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69张PPT)
第四节 海洋空间资源开发与国家安全
课标要求 结合实例,说明海洋空间资源开发对国家安全的影响。
学习目标 1.运用示意图,列举各类型海洋空间资源的开发利用方式。
2.结合实例,说明海洋空间资源开发对国家资源安全和国家海洋国土安全的影响。
3.通过社会调查或观看影像,体会海洋空间资源开发对国家安全的重要意义。
知识点一 海洋空间资源开发
知识点二 海洋空间资源对国家资源安全的影响
目
录
CONTENTS
///////
///////
课时精练
///////
1
2
4
知识点三 对国家海洋国土安全的影响
///////
3
知识点一 海洋空间资源开发
[知能提升]
1.早期开发利用方式
(1)主要为海岸和近海的______之利和舟楫之便。
(2)______ 是海洋空间资源中人类开发最早、利用最多的部分,可为人类提供盐田、耕地、水产养殖、______等多种服务。
渔盐
滩涂
旅游
2.开发利用海洋空间资源面临的困难
(1)开发困难的原因
①海面上:多变的海洋______状况和海水运动。
②深海:黑暗、______、低温、缺氧。
③海水:________强。
④海冰:________大。
(2)开发困难的表现:技术难度大,资金投入大,______大。
气象
高压
腐蚀性
破坏性
风险
3.开发利用海洋空间资源的条件及意义
海洋工程
人地
海洋
4.现代海洋空间资源的开发范围
逐步向深海及______延伸,服务于工业、农业、军事、交通运输等多个领域。
海底
5.海洋空间资源开发利用主要方式及其特点
主要方式 利用空间 形式 优点 缺点
生产场所 海岸滩涂、海域上空、海面及水体、海底 盐田、海水养殖、海上发电等 空间范围广阔,降低用地成本,保证用地规模;不与粮争地,无须移民搬迁;可以开展水面—水体—海底立体化综合利用;水下环境相对稳定,适于仓储等;减轻对城市的污染和影响;大容量、抗干扰;安全性较强;海洋气候适宜、旅游资源独特丰富,利于开展海洋娱乐活动和人类居住 海面上活动要抗御多变的海洋气象状况和海水的运动,深海活动要适应黑暗、高压、低温和缺氧的环境。海水的腐蚀性强,海冰的破坏性大,对工程设备材料和结构有严格要求。上述特点使海洋空间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技术难度大、资金投入大、风险大
仓储场所 海底 海上油库、海底仓库等 交通运 输场所 海岸、海面及水体 建设港口、航道、机场、跨海桥隧等 生活场所 海岸滩涂、海面及水体、海底 观光休闲、建设海上城市等 军事场所 海岸、海面及水体、海底 军舰航行、潜艇活动、建设海底基地等 [拓展延伸] 海洋空间资源开发利用的环境问题
原因 危害 分布 典例 保护措施
海洋环 境污染 人类排放的废弃物超过海洋的自净能力 危害海洋生物,也能通过食物链富集作用损害人类自身 大型港口、工业城市及河口附近 日本“水俣病”;石油污染 制定相应的海洋环境保护法律和法规,约束和规范海洋开发者的行为;加强污染源控制,禁止向海洋倾倒有害废弃物;加快沿海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使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达标排放;建立海洋自然保护区,对特定区域进行环境保护;加强环境保护宣传力度,提高公众的海洋环境保护意识
海洋生 态破坏 不合理的生产活动和生产方式,自然环境的变化 破坏海岸湿地环境和生态系统;海洋生物多样性减少,海洋生物资源减少,珍稀物种濒临灭绝;海洋生态环境不断恶化 海岸带 赤潮 海平面 上升 大量温室气体的排放,导致全球气候变暖 加剧风暴潮,淹没沿海低地,渔业资源受损,破坏珊瑚礁、红树林、海岸沼泽和湿地等环境,海水入侵、水质恶化、地下水位上升 海岸带,尤其是滨海平原、河口三角洲、低洼地带和滩涂 荷兰、孟加拉国以及热带的一些小岛国 [情境] 现代海洋牧场是通过人工鱼礁、增殖放流等生态工程建设,修复或优化生态环境、保护和增殖渔业资源,并对生态、生物及渔业生产进行科学管理,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海洋空间资源。图1为国家级海洋牧场近期建设规划分布图(2016~2020年),图2为某海洋牧场景观图。
[情境探究]
[探究] (1)我国国家级海洋牧场所在的海底地形是
什么?推测江苏省国家级海洋牧场少的原因。(区域
认知)
提示 大陆架。江苏省沿海多淤泥质海岸;水质较
差(或水污染严重);海水比较浅。
(2)我国正积极推进现代海洋牧场的建设,阐述其意
义。(地理实践力)
提示 修复海洋生态环境;促进渔业转型升级;提供优质渔业资源;增加渔业产值;增加就业。
(3)列举我国推进现代海洋牧场建设可采取的措施。(综合思维)
提示 加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合理规划管理;发展海洋科技。
B
[对点突破]
水下餐厅可分为全水下式和半水下式。某水下餐厅,位于多岩石的挪威海海岸,豪华的流线型建筑物被封装在具有粗糙表面的混凝土外壳中半沉式入海,它的墙壁略微弯曲,厚半米,在外围添加了许多岩石。现在附着在餐厅表面的藻类和软体动物形成了一个人造贻贝礁,可以净化水并自然吸引更多的海洋生物。据此完成1~2题。
1.与全水下式餐厅相比,半水下式餐厅
更有利于( )
A.维护海洋生态平衡 B.充分地利用海洋空间
C.开发海洋生物资源 D.维持稳定的室内温度
解析 与全水下式餐厅相比,半水下式
餐厅可以利用海面空间,因此更有利于充
分利用海洋空间,B符合题意;全水下式
和半水下式餐厅对海洋生态均有一定的负面影响,而且程度差别不大,排除A;水下式餐厅并不是开发海洋生物资源,仅仅是利用空间资源,排除C;与全水下式餐厅相比,半水下式餐厅受外界气温的影响明显,不利于维持稳定的室内温度,排除D。
B
2.关于该水下餐厅的分析说法正确的
是( )
A.粗糙的混凝土可增强建筑的稳定性
B.流线型设计可降低海浪的冲击强度
C.略微弯曲的墙壁利于增强建筑美感
D.外围添加的岩石利于减弱海浪侵蚀
解析 该水下餐厅粗糙的混凝土并不能增强建筑的稳定性,但可以为海洋生物营造生活环境,A错误;水下餐厅流线型设计可减缓阻力,降低海浪的冲击强度,B正确;略微弯曲的墙壁不是为了增强建筑美感,而是为了抵抗海浪和水压,C错误;外围添加的岩石不是为了减弱海浪侵蚀,而是为海洋生物营造生活环境,D错误。
B
渤海海峡跨海通道截至2019年2月已纳入《环渤海地区合作发展纲要》以及山东省“十三五”发展规划等多个国家和地方文件中。下图为“渤海海峡区域简图”。据此完成3~4题。
3.在渤海海峡建跨海大桥还是建海底隧道存在着
争论。与建设跨海大桥相比,建海底隧道的优
点是( )
A.对海洋航道影响大
B.受恶劣天气影响小
C.受海冰灾害影响大
D.受地质条件限制小
解析 与跨海大桥相比,海底隧道全部位于水下,受恶劣天气的影响小,B正确;海底隧道对海洋航道的影响较小,A错误;海底隧道受海冰灾害的影响较小,C错误;海底隧道受地质条件影响较大,D错误。
C
4.渤海海峡跨海通道的建设对该区域社会经济发
展的积极意义有( )
①完善环渤海地区的交通路网 ②直接扩大
大连港的货物量 ③改善渤海海峡航运条件
④缩短渤海南北两岸城市的运输距离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解析 海底隧道连接了山东半岛和辽东半岛,对于完善环渤海地区的交通路网和缩短渤海南北两岸城市的运输距离意义重大,①④正确;不能直接扩大大连港的货运量,②错误;海底隧道不能改善渤海海峡的航运条件,③错误。
知识点二 海洋空间资源对国家资源安全的影响
[知能提升]
1.海洋资源的类型
包括海洋______资源、海水化学资源、海洋石油天然气及其他______资源等。
2.开发海洋空间资源的意义
(1)拓展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空间:如__________、填海造陆、建造人工岛屿或海上城市。
(2)改善岛屿与陆地的通达性:如修建桥梁、隧道、机场、____和管线等设施。
生物
矿产
围海造地
港口
3.海洋空间资源对国家资源安全的影响
(1)开发与利用海洋资源,可丰富资源类型,缓解________资源紧缺的局面,对保障国家资源安全意义重大。
(2)利用海洋空间资源,可以节省日益紧缺的陆上______资源,又可以减少对陆上______的潜在威胁。
陆地上
土地
环境
【知能升华】 填海造陆的优缺点
(1)优点
①增加城市建设和工业生产用地,有效制造平地,以供市区发展。
②美化海岸线,改善沿海景观。
③扩大耕地面积,增加粮食产量。
(2)缺点
①破坏海洋生态,影响水中生物,生物多样性减少。
②过度填海会使海港收窄,令水流更急速,波浪波幅更大,影响船只航行。
③污染物累积在变狭窄的海港内,难以冲去,使港湾水质恶化。
④水土流失,因海域上增加更多的浪,令一些天然的沙及泥土冲走等。
[情境] 材料一 “低地之国”——荷兰1/4的土地在海平面以下。据统计,荷兰围海造地总面积大约相当于国土面积的1/5。须德海湾是一个伸入陆地的海湾,湾内岸线长达300千米,湾口宽仅30千米。1932年,荷兰人修筑宽90米、高出海面7米的拦海大堤,把须德海湾与北海隔开,不仅根除了风暴潮对沿海低地的侵害,而且拓展了陆地面积,造就了一个大型淡水湖——艾瑟尔湖。
材料二 须德海湾围海造地工程示意图。
[情境探究]
[探究] (1)荷兰花费大量的资金大面积围海造地的主要原
因是什么?(区域认知)
提示 荷兰是一个低地国家,人口众多,国土面积小。
围海造地可以增加土地面积,缓解人地矛盾。
(2)目前,荷兰又将围垦的一些低地“退陆还海”,主要原因
是什么?(人地协调观)
提示 大面积的围海造地破坏了沿海湿地生态系统,造成了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
[对点突破]
(2023·福建福州联考)近年来,伴随天津滨海新区及周边地区的快速发展,各类海洋及防灾、减灾工程的逐年建设,天津及附近海岸带的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读图,完成1~2题。
D
1.该地过度开发海岸带会( )
①破坏支撑服务,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 ②影响
调节服务,使海陆水分交换失衡 ③影响供给
服务,导致河流含沙量增加 ④破坏调节服务,
使海洋灾害频率增加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解析 过度开发海岸带,会破坏沿海滩涂湿地资源,破坏自然环境正常的支撑服务,从而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①正确;海岸带也是海洋与陆地的缓冲带,能够调节海陆水分交换和减少海洋对陆地的不利影响,属于自然环境的调节服务,过度开发使海陆水分交换失衡,会加重海洋灾害损失程度,②④正确;河流含沙量多少与河流流域的自然背景有关,与海岸带无关,③错误。故选D。
B
2.为维持自然环境的支撑服务,保持海岸带生态系
统平衡应采取的根本措施是( )
A.定期休渔 B.减少围海造陆
C.增殖放流 D.防治水体污染
解析 维护海岸带生态系统平衡的根本措施是
减少对海岸带的过度开发,保护其自然环境的调节服务和支撑服务等功能。人类对海岸带的开发主要表现为围填造陆,所以应减少围填造陆,B正确;定期休渔、增殖放流、防治水污染不是根本措施,A、C、D错误。
B
(2023·山东泰安期中)香港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有著名的天然良港。结合图文信息回答3~4题。
3.香港建港的有利自然条件是( )
A.地平坡缓 B.岛多浪小
C.滩阔岸直 D.河多沙厚
解析 从图文信息中可以看出,香港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海岸线曲折,岛屿众多,故A、C错误。而河多沙厚既不是香港的特点,也不利于建港,故D错误。岛屿众多可以削弱风浪,利于建港,故B正确。
D
4.填海造陆对香港的影响有( )
A.港区行船更加通畅
B.经济活动远离了海岸
C.海洋生态得以维护
D.利于沿海功能区布局
解析 填海造陆可以增加陆地面积,有利于沿海功能区的布局。值得注意的是,填海造陆会改变海岸线形状,对海洋生态造成不利影响,对港区行船会带来一定影响。所以选D。
知识点三 对国家海洋国土安全的影响
[知能提升]
1.海洋国土的含义
指在国家主权管辖下的特定的海域及其上空和底土,不仅包括一国的______和领海,还包括该国管辖的____________和大陆架,是内水、领海、________、专属经济区、大陆架等所有管辖海域的总称。
内水
专属经济区
毗连区
2.国家海洋权益
(1)内水、领海:属于国家领土的组成部分,国家对其行使______,对其内的一切人和物享有______管辖权。
(2)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并不享有完全______的主权,只享有某些事项的管辖权和对自然资源的______权利。
主权
专属
排他
主权
3.我国海洋国情
中国主张管辖海域面积约为________万平方千米;中国还拥有总长约__________千米的大陆岸线和总长约1.4万千米的海岛岸线,以及大大小小的海岛11 000多个。
300
1.8万
4.开发和利用海洋空间资源对海洋国土安全的影响
(1)宣示海洋国土主权、体现和行使海洋权益的重要途径和手段。
(2)提高国家对海洋国土的管控能力。
(3)保障国家领土和主权完整、确保海上通道安全、扩展战略纵深、维护国家海洋权益。
5.海洋权益争端及解决方式
(1)在争议海域进行的空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活动,可能会导致国家间的冲突和摩擦,进而影响相关各国的国家安全。
(2)如何在《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和相关法律的框架下,通过对话协商的方式和平处理海洋空间资源争端,保障国家安全,需要相关国家的共同努力。
[填图] 写出括号内序号有关海洋权益的概念。
提示 ①内水 ②领海 ③毗连 ④专属经济 ⑤大陆架
A
[对点突破]
浙江省舟山市总面积2.22万平方千米,其中海域面积2.08万平方千米。近年来,舟山市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人口迅速增加,正积极尝试开发利用更多的海洋空间资源。下图为舟山市地理位置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
1.关于舟山市海洋空间资源利用方式,说法不正确
的是( )
A.海岛开发,扩大领海范围
B.邻近海港,发展海洋运输
C.耕海牧渔,建立海洋牧场
D.填海造陆,增加土地资源
解析 海洋空间资源开发包括耕海牧渔(海洋牧场)、海洋运输线、海岛开发、填海造陆等。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我国领海是以领海基线为基准向外延伸12海里的海域范围,海岛开发不会扩大领海范围,故A说法不正确;舟山拥有港口优势,靠近我国沿海航线,可以发展海洋航运,故B说
法正确;舟山市及周边海岛渔业资源丰富,可综合利用深水网箱、人工鱼礁等现代海洋工程技术,进行耕海牧渔,建立海洋牧场,故C说法正确;舟山市人口增长迅速,人多地少,可通过填海造陆,增加土地面积,故D说法正确。
B
2.填海造陆可以维护( )
A.食品安全 B.国土安全
C.生态安全 D.文化安全
解析 食品安全、生态安全和文化安全与填海
造陆无关,故A、C、D错误;填海造陆,可以
扩大国土面积,维护国土安全,故B正确。
B
(2023·安徽六安联考)中日双方关于东海海底资源的主权互不相让,为使中日之间尚未划界的东海成为和平、合作、友好之海,中日双方达成开发东海共识,在东海划定一片区域作为共同开发区块。中日双方经过联合勘探,选择了双方一致同意的地点进行油气等资源的共同开发。下图为中日共同开发区块示意图。读图,完成3~4题。
3.我国在东海进行油气资源的开发行使的海洋
权益是( )
A.海洋文化权益 B.海洋经济权益
C.海洋安全利益 D.海洋政治权益
解析 我国在东海进行油气资源的开发行使的
海洋权益是海洋经济权益,不属于海洋文化权
益、海洋安全利益和海洋政治权益。故选B。
A
4.我国坚决维护海洋权益的重要意义不包括( )
A.禁止他国船只途经内海
B.有利于巩固国家安全
C.强化国民海洋国土意识
D.缓解陆地环境的压力
解析 我国坚决维护海洋权益有利于巩固国家安全,强化国民海洋国土意识,缓解陆地环境的压力,B、C、D不符合题意;他国船只经过允许可以途经内海,A错误,符合题意。故选A。
课堂小结
素养达标
素养提升
A
【素养达标】
(2023·湖南岳阳联考)2022年7月13日,温岭海洋牧场示范区首次投放480个人工鱼礁(可为鱼类提供繁殖、生长、索饵的场所),其将提升当地海域生物多样性,改善与修复海洋生态环境。如图为温岭投放人工鱼礁图。据此完成1~2题。
1.海洋牧场投放的人工鱼礁是利用海洋的( )
A.空间资源 B.矿产资源
C.生物资源 D.交通资源
解析 “海洋牧场”是指在一定海域内,采用规模化渔业设
施和系统化管理体制,利用自然的海洋生态环境,将人工
放流的经济海洋生物聚集起来,像在陆地放牧牛羊一样,对鱼、虾、贝、藻等海洋资源进行有计划和有目的的海上放养。人工鱼礁占地面积较大,为海洋生物营造良好的栖息地,利用了海洋的空间资源,A正确;没有体现出利用了海洋的矿产、生物和交通资源,B、C、D错误。
C
2.投放人工鱼礁的直接目的是( )
A.增加捕捞数量 B.抑制浮游生物繁殖
C.保护幼鱼生长 D.减少藻类附着生长
解析 投放人工鱼礁是为了改善海洋生态系统,有利于
提高渔业经济效益,其直接目的是保护幼鱼生长,C正确;人工鱼礁能够促进藻类、浮游生物等繁殖增多,B、D错误;浮游生物多,从而促进渔业资源增多,最终达到增加捕捞数量、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故A为最终目的,不是直接目的,A错误。故选C。
C
读“江苏省海岸示意图”(右图),完成3~4题。
3.江苏省海岸类型主要是( )
A.基岩海岸 B.砂质海岸
C.淤泥质海岸 D.生物海岸
解析 根据图示信息,江苏省海岸线平直,
有盐田分布,反映海岸地带多淤泥多滩涂,属于淤泥质海岸,选C。
C
4.关于连云港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的说法,正确
的是( )
①春季多大风天气,蒸发旺盛,有利于晒盐
②实施海水淡化工程是解决当前用水紧张的
主要途径 ③海洋空间利用的主要方式是港口
建设和海洋运输 ④适宜大规模开发利用潮汐能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解析 连云港降水集中在夏季,春秋季多大风天气,蒸发旺盛,有利于晒盐;海水淡化工程需要强大的资金及技术支持,目前不是解决当前用水紧张的主要途径;海洋空间利用的主要方式是港口建设和海洋运输;连云港不适合大规模开发潮汐能,选C。
B
(2023·江苏无锡期末)漂浮式海上风电站由风力发电机和漂浮式平台组成,可用于开发水深超过50米海域的风力资源。2017年全球首座商业化运行的漂浮式海上风电场在英国北海沿岸正式投用。2025年,我国或将迎来首个可商业化运行的漂浮式海上风电场。据此完成5~6题。
5.漂浮式海上风电站与传统固定式海上风电站相比,
其主要优势在于( )
A.发电量更大 B.适用范围广
C.安装便利 D.无海洋污染
解析 传统风电机组通常固定在近海海床,而漂浮
式机组不固定,由风力发电机和漂浮式平台组成,
安装较复杂,两者发电量大小与风电机组有关,漂
浮式海上风电站装机容量相对较小,A、C错;全
球海上风力资源主要分布在水深更深的远洋海域,对固定式风电具有巨大挑战。漂浮式海上风电站适合于范围更广、风能资源更丰富地区,同时也适合于地质较差的浅海区。因此适用范围更广是漂浮式海上风电站较传统固定式海上风电站的优势所在,B对;漂浮式海上风电站同样会产生噪声和电磁场,D错。
D
6.与挪威、英国等欧洲国家相比,我国开发漂浮式
海上风电站面临的挑战主要是( )
A.市场 B.技术
C.海域面积 D.灾害
解析 随着经济发展,我国对能源需求量大,市场较为广阔,A错;技术是各国共同面对的问题,B错;同时我国濒临的海域面积广阔,C错;西北太平洋台风多发,相对于挪威、英国,我国开发漂浮式海上风电站面临的挑战主要是台风等海上气象灾害,D对。
B
(2023·山西长治期末)我国海南省三沙市下辖西沙群岛、南沙群岛、中沙群岛的岛礁及其海域。读“南沙群岛部分珊瑚岛礁分布图”,完成7~8题。
7.风向对珊瑚的生长有着明显的影响,上风向
有丰富的饵料和氧气,所以珊瑚生长较快且
密集。若仅从风向角度分析图示珊瑚礁形态,
可判断当地盛行风向最可能是( )
A.东南—西北风 B.东北—西南风
C.东西风 D.南北风
解析 图中珊瑚礁的生长呈东北-西南方向延伸,盛行风向可能为东北风或西南风。B正确,A、C、D错误。
A
8.为促进南海岛屿的开发,特别是无居民海岛
的开发,应该优先( )
①完善交通运输 ②完善能源供应设施
③建设居民住宅 ④用冰川融水解决水
资源短缺问题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析 为促进南海岛屿的开发,特别是无居民海岛的开发,首先要完善交通运输设施,方便人员和物资的运输,同时要建设能源供应设施,以便开展海岛开发,①②正确。开发无居民海岛,首先不用建设居民住宅;位于低纬地区,一般没有冰川融水,可就近淡化海水或收集雨水,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③④错误。
9.(2023·江西九江期末)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广东省海域辽阔,海洋资源丰富,海洋生态环境优美,海洋经济发展全国领先。2017年12月,《广东省海洋主体功能区规划》获广东省政府批复同意,广东省海洋主体功能区范围包括广东省内水和领海及东沙群岛海域和无居民海岛,规划面积6.47万平方千米。
(1)说出广东省海洋资源类型。
答案 生物资源(或渔业资源)、海底矿产资源、海
洋化学资源、海洋空间资源、海洋动能资源等。
解析 结合海洋资源分类,广东省海洋资源类型有:
工业生产冷却水源、食盐等各种盐类、淡水等海洋
化学资源;鱼、虾、贝、藻等海洋生物资源;金属矿产等海洋矿产资源;海港码头、海上桥梁等海洋空间资源;潮汐发电、波浪发电等海洋动能资源。
(2)简析广东省将珠江三角洲沿岸海域规划为海洋优
化开发区的原因。
答案 珠江三角洲沿海是广东省海洋开发和经济、
人口最集中、最密集海域;但海洋资源开发和海洋
环境承载能力已接近饱和,需要优化海洋产业结构,
促进海洋开发协调发展。
解析 珠江三角洲沿海是我国城镇化水平较高的地区之一,经济发达,人口分布密度大;人们对资源需求量大,海洋资源开发和海洋环境承载能力已接近饱和;国家为了科学利用海洋国土空间,保护海洋环境,需要优化海洋产业结构,促进海洋开发协调发展,所以将珠江三角洲沿岸海域规划为海洋优化开发区。
(3)简述维护我国海洋权益的社会经济意义。
答案 缓解对陆地资源和环境的压力;增加渔业、
油气等资源的保有量;促进海洋资源开发,带动经
济发展;巩固国家安全,强化海洋国土意识。
解析 结合第(1)题,维护我国海洋权益的社会经济
意义有:促进海洋资源开发,促进经济发展;增加渔业、油气、金属矿产等资源的保有量;缓解对陆地资源和环境的压力;巩固国家安全,强化公民海洋国土意识。
C
(2023·江苏连云港期中)半岛工程是指通过桥梁、海堤及促淤造地等方式,将海岛与陆地相连接的综合工程。1955年,连岛海堤的建成让厦门岛成为半岛,铁路和国道得以连入厦门。21世纪以来,由于港口规模较小,温州开始推进连岛兴港、围涂造地的半岛工程。与此同时,厦门开始启动拆堤建桥工程。左图示意厦门岛位置,右图示意温州位置。据此完成10~12题。
【素养提升】
10.温州半岛工程建设的主要目的是( )
A.促进工业转型 B.增加城市功能
C.增加城市用地 D.促进旅游业发展
解析 结合材料,半岛工程是指通过桥梁、
海堤及促淤造地等方式,将海岛与陆地相连接的综合工程,21世纪以来,由于港口规模较小,温州开始推进连岛兴港、围涂造地的半岛工程,因此温州半岛工程的建设是为了增加港口的建设用地,扩大港口的规模,为城市的发展提供充足的空间,C正确;A、B、D错误。
A
11.温州半岛工程两段海堤建成后,甲海域
( )
A.滩涂淤积增强
B.盐度明显下降
C.深水泊位增加
D.海水污染减轻
解析 结合图示信息可知,温州半岛工程两段海堤建成后,将会减缓流水的速度,增加滩涂淤积的速度,A正确;内外海水交换的频率下降,盐度会发生变化,但不会明显下降,B错误;由于淤积增加,深水泊位会减少,C错误;水体的交换减弱,流动性减弱,海水污染增加,D错误。
D
12.厦门拆堤建桥是为了( )
A.改善交通安全
B.降低维护成本
C.促进海洋运输
D.修复海洋生态
解析 将原来填涂的堤坝拆除,主要是遵循自然规律,其目的是修复海洋生态环境,D正确。改善交通安全和促进海洋运输不是主要目的,A、C错误。拆堤建桥会增加维护成本,B错误。
海洋牧场指在一个特定的海域里,为了有计划地培育和管理渔业资源而设置的人工渔场。下图为影响海洋牧场选址条件结构图和我国东海海域四地的选址条件对比表(数值为某一条件的影响系数,数值越大表明该条件越优越)。据此完成13~14题。
地点 A B C
P1 0.08 0.14 0.07
P2 0.04 0.11 0.05
P3 0.06 0.14 0.07
P4 0.06 0.11 0.05
A
13.综合考虑上述条件,东海建设海洋牧场
最优的海区是( )
A.P1 B.P2
C.P3 D.P4
解析 依据材料,表格中数值越大,表明对应的条件越优越,综合对比四个海区A、B、C三个条件的数值,P1海区社会经济条件是最优越的,海洋物理环境和生物条件均为最优之一,即为建设海洋牧场最优的海区,A项正确,B、C、D项错误。
地点 A B C
P1 0.08 0.14 0.07
P2 0.04 0.11 0.05
P3 0.06 0.14 0.07
P4 0.06 0.11 0.05
B
14.建设海洋牧场的意义主要是( )
A.有利于拓展海洋运输空间
B.实现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C.加大海洋渔业的捕捞力度
D.减少工业对海洋环境的污染
解析 海洋牧场指在一个特定的海域里,有计划地培育和管理渔业资源而设置的人工渔场,可以实现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不会加大海洋渔业的捕捞力度,B项正确,C项错误;与拓展海洋运输空间、减少工业对海洋环境的污染没有关系,A、D项错误。
地点 A B C
P1 0.08 0.14 0.07
P2 0.04 0.11 0.05
P3 0.06 0.14 0.07
P4 0.06 0.11 0.05
(2023·湖南益阳期末)海洋温差能,是表层(约20 m)、深层(约1 000 m)海水温度差(约20 ℃)形成的热能。中国科学家正努力研究海洋温差能热电转换技术——它以表层海水作为热机系统的高温源,以深层海水作为低温源,形成热力循环系统,驱动透平发电。现正试验解决开发海洋温差能对海洋生物危害的问题,包括对海洋生物的卷载、冲击、噪声吸引、回避现象和释放管道防生物黏附剂等。据此完成15~16题。
A
15.产生表层海水与深层海水温度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
是( )
①太阳辐射 ②海水导热率 ③海洋生物量
④海水密度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析 太阳辐射和海水导热率是影响海水温度的两个主要因素,从表层向深层,水温渐低,其原因是海洋表层受太阳辐射影响大,在海洋深处受太阳辐射影响小,再加上表层热量是由上向下传导,因此产生表层海水与深层海水温度差异,①②正确;海洋生物量与海水密度对海水温度影响不大,③④错误。
D
16.开发海洋温差能对海域生物的影响可能表现在( )
①吸水口卷载 ②排水口冲击 ③噪声干扰生物
通信 ④管道内释放防生物黏附剂污染生存环境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根据材料“现正试验解决开发海洋温差能对海洋生物危害的问题,包括对海洋生物的卷载、冲击、噪声吸引、回避现象和释放管道防生物黏附剂等”可知,开发海洋温差能对海域生物的影响可能表现在吸水口卷载,排水口冲击,噪声干扰生物通信,管道内释放防生物黏附剂污染生存环境,①②③④都正确。故选D。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国际上通常将超过1 000 m水深的海域定为深海区域。海洋资源依据其贮藏地点,可分为海岸带资源、近海资源和深海大洋资源。目前海洋开发的重点区域聚集在海岸带和近海区域,发展深海大洋经济是海洋经济的发展方向。深
海区域蕴藏着丰富的油气、矿产、生物和深层海水等资源。图为深海矿产资源产业化开发的循环经济模式技术线路图。
(1)列举目前海岸带和近海区域主要开发的海洋资源。
答案 海洋生物资源、海洋油气资源、港口航道资源、滨海旅游资源等。
解析 目前人类开发利用的海洋资源主要有:海水淡化;海洋化学资源;海洋空间资源;海洋矿产资源;海洋能源(风能、潮汐能等);海洋生物资源(鱼类、海藻等)。
(2)分析海洋资源开发由近海向深海发展的原因。
答案 海洋及相关科学知识的增长,对深海了解
日益加深(深海资源丰富);海洋科技的发展,使
深海开发成为可能;海岸带及近海资源环境承载
力的日益饱和。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随着海洋及相关科学
知识的增长,海洋资源开采走向深海;深海地区资源更加丰富,因此适合大规模开发;随着海洋科技的发展,资源的开采水平和能力得到了提升;随着经济的发展,近海地区资源开采接近枯竭。
(3)说明深海矿产资源开发可能带来的生态环境
风险。
答案 破坏海底环境,影响深海原始自然的生态
系统;矿物开采及运输中易造成相关海域水污染;
深海生命演化独特,生态环境脆弱,矿产资源开发
易造成深海物种多样性破坏。
解析 大量开采海底资源,会破坏海底环境,影响海洋生物的生态系统,影响生物多样性;矿物开采及运输中有可能会造成相关海域水污染,造成环境破坏;深海地区远离其他地区,因此深海生命演化独特,生态环境及其脆弱,容易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第四节 海洋空间资源开发与国家安全
课标要求 结合实例,说明海洋空间资源开发对国家安全的影响。
学习目标 1.运用示意图,列举各类型海洋空间资源的开发利用方式。 2.结合实例,说明海洋空间资源开发对国家资源安全和国家海洋国土安全的影响。 3.通过社会调查或观看影像,体会海洋空间资源开发对国家安全的重要意义。
知识点一 海洋空间资源开发
1.早期开发利用方式
(1)主要为海岸和近海的渔盐之利和舟楫之便。
(2)滩涂是海洋空间资源中人类开发最早、利用最多的部分,可为人类提供盐田、耕地、水产养殖、旅游等多种服务。
2.开发利用海洋空间资源面临的困难
(1)开发困难的原因
①海面上:多变的海洋气象状况和海水运动。
②深海:黑暗、高压、低温、缺氧。
③海水:腐蚀性强。
④海冰:破坏性大。
(2)开发困难的表现:技术难度大,资金投入大,风险大。
3.开发利用海洋空间资源的条件及意义
4.现代海洋空间资源的开发范围
逐步向深海及海底延伸,服务于工业、农业、军事、交通运输等多个领域。5.海洋空间资源开发利用主要方式及其特点
主要方式 利用空间 形式 优点 缺点
生产场所 海岸滩涂、海域上空、海面及水体、海底 盐田、海水养殖、海上发电等 空间范围广阔,降低用地成本,保证用地规模;不与粮争地,无须移民搬迁;可以开展水面—水体—海底立体化综合利用;水下环境相对稳定,适于仓储等;减轻对城市的污染和影响;大容量、抗干扰;安全性较强;海洋气候适宜、旅游资源独特丰富,利于开展海洋娱乐活动和人类居住 海面上活动要抗御多变的海洋气象状况和海水的运动,深海活动要适应黑暗、高压、低温和缺氧的环境。海水的腐蚀性强,海冰的破坏性大,对工程设备材料和结构有严格要求。上述特点使海洋空间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技术难度大、资金投入大、风险大
仓储场所 海底 海上油库、海底仓库等
交通运 输场所 海岸、海面及水体 建设港口、航道、机场、跨海桥隧等
生活场所 海岸滩涂、海面及水体、海底 观光休闲、建设海上城市等
军事场所 海岸、海面及水体、海底 军舰航行、潜艇活动、建设海底基地等
[拓展延伸] 海洋空间资源开发利用的环境问题
原因 危害 分布 典例 保护措施
海洋环 境污染 人类排放的废弃物超过海洋的自净能力 危害海洋生物,也能通过食物链富集作用损害人类自身 大型港口、工业城市及河口附近 日本“水俣病”;石油污染 制定相应的海洋环境保护法律和法规,约束和规范海洋开发者的行为;加强污染源控制,禁止向海洋倾倒有害废弃物;加快沿海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使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达标排放;建立海洋自然保护区,对特定区域进行环境保护;加强环境保护宣传力度,提高公众的海洋环境保护意识
海洋生 态破坏 不合理的生产活动和生产方式,自然环境的变化 破坏海岸湿地环境和生态系统;海洋生物多样性减少,海洋生物资源减少,珍稀物种濒临灭绝;海洋生态环境不断恶化 海岸带 赤潮
海平面 上升 大量温室气体的排放,导致全球气候变暖 加剧风暴潮,淹没沿海低地,渔业资源受损,破坏珊瑚礁、红树林、海岸沼泽和湿地等环境,海水入侵、水质恶化、地下水位上升 海岸带,尤其是滨海平原、河口三角洲、低洼地带和滩涂 荷兰、孟加拉国以及热带的一些小岛国
[情境] 现代海洋牧场是通过人工鱼礁、增殖放流等生态工程建设,修复或优化生态环境、保护和增殖渔业资源,并对生态、生物及渔业生产进行科学管理,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海洋空间资源。图1为国家级海洋牧场近期建设规划分布图(2016~2020年),图2为某海洋牧场景观图。
[探究] (1)我国国家级海洋牧场所在的海底地形是什么?推测江苏省国家级海洋牧场少的原因。(区域认知)
提示 大陆架。江苏省沿海多淤泥质海岸;水质较差(或水污染严重);海水比较浅。
(2)我国正积极推进现代海洋牧场的建设,阐述其意义。(地理实践力)
提示 修复海洋生态环境;促进渔业转型升级;提供优质渔业资源;增加渔业产值;增加就业。
(3)列举我国推进现代海洋牧场建设可采取的措施。(综合思维)
提示 加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合理规划管理;发展海洋科技。
水下餐厅可分为全水下式和半水下式。某水下餐厅,位于多岩石的挪威海海岸,豪华的流线型建筑物被封装在具有粗糙表面的混凝土外壳中半沉式入海,它的墙壁略微弯曲,厚半米,在外围添加了许多岩石。现在附着在餐厅表面的藻类和软体动物形成了一个人造贻贝礁,可以净化水并自然吸引更多的海洋生物。据此完成1~2题。
1.与全水下式餐厅相比,半水下式餐厅更有利于( )
A.维护海洋生态平衡
B.充分地利用海洋空间
C.开发海洋生物资源
D.维持稳定的室内温度
答案 B
解析 与全水下式餐厅相比,半水下式餐厅可以利用海面空间,因此更有利于充分利用海洋空间,B符合题意;全水下式和半水下式餐厅对海洋生态均有一定的负面影响,而且程度差别不大,排除A;水下式餐厅并不是开发海洋生物资源,仅仅是利用空间资源,排除C;与全水下式餐厅相比,半沉式水下餐厅受外界气温的影响明显,不利于维持稳定的室内温度,排除D。
2.关于该水下餐厅的分析说法正确的是( )
A.粗糙的混凝土可增强建筑的稳定性
B.流线型设计可降低海浪的冲击强度
C.略微弯曲的墙壁利于增强建筑美感
D.外围添加的岩石利于减弱海浪侵蚀
答案 B
解析 该水下餐厅粗糙的混凝土并不能增强建筑的稳定性,但可以为海洋生物营造生活环境,A错误;水下餐厅流线型设计可减缓阻力,降低海浪的冲击强度,B正确;略微弯曲的墙壁不是为了增强建筑美感,而是为了抵抗海浪和水压,C错误;外围添加的岩石不是为了减弱海浪侵蚀,而是为海洋生物营造生活环境,D错误。
渤海海峡跨海通道截至2019年2月已纳入《环渤海地区合作发展纲要》以及山东省“十三五”发展规划等多个国家和地方文件中。下图为“渤海海峡区域简图”。据此完成3~4题。
3.在渤海海峡建跨海大桥还是建海底隧道存在着争论。与建设跨海大桥相比,建海底隧道的优点是( )
A.对海洋航道影响大 B.受恶劣天气影响小
C.受海冰灾害影响大 D.受地质条件限制小
答案 B
解析 与跨海大桥相比,海底隧道全部位于水下,受恶劣天气的影响小,B正确;海底隧道对海洋航道的影响较小,A错误;海底隧道受海冰灾害的影响较小,C错误;海底隧道受地质条件影响较大,D错误。
4.渤海海峡跨海通道的建设对该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积极意义有( )
①完善环渤海地区的交通路网 ②直接扩大大连港的货物量 ③改善渤海海峡航运条件 ④缩短渤海南北两岸城市的运输距离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答案 C
解析 海底隧道连接了山东半岛和辽东半岛,对于完善环渤海地区的交通路网和缩短渤海南北两岸城市的运输距离意义重大,①④正确;不能直接扩大大连港的货运量,②错误;海底隧道不能改善渤海海峡的航运条件,③错误。
知识点二 海洋空间资源对国家资源安全的影响
1.海洋资源的类型
包括海洋生物资源、海水化学资源、海洋石油天然气及其他矿产资源等。
2.开发海洋空间资源的意义
(1)拓展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空间:如围海造地、填海造陆、建造人工岛屿或海上城市。
(2)改善岛屿与陆地的通达性:如修建桥梁、隧道、机场、港口和管线等设施。
3.海洋空间资源对国家资源安全的影响
(1)开发与利用海洋资源,可丰富资源类型,缓解陆地上资源紧缺的局面,对保障国家资源安全意义重大。
(2)利用海洋空间资源,可以节省日益紧缺的陆上土地资源,又可以减少对陆上环境的潜在威胁。
【知能升华】 填海造陆的优缺点
(1)优点
①增加城市建设和工业生产用地,有效制造平地,以供市区发展。
②美化海岸线,改善沿海景观。
③扩大耕地面积,增加粮食产量。
(2)缺点
①破坏海洋生态,影响水中生物,生物多样性减少。
②过度填海会使海港收窄,令水流更急速,波浪波幅更大,影响船只航行。
③污染物累积在变狭窄的海港内,难以冲去,使港湾水质恶化。
④水土流失,因海域上增加更多的浪,令一些天然的沙及泥土冲走等。
[情境] 材料一 “低地之国”——荷兰1/4的土地在海平面以下。据统计,荷兰围海造地总面积大约相当于国土面积的1/5。须德海湾是一个伸入陆地的海湾,湾内岸线长达300千米,湾口宽仅30千米。1932年,荷兰人修筑宽90米、高出海面7米的拦海大堤,把须德海湾与北海隔开,不仅根除了风暴潮对沿海低地的侵害,而且拓展了陆地面积,造就了一个大型淡水湖——艾瑟尔湖。
材料二 须德海湾围海造地工程示意图。
[探究] (1)荷兰花费大量的资金大面积围海造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区域认知)
提示 荷兰是一个低地国家,人口众多,国土面积小。围海造地可以增加土地面积,缓解人地矛盾。
(2)目前,荷兰又将围垦的一些低地“退陆还海”,主要原因是什么?(人地协调观)
提示 大面积的围海造地破坏了沿海湿地生态系统,造成了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
(2023·福建福州联考)近年来,伴随天津滨海新区及周边地区的快速发展,各类海洋及防灾、减灾工程的逐年建设,天津及附近海岸带的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读图,完成1~2题。
1.该地过度开发海岸带会( )
①破坏支撑服务,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 ②影响调节服务,使海陆水分交换失衡 ③影响供给服务,导致河流含沙量增加 ④破坏调节服务,使海洋灾害频率增加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答案 D
解析 过度开发海岸带,会破坏沿海滩涂湿地资源,破坏自然环境正常的支撑服务,从而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①正确;海岸带也是海洋与陆地的缓冲带,能够调节海陆水分交换和减少海洋对陆地的不利影响,属于自然环境的调节服务,过度开发使海陆水分交换失衡,会加重海洋灾害损失程度,②④正确;河流含沙量多少与河流流域的自然背景有关,与海岸带无关,③错误。故选D。
2.为维持自然环境的支撑服务,保持海岸带生态系统平衡应采取的根本措施是( )
A.定期休渔 B.减少围海造陆
C.增殖放流 D.防治水体污染
答案 B
解析 维护海岸带生态系统平衡的根本措施是减少对海岸带的过度开发,保护其自然环境的调节服务和支撑服务等功能。人类对海岸带的开发主要表现为围填造陆,所以应减少围填造陆,B正确;定期休渔、增殖放流、防治水污染不是根本措施,A、C、D错误。
(2023·山东泰安期中)香港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有著名的天然良港。结合图文信息回答3~4题。
3.香港建港的有利自然条件是( )
A.地平坡缓 B.岛多浪小
C.滩阔岸直 D.河多沙厚
答案 B
解析 从图文信息中可以看出,香港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海岸线曲折,岛屿众多,故A、C错误。而河多沙厚既不是香港的特点,也不利于建港,故D错误。岛屿众多可以削弱风浪,利于建港,故B正确。
4.填海造陆对香港的影响有( )
A.港区行船更加通畅 B.经济活动远离了海岸
C.海洋生态得以维护 D.利于沿海功能区布局
答案 D
解析 填海造陆可以增加陆地面积,有利于沿海功能区的布局。值得注意的是,填海造陆会改变海岸线形状,对海洋生态造成不利影响,对港区行船会带来一定影响。所以选D。
知识点三 对国家海洋国土安全的影响
1.海洋国土的含义
指在国家主权管辖下的特定的海域及其上空和底土,不仅包括一国的内水和领海,还包括该国管辖的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是内水、领海、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大陆架等所有管辖海域的总称。
2.国家海洋权益
(1)内水、领海:属于国家领土的组成部分,国家对其行使主权,对其内的一切人和物享有专属管辖权。
(2)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并不享有完全排他的主权,只享有某些事项的管辖权和对自然资源的主权权利。
3.我国海洋国情
中国主张管辖海域面积约为300万平方千米;中国还拥有总长约1.8万千米的大陆岸线和总长约1.4万千米的海岛岸线,以及大大小小的海岛11 000多个。
4.开发和利用海洋空间资源对海洋国土安全的影响
(1)宣示海洋国土主权、体现和行使海洋权益的重要途径和手段。
(2)提高国家对海洋国土的管控能力。
(3)保障国家领土和主权完整、确保海上通道安全、扩展战略纵深、维护国家海洋权益。
5.海洋权益争端及解决方式
(1)在争议海域进行的空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活动,可能会导致国家间的冲突和摩擦,进而影响相关各国的国家安全。
(2)如何在《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和相关法律的框架下,通过对话协商的方式和平处理海洋空间资源争端,保障国家安全,需要相关国家的共同努力。
[填图] 写出括号内序号有关海洋权益的概念。
提示 ①内水 ②领海 ③毗连 ④专属经济 ⑤大陆架
浙江省舟山市总面积2.22万平方千米,其中海域面积2.08万平方千米。近年来,舟山市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人口迅速增加,正积极尝试开发利用更多的海洋空间资源。下图为舟山市地理位置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
1.关于舟山市海洋空间资源利用方式,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海岛开发,扩大领海范围
B.邻近海港,发展海洋运输
C.耕海牧渔,建立海洋牧场
D.填海造陆,增加土地资源
答案 A
解析 海洋空间资源开发包括耕海牧渔(海洋牧场)、海洋运输线、海岛开发、填海造陆等。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我国领海是以领海基线为基准向外延伸12海里的海域范围,海岛开发不会扩大领海范围,故A说法不正确;舟山拥有港口优势,靠近我国沿海航线,可以发展海洋航运,故B说法正确;舟山市及周边海岛渔业资源丰富,可综合利用深水网箱、人工鱼礁等现代海洋工程技术,进行耕海牧渔,建立海洋牧场,故C说法正确;舟山市人口增长迅速,人多地少,可通过填海造陆,增加土地面积,故D说法正确。
2.填海造陆可以维护( )
A.食品安全 B.国土安全
C.生态安全 D.文化安全
答案 B
解析 食品安全、生态安全和文化安全与填海造陆无关,故A、C、D错误;填海造陆,可以扩大国土面积,维护国土安全,故B正确。
(2023·安徽六安联考)中日双方关于东海海底资源的主权互不相让,为使中日之间尚未划界的东海成为和平、合作、友好之海,中日双方达成开发东海共识,在东海划定一片区域作为共同开发区块。中日双方经过联合勘探,选择了双方一致同意的地点进行油气等资源的共同开发。下图为中日共同开发区块示意图。读图,完成3~4题。
3.我国在东海进行油气资源的开发行使的海洋权益是( )
A.海洋文化权益 B.海洋经济权益
C.海洋安全利益 D.海洋政治权益
答案 B
解析 我国在东海进行油气资源的开发行使的海洋权益是海洋经济权益,不属于海洋文化权益、海洋安全利益和海洋政治权益。故选B。
4.我国坚决维护海洋权益的重要意义不包括( )
A.禁止他国船只途经内海
B.有利于巩固国家安全
C.强化国民海洋国土意识
D.缓解陆地环境的压力
答案 A
解析 我国坚决维护海洋权益有利于巩固国家安全,强化国民海洋国土意识,缓解陆地环境的压力,B、C、D不符合题意;他国船只经过允许可以途经内海,A错误,符合题意。故选A。
课时精练
【素养达标】
(2023·湖南岳阳联考)2022年7月13日,温岭海洋牧场示范区首次投放480个人工鱼礁(可为鱼类提供繁殖、生长、索饵的场所),其将提升当地海域生物多样性,改善与修复海洋生态环境。如图为温岭投放人工鱼礁图。据此完成1~2题。
1.海洋牧场投放的人工鱼礁是利用海洋的( )
A.空间资源 B.矿产资源
C.生物资源 D.交通资源
答案 A
解析 “海洋牧场”是指在一定海域内,采用规模化渔业设施和系统化管理体制,利用自然的海洋生态环境,将人工放流的经济海洋生物聚集起来,像在陆地放牧牛羊一样,对鱼、虾、贝、藻等海洋资源进行有计划和有目的的海上放养。人工鱼礁占地面积较大,为海洋生物营造良好的栖息地,利用了海洋的空间资源,A正确;没有体现出利用了海洋的矿产、生物和交通资源,B、C、D错误。
2.投放人工鱼礁的直接目的是( )
A.增加捕捞数量 B.抑制浮游生物繁殖
C.保护幼鱼生长 D.减少藻类附着生长
答案 C
解析 投放人工鱼礁是为了改善海洋生态系统,有利于提高渔业经济效益,其直接目的是保护幼鱼生长,C正确;人工鱼礁能够促进藻类、浮游生物等繁殖增多,B、D错误;浮游生物多,从而促进渔业资源增多,最终达到增加捕捞数量、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故A为最终目的,不是直接目的,A错误。故选C。
读“江苏省海岸示意图”(下图),完成3~4题。
3.江苏省海岸类型主要是( )
A.基岩海岸 B.砂质海岸
C.淤泥质海岸 D.生物海岸
答案 C
解析 根据图示信息,江苏省海岸线平直,有盐田分布,反映海岸地带多淤泥多滩涂,属于淤泥质海岸,选C。
4.关于连云港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春季多大风天气,蒸发旺盛,有利于晒盐 ②实施海水淡化工程是解决当前用水紧张的主要途径 ③海洋空间利用的主要方式是港口建设和海洋运输 ④适宜大规模开发利用潮汐能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答案 C
解析 连云港降水集中在夏季,春秋季多大风天气,蒸发旺盛,有利于晒盐;海水淡化工程需要强大的资金及技术支持,目前不是解决当前用水紧张的主要途径;海洋空间利用的主要方式是港口建设和海洋运输;连云港不适合大规模开发潮汐能,选C。
(2023·江苏无锡期末)漂浮式海上风电站由风力发电机和漂浮式平台组成,可用于开发水深超过50米海域的风力资源。2017年全球首座商业化运行的漂浮式海上风电场在英国北海沿岸正式投用。2025年,我国或将迎来首个可商业化运行的漂浮式海上风电场。据此完成5~6题。
5.漂浮式海上风电站与传统固定式海上风电站相比,其主要优势在于( )
A.发电量更大 B.适用范围广
C.安装便利 D.无海洋污染
答案 B
解析 传统风电机组通常固定在近海海床,而漂浮式机组不固定,由风力发电机和漂浮式平台组成,安装较复杂,两者发电量大小与风电机组有关,漂浮式海上风电站装机容量相对较小,A、C错;全球海上风力资源主要分布在水深更深的远洋海域,对固定式风电具有巨大挑战。漂浮式海上风电站适合于范围更广、风能资源更丰富地区,同时也适合于地质较差的浅海区。因此适用范围更广是漂浮式海上风电站较传统固定式海上风电站的优势所在,B对;漂浮式海上风电站同样会产生噪声和电磁场,D错。
6.与挪威、英国等欧洲国家相比,我国开发漂浮式海上风电站面临的挑战主要是( )
A.市场 B.技术
C.海域面积 D.灾害
答案 D
解析 随着经济发展,我国对能源需求量大,市场较为广阔,A错;技术是各国共同面对的问题,B错;同时我国濒临的海域面积广阔,C错;西北太平洋台风多发,相对于挪威、英国,我国开发漂浮式海上风电站面临的挑战主要是台风等海上气象灾害,D对。
(2023·山西长治期末)我国海南省三沙市下辖西沙群岛、南沙群岛、中沙群岛的岛礁及其海域。读“南沙群岛部分珊瑚岛礁分布图”,完成7~8题。
7.风向对珊瑚的生长有着明显的影响,上风向有丰富的饵料和氧气,所以珊瑚生长较快且密集。若仅从风向角度分析图示珊瑚礁形态,可判断当地盛行风向最可能是( )
A.东南—西北风 B.东北—西南风
C.东西风 D.南北风
答案 B
解析 图中珊瑚礁的生长呈东北-西南方向延伸,盛行风向可能为东北风或西南风。B正确,A、C、D错误。
8.为促进南海岛屿的开发,特别是无居民海岛的开发,应该优先( )
①完善交通运输 ②完善能源供应设施 ③建设居民住宅 ④用冰川融水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 A
解析 为促进南海岛屿的开发,特别是无居民海岛的开发,首先要完善交通运输设施,方便人员和物资的运输,同时要建设能源供应设施,以便开展海岛开发,①②正确。开发无居民海岛,首先不用建设居民住宅;位于低纬地区,一般没有冰川融水,可就近淡化海水或收集雨水,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③④错误。
9.(2023·江西九江期末)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广东省海域辽阔,海洋资源丰富,海洋生态环境优美,海洋经济发展全国领先。2017年12月,《广东省海洋主体功能区规划》获广东省政府批复同意,广东海鲜主题功能区范围包括广东省内水和领海及东沙群岛海域和无居民海岛,规划面积6.47万平方千米。
(1)说出广东省海洋资源类型。
(2)简析广东省将珠江三角洲沿岸海域规划为海洋优化开发区的原因。
(3)简述维护我国海洋权益的社会经济意义。
答案 (1)生物资源(或渔业资源)、海底矿产资源、海洋化学资源、海洋空间资源、海洋动能资源等。
(2)珠江三角洲沿海是广东省海洋开发和经济、人口最集中、最密集海域;但海洋资源开发和海洋环境承载能力已接近饱和,需要优化海洋产业结构,促进海洋开发协调发展。
(3)缓解对陆地资源和环境的压力;增加渔业、油气等资源的保有量;促进海洋资源开发,带动经济发展;巩固国家安全,强化海洋国土意识。
解析 第(1)题,结合海洋资源分类,广东省海洋资源类型有:工业生产冷却水源、食盐等各种盐类、淡水等海洋化学资源;鱼、虾、贝、藻等海洋生物资源;金属矿产等海洋矿产资源;海港码头、海上桥梁等海洋空间资源;潮汐发电、波浪发电等海洋动能资源。第(2)题,珠江三角洲沿海是我国城镇化水平较高的地区之一,经济发达,人口分布密度大;人们对资源需求量大,海洋资源开发和海洋环境承载能力已接近饱和;国家为了科学利用海洋国土空间,保护海洋环境,需要优化海洋产业结构,促进海洋开发协调发展,所以将珠江三角洲沿岸海域规划为海洋优化开发区。第(3)题,结合第(1)题,维护我国海洋权益的社会经济意义有:促进海洋资源开发,促进经济发展;增加渔业、油气、金属矿产等资源的保有量;缓解对陆地资源和环境的压力;巩固国家安全,强化公民海洋国土意识。
【素养提升】
(2023·江苏连云港期中)半岛工程是指通过桥梁、海堤及促淤造地等方式,将海岛与陆地相连接的综合工程。1955年,连岛海堤的建成让厦门岛成为半岛,铁路和国道得以连入厦门。21世纪以来,由于港口规模较小,温州开始推进连岛兴港、围涂造地的半岛工程。与此同时,厦门开始启动拆堤建桥工程。左图示意厦门岛位置,右图示意温州位置。据此完成10~12题。
10.温州半岛工程建设的主要目的是( )
A.促进工业转型 B.增加城市功能
C.增加城市用地 D.促进旅游业发展
答案 C
解析 结合材料,半岛工程是指通过桥梁、海堤及促淤造地等方式,将海岛与陆地相连接的综合工程,21世纪以来,由于港口规模较小,温州开始推进连岛兴港、围涂造地的半岛工程,因此温州半岛工程的建设是为了增加港口的建设用地,扩大港口的规模,为城市的发展提供充足的空间,C正确;A、B、D错误。
11.温州半岛工程两段海堤建成后,甲海域( )
A.滩涂淤积增强 B.盐度明显下降
C.深水泊位增加 D.海水污染减轻
答案 A
解析 结合图示信息可知,温州半岛工程两段海堤建成后,将会减缓流水的速度,增加滩涂淤积的速度,A正确;内外海水交换的频率下降,盐度会发生变化,但不会明显下降,B错误;由于淤积增加,深水泊位会减少,C错误;水体的交换减弱,流动性减弱,海水污染增加,D错误。
12.厦门拆堤建桥是为了( )
A.改善交通安全 B.降低维护成本
C.促进海洋运输 D.修复海洋生态
答案 D
解析 将原来填涂的堤坝拆除,主要是遵循自然规律,其目的是修复海洋生态环境,D正确。改善交通安全和促进海洋运输不是主要目的,A、C错误。拆堤建桥会增加维护成本,B错误。
海洋牧场指在一个特定的海域里,为了有计划地培育和管理渔业资源而设置的人工渔场。下图为影响海洋牧场选址条件结构图和我国东海海域四地的选址条件对比表(数值为某一条件的影响系数,数值越大表明该条件越优越)。据此完成13~14题。
地点 A B C
P1 0.08 0.14 0.07
P2 0.04 0.11 0.05
P3 0.06 0.14 0.07
P4 0.06 0.11 0.05
13.综合考虑上述条件,东海建设海洋牧场最优的海区是( )
A.P1 B.P2
C.P3 D.P4
答案 A
解析 依据材料,表格中数值越大,表明对应的条件越优越,综合对比四个海区A、B、C三个条件的数值,P1海区社会经济条件是最优越的,海洋物理环境和生物条件均为最优之一,即为建设海洋牧场最优的海区,A项正确,B、C、D项错误。
14.建设海洋牧场的意义主要是( )
A.有利于拓展海洋运输空间
B.实现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C.加大海洋渔业的捕捞力度
D.减少工业对海洋环境的污染
答案 B
解析 海洋牧场指在一个特定的海域里,有计划地培育和管理渔业资源而设置的人工渔场,可以实现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不会加大海洋渔业的捕捞力度,B项正确,C项错误;与拓展海洋运输空间、减少工业对海洋环境的污染没有关系,A、D项错误。
(2023·湖南益阳期末)海洋温差能,是表层(约20 m)、深层(约1 000 m)海水温度差(约20 ℃)形成的热能。中国科学家正努力研究海洋温差能热电转换技术——它以表层海水作为热机系统的高温源,以深层海水作为低温源,形成热力循环系统,驱动透平发电。现正试验解决开发海洋温差能对海洋生物危害的问题,包括对海洋生物的卷载、冲击、噪声吸引、回避现象和释放管道防生物黏附剂等。据此完成15~16题。
15.产生表层海水与深层海水温度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①太阳辐射 ②海水导热率 ③海洋生物量 ④海水密度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 A
解析 太阳辐射和海水导热率是影响海水温度的两个主要因素,从表层向深层,水温渐低,其原因是海洋表层受太阳辐射影响大,在海洋深处受太阳辐射影响小,再加上表层热量是由上向下传导,因此产生表层海水与深层海水温度差异,①②正确;海洋生物量与海水密度对海水温度影响不大,③④错误。
16.开发海洋温差能对海域生物的影响可能表现在( )
①吸水口卷载 ②排水口冲击 ③噪声干扰生物通信 ④管道内释放防生物黏附剂污染生存环境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 D
解析 根据材料“现正试验解决开发海洋温差能对海洋生物危害的问题,包括对海洋生物的卷载、冲击、噪声吸引、回避现象和释放管道防生物黏附剂等”可知,开发海洋温差能对海域生物的影响可能表现在吸水口卷载,排水口冲击,噪声干扰生物通信,管道内释放防生物黏附剂污染生存环境,①②③④都正确。故选D。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国际上通常将超过1 000 m水深的海域定为深海区域。海洋资源依据其贮藏地点,可分为海岸带资源、近海资源和深海大洋资源。目前海洋开发的重点区域聚集在海岸带和近海区域,发展深海大洋经济是海洋经济的发展方向。深海区域蕴藏着丰富的油气、矿产、生物和深层海水等资源。下图为深海矿产资源产业化开发的循环经济模式技术线路图。
(1)列举目前海岸带和近海区域主要开发的海洋资源。
(2)分析海洋资源开发由近海向深海发展的原因。
(3)说明深海矿产资源开发可能带来的生态环境风险。
答案 (1)海洋生物资源、海洋油气资源、港口航道资源、滨海旅游资源等。
(2)海洋及相关科学知识的增长,对深海了解日益加深(深海资源丰富);海洋科技的发展,使深海开发成为可能;海岸带及近海资源环境承载力的日益饱和。
(3)破坏海底环境,影响深海原始自然的生态系统;矿物开采及运输中易造成相关海域水污染;深海生命演化独特,生态环境脆弱,矿产资源开发易造成深海物种多样性破坏。
解析 第(1)题,目前人类开发利用的海洋资源主要有:海水淡化;海洋化学资源;海洋空间资源;海洋矿产资源;海洋能源(风能、潮汐能等);海洋生物资源(鱼类、海藻等)。第(2)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随着海洋及相关科学知识的增长,海洋资源开采走向深海;深海地区资源更加丰富,因此适合大规模开发;随着海洋科技的发展,资源的开采水平和能力得到了提升;随着经济的发展,近海地区资源开采接近枯竭。第(3)题,大量开采海底资源,会破坏海底环境,影响海洋生物的生态系统,影响生物多样性;矿物开采及运输中有可能会造成相关海域水污染,造成环境破坏;深海地区远离其他地区,因此深海生命演化独特,生态环境及其脆弱,容易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