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部编版小升初毕业抽测语文模拟试卷(附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部编版小升初毕业抽测语文模拟试卷(附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51.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5-12 09:29: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2年小升初毕业抽测语文模拟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
1、下列各组字音、字形全对的一组是( )
A、瘦削(xuē) 玫瑰(guī) 宫殿 玲珑
B、烽(fēn)火 连翘(qiáo)花 剔透 坡澜
C、过滤(nǜ) 柘(zhè)树 陵园 红伟
D、炽(chì)热 乘(chèng)虚而入 惩罚 宁笑
2、根据要求选择合适的答案写在括号里。
(1)“居高临下”中的“临”的解释是( )
A、面对 B、挨着、靠近 C、照着字画模仿
(2)下面划线字读音相同的一组是( )
A、弱不禁风 情不自禁 禁止
B、斗转星移 斗笠 战斗
C、调节 调理 调度
D、发觉 觉察 觉醒
(3)在抗美援朝的________中,著名的上甘岭________是最艰苦的,我军共打退了敌人几十次冲锋,取得了无数次________的胜利。( )
A、战役 战斗 战争 B、战争 战役 战斗
C、战斗 战役 战争 D、战役 战争 战斗
3、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冷笑 为难 招待 安居乐业 B、出息 取笑 笑嘻嘻 鸟如指掌
C、囚犯 解释 实话实说 面不改色 D、负责 大臣 完好无损 不惜代价
4、下列词语互为反义词的是( )
A、叮咛---嘱咐 B、辽阔---广阔 C、饱满---干瘪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下课了,同学们陆陆续续地走出教室。
B、福楼拜在莫泊桑面前夸夸其谈,使莫泊桑深受启发。
C、辩论会上,大家针锋相对,侃侃而谈,气氛非常热烈。
D、与别人交往时,要学会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设身处地地为对方着想,不能只顾自己。
6、下面4个词语中,哪个词不是表现人多的( )。
A、人山人海 B、门庭若市 C、熙熙攘攘 D、眼花缭乱
7、对《泊船瓜洲》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这首诗抒发了诗人眺望江南、思念家园的深切感情。
B、一个“绿”字既写出了颜色,又写出了动态的美。
C、“京口”与“瓜洲”这么近,中间隔一条江水。诗人联想到家园所在的钟山隔了几层山,还比较远,无法回头。
D、这首诗的作者是宋代著名诗人王安石。
8、下面搭配有错误的是( )
A、《走遍天下书为侣》——以“假设”开头——读书方法
B、《落花生》——种花生、收花生、尝花生、议花生——详略得当
C、《“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慈祥、严厉——母爱、父爱
D、《秋思》——清代·纳兰性德——寓情于事
9、“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诗句写的是( )。
A、春色 B、梨花 C、雪景 D、海棠
10、补充句子。
(1)_____________________,由奢入俭难。
(2)一粥一饭,_____________________;半丝半缕,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书有三到,_____________________。
(4)梅花,就像是一位风骨卓然的君子,寒风凌厉,它却傲然开放于枝头。请写出一句有关梅花的古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下列( )词语准确地概括了句子所描述的松鼠特点。
①一棵很光滑的高树,一忽儿就爬上去了。
②它们好像很怕强烈的日光,白天躲在窝里歇凉,晚上出来奔跑,玩耍,吃东西。它们面容清秀,眼睛闪闪发光,身体矫健,
③松鼠横渡溪流的时候,用一块树皮当作船,用自己的尾巴当作帆和舵。
A、漂亮 敏捷 乖巧 智慧
B、敏捷 乖巧 智慧 漂亮
C、敏捷 乖巧 漂亮 智慧
D、漂亮 智慧 敏捷 乖巧
二、阅读
12、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竹石
咬定青山不放松,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任尔东西南北风。
(1)把诗句补充完整。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____代的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解释重点字词。
咬:_____________________ 坚劲:_____________________ 任: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首诗写的是生长在什么地方的竹子 ( )
A、竹林里 B、深山里 C、破岩中
(4)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这两句诗中的“咬”“立”这两个动词,运用得很好。请你谈谈好在哪里   
(5)结合课文说说这首诗的写法是什么 表现了作者什么形象
13、拓展阅读
跳绳和踢毽子
林海音
这两项游戏虽是至今存在,不分地方和季节的,但是玩具就有不同。跳绳,当然基本是麻绳,后来有童子军绳和台湾的橡皮筋。 我最喜欢的,却是小时候用竹笔管穿的跳绳。
放了学到琉璃厂西门一家制笔作坊,去买做笔切下约寸长的剩余竹管,其粗细同我们用来写中楷字的笔。很便宜的买一大包回来,用白线绳一个个穿成一条丈长的绳。这种绳子,无论打在硬土地上、砖地上,都会发出清脆的竹管声,于是,我们在游戏中也兼听悦耳的声音。
跳双绳颇不易,有韵律,快速。但是在跳绳中拣铜子儿,也不简单。把一叠铜子儿放在地上(绳子落地碰不到的地方),每跳一下,低头弯腰下去拣起一个铜子儿,看你赶不赶得上又要跳第二下,又跳,又弯腰,又伸手抢钱,虽不是激烈运动,却是全身都动的运动呢!
踢毽子是自古以来的中国游戏,这玩具羽毛是基础,但是底下的托子却因时代而不同了。在我幼年时,虽然币制已经用钢板为硬币,但是遗留下来的制钱,还有很多用处,它用来做毽子的底托,就是最好的。方孔洞,穿过一根皮带,把羽毛捆起来,就是毽子了。
自己做毽子,也是有趣的事。用色纸剪了当羽毛,秋天的大朵菊花当羽毛,都是毽子。而记忆中有一种为儿童初步学踢毽子的,叫“踢制钱”,两枚制钱用红头绳穿起来,刚好是小孩子的手持到脚的长度即可。小孩子提着它,一踢一踢的,制钱打着布鞋帮子,倒也很顺利。
踢毽子到学习花样儿的时候,有一首儿歌可以念:“一个毽儿,踢两瓣儿。打花鼓,绕花线儿。里踢,外拐。八仙,过海。九十九,一百。”
(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①切下 A qiē B qiè________ ②毽子A jiān B jiàn________
(2)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①这篇文章讲了孩童时的两项游戏: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
②写跳绳,写了自己小时候用_________________做跳绳。写踢毽子,写了__________________以及踢毽子时念儿歌的事。
(3)写跳绳的玩法时,作者介绍了哪些玩法?重点写的是什么?
(4)把文章中能反映玩游戏时的乐趣的一句话画上横线。
14、课外阅读我能行。
失根的兰花
①先生一家约我去费城郊区一个大学里看花。汽车走了一个钟头的样子,到了校园:校园美得像首诗,也像幅画,依山起伏,古树成荫,绿藤爬满了一幢一幢的小楼,绿草爬满了一片一片的坡地。除了鸟语,没有声音。像一个梦,一个安静的梦。
②花圃有两片,里面的花,种子是从中国来的。一片是白色的牡丹,一片是白色的雪球,在如海的树丛里,闪烁着如星光的丁香,这些花全是从中国来的吧!
③由于这些花,我自然而然地想起北平公园里的花花朵朵,与这些简直没有两样,然而,我怎样也不能把童年时的情感再回忆起来。我不知为什么,总觉得这些花不该出现在这里。它们的背景应该是今雨轩,应该是谐趣图,应该是故宫的石阶,或亭阁的栅栏。因为背景变了,花的颜色也褪了,人的情感也弱了。泪,不知为什么流下来。
④十几岁,就在外面漂泊,泪从来也未这样不知不觉地流过。在异乡见过与童年完全相异的东西,也见过完全相同的花草;同也好,不同也好,我总未因异乡事物而想过家。到渭水滨,那水,是我从来没见过的,我只感到新奇,并不感觉陌生;到咸阳城,那城,是我从来没有见过的,我只感觉到它古老,并不感觉伤感。我曾在秦岭捡过与香山上同样红的枫叶,在蜀中我也曾看到与太庙中同样老的古松,我也并未因而想起过家。我曾骄傲地说过:“我,到处可以为家。”
⑤然而,自至美国,情感突然变了。在夜里的梦中,常常是家里的小屋在风雨中坍塌了,或是母亲的头发一根一根地白了;在白天的生活中,常常是不爱看与故乡不同的东西,而又不敢看与故乡相同的东西。我这时才恍然悟到我所谓的到处可以为家,是因为蚕未离开那片桑叶;等到离开国土一步,即到处不可以为家了。
⑥花搬到美国来,我们看着不顺眼;人搬到美国来,也是同样不安心。这时候才忆起,故乡土地的芬芳与故乡花草的艳丽。我曾记得,8岁时肩扛小镰刀跟着叔叔下地去割金黄的麦穗,而今这童年的彩色版画,成了我一生中不朽的绘画。
⑦古人说“人生如萍”——在水上漂流,那是因为古人未出国门,没有感觉离国之苦。萍还有水可借,依我看,人生如絮,飘零在此万紫千红的春天。
⑧宋末画家郑思肖画兰,连根带叶均飘于空中。人问其故,他说:“国土沦亡,根着何处?”国,就是根,没有国的人,是没有根的草,不待风雨折磨,自行枯萎了。
⑨我十几岁就无家可归,并未觉其苦。十几年后,祖国已破却觉出个中滋味了。不是有人说,“头可断,血可流,身不可辱”吗?我觉得,应该是“身可辱,家可破,国不可忘”。
(1)如何理解本文的题目?
(2)读第③段中画横线的句子,作者流泪是因为“背景变了,花的颜色也褪了”吗?为什么?
(3)第⑥段中“彩色版画”指的是( )
A、回忆中的童年生活
B、回忆中的8岁时跟叔叔割麦的情景
C、童年时绘制的8岁时跟叔叔割麦的情景的彩色版画
D、成年后绘制的8岁时跟叔叔割麦的情景的彩色版画
(4)本文的中心句是哪一句?
三、习作表达
15、在我们的生活中,每天都要经历许多事情,有的事情过去了也就淡忘了,但有的事情即使早已过去,却在我们心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记,请以“一件令我_______的事”为题写一篇作文。
参考答案
一、积累运用
1、A
2、(1)A (2)D (3)B
3、B
4、C
5、B
6、D
7、C
8、D
9、C
10、
(1)由俭入奢易
(2)当思来之不易;恒念物力维艰
(3)谓心到,眼到,口到。
(4)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11、C
二、阅读
12、
(1)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 清 郑燮
(2)紧紧扎根在土里;坚定强劲;任凭由大漠、燕山、钩、马等景象可看。
(3)C
(4)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很形象。写出了竹子不屈不挠,刚毅顽强的性格。  
(5)借物喻人,托竹抒情。表现了作者不向恶势力低头,铁骨铮铮的形象。
13、
(1)A;B
(2)跳绳;踢毽子;竹毛管;做毽子
(3)作者介绍了跳双绳和跳绳中拣铜子儿。重点写的是跳绳中拣铜子儿。
(4)这种绳子,无论打在硬土地上、砖地上,都会发出清脆的竹管声,于是,我们在游戏中也兼听悦耳的声音。
14、
(1)“根”,祖国;“兰花”,漂泊在外的游子(含作者)。题目暗含作者浓浓的思乡之情。
(2)不是。其流泪是因见到故乡的花木,触发了对战乱中故国的无限思念。
(3)B
(4)国,就是根,没有国的人,是没有根的草,不待风雨折磨,自行枯萎了。
三、习作表达
15、【参考例文】
一件令我难忘的事
在我的脑海里,有许许多多的事,就像大海里的小鱼,沙滩上的贝壳,天上的繁星那么多。但有一件事过去很久了仍然记忆犹新。
那是在一年前的某一天,我独自走在大街上。突然,一辆电动车疾驰而过,接着一位老奶奶就倒在了地上,那辆电动车没有停下,反而加速逃走。老奶奶躺在地上痛苦地呻吟着,围观的人越来越多,但却没有一个人去扶她,当然,也包括我在内。过了一会儿,一位陌生男子走过来了,要去扶老奶奶,却被一个人用手拦住了,那个人小声对他说:“我劝你别去扶她,小心被赖上。”那位男子没有理他,毅然去扶老奶奶,把她送到医院,老奶奶因为好心人帮助得到及时治疗。
事后,我很自责为什么我没有去扶老奶奶,我下定决心以后也要乐于助人。我要做一个乐于助人的少先队员,向雷锋叔叔学习。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