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课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 精品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6课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 精品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0.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5-11 19:31: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4张PPT)
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第16课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
学习目标
1.了解《本草纲自》《天工开物》《农政全书》等科技著作和《三国志通俗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牡丹亭》等文学、戏剧作品;
2.了解明朝修筑长城的目的、东西起止点、构成、作用、地位等。
3.知道北京城的营建、布局特点和紫禁城的建筑特色;
3.学习科学家对科学不懈追求的进取精神;
4.通过小说及书法戏剧的繁荣,知道明朝的文学艺术特色。体会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一、明朝的科技——医学
1.李时珍和《本草纲目》
李时珍(1518-1593),自1565年起,先后到武当山、庐山、茅山、牛首山及湖广、安徽、河南、河北等地收集药物标本和处方,记录并拜渔人、樵夫、农民、车夫、药工、捕蛇者为师,参考历代医药等方面书籍925种,“考古证今、穷究物理”,上千万字札记,弄清许多疑难问题,历经27个寒暑,三易其稿,于明万历十八年(1590年)完成了192万字的巨著《本草纲目》,被后世尊为“药圣”。
李时珍为什么能写出《本草纲目》?
博采众长,刻苦钻研
实地考察,不耻下问
材料分析
①姓名:李时珍
②朝代:明代
③身份:医药学家
④作表作:《本草纲目》
“东方医药巨典”
药圣
1.李时珍和《本草纲目》
一、明朝的科技——医学
⑤著书方法
a.资料收集:李时珍搜集和整理了800多种医药书籍;
d.潜心著书:经过27年持续不断的努力,李时珍编写出《本草纲目》这部规模空前的药物学著作。
b.调查研究:李时珍深入社会,进行实地调查,向人们请教;
c.采集标本:李时珍不辞辛苦,到深山僻野中采集药物标本,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
⑥.内容:记载了药物1800多种;收录药方11000多个;附有1100多幅药物形态图;书中对各种药物进行了新的分类,详细介绍它们的产地、形色、气味及其主要疗效。
⑦.地位:总结了我国古代药物学成就,丰富了我国医药学宝库,在世界医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⑧.影响:17世纪初传入日本和朝鲜,以后又陆续被翻译成拉丁文、法文、俄文、德文、英文等多种文字。为世界医药学做出巨大贡献,是一部影响世界科技进步的医药学巨著.被称为“东方医学巨典”。
《本草纲目》药材插图
一、明朝的科技——医学
特点二:内容丰富
特点三:对所载药物重新进行分类
特点一:图文并茂
战国医学家
望闻问切四诊法
东汉末医学家
发明麻沸散、五禽戏
东汉著名医学家
著有《伤寒杂病论》
唐代医学家
著有《千金方》
明代杰出医药学家著有《本草纲目》
李时珍
扁鹊
华佗
张仲景
孙思邈
请列举我国古代不同时期的医学家或药学家:
药圣
药王
医圣
外科鼻祖
传播
17世纪初传入日本和朝鲜,以后又陆续翻译成多种文字。
一、明朝的科技——医学
一、明朝的科技——科技
2.宋应星与《天工开物》
①姓名:宋应星
②朝代:明末清初
③身份:著名的科学家
④作表作:《天工开物》
《天工开物》书影
宋应星
宋应星(1587年—约1666年),明朝著名科学家。 宋应星自幼聪明强记,并考中举人。后来连续6次会试不第。45岁后转而探求科学工艺之术。清朝建立后,他过起隐居生活,虽贫困但拒不出仕。宋应星一生致力于对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科学考察和研究,收集了丰富的科学资料;宋应星一生致力于对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科学考察和研究,编写了《天工开物》一书。同时思想上的超前意识使他成为对封建主义和中世纪学术传统持批判态度的思想家。
⑤类别: 科学巨著
⑥内容:把各生产部门分为18类,几乎涵盖了当时中国农业和手工业的所有生产、加工部门。书中绘有120多幅插图,描绘了生产过程和各行业劳动人民的形象。
2.宋应星与《天工开物》
治丝图
灌溉图
挖煤图
炼水银图
纺车图
冶铁图
一、明朝的科技——科技
“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一、明朝的科技——科技
2.宋应星与《天工开物》
⑦意义:对我国古代的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进行了全面的总结,记述了中国在当时世界上具有先进水平的科学技术。
⑧地位: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材料研读:宋应星在《天工开物》的序言中说:“卷分前后,乃‘贵五谷而贱金玉’之义。”他在书里把谷物类放在前面,而把珠玉类置于最后。
想一想:他为什么要这样编排呢?
体现
的“农本”思想
传播:传到国外,被译成日文、法文、德文等多种文字。
一、明朝的科技——科技
3. 徐光启与《农政全书》
①姓名:徐光启
②身份:科学家
③年代:明朝末期
④代表作:《农政全书》
主要经历:祖辈世代从事农业生产,生活在农村,从小关注农业,研究农业,深知农民的辛苦。自小博览群书,刻苦钻研,结识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虚心请教,学习西方的自然科学,翻译出《几何原本》,学贯中西。对中国数学的发展有着深远影响。“几何”以及“点”“线”“三角形”“四边形”等术语,就是在这个译本里定下来的”。
明朝277年里,取了英文名、信了天主教、写了一部《农政全书》的科学家,只此一位,别无他人。徐光启是中西文化交流和中国近代科学技术事业的先驱之一。在明末天下危亡之际,他忧国爱民、清廉勤政,倾心竭力以实学救国利民,在西学东渐,引进西式火器和发展明军炮兵抵御后金,引种和推广番薯、良种水稻等高产抗逆作物等的过程中起了关键作用。
3. 徐光启与《农政全书》
一、明朝的科技——科技
⑤内容:全书60卷,约70万字,分为农本、田制、农事、水利、农器、树艺、蚕桑、种植、牧养、制造、荒政等大类。
⑦意义:《农政全书》全面总结了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先进经验、技术革新和作者关于农学的创新研究成果,是明代末年一部重要的农业科学巨著。
⑧地位:是明朝末年一部重要的农业科学巨著
利玛窦与徐光启
“农业百科全书”
⑥特点:内容丰富,总结全面.配有插图
①作者:徐霞客(明代)
②作品:《徐霞客游记》
4.徐霞客与《徐霞客游记》
⑤内容:这部书详细记录了各地的地理、水文、地质、植物等现象,以及经济、交通、城镇聚落、风土文物等,其中对丹霞地貌的考察和记述,居当时世界的先进水平。
⑥地位:《徐霞客游记》既是地理学巨著,也是文学名著。
“地理学巨著”
③生活年代:明末
④身份:地理学家
一、明朝的科技——科技
一、明朝的科技——科技
著作 作者 作品类别 作品地位
《本草纲目》
《天工开物》
《农政全书》
药物学
农业
手工业
农业科学
总结了我国古代药物学成就,丰富了我国医药学宝库,“东方药学巨典”
对我国古代的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进行了全面的总结。“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全面总结了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先进经验、技术革新和作者关于农学创新研究成果;是明代末年重要的农业科学巨著。
李时珍
宋应星
徐光启
科技名著总结
科学家们共有的精神品质:
刻苦钻研、实地调查、独立思考、务实勤奋、坚持不懈…
共同特点:
(1)内容上:记述内容丰富、全面,是对前代著述的总结,属于集大成之作。(2)价值影响上:虽无突破创新,但另一方面,中国传统科技仍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中国:总结传统领域,注重实用和实践(传统技术)。
西方:探索新领域,重视理论研究和实验(近代科学)。
原因:明朝加强君主专制,实行八股取士等。
二、明长城和北京城
建筑之美
长城是我国古代一项极为雄伟的军事防御建筑工程。
长城从春秋战国时代开始,直到明朝末年,前后有20多个诸候国和朝代修筑过长城。其中秦、汉、明三个朝代修筑的长城都超过了1万里,如果把历朝历代修筑的长城加在一起,总长度超过了10万余里,大约可以绕地球赤道一圈多。它已经被列为世界的一大奇迹。
我们今天所看到的长城北京城,主要是明代修筑的。
二、明长城和北京城
1.明长城
①修筑目的:
②起止点:
防范蒙古骑兵的侵扰
东起鸭绿江边,西至嘉峪关
嘉峪关
鸭绿江
二、明长城和北京城
城墙
关隘
烽火台
城台
关城
③结构:明代长城以城墙为主体,由关隘、城台、烽火台等组成
④修建基础:在历朝历代基础上,用砖石砌成。
⑤功能:沿线设立卫所,驻守军队,开展屯田,进行生产,并修建了相连的道路,形成为一个完整的军事防御体系.长度万余里
二、明长城和北京城
垛墙
女墙
敌台
望口
射击孔
与前朝相比明长城特点:
⑥特点:明代长城的规模最大,历时最久,布局更合理,技术更先进,设施更为完善,工程质量更为优异。我们今天所看到的长城,主要是明代修筑的
嘉峪关位于甘肃省戈壁滩上,是万里长城西端的终点。是扼守河西走廊的第一要关隘,也是古代丝路必经之地。地势险要,建筑雄伟,自古有“天下第一雄关”之称。
山海关坐落河北省秦皇岛东北,是华北与东北交通必经的关隘。关城北倚峰峦叠翠的燕山山脉,南临波涛汹涌的渤海湾,因此得名。有“天下第一关”之称。
二、明长城和北京城
1.明长城
山海关
嘉峪关
游牧
文明
农耕
文明
随着长城的修筑,中原王朝在边地设立郡县发展贸易……在两个民族关系融洽时期,长城的重要关口以及边塞各城镇,都成了经济交流的驿站和互相贸易的市场。 ——《试评嘉峪关长城的积极作用》
象征意义
长城用于防御,体现了中华民族是一个爱好和平的民族;长城是古代劳动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也代表着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⑦作用:
军事上:抵御了少数民族的侵扰;
政治上:成为各民族交往的纽带。
经济上:促进了北疆经济的开发;(因为它处于北方游牧民族与农耕地区的连接线上。)
二、明长城和北京城
秦长城 明长城
目的
起止
建筑材料
作用 象征意义 ①军事上抵御了少数民族的骚扰;②经济上促进了北疆经济的开发;③政治上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中华民族的聪明智慧,艰苦勤奋,坚韧刚毅和充满向心凝聚力
抵御匈奴南下
防范蒙古贵族的南扰
西起临洮,东到辽东
东起鸭绿江边,西到嘉峪关
土筑
多用砖石
秦长城与明长城的异同点
二、明长城和北京城
2.北京城
二、明长城和北京城
(1).修建:北京城在元大都基础上发展起来。朱棣通过“ 靖难之役 ”成为皇帝后,选定北京作为都城,从1406年至1420年基本建成,1421年,明成祖朱棣正式迁都北京。
明成祖 朱棣
迁都北京
营建恢弘雄伟的紫禁城
北京故宫被誉为“地球表面上人类最伟大的个体工程”,与法国凡尔赛宫、英国白金汉宫、美国白宫、俄罗斯克里姆林宫一起被誉为“世界五大宫”。
体现
皇权至上
(2)时间:从1406年开始,历时15年,1420年基本建成,次年(1421年)正式迁都北京。
二、明长城和北京城
2.北京城
宫城(紫禁城、故宫) →(北京城的核心) 皇室生活区.它是由木匠出身的蒯祥等人设计的
皇城→设6个城门,中央各政府机构办公区
内城→设9个城门,多为官员生活区
外城→设7个城门,平民百姓生活区
(3)构成:
故宫太和门、太和殿
紫禁城
二、明长城和北京城
思考:北京城和明长城的共同特点?
①规模宏大;②继承和创新;
③凝聚了中华民族的精神文化;
④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和创造力。
宫城
皇 城
京 城
外 城
2、北京城
二、明长城和北京城
(4)格局:整个北京城平面呈“凸”字形,由一个中轴线纵贯南北,从宫城到外城都以这条中轴线对称展开,均衡布局,形成了完整而和谐的巨大建筑群。
(5)建筑:以宫殿为重点,并建有坛庙、宫苑、王府、城垣、城楼、官衙、仓库、寺观、桥梁、大街小巷、工商场所、以及其他各种民生设施。
(6)典型代表:最为雄伟壮丽的是紫禁城,建筑总面积16万余平方米,有各类殿宇近9000间,是当时世界上最宏大,最辉煌的皇家建筑群。
(7)核心:宫城就是紫禁城(即故宫) 是当时世界上最宏大、最辉煌的皇家建筑群。
体现王权至上的观念
明朝小说盛行的原因是什么?
①商品经济和工商业市镇的繁荣(经济基础)
②市民阶层的不断扩大(社会基础)
③印刷技术的发展(技术基础)
1背景:明朝时候,文学艺术的发展与市民文化结合起来,小说、戏曲等大众化的文学艺术形式有了突出发展,产生了一批脍炙人口的小说。
三.小说和戏剧
3.概况:自秦汉以来,汉赋、唐诗、宋词、唐宋散文、元曲等文学创作各领风骚。到了明代,小说、戏曲等大众文学流行起来。尤其是小说创作,在明代处于黄金时期,在中国古代文学史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三.小说和戏剧
4.代表作品: 最著名:《三国志通俗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长篇章回体小说)
《三国演义》
《水浒传》
《西游记》
历史小说:前提要求能本质反映历史的真实面貌, 以历史题材为基础,通过文学创造,允许对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进行艺术加工和虚构,其故事情节和人物事迹与历史实际并不完全一致。
成书时间 作者 主要内容 艺术特点/成就
罗贯中
吴承恩
元末明初
施耐庵
元末明初
明代中期
以三国的史实为基础,描写了魏、蜀、吴三国之间政治、军事和互相交往上的各种矛盾冲突,也反映了人民群众要求统一的强烈愿望。
以官逼民反为主题,揭示了各级官吏的丑恶嘴脸,描写了梁山泊108位好汉反抗官府压迫的武装斗争。
描写了唐僧师徒四人取经的艰难历程,突出刻画了胆大艺高,爱憎分明、满怀智慧的孙悟空,抒发了铲除邪恶势力的愿望。
结构宏伟,脉络细密,情节跌宕起伏。是我国最为流行的长篇历史小说。在此之后,长篇小说史的小说大量涌现出来。
运用白话描写故事进程和人物性格,洗练明快,生动传神。一部优秀的长篇小说。
是一部具有浓郁浪漫主义气息的长篇神话小说。语言生动流畅,故事引人人胜。
三.小说和戏剧
5.小说代表作:
想一想,三部小说有哪些共同点?
·三部小说都塑造了个性鲜明的英雄人物;
·都表达了人们现实生活中的强烈愿望:
·《三国演义》表达了人们渴望统一的强烈愿望;
·《水浒传》表达了人们反抗官府压迫的强烈愿望;
·《西游记》表达了人们铲除邪恶的强烈愿望。
我来说,你来猜——请根据关键词说出作品名称
三.小说和戏剧
影响:这三部小说,虽然主题和风格各异,但都规模宏大,结构严谨,情节曲折,想象丰富,语言生动,问世之后在社会上广泛流传,家喻户晓,深受广大民众的喜爱,并对以后的小说、戏剧等文学艺术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6、书画艺术:明朝时期,书画艺术继续发展,出现了书法名家董其昌、绘画名家徐渭等。
三.小说和戏剧
书法名家:董其昌
综合了晋、唐、宋、元各家的书风,自成一体。
绘画名家:徐渭
徐渭
墨葡萄图
三.小说和戏剧
6.戏剧:明朝时期,戏剧表演成为城乡人民重要的文化活动。
7.汤显祖:明朝后期最负盛名的戏剧家,代表作《牡丹亭》
①艺术特点:曲文流利,人物内心描写细致。
②主要内容:描写了杜丽娘和柳梦海神奇的爱情故事。
③思想主旨:有力地批判了吃人的封建礼教。
知识拓展
1.明朝长篇小说繁荣的原因有哪些呢?
(1)经济基础:明朝中后期,商品经济空前活跃,社会经济的变化促进新的文化因素萌动。
(2)广大市民阶层对大众化文学艺术的爱好和需要不断增长,使文学艺术的发展与市民文化结合起来。
(3)明统治阶级对知识分子采取高压政策,文人创作不敢触及政治现状,只能在小说中表达对现实和生活的不满。
(4)明清时期激烈的民族冲突和社会矛盾为小说的兴起提供了广泛的素材和社会心理。
①明朝时期,我国传统科技仍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但始终没有突破传统科技的范围,没有能产生与欧洲相似的近代科学;
②开始学习西方的科学知识。
2.明朝时期科技发展的特点是什么?
课堂小结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
科技
名著
李时珍
宋应星
徐光启
《本草纲目》
《天工开物》
《农政全书》
明长城和
北京城
明长城:
东起鸭绿江边、西至嘉峪关
北京城:
由宫城、皇城、内城和外城组成
小说和
戏剧
小说
罗贯中:
《三国演义》
施耐庵:
《水浒传》
吴承恩:
《西游记》
戏剧:
汤显祖 《牡丹亭》
“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课堂巩固
1.如表描述的科技著作是(  )
A.《伤寒杂病论》
B.《齐民要术》
C.《农政全书》
D.《本草纲目》
2.2022年2月25日,中国首个中医药古籍IP数字藏品《本草纲目》金陵本签约发布仪式暨2022元宇宙数字藏品发展线上研讨会正式举办。回顾历史,下列关于《本草纲目》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总结了我国古代药物学的成就 B.奠定了中国医学的理论基础
C.发展了中医学理论和治疗方法 D.反映了我国古代医学的早期成就
D
A
成书时间 记载药物 收录药方 附药物形态图 对世界的影响
明代 1800多种 11000多个 1100多幅 被翻译成多国文字
3.北京钟鼓楼位于中轴线北端,是元明清时期北京的报时中心,象征着中国古代统治者向天下万民授时的最高权力。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颁历授时是国家权力的象征 B.钟鼓楼是明清北京城的中心
C.钟鼓楼是北京军事防御工程 D.明清时期商品经济迅速发展
4.据《西台漫记》记载,明朝在苏州地区出现了“每晨起,小户百数人,嗷嗷相聚玄庙口,听大户呼织,日取分金为婴飧计。大户一日之机不织则束手,小户一日不就人织则腹枵,两者相资为生久矣”。这说明明朝(  )
A.农业得到恢复和发展 B.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C.商品经济相当的活跃 D.君主专制得到了强化
A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