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 日本(第2课时)优秀教案 八年级下册地理中图版

文档属性

名称 7.1 日本(第2课时)优秀教案 八年级下册地理中图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中图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4-05-12 00:23: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日本》教学方案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知道日本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与特点。
2.说出日本主要的工业城市和工业带。
3.了解日本的风俗文化。
重点难点
了解日本的经济特点以及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方式。
了解日本文化兼容并蓄的特点。
教学过程
【课程引入】
教师多媒体展示“全球发达国家分布图”和“世界银行发布2018年全球GDP前5强”,指出日本是亚洲唯一的发达国家、世界第三大经济体。并让学生带着“日本经济为何如此发达?”这一问题进入第二节课的学习。
日本的经济有显著的“岛国”特点,我们接下来将进入岛国经济这一部分内容的学习,首先我们来看到日本的农业。
四、日本的农业
1.日本的种植业
多媒体展示日本餐桌上常见的主食,介绍日本以水稻为主食,可得出日本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
教师:日本种植水稻的有利自然条件是什么
学生:气候温暖湿润,雨热同期。
多媒体展示日本、中国、美国和俄罗斯人口、国土面积和人口密度,餐日本种植水稻的不利条件是什么 (适当提示日本的地形特征)
学生:日本地狭人稠,耕地面积狭小。
思考:如何解决粮食问题?
学生:精耕细作、提高提高农业高科技生产水平和大量进口农产品等。
小结:日本地少人多,人均耕地只有340平方米。为了适应耕地少、地块小的特点,日本农业机械注重小型化,实行精耕细作,单位面积的产量很高。
2.日本的渔业
多媒体展示日本捕鱼的场景和渔民的丰收景象,介绍日本自古渔业兴盛,海洋捕捞量居世界前列。
多媒体“世界四大渔场”,介绍日本捕鱼业发达的原因。北海道附近海域处于寒、暖流交汇地区,鱼类饵料丰富,鱼的种类多、数量大。北海道渔场是世界四大渔场之一。
多媒体日本捕鲸的场景,日本是世界上最大的捕鲸国,捕鲸量占世界的一半以上,其捕鲸行为遭到了很多国家的和国际的抗议。这部分内容与上一节极地的内容相联系。
五、日本的工业
过渡:日本除了农业水平高以外,工业的发展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这是日本一部分的工业品牌。我们接下来了解日本的工业,
日本是经济发达的工业国家。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日本经济发展迅速。目前,日本的工业生产能力和国内生产总值均居世界前列。日本工业现代化程度高,钢铁、汽车和电子等工业产品的产量名列世界前茅。
1.日本的工业特点
多媒体展示“日本主要工业原料和燃料对外依赖程度”,提问:想一想,日本为什么要大量进口能源和矿产?
学生:矿产资源贫乏,大部分原料、燃料依赖进口。
多媒体展示“日本原料和燃料进口路径”,读图,看一看,日本进口的铁矿石、石油、煤炭主要来自哪些国家和地区?
学生:中东、东南亚、澳大利亚和美洲。
多媒体展示“日本主要产品出口量占其总量的比重”提问日本为什么要大量出口工业制成品?
学生:国内市场狭小。
多媒体展示“日本工业出口路径”,想一想日本产品主要出口到哪些国家和地区?
学生:非洲、欧洲、中东、东南亚、中国、美洲等,除南极洲外全世界都能看到日本的工业产品。
教师:日本工业原料和燃料依靠进口,而工业产品大量出口,由此可见日本工业对国际有着很强的依赖性,是一个资源小国但是却是一个经济大国。日本工业特点影响工业的布局。
2.日本工业布局
多媒体展示“沿太平洋沿岸工业带”,要求学生思考日本的工业布局有什么特点?
学生:工业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是临海型布局。
多媒体展示“日本的工业带和主要工业城市”,要求学生说出日本主要的工业城市和工业区。
学生:主要工业城市有东京 、 大阪、神户、横滨、名古屋、北九州;主要工业区有
京滨工业区、阪神工业区、名古屋工业区、北九州工业区、濑户内海工业区。
日多媒体展示“日本港口分布图”,日本工业区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主要原因是什么?
学生: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海运便利,利于原料进口,产品出口运输成本低;
水运是长途运输中最低廉的运输方式。
教师:进行课本66页活动,提问如果日本工业可以在日本海沿岸、内陆和太平洋沿岸三个地带分布,请根据左表中给出的条件,分析各地带发展工业的优点和缺点,讨论为什么日本工业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
学生:读表分析。
教师:太平洋沿岸劳动力丰富、地形平坦、多港口,海运便利。
过渡:工业原料、燃料需大量进口,产品要大量出口,这种情况决定了日本工业必须集中在对外运输便利的沿海地区,因而形成了太平洋和濑户内海沿岸的“太平洋沿岸工业带”。但是过分集中的工业也使得日本面临着发展的问题。
3.面临的发展问题
多媒体展示“沿太平洋沿岸工业带”和”“日本港口分布图”。介绍“太平洋沿岸工业带”已经呈饱和状态。
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日本“太平洋沿岸工业带”已经呈饱和状态,一些工厂开始向工业地带周边以及内陆地区转移。同时,许多消耗原料多、占用人工多和污染环境的工业大量迁往其他国家。
多媒体展示“东京空气污染”和“水俣病”。日本工业发展造成了大气污染和水污染,曾发生过著名的“水俣病”事件。
教师:日本熊本县水俣湾外围的海产丰富,是渔民们赖以生存的主要渔场。1925年,日本氮肥公司开始在这里建厂,1956年,水俣湾附近发现了一种奇怪的病。这种“怪病”就是日后轰动世界的“水俣病”,是最早出现的由于工业废水排放污染造成的公害病。
多媒体展示“日本用地紧张”和“老龄化”。介绍日本面临着土地紧张和人口老龄化问题。
过渡:日本面临的这些问题是如何解决的呢?
4.应对措施
多媒体展示“日本垃圾分类”,介绍20世纪90年代以后日本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
多媒体展示“日本小学生”,介绍日本重视人才培养。
多媒体展示“日本海外投资示意图”,介绍依靠资金、技术等优势,加速扩大海外投资;利用世界各地的资源,建立海外的生产与销售基地。(重点)
六、日本的文化
多媒体展示“日本古代建筑”和 “日本繁华都市”, 日本文化既有浓厚的大和民族的传统色彩,又有强烈的现代西方气息,是东西方文化兼容的典型。
日本的文化发展
古代,日本与我国往来密切,两国文化渊源深远。
近代以后,日本开始向率先进入工业化的欧洲国家学习,在引进先进生产技术的同时,还积极吸收欧洲的思想文化。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强国,日本从此把与美国的文化交流作为日本对外交流的一个主要方向。
2.日本的本土文化
日本有些本土文化与日本的地理环境密切相关,例如温泉沐浴、春天赏樱等。日本地处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火山附近常有温泉。在日本,温泉沐浴是一种非常普及的休闲方式。
教师可安排学生课后收集和了解日本文化。
总结:这一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日本的经济发展和文化特点,从这节课的学习中我们知道日本是一个十分会利用自身优势扬长避短发展经济的国家,同时也是对各国先进文化积极包容和吸收的国家。
【课堂总结】
【当堂练习】
1.日本工业集中在太平洋沿岸一带的主要原因是( )
A.有适宜的气候条件 B.受火山、地震等自然灾害的影响小
C.接近太平洋的大渔场 D.有优良的港湾,便于进口原料,出口工业产品
答案:D
解析: 日本工业对海外依赖性强,布局工业集中在太平洋沿岸一带的主要原因是有优良的港湾,便于进口原料,出口工业产品。
2.日本工业生产的特点是()
A.大量出口初级产品 B.大量进口工业制成品
C.对外依赖性强 D.资源丰富,可以自给自足
答案:C
解析:日本资源贫乏,需要进口原材料和燃料,出口工业产品,对外依赖性强。
3.小红去日本旅游,沿途看到日本和服和“洋”服并存、和食和“洋”快餐并存、和屋和“洋”房并存,这反映了日本的文化特点是()
A.民族构成复杂,大和民族占绝对优势 B.东西方文化兼容
C.岛国多火山、地震 D.受中国文化的影响小
答案:B
解析:日本文化的发展除了本土文化以外,还积极吸收其他国家的先进文化,兼容并蓄。
4.日本岛国的自然环境对其农业和工业有什么影响?
对农业的影响:①有利方面:四面临海,渔业发达,北海道是世界四大渔场之一。
②不利之处:丘陵、山地多,平原面积狭小,自然灾害频繁。
对工业的影响:①有利方面:群岛多港湾濑户内海沿牌和太平洋沿岸航运便利,可积极开拓国际市场;②不利之处;日本许多自然资源缺乏,尤其是矿产资源远不能自给自足,工业原料、燃料绝大部分依赖进口,另外,国内市场狭小,产品需依靠出口。
5.日本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依靠科技,依靠人才,依靠海运开拓国际市场,发展对外贸易,进口原料,出口工业品,是经济发达的工业国家,但其资源和市场对外依赖严重
6.课文中介绍了日本文化的一些方面,除此以外,你还知道日本文化的哪些方面?
茶道、相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