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知道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时间;了解它的背景,理解其重大意义;了解拨乱反正加强了民主与法制建设,推动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学会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认识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地位和作用。
过程与方法:学会运用原因与结果、联系与综合等概念,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背景与历史意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同中国共产党完全有能力领导中国人民取得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成功;认识改革开放是我国的强国之路。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教学难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的转变以及历史意义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教师:这是美国的《时代》周刊杂志,一些世界名人会成为封面人物,当年最具影响力的人还会被选为年度人物。中国有一位伟人,他曾七次登上杂志的封面,两次被选为年度风云人物,他就是邓小平!1978年,他带领中国人民完成了伟大的历史转折,谱写出了一曲春天的故事!今天让我们一起回忆那段历史,聆听那动人的乐章!
【新课讲授】
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背景
教师讲述:①经过十年文革的动乱,积累下许多严重的政治和社会问题。②粉碎“四人帮”后,人们要求对“文化大革命”中的冤假错案进行平反,要求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③“两个凡是”方针的推行引起普遍不满。④1978年,思想理论界展开了一场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1.视频链接:播放纪录片《伟大转折》的片段。
2.教师引导: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概括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基本情况。
3.引导学生思考:请从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三个方面找出会议的主要内容。
提示:(1)思想上:确立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2)政治上:结束“以阶级斗争为纲”,重新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3)组织上:实际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
4.教师总结:
从核心内容来说:
从会议前后的转变来说:
5.引导学生思考:这次会议的召开有何意义?
提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实际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
二、拨乱反正
1.教师引导:指导学生阅读教材,了解拨乱反正的背景。
2.教师引导: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归纳拨乱反正工作的主要内容。
提示:“文化大革命”中受到迫害的各级党、政、军机关干部陆续得到平反,受到打击、诬陷或迫害的民主人士和知识分子等也恢复了名誉。
3.教师总结:这是深得人心的举措,彻底消除了“文化大革命”强加给广大干部、群众的枷锁,使他们心情舒畅、精神振奋地投身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去。
【课堂小结】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一个光辉的标志,它表明中国从此进入了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时期。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日益提升,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所以说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的祖国一定会蒸蒸日上,繁荣昌盛。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