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增分策略---小说叙事特征题分析
多维切入,全析“叙事特征”类题目
【考情分析】
在近年来的高考语文试卷中,小说叙事特征题已经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考点。这种题目要求考生对小说的叙事方式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理解,把握作者通过叙事所传达的意图和情感。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应对这类题目,我们需要采取多维切入的方法,全面分析小说的叙事特征。
【应对策略】
一、理解叙事结构
小说的叙事结构是作品的基础,它决定了故事的展开方式和情节的发展。考生在分析小说叙事特征时,首先要关注叙事结构。要理解故事的时间顺序、空间布局以及情节之间的逻辑关系,把握作者的叙事节奏和节奏变化。
二、关注叙事角度
小说的叙事角度决定了作者对故事的叙述视角和态度。考生要关注作者是以第一人称、第二人称还是第三人称来叙述故事的,以及这种叙述角度对故事情感、人物形象和主题表达的影响。
三、分析叙事手法
叙事手法是作者在讲述故事时所采用的具体技巧和方法。考生要关注作者如何运用叙述、描写、议论等手法来展现故事情节、人物形象和主题思想。同时,还要关注作者如何通过叙事手法来营造氛围、传递情感。
四、挖掘叙事意义
小说的叙事特征不仅仅体现在表面形式上,更重要的是它所蕴含的意义和价值。考生要深入分析作者通过叙事所传达的意图和情感,挖掘故事背后的深层含义和社会价值。
【练习建议】
以某篇小说为例,考生可以按照以上策略进行分析。首先,梳理故事的时间顺序和空间布局,理解叙事结构;其次,关注作者的叙述视角和态度,分析叙事角度;然后,仔细品味作者的叙述手法和描写技巧,感受故事的氛围和情感;最后,挖掘故事背后的深层含义和社会价值,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
通过多维切入的方法,全面分析小说的叙事特征,不仅能够帮助考生更好地应对高考语文试卷中的小说叙事特征题,还能够提高他们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鉴赏能力。因此,在高三语文二轮复习中,加强对小说叙事特征题的分析和训练是非常必要的。
【分类例析】
分类例析
一题尽览,“叙述特征”类题目面面观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呼兰河传(节选)
萧红
冯歪嘴子把小孩搬到磨房南头那草棚子里去了。
那小孩哭的声音很大,好像他并不是刚刚出生,好像他已经长大了的样子。
那草房里吵得不得了,我想去看看。
这回那女人坐起来了,身上披着被子,很长的大辫子垂在背后,面朝里,坐在一堆草上不知在干什么,她一听门响,一回头。我看出来了,她就是我们同院住着的老王家的大姑娘,我们都叫她王大姐。
这可奇怪,怎么就是她呢?她一回头几乎是把我吓了一跳。
我转身就想往家里跑。跑到家里好赶快地告诉祖父,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王大姐看是我,就先向我一笑,她有很大的脸孔,很尖的鼻子,每笑时,她的鼻梁上就皱了一堆的褶。今天她的笑法还是和从前的一样,鼻梁处堆满了皱褶。
她是很能说能笑的人,她是很响亮的人,她和别人相见之下,她问别人:
“你吃饭了吗?”
那声音才大呢,好像房顶上落了喜鹊似的。
她的父亲是赶车的,她牵着马到井上去饮水,她打起水来,比她父亲打得更快,三绕两绕就是一桶。别人看了都说:
“这姑娘将来是个兴家立业好手!”
她在我家后园里摘莱,摘完临走的时候,常常就折一朵马蛇菜花戴在头上。
她那辫子梳得才光呢,红辫根,绿辫梢,干干净净,又加上一朵马蛇菜花戴在鬓角上,非常好看。她提着筐子前边走了,后边的人就都指指画画地说她的好处。
老厨子说她大头子大眼睛长得怪好。
有二伯说她膀大腰圆的带点福相。
母亲说她:
“我没有这么大的儿子,有儿子就娶她,这姑娘真响亮。”
同院住的老周家三奶奶则说:
“哟哟,这姑娘真是一棵大葵花,又高又大,你今年十几啦?”
每逢一问,王大姐也总是说:
“二十了。”
“二十了,可得给说一个媒了。”再不然就是,“看谁家有这么大的福气,看吧。”
隔院的杨家的老太太,扒着墙头一看见王大姐就说:
“这姑娘的脸红得像一盆火似的。”
现在王大姐一笑还是一皱鼻子,不过她的脸有一点清瘦,颜色发白了许多。
她怀里抱着小孩。我看一看她,她也不好意思了,我也不好意思了。
我就站在那里静静地站了一会,我看她用草把小孩盖了起来,把小孩放到炕上去。其实也看不见什么是炕,乌七八糟的都是草,地上是草,炕上也是草,草捆子堆得房梁上去了,小炕叫草捆子给占满了。那小孩也就在草中偎了个草窝,铺着草盖着草就睡着了。
我越看越觉得好玩,好像小孩睡在喜鹊窝里了似的。
等到了晚上在煤油灯的下边,我家全体的人都聚集了的时候,那才热闹呢!
有二伯说:
“好好的一个姑娘,自己看上一个磨房的磨倌,介个年头是啥年头!”
老厨子说:
男子要长个粗壮,女子要长个秀气。没见过一个姑娘长得和一个抗大个的抗工似的。”
有二伯也就接着说:
“对呀!老爷像老爷,娘娘像娘娘,你没四月十八去逛过庙吗?那老爷庙上的老爷,威风八面,娘娘庙上的娘娘,温柔典雅。”
这事情一发,全院子的人给王大姑娘做论的做论,做传的做传,还有给她做日记的。
做传的说,她从小就在外祖母家里养着,一天尽和男孩子在一块,没男没女。有一天她竟拿着烧火的叉子把她的表弟给打伤了。又是一天她在河沟子里边采菱角,她自己采的少,她就把别人的菱角倒在她的筐里了,就说是她釆的,说她强横得不得了……
自从团圆媳妇死了,院子里似乎寂寞了很长的一个时期,现在虽然不能说十分热闹,但大家都总要尽力地鼓吹一番。于是吹风的,把眼的,跑线的,绝对的不辞辛苦,在飘着白白的大雪的夜里,也就戴着皮帽子,穿着大毡靴,站在冯歪嘴子的窗户外边,在那里守候着,为的是偷听一点什么消息。
……
七月的晚霞,红得像火似的,奇奇怪怪的,老虎、大狮子、马头、狗群。一到了八月,那满天红洞洞的,那满天金黄的,满天乡绛紫的,满天朱砂色的云彩,一齐都没有了。八月的天空是静悄悄的,一丝不挂。白天就是黄金的太阳,夜里就是雪白的月亮。
晚饭之后,乘凉的人没有了。院子里显得冷清寂寞了许多。
鸡鸭都上架去了,猪也进了猪栏,狗也进了狗窝。院子里的蒿草,因为没有风,就都一动不动地站着,因为没有云,大昴星一出来就亮得和一盏小灯似的了。
在这样的一个夜里,冯歪嘴子的女人死了。
(有删改)
[注]《呼兰河传》写作于20世纪40年代。呼兰河是一个北方小城。小说中的“我”是个孩子。
【多维考查】
考察角度一 叙述视角
本文以“冯歪嘴子”为叙事承担者,以“我”为叙述视角,有何效果?
明确:
以“冯歪嘴子”为叙事承担者,以“我”为叙述视角,这种叙述方式在《呼兰河传》中产生了独特的效果。首先,通过“冯歪嘴子”这一角色的视角,读者能够更深入地了解他的内心世界和生活状态。他的视角带有一种朴实、真挚的情感,使得故事更加真实可信。同时,他的视角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底层人民的生活状态,呈现出一种悲喜交加的情感色彩。
其次,以“我”为叙述视角,增加了故事的亲近感和可信度。作为一个孩子,“我”的视角更加真实、直接,也更能触动读者的内心。通过“我”的叙述,读者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呼兰河这个北方小城的风土人情,感受到当地人民的善良、淳朴和坚韧。
此外,这种叙述方式还使得故事更加生动有趣。通过“我”的视角,读者能够亲身参与到故事中,与主人公一同经历喜怒哀乐。同时,“我”的叙述也带有一种幽默、诙谐的风格,使得故事更加具有趣味性。
以“冯歪嘴子”为叙事承担者,以“我”为叙述视角的叙述方式,在《呼兰河传》中产生了独特的效果。它使得故事更加真实可信、生动有趣,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底层人民的生活状态,呈现出一种悲喜交加的情感色彩。
考察角度二 叙述人称
本文用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交织展开叙述,有何效表达果?
明确:
本文用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交织展开叙述,产生了丰富的表达效果。
首先,第一人称的叙述增强了故事的真实感和可信度。通过“我”的视角,读者能够更直接地感受到故事中的情境和情感,仿佛亲身经历了主人公的喜怒哀乐。这种叙述方式使得故事更加生动、引人入胜。
其次,第三人称的叙述为故事提供了更广阔的视角和更丰富的细节。通过第三人称的叙述,读者能够更全面地了解主人公的生活环境和人物关系,从而更深入地理解主人公的内心世界和行为动机。这种叙述方式使得故事更加丰富、饱满。
此外,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的交织叙述还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叙述节奏。在故事中,“我”的叙述和主人公的叙述相互穿插,形成了一种交替进行的叙述结构。这种结构使得故事更加紧凑、有张力,同时也增加了故事的层次感和深度。
本文用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交织展开叙述,增强了故事的真实感和可信度,提供了更广阔的视角和更丰富的细节,形成了独特的叙述节奏和层次感,使得故事更加生动、引人入胜。这种叙述方式充分展示了作者高超的叙事技巧和对人性的深刻洞察。
考察角度三 叙述顺序
本文在叙事上呈现以时间为经、以空间为纬的特点,有何效果?
明确:
本文在叙事上呈现以时间为经、以空间为纬的特点,产生了独特的效果。首先,以时间为经,使得故事具有清晰的脉络和连贯性,读者可以清晰地感受到故事的起承转合,更好地理解主人公的经历和成长。同时,以时间为经也展现了呼兰河小城的季节变化和人们的生活节奏,使得故事更具地域特色和生活气息。
其次,以空间为纬,使得故事具有层次感和立体感。通过描绘呼兰河小城的不同空间,如院子、磨房、庙会等,读者可以感受到当地的风土人情和社会风貌,更加深入地了解主人公的生活环境和人际关系。同时,不同空间的转换也推动了故事的发展,使得情节更加丰富多彩。
此外,以时间为经、以空间为纬的叙事方式还增强了故事的真实感和可信度。通过细腻地描绘时间和空间的变化,作者让读者仿佛置身于呼兰河小城,亲身经历了主人公的喜怒哀乐,感受到了当地人民的善良、淳朴和坚韧。
本文在叙事上呈现以时间为经、以空间为纬的特点,使得故事具有清晰的脉络和连贯性,层次感和立体感,同时也增强了故事的真实感和可信度,让读者更加深入地了解呼兰河小城和主人公的生活经历。这种叙事方式充分展示了作者高超的叙事技巧和对人性的深刻洞察。
考察角度四 叙述节奏
本文在叙述过程中,穿插了场景描写,有何作用?
明确:
本文在叙述过程中,穿插了场景描写,起到了多方面的作用。
首先,场景描写增强了故事的真实感和生动性。通过对呼兰河小城的风土人情、自然环境和社会风貌的细致描绘,读者仿佛能够亲身感受到那里的气息和氛围。这种描写方式使得故事更加具有画面感和立体感,让读者更加容易沉浸其中,产生共鸣。
其次,场景描写也丰富了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通过对不同场景的描绘,作者展示了主人公在不同环境中的行为和情感变化,从而更加深入地揭示了他们的内心世界和性格特点。同时,场景描写也为故事情节的发展提供了背景和铺垫,使得故事更加具有层次感和逻辑性。
最后,场景描写还起到了衬托主题的作用。通过对呼兰河小城的描写,作者展现了当地人民的善良、淳朴和坚韧,从而表达了对人性的深刻洞察和对故乡的深情厚谊。这种描写方式使得故事的主题更加突出和鲜明,让读者更加容易理解和接受。
综上所述,本文在叙述过程中穿插场景描写,增强了故事的真实感和生动性,丰富了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同时也衬托了主题,使得故事更加具有感染力和深度。这种描写方式充分展示了作者高超的叙事技巧和对人性的深刻洞察。
考察角度五 叙述方式
小说中的人物对话简单高效、简洁节制,有何作用?
明确:
小说中的人物对话简单高效、简洁节制,起到了多方面的作用。
首先,这种简洁的对话方式使得故事更加流畅和紧凑。没有过多的修饰和废话,每一句话都紧扣主题,直接表达人物的想法和情感。这种紧凑的叙述方式使得读者能够更快地进入故事,更好地理解和接受其中的内容。
其次,简单高效的对话方式也凸显了人物的性格特点。通过对话,读者能够直接感受到人物的个性和情感状态。一些简短的语句和措辞,往往能够准确地表达人物的性格和心理状态,使得人物形象更加鲜明和立体。
此外,简洁节制的对话方式还增强了故事的真实感。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的对话往往也是简单而直接的。小说中的对话方式正是这种日常对话的真实写照,使得故事更加贴近读者的生活,更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
最后,简单高效的对话方式还为读者留下了更多的想象空间。由于对话简洁,往往没有明确的解释和说明,读者需要通过自己的想象和理解来填补其中的空白。这种留白的方式使得故事更加具有张力和魅力,引发读者更多的思考和想象。
小说中简单高效、简洁节制的对话方式,使得故事更加流畅紧凑、人物形象更加鲜明立体、真实感更强,同时还为读者留下了更多的想象空间。这种叙述方式充分展示了作者高超的叙事技巧和对人性的深刻洞察。
【增分策略】
在小说创作中,叙述方式的运用对于塑造人物、构建情节和传达主题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上文的分析,我们可以总结出以下增分策略,以提升小说叙述的艺术效果:
1. 灵活运用叙述视角:通过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的交织叙述,可以营造出更加丰富的叙述层次和更加真实的情感表达。这种叙述方式不仅能够让读者更深入地了解人物内心世界,还能增强故事的真实感和可信度。
2. 精心安排叙述顺序:以时间为经、以空间为纬的叙述方式,可以使故事更加具有逻辑性和连贯性。通过合理地安排时间和空间的变化,可以让读者更加清晰地把握故事的发展脉络,从而更加深入地理解故事的主题和内涵。
3. 巧妙运用场景描写:场景描写在小说中具有重要作用,可以增强故事的真实感和生动性,丰富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同时衬托主题。通过细腻地描绘场景,可以让读者更加身临其境地感受故事氛围,从而更好地理解人物的情感和行为。
4. 人物对话要简洁高效:简单高效、简洁节制的对话方式可以使故事更加流畅紧凑,凸显人物性格特点,增强故事的真实感,同时为读者留下更多的想象空间。通过精心设计对话内容和形式,可以让读者更加深入地了解人物性格和情感状态,从而更加投入地参与到故事中。
通过灵活运用叙述视角、精心安排叙述顺序、巧妙运用场景描写以及简洁高效的对话方式等增分策略,我们可以提升小说叙述的艺术效果,使故事更加引人入胜、富有深度。这些策略不仅能够帮助作者更好地传达主题和情感,还能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获得更加丰富的审美体验。
【巩固练习】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父亲的影子
段奇生
村人都极喜欢我,谁家有好吃的,如炒了蚕豆、花生,就大把大把地往我口袋里塞,不把我口袋装满不罢休;谁家饭桌上有两条鱼非得夹条鱼给我吃。
村里的小孩都极羡慕我。他们都问过我,他们为啥都喜欢你,不喜欢我 我说,我也不知道。
后来我知道了。
那时的我成了孩子王,村里的同龄小孩都听我的话,我想欺负谁就欺负谁,我甚至敢欺负长得比我高半个头的小孩。他们都不还手。有一回我拿石子扔大我三岁的石头,他只跑,不还手。我以为他怕我,便追他。石头站在那儿对我说,你别以为我打不过你,我是让你。因你爸是个好人,你爸治好了我妈的病,还没收钱。如果不是看在你爸面上,我早把你打得头破血流了。小子,别太猖狂了,村里所有的小孩都是让你。
父亲也总骂我,我积攒了半辈子的好名声要毁在你手里了。父亲有时气得打我,母亲便把我搂在怀里,与父亲转着圈。父亲便对母亲说,你会害了他的。
混到了高中毕业,我便整天同一些不三不四的人在镇上混日子。父亲要我跟他学医,我看不上赤脚医生这一职业。父亲拿我一点办法也没有,一看见我就唉声叹气的。
母亲也劝我,跟你爸学医也不错,既能糊口,又能受人尊敬。
可我就是不想做赤脚医生,觉得做赤脚医生一点也不好,有时半夜,都得被村人叫醒,睡觉都睡不安稳。尤其是刮风下雨的冬天,得从热被窝里爬出来去病人家,真是活受罪。
父亲说,苦一点累一点怕啥 我赚到了好名声。
其实我不跟父亲学医主要的一点还是不想活在父亲的影子里。担心别人总拿我同父亲比,我也知道我再怎么努力,也不可能超过父亲。
父亲的影子却时时追随着我,甩都甩不掉。
我在镇上玩电子游戏时,许多人都在说我,陈医生怎么生了这么一个不务正业的儿子,唉!那些人竟都叹气,还用那种怪怪的眼神看我。
为了逃出父亲的影子,我便来到县城。我想县城里认识父亲的人总少吧。我不会再听到叹气声,再看到怪眼神了。我们几个人疯狂地玩,县城里玩的东西比镇上玩的东西多。但玩要钱,吃也要钱,我们身上的钱花完了。我们只有而铤而走险地偷。
但第一次偷就被抓住了。一男人要报警,我们都很害怕,怕坐牢,更怕家里人知道我们做小偷的事,都跪下求他别报警。他仍报了警。他问我是哪个乡哪个村的 看你的脸比较熟悉。我说是鄱湖嘴村的。他又看了一下我的脸,说,你不是陈医生的儿子吧 我不出声,同伴兴奋地说,是,他是陈医生的儿子。警察来了,那人给警察一个劲赔不是,说我们同他是一个村的人,来他这儿玩,他以为是小偷,误会了。警察便走了。他掏出一百块钱递给我,说,你们走吧。今天放过你们是看在陈医生的面子,陈医生是个好人,是个好医生,那时我家穷,连看病的几块钱都拿不出,可你父亲见我没去你家,想我准是没钱,他便来我家了,给了我药,给我打了针。那男人竟然掉眼泪了,我一辈子都记得你父亲,但我没想到你一点也不像你父亲。你应该做你父亲一样的人。
我便来到市里,市里总没人认识父亲吧。
但我错了。我们喝多了酒,三个人坐一辆摩托车兜风。摩托车撞在一棵树上,我们都昏了过去。因马悦坐在最后,伤得最轻。他醒来后,拦了辆“的士”,把我们两个同伴送到医院。医院竟要先收五千元押金,马悦口袋里只有几十块钱。马悦一见医生就说,认识陈茂林医生不 马悦一连问了十几个医生,才有一个医生说,你是说鄱湖嘴村的陈茂林医生 他怎么啦 马悦说,他儿子出了车祸,因交不起押金正躺在医院门口。那医生忙叫护士把我们推进了急救室。
后来我醒来后,那医生对我说,你父亲是个好医生,小时我发了三天高烧,烧成肺炎。你父亲一边骂我娘,一边背着我就往镇医院跑。如不是你父亲。我可能已不在人世了。我学医同你父亲有很大的关系,我想做一个像你父亲一样的好医生。
出院后,我来到了省城。
我不想再混日子,我四处找工作,却找不到,我连吃盒饭的钱都掏不出来。小偷小摸的事,我再也不愿干了。我只有捡破烂卖。晚上就睡立交桥下。
后来我见一家公司在报纸上登了招仓库管理员的广告,便去了那公司。公司负责招聘的人见我落魄的样,只说了两个字,不要。我说了许多好话,可他脸上一点表情也没有。我最后试探地说了句,你认识陈茂林医生不 我是他儿子。我说这话一点也不抱希望,只是病急乱投医,只是掉进河中的人见了根稻草就抓住。哪知奇迹就出现了,他说,你真的是陈医生的儿子 我点点头。他很激动,想不到你是陈医生的儿子,真想不到你爸真是个好人,记得没钱交学费,一个人站在学校门口哭,你爸知道后,给我交了学费,他的眼里泪光闪闪的
我便留下来了
过年时,我回家了、我对父亲说,爸,我要跟着你学医,成为一个像你一样的人。
我也知道父亲的影子会一辈子紧紧跟着我。
[注]赤脚医生,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出现的名词,指一般经乡村或基层政府批准和指派的有一定医疗知识和能力的医护人员。他们的特点是亦农亦医,农忙时务农,农闲时行医,或是白天务农,晚上送医送药的农村基层兼职医疗人员,没有固定编制。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村里人喜欢我,村里的小孩让着我,最重要的原因是或多或少接受过父亲的帮助,他们以这种方式表达对父亲的尊敬。
B.“他教育我说,苦一点累一点怕啥 我赚到了好名声。”由这一句话可以看出父亲把好名声看得高于一切。
C.我不想当赤脚医生,固然有赤脚医生这一工作太过辛苦的原因,但主要是因为我不想再活在父亲的影子里。
D.“但我错了。我们喝多了酒……”这里不是对喝酒和车祸的悔恨,而是对之前以为父亲在市里没有影响这一猜测的否定。
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鉴赏,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小说通过对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等方面的描写刻画父亲形象,使其形象生动鲜活,特点突出。
B.小说通过母亲劝我跟父亲学医,阻止父亲训我的这些细节来正面描写母亲的庸俗和对我的溺爱。
C.以“父亲的影子”为标题,亦实亦虚,虚实结合,既强调了父亲的影响力,也暗示了父亲的人品。
D.小说通过同村人、县城里被偷的人、市里的医生等人之口,全面详细地刻画了父亲赤脚医生的形象。
3.小说中的父亲令人印象深刻,请结合文本概括父亲的形象并简要分析。(6分)
4.本小说在叙述上非常有特色,试结合文本加以简要说明。(6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
逝川
迟子建
大约是每年的九月底或者十月初吧,一种被当地人称为“泪鱼”的鱼就从逝川上游哭着下来了。
泪鱼是逝川独有的一种鱼。这种鱼被捕上来时双眼总是流出一串串珠玉般的泪珠,渔妇们这时候 就赶紧把丈夫捕到的泪鱼放到硕大的木盆中,安慰它们,一遍遍祈祷般地说着:“好了,别哭了;好 了,别哭了……”从逝川被打捞上来的泪鱼果然就不哭了,它们在岸上的木盆中游来游去,仿佛得到 了意外的温暖,心安理得了。
当晚秋的风在林间放肆地撕扯失去水分的树叶时,敏感的老渔妇吉喜就把捕捞泪鱼的工具准备好 了。吉喜七十八岁了,干瘦而驼背,喜欢吃风干的浆果和蘑菇,常常自言自语。如果你乘着小船从逝 川的上游经过这个叫阿甲的小渔村,想喝一碗喷香的茶,就请到吉喜家去吧。
要认识吉喜并不困难。在阿甲,你走在充满新鲜鱼腥气的土路上,突然看见一个丰腴挺拔有着高 高鼻梁和鲜艳嘴唇的姑娘,她就是吉喜,年轻时的吉喜,时光倒流五十年的吉喜。她发髻高绾,明眸 皓齿,夏天总是穿着曳地的灰布长裙,吃起生鱼来是那么惹人喜爱。而现在你若想相逢吉喜,也是件 很容易的事。在阿甲渔村,你看哪一个驼背的老渔妇在突然抬头的一瞬眼睛里迸射出雪亮的鱼鳞般的 光芒,那个人便是吉喜,老吉喜。
雪是从凌晨五时悄然来临的。不用说,雪花来了,泪鱼也就要从逝川经过了。吉喜的木屋就面对 着逝川。
吉喜醒来是被敲门声惊醒的,来人是胡会的孙子胡刀。
胡刀懊丧地连连说:“吉喜大妈,这可怎么好,这小东西真不会挑日子,爱莲说感觉身体不对了, 挺不过今天了,唉,泪鱼也要来了,这可怎么好,多么不是时候..... ”
在阿甲渔村有一种传说,泪鱼下来的时候,如果哪户没有捕到它,一无所获,那么这家的主人就 会遭灾。
吉喜打发胡刀回家去烧一锅热水。她吃了个土豆,喝了碗热茶,把捕鱼工具一一归置好,关好火 炉的门,戴上银灰色的头巾便出门了。
吉喜望了望逝川,她想起了胡刀的祖父胡会,他就被葬在逝川对岸的松树林中。那时的吉喜不但 能捕鱼、能吃生鱼,还会刺绣、裁剪、酿酒。胡会那时常常到吉喜这儿来讨烟吃,吉喜的木屋也是胡 会帮忙张罗盖起来的。那时的吉喜有个天真的想法,认定百里挑一的她会成为胡会的妻子。
胡刀的妻子挺直地躺在炕上,因为阵痛而挥汗如雨。吉喜洗了洗手,询问反应有多长时间了,有 什么感觉不对的地方。
胡刀家正厅的北墙上挂着胡会的一张画像。胡会歪戴着一顶黑毡帽,叼着一杆长烟袋,笑嘻嘻的, 那是他年轻时的形象。时光倒回五十年。吉喜正站在屋檐前挑干草。落日掉进逝川对岸的莽莽丛林中 了,吉喜这时看见胡会从逝川的上游走来。他远远蠕动的形象恍若一只蚂蚁,而渐近时则如一只笨拙 的青蛙,走到近前就是一只摇着尾巴的可爱的巴儿狗了。吉喜笑着将她体味到的类似蚂蚁、青蛙、巴 儿狗的三种不同形象说与胡会。胡会也笑了,现出很满意的神态。吉喜在那个难忘的黄昏尽头想,胡 会一定会娶了她的。然而胡会却娶了另一个女人做他的妻子。
产妇再一次呻吟起来,吉喜用毛巾擦了擦产妇额上的汗。
产妇朝她歉意地笑了,“吉喜大妈,您去捕泪鱼吧。没有您在逝川,人们就觉得捕泪鱼没有意思 了。”
吉喜说:“我去捕泪鱼,谁来给你接生?”
大约午夜十一时许,产妇再一次被阵痛包围。羊水破裂之后,吉喜终于看见了一个婴孩的脑袋像 只熟透的苹果一样微微显露出来,那颗猩红的果实终于从母体垂落下来,那生动的啼哭声就像果实的 甜香气一样四处弥漫。
“吉喜大妈,兴许还来得及,您快去逝川吧。”产妇疲乏地说。
吉喜听着逝川发出的那种轻微的呜咽声,不禁泪滚双颊。她再也咬不动生鱼了,那有质感的鳞片 当年在她的齿间是怎样发出畅快的叫声啊。她的牙齿可怕地脱落了,牙床不再是鲜红色的,而是青紫 色的,像是一面旷日持久被烟熏火燎的老墙。她的头发稀疏而且斑白,极像是冬日山洞口旁的一簇孤 寂的荒草。
吉喜就这么流着泪回到她的木屋,她将渔网搭在苍老的肩头,手里提着木盆,吃力地朝逝川走去。逝川的篝火玲珑剔透,许多渔妇站在盛着泪鱼的木盆前朝吉喜张望。吉喜将网下到江里,又艰难地给 木盆注上水,然后呆呆地站在岸边等待泪鱼上网。她开始起第一片网,网从水面上刷刷地走过,那种 轻飘飘的感觉使她的心一阵阵下沉。一条泪鱼也没捕到,是个空网。又过了一段时间,曙色已经微微 呈现的时候,吉喜开始起第二片网。她小心翼翼地拉着第二片网上岸,被收上来的网都是雪白雪白的, 她什么也没看见。
放完泪鱼的渔民们陆陆续续地回家了。吉喜慢慢地站起来,将两片渔网拢在一起,站在空荡荡的 河岸上,回身去取她的那个木盆。她艰难地靠近木盆,这时她惊讶地发现木盆的清水里竟游着十几条 美丽的蓝色泪鱼!它们那么悠闲地舞蹈着,吉喜的眼泪不由得弥漫下来了。
一抹绯红的霞光出现在天际,使阿甲渔村沉浸在受孕般的和平之中。
(有删改)
5.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标题“逝川”取自《论语》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在小说中意在强调韶华易逝,提醒当珍惜 时光。
B.“多么不是时候……”展现了胡刀雪夜来访的心理,省略号意味着他对妻子的忧心和对打扰吉喜的 愧疚。
C.面对接生的请求,吉喜在下雪天不顾严寒,也不顾捕泪鱼祈福的习俗便出门了,体现了她的热情善 良。
D.吉喜认为胡会像“蚂蚁、青蛙、巴儿狗” ,既描写了胡会从逝川上游走近的过程,又蕴含了吉喜的 爱意。
6.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她就是吉喜,年轻时的吉喜,时光倒流五十年的吉喜”运用复沓的手法,具有回环往复的音韵之 美。
B.第三、四段将年轻的吉喜与“干瘦而驼背”的年迈吉喜作对比,表现她内在生命力的枯萎和衰竭。C.没有捕到泪鱼的吉喜惊讶地发现木盆里有“十几条美丽的泪鱼” 。卒章突转,既在意料之外又符合 情理。
D.结尾“阿甲渔村沉浸在受孕般的和平之中” ,既呼应为产妇接生的情节,又留有余韵,耐人寻味。
7.迟子建说“逝川上的那种会流泪的泪鱼,当然是我的创造” ,这个被创造的泪鱼与吉喜有相通之处,请结合文中相关内容简要分析。 (6分)
8.小说在叙事时,不止一次在现实中插入吉喜的往昔。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其作用。 (6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2题。
黑云岭
魏巍
由于阵地上人员过少,在防御战的第八天,郭祥不得不收缩兵力,固守主峰。狮子峰的两条山腿,遂被敌人占领。这时候,阵地上出现了一种奇怪的胶着状态:进攻主峰的敌人,由于几天来挨打挨怕了,攻到主峰之下五六十米的地方,既不前进,又不后退;郭祥的连队,时时准备应付意外,剩下很少弹药,也不敢轻易射击。
……
午后,在左翼友邻阵地上,枪炮声突然激烈起来。不一时,营里电话通知说,情况可能发生变化,命令留下少数兵力,其余的撤退到二线阵地。郭祥好说歹说,老模范才率领连的主力撤下去了。郭祥只带着乔大夯、小牛等十几个战士担任掩护。
半小时后,有八架敌机在阵地上狂轰滥炸。连通营里的电话线已被炸断。接着,左翼友邻部队的阵地被敌人突破。当面的敌人也攻了上来。把敌人击退时,每人剩下的子弹已不过三五发、十几发了。乔大夯的轻机枪和老广东的六零炮俱被炮火打坏,他们都拿起阵亡者的步枪坚持战斗。
郭祥看到这种情况,正要组织转移,敌人一扑面子又攻了上来。郭祥知道子弹不多了,就高声喊道:“同志们!用石头砸呀!”说着,从垒工事的石头堆里捡起了一块,向离他十几米的敌人劈脸打去,一个家伙惊叫了一声,抱着满脸是血的头滚下去了。
同志们也都纷纷捡起石块,劈头盖脸地向敌人砸去。这时有五六个敌人已经快扑到乔大夯身边,高大有力的乔大夯,竟把一块四五十斤的大石头高高举起,向着敌人猛力砸去。在一片惊叫声里,有两个敌人躲闪不及,登时被砸得脑浆迸裂,倒在地上。由于乔大夯用力过猛,那块大石头顺着山坡猛滚下去,敌人惊叫着闪向两边,就像打开了一条人胡同似的。敌人竟一时忘了打枪,望着这位天神般的勇士,被惊呆了。
显然,这种局面已经不能恋战。郭祥正要准备向后撤退,听见后面响起了激烈的机关枪声。回头一望,黑压压的敌人已经占领了侧后的山头,用密集的机关枪弹封锁了他们后撤的道路。很明显,从预定的道路撤退已经没有可能。于是他立即指挥部队向右翼的玉女峰转移,打算绕路过去向团的主力靠拢。
连郭祥在内,这时只剩下八个人。他们边打边退,撤到了玉女峰上。敌人见他们没有子弹,气焰顿时嚣张起来,哇哇乱叫着,紧紧追着他们,也不打枪,一心想抓活的。这时,又发生了意外情况,走在最前面的小牛,突然回过头,有些惊慌地说:
“连长!后面下不去了……”
“你慌什么!”
郭祥瞪了他一眼。赶过去一看下面是一座黑森森的断崖。断崖上长着一些乱草、枯藤和杂树,离下面的山坡总有五六丈深。郭祥心里立刻明白:为党,为祖国,为朝鲜人民最后献身的时刻已经到来。
“就是死,也不能慌慌乱乱,叫敌人瞧不起我们。”他一面想,一面从容地转过身来,坐在一块大青石上,然后摆摆手,把大家招到身边。
“同志们!最后考验我们的时候到了。”他的神态严肃而又深沉,“我们都是劳动人民的子弟,是自觉自愿出来跟着共产党毛主席干革命的。虽然有的是党员,有的还不是党员,大家都受过党的教育。我们无产阶级誓死不做敌人的俘虏!今天我们就是跳崖牺牲了,也要让敌人知道;共产党的战士是不可征服的!”
“对!我们只能为祖国增光,不能给祖国抹黑!”小牛紧握着冲锋枪,用他年轻的声音响亮地说。
乔大夯一向说话简单,今天仍不例外,他望了大家一眼:
“我看这没有啥,咱们跳吧!”
“跳吧!!!”战士们都抢着说。
郭祥脸上走过一丝笑纹,对大家的表现感到欣慰。他接着说:“你们还带着什么文件、笔记本没有?都拿出来烧了。”
大家从口袋里把文件、笔记本、家信、入党志愿书等等都掏了出来,堆在石崖下。小牛划了一根火柴点着……
在山崖下,郭祥带着极其热烈的情感,跟每个同志亲切地握了握手,然后对大家说:“同志们!死对一个革命战士不算什么。今天我们是为祖国人民、朝鲜人民而死,是为无产阶级、共产主义事业而死。这个死是光荣的、愉快的。”他走到小牛身边,把小牛腰里仅剩的一个反坦克雷拿过来,交给乔大夯说:“大夯同志!你是共产党员,你到山顶上去掩护大家,我先来跳!”
说过,他走到石崖边,从容地摘下帽子来,拍了拍土,把它戴正,又把脖子里的纽扣扣上,风纪扣也扣好。这一切,就像平时要出操一般。小牛激动地扑上去,拉住他的手叫了一声:“连长!”似乎想要说什么。
郭祥推了他一把,把右臂举起来,高声喊道:“共产党万岁!毛主席万岁!”接着,一纵身就跳下去了……
“共产党万岁!!!毛主席万岁!!!”
小牛和几个战士也跟着连长高呼着,接着跳了下去……
这时候,敌人哇哇地叫着攻上了山头,乔大夯投出最后一颗反坦克雷,顿时山顶响起了一声震天动地的雷声。这雷声在峭壁深谷中不绝地滚动着,回荡着,就像为我们的英雄唱的颂歌一般。在烟雾还没有消散的时候,乔大夯那个高大的身影一闪,也消失在黑森森的断崖之下……
(节选自魏巍的长篇小说《东方》)
9.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开头,交代阵地上人员少、弹药不足,以及狮子峰两条山腿被占领的情况,凸显了战斗气氛的紧张和战士处境的危险。
B. 主力撤退,敌机轰炸,弹药短缺,面对冲上来的敌人,郭祥带领战士们用石头猛砸敌人,凸显了志愿军战士的英勇无畏精神。
C. 郭祥将小牛腰里的反坦克雷拿给乔大夯,是因为郭祥对尚未入党的小牛还不够信任,而小牛拉住郭祥是想让自己第一个跳。
D. 面对黑森森的断崖,郭祥对战士们进行跳崖前的动员,战士们无一例外表示同意,表现了战士们宁愿牺牲也不做俘虏的心理。
10. 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说详写了战士们用石头砸敌人、跳崖等情节,略写了主力撤退和跳崖后的情况,表现了战士们昂扬的革命斗志。
B. 小说综合运用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等手法,成功地塑造了以郭祥为代表的“最可爱的人”的英雄形象。
C. 小说善于运用细节描写表现人物个性,如对乔大夯举起大石头猛力砸敌人的叙写,凸显了乔大夯的“有力”和“勇猛”。
D. 小说语言典雅华丽,同时又极具个性化、时代性,很有生活本真的现场感,语言表达符合战场上军人的气质和特性。
11. 对话描写是选文的一大特色,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其作用。
12. 长篇小说《东方》是第一届“茅盾文学家”获奖作品,其颁奖词称“小说表现了一个时代最纯粹、最本质的东西”,请结合本文谈谈你的理解。
答案与解析
1.B
【解析】父亲助人是处于善良的本心,其初心并不是为了获得好名声,且好名声是父亲 行医救人、善良助人的结果,所以父亲视名声高于一切无从谈起。
2.A
【解析】B项,小说无意以正面描写着笔刻画母亲形象,母亲劝我学医这一处目的是表现 父亲对我的影响。C项,虚实结合错误,小说中无父亲影子的实写。D项,父亲形象的呈现 是以侧面的、碎片化的方式逐步丰富的。
3.①风雨无阻、治病救人的赤脚医生。从我不想做赤脚医生的原因里,可推测父亲无论怎样 的情况都坚持出诊救人。
②重视教育、身正为范的父亲。父亲以自己善良正直的行为和影响,最终指引儿子走向成熟。
③心地善良、救急助困的好人。父亲在行医之时救人助人,在生活中亦是救急救难,是心地 善良的好人。
【解析】形象应该是人物特征与身份的结合,且本文中身份是作者着意强调的,作为父亲强调他对我的影响,作为赤脚医生强调的是他治病救人的行为,省城招聘负责人的话则有意不再 让他局限于赤脚医生的身份,让人认识到他是一个纯粹的、自发为善的好人,所以学生在答 题时不能只答特征。
4.①小说以第一人称限制视角来讲述,以我的成长过程逐次展开对父亲形象的塑造,使得父 亲形象逐步清晰。
②双线结构:小说明线是我的成长经历,暗线是父亲对他人的帮助,小说明暗线交织,使得 父亲的事迹愈加丰富,我对父亲的理解逐步深刻。
③反衬:小说通过我小时候的顽劣和成长过程中的放纵,反衬了父亲的善良品性。
【解析】本题考查叙述特色,可从情节叙述手法,如叙述人称、叙述视角、叙述顺序等角度思考;亦可从情节安排技法角度思考。本文中“我”既是亲历者,亦是叙述者,解题时应重点关注。
5. A (“提醒当珍惜时光”错误,本文写到了时间与岁月的流逝不可抗拒,表现了人在其中的悲怆, 也表达了对苦难的消 化,对生命的礼赞。)
6. B (“内在生命力的枯萎和衰竭”错误,从后文“突然抬头的一瞬眼睛里迸射出雪亮的鱼鳞般的光 芒”可看出,吉喜老而 未衰,身体虽已干瘦,但仍有着坚韧的内在生命力。)
7.①生活:泪鱼生活在逝川中,从上游游到下游。正如吉喜住在逝川旁,从年轻至衰老,逝川见证了 她的一生。②悲伤:泪鱼以泪为名,双眼总是流出“珠玉般的泪珠而吉喜命途多舛,她怀抱着婚恋遗 憾,孤独终老。③安然:泪鱼得到渔妇的安慰后便不再哭泣,变得安然。正如吉喜在木盆中发现了泪 鱼,在温暖的人性中消化着苦 难,获得精神的抚慰。 (每点2 分)
8.①描写年老的吉喜时,插入年轻的吉喜形象,重现吉喜的青春,突显现在的衰老。②在接生前后, 插入吉喜年轻时与胡会相处的情节,重现往昔美好时光,突显现在的孤独。③年轻吉喜的青春和甜蜜, 与年老吉喜热心无私,一同呈现她生命的美好光辉。④年轻与年老的交错,照应标题“逝川”,强化了美好易逝的伤感意味。 (每条2分,答对3点即可满分;事件与作用一一对应,言之有理即可)
9. C
10. D
11. ①小说通过志愿军战士在抗敌前线的对话,使故事情节向前推进。
②对话营造某种特殊的氛围。如跳崖前战士们的对话,营造了紧张、悲壮的气氛。
③对话体现人物的性格特征。如“对!我们只能为祖国增光,不能给祖国抹黑!”体现了志愿军战士宁愿牺牲自己,也不给祖国丢脸的献身精神。
④引起读者的共情。对话让读者跟随人物的喜怒哀乐进行代入式的体验,与小说人物产生共鸣。
12. ①节选部分真实地呈现了抗美援朝战争中郭祥和战士们用自己的生命坚守“黑云岭”的战斗过程。
②通过一个具体的场面揭示了战争的艰险和战士们英勇、顽强、坚定、无畏、不怕牺牲的一面。
③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抗美援朝的战场上,有无数像郭祥一样的英雄用血肉之躯筑起了一道钢铁长城,用铮铮铁骨照亮了祖国万里山河,这就是那个时代最纯粹、最本质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