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的自然环境》教学方案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掌握亚洲气候的类型和特点。
【过程与方法目标】
学会简要分析亚洲气候主要的影响因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了解亚洲东部、东南部和南部的降水与夏季风的关系,以及季风对农业的影响。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亚洲气候特点;
2.亚洲气候的主要类型;
3.亚洲气候的分布及成因。
【教学难点】
季风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课前准备
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课堂引入】
多媒体展示“马来群岛热带雨林景观”“阿拉伯半岛热带沙漠景观”“地中海沿岸常绿硬叶林景观”图。让学生感受亚洲复杂多样的气候景观。
气候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影响很大。我们生活的亚洲作为世界第一大洲,不仅面积广大,地形复杂,而且气候差异很大。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亚洲的气候。
【新知讲解】
1.亚洲的类型
多媒体展示“亚洲气候类型图”,要求学生看图说出亚洲的一共有多少种气候类型,缺了那几种气候类型。
生:亚洲有9种气候类型,热带地区有热带雨林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热带沙漠气候;亚热带地区有亚热带季风气候和地中海气候;温带地区有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寒带地区有寒带气候(或极地气候);还有一种垂直变化的高原山地气候。
提问:全球共有11种气候类型,亚洲就占了9种。由此可见,亚洲的气候特点是什么?亚洲少了哪两种气候类型?
生:亚洲气候第一个特点是:气候类型复杂多样,除了热带草原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其它的气候类型都在亚洲有分布。
(教师点播: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的一种)
提问:结合上一节课我们学习的内容,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等方面,说说亚洲气候类型复杂多样的原因。
生:纬度位置:跨纬度广,有寒、温、热不同温度带的气候类型;海陆位置:东西距离长,气候的大陆性、海洋性差异明显;地形位置:地形复杂多样,加剧了气候的复杂程度。
2.季风气候显著
要求学生读地图“亚洲气候类型”,思考亚洲大陆东部、东南部和南部的气候有什么相似之处?
学生:亚洲东部有温带季风气候、东南部有亚热带季风气候、南部有热带季风气候,这三种气候类型都属于季风气候。
师:很好!亚洲季风气候分布范围广,是全球最典型的季风气候区。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我们继续来深入了解一下亚洲的季风气候。
生:亚洲背靠世界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面临世界最大的大洋——太平洋,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显著。
多媒体展示三大季风气候的等降水量柱状图,并要求学生读“哈尔滨、广州与孟买的气温曲线及降水量柱状图”,说说三种季风的差异。
生:哈尔滨——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广州——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暖湿润;孟买——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降水分旱、雨两季。
教师总结:由此可见夏季高温多雨,与热同期。
多媒体展示“冬、夏季风分布图”。
冬、夏季风分布图
提问:观察冬夏季风的风向、源地;冬、夏季风的性质如何?对气候有什么影响,读图并填表格。
教师总结:夏季和冬季的风向不同,源地不同,气候季节差异大,可知亚洲气候第二特点:季风气候显著。
引导学生进行阅读材料“印度的雨季和干季”,思考降水的季节分配与夏季风有什么关系?如果降水过多或过少会造成什么后果呢?降水异常是由什么引起的?
学生讨论,教师引导,
受季风的影响,这里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生长。
但是,夏季风的时强时弱也会酿成气候灾害。夏季风强的年份,从海洋上带来大量水汽形成降水,容易造成洪涝灾害;反之,夏季风弱的年份,降水量骤减,容易造成旱灾。多媒体展示“印度洪涝灾害”和“旱灾”景观图。
教师点拨:季风不稳定,夏季风强的年份,降水多,很容易产生洪涝灾害;夏季风弱的年份,降水少,很容易发生旱灾。热带季风气候控制下的印度,在雨季时常会发生洪灾,干季时常发生旱灾。
3.温带大陆性气候
引导学生观察比较“亚洲气候类型图”,指出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
提问:在亚洲的各气候类型中分布面积最广的是哪种气候类型?主要分布在亚洲哪些地区?为什么会形成这种气候?
学生读图回答:温带大陆性气候。约占亚洲面积的一半以上,主要分布在亚洲大陆的中、西部地区,这里距海遥远,深居亚洲大陆内部。主要是受海陆位置因素的影响而形成的。
教师总结:亚洲气候第三个特点是大陆性气候分布广。
多媒体展示“温带大陆性气温曲线图和各月降水量柱状图”
提问: 读“温带大陆性的温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分析温带大陆性气候的特点。雅库茨克和乌兰巴托这两个地方属于哪种气候类型?读图并总结出这种气候类型的特点。
学生:两个地方都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特点是冬冷、夏热,降水稀少且集中在夏季。
当堂练习
例题1.亚洲季风气候显著的原因是( )
A.亚洲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B.亚洲位于亚欧大陆东部
C.亚洲位于世界最大的大陆东部,东临世界上最大的大洋,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显著
D.亚洲面积是七大洲中面积最大的
答案:C
解析:季风气候主要是由海陆热力性质差异造成的。亚洲位于世界上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东部,东临世界最大的大洋——太平洋,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显著,故季风气候显著。
例2.形成亚洲东部和南部旱涝灾害的主要原因是( )
A.夏季风的强弱 B.寒潮的影响
C.地形的影响 D.河流众多
答案:A
解析:亚洲的东部和南部深受夏季风的影响。夏季风强的年份降水多,就会出现洪涝灾害;夏季风弱的年份降水少,就会出现旱灾。
例3.亚洲分部最广的气候类型是( )
A.高原山地气候 B.季风气候
C.热带雨林气候 D.温带大陆性气候
答案:D
解析:亚洲气候类型复杂多样,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广。
【课堂小结】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亚洲的地形和河流,这节课又学习了亚洲的气候,大致了解了亚洲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在学习中,我们还对学的知识进行了归纳总结。为我们以后进一步学习世界其他大洲和地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