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五四制2017秋)五年级下册科学第七单元浩瀚宇宙综合训练(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青岛版(五四制2017秋)五年级下册科学第七单元浩瀚宇宙综合训练(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21.6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青岛版(五四制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4-05-13 08:04: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青岛版(五四制)五年级下册科学第七单元 浩瀚宇宙综合训练
一、选择题
1.中国第一位进入太空的宇航员是( )。
A.翟志刚 B.杨利伟 C.王亚平
2.天文学上通常用( )作为距离单位。
A.光年 B.年 C.米
3.太阳系的八大行星按离太阳由近及远的顺序是( )。
A.水星、木星、金星、地球、火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B.海王星、天王星、土星、木星、火星、地球、金星、水星
C.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4.关于探索宇宙,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古人从来没有进行过宇宙探索
B.人类探索宇宙经历过很多的失败和挫折
C.人类对太空的探索水平还比较低
5.根据太阳系中8颗行星的直径和与太阳的距离,把它们按照一定比例缩小,以实物形式展示出来,就是在( )。
A.建立模型 B.模拟实验 C.概括推理
6.地球上的距离通常用千米表示,星体间的距离太遥远,天文学上就用( )作为距离单位。
A.公里 B.光年 C.年
7.( )被称为“世界航天第一人”。
A.陶成道 B.伽利略 C.牛顿
8.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是在_________________发射成功。
A.1976年 B.1961年 C.1957年
9.下列关于宇宙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太阳是宇宙的中心
B.宇宙即星系
C.宇宙是由类似银河系的大小不同的天体系统组成的庞大的系统,它在不断地运动变化
10.银河系和太阳系的关系是( )。
A.银河系是太阳系的组成部分
B.太阳系是银河系的组成部分
C.银河系和太阳系组成了整个宇宙
11.在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历史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托勒密的“地心说”所有观点都是错的。
B.只有按“日心说”的观点进行模拟实验,才能出现昼夜交替现象。
C.“日心说”认为太阳是不动的,且处于宇宙中心,地球以及其他行星都围绕太阳做圆周运动。
12.下列图中,能正确反映太阳系、银河系、宇宙三者之间关系的是( )。
A. B. C.
二、填空题
13.目前有能力进入太空,探索宇宙的三个国家分别是: 、 、 。
14.太阳系中有8颗行星,距离太阳最近的行星是 ,距离太阳最远的行星是 ,地球的运行轨道处于 和 两颗行星之间。
15.星际物质是恒星之间的物质,包括 、 和多种多样的 ,还包括星际磁场和宇宙射线等。
16.太阳系位于银河系的一条 上,距离银河系中心约 万光年。
17.晴朗的夜晚,我们可以在天空中看到繁星点缀下有一条淡云薄雾般的白色光带,人们称它为 。
18. 是世界首颗在月球背面软着陆和进行巡视探测的航天器。
三、判断题
19.银河系中类似太阳的恒星还有很多。( )
20.太阳系处于银河系的中心位置。( )
21.月球是地球的行星。( )
22.太阳系是银河系中最大的星系。( )
23.银河系是由恒星、星云、星团及其他星际物质组成的巨大的盘状天体系统。( )
四、简答题
24.列举我国几项空间技术的新发展成就。
25.写出制作太阳系模型所需的材料和制作过程。
26.为什么说星空是神秘的?
27.从古至今,中国人探索宇宙的脚步从未停止。你知道中国航天的哪些大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参考答案:
1.B
【详解】我国是世界上公认的火箭发源地,我国的航天技术在世界上占有重要的地位。2003年10月15日我国的神舟5号发射成功,中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登上太空。
2.A
【详解】光的传播速度是每秒钟30万千米,光年就是光在一年中所走的距离,它是用来计量恒星间距离的单位,是天文学上的距离单位。
3.C
【详解】太阳系是一个以太阳为中心,包括太阳、八颗行星及其卫星和无数的小行星、彗星、流星等组成的天体系统。太阳系有八大行星,八大行星由离太阳从近到远的顺序: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4.BC
【详解】人类对天体的观测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一开始,人们靠肉眼来观察星空。后来,各种观测工具的出现,让人类能够看得更远远、更清晰。随着技术的进步,人类已经不再满足于用望远镜来观察宇宙,而是想冲出地球,飞向太空。A古人从来没有进行过宇宙探索,说法错误。人类探索宇宙经历过很多的失败和挫折,如1986年1月28日,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失事,B正确。人类对太空的探索水平还比较低,C正确。
5.A
【详解】根据太阳系中8颗行星的直径和与太阳的距离,把它们按照一定比例缩小,以实物形式展示出来,就是在建立模型。通过建立模型可以使学生认识到太阳系各行星的大小、距离远近排列,获得最直观形象的感知,从而认识到太阳系的辽阔、宇宙的浩瀚。
6.B
【详解】光的传播速度是每秒钟30万千米,光年就是光在一年中所走的距离,它是用来计量恒星间距离的单位,是天文学上的距离单位。
7.A
【详解】人类对宇宙的探索经过了漫长的历程,从古到今没有中断。火箭是中国人在一千多年前发明的,当时使用的燃料是火药,明朝万户——陶成道是最早为飞天梦而献身的人,被称为“世界航天第一人”。明朝时,万户陶成道利用火药制成火箭,飞天失败,没有实现人类飞天的梦想。
8.C
【详解】人类对宇宙的探索经过了漫长的历程,从古到今,没有间断。1957年10月4日,苏联用卫星号运载火箭把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送入轨道。
9.C
【详解】A.太阳不是宇宙的中心,它只是太阳系的中心,错误;
B.宇宙包含的不止是星系,错误;
C.宇宙是由类似银河系的大小不同的天体系统组成的庞大的系统,它在不断地运动变化,正确;
所以C符合题意。
10.B
【详解】宇宙包含了河外星系和银河系,河外星系,是指在银河系以外,由大量恒星组成星系,所占空间比银河系大很多,银河系和太阳系的关系是太阳系是银河系的组成部分。
11.C
【详解】在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上,托勒密提出了地心说,地心说的主要观点是:1.认为地球是球体。2.地球处于宇宙的中心,且静止不动。3.所有的日月星辰都围绕地球转,并且每天都做一次圆周运动,因为人们每天看到这些日月星辰都在有规律的东升西落。哥白尼则提出了日心说,日心说主要观点是:1.认为地球是球形。2.地球是在运动,并且24小时自转一圈。3.太阳是不动的,而且处于宇宙的中心,地球以及其他行星都一起围绕太阳做圆周运动。“地心说”和“日心说”的共同观点是地球是球体。
A.托勒密的“地心说”不是所有观点都是错的,比如认为地球是球体,A错误。
B.昼夜交替是因为地球自转产生的,不是只有按“日心说”的观点进行模拟实验,才能出现昼夜交替现象,B错误。
C. “日心说”认为太阳是不动的,且处于宇宙中心,地球以及其他行星都围绕太阳做圆周运动,C正确。
故选C。
12.B
【详解】太阳是离我们最近的恒星。太阳和包括地球在内的八颗行星、卫星、众多的小行星、彗星、流星体和行星际物质等组成了太阳系。银河系中有超过1000亿颗恒星,太阳只是银河系中极其普通的颗恒星。银河系和河外星系就是人类目前所能观测到的宇宙。宇宙包括银河系和河外星系,太阳系是银河系的一部分,B能正确反映太阳系、银河系、宇宙三者之间大小关系。
13. 苏联 中国 美国
【详解】世界上第一个进入宇宙空间的英雄是苏联航天员尤里 加加林。世界上第一个登上月球的航天员是美国的阿姆斯特朗。中国第一位进入太空的航天员是杨利伟。人类利用人造卫星、宇宙飞船、航天飞机、星际探测器等手段进入到宇宙空间,接近遥远的星球,探索到了更多的宇宙奥秘,建立了无限宇宙的概念。目前有能力进入太空,探索宇宙的三个国家分别是:苏联、中国、美国。
14. 水星 海王星 金星 火星
【详解】太阳系是以太阳为中心,和所有受到太阳的引力约束天体的集合体。包括八大行星(由离太阳从近到远的顺序: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以及至少173颗已知的卫星、5颗已经辨认出来的矮行星和数以亿计的太阳系小天体。太阳系中有8颗行星,距离太阳最近的行星是水星,距离太阳最远的行星是海王星,地球的运行轨道处于金星和火星两颗行星之间。
15. 星际气体 星际尘埃 星际云
【详解】宇宙是万物的总称,是时间和空间的统一。宇宙是物质世界,不依赖于人的意志而客观存在,并处于不断运动和发展中,在时间上没有开始没有结束,在空间上没有边界没有尽头。星际物质是恒星之间的物质,包括星际气体、星际尘埃和多种多样的星际云,还包括星际磁场和宇宙射线等。
16. 旋臂 2.3
【详解】银河系从宇宙中看就像一个不断旋转的大铁饼;从地球上看是穿过夜空的一条满是星星的带子;从侧面看就像一只织布的梭子。银河系像一个盘子,银盘直径约10万光年;又像一个旋涡,它有多条旋臂。太阳在其中一条猎户座支臂上,距离银河系中心约2.3万光年。
17.银河
【详解】在观星过程中,我们看到的天空中闪亮的银河光带,实际是由许许多多的恒星组成的一个恒星集团,被人们称为银河系。银河系,是太阳系所在的棒旋星系,包括1000~4000亿颗恒星和大量的星团、星云以及各种类型的星际气体和星际尘埃,从地球看银河系呈环绕天空的银白色的环带。
18.嫦娥四号
【详解】2004年,中国正式开展月球探测工程,并命名为“嫦娥工程”。嫦娥工程分为“无人月球探测”、“载人登月”、“建立月球基地”三个阶段。至今为止,已先后成功发射了“嫦娥一号”至“嫦娥五号”进行无人月球探测。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登陆在月球背面,成为世界首个在月球背面软着陆的航天器。
19.√
【详解】银河系是由恒星、星云、星团及其他星际物质组成的巨大的盘状天体系统。银河系中类似太阳的恒星还有很多,说法正确。
20.×
【详解】太阳系位于银河系的一条旋臂上,距银河系中心约2.3万光年。太阳系只是银河系的一小部分,不是在银河系的中心位置。
21.×
【详解】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并且是太阳系中第五大的卫星,它自西向东围绕地球公转,公转一周的时间大约是一个月。
22.×
【详解】太阳系是一个天体系统,是银河系的一个普通的天体系统,不是银河系的中心天体系统,也不是最大的星系。
23.√
【详解】银河系是太阳系所在的棒旋星系,包括1000~4000亿颗恒星和大量的星团、星云以及各种类型的星际气体和星际尘埃,从地球看银河系呈环绕天空的银白色的环带。
24.①2020年11月24日 嫦娥五号成功发射。同年12月17日,嫦娥五号携带月球样品返回,实现了“绕、落、回”三步走规划完美收官,为我国未来月球与行星探测奠定了坚实基础。②2021年3月4日,国家航天局发布由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拍摄的高清火星影像图。③2021年4月29日,空间站天和核心舱进入预定轨道,标志着中国空间站在轨组装建造全面展开。2021年10月 16日,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进驻天和核心舱,中国空间站开启有人长期驻留时代。
【详解】中国空间技术新成就:
①2020年12月17 日,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月球样品着陆地球,完成中国“探月工程”规划的“绕、落、回”中的第三步,首次实现我国地外天体采样返回,为未来我国开展月球和行星探测奠定了坚实基础。
②2021年3月4日,国家航天局发布由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拍摄的高清火星影像图。
③2021年4月29日,空间站天和核心舱进入预定轨道,标志着中国空间站在轨组装建造全面展开。
④2021年10月 16日,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进驻天和核心舱,中国空间站开启有人长期驻留时代。2021年10月16日,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搭乘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进入天和核心舱,成为入住中国空间站的第二批航天员。183天的太空飞行中,3名航天员在地面科技人员支持下,圆满完成了2次出舱活动、2次“天宫课堂”太空授课活动,开展了多项科学技术试验与应用项目。王亚平成为中国首位进行出舱活动的女航天员,航天员首次在轨通过遥操作完成货运飞船与空间站对接,飞行乘组创下了中国航天员连续在轨飞行时长新纪录,为后续建造空间站奠定了坚实基础。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行任务期间,中国航天员首次太空跨年、首次在太空过春节。在地面支持下,飞行乘组利用工作训练间隙参加了元旦“京港澳天宫对话”活动,举办了中国人首次天宫画展,与广大青少年开展天地互动交流,进行了别具特色的科普教育和文化传播活动。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在空间站组合体工作生活了183天,刷新了中国航天员单次飞行任务太空驻留时间的纪录。
25.材料:彩笔、铁丝、橡皮泥、圆规、卡纸、气球等。
制作过程:根据太阳与各个行星的大小按比例团橡皮泥,做成行星模型(或用皮球、气球等代替),按照太阳与八颗行星的距离按比例缩小画出轨道,最后演示八颗行星是怎样围绕太阳公转的。
【详解】根据太阳系中8颗行星的直径和与太阳的距离,把它们按照一定比例缩小,以实物的形式展示出来,就是在建立模型。
制作太阳系模型:
材料:彩笔、铁丝、橡皮泥、圆规、卡纸、气球等。
制作过程:根据太阳与各个行星的大小按比例团橡皮泥,做成行星模型(或用皮球、气球等代替),按照太阳与八颗行星的距离按比例缩小画出轨道,最后演示八颗行星是怎样围绕太阳公转的。
26.银河系是由恒星、星云、星团及其他星际物质组成的巨大的盘状天体系统。像银河系这样的天体系统还有许多,如螺旋星系、风车星系、椭圆星系、草帽星系等值得我们去探索,所以星空是神秘的。
【详解】银河系是由恒星、星云、星团及其他星际物质组成的巨大的盘状天体系统。像银河系这样的天体系统还有许多,如螺旋星系、风车星系、椭圆星系、草帽星系等值得我们去探索,所以星空是神秘的。银河系只是宇宙中的一个比较大的天体系统,目前科学家采用先进的射电望远镜,已经发现见了10亿个像银河系这样大的恒星集团,人们把这些恒星集团叫作河外星系。银河系和河外星系统称为总星系。科学家利用最先进的射电望远镜已经看到了100亿光年以外,仍然没有发现宇宙的边缘。
27. 2021年5月15日,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所携带的祝融号火星车及其着陆组合体,成功降落在火星北半球的乌托邦平原南部,实现了中国航天史无前例的突破; 2022年6月5日10时44分,搭载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四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成功将航天员陈冬、刘洋、蔡旭哲顺利送入太空,中国空间站建造阶段首次载人飞行任务发射告捷。
【详解】2021年5月15日,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所携带的祝融号火星车及其着陆组合体,成功降落在火星北半球的乌托邦平原南部,实现了中国航天史无前例的突破;天问一号,成为中国首颗人造火星卫星,祝融号,成为中国首个火星巡视器。北京时间2022年4月16日9时56分,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3名航天员太空飞行180余天,创下中国航天员连续在轨飞行时长新纪录,取得圆满成功。2022年6月5日10时44分,搭载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四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成功将航天员陈冬、刘洋、蔡旭哲顺利送入太空,中国空间站建造阶段首次载人飞行任务发射告捷。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