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新高考语文考前30天好题攻略专题三:文言文阅读(原卷版+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届新高考语文考前30天好题攻略专题三:文言文阅读(原卷版+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26.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5-13 13:46:13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专题三:文言文阅读
(解析版)
一、(2024届甘肃兰州一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子思问于夫子曰:“亟闻夫子之诏,正俗化民之政,莫善于礼乐也。管子任法以治齐,而天下称仁焉。是法与礼乐,异用而同功也,何必但礼乐哉?”子曰:“尧舜之化,百世不辍,仁义之风远也。管仲任法,身死则法息,严而寡恩也。若管仲之知,足以定法,材非管仲,而专任法,终必乱成矣。”
(节选自《孔丛子·记问第五》)
材料二:
公孙丑问曰:“夫子当路于齐,管仲、晏子之功,可复许乎?”
孟子曰:“管仲,曾西①之所不为也,而子为我愿之乎?”
曰:“管仲以其君霸,晏子以其君显。管仲、晏子犹不足为与?”
曰:“以齐王,由反手也。”
曰:“若是,则弟子之惑滋甚。且以文王之德,百年而后崩,犹未洽于天下;武王、周公继之,然后大行。今言王若易然,则文王不足法与?”
曰:“文王何可当也!由汤至于武丁,贤圣之君六七作。天下归殷久矣,久则难变也。武丁朝诸侯、有天下,犹运之掌也。纣之去武丁未久也,其故家遗俗,流风善政,犹有存者;又有微子、微仲、王子比干、箕子、胶鬲,皆贤人也,相与辅相之。故久而后失之也。尺地,莫非其有也;一民,莫非其臣也;然而文王犹方百里起,是以难也。齐人有言曰:‘虽有智慧,不如乘势;虽有镃基②,不如待时。’今时则易然也。夏后、殷、周之盛,地未有过千里者也而齐有其地矣鸡鸣狗吠相闻而达乎四境而齐有其民矣。地不改辟矣,民不改聚矣,行仁政而王,莫之能御也。且王者边不作,未有疏于此时者也;民之憔悴于虐政,未有甚于此时者也。饥者易为食,渴者易为饮。孔子曰:‘德之流行,速于置邮而传命。’当今之时,万乘之国行仁政,民之悦之,犹解倒悬也。故事半古之人,功必倍之,惟此时为然。”
(节选自《孟子·公孙丑上》)
〔注〕①曾西,曾参的孙子。②镃基:耕田农具。
10.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3分)
地未有过A千里者也B而齐C有其地矣D鸡鸣狗吠相闻E而达乎F四境G而齐有H其民矣。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诏,文中指告诫,与《陈情表》中“诏书切峻,责臣逋慢”的“诏”意思不同。
B.当,文中指对等、比得上,与《鸿门宴》中“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的“当”意思相同。
C.相与,文中指共同、一起,与《兰亭集序》中“夫人之相与”的“相与”意思不同。
D.作,文中指起、出现,与《谏太宗十思疏》中“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的“作”意思相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子思认为,管仲依法治理齐国,天下的百姓都称他为仁者,由此可见,用法令也能起到匡正社会风气、教化百姓的作用,所以没必要用礼乐治理国家。
B.孔子认为,只有像管仲那样大智慧的人,才能施行法令;才能不如管仲的人,如果只用法令治国,最终会因为法治严苛缺乏恩惠,造成治理的混乱。
C.当公孙丑问及孟子,如果让孟子在齐国执政,是否能取得像管仲辅佐桓公称霸天下那样的丰功伟业时,孟子拿曾西相比,称自己不可能效仿管仲的做法。
D.孟子认为,齐国既有宽广的土地又有众多的人民,再加上老百姓在暴政下受苦受难已经很久了,所以当前是齐国施行仁政,称王于天下的最好时机。
13.把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尧舜之化,百世不辍,仁义之风远也。
(2)故事半古之人,功必倍之,惟此时为然。
14.孟子认为周文王难以推翻纣王的原因有哪些?(3分)
【答案】10.BDG 11.D 12.A 13.(1)尧舜时代的礼乐教化,历经百代也没有中断,(可见)行仁尚义的社会风气源远流长。(2)因此只用古人做这事的一半功夫,就能得到双倍于古人的功绩,只有现在才能做成这样。(每句4分) 14.①武丁当政时遗留下来的好风俗、好传统、好政策,到纣王时,影响仍然存在;②纣王执政时,有微子、微仲等优秀的贤人来共同辅佐;③周文王是在一个纵横百里的小诸侯国发展起来的。(每点1分)
【解析】10.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没有哪一国的国土有超过方圆千里的,而现在的齐国却超过了;鸡鸣狗叫的声音处处都听得见,一直到四方边境,这说明齐国人口众多。
“者也”,句末语气词,其后B处断开;
“齐”作主语,“有”作谓语,“其地”作宾语,“矣”,句末语气词,其后D处断开;
“鸡鸣狗吠相闻而达乎四境”,“鸡鸣狗吠相闻”为“主谓结构;“而”作连词,连接“达乎四境”,G处断开。
故BDG三处需要断句。
1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的一词多义现象的理解能力。
A.正确。告诫。/皇帝布告天下臣民。句意:我多次听闻到您的告诫。/诏书急切严峻,责备我逃避命令,有意拖延,态度傲慢。
B.正确。句意:我怎么能同周文王相比较呢?/估计大王的军队能够不得上项王的军队吗?
C.正确。共同、一起。/互相交往。句意:共同辅佐他。/人与人交往。
D.错误。起、出现。/建造,兴建。句意:何况,统一天下的贤君没有出现。/将要大兴土木,就想到要适可而止以使百姓安宁。
故选D。
1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A.“所以没必要用礼乐治理国家”错误,原文为“……何必但礼乐哉”,意思是“我们为什么只强调礼乐之教呢”,选项曲解文意。
故选A。
1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化”,教化;“辍”,中断;“远”,源远流长。
(2) “故”,因此;“事”,做;“功”,功业;“然”,如此。
14.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概括信息的能力。
结合“纣之去武丁未久也,其故家遗俗,流风善政,犹有存者”可知,武丁当政时遗留下来的好风俗、好传统、好政策,到纣王时,影响仍然存在;
结合“又有微子、微仲、王子比干、箕子、胶鬲,皆贤人也,相与辅相之”可知,纣王执政时,有微子、微仲等优秀的贤人来共同辅佐;
结合“然而文王犹方百里起”可知,周文王是在一个纵横百里的小诸侯国发展起来的。
参考译文:
材料一:
子思问孔子说:“我多次听闻到您的告诫,说端正社会风气、教化百姓的施政方法,最重要的是实行礼乐之教。但管仲却用法家的办法而非礼乐之教来治理齐国,然世人都夸赞他是仁者,这说明法治与礼乐虽然方法不同,却都能达到同样的效果,既然如此,我们为什么只强调礼乐之教呢?孔子说:“尧舜时代的礼乐教化,历经百代也没有中断,(可见)行仁尚义的社会风气源远流长。而管仲以法治国,他所实行的治国理政方式,到他一死就结束了。这是因为刑法太严苛,缺少人情味。以管仲的高才,方能真正实行法治,而才智比不过管仲的人,仅凭酷法来治国,最终必导致天下大乱。”
材料二:
公孙丑问道:“先生如果在齐国当权,管仲、晏子的功业可以再度兴起来吗?”
孟子说:“管仲是曾西都不愿跟他相比的人,你以为我愿意跟他相比吗?”
公孙丑说:“管仲辅佐桓公称霸天下,晏子辅佐景公名扬诸侯。难道管仲、晏子还不值得效仿吗?”
孟子说:“凭借齐国的实力用王道来统一天下,易如反掌。”
公孙丑说:“您这样一说,弟子我就更为疑惑不解了。凭周文王那样的仁德,活了将近一百岁才去世,还没有能够统一天下;直到周武王、周公继承他的事业,然后才统一天下。现在您说用王道统一天下易如反掌,那么,连周文王都不值得学习了吗?”
孟子说:“我们怎么可以比得上周文王!由商汤到武丁,贤明的君主有六七个,天下人归服殷朝已经很久了,久就难以改变,武丁使诸侯们来朝,统治天下就像在自己的手掌心里运转一样容易。纣王离武丁并不久远,武丁的勋臣世家良好习俗,传统风尚慈善政治,都还有遗存;又有微子、微仲、王子比干、箕子、胶鬲等一批贤臣共同辅佐他。所以能统治很久以后才失去政权。当时没有一尺土地不是纣王所有,没有一个百姓不属于纣王统治,在那种情况下,文王还只能从方圆百里的小地方兴起,所以是非常困难的。”“齐国人有句话说:‘虽然有智慧,不如趁形势;虽然有锄头,不如等农时。’现在的时势就很利于用王道统一天下。夏、商、周三代兴盛的时候,没有哪一国的国土有超过方圆千里的,而现在的齐国却超过了;鸡鸣狗叫的声音处处都听得见,一直到四方边境,这说明齐国人口众多。国土不需要新开辟,老百姓不需要新团聚,如果施行仁政来统一天下,没有谁能够阻挡。何况,统一天下的贤君没有出现,从来没有隔过这么久的;老百姓受暴政的压榨,从来没有这么厉害过的。饥饿的人不择食物,口渴的人不择饮料。孔子说过:‘德政的流行,比通过驿站传达命令的速度还要快。’现在这个时候,拥有一万辆兵车的大国施行仁政,老百姓的高兴,就像被吊着的人得到解救一样。所以做古人一半的事,功业就会比古人多出一倍,只有这时才能如此。”
二、(2024届·广东佛山·统考一模)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以全举人固难,物之情也。人伤尧以不慈之名,舜以卑父之号,禹以贪位之意。由此观之,物岂可全哉?故君子责人则以人,自责则以义。责人以人则易足,易足则得人。不肖者则不然。责人则以义,自责则以人。责人以义则难瞻,难瞻则失亲。尺之木必有节目,寸之玉必有瑕瓋。先王知物之不可全也,故择物而贵取一也。宁戚欲干齐桓公,穷困无以自进,于是为商旅将任车以至齐。桓公郊迎客,夜开门,辟任车,爝火甚盛,从者甚众。宁戚饭牛居车下,望桓公而悲,击牛角疾歌。桓公闻之,曰:“异哉!之歌者非常人也!”命后车载之。桓公赐之衣冠,将见之。宁戚见,说桓公以治境内。明日复见,说桓公以为天下。桓公大说,将任之。群臣争之曰:“客,卫人也。卫之去齐不远君不若使人问之而固贤者也用之未晚也。”桓公曰:“不然。问之,患其有小恶。以人之小恶,亡人之大美,此人主之所以失天下之士也已。”人固难全,权而用其长者,当举也。
(节选自《吕氏春秋·举难》)
材料二:
或曰:“人材有能大而不能小,犹函牛之鼎不可以烹鸡。”愚以为此非名也。岂有能大而不能小乎?凡所谓能大而不能小,其语出于性有宽急。性有宽急,故宜有大小。宽弘之人,宜为郡国,使下得施其功,而总成其事。急小之人,宜理百里,使事办于己。然则郡之与县,异体之大小者也。以实理宽急论辩之,则当言大小异宜,不当言能大不能小也。若夫鸡之与牛,亦异体之小大也,故鼎亦宜有大小。若以烹犊,则岂不能烹鸡乎?故能治大郡,则亦能治小郡矣。推此论之,人材各有所宜,非独大小之谓也。
(节选自《人物志·材能》)
10.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卫之去A齐B不远C君D不若使人问E之F而固贤者G也H用之未晚也。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全,指完美、十全十美,与成语“求全责备”中的“全”词义相同。
B.任车,文中指装载货物的车,与下文宁戚乘坐的“后车”意思不同。
C.权,衡量、比较,与《过秦论》中“比权量力”的“权”词义相同。
D.治,指治理,与道家的核心思想“无为而治”中的“治”词义不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一尺长的树木必定会有节结,一寸大的玉石必定会有瑕疵,即使古代圣贤——尧、舜、禹等,也有受人诋毁之处。
B.君子得到人民拥护,不贤的人失去亲情,其根本在于要求不同,君子用义的标准要求自己,用一般标准要求别人。
C.齐桓公没有接纳群臣的建议,不调查宁戚品行就准备对他加以重用,是因为担心会查出宁戚的小恶从而失去人才。
D.材料二将性情宽宏的人与急狭的人进行对比,认为前者意义价值更大,因为性情宽宏的人能统筹大事,治理郡国。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宁戚饭牛居车下,望桓公而悲,击牛角疾歌。
(2)若以烹犊,则岂不能烹鸡乎?
14.学校将举行模拟招聘会,请从招聘者或应聘者中任选一个角度,谈谈材料对你的启发。
【答案】
10、CFH 11、C 12、C
13.(1)宁戚在车下喂牛,他看到桓公感到很悲伤,就拍击着牛角大声唱起歌来。
(2)如果能用来烹煮牛犊,则怎么会不能用来烹煮小鸡呢?
14.聘用者:①要善于发现并用人的长处。②不以大小判断人才,要知人善任。
应聘者:①要善于展示自己的优点。②明确自己的能力和定位,寻找适合自己的岗位。
【解析】10.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卫国离齐国不远,您不如派人去询问一下。如果确实是贤德之人,再任用他也不晚。
“去”与“齐”形成动宾结构,A不断开,“不远”是“卫之去齐”的补充说明,B不断开,C断开;
“君不若使人问之”中“君”为主语,其后为谓语部分,主谓之间不必断开,“之”与“问”构成动宾关系,之间不断开,所以DE不断开,F断开;
“而固贤者也”构成判断句,单独成句,G不断开,H断开。
故选CFH。
11.本题考查学生识记文化常识以及对文言词语中的一词多义现象的理解能力。
A.正确。句意:用十全十美的标准举荐人必然很难。/对人对事要求十全十美,毫无缺点。
B.正确。“后车”,副车,侍从所乘的车。
C.错误。动词,衡量、比较/名词,权力。句意:权衡后而用他的长处。/比较衡量两方面的权力和力量。
D.正确。动词,治理/形容词,社会安定、太平(跟“乱”相对)。句意:因此能治理大的郡国。/无所作为就能把天下治理好。
故选C。
1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C.“是因为担心会查出宁戚的小恶从而失去人才”错误。结合原文“以人之小恶,亡人之大美,此人主之所以失天下之士也已”可知,齐桓公不调查宁戚品行就准备对他加以重用,原因是他认为如果君主因为一个人的小毛病,而忽略他的大优点,会失去天下贤士。
故选C。
1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饭”,动词,喂养;“饭牛居车下”,状语后置,正常顺序应是“居车下饭牛”;“疾”,形容词,强,这里指声音大。
(2)“若”,如果;“烹”,动词,煮;“犊”,名词,牛,牛犊;“岂”,副词,表反问,怎么,难道。
14.本题考查学生评价探究文本思想观点及实践运用能力。
由材料一的观点“以全举人固难,物之情也”“以全举人固难,物之情也”,所以“人固难全,权而用其长者,当举也”可知,对于聘用者,聘用人才要善于用人的长处;对于应聘者,要善于展示自己的优点。
由材料二的观点“人材各有所宜,非独大小之谓也”可知,人才没有大小之分,各自有其适合的位置,所以应聘者要明确自己的能力和定位,找到适合自己的岗位;对于聘用者,不要以大小判断人才,应该根据人才的特点,安排适合的位置,知人善任。
参考答案:
材料一:
用十全十美的标准举荐人必然很难,这是事物的实情。有人用不爱儿子的名声诋毁尧,用不孝顺父亲的称号诋毁舜,用内心贪图帝位来诋毁禹。由此看来,事物怎么能十全十美呢 所以,君子要求别人按照一般的标准,要求自己按照义的标准。按照一般的标准要求别人就容易得到满足,容易得到满足就能受别人拥护。不贤德的人就不是这样了。他们要求别人按照义的标准,要求自己按照一般的标准。按照义的标准要求别人就难以满足,难以满足就连最亲近的人也会失去。一尺长的木头也有节疤,一寸的玉也会有瑕疵。先王明白世界的万事万物不是十全十美的,因此,在选择事物的时候往往先看它的长处。宁戚想要求见齐桓公,但处境穷困,没有办法使自己得到举荐,于是就替商人赶着装载货物的车来到齐国。桓公到郊外迎接客人,夜里打开了城门,让路上的货车避开。当时火把很明亮,跟随的人很多。宁戚在车下喂牛,他看到桓公感到很悲伤,就拍击着牛角大声唱起歌来。桓公听到歌声后,说:“真奇怪!那个唱歌的不是个平常人!”就命令副车载着他。桓公赐给他衣服帽子,要接见他。宁戚进见齐桓公,告诉如何桓公治理国家。第二天又进见齐桓公,用如何治理天下的话劝说桓公。桓公很高兴,准备任用他。群臣劝谏他说:“这位客人是卫国人。卫国离齐国不远,您不如派人去询问一下。如果确实是贤德之人,再任用他也不晚。”桓公说:“不能这样。去询问他的情况,是担心他有小毛病。因为一个人的小毛病,而忽略他的大优点,这是君主失去天下贤士的原因。”人本来就不可能十全十美,权衡后而用他的长处,这是恰当的举用。
(节选自《吕氏春秋·举难》)
材料二:
有人说:“人的材质有能做大事而不能做小事的,犹如可以容得下大牛的鼎不能用来烹煮小鸡。”在下认为这是不正确的。怎么会有能做大事而不能做小事的道理呢?凡是提出能做大事而不能做小事的论点的人,是出于人的性格有宽宏和急躁之分。性格有宽宏和急躁之分,因此适合可做的事有大、小之别。性情宽弘的人,适宜治理郡国,能够使下属各自发挥自己的才能,自己进行统筹后成就事业。性情急躁的人,适宜治理方圆百里的小县,各种琐碎小事都由自己处理。然而郡国与县乡相比较,只是不同内涵上的大小。从实际治理时区分宽宏和急躁的性格的角度来论证,则应当表明能力大小不同而所适宜的职位也不同,不能说能治理大地方的人不能治理小地方。至于说小鸡与大牛,只是不同内涵上的大小,因此所用的鼎也就有大小之别。如果能用来烹煮牛犊,则怎么会不能用来烹煮小鸡呢?因此能治理大的郡国,则也能治理小的郡县。由此而推论,人才的使用各自有其适合的位置,并非仅仅是靠区分概念上的大小。
(节选自《人物志·材能》)
三、(2024·辽宁辽阳·二模)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始,故人唐宰相鲁公开府南服①,余以布衣从戎。明年,别公漳水湄。后明年,公以事过张睢阳及颜杲卿所尝往来处,悲歌慷慨,卒不负其言而从之游,今其诗具在,可考也。
余恨死无以藉手见公,而独记别时语,每一动念,即于梦中寻之。或山水池榭,云岚草木,与所别之处及其时适相类,则徘徊顾盼,悲不敢泣。后五年及今,而哭于子陵之治。
先是一日,与友人甲、乙若丙约,越宿而集。午,雨未止,买榜②江涘。登岸,谒子陵祠。还,与榜人治祭具。须臾,雨止,登西台,设主于荒亭隅,再拜,跪伏,祝毕,号而恸者三,复再拜,起。又念余弱冠时,往来必谒拜祠下。复东望,泣拜不已。有云从南来,气薄林木,若相助以悲者。乃以竹如意击石,作楚歌招之。歌阕,竹石俱碎,于是相向感惜。复登东台,抚苍石,还憩于榜中。榜人始惊余哭,云:“适有逻舟之过也,盍移诸?”遂移榜中流,举酒相属,各为诗以寄所思。薄暮,雪作风凛,不可留,登岸宿乙家。夜复赋诗怀古。明日,益风雪,别甲于江,余与丙独归。行三十里,又越宿乃至。
其后甲以书及别诗来,言:“是日风帆怒驶,逾久而后济,既济,疑有神阴相,以著兹游之伟。”余曰:“若神之助固不可知。然兹游亦良伟其为文词因以达意亦诚可悲矣!”余尝欲仿太史公著《季汉月表》,如《秦楚之际》③。今人不有知余心,后之人必有知余者。
(选自谢翱《登西台恸哭记》,有删改)
[注]①唐宰相鲁公:借唐宰相颜真卿代指宋宰相文天祥。文中“公”指文天祥。②榜:浆,代指船。③《史记》中有《秦楚之际月表》,列举秦、楚、汉之间的大事。谢翱欲仿其体例作《季汉(宋)月表》。“季汉”实指“季宋”。一个朝代的末尾称“季”。
材料二:
初至北营,抗辞慷慨,上下颇惊动,北亦未敢遽轻吾国。不幸吕师孟构恶于前,贾余庆献谄于后,予羁縻不得还,国事遂不可收拾。予自度不得脱,则直前诟虏帅失信,数吕师孟叔侄为逆,但欲求死,不复顾利害。北虽貌敬,实则愤怒,二贵酋名曰“馆伴”,夜则以兵围所寓舍,而予不得归矣。未几,贾余庆等以祈请使诣北。北驱予并往,而不在使者之目。予分当引决,然而隐忍以行。
(选自文天祥《<指南录>后序》,有删改)
10.材料一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然兹游A亦良B伟C其为D文词E因以达F意G亦诚H可悲矣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布衣,文中指平民,与《出师表》中“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的“布衣”意思相同。
B.卒,最终,与《孔雀东南飞并序》中“谓言无罪过,供养卒大恩”的“卒”意思不同。
C.三,文中指多次,与《鸿门宴》中“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的“三”意思相同。
D.薄,文中指迫近,与《陈情表》中“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的“薄”意思不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一首先追述了作者与文天祥的交情,营造了一种“悲歌慷慨”的情绪氛围,既交代了写作因由,也奠定了全篇的感情基调。
B.材料一作者与友人为祭悼文天祥做了筹划与安排,在西台行跪拜礼,放声大哭,共同祭悼他们心目中的英雄,文辞情浓意切。
C.材料一作者回想少年时拜谒子陵祠的往事,祭拜后又抒情,全文感情达到高潮,表达了要追随文天祥并以死报国的决心。
D.材料二文天祥写自己在元朝营地的举动和所思所想,他毫不畏惧,据理抗争,震动元朝统治者,并表达了以死报国的决心。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逾久而后济,既济,疑有神阴相,以著兹游之伟。
(2)予自度不得脱,则直前诟虏帅失信,数吕师盂叔侄为逆。
14.材料一中,作者为何想写《季汉(宋)月表》?请简要回答。
【答案】10.CEG 11.D 12.C
13.(1)耽搁了很久才渡过河,过河后,真疑心有神灵在暗中相助,以显示这次聚游的伟观。
(2)我揣度不能脱身,就径直上前痛骂元军统帅不守信用,列举吕师孟叔侄的叛国行径。
14.宋朝灭亡是大事,作者认为只能通过诗文来记录是可悲的,于是想写《季汉(宋)月表》,表达他的民族立场,并希望后人能了解自己的用心。
【解析】10.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但这次聚游确实是件壮举,我们仅能赋诗作文,来表达情怀,实在是很可悲的!
“然兹游亦良伟”为主谓句,其后C处断开;
“其为文词”主谓宾结构完整,其后E处断开;
“达意”是动宾结构,“亦诚可悲矣”前面省略主语“这”,“达意”后G处断开。
故选CEG。
11.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及文言一词多义的能力。
A.正确。句意:我以平民的身份投军在他麾下。/我本来是平民百姓,在南阳务农亲耕。
B.正确。最终;完成,引申为报答。句意:最终没有辜负自己的诺言,追随诸先烈游于黄泉。/自问没有什么错,一心尽孝报大恩。
C.正确。句意:又大哭好几声。/多次举起(他)所佩带的玉玦向项王示意。
D.错误。都是“迫近”。句意:云气迫近树林。/只是因为祖母刘氏寿命即将终了,气息微弱。
故选D。
1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C.“表达了要追随文天祥并以死报国的决心”于文无据,属于过度解读。原文只是表现了对文天祥的追怀与敬仰,表示要写《季汉月表》来表达自己的看法,寄托自己的情感。
故选C。
1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济”,渡河;“阴”,暗中;“著”,显示。
(2)“度”,揣度;“诟”,诟骂;“数”,列举。
14.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
由“然兹游亦良伟,其为文词因以达意,亦诚可悲矣”“今人不有知余心,后之人必有知余者”可知,宋朝灭亡是大事,作者认为只能通过诗文来记录是可悲的,于是想写《季汉(宋)月表》,表达他的民族立场,并希望后人能了解自己的用心。
参考译文:
材料一:
当初,我的老朋友唐宰相鲁郡公在南方设立办事机构,我以平民的身份投军在他麾下。第二年,在漳江边上与他分别。又过了一年,鲁郡公因事路过张睢阳庙和颜杲卿曾往来处,慷慨悲歌,最终没有辜负自己的诺言,追随诸先烈游于黄泉,如今他的遗诗都留在人间,可以为证。
我遗憾一死之后只能空着两手见鲁郡公于地下,幸而还偏偏记得与他分别时的言语,每当我想到这些情景时,就会在梦中重温一遍。有时遇到山水林池台榭及云霞草木,与我们分别时的情状恰巧相像时,就会令我徘徊流连仔细察看,悲痛异常而不敢哭泣。过了五年即到今天,我在严子陵钓台又设祭大哭。
昨天,我与友人甲、乙、丙相约好第二天聚会。中午,雨还没停,我们在江边雇了条船。然后上岸,瞻仰严子陵祠堂。回到船中,与船夫一道置办了祭祀用具。过了一会儿,雨停,我们登上西台,在荒亭角上安放了牌位,然后下拜,跪下行礼,祝诵完毕后,又大哭好几声,然后再下拜,起立。这时我又想起自己年轻时,经过这里一定要来祠堂瞻拜。又对着东方,哭拜不止。这时,有云从南边飘来,云气迫近树林,好像加重了悲哀的气氛。我用竹如意敲着石块,演奏楚歌来招他的魂。歌毕,竹如意与石块俱已碎裂了,于是大家就相互感叹。我们又登上东台,抚摸青石,然后回到船中休息。船夫方才因我痛哭过而感到惊奇,说:“刚才有巡逻船在此经过,我们何不移舟别处?”因此移船到河中心,设酒举杯相劝,各自作诗来寄托自己的哀思。傍晚,雪飞风寒,舟中不可久留,(我们)就上岸住到乙家。夜里再次写诗怀古。到了第二天,风雪更大了,我就与甲在江边分别,仅与丙两人一同归去。走了三十里,又隔了一夜才到家。
之后,甲寄来书信与赋别的诗歌,说:“这天船鼓风快速行驶,耽搁了很久才渡过河,过河后,真疑心有神灵在暗中相助,以显示这次聚游的伟观。”我说:“这事是否有神灵相助当然不能确知。但这次聚游确实是件壮举,我们仅能赋诗作文,来表达情怀,实在是很可悲的!”我曾经想模仿司马迁作《秦楚之际月表》的体例作《《季汉月表》。现在也许没有人能了解我的用心,但后代人一定会了解我的用心。
材料二:
刚到元营时,据理抗争,言词激昂慷慨,元军上下都很惊慌震动,他们也未敢立即轻视我国。可不幸的是,吕师孟早就同我结怨,贾余庆又紧跟着媚敌献计,于是我被拘留不能回国,国事就不可收拾了。我揣度不能脱身,就径直上前痛骂元军统帅不守信用,列举吕师孟叔侄的叛国行径,只要求死,不再考虑个人的利害。元军虽然表面尊敬,其实却很愤怒,两个重要头目名义上是到宾馆来陪伴,夜晚就派兵包围我的住所,我就不能回国了。不久,贾余庆等以祈请使的身份到元京大都去。元军驱使我一同前往,但不列入使者的名单。我按理应当自杀,然而仍然含恨忍辱地前去。
四、(2024届黑龙江名校联盟一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孔子观于鲁桓公之庙,有欹器焉,孔子问于守庙者曰:“此为何器?”守庙者曰:“此盖为宥坐之器。”孔子曰:“吾闻宥坐之器者,虚则欹,中则正,满则覆。”孔子顾谓弟子曰:“注水焉。”弟子挹水而注之。中而正,满而覆,虚而欹。孔子喟然而叹曰:“吁!恶有满而不覆者哉!”子路曰:“敢问持满有道乎?”孔子曰:“聪明圣知,守之以愚;功被天下,守之以让;勇力抚世,守之以怯,富有四海,守之以谦:此所谓挹而损之之道也。”
《荀子·宥坐》
材料二:
贞观二年,太宗谓侍臣曰:“人言作天子则得自尊崇无所畏惧朕则以为正合自守谦恭常怀畏惧。昔舜诫禹曰:‘汝惟不矜,天下莫与汝争能;汝惟不伐,天下莫与汝争功。’又《易》曰:‘人道恶盈而好谦。’凡为天子,若惟自尊崇,不守谦恭者,在身倘有不是之事,谁肯犯颜谏奏?朕每思出一言,行一事,必上畏皇天,下惧群臣。天高听卑,何得不畏 群公卿士,皆见瞻仰,何得不惧 以此思之,但知常谦常惧,犹恐不称天心及百姓意也。”魏征曰:“古人云:‘靡不有初,鲜克有终。’愿陛下守此常谦常惧之道,日慎一日,则宗社永固,无倾覆矣。唐、虞所以太平,实用此法。”
《贞观政要·卷六》
10.材料二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3分)
人言作天子A则得自B尊崇C无所畏惧D朕则以为E正合F自守G谦恭H常怀I畏惧。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中“覆”含义,与《促织》中“覆之以掌”中的“覆”含义不一致。
B.文中“被”的含义,与成语“被甲枕戈”中的“被”含义不相同。
C.文中“矜”的含义,与《陈情表》中“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中的“矜”含义相同。
D.文中“克”的含义,与《谏太宗十思疏》中“能克终者盖寡”中的“克”字含义相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孔子在鲁桓公的庙里参观,看到那里有一只倾斜的器皿,引发了他对谦虚态度的看法。
B.往欹器里注水,注入一半时就端正了,注满后就翻倒了,空了就又恢复倾斜了,体现器物的精巧。
C.魏征以《易经》之理告诫唐太宗:君子的准则是厌恶自满而以谦逊为贵。
D.从材料二中可见唐太宗为人处事大度,能参省吾身,并时刻提醒自己。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聪明圣知,守之以愚;功被天下,守之以让;勇力抚世,守之以怯,富有四海,守之以谦。
(2)朕每思出一言,行一事,必上畏皇天,下惧群臣。
14.两则材料中孔子和唐太宗的观点各是什么?魏征又有怎样的认识呢?(3分)
【答案】10.CDH 11.C 12.C 13.(1)聪明睿智,就要用笨拙来保持它;功劳遍布天下,就要用谦让来保持它;勇敢盖世,就要用怯懦来保持它;富有天下,用谦虚来保持它。(2)我常常在想,帝王每讲一句话,每做一件事,必定要向上畏皇天,对下惧群臣。(每句4分) 14.孔子的观点:用谦虚来保持盈满。唐太宗的观点:天子更应该谦逊恭谨,经常心怀畏惧。魏征认为:希望皇上保持常谦常惧的准则,一天比一天更谨慎,国家则可太平。(每点1分)
【分析】10.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人们说,是天子就可以认为自己尊贵崇高,无所畏惧了,我却认为天子更应该自己保有谦逊恭谨之德,经常心怀畏惧。
“作天子则得自尊崇”是“言”的宾语,“自尊崇”,是宾语前置,中间不能断开,可在C后断开。
“朕”做下面句子的主语,前面D处要断开。
“正合自守谦恭”做“以为”的宾语,“谦恭”做“守”的宾语,中间不能断开,可在H处断开。
故选CDH。
1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的一词多义现象的理解能力。
A.正确。倾倒/覆盖上。句意:注满水后就会翻倒/用手掌去罩住它。
B.正确。遍布/穿着,后作“披” 。 句意:功劳惠及天下/身穿坚甲,头枕兵器,指处于高度戒备状态。
C.错误。夸耀/顾惜。句意:你只要不骄傲、自我夸耀/本来希图宦达,不顾惜名声节操。
D.正确。能够。句意:很少有人能够坚持到结束/能够坚持到底的人大概很少了
故选C。
1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C.“魏征以《易经》之理告诫唐太宗”错误,张冠李戴。由原文“太宗谓侍臣……又《易》曰”可知,这些道理是唐太宗自己看《易经》后的收获。
故选C。
1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守”,保持;“以”,用,领起的介宾结构做状语,状语后置;“四海”,天下。
(2)“每”,常常;“上”,向上;“下”,对下。
14.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概括文中观点的能力。
由材料一中子路的问题“敢问持满有道乎”以及孔子的回答“守之以谦”可知,孔子认为保持盈满,就要用谦虚的态度。
由材料二中太宗对大臣的话“自守谦恭,常怀畏惧”“上畏皇天,下惧群臣”可知,唐太宗认为皇帝要谦虚,常怀敬畏之心。
由材料二中魏征对唐太宗的劝谏“愿陛下守此常谦常惧之道,日慎一日,则宗社永固,无倾覆矣。唐、虞所以太平,实用此法”可知,魏征认为太宗如果做到坚持谦虚,有敬畏之心,就可以像尧舜一样把天下治理得太平。
参考翻译:
材料一
孔子参观鲁桓公的庙,看到那里有一只倾斜的器皿。孔子问守庙人:“这是什么器皿?”守庙人说:“这大概是君主放在座位右边来警戒自己的器皿。”孔子说:“我听说这种器皿,不注水的时候就会倾斜,倒入一半水时就会端正,注满水后就会翻倒。”孔子就回头对弟子说:“注水吧!”弟子取了水注入到里面。注入一半的时候就端正了,注满后就翻倒了,空了就又恢复倾斜了。孔子因深有感慨而叹息说:“唉!哪有满了不翻倒的呢?”子路说:“我想问一下有保持盈满的方法吗?”孔子说:“聪明圣智,就要用笨拙来保持它;功劳惠及天下,就要用谦让来保持它;勇敢盖世,就要用怯懦来保持它;富有天下,就要用节谦虚来保持它。这就是所谓的谦退并减损自己的方法啊。”
《荀子·宥坐》
材料二:
贞观二年,唐太宗对侍从的大臣们说: “人们说,是天子就可以认为自己尊贵崇高,无所畏惧了,我却认为天子更应该自己保有谦逊恭谨之德,经常心怀畏惧。从前舜告诫禹说:‘你只要不骄傲,天下就没有人和你争能;你只要不自夸,天下就没有人和你争功。’而且《易经》上说:‘君子的准则是厌恶自满而喜欢谦逊。’凡是做了天子,如果只认为自己尊贵崇高,不保持谦逊恭谨的态度,倘若自己有做的不对的事情,谁还会冒犯尊颜向他提意见呢 我常常在想,帝王每讲一句话,每做一件事,必定要向上畏皇天,对下惧群臣。天帝虽高高在上,却能听到下面人世间的言语,而察知其善恶,怎能不畏惧天呢 公卿百官,都在下面注视着我,这怎能不让人畏惧呢 由此深思,帝王即使常怀谦逊恐惧之心,恐怕还是不能称上天之心和百姓之意啊。”魏征接着说:“古人讲:‘做事情无不有个开始,但很少有人能够坚持到结束。’希望陛下保持常谦常惧的准则,一天比一天更谨慎,那么宗庙社稷就会永远巩固,不会倾覆。唐尧、虞舜之世之所以天下太平,实际上就是用的这个方法。”
《贞观政要·卷六》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专题三:文言文阅读
(原卷版)
一、(2024届甘肃兰州一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子思问于夫子曰:“亟闻夫子之诏,正俗化民之政,莫善于礼乐也。管子任法以治齐,而天下称仁焉。是法与礼乐,异用而同功也,何必但礼乐哉?”子曰:“尧舜之化,百世不辍,仁义之风远也。管仲任法,身死则法息,严而寡恩也。若管仲之知,足以定法,材非管仲,而专任法,终必乱成矣。”
(节选自《孔丛子·记问第五》)
材料二:
公孙丑问曰:“夫子当路于齐,管仲、晏子之功,可复许乎?”
孟子曰:“管仲,曾西①之所不为也,而子为我愿之乎?”
曰:“管仲以其君霸,晏子以其君显。管仲、晏子犹不足为与?”
曰:“以齐王,由反手也。”
曰:“若是,则弟子之惑滋甚。且以文王之德,百年而后崩,犹未洽于天下;武王、周公继之,然后大行。今言王若易然,则文王不足法与?”
曰:“文王何可当也!由汤至于武丁,贤圣之君六七作。天下归殷久矣,久则难变也。武丁朝诸侯、有天下,犹运之掌也。纣之去武丁未久也,其故家遗俗,流风善政,犹有存者;又有微子、微仲、王子比干、箕子、胶鬲,皆贤人也,相与辅相之。故久而后失之也。尺地,莫非其有也;一民,莫非其臣也;然而文王犹方百里起,是以难也。齐人有言曰:‘虽有智慧,不如乘势;虽有镃基②,不如待时。’今时则易然也。夏后、殷、周之盛,地未有过千里者也而齐有其地矣鸡鸣狗吠相闻而达乎四境而齐有其民矣。地不改辟矣,民不改聚矣,行仁政而王,莫之能御也。且王者边不作,未有疏于此时者也;民之憔悴于虐政,未有甚于此时者也。饥者易为食,渴者易为饮。孔子曰:‘德之流行,速于置邮而传命。’当今之时,万乘之国行仁政,民之悦之,犹解倒悬也。故事半古之人,功必倍之,惟此时为然。”
(节选自《孟子·公孙丑上》)
〔注〕①曾西,曾参的孙子。②镃基:耕田农具。
10.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3分)
地未有过A千里者也B而齐C有其地矣D鸡鸣狗吠相闻E而达乎F四境G而齐有H其民矣。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诏,文中指告诫,与《陈情表》中“诏书切峻,责臣逋慢”的“诏”意思不同。
B.当,文中指对等、比得上,与《鸿门宴》中“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的“当”意思相同。
C.相与,文中指共同、一起,与《兰亭集序》中“夫人之相与”的“相与”意思不同。
D.作,文中指起、出现,与《谏太宗十思疏》中“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的“作”意思相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子思认为,管仲依法治理齐国,天下的百姓都称他为仁者,由此可见,用法令也能起到匡正社会风气、教化百姓的作用,所以没必要用礼乐治理国家。
B.孔子认为,只有像管仲那样大智慧的人,才能施行法令;才能不如管仲的人,如果只用法令治国,最终会因为法治严苛缺乏恩惠,造成治理的混乱。
C.当公孙丑问及孟子,如果让孟子在齐国执政,是否能取得像管仲辅佐桓公称霸天下那样的丰功伟业时,孟子拿曾西相比,称自己不可能效仿管仲的做法。
D.孟子认为,齐国既有宽广的土地又有众多的人民,再加上老百姓在暴政下受苦受难已经很久了,所以当前是齐国施行仁政,称王于天下的最好时机。
13.把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尧舜之化,百世不辍,仁义之风远也。
(2)故事半古之人,功必倍之,惟此时为然。
14.孟子认为周文王难以推翻纣王的原因有哪些?(3分)
二、(2024届·广东佛山·统考一模)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以全举人固难,物之情也。人伤尧以不慈之名,舜以卑父之号,禹以贪位之意。由此观之,物岂可全哉?故君子责人则以人,自责则以义。责人以人则易足,易足则得人。不肖者则不然。责人则以义,自责则以人。责人以义则难瞻,难瞻则失亲。尺之木必有节目,寸之玉必有瑕瓋。先王知物之不可全也,故择物而贵取一也。宁戚欲干齐桓公,穷困无以自进,于是为商旅将任车以至齐。桓公郊迎客,夜开门,辟任车,爝火甚盛,从者甚众。宁戚饭牛居车下,望桓公而悲,击牛角疾歌。桓公闻之,曰:“异哉!之歌者非常人也!”命后车载之。桓公赐之衣冠,将见之。宁戚见,说桓公以治境内。明日复见,说桓公以为天下。桓公大说,将任之。群臣争之曰:“客,卫人也。卫之去齐不远君不若使人问之而固贤者也用之未晚也。”桓公曰:“不然。问之,患其有小恶。以人之小恶,亡人之大美,此人主之所以失天下之士也已。”人固难全,权而用其长者,当举也。
(节选自《吕氏春秋·举难》)
材料二:
或曰:“人材有能大而不能小,犹函牛之鼎不可以烹鸡。”愚以为此非名也。岂有能大而不能小乎?凡所谓能大而不能小,其语出于性有宽急。性有宽急,故宜有大小。宽弘之人,宜为郡国,使下得施其功,而总成其事。急小之人,宜理百里,使事办于己。然则郡之与县,异体之大小者也。以实理宽急论辩之,则当言大小异宜,不当言能大不能小也。若夫鸡之与牛,亦异体之小大也,故鼎亦宜有大小。若以烹犊,则岂不能烹鸡乎?故能治大郡,则亦能治小郡矣。推此论之,人材各有所宜,非独大小之谓也。
(节选自《人物志·材能》)
10.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卫之去A齐B不远C君D不若使人问E之F而固贤者G也H用之未晚也。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全,指完美、十全十美,与成语“求全责备”中的“全”词义相同。
B.任车,文中指装载货物的车,与下文宁戚乘坐的“后车”意思不同。
C.权,衡量、比较,与《过秦论》中“比权量力”的“权”词义相同。
D.治,指治理,与道家的核心思想“无为而治”中的“治”词义不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一尺长的树木必定会有节结,一寸大的玉石必定会有瑕疵,即使古代圣贤——尧、舜、禹等,也有受人诋毁之处。
B.君子得到人民拥护,不贤的人失去亲情,其根本在于要求不同,君子用义的标准要求自己,用一般标准要求别人。
C.齐桓公没有接纳群臣的建议,不调查宁戚品行就准备对他加以重用,是因为担心会查出宁戚的小恶从而失去人才。
D.材料二将性情宽宏的人与急狭的人进行对比,认为前者意义价值更大,因为性情宽宏的人能统筹大事,治理郡国。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宁戚饭牛居车下,望桓公而悲,击牛角疾歌。
(2)若以烹犊,则岂不能烹鸡乎?
14.学校将举行模拟招聘会,请从招聘者或应聘者中任选一个角度,谈谈材料对你的启发。
三、(2024·辽宁辽阳·二模)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始,故人唐宰相鲁公开府南服①,余以布衣从戎。明年,别公漳水湄。后明年,公以事过张睢阳及颜杲卿所尝往来处,悲歌慷慨,卒不负其言而从之游,今其诗具在,可考也。
余恨死无以藉手见公,而独记别时语,每一动念,即于梦中寻之。或山水池榭,云岚草木,与所别之处及其时适相类,则徘徊顾盼,悲不敢泣。后五年及今,而哭于子陵之治。
先是一日,与友人甲、乙若丙约,越宿而集。午,雨未止,买榜②江涘。登岸,谒子陵祠。还,与榜人治祭具。须臾,雨止,登西台,设主于荒亭隅,再拜,跪伏,祝毕,号而恸者三,复再拜,起。又念余弱冠时,往来必谒拜祠下。复东望,泣拜不已。有云从南来,气薄林木,若相助以悲者。乃以竹如意击石,作楚歌招之。歌阕,竹石俱碎,于是相向感惜。复登东台,抚苍石,还憩于榜中。榜人始惊余哭,云:“适有逻舟之过也,盍移诸?”遂移榜中流,举酒相属,各为诗以寄所思。薄暮,雪作风凛,不可留,登岸宿乙家。夜复赋诗怀古。明日,益风雪,别甲于江,余与丙独归。行三十里,又越宿乃至。
其后甲以书及别诗来,言:“是日风帆怒驶,逾久而后济,既济,疑有神阴相,以著兹游之伟。”余曰:“若神之助固不可知。然兹游亦良伟其为文词因以达意亦诚可悲矣!”余尝欲仿太史公著《季汉月表》,如《秦楚之际》③。今人不有知余心,后之人必有知余者。
(选自谢翱《登西台恸哭记》,有删改)
[注]①唐宰相鲁公:借唐宰相颜真卿代指宋宰相文天祥。文中“公”指文天祥。②榜:浆,代指船。③《史记》中有《秦楚之际月表》,列举秦、楚、汉之间的大事。谢翱欲仿其体例作《季汉(宋)月表》。“季汉”实指“季宋”。一个朝代的末尾称“季”。
材料二:
初至北营,抗辞慷慨,上下颇惊动,北亦未敢遽轻吾国。不幸吕师孟构恶于前,贾余庆献谄于后,予羁縻不得还,国事遂不可收拾。予自度不得脱,则直前诟虏帅失信,数吕师孟叔侄为逆,但欲求死,不复顾利害。北虽貌敬,实则愤怒,二贵酋名曰“馆伴”,夜则以兵围所寓舍,而予不得归矣。未几,贾余庆等以祈请使诣北。北驱予并往,而不在使者之目。予分当引决,然而隐忍以行。
(选自文天祥《<指南录>后序》,有删改)
10.材料一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然兹游A亦良B伟C其为D文词E因以达F意G亦诚H可悲矣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布衣,文中指平民,与《出师表》中“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的“布衣”意思相同。
B.卒,最终,与《孔雀东南飞并序》中“谓言无罪过,供养卒大恩”的“卒”意思不同。
C.三,文中指多次,与《鸿门宴》中“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的“三”意思相同。
D.薄,文中指迫近,与《陈情表》中“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的“薄”意思不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一首先追述了作者与文天祥的交情,营造了一种“悲歌慷慨”的情绪氛围,既交代了写作因由,也奠定了全篇的感情基调。
B.材料一作者与友人为祭悼文天祥做了筹划与安排,在西台行跪拜礼,放声大哭,共同祭悼他们心目中的英雄,文辞情浓意切。
C.材料一作者回想少年时拜谒子陵祠的往事,祭拜后又抒情,全文感情达到高潮,表达了要追随文天祥并以死报国的决心。
D.材料二文天祥写自己在元朝营地的举动和所思所想,他毫不畏惧,据理抗争,震动元朝统治者,并表达了以死报国的决心。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逾久而后济,既济,疑有神阴相,以著兹游之伟。
(2)予自度不得脱,则直前诟虏帅失信,数吕师盂叔侄为逆。
14.材料一中,作者为何想写《季汉(宋)月表》?请简要回答。
四、(2024届黑龙江名校联盟一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孔子观于鲁桓公之庙,有欹器焉,孔子问于守庙者曰:“此为何器?”守庙者曰:“此盖为宥坐之器。”孔子曰:“吾闻宥坐之器者,虚则欹,中则正,满则覆。”孔子顾谓弟子曰:“注水焉。”弟子挹水而注之。中而正,满而覆,虚而欹。孔子喟然而叹曰:“吁!恶有满而不覆者哉!”子路曰:“敢问持满有道乎?”孔子曰:“聪明圣知,守之以愚;功被天下,守之以让;勇力抚世,守之以怯,富有四海,守之以谦:此所谓挹而损之之道也。”
《荀子·宥坐》
材料二:
贞观二年,太宗谓侍臣曰:“人言作天子则得自尊崇无所畏惧朕则以为正合自守谦恭常怀畏惧。昔舜诫禹曰:‘汝惟不矜,天下莫与汝争能;汝惟不伐,天下莫与汝争功。’又《易》曰:‘人道恶盈而好谦。’凡为天子,若惟自尊崇,不守谦恭者,在身倘有不是之事,谁肯犯颜谏奏?朕每思出一言,行一事,必上畏皇天,下惧群臣。天高听卑,何得不畏 群公卿士,皆见瞻仰,何得不惧 以此思之,但知常谦常惧,犹恐不称天心及百姓意也。”魏征曰:“古人云:‘靡不有初,鲜克有终。’愿陛下守此常谦常惧之道,日慎一日,则宗社永固,无倾覆矣。唐、虞所以太平,实用此法。”
《贞观政要·卷六》
10.材料二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3分)
人言作天子A则得自B尊崇C无所畏惧D朕则以为E正合F自守G谦恭H常怀I畏惧。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中“覆”含义,与《促织》中“覆之以掌”中的“覆”含义不一致。
B.文中“被”的含义,与成语“被甲枕戈”中的“被”含义不相同。
C.文中“矜”的含义,与《陈情表》中“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中的“矜”含义相同。
D.文中“克”的含义,与《谏太宗十思疏》中“能克终者盖寡”中的“克”字含义相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孔子在鲁桓公的庙里参观,看到那里有一只倾斜的器皿,引发了他对谦虚态度的看法。
B.往欹器里注水,注入一半时就端正了,注满后就翻倒了,空了就又恢复倾斜了,体现器物的精巧。
C.魏征以《易经》之理告诫唐太宗:君子的准则是厌恶自满而以谦逊为贵。
D.从材料二中可见唐太宗为人处事大度,能参省吾身,并时刻提醒自己。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聪明圣知,守之以愚;功被天下,守之以让;勇力抚世,守之以怯,富有四海,守之以谦。
(2)朕每思出一言,行一事,必上畏皇天,下惧群臣。
14.两则材料中孔子和唐太宗的观点各是什么?魏征又有怎样的认识呢?(3分)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