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复习学案5.4走向整体的世界(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复习学案5.4走向整体的世界(无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民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5-11-21 11:59: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5.4走向整体的世界
★考纲:工业革命
★考点:工业革命的经过和影响;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
★阅读内容:瓜分世界的狂潮
★基础知识:
一、前提条件
经济:19世纪下半叶,欧美主要国家确立 ( http: / / www.21cnjy.com ) ;第一次工业革命后,欧美国家实现初步工业化,促进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大量积累的资本提供充足的资金。
政治:19世纪下半叶,欧美主要国家出现相对稳定的政局。
技术: 直接推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兴起。
二、概括
1、中心: 和
2、开始标志:1866年, 工程师 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大功率发电机。
3、成就
(1)电的发明和应用:
① 1866年德国工程师 发明世界上第一台大功率发电机(开始标志)
② 发明了钨丝灯泡,改进了 ( http: / / www.21cnjy.com ) 发明的电话,试验 成功,发明了 ,并与乔治.伊斯曼共同发明了 。
③ 电作为高效率的新能源逐步应用于 、 及 等领域。
(2)钢铁工业的发展:钢产量和质量大幅度提高,使 在工业中比重直线上升
(3)新兴产业的兴起: 、 、 和 发展起来,
塑料、 、 开始投入生产和实际使用。
(4)传统产业的发展:推动了农业的变革,为传统农业向 转化准备了物质技术条件。
三、影响
1、经济
(1)生产力提高
(2)生产关系:
成为工商业组织的支配形式。
1863年,纽约股票交易市场建立。 为企业兼并创造条件。
伴随着工业的发展, 和 高度集中,产生了垄断组织。他的实质是 。
2、政治: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 阶段。
3、对外: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
4、世界: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形成;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确立。
★问题思考
1、第二次工业革命发生的前提条件有哪些?
2、比较两次工业革命,从世界交流频率、规模、联系方式总结世界市场形成的历史阶段及各阶段的基本特点。
3、正确认识经济全球化对各国影响的区别。
★拓展延伸
1、用批判的眼光看待世界整体化程。
2、第二次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
★练习巩固
1、第二次工业革命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科学研究成果在生产领域的应用    ( http: / / www.21cnjy.com ) B.生产和资本日益集中
C.世界经济、政治和文化联系的加强   D. 生产技术知识的不断积累
2、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首要标志是
A.科学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 B.人类跨入电子计算机时代
C.新发明促进了生产力的高速发展 D.电力取代蒸汽动力应用于生产
3、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是
A.爱迪生发明电灯 B.贝尔发明电话
C.狄塞尔发明内燃机 D.西门子发明发电机
4、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两个发源地和中心是
①法国 ②德国 ③英国 ④美国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②③
5、下列哪些发明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完成的
①轮船 ②汽车 ③飞机 ④火车 ⑤电车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②③⑤
6、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突出特点是
A.主要发生在轻工业领域    B.科技含量大为提高
C.使资本主义国家结束殖民扩张    D.确立了资本主义在世界的统治
7、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发生的最大变化是
A.重工业开始占据主导地位    B.轻工业的地位在逐步下降
C.交通运输业获得巨大发展     D.电力工业的发展最为突出
8、世界上第一台汽车发明于
A.英国    B.法国   
C.德国   D.美国
9、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美国人贝尔的发明是
A.电灯 B.电话
C.无线电报 D.电视机
10、下列表述与第二次工业革命史实不符的是
A.汽船的发明改变了水上运输的状况
B.发电机的问世使电力成为一种新能源
C.无限电报的出现增强了各国的联系
D.内燃机的创制推动了石化工业的发展
ADDBD BACBA
同课章节目录