是她的老家,她却一生没有再跨过去”,婆婆为了坚守爱情,却一生都没有再跨过去,表现了婆婆的倔强与刚毅。此处诗化意境的营造表达了作者对婆婆为爱付出的敬意。
③“我们都没有说话,风吹芦苇,沙……沙……沙……”,语言诗化,放在结尾以景结情,言有尽而意无穷,使其富有诗的特质、诗的美感,给读者留下了足够想象的空间。
5、【答案】C
【解析】“同情”错,对儿子们的缺乏血气充满了失望。
6、【答案】A
【解析】“安时处顺、乐天安命的陶渊明形象”错,文中的陶渊明参与邻里聚会并非内心喜悦,始终关注时局的变化,写诗是为了“留一点教训”,这都表现出其内心深处具有积极入世的人生态度。
7、【答案】①开头对杨柳、秋风的描写,渲染了环境的凄清萧瑟,烘托了陶渊明听到刘裕篡位传闻后沉重、忧虑的心情;②对初秋野外明朗清新环境的描写,渲染了轻松、惬意的氛围,与陶渊明在赵家做客未闻刘裕篡权后的轻松、舒畅相符;③对老鼠“吱吱”叫声的多处描写,烘托了刘裕篡权后,陶渊明与儿子们对话时焦虑的心情。(写表现陶渊明对儿子们怯懦的急躁与失望,也可);④写房间阴暗的灯光,蚊虫、蝎子的活动,渲染了沉寂的氛围,暗示了陶渊明与儿子们对话结束后的悲愤、愧悔、无奈;⑤末尾对杨柳与阵阵晓风的描写,与陶渊明动笔写诗以反抗的坚定相映衬。
【解析】考查分析理解文中环境描写和人物思想感情的能力。
①“柳枝一弯弯地划着东方正在发白的天空,像是无数灰白的眼睛,在黑夜里张望着,俯临着”“纸糊窗的破洞里吹进一阵初秋的凉风”开头对杨柳、秋风的描写,渲染了环境的凄清萧瑟,烘托了陶渊明听到刘裕篡位传闻后沉重、忧虑的心情。
②“初秋的太阳异常明亮,畅爽,微风带来田野的气息,小麦,桂子,野草,尽量发出清幽的香气。远远望去,通过一带疏疏落落的桑林,南山悠然地现了出来”对初秋野外明朗清新环境的描写,渲染了轻松、惬意的氛围,与陶渊明在赵家做客未闻刘裕篡权后的轻松、舒畅相符。
③“‘吱!吱!吱!’床底下老鼠在打架”“吱!吱吱!吱吱!”对老鼠“吱吱”叫声的多处描写,烘托了刘裕篡权后,陶渊明与儿子们对话时焦虑的心情。(写表现陶渊明对儿子们怯懦的急躁与失望,也可)
④“房间里又开始沉寂了。灯光更加暗下去,蚊虫唱着歌,蝎子偷偷地爬出来,在泥壁上布好阱”写房间阴暗的灯光,蚊虫、蝎子的活动,渲染了沉寂的氛围,暗示了陶渊明与儿子们对话结束后的悲愤、愧悔、无奈。
⑤“杨柳枝叶里萧萧地吹起了阵阵晓风”末尾对杨柳与阵阵晓风的描写,有暗示的作用,虽然心里一片乱麻,“但终于动起笔来,这一晚,他写了不少诗。写了《述酒》,写了《咏荆轲》,一直写到寅时尽头”与陶渊明动笔写诗以反抗的坚定相映衬。
8、【答案】①小说以刘裕篡权这一历史事件为线索,借展示陶渊明所处时代的动荡不安折射中国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混乱与黑暗;②通过虚构陶渊明的言行,塑造了虽不做官但忧虑国家前途命运的知识分子形象,代表了广大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勇于担当的爱国知识分子;③通过虚构陶渊明儿子们的怯懦和软弱,反映了现实生活中一批知识分子面对社会黑暗与民族危难的虚无主义与逃避态度;④陶渊明一家生活拮据、受衣食困扰,人们痛恨加粮税但只能无奈地牢骚抱怨,表现了现实社会中反动政府高压统治下人民命运的悲惨。
【解析】考查探讨作品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的能力。
①“唉!唉!寄奴,但愿这不是事实呵!”“只有那些争名夺利的东西不会死,做到了相国,封了王,还想……”“虽然听说他颇有异志,终以为未必是事实。三年前他收复关中,朝廷很有中兴的气象”“县里出了告示,说是宋王登了大宝,大赦天下。现在得叫做大宋永初元年七月了”小说以刘裕篡权这一历史事件为线索,通过陶渊明回忆刘寄奴的内容,交代了当时纷乱的时局,折射中国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混乱与黑暗。
②小说开篇部分,通过陶渊明评价慧远和尚,以及回忆刘寄奴的内容,写出了陶渊明对国家的担忧,交代了当时纷乱的时局。小说结束部分“渊明搔着脚趾,默默地兀自生气。他悲愤,愧悔”描绘陶渊明写诗时的内心活动,直接交代了陶渊明创作《述酒》等诗篇的目的,流露出了陶渊明的悲愤和愧悔。通过虚构陶渊明的言行,塑造了虽不做官但忧虑国家前途命运的知识分子形象,代表了广大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勇于担当的爱国知识分子。
③“我们要淡泊,要清静无为,不要去管这些俗事。我们得学老聃”“不过,顶好是去请和尚拜几天忏,或者来一个什么法会,祈祷祈祷,救救国家。可惜慧远法师涅槃了”“我的身体不行,不及二弟结实。近来还有点神经衰弱”通过虚构陶渊明儿子们的怯懦和软弱,反映了现实生活中一批知识分子面对社会黑暗与民族危难的虚无主义与逃避态度。
④“饥饿的回忆带来感伤的情调,在阿舒的声音里跳动,他忘不了一年来艰苦的挣扎”“桂生说到今年又要加粮税”陶渊明一家生活拮据、受衣食困扰,人们痛恨加粮税但只能无奈地牢骚抱怨,表现了现实社会中反动政府高压统治下人民命运的悲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