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克和千克》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的生活情境,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了解1千克和1克的实际质量,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掌握“1000克=1千克”。
2.在建立质量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意识和能力。
3.以多种形式的操作感知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验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教学难点:会运用建立起来的质量观进行合理估测。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感知轻重
(一)对比活动一
师:同学们,咱们班谁的力气最大呀?
师:许展,你能抱起王嘉华吗?师:许展这么轻松就把同学抱了起来,真不愧是个大力士!那你能抱起我吗?生:您太胖了、太重了,抱不起来!师:我和王嘉华同学相比,我们的身体有轻有重。
(二)对比活动二
师:大家能看出王嘉华和许展谁重谁轻吗?
师:到底谁重?你有什么好办法来比较?生:用秤称一称。师(出示体重秤):这是一个体重秤。请你们俩分别站上来,大声地读出你的体重。(根据称量结果板书孩子的体重:34千克、32千克)
师:他们俩谁重呀?师:刚才称量同学的体重时我们用到了一个新的单位名称——千克,千克是国际上通用的质量单位,除了千克,常用的质量单位还有克。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板书课题:克和千克)
【评析】采用“大力士抱人”的对比游戏,在具体情境中唤 起学生对物体质量的关注 ,让学生感受到人的身体有轻重,称量人的身体一般要 用到质量单位“千克”,为新课的 引入
奠定 了基础。
二、经历体验,加深认识
(一)感知1克
师:1克有多重呢?师(出示天平实物):咱们呀,得先来认识这种秤,它叫天平。
师( 将天平 放置 在实物展示台上):我们看,当指 针正指向中央刻度线,说明天平平衡了,这就可以称量物品了。把1枚两分硬币 放入 天平 左盘,1克砝码放入右盘, 瞧,天平平衡了,这说明一枚2分的硬币约重1克。谁能这样说一遍?生1:一枚2分的硬币约重1克。
师:大家一起说一遍。生(齐):一枚2分的硬币约重1克。(板书:一枚2分的硬币约重1克。)师:克也可以用字母g表示。(板书:g)
师:请大家像我这 样把2分的硬币放在手心 ,掂一掂,有什么感觉呀 师(在实物展示台上一一 放置 学具盒中的物品):课前老 师还准备了黑豆、回形针、西瓜子、橡皮、花生、胶囊,你能根据2分硬币的质量猜一猜,还有哪些物品的质量大约也是1克呢?
师:大家说得 对不对呢?请打开 学具盒,用电子秤验证你们的猜想吧!(小组合作称量学具盒中的物品)
师:通过称量,你们还发现有哪些物品的质量约重1克?生7:两粒花生大约重1克。生8:4枚回形针约重1克。生9:7颗黑豆约重1克。师:看来在我们生活中约重1克的东西还真不少!
【评析】如果学生对克的认识仅仅停留在“1枚2分硬币重1克”这个 层面是 远远 不够的, 所以当孩子们对1克有了初步的感知 后,教 者给 学生 提供 了估 计、称量的机会。 让他们通过称量知道了生活中重约1克的物品还有2粒花生、4枚回形针、7颗黑豆 ...... ,增加 了学生的对1克的感 性认识。
(二)感知几十克、几百克。
1.感知50克
师:学具篮中为 每个人准备了鸡蛋,请拿出一个掂一掂,你认为这个鸡蛋大约有多重?生10:一个鸡蛋大约是500克。生11:一个鸡蛋大约10克。
师:这个鸡蛋到底有多重呢?请 打开 电子秤称一称你手中 的鸡蛋。(学生用电子秤称量手中鸡蛋的质量。)
师:称量结果如何?生12:这个鸡蛋重47克。生13:我手上的鸡蛋是58克。师:鸡蛋大小不一, 但都接近50克,我们就说一个鸡蛋约重50克。(板书:一个鸡蛋约重50克。)
2.感知500克
师:一个鸡蛋约重50克,那两个鸡蛋约重多少克?生(齐):两个鸡蛋约重100克。师:500克,大约是几个鸡蛋呢?生14:10个鸡蛋约重500克。
师:你知道我们生活中所说的一斤是多少克吗?生15:1斤就是500克。师:说得太对了,生活中所说的1斤呀就是500克。(板书:1斤=500克)有 经验的 妈妈 们都知道, 如果鸡蛋个头比较 小,500克鸡蛋大约是10个,如果个头稍大一些,那这500克鸡蛋就只有8个了。
师:请大家数出10个鸡蛋放到塑料 袋中,轮流拎一拎,感受500克有多重。(学生数出10个鸡蛋装入塑料袋中轮流掂量500克的物品质量。)
【评析】在传统的教学中,一般总是仅仅注 重认知国际通用的质量单位“克和千克”,有意识回避中国传统的质量单位“斤和两”,这样的教学,脱了学生的生活经验, 如果学生不能把课堂上学到的质量单位“克”与生活中人们习惯使用的质量单位“斤”建立以有机的联系,时间一长,学生的认知就会回生,所以在 此设计了一个掂一掂500克物品质量的活动,让学生感受到了500克就是生活中所说的1斤,是很有必要 的。
3.比较 300克物品和500克物品
师:老师还为大家准备了一包饼干和两包挂面,不许使用秤,只用手掂一掂,看谁的质量是500克呢?开始!(学生分组活动,掂量饼干和食盐的质量。)
师:500克的物品究竟 是食 盐呢 ,还是饼干呢?我们在包装袋上找答案吧!撕开 标签我们 可以看到,这包饼干净含 量是300克,这包挂面的质量是500克。
师:猜对的同学举手示意一下。师:这么多同学都猜 对了呀,你们真聪明 !有个问题老师不 明白了,想请教请教你们:为什么300克的物品居然比500克的物品看起来还要大一些呢?这是怎么回事呢?
师: 谢谢大家,现在我知道了,判断物体的轻重,可不能 只看物体的大小。
师:那同学们知道:500克棉花和500克铁,谁重?师:为什么呢?生20:棉花是500克, 铁也 是500克,500克=500克, 所以他们一样重!
【评析】“笨老 师带出聪明 的学生”,面对老师的 疑惑 :为什么300克的物品居然 比500克的物品看起来还要大一 些呢?虽然只 是二年级的孩子,孩子们却毫 不示 弱,挺身而
出, 争相调动自己的知识经验向老 师解 释这一 奇怪 的现象在能干的学生的“教导”下, 老师和 全班学生终于领悟到:简单地根据物体所占 的空间 大小来判断 物体的轻重是不行的!
(三)认识千克,理解克与千克之间的内在联系
1.克和千克的内在联系
师:刚才我们知道了:1把挂面是500克,那2把挂面是多重呢?生(齐):1000克。
师:2个500克也就是1000克。(板书:1000克)我们把1000克的挂面放在盘秤上称一称,结果会怎样呢?我们看,这是一台盘秤,它的称量单位是kg, kg 呀,就是千克的意思。(板书:kg)
师( 老师将1000克的挂面放置 在盘秤的秤盘中):把1000克挂面放到盘秤上。注意看,你看到了什么?生21:这两把挂面重1千克。(板书:1千克)师:1000克是这2包挂面的质量,1千克也是这2把挂面的质量。这个1000克和这个1千克他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呢?生22:他们是一样的。
师: 既然他们是一样的,我们可以在他们之间中间添上一个等号。(板书=)
师:其实呀在日常生活中,1千克还有另一种说法,有谁知道?生23:1千克还叫做1公斤。师: 说得 对,1千克 也叫做1公斤 ,就是我们平时说的2斤。(板书:1千克=1公斤=2斤)
2.感受1千克
师:1千克到底有多重呢?请把这2把挂面 放在手上,大家轮流掂一掂。(分小组轮流掂量1千克的挂面。)师:1千克和1克相比,感觉如何?生24:1千克重多了。生25:1千克和1克相比,1千克重多了,1克像没 有东西放在手上一样。
3.估质量为1千克的物品
师:刚才了解物体的质量我们要么是用秤称,要么直接 看质量标识。咱们中国呀,曾经有一位超级厉害的金牌售货员,名叫张秉贵。他呀,就有这样一个 绝活:顾客如果要买300克糖果,他根本不需要 用秤称,随手抓一把,这些糖果 绝对就是300克,所以人送外号“一抓准”。咱们今天也来练一练这样的绝活,当一回金牌售货员怎么样?请看!(播放活动 要求,金牌售货员:以小组为单位,利用桌上的粮食、水果和蔬菜,先估一估1千克的物品大约有多少,然后用塑料 袋装起来。并轮换着拎一拎。整个过程可不能用秤称哦!)
师:那就请组长从抽屉里拿出装有物品和塑料 袋的盒子,开始吧!(分组进行估量活动)
师:请每位组长拎着物品到盘秤上验证。师:哪些组物品质量最接近1千克?
师:请2、4组的同学起立,我们用最热烈的掌声向他们表示祝贺!涌现 了这么多金牌 采购员 ,老师很好奇,想采访采访你们:为什么你们估量的结果最准确,是怎么估的?组2(边说边比划):我们在塑料 袋里装上米,再用两包挂面和米作比较,如果米那 边轻了,就往里 面加,如果装米的袋子觉得重了,就从里面舀出来一些,直到两边差不多重为止。组4:我们组的方法和他们差不多,先掂一掂看看 两包挂面有多重,然后再塑料袋中装绿豆,如果感 觉轻了就 加,重了就拿出来一些,最后觉得绿豆和食盐差不多重就行了。
师: 利用已经 知道质量的物品作为参照,来估量其他物品的质量,这种方法真好!
【评析】在学生获得 有关“1千克”的 直接经验上,开展了“ 金牌售货员”的实 践活动,给每个学习小组提供 了不同形状、不同大小、不同质地的食品、水果和蔬菜,让学生在操作中排除物体质地、形状、大 小等属性 ,通过 利用两袋食 盐和这些物品的对比来估测物品质量,深化 了对 “1千克”的感知。
三、联系实际,巩固深化。
1.在( ) 里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学生开火车填空)
一个 梨子约150( ) 一个南瓜约重4( ) 一只蜂鸟 约重2( ) 一 只鸵鸟约重100( )一个小朋友身高约为128( )
师: 为什么 小朋友 的身 高要用厘米作单位,不用克或千克作单位?生:克或千克是质量单位,小朋友的身高得使用长度单位厘米。
师:通过刚才的练习,我们发现一般什么情 况用克作单位,什么情况用千克作单位?生:轻的物体用克作单位,重的物体用千克作单位。
师: 确实,轻的物体通常用克作单位,比较重的物体,比如人的体重,一只鸵鸟、一袋米的质量一般都要用千克作单位,特别重的东西,比如说大象的体重、一辆汽车的载重量那就需要用吨作单位,这是我们以后要学习的内容。
四、知识拓展
师:今天我们课上使用的天平、盘秤、电子称,和生活中常见的磅秤、台秤、弹簧秤都叫做衡器。
师:你们知道中国最 古老的衡器是什么吗?(播放:衡器的简介)
师: 由最初的木杠杆到现在的电子衡器,衡器的发展 经过了漫长的演变 过程,还发生很多有趣的故事,感兴趣的同学课后可以向你们父母请教,也可以上网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